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
前面講過第四會有四品: 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讚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前三品已如前略釋,現在進入十無盡藏品,此品正是自分已終,欲階後位,蘊積眾行,擬將迴向,故有十無盡藏品也。釋此品當分為四︰第壹、來意.第貳、釋名.第參、宗趣。第肆、釋文。
第壹、來意者總有五義︰一、為答前第二會初十藏問故,二、前明正位,此依位起行故同梵行品,三、前約位別行,此辨始終通行故,四、前明成位行,此辨淨治彼行故,同十地中信等十行,五、前明自分究竟,此辨勝進趣後,同上明法。準問應在十迴向後,今此辨者,略有二義︰一云︰藏有二義.約蘊攝義在十行後,約出生義在十地前.義通二處,問答互顯。一云︰迴向無別自體,但以能迴前行為其自體.今十藏既為十行勝進,亦為迴向勝進,故迴向後無別勝進,此即前後互舉顯義方備。然明法品及第五迴向皆有十藏,隨三賢異故不相濫.又前是勝進所成,後是一位之果.今通為勝進故意旨不同。
第貳、釋名者:藏是出生蘊積之義.謂一藏內體含法界故.攝德出用一一無盡.寄圓顯十即帶數釋也。
第肆、釋文:於中大分四別︰壹、唱數顯同.貳、徵名列異.參、依名廣釋.肆、總歎勝能。
「經」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釋」唱數顯同者,三世同說,顯勝令遵。
「經」何等為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釋」徵名列異者︰藏如前解,信等對藏皆持業釋.心淨名信,制止名戒.崇重賢善為慚.輕拒暴惡為愧.餐教廣博為聞.輟己惠人為施.決擇諸法名慧.令心明記為念.任持所記為持.巧宣所持為辯,各有業用.如信以能除不信濁為業.戒以遮防破戒蔽為業.慚以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愧以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聞以能破無知為業.施以止慳為業.慧以破癡為業.念以治忘念為業.持以治忘失為業.辯以治於謇訥為業。然念慧及信慚愧等五皆當體為性,餘五行用立名,此約隨相.若就融通皆順法界之行,良以法界性自清淨離過等故,隨義說十。然約隨相,前九自利,後一利他,通皆具二.信為行本故首明之.依信離過、慚愧莊嚴、戒行光潔,上三離過之行,餘皆進善。進善之首必藉多聞,如聞而行唯福與慧.念使增明,持令經久辯以利他,故前七,即七聖財.慧為正導故終辨之。次二守護.後一積而能散。又七聖財者,涅槃經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謂信戒慚愧聞慧捨離故︰
參、依名廣釋之十藏,下回再一一釋之。
……………………………………………………………………………………………………
第622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依名廣釋\十藏即為十段︰
第一、信藏︰於中有四︰徵名.釋相.結名.辨益︰以下僅解釋釋相,餘易知。
釋相中分三︰先明信相.次明信力.後總結信成。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
「釋」明信相者,十句為四︰初三句為三空,信所執無相︰謂情有理無名空,空亦無相,空無相故無所願求。次三句信依他無生︰一、緣起無作.二、不實故無能所分別.三、無體故無所依。次三句信圓成無性︰一、廣無邊量.二、勝故無上.三、深不可越。此九別約三性,即依三性信無三性.遍計所執性即相無自性性。依他無生即生無自性性。圓成無性即勝義無自性性。後一句總信三性無生.此一句總融前九
,則十皆無生,並通三性.如一無生觀,但信依他無遍計人法自然之生性,則是無性圓成,餘例此知。
「經」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淨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眾生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怯弱。
何以故.此菩薩於諸佛所一向堅信.知佛智慧無邊無盡.十方無量諸世界中,一一各有無量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當得.已出世、今出世、當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當入涅槃。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進不退.不近不遠.無知無捨。
「釋」明信力中二︰先正顯業用.次【何以故】下徵釋所由。
正顯業用文有十句遍從前十,前十並成此十.若類例辨︰初二於勝上法不怯.次四廣多法不怯︰一、所化眾生.二、即化法.三、是化處.四、化之所歸。後四寬遠法不怯.若剋文取義,以後十句逆配前十,謂由信法無生故於佛法不怯,佛法以無生為體故.佛難超故,眾生無盡故,法界無邊故,虛空無依故,涅槃無分別故,過去之因不作果故,未來之法無可願故,現在之法即無相故,入劫無障礙以即空故.此十皆深廣難思。
徵釋所由中︰先徵意云,何以深廣難思,菩薩聞而不怯。釋意云︰以於深廣皆堅信故.文分為二︰先總.後【十方無量】下別釋。總云【一向信】者,無猶豫故.【堅】者,異說不壞故。所信謂何,即【佛智慧】.智慧何相,無邊無盡,然通二義︰一、廣無邊涯,豎不可盡.二、無二邊之偏,同真性之無盡。後別釋者︰一、釋前意︰【十方無量】是無邊義.【已現當入】是無盡義.言【得菩提】是自證義.【出世入滅】是應現義.法無邊故,佛智無邊.一佛之智尚不可盡,況橫遍十方豎該三際.菩薩於斯廣遠堅信不移,寧有怯耶。二、【彼諸】下釋第二意聞深不怯,謂已得今得菩提而【不增】,當得未得而【不減】.已出今出而【不生】,已入今入而【不滅】.當出而【不進】.當入而【不退】.現得出入而【不近】,在於已當而【不遠】.照窮萬法而【無知】,頓寂諸相而【無捨】.以寂照之體如如,超戲論故.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菩提涅槃有去來今.菩薩既堅信於此,寧聞深而怯耶。此二段釋文具前十句難思之法,如文詳之。
「經」此菩薩入佛智慧,成就無邊無盡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轉.心不雜亂.不可破壞.無所染著.常有根本.隨順聖人.住如來家。護持一切諸佛種性.增長一切菩薩信解.隨順一切如來善根.出生一切諸佛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藏。菩薩住此信藏,則能聞持一切佛法,為眾生說,皆令開悟。
「釋」總結信成.於中二︰先總標信成.次【得此信】下顯成信之益.後【是名】下結名與辨益,易知不贅。總標信成即初一句,謂由明達佛智無邊無盡故稱此成信。顯成信之益,亦是正顯成相,有十一句︰前七行體堅牢.初句為總.二、內心不雜故不退.三、外緣不沮故.四、不染相故.五、有正慧故,無慧之信長無明故.謂無生之信無根生故.根本者,根本約慧之用.亦猶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無本者即是根本。六、順同古聖故.七、安住菩提心故。後四攝德無盡︰一、護已成性.二、復長新解.三、順如生善.四、不滯有無。
……………………………………………………………………………………………………
第623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十藏之第二戒藏︰
第二、戒藏,於中有三︰徵名.釋相.結名.亦僅解釋釋相,餘易知。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諍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
「釋」別列十名中,十戒皆通三聚.取其相顯,初但饒益有情,後一律儀,中八通三。約遮過罪皆菩薩律儀,但為救護等即是饒益.攝善可知。為顯此十皆通三聚,故釋後一,復顯三聚。
「經」云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淨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
「釋」隨文牒釋中,十戒為十.皆先牒.後釋。【饒益】者︰菩薩本意故首明之。
「經」云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淨戒。
「釋」不受戒中,文有二意︰一、不受邪戒,謂雞狗等.二、三聚宿成,動不踰矩。
「經」云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
「釋」不住戒中,唯為菩提及眾生故,非如難陀之類業不清淨。
「經」云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淨戒故。
「釋」涅槃云「何故持戒,為不悔故.何故不悔,為歡喜故,乃至為得大涅槃故」。
「經」云何為無違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
「釋」無違諍戒有四:【非】者,違也:一、不違制立,不同調達所立,不善故.二、不違涅槃,不取相故.三、不違律儀,具足持故.四、不違利物,不惱他故。
「經」云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
「釋」不惱害戒有二:一、非為欲惱眾生先須持戒.二、非為欲成淨戒逼惱眾生,如殺馬祀等。
「經」云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
「釋」不雜戒中,戒正見邪故名為雜,定有定無為斷常雜.如律學者多計為有,禪學之者說戒如空.定有著常,定無著斷,此為邪見,雜於正戒。觀緣性離非有非無則名為持.又無煩惱之雜真出離矣.謂觀緣之相不壞堅持,緣成性空故不起迷倒。
「經」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
「釋」無貪求戒中【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五邪之一,已見淨行.又如十住論說「一者矯異.二者自親.三者激動.四者抑揚.五者因利求利」.大同前引智度論說,今文即矯異也,為利養故改易威儀。
「經」云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媿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
「釋」無過失戒中︰【不輕毀】者,無行經云「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應念彼人久久亦當得道」。有云:見破戒人應當擯黜訶責舉處,何以此經違於戒說耶?此略有三義:一、此經約自行,不是攝眾.二、此經約根未熟,護恐增惡故且攝受.非約根熟者慈心拔濟令其折伏.三、亦非約慈心,此約輕毀.故不違戒說也。
「經」云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瞋、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毀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淨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淨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戒藏。
「釋」無毀犯戒中,釋內分三:初、明律儀.十善眾戒之本故偏明之,廣如二地.次【菩薩持此】下,雙明二聚攝菩提善益眾生故。三、結名。
第二、戒藏竟。
……………………………………………………………………………………………………
第624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十藏之第三慚藏︰
第三、慚藏︰分徵名.釋相.結名.亦僅解釋釋相,餘易知。釋相中二:先標章.後謂彼下,別釋。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慚藏?此菩薩憶念過去所作諸惡,而生於慚。
「釋」標章者:然慚愧相別諸說不同.涅槃云「慚者羞天.愧者羞人.慚者自不作惡.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瑜伽四十四亦云「內生羞恥為慚.外生羞恥為愧」.大同涅槃後解。成唯識云「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慚.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愧」.俱舍亦同。若無慚愧但翻上慚愧.謂不羞天則是無慚,餘可例知。若說羞恥為慚愧者是二通相.今經多同唯識,而以不相恭敬為二通相。
「經」謂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貪瞋癡憍慢諂誑,及餘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凌奪、姦淫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讎。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云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
「釋」別釋中分三:先釋過去作惡,即無慚行.次【自惟】下,釋而生於慚。後結名,可知。前釋過去作惡亦二:初自念無慚,後【一切眾生】下,悲他亦爾。次釋而生於慚是正顯慚相,於中:初自念昔非恥佛知見,現修慚相.自惟即是內自羞恥。【是故我應】已下,決志斷證。文言【去來現在行無慚】者,言總意別.菩薩自惟昔過,愍物三世常行,故專心斷除防己伏之再起.為眾生說則物我之兼亡。
第三、慚藏竟。
……………………………………………………………………………………………………
第625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十藏之第四愧藏︰
第四、愧藏︰分徵名.釋相.結名.亦僅解釋釋相,餘易知。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又作是念.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讎.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歎.盲無慧眼,無所知見。▲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髮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淫欲生,不淨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誑三世諸佛.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愧藏。
「釋」釋相中三:一、自念無愧而修愧行,故云【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即愧行也.二【又作】下,傷物無愧,不覺苦集,不知苦果.不見集過故云【無知無見】.三【於母人】下,依顧世間而修愧行,誓益自他.於中初所愧境.【有智慧】下,顧他生愧即外羞也.初因人,後諸佛。【是故】已下,決志斷證。言【不淨之法】者,有五種不淨:【從婬欲生】即種子不淨(一).【母人腹中】即住處不淨(二).【成垢穢身】即自相自性不淨(三、四).【究竟髮白】意含究竟不淨(五)。又垢穢形是內污穢不淨,處胎受生有苦觸不淨,從婬欲生下劣不淨。若觀待涅槃三界並為不淨,其五取蘊體是違壞不淨,上來煩惱亦是不淨。言【誑三世佛】者,違本四弘誓斷惑故。餘文易了。
第四、愧藏竟︰
……………………………………………………………………………………………………
第626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五聞藏︰
第五、聞藏︰文分徵名.釋相.結名.亦僅解釋釋相,餘易知。
釋相中二:先明所知之法,後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下顯多聞之意。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聞藏?此菩薩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滅故是事滅.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記法、是無記法。
「釋」明所知之法即標稱聞藏。釋云【知】者,聞為本故,實則多知耳.文亦分為標章與牒釋。標章句雖有十義束為七:初之四句但是緣生故,謂︰一、緣生.二、有漏五蘊.三、無漏五蘊.四、有為.五、無為.六、有記.七、無記。以上七義當以牒釋解釋,即為七段:
一、緣生:
「經」何等為是事有故是事有.謂無明有故行有。何等為是事無故是事無.謂識無故名色無。何等為是事起故是事起.謂愛起故苦起。何等為是事滅故是事滅.謂有滅故生滅。
「釋」緣起中依生引二門,開為四重徵釋,謂十二支:初二能引,次五所引,次三能生,後二所生,故為四也。然依雜集第四,十二有支皆具此有彼有等義.故彼論文釋支相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此有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唯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生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有法生而得成立。無明緣行等者,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以諸法功能差別故」。然此經中欲顯緣起無性,舉前二門,勢用一門,六地十二因緣十重廣辨.今就二門中從增勝說前後互舉︰前七許同因位故名能引所引,後五要因果相望云能生所生.由此能所引中但云此有彼有,後文則云此起彼起,起即生也.故集論云「謂於因時有能引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然經文有染淨二觀︰初句於能引中明染觀,故云【無明有故行有】.第二句約所引,亦通能所相對以明淨觀,故云【識無故名色無】.以識通能引有二種業︰一、持諸有情所有業縛,謂與行所引習氣俱生滅故.二、與名色作緣,謂由識入母胎名色得增長.今言識無者即不為業熏,不持業縛,故不入胎增長名色,故云識無故名色無。第三句能生所生相對以明染觀,故云【愛起故苦起】.苦即當果,愛即能生.能生有三︰舉初攝末,下明淨觀舉末攝初,蓋巧辨影略耳。第四句亦能所生相對以明淨觀,謂因亡果喪耳。後之三門皆能所相望.何以無明與行唯約能引而相望耶。答︰欲顯十二支皆有無作無常二門,故於初一位相次以明.不爾則謂要四位相望,方得此有彼有故。下之三門欲顯四位不同故能所相望,又為顯能引支中或二或三,故於前二別為一段,蓋說者之妙也。
二、有漏五蘊︰
「經」何等為世間法.所謂色、受、想、行、識。
「釋」有漏五蘊︰蘊者積聚義.雜集第一云︰藏果、重擔義。而標名【世間】者︰【世】即隱覆義,隱覆勝義故.又可破壞義,三世所遷故。【間】者,墮虛偽中故,隱覆之法即墮虛偽故.世即是間。然色等蘊通於無漏出世之義,此但取有漏有為蘊,欲訶毀故略舉一分。云何知之.應知三種︰一、知其相︰謂色以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義,想者取像,行謂遷流,識以了別.二、知其生滅︰謂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三、知其不生不滅︰謂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故力林菩薩云「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況知一切法趣蘊,蘊即法界無礙,方名真實多聞。然諸蘊性,性皆遷流,隨勝立名.行之一種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又攝法多故。
三、無漏五蘊.亦名無取五蘊。
「經」何等為出世間法: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釋」無漏蘊亦有二類:一、仍本名,亦名色等,不與漏相應故名為無漏.二、從已轉立名即五分法身,如今文是。欲顯戒等,德是可欣,故從極果,標以出世,理實亦有世間戒等.然世間五蘊雖有出世間,但與外道共,正教之中了見分明而是有漏也。無漏五蘊中戒定慧三,前面解釋很多.解脫即是離繫為名.解脫知見由離繫縛,於境自在,觀求覺了。智論八十八云「戒眾者攝一切戒和合成眾」.眾即蘊也,餘皆準之。然即轉前五蘊成此五分,謂轉色蘊成於戒身,表無表戒皆色蘊故.轉受蘊而成定身,定名正受,入四靜慮,出四受故.轉想成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見法身故.轉行為解脫,無貪等行名心解脫,永斷無知慧解脫故.又轉識成解脫知見,若與邪受妄想相應,謂識依根,了別諸境.若與正受智慧相應即是現量,如實知故。仁王觀空品云「觀色、識、受、想、行.得戒忍、知見忍、定忍、慧忍、解脫忍」.即斯義也。知見與慧此二何別.佛地論第四總有三說,略舉其一:謂無漏淨戒名為戒蘊.無漏定慧名定慧蘊.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此五別說,四法為性:謂定、慧、勝解,及無表色。然此五分法身不覆勝義,不為相遷,不墮虛偽,故名出世。雜集云「謂能對治三界.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故.是出世間義」。
三、無漏五蘊竟。
……………………………………………………………………………………………………
第627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五聞藏之四︰
四、有為法。
「經」何等為有為法: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界。
「釋」有為法者:有生滅繫屬因緣是名有為.又有所得故是名有為」。經文略舉四事:【三界】即所依處.【眾生】即能依之者.然所依處隨心成異,故論云「欲所屬界名欲界.色所屬界名為色界.無色所屬界名無色界」。
五、無為法:
「經」何等為無為法:所謂虛空、涅槃、數緣滅、非數緣滅、緣起、法性住。
「釋」無為者:為者作也,即前生滅。今【虛空等】,寂寞冲虛湛然常住,無彼造作故名無為。瑜伽云「無生滅不繫屬因緣是名無為」。智論云「無所得故名為無為」.淨名云「不墮數故」.然諸論總名大旨無別。然其名數開合不同.小乘多說三種,即此經中虛空、數緣滅、非數緣滅。諸大乘中掌珍說四謂加真如。法相論中或說有六,復加不動及想受滅.謂於擇滅中滅惑障故名為擇滅,滅定障故復加後二.或開為八,於真如中開出三性,謂善法真如等,漸欲展此真如遍諸法故。本經說六,於擇滅中開出涅槃,二道別故復加緣起,顯無一事不即真故,略無二定未究竟故。
【虛空】者:離諸障礙,無物所顯故。
【涅槃】古有二釋:一、性寂滅故,此即性淨涅槃,即同此經所說虛空及涅槃,此與擇滅顯未顯殊.二、即性淨之果,即圓淨涅槃.此即解脫道後,擇滅乃在無間道中.然大乘非擇滅,既約性淨.又下說法性,則後解為正。
【數緣滅】者:數謂慧數.由慧為緣,揀擇諸惑,能顯滅理.故唐三藏譯為擇滅.謂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然此滅言有其二義:一、理性寂滅:此從所顯得名.二、因滅惑顯名理為滅,則從能顯得名。
【非數緣滅】者:非由慧數滅惑所得,但以性淨及於緣缺之所顯故。
【緣起】者,有別有通︰別謂十二因緣故.分別論者、大眾、一說、雞胤、化地,說出世部皆立十二緣起以為無為,彼意以其次第作緣,恆無雜亂故說為常.有佛無佛此法自爾名曰無為.故智論云「聲聞法中亦說法性實際故」.雜阿含中說「有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為是佛作,為是餘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緣,亦非餘人作,有佛無佛諸法皆如,法相法位一切常」.有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等。涅槃亦說「即是無為」.遠公云「就人論法三世流轉是其有為.廢人談法,法相常定,故曰無為」。望今經意,緣起無性故曰無為.大品云「菩薩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涅槃云「十二因緣即是佛性」.雖舉十二因緣即已攝陰界諸法。
【法性住】者,即真如也.謂非妄倒故名真如,又真實如常,揀妄揀事.於一切位恆如其性.而云住者離遷變故,與法為性是隨緣義.復云住者是不變義,即妄即真事皆如矣.若準智論,法性法住各是一義(云云),即為七法。
然小乘說三虛空,則就外空復計三皆實有。若大乘說非唯數增,義亦有異。唯識論中二義建立︰一、唯心變故.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此諸義但一真如,隨義假設︰一、無相義.二、所證義.三、惑盡義.四、性淨義.五、隨緣義.六、隨緣即不變義。
此中法性即是真如.然法性真如亦假施設.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為法之性名為法性,非離色心別有實體。
五、無為法竟:
六、有記法︰
「經」何等為有記法:謂四聖諦、四沙門果、四辯、四無所畏、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釋」有記法者︰有釋云.謂能招愛非愛果故名有記,此乃通說,餘處辨記,即是善惡.今唯舉善,應云.順理善法,可記錄故。下出所記法體,句有十一,義攝唯五︰【四聖諦】如前本品已辨.【四沙門果】如梵行品.【四辨】如第九地.【三十七品】如第四地。
【四無所畏】今當略明︰謂外難無怯故名無畏.瑜伽云「如來於此謗難,都不見有如實因相.由是因緣能自了知坦然無畏」。無畏有四︰一、一切智無畏.謂由正覺覺諸法故名一切智.二、漏盡無畏.諸煩惱漏種現俱斷故.三者障道.亦名障法︰說障礙法.染必障故。四、出苦道.說出離道,諸聖修習決定出苦故。此之四段、各有難答︰如下釋︰
第一外難云:若佛是一切智者,有諸比丘從他方來,何須問言安樂住不.言一切智無所不知,今問於他,一何相反。答︰佛自唱言︰我是一切智人,但為攝受來者,隨順世間師弟人事故。
第二難云:若佛自言漏永盡者,何以愛語羅睺、訶罵調達。答:佛於此難正見無由,安隱無怯自唱德號,我實漏盡,但為隨根而調伏故。
第三難云:若佛說欲能障道者,何故預流一來,尚有妻子之愛。答︰佛於此難心無怯懼,謂自唱德號,我說欲能障道,但障不還羅漢,非初二果。
第四難云:若佛說諸聖道能盡苦者,何故羅漢受瘡潰蛇螫之苦。答:佛於此難心無怯懼自唱德號,我說聖道實能盡苦邊際,但說未來非現在故。
四中:初一離所知障,次離煩惱障.三是出離道障,欲為道障今出離故.四即出離之道,諸出離道能出於苦故。初二自利,後二利他。所以自歎此四者,初一為菩薩,第二為聲聞,後二通為也。又無畏若約德說,初即智德,二即斷德,三四恩德也。
六、有記法竟︰
……………………………………………………………………………………………………
第628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五聞藏之七︰
七、無記法︰於中先徵名.後、謂世間下,辨相。
「經」何等為無記法:
「釋」徵名者︰無記二義︰一、非善非惡不能招感愛非愛果名為無記,可釋餘文.二、正謂虛妄推度,非理問難,不可記錄,故名無記,非對善惡故。俱舍第十九云︰諸契經說十四無記即其義也,亦名置答,不應答故.例如有問世為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為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滅後為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為命者即身、為命者異身.此十四問皆不可記,是故皆應捨答.故無記以不答為答也。所以不答者何?謂此乃無義語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不障涅槃,前說有記則反於此。智論第三云「所以不答十四難者,此事無實故,諸法有常無此理故,言斷亦爾。如有人問.縠於牛角得幾升乳,豈曰問耶.復次世界無窮猶如車輪.復次無利有失墮惡邪中,覆於四諦諸法實相.復次人不能知.復次稱法說故」。第十七云「有一比丘思惟十四難不能解,辭佛不為弟子.佛言︰我為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是鬪諍法,如中毒箭,不應推尋」。楞伽亦云「皆是世論,非我所說」。言十四者,即此中前四四句,其第四四句但合為二,謂身與神一,身與神異。然諸經論多說十四難.而相或同異.不繁會釋。今經委論.不出我法二執。
後辨相亦為釋文,分五︰第一、有四四句就我明無記.第二、就三世橫論凡聖數之多少.第三、約凡聖豎論初後.第四、徵三世間所從.第五、約生死際畔以辨無記。
「經」謂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亦有常亦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我及眾生有.我及眾生無.我及眾生亦有亦無.我及眾生非有非無。
「釋」有四四句就我明無記者︰句雖十六,其過不出斷常二見。言【世間】者通三世間,謂眾生世間、五蘊世間及器世間.今此文意正顯眾生世間,兼明五蘊世間.以眾生是總主假者,外道計以為我,故有邊等諸見。四四句者︰一、【有邊四句】約未來世.二、【常等四句】約過去世.三、【如來有無】依涅槃起,故中論邪見品云「我於過去世為有為是無.世間常等見皆依過去世.我於未來世為作為無作,有邊等諸見,皆依未來世」.涅槃品云「如來滅後有無等,依涅槃起」。四、【我及眾生有無四句】約現在說。
一、有邊四句約未來世者:言【有邊】者即斷見外道,計我於後世更不復作,則與此身俱盡。【無邊】者謂我於後世更有所作。【世間亦有邊亦無邊】者,身盡故有邊,我不異故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者,亦以我存身盡,見上有過故立此句,謂身盡故非無邊,我存故非有邊.既皆邪見故不答之。若欲破者,初之二句墮無後世過,即斷常過也,謂有邊則與陰同盡,無邊則是今身,故皆無後世.無後世者,修道苦行為何益耶。第三句【亦有邊無邊】者︰若身盡我存,身我為一為異.一則不應有盡不盡,異則離蘊,何相知有我耶.若謂捨人生天,人分猶在,天分更增,則半天半人,故皆不可,此則破邊等四句。第四句【非有邊】未免於無,【非無邊】未免於有,云何於此強分別耶。
「經」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亦有常亦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我及眾生有.我及眾生無.我及眾生亦有亦無.我及眾生非有非無。
二、常等四句約過去者︰過去世我即是今我名之為常.若常即有大過,破壞因果涅槃等故.第二句若謂我今始生名為無常.若爾我是作法亦墮無因,無因則亦無涅槃等。三【亦有常亦無常】者,見上二過便謂我常、身無常,離身何處有我,又成上二過。四【非有常非無常】︰謂我不異故非無常,身有異故非常,破同第三句.又中論云「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及常等見」.餘義廣如彼論。
三、如來滅後等四句,釋有二義︰一、明如來者非是佛也︰如即相似,來謂從前際來.謂有四執︰(一)云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後世亦復如是,故云【如來滅後有】,謂如前際來時有故,此由計我異陰故.(二)云如從前世來此間,死後斷滅,故云如來滅後無,謂不如來時去故,此計陰我一故。(三)云由計我有麁細故,謂麁我與身俱盡故云不如去,細我異陰不同滅故.亦如來時而去故云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四)云我如虛空體無來去,故經云「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等」,此則通望三世以辨。二、若依中論附涅槃起四句,如來即佛也.順此經文亦是外道自立己師而為如來.有謂如來滅後定有不變,或謂入無餘依同於太虛,或謂法有應無,或謂約應非有,約法非無.以其四句皆成戲論,不見如來寂滅相故,亦為邪見,此則權小之徒未能免也。瑜伽八十七云「依二道理.如實隨觀.俱不可記.如來滅後若有若無.所以者何.且依勝義彼不可得,況其滅後或有或無.若依世俗為於諸行假立如來為於涅槃。若於諸行,如來滅後無有一行流轉可得.爾時何處假立如來.既無如來,何有無等.若於涅槃,涅槃唯是無行所顯絕諸戲論,自內所證絕戲論故,施設為有不應道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勿當損毀施設妙有寂靜涅槃.又此涅槃極難知故,最微細故,說名甚深.種種非一諸行煩惱斷所顯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
四【我及眾生有無等四句】者,此並雙立我法:眾生即是五蘊,非約總主.第一句有即定有,定有著常.第二句、無即定無,定無著斷。第三句遠上二過雙立有無即墮相違。第四句避此相違立俱非句又成戲論。然此四句亦有單計我有所無、所有我無,亦不離初之二句.又合上成第三,即初句我亦有,第二句我亦無.初句所亦有,第二句所亦無.故合為第三。互奪成第四,既合一處故互相奪,如我有合我無則我非有.所有合所無則所非有等。遮無即為第一俱有句,遮有即為第二俱無句,故亦不出初之二句.
……………………………………………………………………………………………………
第629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五聞藏之七無記法辨相五門之餘。
第二、就三世橫論凡聖數之多少。
「經」過去有幾如來般涅槃、幾聲聞辟支佛般涅槃.未來幾如來、幾聲聞辟支佛、幾眾生.現在有幾佛住、幾聲聞辟支佛住、幾眾生住。
「經」何等如來最先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先出.何等眾生最先出.何等如來最後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後出.何等眾生最後出.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後.
「釋」約凡聖豎論初後者,豎無記故.竪無際不可記也。有人答問,云有初佛,言自然悟,引獺祭天,亦為應機,寧加置記.若有初佛如來應知則可說名。言【何法】者,染淨等一切法也。上言即水南善知識答燕國公張說之公案.問云:法在前,佛在前。答云:法在前,諸佛所師所謂法故,便被難云:若爾最初成佛前無佛說何由悟法。答云,自然而悟,如月令中獺乃祭天,豈有人教,燕公大伏。
「經」世間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有幾世界成.有幾世界壞.世界從何處來.去至何所.
「釋」徵世間所從中有六句:初二句問眾生及蘊世間,次四句約器世間,以外道計眾生有最初生故,或謂從冥諦中來還至冥故,或謂世界皆微塵成.謂至妙之色常恆不變,聚則為身器,散則成微塵故,此皆邪見之源,故不應答。有情世間不言成壞者,瑜伽云「有情望器有五不同:一、謂器界生死共因所生,有情生死但由不共故,是因不同.二、謂器有除斷,有情流轉不斷故,是時不同.三、謂三災壞不壞故名法不同.四、謂器界因無永斷,有情不爾,名斷不同.五、謂器界斷而復續,有情斷已無續,名續不同」.以斯義故略無成壞也。
第五、約生死際畔以辨無記,
「經」何者為生死最初際.何者為生死最後際。是名無記法。
「釋」約生死際畔以辨無記者,唯有二句。問:初際無始聖教所明,生死有終豈非正理。答:略有三義:一、約一人則可云終,通望一切則無終極.二、以彼定執長邪見故亦不應答,謂若許有終必有始故,常法無始亦無終故.三、約法性皆不可說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既言本際不可得,亦不應定謂無始無終,況有始終之見耶.又有偈云「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是故則生死.非有邊無邊」。上諸邪見多是外道,亦參小乘.菩薩善知則問答無滯.便舉破者,令自他造中故也。後結名可知。
「經」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多聞.不能了知此一切法.我當發意持多聞藏.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多聞藏。
「釋」此總顯多聞之意,謂悲物無聞長淪生死故,誓持聞藏自證利他。
第五聞藏竟︰
……………………………………………………………………………………………………
第630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六施藏。
釋相中二︰一、標列十章.二、依章牒釋。
一、標列十章︰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
「釋」釋名及十章可知。
二、依章牒釋者,釋中十段,一一各三.謂標釋結.然此十施前六事捨,謂身命財.次三心捨,謂不取著.後一俱捨名為究竟。
「經」佛子.云何為菩薩分減施:此菩薩稟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味不專自受.要與眾生然後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若自食時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萬戶蟲,依於我住.我身充樂彼亦充樂.我身飢苦彼亦飢苦.我今受此所有飲食.願令眾生普得充飽.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貪其味。復作是念:我於長夜愛著其身,欲令充飽而受飲食.今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永斷貪著.是名分減施。
「釋」分減施︰於釋中三︰初明分減之相.二、【若自食】下,明施善巧,外無施境而不捨施心.三、【復作是念】下,對治施障。
「經」云何為菩薩竭盡施:佛子.此菩薩得種種上味飲食香華衣服資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則安樂延年.若輟己施人則窮苦夭命。時或有人來作是言.汝今所有悉當與我。菩薩自念,我無始已來,以飢餓故喪身無數.未曾得有如毫末許饒益眾生而獲善利.今我亦當同於往昔而捨其命.是故應為饒益眾生,隨其所有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吝.是名竭盡施。
「釋」竭盡施者,不顧活命傾竭所有也。文中三︰先明難施之物.次【時或有人】下,乞境現前.後【菩薩自念】下,正修施行。然施心須成,施行須量.若彼為成大利則身命無悋,若彼但為貪求無厭,或惡心欲行大害,應以方便,勿成人惡.如月光王施頭與怨,奪萬姓之歡.施二人之死,怨王喜死,乞者恨死,雖有賢行未全可準。今言【竭盡】者,以彰菩薩施心已成,有應施境終無悋也.內施內外,準此可知。若不爾者,菩薩能雨七珍充足一切何不施耶,亦見眾生所不宜故。
「經」云何為菩薩內施:佛子.此菩薩年方少盛、端正美好.香華衣服以嚴其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嬰重疾.煢獨羸頓,死將不久.若得王身手足血肉頭目骨髓,我之身命必冀存活.唯願大王莫更籌量,有所顧惜.但見慈念以施於我。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今我此身,後必當死,無一利益.宜時疾捨以濟眾生.念已施之,心無所悔.是名內施。
「釋」內施.謂內身也。煢者單也,無兄曰煢,無子曰獨。頓者,損也.冀者,望也。
……………………………………………………………………………………………………
第631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六施藏之餘。
「經」云何為菩薩外施:佛子.此菩薩年盛色美,眾相具足.名華上服而以嚴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我今貧窶,眾苦逼迫.唯願仁慈,特垂矜念.捨此王位,以贍於我.我當統領,受王福樂。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一切榮聖,必當衰歇.於衰歇時,不能復更饒益眾生.我今宜應隨彼所求,充滿其意。作是念已,即便施之,而無所悔.是名外施。
「釋」外施,即王位也.窶者,無財備禮也。
「經」云何為菩薩內外施:佛子.此菩薩如上所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而來白言:此轉輪王位,王處已久.我未曾得.唯願大王捨之與我.并及王身,為我臣僕。爾時菩薩作是念言:我身財寶及以王位,悉是無常敗壞之法.我今盛壯,富有天下.乞者現前.當以不堅而求堅法。作是念已.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無所悔.是名內外施。
「經」云何為菩薩一切施:佛子.此菩薩亦如上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無量貧窮之人,來詣其前而作是言:大王名稱周聞十方.我等欽風故來至此.吾曹今者各有所求.願普垂慈令得滿足.時諸貧人從彼大王,或乞國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心肺頭目髓腦。菩薩是時心作是念:一切恩愛會當別離.而於眾生無所饒益.我今為欲捨貪愛,以此一切必離散物,滿眾生願。作是念已,悉皆施與,心無悔恨.亦不於眾生而生厭賤.是名一切施。
「釋」一切施者,凡所有物也.此與竭盡及內外施異者,竭盡揀異分減但約資生,內外合前二門,空言作役王位.今云一切通前諸門.又是事捨之終故總該收,舉難攝易略列數條,廣則無邊,如第六迴向所辨。
「經」云何為菩薩過去施:此菩薩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德.聞已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味.亦不求取.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於諸善根不起有想.亦無所倚.但為教化取著眾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捨.是名過去施。
「釋」過去施者︰然三世之施,通相皆明不著,別則過去不生追戀,未來預止貪求,現在心無染著。今過去釋中分二︰先明於佛法無著,後【又復觀察】下,於一切法無著。於佛法無著中︰初二句總明,次【不起分別】下,別顯︰先顯不著之相.【不分別】者稱法性故.次不貪染、不愛味,亦不方便求取,以為己德,亦不依此而起修行。次【見法如夢】下,廣上了達釋不著所由.次【但為教化】下釋疑︰疑云.既俱無著云何而說.釋云︰為化眾生令無著故.後、於一切法無著者,以般若智求不可得,觸目現境尚了性空,過往法中寧當計有。
「經」云何為菩薩未來施:此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修行,了達非有,不取於相.不別樂往生諸佛國土.不味不著,亦不生厭.不以善根迴向於彼.亦不於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廢捨。但欲因彼境界攝取眾生,為說真實,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近非遠。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名未來施。
「釋」未來施︰釋中分二︰先正顯.後【但欲】下,釋疑。正顯中︰不著修行之因,不願淨土之果,不味其好,不厭其事。不迴向者釋上不味,不自安處求勝樂故.不退已下釋上不厭,修彼行故。釋疑者︰疑云.既於淨不味,修行何為.釋有二意︰一者約悲,但為攝物故.二者約智,智了非有故.生即非生故【不著】,不礙事故,非生之生故修行。【非有處所】者與理冥故。【非無處所】者事像形故。【非內】者相分境故。【非外】者心所淨故.【非近】者十萬等殊故,如阿彌陀經從此西方十萬佛土有極樂世界故。【非遠】者我淨土不毀故.此約淨國以說,若通論未來法者可以意知。【復作】已下,更約性空結成捨義.又目擊尚捨,況於未形。
「經」云何為菩薩現在施:此菩薩聞四天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乃至聞聲聞緣覺,具足功德。聞已.其心不迷不沒、不聚不散。但觀諸行如夢不實.無有貪著。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
「釋」現在施分三︰首句標,後句結。中間釋。標、結,可知。釋中有三︰一、明所捨之境.二、【聞已】下,正明捨心.三、【為令】下,釋通外難。
一、明所捨之境者︰先列諸天,後列二乘功德。上二世中舉佛菩薩,今舉諸天二乘者,文影略耳。
天中:六欲界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界有婬欲與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
【梵天至大梵天】明色界天,即初禪五天.然色界攝天多少諸說小異,俱舍正理皆說十七,故頌云「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長行之中建立十六,以梵王梵輔同一天故。瑜伽云:處有十八,謂色究竟外說大自在.不言無想,意在廣果中收.今此即文而數有二十二.然四禪初一皆是總標,則初靜慮四,二三各三,第四有八,還成十八。正理初說有三,今加梵身.晉經梵眾名梵眷屬。若然身亦眾義,則梵身是外所領之眾,梵眾則為內眷屬眾,梵輔即大梵前行列侍御,大梵即彼天王。獲中間定,初生後歿威德等勝,故名為大。
【光天至光音天】即二禪三天︰一、自地天內光明最少故.二、光明轉勝量難測故.三、光音者,口出淨光故。
【淨天淨天至遍淨天】即三禪三天︰意地受樂總名為淨︰一、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二、淨增難量故.三、此淨周普故。
【廣天至五不淨居 】明四禪八天︰初三是凡,離八災患皆稱福廣.於自地中此福猶劣故名少廣。二、福難量故.三、異生果中此最勝故。【無煩】已上名五淨居,謂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一【無煩】者︰煩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居此依正理,若順今經皆作此煩,則無廣義。二【無熱】者︰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熱惱故.或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修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三【善現】者︰已得上品雜修靜慮,謂漏與無漏間雜而修故,果德易彰故名善現。四【善見】者︰雜修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經本先見後現,或恐誤也。五【色究竟】者︰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故,或此已到眾苦所依身最後邊故。言【乃至二乘功德】者︰中間越於四空等故。
二、正明捨心中,聞上世出世境已,不迷為實,不沈沒於貪,不聚集其善因,不散動以分別。【但觀諸行如夢】下,釋其所以,可知。
三、釋難者.疑云:既言不聚善因,何以說五乘因果。釋云︰拯三塗之劇苦,示人天以穌息,止劣見之妄情,說二乘以引攝,為物然耳,非自不捨也。
「經」云何為菩薩究竟施:佛子.此菩薩假使有無量眾生,或有無眼、或有無耳、或無鼻舌、及以手足,來至其所.告菩薩言:我身薄祐,諸根殘缺.唯願仁慈以善方便,捨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薩聞之即便施與.假使由此經阿僧祇劫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但自觀身.從初入胎不淨微形,胞段諸根,生老病死.又觀此身無有真實.無有慚愧.非賢聖物.臭穢不潔.骨節相持.血肉所塗.九孔常流.人所惡賤。作是觀已,不生一念愛著之心.復作是念:此身危脆,無有堅固.我今云何而生戀著.應以施彼充滿其願。如我所作,以此開導一切眾生,令於身心不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是名究竟施。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施藏。.︰...
徵名者,略有五義得究竟名︰一、前六捨財命,次三捨著心,今則兼上二門故.二、又發大願令物無著故.三、令物得究竟果故.四、不生一念愛著則微細無著故.五、究竟能令物實益故,如無眼等而施之者,如世凡人豈能將他之目安之於己.今菩薩福力令彼還得,以慈善根力故.如五百群賊平復如故,故云究竟益。
釋相中三︰一、施境現前.二【菩薩聞之】下,正明施行.三【如我所作】下,迴向眾生。正明施行中分二︰初正施無悋.次【但自觀身】下,釋成行之由,由入觀故,此觀即是念處觀也。皆言身者,觀有通別,別觀五蘊一一名身,故淨名云「是身如泡不得久立等」.通觀五陰皆無常等,故智論云「五陰即無常.無常即苦.苦即無我等」。今此不淨偏語色身,餘之三觀皆通五蘊︰第一苦觀,謂始從入胎皆生苦攝,老等可知。二【又觀此身】下,明無我觀,謂無真實主宰故。【無有慚愧】者,雖假以澡浴衣食,一旦背恩如小兒故。【非賢聖物】者,是世間故,故智論云「由無我故令捨世間」。三【臭穢】下明不淨觀.四【復作】下明無常觀,觀危脆故。三迴向者,揀小乘故.然菩薩修此觀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故、同法界故,已不共小,況迴向耶。
第六施藏竟。
……………………………………………………………………………………………………
第632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七慧藏
釋相中二︰先明慧藏.後釋無盡。
明慧藏中三.一、明如實知境.二、釋如實知義。三、總結多門以彰善巧。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慧藏?此菩薩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如實知.於色想行識如實知.色想行識集如實知.色想行識滅如實知.色想行識滅道如實知.於無明如實知.無明集如實知.無明滅如實知.無明滅道如實知.於愛如實知.愛集如實知.愛滅如實知.愛滅道如實知.於聲聞如實知.聲聞法如實知.聲聞集如實知.聲聞涅槃如實知.於獨覺如實知.獨覺法如實知.獨覺集如實知.獨覺涅槃如實知.於菩薩如實知.菩薩法如實知.菩薩集如實知.菩薩涅槃如實知。
「釋」明如實知境者︰以四諦慧照十種法,即無作四諦也.攝十為五類︰前五五蘊,次二有支,後三三乘故。收此五類不出二門︰初二凡境,後三聖境,此二是凡聖差別。又若後三就果,則初二有作四諦,後一無作四諦,界內界外因果異故,此就所觀.若約菩薩能觀皆無作也,此是四諦差別門。又初二流轉,後三還滅.前有滅道是流轉始修之還滅,後有苦集是還滅未盡之流轉,此是流轉還滅門。又前是所知之法,後是能知之人.人中有法即是前法,歷於四諦是聲聞法,所緣有支是緣覺法,五蘊即是三乘共法,皆如實知是菩薩法,此為能所知見門。
經文皆言如實知者,下經總釋,此當略辨,即如事實、如理實也。十中︰先釋前七當相是苦,後釋後三約淨。
前七當相是苦,無明與愛有漏性故,行苦隨故,行蘊攝故.緣成是集,無性是滅,顯滅為道,從詮顯故,此則總說及就理滅。若別說四諦者,不了無常不淨等過而生愛著名為色集,若滅癡愛名為色滅,唯止與觀是色滅道.由止離愛,由觀離癡,若兼助道即有戒學及道品等。受想行識例此可知。言【無明集】者︰由他言說不如理引,由自妄想不正思惟,滅此名滅。言【愛集】者︰謂無明觸為緣所生受故,亦滅此名滅,癡愛之道皆同蘊說。十二支中唯舉二者,發業潤業唯此二故,能引能生各舉初故,從癡有愛病之源故.故從無明生愛,愛即是無明.從愛生取,取即無明愛,餘等亦如此」。又約三際,無明為本,愛取為際.此二中間有識等五及生老死.今悟無明,由迷過去有識等五,現在之愛即是無明,若不斷者輪轉不息.今思斷之,將來無復生死矣。
後三約淨︰聲聞是人,四諦為法,所行道品為集,所成果為涅槃,十二因緣是緣覺法,無邊法界是菩薩法.又知聲聞即是知苦,以聲聞苦是已知故,但舉其位.法即是彼所行之法,即是道諦.集即是彼惑集未盡是為集諦,已有斷故.法後說之,涅槃即是滅諦,已證滅故,改名涅槃。緣覺菩薩準斯可見。前釋通因,後釋就果。
明如實知境竟。如實知義下回再續。
「經」云何知。知從業報,諸行因緣之所造作.一切虛假空無有實.非我、非堅固.無有少法可得成立。欲令眾生知其實性,廣為宣說。為說何等.說諸法不可壞。何等法不可壞.色不可壞.色想行識不可壞.無明不可壞.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不可壞。何以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無言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與不取.無動轉.無作用。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慧藏.以少方便,了一切法.自然明達.不由他悟。
「釋」釋如實知義.非唯能知行相,亦顯所知之相也。先徵意.次釋意。後總結。
徵意云︰為隨相知,為無相知.若隨相知,寧異凡小.若無相知,無相無知.故言云何知。
釋意者︰知相知性無有障礙是菩薩所知,無知之知是菩薩知。文分自利與利他︰先【知從業報】下明知苦集,後【欲令眾生】下彰知滅道,二文影略應各具四。又二段中含前五類,具顯三乘︰
知苦集中︰【知從業報】是五蘊相,業集報苦是二諦相。言【諸行因緣之所造作】十二支相︰「諸行因緣」即是集相,「之所造作」是苦諦相.上辨知相。【一切】已下顯知無相,通於苦集︰初有二句共三乘相,【非我】已下釋成上文,揀二別相.由非我故空無有實,但假五陰是聲聞相.以非堅固空無有實,但緣成假是緣覺相.若無少法可得.空無有實,但虛假幻相是菩薩相,非安立諦無可成故。
彰知滅道中︰能知實性是道諦相,法不可壞及所知性即滅諦相,廣為宣說唯菩薩相。文中︰先標說意.次【為說】下,展轉徵釋,總有三重︰初徵意云︰說何等法令知實性。釋云.說不可壞,此略示其宗。次徵云:此不可壞為性為相,此尋說處。釋云.相即性故,五類等法皆不可壞.依般若中自色已上種智已還悉皆遍歷。後徵云︰現見諸法猶如聚沫泡焰芭蕉幻夢不實,那言不壞。下釋所由略由三義︰一、色等性空無可壞故,若壞方空非本空故.二、由空即真同法性故,若壞方真事在理外故.三、由即空不待壞故,壞則斷滅。文中︰十句五對︰初、無我無造故不可壞.二、離能所詮故.三、能生不生所生不起故.四、因不取果,果不與因故.五、體無動轉,用無作相故。
總結多門以彰善巧者.更有多門皆以無所得等為【少方便】,則色空見盡,壞與不壞兩亡,不隨境轉名【不由他悟】。
「經」此慧無盡藏有十種不可盡故說為無盡.何等為十︰所謂多聞善巧不可盡故.親近善知識不可盡故.善分別句義不可盡故.入深法界不可盡故.以一味智莊嚴不可盡故.集一切福德心無疲倦不可盡故.入一切陀羅尼門不可盡故.能分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不可盡故.能斷一切眾生疑惑不可盡故.為一切眾生現一切佛神力,教化調伏,令修行不斷,不可盡故.是為十。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慧藏。住此藏者,得無盡智慧.普能開悟一切眾生。
「釋」釋無盡義︰有標、徵、釋、結。釋亦十事五對︰一、因緣.二、教理.三、福智.四、持辨.五、智通。福智中云︰一味者,百華異色共成一陰,萬法雖殊貫之一智,亦真實智無不入也。
第七慧藏竟。
……………………………………………………………………………………………………
第633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八念藏。
第八念藏︰於中,前徵名、後結名,此二可知.以下僅略釋相。
釋相中有四︰先總標念體.次、所念差別.復次、能念勝相.後明念益相。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念藏。此菩薩捨離癡惑得具足念.。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念一佛出世說脩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脩多羅.如脩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亦如是。念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念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念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念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
「釋」總標念體可知。所念差別中,唯依宿住以辨明記,略舉十事以顯無盡︰一、生.二、劫.三、佛名.四、授記.五、演教.六、眾會.七、說義.八、根性.九、所治.十、能治。文並可知。
十二分教此當略說,舊名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各有二相,唯修多羅或二或三。
一、修多羅者.此云契經.廣如初卷。言二相者︰總相與別相︰總相者︰謂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別相者︰謂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然更有異名,異名有四︰一、法本.二、但名經.三、直說.四、聖教。言法本者以五義釋之︰一、教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四、初為後本.五、略為廣本,以彼立三修多羅故︰一、總相.二、別相.三、本相,亦名略相,總不異前.別謂就前總相分出十一.餘不收者,還復攝在修多羅中名為別相,用斯別相望祇夜等為其本,故名初為後本。言本相者︰於彼別相十二部中,初略標舉名修多羅,後廣釋者隨別名之,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相,復云青黃等者是名廣相,故云略為廣本。然其後二不違雜集長行綴緝等言︰綴緝即是十一所不攝者,如賢首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說無濁亂清淨行大功德已等類」,此是結集綴緝,非佛正說,故云十一所不攝者。其略說所應說義即是略為廣本,如欲顯示菩提心功德故,即其類也。此第三略相亦順成實,成實名直說語言,總相而言名為直說,一一語言多義分別名非直說.斯則通十二分教皆有此一。
二、祇夜者.此云應頌︰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於長行說未盡故.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如十住品發心住頌即其類也.二、為後來應更頌故,涅槃云「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等」。
三、授記者︰此云記別.記者錄也,別謂分別︰一、記弟子生死因果,其文非一.二、記菩薩當成佛事,如記彌勒。此發心品及出現品並有其文。
四、伽陀者.此云諷頌,諷即是頌,謂孤起偈︰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者故.三、天偈讚皆是其流。
五、尼陀那.此云因緣︰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方說,知本末故,如觀善財.又雜集云「又有因緣制立學處.即因事制戒」.亦第二攝。
六、優陀那.此云自說︰一、為令知而請法故,如十地本分等.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為不請友,如普賢行品等。
七、本事者.梵云伊帝目多伽︰一、說佛往事,如說威光太子等.二、說弟子往事,如說諸善友因緣等。此即宣說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
八、本生者.謂說昔受身︰一、說如來,如說威光數數轉身值諸佛等.二、說弟子,如諸善友等。然其本事但云其事,除所生事本生要說受身耳。前者是說佛陀於過去作鹿、作熊、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捨所可愛身。
九、方廣者.梵云毘佛略︰一、廣大利樂故.二、正法廣陳故。華嚴經一部全受斯稱.涅槃云「所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雜集開為五義「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亦名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亦名無比法,無有諸法能比類故,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義故」。
十、未曾有者.梵云阿浮達磨,亦云希法︰一、德業殊異故,如佛初生即行七步,斯經不起而升四天等.二、法體希奇故︰謂說佛菩薩不共功德,經文非一。
十一、譬喻者.梵云阿波陀那︰一、為深智說似令解真故,如法華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如出現品一一喻明.二、為淺識就彼取類誘令信故,如為擔人說二蘊等.此經所無,雜集通說,為令本義得明了故。
十二、論義者.梵云優波提舍︰一、以理深故.二、義不了故.並須循環研覈,或佛自說或菩薩相論,如問明品等。
言【一三昧種種性】者,如一定中凡小權實多差別故,又一多即入故。
「經」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淨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
「釋」能念勝相中有十句︰一、靜慮相應故.二、無漏俱轉故.三、淨信俱故.四、了了知故.五、不取相故.六、離分別故.七、離所知故.八、與慧俱故.九、具上諸德故.十、離上諸過故。
「經」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無能擾亂.一切異論無能變動.往世善根悉得清淨.於諸世法無所染著.眾魔外道所不能壞.轉身受生無所忘失.過現未來說法無盡.於一切世界中與眾生同住曾無過咎.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無所障礙.一切佛所悉得親近。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念藏。
「釋」明念益相亦有十句,既世與出世皆念,故能離過成德,並顯可知。
第八念藏竟︰
……………………………………………………………………………………………………
第634講次。續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第九持藏。
持藏亦三︰徵名、釋相、結名。前後可知。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持藏?此菩薩持諸佛所說脩多羅.文句義理無有忘失.一生持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生持.持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持一劫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數.持一佛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授記.持一脩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脩多羅.持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持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持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持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持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佛子.此持藏無邊.難滿.難至其底.難得親近.無能制伏.無量無盡.具大威力.是佛境界.唯佛能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持藏。
「釋」釋相中三︰一、別舉文義顯長時持.二、【持一佛】下,遍舉諸法,顯能廣持,所持即前所念之法。三、【佛子】下,辨能持德量,文有十句︰一、大之無外.二、廣能虛受.三、深難至底.四、四邊絕相.五、外無能制.六、體無分量.七、用無窮盡.八、內含眾德.九、因徹果源.十、餘無能究。
第九持藏竟。
第十辯藏︰
「經」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辯藏?此菩薩有深智慧了知實相.廣為眾生演說諸法.不違一切諸佛經典.說一品法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品法.說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如是說一世界、說一佛授記、說一脩多羅、說一眾會、說演一法、說一根無量種種性、說一煩惱種種性、說一三昧無量種種性,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無量種種性。或一日說.或半月一月說.或百年千年百千年說.或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說.或百千億那由他劫說.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說.劫數可盡,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十種無盡藏故.成就此藏得攝一切法陀羅尼門現在前.百萬阿僧祇陀羅尼以為眷屬。得此陀羅尼已.以法光明,廣為眾生演說於法。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隨其根性悉令滿足.心得歡喜.滅除一切煩惱纏垢.善入一切音聲言語文字辯才.令一切眾生佛種不斷,淨心相續.亦以法光明而演說法,無有窮盡.不生疲倦。何以故.此菩薩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無邊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辯藏。此藏無窮盡、無分斷、無間、無斷、無變異、無隔礙、無退轉、甚深無底、難可得入,普入一切佛法之門。
「釋」文有四別︰謂徵、釋、結、歎。釋相中四︰一、總舉體用,雙照事理二種實相名深智慧.二【說一品】下顯能廣演.三【或一日】下明長時演,文中二︰先正明,後徵釋.以是十藏之終故說具前十藏,近接總持,復舉陀羅尼門.四【其說法】下彰辯之德,亦有正明、徵、釋、可知。歎勝中文有十句,義該七辯︰【無窮盡】是豐義味辯,一一句中出多事理故.【無分斷】即捷辯,欲言即言無分段故.【無間】即無疎謬辯,不以邪錯間深理故.【無斷】為無斷辯,相續連環故.【無變異】為應辯,應時應機無變異故.【無隔礙】即迅辯,迅若懸河無隔礙故。已下四句即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此辯有五德︰一、甚深如雷,即【甚深無底】.二、清徹遠聞故不退轉,即第七句.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故能普入一切佛法,即第十句.四、能令眾生入心敬愛.五、其有聞者歡喜無厭,故難可得入,上二即【難可得入】。
第十辯藏竟。
上來十藏釋竟。
「經」佛子.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法.令諸菩薩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為十︰饒益一切眾生故.以本願善迴向故.一切劫無斷絕故.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迴向有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大願心無變異故.善攝取諸陀羅尼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是為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所作.悉得究竟無盡大藏。
「釋」總歎十藏勝能分三︰初、標歎.次、徵釋︰釋有十句攝為五對︰一、下化上求.二、豎窮橫遍.三、捨相契實.四、無變善攝.五、外護內明。後【是為】下,結歎。此後應有偈等或是略無,多是經來未盡。
十無盡藏品竟。
第四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