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按此→回目錄︰

 

577講次。續華嚴經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今天起開始講第四會十行法門.前面講過華嚴經有七處九會之說.謂第一菩提場會.第二普光明殿會.第三忉利天宮會.第四夜摩天宮會.第五兜率天宮會.第六他化自在天會.第七重會普光明殿會.第八三會普光明殿.第九逝多園林會。第一會是講所信因果,第二會講差別因果之十信位法門,第三會同樣講差別因果,然而此會是講十住法門,前三會已略釋畢,今天要講的是第四夜摩天宮會,此會亦是同樣講差別因果,然而此會是宣說十行法門,此會是差別因果之差別之因,其由功德林等十林菩薩各說一法成十行法門。此會有四品: 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讚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故此十行位,當依此四品經修行,理事悉皆具足。

首先升夜摩天宮品所以來者,是十住巳圓,將欲說行亦須赴感故受之也。此品夜摩天居在空際,不與地連,明其十行依空行行,不與貪欲癡愛繫著諸有之連.表法如是,不需身生彼天.明在行恆空無所依故。釋此品當分為肆︰第壹、來意.第貳、釋名.第參、宗趣。第肆、釋文。

第壹、來意者,酬前十行問故︰知並不難,艱難在於行.前解此行.修行當解行相賴,目足更資,故次來也。夜摩宮中偈讚品來者,此會四品分三︰初二品當會由致,十行品當會正宗,十無盡藏品勝進趣後.於由致中十無盡藏品明讚德顯體。此品先明感應道交.前會已終,將陳後說,故次來也。

貳、釋名者.會名有三︰一、約處名夜摩天宮會。【夜摩】此云時分即空居之首表十行涉有化物宜適其時.時而後言,聞者悅伏.時而後動,見者敬從.涉有依空即事入玄託此而說。二、約人名功德林三、約法名十行會並如後釋三皆依主。次品名者,大同於會略有四義︰一、不離前三而升此故.二、升一處即升一切處故.三、升已廣其處故.四、前後同時無障礙故謂佛以圓遍之身,不起而升時分天宮升屬如來,夜摩約處,相違釋也。前升須彌,後升兜率準此可知。

參、宗趣者︰會品之宗並如名說意趣可知。

肆、釋文者︰一品長分如下

「經」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及須彌頂上,皆見如來處於眾會.彼諸菩薩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說法.莫不自謂恆對於佛。

「釋」本會圓遍︰謂前會不散而說後會故。初句遍因.【十方】下,遍相.亦有主伴等,並如上說.但處加須彌,則而演說法,通上三會。前第三會不離前二會而昇忉利則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說前二會之法今加不離須彌頂上,則加法慧菩薩承佛神力說十住法故.兼前二會通三會法也


「經」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山頂,而向於彼夜摩天宮寶莊嚴殿。

「釋」不離而升。

……………………………………………………………………………………………………

578講次。續華嚴經升夜摩天宮品\釋文\

「經」時夜摩天王遙見佛來.即以神力於其殿內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百萬層級以為莊嚴.百萬金網以為交絡.百萬華帳、百萬鬘帳、百萬香帳、百萬寶帳,彌覆其上.華葢、鬘葢、香葢、寶葢,各亦百萬,周迴布列.百萬光明而為照耀..百萬夜摩天王恭敬頂禮.百萬梵王踊耀歡喜.百萬菩薩稱揚讚歎.百萬天樂各奏百萬種法音相續不斷.百萬種華雲、百萬種鬘雲、百萬種莊嚴具雲、百萬種衣雲,周匝彌覆.百萬種摩尼雲,光明照耀..從百萬種善根所生.百萬諸佛之所護持.百萬種福德之所增長.百萬種深心.百萬種誓願之所嚴淨.百萬種行之所生起.百萬種法之所建立.百萬種神通之所變現.恆出百萬種言音,顯示諸法。

「釋」天王見佛各嚴殿座。初一句總︰依空起行故云【化作】.無著導行故曰【蓮華】.一行含多所以稱【藏】.餘如上說。【百萬】已下,別顯嚴相,於中四︰一、明座體備德嚴,皆云百萬位漸增故.二【百萬夜摩】下,明座旁圍繞嚴.三【百萬種善根所生】下,法門行德嚴.文有八句.攝為四對︰一、因緣.二、福智深心契理故.三、願行.四、體用.無生法體之所起故。四、末後一句,法教流通嚴。


「經」時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時佛受請即昇寶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

「釋」請佛居殿如來受請。


「經」爾時天王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釋」各念昔因.然晉經亦有樂音止息.今略無者,譯人之意︰謂不如十解會事歸理,不云樂音止息.不及迴向事理無礙,不云熾然.退可同前,進可齊後,故並略之。

「經」名稱如來聞十方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摩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寶王如來世間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清淨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喜目如來見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莊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燈如來照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殊勝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饒益如來利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無垢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善覺如來無有師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寶香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勝天如來世中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妙香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去如來論中雄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普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勝如來具眾德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善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苦行如來利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普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釋」偈讚十佛.此十佛是前會十佛之前,如次十佛.明位漸高,念昔亦遠.理實三世諸佛皆同此說餘如前會。文亦有二︰先明此界後辨結通。前中十偈亦各有四︰初句標名讚別德次句通顯具吉祥.三、憶曾入此殿.四、結處成勝極。亦初一句諸頌不同︰初二字別名次二字通號下三字別德。亦皆以下別德釋上別名︰一、以聞十方釋成名稱.二、以世間燈釋寶王義珠有夜光可代燈者為寶中王佛有智光照無明夜故曰寶王.三四五六義並可知.七、以世燈釋勝天者身智光照勝於天故.八、以論雄釋無去者具勇智辯不可動故.九十可知。又此中殿各舉別名︰初一嚴體下皆寶之別德.謂此寶清淨以用莊嚴殊勝無垢.此寶發香是香必妙能嚴之寶無所不見,可謂普眼。如是嚴者是善莊嚴無處不嚴名普嚴也.又善嚴者善因生故。

「經」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憶念往昔諸佛功德稱揚讚歎.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歎佛功德。爾時世尊入摩尼寶莊嚴殿.於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上結跏趺坐。此殿忽然廣搏寬容.如其天眾諸所住處.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釋」【爾時世尊入】下,佛同升殿。處忽寬容並如前會。

升夜摩天宮品竟︰

……………………………………………………………………………………………………

579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夜摩宮中偈讚品是十行法門之二.佛既赴感助化讚揚,顯十行體昔依佛智故。

此品來意者,助化讚揚故,說行體性故,行所依故。然三天偈讚,來意宗趣,大旨是同.但解、行、願,以為異耳。所謂三天即第三忉利天宮會、第四夜摩天宮會、第五兜率天宮會偈讚也。

釋文有三︰第一、集眾.第二、放光.第三、偈讚。

「經」爾時佛威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俱.從十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其名曰︰功德林菩薩、慧林菩薩、勝林菩薩、無畏林菩薩、慚愧林菩薩、精進林菩薩、力林菩薩、行林菩薩、覺林菩薩、智林菩薩。此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親慧世界、幢慧世界、寶慧世界、勝慧世界、燈慧世界、金剛慧世界、安樂慧世界、日慧世界、淨慧世界、梵慧世界。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常住眼佛、無勝眼佛、無住眼佛、不動眼佛、天眼佛、解脫眼佛、審諦眼佛、明相眼佛、最上眼佛、紺青眼佛。是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隨所來方.各化作摩尼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如此世界中夜摩天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其諸菩薩世界如來所有名號,悉等無別。

「釋」集眾中有十︰一、正明集因,亦即各隨其類為現神通也.二【十方】下、主菩薩.三【一一】下、眷屬數。四【從十萬】下,來處分量.然顯數隨位增,信十、住百、迴向是萬此合當千,而云十萬或譯人之誤或是十百,則傳寫之誤。五【其名】下,列菩薩字︰同名林者,表十行於法性無修之中而起修故行類廣多故,萬行非一故聚集顯發故為十度四等行顯發性德令現前故.深密無間故,一一契理意趣祕妙為相續扶疎庇映故.即茂盛之貌如一布施國城內外頭目髓腦而興起故等一一行門與慈悲俱普蔭一切相映帶故此十菩薩表行之體也可以意消息之六【此諸菩薩所從來國】下,來處剎名同名慧者,十解之慧行所依故。七【此諸菩薩各於佛所】下,明所事諸佛同名眼者,以智導行了了分明,成有目之足故斯即十行當位之果佛於此位顯者皆名眼故宜以當界之佛與當界菩薩共相屬對,謂佛是當位之果,菩薩即當位之因,如功德林菩薩下釋云︰積行在躬,功德圓滿,故得成於常住之果.二、慧為最勝故成無勝眼.三、悟勝義諦名為勝林故成無住眼佛.四、聞深無畏故成不動.五、崇真拒迷成大光淨.六、事理無差離身心相故得解脫.七、了相不動得審諦眼.八、照理正修故成明相.九、照心本源果成最上.十、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名智林,故得果妙明為紺青眼。八【是諸】下,至已設敬九【隨所】下,參而不雜十【如此】下,結通無盡。


「經」爾時世尊從兩足上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釋」放光。足上謂跌背行必動故.背依輪指得有用故表行依信解而成用故餘同前會。

「經」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偈讚︰十菩薩說即為十段亦以東方為始上方為終各有說偈所依.謂承佛力等。東方即功德林菩薩.且就能說,積行在躬,功德圓滿,故名功德。若就所歎,歎佛勝德,故云功德林。有十二頌.以是會主,總敘此會普遍之事。十二偈讚中二︰初八偈述讚奇特.後四偈舉德釋成。

「經」佛放大光明普照於十方悉見天人尊通達無障礙。

佛坐夜摩宮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         

須夜摩天王偈讚十如來如此會所見一切處咸爾。

彼諸菩薩眾皆同我等名 十方一切處 演說無上法         

所從諸世界名號亦無別各於其佛所淨修於梵行

彼諸如來等名號悉亦同國土亦豐樂神力悉自在。

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住天宮

如來普安住一切諸國土我等今見佛處此天宮殿。

「釋」八偈述讚奇特,於中︰初一偈敘此品放光.次二敘前品感應.次三敘此品眾集.後二明自在普周。

「經」昔發菩提願普及十方界是故佛威力充遍難思議

遠離世所貪 具足無邊德故獲神通力眾生靡不見。

遊行十方界如空無所礙一身無量身其相不可得          

佛功德無邊云何可測知無住亦無去普入於法界。

「釋」後四偈舉德釋,於成中二︰前二舉因顯用,後二辨果用深廣。於中︰一、體用自在︰上半不去遍至,下半卷舒相盡.謂一身即多,則一相不可得.多即是一,則多相不可得,是故恆一恆多,恆非一多.由此自在,一塵內身無不周於十方,遍十方身並潛一塵之內,皆悉圓遍,非分遍故難思議也。後一深廣相成︰上半牒廣辨深,下半釋深顯廣.謂不住故無處不至,不去故不離本位,此釋深也.塵毛等處無不普入,廣無邊也。



……………………………………………………………………………………………………

580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二、南方慧林菩薩,來至幢慧世界,於無勝眼佛淨修梵行。

「經」爾時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上明功德此辨智慧.悟此除冥難遇之慧故名慧林.偈中歎此。

「經」世間大導師離垢無上尊不可思議劫難可得值遇 

佛放大光明世間靡不見為眾廣開演 饒益諸群生 

如來出世間為世除癡冥如是世間燈希有難可見。

已修施戒忍精進及禪定般若波羅蜜以此照世間            

如來無與等求比不可得不了法真實 無有能得見

佛身及神通自在難思議無去亦無來 說法度眾生

若有得見聞清淨天人師永出諸惡趣捨離一切苦。

無量無數劫修習菩提行不能知此義不可得成佛

不可思議劫供養無量佛若能知此義功德超於彼

無量剎珍寶滿中施於佛不能知此義終不成菩提。

「釋」十頌分三︰一偈明佛難遇.六偈別釋難遇︰於中亦三︰初二益廣難遇.次一因圓難遇.後三果深難遇。三偈校量顯勝︰於中初一長時大行校量.次一長時供佛校量.後一勝物供佛校量。


 第三、西方勝林菩薩,來至寶慧世界,於無住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勝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勝林】︰悟勝義甚深之法故。偈歎深廣無涯之德。十頌分二︰三偈明佛德廣博.七偈顯法體甚深.橫豎互顯。

「經」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曀赫日揚光暉十方靡不充

其光無現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

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

「釋」三偈明佛德廣博中︰初二喻況,後一法合。喻言【孟夏月】者,取意譯也,梵本敵對翻云後熱月.西域如來聖教,一歲立為三際.謂熱、雨、寒.西域記云,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則後熱月言,兼得此方孟夏後半.餘之二際各有四月.準釋可知。赫日之言,但取陽光時長,難窮其際耳.彼方或為四時,與此名同,但以正月黑半為首耳.不見此文,妄為異解。


七偈顯法體甚深令於依他起修三無性觀以三性即一性.圓成即是依他之體故觀依他必觀其體.離依他性無可橫執故遍計性亦約依他二性不離依他故.由於二性成依他故謂圓成是依他體性遍計但橫執依他又迷真似現故,迷即遍計,真即圓成,似即依他。故觀依他已具三性。即依三性說三無性,三無性不離三性故.即相無性、無自然性、離所執我法性也.故三無性依三性有也。三性尚一,豈有三無.三無但是即有之無三性但是即無之有有無不二為一實性有無形奪性亦非性故於一依他中具修諸觀。文即分三︰三偈作生無自性性觀.二偈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二偈修相無自性性觀。

「經」諸法無來處亦無能作者無有所從生不可得分別

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

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 斯人見如來。

「釋」三偈作生無自性性觀.即分為三︰初偈正觀無生.次偈以無生釋無滅.後偈觀成利益

初偈正觀無生者

【諸法無來處】是果空,謂緣生果法非先有體從世性微塵及未來藏,因緣心識中來.若有來處即先已有,如鳥來棲樹何得言生。

【亦無能作者】是因空.既無有果,對何說因.又世性等亦是妄計,因緣有故。

【無有所從生】是雙遣︰所從是因,所生是果。

又初句不自生,次句不他生,次句不共生.不自生者,謂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不從他生者,謂彼法緣非作者故。不從共生者,謂即由此二種因故,非不自作他作故。

又初句非先有而生,次句非先無而生,次句非半有半無。即前來唯初句用先有門,今通三句皆用先有先無門.

【不可得分別】者,三義各以此句息妄成觀。


次偈以無生釋無滅者︰略有三義︰一、無生可滅故.二、無待對故.三、例生從緣故。前是無體門.次是相待門.後是因緣門。

後偈觀成利益者︰經云「無生即是佛故」.論云「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依他因緣即無生故。


「經」諸法無生故自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  

以法無性故無有能了知如是解於法究竟無所解

「釋」二偈約依他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中︰勝義無自性性者即第三無性,勝義自性即是所無,下一性字義同於前,顯無彼勝義之性為其性故.勝義即是圓成,圓成即是真如故。前偈遣所觀︰上半辨觀下半明益各含二義故致兼言︰一者成前謂非唯能相之生,生即無生所生法體從緣無性即【無所有】此顯依他無生是圓成性。益云深者,即事而真故二云無生真性亦無所有即彼勝義無自性性。益云深者,真性不立故。後偈遣能觀然有二義︰一者成前所觀謂以無性故無有能了如無有人能了龜毛長短大小.知無所了是究竟了二是正遣能了既無所了亦無能了能所兩亡為究竟解。


「經」所說有生者以現諸國土能知國土性其心不迷惑

世間國土性觀察悉如實若能於此知善說一切義

「釋」二偈修相無自性性觀中︰初偈正明後偈總結︰言相無自性性者,即第一無性,謂遍計之相亦不可得,如繩上蛇,下一性字是第一性,以相無自性而為其性故。正明中上半顯執不了國等依他,謂為現見,妄計為生.故晉經云「所言有生者.當知由所生」。下半明觀若知無性則離遍計故。後偈總結者稱於事理之實以觀世等,故善說也。


……………………………………………………………………………………………………

581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四、北方無畏林菩薩,以信樂力聞深不畏名無畏林.來至勝慧世界,於不動眼佛所淨修梵行。偈歎信向益深德故。

「經」爾時無畏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身究竟於法界不離於此座而遍一切處。

若聞如是法恭敬信樂者永離三惡道一切諸苦難。

設往諸世界無量不可數專心欲聽聞如來自在力   

如是諸佛法是無上菩提假使欲暫聞無有能得者。

若有於過去信如是佛法已成兩足尊而作世間燈  

若有當得聞如來自在力聞已能生信彼亦當成佛

若有於現在能信此佛法亦當成正覺說法無所畏。

無量無數劫此法甚難值若有得聞者 當知本願力                

若有能受持如是諸佛法持已廣宣說此人當成佛                

況復勤精進堅固心不捨當知如是人決定成菩提

「釋」十頌分二︰第一偈所信之境謂法身體即法界智身證極法界致令應用之身不動而遍。後九偈聞信之益,分五︰第一偈聞信離惡.次二偈辨其難聞.次三偈明聞信成佛將過去已成證現未當成.第四有一偈明聞必有由.勵物起願.第五有二頌顯起行益。

 


第五、東北方慚愧林菩薩、拒妄崇真,拒迷崇智,名為慚愧林。來至燈慧世界,於天眼佛所淨修梵行。偈讚如來大智勝益。

「經」爾時慚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分三︰三偈法說難思.六偈以喻並決.第七偈結德歸佛。

「經」若人得聞是希有自在法能生歡喜心疾除疑惑網

一切知見人.自說如是言.如來無不知.是故難思議

無有從無智.而生於智慧.世間常闇冥.是故無能生。

「釋」三偈法說難思者︰初偈明聞生勝益,令物希聞.【自在法】者,即佛智也。次偈佛窮種智,故下位難思。後偈顯智從生此文反顯然有二意︰一者成前謂欲生智慧當於佛求佛無不知故.不應求之於凡,凡暗冥故.猶搴芙蓉必於深水而於木末安可得耶。二者成後智從熏習自種而生,不從煩惱無智所生謂由本有無漏種子,與多聞熏習和合而生無漏智故【是故】下,言二心不同時屬自愚智 若爾何以經言煩惱泥中有佛法矣.此說在纏如來藏故然此大智從藏德生,非從迷起.迷真起妄說為煩惱妄體即真元是佛種也。若爾煩惱即菩提復云何通.謂約體性故從所迷故如波與濕.故知煩惱實性即菩提耳.迷真起妄離真則無能迷妄心故即菩提耳.真即性淨菩提如波與濕.濕是波性波是濕相.動濕成波是波所依能所不同故非一也。然實義者真妄愚智若約相成二門峙立若約相奪二相寂然雙照二門非即非離方顯中道.若說一者離之令異,如此章中.若云異者合之令同,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等是善須得意,勿滯於言。若準晉經云「非從智慧生.亦非無智生.了達一切法.滅除世間闇」.則顯智體絕於愚智不稱實了則名無智.此偈雙明性相後喻但顯二相不同。

「經」如色及非色此二不為一智無智亦然其體各殊異  

如相與無相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智無智如是

世界始成立無有敗壞相智無智亦然二相非一時

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

譬如諸識身各各無和合智無智如是究竟無和合。

如阿伽陀藥能滅一切毒有智亦如是能滅於無智。

如來無有上亦無與等者一切無能比是故難值遇。

「釋」文有七偈分二.六偈以喻並決.第七偈結德如來

六偈以喻並決 中二︰前偈明二性相違,第六偈辨功能不等。

五偈明二性相違者︰唯第二偈三句是喻餘偈喻合.各有半偈︰一、約【色非色】者非色謂心緣慮質礙,體性不同故。二中有二喻︰【相無相】者,理事相反.【生死涅槃】,真妄相反.雖同一體分別義門不相是故.三、成之與壞,約相別故.四偈【初心後心】,時不同故.五偈諸識身所用別故緣會不同故眼無耳用.又此眼識不合餘根識身同識尚不相合愚智性異安得相生。

六偈功能不等者,非唯二性各別.然智能滅愚,愚不滅智.藥能去毒,毒不去藥.亦猶明能滅闇,闇不滅明。

第七偈結德如來者,逈出世表故難值遇。


……………………………………………………………………………………………………

582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六東南方精進林菩薩.勤觀理事同無差別,離身心相故名精進。此菩薩來至金剛慧世界,於解脫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精進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總相顯佛此德,前即無差之差,此乃差之無差,二章相接顯非即離,亦互相成,由非即故,方成不離等。十頌分二︰一偈約法雙標,九偈就喻雙釋。


「經」諸法無差別無有能知者唯佛與佛知智慧究竟故。

「釋」約法雙標者︰初句標其所知,五類之法皆無有差.餘三句對人以顯︰次句揀非餘境,下半唯佛究盡。


九偈就喻雙釋中︰前五偈釋所知.後四偈釋能知。

「經」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

譬如未來世無有過去相諸法亦如是無有一切相

譬如生滅相種種皆非實諸法亦復然自性無所有            

涅槃不可取說時有二種諸法亦復然分別有殊異     

「釋前五偈釋所知中︰四偈正釋,第五偈遣疑。

四偈正釋中,第一偈體色無別喻.第二偈假名不實喻.第三偈三世互無喻.第四偈四相非實喻.四偈皆上半喻,下半法,無差所由在於末句.然其能喻不離諸法,取其所易喻其所難耳。

第一偈體色無別喻者.此喻為總,喻雖是一,法合有二,該橫豎故。豎者約理事交徹.【法】者,事也.【非法】,理也色即空故.亦可【法】,真法也.【非法】,妄法也.亦可法即是善法,非法即惡法.取文雖異,義旨乃同.謂如金之黃色與金體斤兩性無差別隨取互收。合中︰金是所依喻其真法色是能依喻妄非法.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也以真體實妄無不盡唯真現也是則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亦同密嚴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橫者,異法相望,即一切差別法無差別也.法者,可軌之法也.非法者,不可軌之法也。又法謂有法非法謂無.故中論釋法不生非法云.有不生無故。體性無異者,謂同如故。然前義正順於喻後義乃順標中諸法之言.要由初義性相無差,方得顯於後義事事無差.若但用後義,未顯相全同性那得顯於事事同於一性。

假名不實喻︰以真奪俗是故無差攬緣成眾生即虛非眾生所遣既無,能遣安有故俱無實以喻諸法皆無實義,並從緣故.若以正報為眾生,依報非眾生乃全是所喻非實之相尚難顯了。

三世互無喻者,喻無相故無別謂若未來有過去者應名過去何名未來故知定無過現之相文舉一隅應反餘二.諸法無相如彼互無.此以差別喻無差別。

第四偈四相非實喻者.喻無性故無差別︰生等四相離所相法,無別自性.一切諸法離所依理,無別自性.此以相無喻於性無。

第五偈遣疑者︰疑云.若都無別云何見有性相等殊.故此釋云.亦如涅槃,體離有無,百非斯絕而強立名字,曰餘無餘.諸法亦然,真俗並虛,分別成異.若離分別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故。


「經」如依所數物而有於能數彼性無所有如是了知法         

譬如算數法增一至無量數法無體性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間劫燒有終盡虛空無損壞佛智亦如是

如十方眾生各取虛空相諸法亦如是世間妄分別

「釋」四偈釋能知者.喻能知者皆展轉遣疑。

初偈疑云︰既有分別則有能知故釋云.離所數物無能數數既所知無性,何有能知無知之知是真了法。

第二復疑云︰若依向喻,能數喻能知能知雖無所知猶有故復用能數法以喻所知智慧差別以喻能知反覆相遣顯無差理.謂以所知遣能知復以能知遣所知耳.明一多相待故無體性喻彼妄想於無性中計為有無耳。

第三又疑云︰都無能所何名佛智故釋云.能所雙亡佛智斯顯故所知妄法如世成壞能知真智湛若虛空.尚不初成況當有敗如出現品.又權智照俗,同世成壞.權即是實,如不離空。

第四疑云︰佛智既等應用何殊釋云︰隨心妄取佛無異相又謂常無常如各取空佛智雙非如空無別。


……………………………………………………………………………………………………

583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七、西南方力林菩薩.智了三種世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此菩薩來至安樂慧世界,於審諦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力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顯佛離相真智,於中分三︰前四遍明世間.次五雙遣世及出世.後一觀成利益。

「經」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住五蘊中  

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

世間非自作亦復非他作而其得有成亦復得有壞                          

世間雖有成世間雖有壞了達世間者此二不應說。

「釋」前四遍明世間者,略有二觀︰初二偈攝末歸本觀顯眾生世間空.後二偈緣生無作觀兼顯器世間空。

初二偈攝末歸本觀中︰第一偈中初二句推假名眾生不出三世顯是無常次二句推三世眾生不出於蘊顯無有我.第二偈中初句蘊由業生以明果空顯非邪因次句推業唯心明心外無法次句體心如幻不離性空及與中道如幻無性故非有非無故末句以本例末則上五一如皆展轉緣生故。

後二偈緣生無作觀中︰初偈無作故緣成後偈緣成即無作。

初偈無作故緣成者,上半言不自他作者通遣諸非,此有四重︰一、外道.二、小乘.三、法相.四、無相宗說。約外道非自性等作亦非梵天等他作但以虛妄無業報故廣如三論破。約小乘.非同類因自作亦非異熟因他作以皆相待無自性故。法相約因緣相待,對法云「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斯則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假因遣緣,假緣遣因,假無用以遣共,假有功以遣無因,如十地論更廣。無相宗約以因望果︰中論云「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說諸苦.於果則不然」此自他言,含於二意︰一、以果為自以因為他論云「果法不能自作已體故」二、以因為自以緣為他此明不從因緣,無果待對故離既不成,合亦不成故.論云「若彼此共成.應有共作苦.彼此尚無作.何況無因作.彼此即自他也」。下半二意︰一、不礙緣成以遣無因.二、非但不礙幻有亦由有空義故能成因果.是則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又非但說於苦四種義不成一切外萬物四義皆不成成壞之言顯兼器界。

後偈緣成即無作者︰向約幻有雖言成壞幻有即空故不應說是則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經」云何為世間云何非世間世間非世間但是名差別      

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

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

分別此諸蘊 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

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

「釋」五頌雙遣世及出世中︰

初偈︰前半假徵次半標答。

次偈出體釋成︰蘊是世間緣成寂滅即出世間故淨名經云「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一體說二故云假名。

第三偈,前二句徵蘊名體︰世以蘊為體蘊以何為體。次二句標答︰上句答體下句答名應名無生五蘊既云性不可滅則顯前非事滅。

第四偈,釋成︰空故不滅亦非事在不滅則知本自不生是無生義。

末偈,例出世間︰顯智正覺世間亦應緣無性又證無性之理為自體故。


「經」能知此諸法如實不顛倒 一切知見人常現在其前

「釋」明觀成利益︰佛以實法為其體故見法則常見佛也。


……………………………………………………………………………………………………

584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八、北方行林菩薩、照理觀佛而起正修故名行林。此菩薩來至日慧世界,於明相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行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觀佛體相普周德,於中分二︰前七偈約喻顯修.後三偈見實成益。



前七約偈喻顯修中有二︰二偈地種無性普周喻.五偈業相無依成事喻

「經」譬如十方界一切諸地種自性無所有無處不周遍

佛身亦如是普遍諸世界種種諸色相無住無來處。

「釋」二偈地種無性普周喻,喻佛無生遍應德。


「經」但以諸業故說名為眾生亦不離眾生而有業可得           

業性本空寂眾生所依止普作眾色相亦復無來處

如是諸色相業力難思議了達其根本於中無所見

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議種種諸色相普現十方剎

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為身通達一切法。

「釋」五偈業相無依成事喻喻佛難思現用德於中二︰三偈喻二偈合。

三偈喻中︰初偈明業果互依次偈明相依無性業不離生故業性空因業有生故生無來處後偈雙結難思顯成真觀若逆推其本,業復有因卒至無住無住無本故無所見無見之見方了業空。

二偈合中︰初偈難思普應合上業果互依次偈,初二句以互不相是合互依無性身若是佛,轉輪王等即是如來.佛若是身正覺之心應同色相。後二句結示真體.唯如唯智.合第三偈難思達本。


「經」若能見佛身清淨如法性此人於佛法一切無疑惑

若見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則見如來究竟無所住

若修習正念明了見正覺無相無分別是名法王子

「釋」後三偈見實成益於中︰初頌見佛即了法以見佛稱性,不疑同體故,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故。次偈見法即見佛了法即性淨知佛不住性相故。後偈明了正修行照了無相心寂分別寂照雙流故名正念則從佛法生,是法王子故。又上三偈初知離名為法次知法名為佛後知無名為僧窮見三寶之實體也。


……………………………………………………………………………………………………

585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九、下方覺林菩薩︰照心本末名為覺林。來至淨慧世界,於最上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顯於真妄合成具分唯識,分為︰前五偈約喻顯法.後五偈法合成觀

「經」譬如工畫師分布諸色彩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釋」前五偈約喻顯法中二︰前二偈約事.後三偈約心。乍觀此喻似前喻所作後喻能作細尋喻意前喻卻親故喻真妄依持後喻心境依持然依生滅八識但有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心故有真妄依持以會緣入實差別相盡唯真如門即前喻所顯攝境從心,不壞相故是生滅門即後喻所明存壞不二唯一緣起二門無礙唯是一心故下合中但明心造欲分義別喻顯二門是名具分唯識。

前二偈約事中,二偈真妄依持.即真如門攝一切法也。

第一偈︰【譬如工畫師】,總喻一心含真含妄、有能有所.【分布諸色彩】,喻隨緣熏變成依他也,即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上兩句即不染而染也。【虛妄取異相】,不了依他故成遍計.【大種無差別】,喻依他相盡體即圓成.即喻真如心體離念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從緣無性即真如矣。後兩句即染而不染,故有後偈喻不即離。

第二偈喻依圓真妄非即離義︰上半不即能所異故。【大種中無色】,身所觸故,堅濕煖動皆是觸故.【色中無大種】,眼所見故.直就法體,大種是觸,色即是色.若就根得謂身及眼。又能造無異,畫色差別故.喻妄依真,能所異故.性無差別,相不同故下半不離義︰謂所造青等,離能造地等無別體故假必依實同聚現故喻妄必依真,性相交徹故。然大必能造色,非色能造大喻妄必依真起,真不依妄生故不云也然不離於色有大種可得。上明真妄依持但取心中真如一門對妄染說。


後三偈約心者,喻於唯識心生滅門︰第三偈明心境不即離義偈喻能所變之行相.第偈重喻上來不相知義︰

第三偈亦明心境不即離義︰上半不即【心中無彩畫】,不可見故.【彩畫中無心】,無慮知故喻能變所變見相別故下半不離隨心安布故喻離心則無境界相故,三世所有皆是一心作故,但云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不言然不離於畫而有心可得。要由心變於境非是境能變心故云唯識,不言唯境

偈喻能所變之行相者,明畫師巧思不住變態多端所畫非心誰相知者法合【彼心】者,真妄和合心也.【恆】言遮斷.【不住】遮常如瀑流故.含一切種故云【無量】,種是因相門也。相甚深細名【難思議】。【示現一切色】,頓現萬境,即果相門。【各各不相知】,喻所變境離心無體,以無體故無可相知。又【常不住】者,無住為本故.【無量難思】,總標深廣。下二句釋︰【示現一切】,廣故難思.【各不相知】,深故難思。

偈重喻上來不相知義者,謂非唯所畫之法自不相知,喻所變之境無有體性,能畫之心念念生滅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於所畫,謂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未生無體能知前念.前念已滅復無可知,前念亦不知後.前念已滅無有能知,後念未生亦無所知.能知之心既不自知安能知所也。雙喻心境皆無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此意明性空,以性空故不能知自心,以性空故不能知畫由心故畫。又雖不知畫心而由心能畫,喻眾生雖迷心現量而心變於境,此意明雖性空不礙緣起。又由不能知所畫,但畫於自心故能成所畫,喻眾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現妄境.此意明由迷真起似,若悟自心不造妄境。又喻正由無性方成萬境,即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耳,故云【諸法性如是】。

十頌之前五偈約喻顯法竟.後五偈法合成觀下次再續。

……………………………………………………………………………………………………

586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覺林菩薩十頌之後五偈法合成觀。

「經」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釋」後五偈法合成觀,合中分四︰第一偈合初二句.二三偈合前初偈下半.第四偈反勢合.末偈結勸.

第一偈合初二句者︰初句合最初句.【心】者,即總相之心也.下三句合第二句.【諸世間】者,即諸彩色.此句為總,下出諸相即蘊界處,故云無法不造.故晉譯云【造種種五蘊】.正法念云【心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赤黃白及白白】。故上文云.布諸彩色,畫手譬心,六色如次喻地獄鬼畜修羅人天.若言種種,則十法界、五蘊等法皆心所造。

次二,頌合前初偈下半.於中二︰第二偈舉例以合.第三偈反勢合︰

第二偈舉例以合︰由成前諸言,謂如世五蘊從心而造諸佛五蘊亦然.如佛五蘊餘一切眾生亦然皆從心造。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緣起雖有染淨,心體不殊佛果契心同真無盡妄法有極,故不言之。若依舊譯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則三皆無盡無盡即是無別之相。應云.心佛與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又上三各有二義總心二義者︰一、染.二、淨。佛二義者︰一、應機隨染.二、平等違染。眾生二者︰一、隨流背佛.二、機熟感佛。各以初義成順流無差各以後義為反流無差則無差之言含盡無盡。又三中二義各全體相收此三無差成一緣起。上約橫論若約一人,心即總相佛即本覺.眾生即不覺乃本覺隨緣而成此二為生滅門下半此二體性無盡即真如門隨緣不失自真性故正合前文大種無差。若謂心佛眾生三有異者,即是虛妄取異色也。

第三偈反勢合︰謂妄取異色則不知心行.若知心行普造世間,則無虛妄便了真實即正合大種無差兼明觀益。

第四偈一偈有二義︰一雙合前真妄心境不即離義︰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即前互無不即之義,謂【心不住於身】卻是色中無大種.【身亦不住心】即大種中無色,此合第二偈上半也。若合第三上半云︰【心不住於身】即彩畫中無心.【身亦不住心】即心中無彩畫。心即能變及心體故.身即所變,謂有根身是識相分及性之相故下半雙合前兩偈下半不離之義謂雖不相住而依心現境,依體起用作諸佛事體用不礙為未曾有。二又將合前第四偈謂上半合前恆不住義及各不相知.而能作佛事合示現一切色.自在未曾有合無量難思議。雙合即就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亦前就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也。依心現境合前第三偈下半依體起用即合前第二偈下半,雙合上二。為兼此義,不以互無言之而言不住譯之妙也。晉經但云心亦非是身但得前文互無之義。

末偈結勸.即反合前畫師不知心喻若不知心常畫妄境觀唯心造則了真佛上半有機下半示觀。然有二釋︰一、若欲了佛者,應觀法界性上一切差別皆唯心作以見法即見佛故二、觀法界性是真如門觀唯心造即生滅門是雙結也。又一是真如實觀一是唯心識觀大乘觀要不出此二。觀此二門唯是一心,皆各總攝一切法盡.二諦雙融無礙一味三世諸佛證此為體.故欲知彼者應當觀此既為妙極是以暫持能破地獄。


……………………………………………………………………………………………………

587講次。續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偈頌

第十、上方智林菩薩。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云智林.頌顯此德。來至梵慧世界,於紺青眼佛所淨修梵行。

「經」爾時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釋」十頌分二︰初一標章.後九解釋。

「經」所取不可取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一心不思議

「釋」標章者︰若準晉本第四句云「所思不可思」,則四句皆標章。此經則上三句標章,第四句總結謂標章遮過令不依識,明佛三業非凡境故。第四總結顯德示智入門,謂若了唯一真心言思斯絕,則合菩提之體,故梵本第四句云,於不思何思,即是以一真心而成三業.三業不離一真形奪相融,不可以一多思也.又非唯佛之三業同一真心,亦與觀者真心非異非一故難思議。若能離於思議,則終日見聞亦無所見聞矣。


後九別釋中即分三別︰初二偈釋不可取.次四偈釋不可見.後三偈釋不可聞。

「經」有量及無量二俱不可取若有人欲取畢竟無所得

          不應說而說是為自欺誑己事不成就不令眾歡喜    

「釋」初二偈釋不可取者︰初半偈奪以正釋.後一偈半縱以生過。然有量等實通三業,為對下二且就智明.有如理智不可言量,有如量智不可言無.又一智即是一切智故,眾智所用不相雜故。後一偈半縱中︰初半偈縱其令取必無果利,後一偈顯取之失。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所得而欲取得,心計有說,執石為寶,是謂【自欺】.理無謂有是為自誑,終不契理故云【己事不成】.污他心識故【不令眾喜】.又以量無量取,則墮斷常,自損損他,故皆不可。


「經」有欲讚如來無邊妙色身盡於無數劫無能盡稱述

譬如隨意珠能現一切色無色而現色諸佛亦如是

又如淨虛空非色不可見雖現一切色無能見空者

諸佛亦如是普現無量色非心所行處一切莫能覩。

 

「釋」四偈釋不可見者︰此四偈歎佛色身深奧釋不可見章文分二︰初偈法說.後三偈喻況。

初偈法說者︰非色現色故稱為妙物感斯現是曰【無邊】又色即是空故邊即無邊.又淨識所現空色相融故身分總別,乃至一毛皆無邊量攝德無盡具上三義豈可以盡言。三義︰一、依體現用.二、事理相即.三、事事無礙。


後三偈喻況中分二︰第二偈摩尼隨映喻.第三四兩偈淨空現色喻.

第二偈摩尼隨映喻喻佛地實無異色隨感便現故言【無色而現色】喻全似法故但合云【佛亦如是】。

第三四兩偈淨空現色喻者,喻佛法身體非是色,能現粗妙一切諸色。第三偈喻.第四偈合,四句對前但二三前卻,此是分喻故委合之.以空但不可眼見而可心知,佛所現色心行處絕故為分喻心眼尚不能見,況肉眼哉.此即見中絕思議也。




「經」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亦不離於聲能知正等覺        

菩提無來去離一切分別云何於是中自言能得見

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所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

「釋」後三偈釋所聞不可聞者︰初偈約應聲次頌約體釋後偈釋疑︰

初偈約應聲︰緣感便應,離相離性,故聲非如來應不差機,非聲之聲,故云不離.故以聲取是行邪道若離聲取未免斷無。

次頌約體釋︰湛然不遷心離分別.尚非心見安可耳聞猶如天鼓無心出故此即聞中不思議也。

後偈釋疑︰疑云.為是有法不可聞耶為是無法無可說耶.上半順理後句答。次疑云︰若爾何以現聞教法。下半釋云︰但自心變非佛說也若依權教,此約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此宗果海離言故無有說用隨機現謂如是說而此本質亦是自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


夜摩宮中偈讚品竟。




夜摩宮中偈讚品竟。

                                                                        請按此→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