請按此→回目錄︰

 

531講次。續華嚴經十住位法梵行品。

前面已說十住法門有六品:一、昇須彌山頂品.二、須彌頂上偈讚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初發心功德品.六、明法品.此六品經共成十住法門之行相.今天開始講梵行品。

梵行品者:十住是位別行不同若欲通修皆須淨行,故觀十種境入甚深觀觀法盡也正法當興惑智亡也,真智方起.修佛十力起四等心悲智雙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受之以梵行品。

此品分肆︰壹、來意.貳、釋名.參、宗趣.肆、釋文。

壹、來意有六︰一、前是正位,此是辨位中之行二、前明諸位別行,此是辨諸位通行三、前通道俗,此是別顯出家所行四、前明隨相差別,此是顯會緣入實五、為顯入住之因謂自他二種梵行淨故,則入初住也六、別顯初住成佛則類前諸位,位位成佛不由他悟之相也。具上諸意有此品來。

以上來意六中是讓我們了解十住位與梵行品修法不同,如中是行位相對,十住位雖有行,意在位。二中為通別相對如前初住自分但明緣境發心勝進但明勤供養佛樂住生死等二住自分但於眾生起利益大悲等十心勝進但明誦習多聞虛閑寂靜等則十住所修一一不同,在此梵行十住通修故。三中是道俗相對前之十住不揀道俗,此品是依如來教染衣出家四者即隨相實相對言【隨相】者即如前別行行既不同即是隨相今此觀無相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者即因果相對以問云︰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初菩薩位即十住位也以說位竟,恐物尋因故令修此.如先知滅,後示道故。六者標釋相對即總釋前義謂前一一位末皆云「欲令菩薩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此但總標故今釋云與此觀行相應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貳、釋名者︰梵是西域之音此翻為淨行,揀上淨行立梵行名.離染中極故名為梵,即梵為行。淨行有二種謂相及離相聲聞唯依相修名為梵行,菩薩唯修離相名為梵行,是以聲聞梵行乃是菩薩污行由執見故但是假名非真梵行,是故文中於戒等推徵,顯共無性方為梵行。此即隨順觀世諦入第一義諦,所推二諦非即離境是淨也,能推二諦非即離心是行也,而此心境亦非即離。故名梵行持業釋也亦有云真境為梵,智契為行或涅槃為梵,修因為行.此二依主釋。

梵行體略有三︰一者即戒戒能防非故得稱梵.二者四等.三者是慧。涅槃五行中梵行即四無量亦七善知今此品中具含三義。然此三各二︰

戒有二者.一、隨相.二、離相。今文即相無相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乞食正命是隨相也於修無所著則戒相如虛空即離相也。

四等二者︰一、有緣.二、無緣.生緣法緣皆名為有今即緣無緣,謂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是有緣也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即無緣也。

慧有二者︰一、有分別.二、無分別。今即分別是無分別謂於十法一一推徵是分別也觀無相法了知平等,離念契玄,即無分別也。

上三中二義,各初義通凡小後義唯大乘此二不二為實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華嚴之梵行也。梵即是淨但以性淨故即行淨行淨故則智慧淨智慧淨故則心淨心淨故一切功德淨乃至成佛功歸於行故云淨行。然前信中之淨隨事造修悲智兼導至此純熟了心自性,悲智無二故小有不同.︰

參、宗趣者︰即以悲智無二事理雙修觀行為宗疾滿一切佛法為趣。

肆、釋文.文分為二︰首先由正念天子問.法慧菩薩答。

釋文明天再續也。


………………………………………………………………………………………………………

532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之釋文。

「經」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依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釋」正念天子問有二︰一、敘問答之人︰二、【佛子】下正顯問端。

【正念天子】問者︰天者淨也,表所問事理染相絕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正念表此所明能觀之心離斷常見,以念與無念二而不二為正念也。法慧菩薩為所問者,謂以融真俗法之巧慧答前問故,即表巧慧窮法。

正顯問端中三。一、舉所問境,明能修觀行人,謂出家菩薩.二、云何下,述所問相,問得成梵行清淨所因,謂隨相持戒之梵行,云何得離相之清淨,故不應言淨劣梵也.三、從菩薩下,問因所得果。

法慧菩薩答答前二問即為二別︰一、答行淨所因.二、若諸菩薩下,答因所成果.斯即觀成利益也。

一、答行淨所因分二︰一明自行清淨,即離相之戒成.二復應修習下,明利他之行淨,即無緣之四等.二種智慧,通在兩文,為能淨故。.

明自行清淨即離相之戒成分四︰總示所應.所謂下,列名略釋.次.若身是下,廣陳修相.如是觀已下,顯觀成相。

「經」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釋」總示所應中.【作意】者,不墮無記故.【觀察】者,以慧推求故。總據能行人觀察十法為得梵行清淨所因。十法為所緣者是所觀境也。言作意觀察者是能觀心也。


「經」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釋」列名略釋中別顯所脩行法︰初列十法即列上所緣之境,即明對緣修梵行觀.後【應如是觀】下,明觀心對境,即釋上作意觀察所以。文中,身總顯唯令觀十法者︰一、為成圓數.二、梵行緣體不離此十謂身口意三是行所依處三業行因三寶行緣戒謂行體。假眾緣以顯無性相盡理現名真梵行。謂梵行依戒戒依眾緣即自身三業業具為能受體.三寶為能受緣戒是所受法.若不觀察此十各無自性.但取相堅持為梵行者使同權小無真梵行是故要常觀此十法

廣陳修相明天續。

………………………………………………………………………………………………………

533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之釋文\廣陳修相\

廣陳修相者,即尋伺觀也,是對緣修梵行觀別辨中依觀十境。所觀十法即為十段︰前六通染是故但約染淨相違名非梵行亦不析破彼法自體。後四唯淨順於梵行故分析體空何有梵行。十中,各先總牒觀境後以十事徵顯其非:

第一、觀身

「經」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淨、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釋」身具中.

一【非善】者︰身通不善,體非順理.梵行善性,體能順理順理生心才為善謂梵行是諸善所依,身是不善承所依故。二法既殊明身非梵行,梵行何在

二、【非法】者︰體是無記非可軌法.梵行可軌身非可軌是無記故。明知此身不是梵行梵行何在

三、渾濁者︰飲食資成.梵行是至信出離所成,身是不信真實義心所得,是故身非梵行。若不爾者,則應世間一切迷其實義愚,而持戒者皆其梵行。准此,若違實教而持戒者,皆無真梵行也。

四、【臭惡】者自相臭惡謂梵行戒香芬美,身是惑苦臭惡,故身非梵行。

五、【不淨】者自性不淨.謂梵行清淨身令不淨,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畢竟,故身非梵行。

六、【可厭】者種子住處等皆悉可厭.謂行樂因可以願求,身是苦果如前不淨可以厭捨,故非梵行。

七、【違逆】者四蛇違反.謂梵行是順勝義諦修,身是違勝義諦得,故身非梵行。

八、【雜染】者業惑所依故.謂梵行純淨所成,身是雜染業起,故身非梵行。

九、【死屍】者是身無知,又要當死究竟不淨故.謂身無所知同於死屍,有所覺知屬身業故,死屍無知既無梵行,身無知故無梵行也。

十、【蟲聚】者八萬戶蟲戶有九億全以蟲聚成其身故。身是梵行,蟲亦即身,蟲應梵行。蟲既不爾,身云何然,當知其身都非梵行,梵行何在。

今此梵行體是可軌,性能澄淨,芬馨清潔,賢聖所欣.順法順教,體無雜染,與智相應,眾善集成,彼豈當是.於十事求梵行叵得,當知梵行離相離性。下九準之。

上言不淨.一、種子不淨︰謂攬父母精血,業因識種,以成身分故.二、住處不淨︰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體不淨︰謂三十六物以成身故.四、自相不淨.亦名外相不淨︰謂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矃.鼻中流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常出不淨。五、究竟不淨︰氣絕已後膨脹臭爛,甚成可惡五種皆可厭也

第一、觀身竟

………………………………………………………………………………………………………

534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二、身業

「經」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

「釋」身業十事者︰身之作用名為身業語意亦然。十中、四儀無記餘六通善惡故非梵行。此明言行住等者謂住等並是身作用相而此作用皆依於身前徵身無業依何起說業所作各具眾緣一一之中何者是業


第三、語

「經」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脣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釋」語具十事︰初一語體次五語緣.謂風觸七處而出於聲,又胸舌唯等皆語業具,此略無臍輪牙齒後吐納等四是辨語相十事望業皆是語體此唯無記故非梵行。


第四、語業︰

「經」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

「釋」語業十事通善惡故亦非梵行。【安立說】者,謂假施設說諸法故.【隨俗說】者,隨世名言說諸法故顯了說者,離隱密相說諸法故。餘文可知。前文業具尚無,況此處有作業可得.又業一一各眾緣成,一一緣中何者是業.業既無矣乃至何有梵行。


第五、意︰

「經」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

「釋」觀意十事︰此意具即是意根,有說是第七識,此當第六識無間滅意。

【覺】是尋求.【觀】是伺察︰覺觀舊名新譯為尋伺皆以思慧而為其性覺麁觀細是不定法令身安住不安住為相。

【分別】者,以慧揀擇︰三分別中是自性分別七分別中任運分別。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

【種種分別】者︰三中隨念計度故七中餘六謂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故。種種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憶念】者︰追憶曾習,唯緣過去。於曾更境但追記一故。種種憶念者於多追記故。

【思惟】者︰於多籌度故以慧籌度通去來今並有一多各成二種。

上六皆別境攝。種種憶念義兼惡作.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下當頻釋。

【幻術】者能變現故.此通思通念.

【眠】是不定中眠數,意識亦行,但取境昧略。輕眠有夢亦通善惡,覺之勢故。

此十是心所,故意是心王,不離心故同名意也,餘是心所為業之具。意既具多法,一一法中誰是具耶若王是具應不待所,若所是具應不待王
諸所相望當知亦爾推具既無以何作業,故無梵行也。


………………………………………………………………………………………………………

535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六、意業

「經」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飢渴、苦樂、憂喜。

「釋」觀意業十事皆意之用故名為業.約遍行五徵之︰一、思,思能造業故.二、想,是意加行令意成業根本故.次四是觸,識合根境由業引境故.後四是受即苦樂憂喜等受,亦由業引故,此亦業眷屬也,意識俱者,憂逼迫心故作意一種總遍十段,故前云作意觀察即上四段亦各一蘊,思即行蘊.想即想蘊.寒熱飢渴是十一觸屬於色蘊.苦等受蘊.作意亦行。然觸通身心上約寒等必與心俱故屬遍行今約身觸故屬於色也,此由三義由相應義謂意識與五有同緣境故由意識用強有彼同分緣故由意識於極樂地有樂觸故純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熱准故。

此中思等與意何別.但思等心所,有二義故︰一、扶持心王.屬前所攝。二、依心起用.屬此位收.故多從受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約遍行通於三性.故非梵行.餘準前知

又謂【遍行】 者,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也,又具四一切故,即遍一切三性、遍九地、遍一切有心時、遍一切位.謂隨何位心所故。

【五徵】者︰謂觸、作意、受、想、思.

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雖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說引心.作即是意,持業釋也.或作俱時意,隣近為勝。

者︰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謂根境識三互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說為彼.三和合位皆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似彼起故名分別.根變異力引觸起時,勝彼識境故集論等,但說分別根之變異.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境是觸自性.既似順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為業。....︰︰︰

者︰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

者︰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者︰思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役自心令造善等。

第六、意業竟︰


………………………………………………………………………………………………………

536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七、佛

「經」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

「釋」觀佛十事.觀於三身若依小乘︰

初五法身以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眷屬無漏五蘊為法身。次二報身以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相好業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漏報

次一化身神通化現故,神通即六神通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盡也,前五皆四禪修得,漏盡由通力能知他漏盡,或漏盡者身中起通故

業行通為三身之因,謂經三大劫阿僧祇脩菩薩行,六度四攝四無礙等無邊行業。

果報通語三身之果,謂智斷二果智有二種一、盡智二、無生智。盡智謂正自智我已知苦斷集證滅脩道無生智謂正自智我已知苦斷集證滅,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不應更復知苦斷集證滅脩道。斷有二種有餘依無餘依依謂惑滅所得擇滅無為作有餘依體身智若滅但是無常無記滅故不待擇滅重難前擇滅作無餘依體得斷果者則無斷果所以者何無能所斷得斷果故。既有能所斷則無斷果。斷果既無將何為佛佛既不有依誰得耶,何有梵行

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後一報身.【業行】通語二身之因.涅槃是果,離繫果故.菩提是報,報本願故。 今一一推徵若一是佛,餘者應非.一一皆佛則有多佛和合成佛則無自性故中論云「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陰合為如來則無有自性進退推求佛體寂滅.尚非是有豈當是無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諸法性空中思惟亦不可是知真佛既超心境依斯成行行豈相耶法身顯矣


………………………………………………………………………………………………………

537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八、法

「經」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

「釋」觀法︰法有教理行果今就後三略能詮故。中︰一【寂滅】是理法,二【涅槃、不生、不起】為果法,涅槃斷果餘二為智果,不生者無生智也,不起者盡智也。餘六通三

約行者,謂不善不生,謂約理則法本不生,約行則無不善可生。妄想【不起】.【不可說】言語道斷.智【無分別】.定無行處.如智兩冥。此六究竟即是果相。今推徵云︰若一是法,餘則應非,一一皆爾。若謂總是則和合不實,隨得一法即應得餘,和合而成則無和合。若以無合而為法者,無合之法豈當有耶.又此舉法皆舉寂滅不生等者,欲明一一自虛,法即非法,梵行何從耶。

餘六通三者,前二【不可說、無分別】,此中,初約所說,後約能說。於約所說中,所說教義字名句等,眾法合成而有所說,於中一一所說皆無,若即以此不可說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後能說中無分別者,分別有二種一、言說.二、尋伺,言加行故。而此能說加行及果眾法合成,一一法中無能分別.次二即此約理說。

次二即【無所行、不合集】,初約行體,後約行用。前中依無所說也,教隨成行故,則行無所行。若以如是無所行法為梵行者,則梵行非有也。後行用中,合集生果,為行業用,行體尚無,用依何起,則梵行非有也。

後二【不隨順、無所得】︰是總觀也,總上以如是說為梵行者,梵行非有也

第八、法竟


………………………………………………………………………………………………………

538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九、僧:

「經」若僧是梵行者:為預流向是僧耶.預流果是僧耶.一來向是僧耶.一來果是僧耶.不還向是僧耶.不還果是僧耶.阿羅漢向是僧耶.阿羅漢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釋」觀僧十事︰前八約人後二就德。

前八約人者,且依小說四向及果.

一、預流向謂見道位有二種真見道謂世第一法無間彼惑滅增上引無分別智生絕諸戲論證人無我所顯真性依出世智也。二相見道謂由前證真如已欲差別說自所證處即復擬議彼真見道作十六種謂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為十六心。謂觀欲界苦,有苦法忍、苦法智.觀上二界名苦類忍、苦類智.餘三亦然.故有十六 總斷見道所斷一百一十二根本煩惱謂迷欲界四諦各十隨眠色無色界各三十六各除嗔故此前十五心皆為趣向所求果故名之為向。相見道中所斷迷諦惑之品數皆是擬議非如實故亦無有向又能所斷相對及前後相望皆從緣合無一獨立故無一法名為向者。既無有向。以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託

預流果者謂第十六心道類智緣道諦故得始超凡地預聖流故道類智生得預流果入脩道也。徵破云果不自果因向成果向既不立果何有邪有因道類智生方制此果又能所斷等眾緣合故立此果名故非有也果既非有說誰為僧既無有僧梵行何寄而得立

三、一來向者道中已斷欲界五品煩惱安住彼道即第六品無道。

一來果者修惑未盡,一度來生欲界中故謂已斷欲第六品惑安住彼道即第六品解脫道。

不還向者謂脩道中已斷欲界七八品惑安住彼道即第九品無道。

六、不還果者,欲界惑盡更不還來生欲界故。謂於修道已斷欲界第九品惑,安住勝道即第九品解脫道。

七、阿羅漢向者,斷色界并有頂地前八品惑盡,及第九品無礙道,皆名阿羅漢向,能所斷惑及能所住道。

八、阿羅漢者,此有三義︰一、名殺賊已斷一切諸煩惱故.二、名不生三界之生永已盡故.三、名為應應受人天大供養故有四向者向於果故。羅漢果者有二種一、盡智二、無生智謂有頂地第九品解脫道有此二智。乃至未般無餘涅槃已來,所有無漏聖慧,皆名阿羅漢果斷惑住道。

有四向者向於果故︰謂斷三界見惑有十六心至第十五道類忍時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即入修道名須陀洹果欲界修惑分為九品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斷七或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斷盡即得不還果.次斷上二界修惑乃至有頂八品惑盡名阿羅漢向.三界見修都盡得阿羅漢果。此中觀意,謂僧名和合而有八輩︰一若是僧餘則應非.又一一別辨則無眾義集此無眾豈成眾耶況於入流無所入等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其體自虛。

後二就德者德若是僧,何須八輩.離法無人離人無法.一一窮究,為僧者誰.僧體既虛,梵行安寄。

後二約德用,約三明與六通。云三明者︰一、宿命明,亦名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天眼明,亦名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明,亦名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如次對治過未現愚故。

云六通者︰一、神境智證.二、天眼智證.三、天耳智證.四、他心智證.五、宿住隨念智證.六、漏盡智證。皆名通者,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故。

以上皆無自體假為立名,德用既無,將何為僧,僧既是無,梵行何憑也。

第九、僧竟:


………………………………………………………………………………………………………

539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廣陳修相。

第十、戒︰

「經」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淨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剃髮是戒耶.著袈裟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釋」觀戒︰戒為行體亦賴眾緣從緣成戒戒性如空起心持者是謂迷倒無善無威儀不雜二乘心是名持淨戒.此戒乃名真梵行也。中十事皆通聲聞菩薩戒緣︰前八是受後二是隨。受中︰【壇場】得戒之處.問淨教儀並教授師,如聲聞問十三難百遮等,菩薩問七逆等。教儀即菩薩八萬,聲聞三千如等。【三說羯磨】即得戒法,謂聲聞戒白四羯磨,受菩薩戒.【和尚】得戒根本,聲聞戒,丘為和上菩薩戒,佛為和上。【阿闍黎】者正即二師義兼七證,聲聞有二謂羯磨威儀也,菩薩戒唯一羯磨師。師有二種一、可見二、不可見。不可見者,十方諸佛菩薩僧是可見者我是,今於可見不可見師邊,是人得菩薩戒。【剃髮著衣】著袈裟衣是戒外相由是出家菩薩受戒故。隨中【乞食】四依之一。【正命】謂離四邪、五邪。四邪命謂仰口下口方口遣口活命故。五邪命謂為利故誑現奇特為利故自說功德為利故占相吉凶高聲現威望他敬畏。若依菩薩戒,類例上文.具如善戒經及彌勒菩薩所造受菩薩戒羯磨所辨。此上十境正約菩薩旁兼聲聞.設依小受修觀則為菩薩,即如此方。又善戒經欲受菩薩戒皆先具受前之三戒故所觀境通於大小其能觀智唯實教大乘,即離相戒

第十、觀戒竟︰

上來法慧菩薩答行淨所因中︰一、自行清淨之廣陳修相竟。


………………………………………………………………………………………………………

540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法慧菩薩答第一、答行淨所因之顯觀成相。

這裡我們需要再複習,於515講次法慧菩薩答之一、行淨所因之自行清淨分四︰一總示所應.二列名略釋.三廣陳修相.四顯觀成相。前三於前講次略講畢,今天是進入四、顯觀成相。

辨觀成之相,望前尋思即為觀益,望後得正覺果,此但如實觀成,文分為三︰一、約所觀十境如實觀成.二、約所成梵行,如實觀成.三、結成梵行清淨之相。

「經」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釋」約所觀十境有十句中分四

初三句明三輪清淨觀︰一、不取能持戒眾生言身兼口意也.二、不著所修行事.三、不住於戒法亦即是事亦通不住前法。

次三句以三時門,明不住持戒時兼釋上不取等言三世推求不可得故已滅未至,空理易明現在多滯偏語空寂.以剎那不住過未分之故空寂也。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二句因果盡觀明二空觀成︰作受者人業報是法。作者受者不可得故。

【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二句明法不至法觀以不遷理釋成因果空義此世不移動謂不從今至後.彼世不改變謂不從後至今.是為因自昔滅,無力感果果不俱因,無力酬因何有報受.以物各性住,性本空故。


「經」此中何法明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釋」約所成梵行如實觀成者有十一句︰初句總顯無名十已空故.餘十句為別:一、不從十生.二非屬身等皆十已空故。【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二句約緣以徵

【體為是誰.由誰而作】二句就體以徵︰初句明離前十外,無別無作戒體十外有體不假前十.次句亦無有作作之受隨前已空故。

【為是有、為是無】一句︰雙非顯中無性防非故。

次五句約五陰有二意︰一、就戒體︰二就修行

一、就戒體︰有說無作戒體,體即是色.有說非色非心.五蘊之內,初一是色後四是心.今言【為是色】者顯非是色以其所立無表依表生,表色無表色.今明觀意表色尚空何有無表。【為非色】者,顯非非色也.從色生於戒尚不名為色從色生於戒豈是非色耶。言【為是識】者意顯非心若言是心者一切皆有心,應常有梵行是知非心也若言非心,木石應梵行是知非非心也。若言非色非心,行蘊攝者但是行蘊應皆名戒

就修行.梵行不離五蘊若即蘊者,有蘊皆梵行.若離蘊者,豈是我梵行故後結云皆不可得。


………………………………………………………………………………………………………

541講次。續昨天華嚴經梵行品\法慧菩薩自利行淨\結成梵行清淨\利他之行淨

「經」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釋」結成梵行清淨之相以無得故即前十問一百事徵皆非梵行故。文有十一句︰初句為總.次九句別顯無得︰

一、由上三世皆空故.前依三世中求相盡故。

二、由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故.前離不取能持戒及行故

三、【心無障礙】者,即前於法無所住故不住戒法故如風行空無有礙故。

四、作受二念不現行故.於一切所行境皆照無性故。

五【方便自在】者,雖空不礙涉有故.善巧觀心常現前故。即顯雖無心於持犯而七支皎淨三業無瑕攝善利人無不為矣.以前觀空非斷滅故。

六、七、涉有不迷於空故受觀無相.受謂忍可於心.觀謂起用於境。

八、【知佛法平等】者結歸平等知佛自證此平等故。大般若曼殊室利分云「我不見有一法非佛法者」故無法不等。

九、一收一切.方顯具德圓融.由此梵行觀智能具證得一切諸佛所證之法

末後一句總以結酬。由上義故名淨梵行。

自利行淨竟。


「經」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禪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釋」利他之行淨文分為二︰一深觀果智即利他之方便.二、【聞已】下,慈念眾生成無緣四等是則自利利他上求下化皆具足也。

深觀果智文三︰一、舉法應修謂梵行體也,緣體宛然一心湛寂梵行用也.不思不造萬行沸騰故不但心觀圓明,復應廣集佛智。二【何者】下,徵起別列,可知。三【於如來】下,結勸廣學。

慈念眾生成無緣四等文有四句︰一、雙起慈悲,如犢母隨子.二、思惟藥病成大法喜,佛以力智度生為業,菩薩亦依佛智力度所緣境故。三、即行無求以成大捨不求果報者有二種由智謂了因果如幻等故無所求由悲謂見眾生迷淪理合救度故不求後報。四、智了諸境導成無緣,了知境界等者,謂了所度生也身緣集無我,我所如幻如夢中領納境界,想取境相分齊如影,行雖如響,暫相應用然速遷流心雖變現種種境界如變化人自尚非實況有所作。此中五喻廣如十忍。然釋有通別.別者,如幻似有不實故.似有故假不實故空此二不二成中道智。如夢者虛妄見故.如影者從業緣現故.如響者屬諸因緣故.如變化者須臾變滅故.若如是了境即終日化而無化亦為眾生說如斯法是謂利他梵行清淨也。

………………………………………………………………………………………………………

542講次。續華嚴經梵行品法慧菩薩答前二問之第二、答因所成果.

「經」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釋」答因所成果問文中分二︰牒前因深.後【一切】下,酬其果滿︰

牒前因深者︰初總指前文十問觀察梵行.【不生二解】別舉其要,即所行無二即還是彼觀相應心謂於一百事中一一推徵悉無所有差別見盡故。

酬其果滿者︰標、【初發心】下,釋

標者︰由理觀深玄了性具足萬行齊修故令大果無邊德用現證在即謂若如前梵行得佛果所有理智法故。【一切】,明其果大.【疾現】,語其速證,現論在即故

釋者︰先釋疾現之言後【知一切】下釋現前之相。

今初上言疾得菩提疾在何時,故云初發心時何法現前,謂無上菩提也謂十住中初發心住創得成位故云初發心時此約因法性位上下相即觀說。

後釋現前之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夫初心為始正覺為終何以初心便成正覺故今釋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覺法自性即名為佛故下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斯良證也。斯則發者,是開發之發非發起之發也。何謂現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謂遠情亡智現,則一體非遙.既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現自心即心之性已備無邊之德矣。【成就慧身】者上觀法盡也,正法當興今諸見亡也,佛智爰起。覺心則理現理現則智圓.若鏡淨明生非前非後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慧身.謂一切法既不離自心故,即無師自然智也心外無他故云不由他悟。又不由他悟是自覺也知一切法是覺他也成就慧身為覺滿也。成就慧身必資理發見夫心性豈更有他若見有他安稱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為正覺豈唯定之方寸,不取則於人哉況初後圓融不待言也。

梵行品竟。


   

請按此→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