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講次︰續華嚴經光明覺品         請按此→回目錄  

                                                                                                                   

今天講光明覺品,此品為八十華嚴經之第十三經,十信法門之三。十信法門有六品,如前已釋,不贅。解此一品略以門︰壹、來意.貳、釋名.參、宗趣.肆、正釋。

壹、來意中︰先明來由,後明來意︰

來由中略由二義︰一、由答前八問故來。二、顯前二品名諦別遍。

一、由答前八問故來者︰謂一佛放光照遍法界,此答威德如日威光。

(一)舉能現一切事物。

(二)光所現剎,答開示之意遍歷諸句。

(三)光現剎中有佛菩薩,答剎莊嚴。

(四)文殊說法顯佛功德及真實理,答佛性。

(五)光所覺悟諸來菩薩各於本剎淨修梵行,答佛剎清淨。

(六)諸來菩薩本剎金色乃至平等色等,其中有依體立名者,答剎體性也,如以金為體名金色金剛為體名金剛色等。

(七)諸來菩薩本剎各各別別成名體亦異,此答剎成就。

(八)光所照剎中皆有百億如來成正覺。此答佛大菩提,亦可眾見世尊遍空世界中皆坐蓮華藏師子座,是答佛住。佛知大眾心念請已,各隨其類為現神通令眾皆見,是答佛威德。餘如前說。

二、顯前二品名諦別遍,即是此品融遍故來也.謂前所明名諦一切方遍一切,
今此品明佛及眾會,一即一切前後共顯,是故來也。

來意中自有其十︰

一、為答前所依果問故︰然古德對前二品已答二問此品正答三問.謂長行放光答佛威德見成正覺答成菩提文殊說偈正答佛法性問。今更一解 謂長行但現相答,已如前說.偈中具答三問謂初五答菩提次一答威德後四答法性。

二、為廣名號品總標多端故正廣種種觀察是意業故。

三、即說十信之體性故如下三會將說正位,皆有偈讚.此其類也。

四、顯實遍故.但所說有二︰一、佛.二、法。佛有二︰一、身.二、名。法亦有二︰一、權.二、實。前但佛名遍,此顯身遍四諦即實之權遍,此品顯即權之實遍故。

五、現驗故︰上二云遍,眾未目覩今光示遍相故。

六、顯總遍故︰前但名諦別遍,現此一會即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此中名諦別遍者,名遍即如名號品如來於此名悉達等,在密訓等名則不同,十方例然,諦名也是如此,此是一重別遍.二者名遍而非是諦遍,諦遍而不是名遍也。現此一會遍法界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閻浮提中亦如是座」.此是總遍相也。對上二別亦有二總︰一、總遍諸處.二、主伴時處等總皆遍也。又同時即無前後.同處有二處.一者約主,同在普光明殿.二者約伴,同居金色世界等。同眾有二眾︰一、約主佛,十剎塵數菩薩圍繞.二、約伴眾.謂文殊等諸來菩薩,亦各領十佛剎塵故。同說即一切處文殊同時發聲而說頌也,法界皆同說十信故。同遍是結上諸同,謂主伴時處皆悉遍也。

七、顯圓遍故︰謂前顯差別一切方能遍一切,此顯無差別一切,即圓融遍一切故,即此即彼、即一即多故

八、與下經為其則故︰謂下結經通云遍一切者,皆如此辨以如來一乘圓教,於須彌山等一類世界施化分齊,皆若此故。

九、示前神通相故︰上云現通,如何現耶一會不動遍法界故。

十、為顯理事俱無障礙令捨執從法故︰此意雖通,在文偏顯。

有上諸義,故此品來也。

………………………………………………………………………………………………………………

385講次︰續講光明覺品十信法門之三。此一品略以門︰壹、來意已略釋竟.貳、釋名是今天續要講的。

貳、釋光明覺品名者分二︰一、開.二、合。

一、開者,光明,體也.覺者,用也。此二各二謂光有身智二光覺有覺知覺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覺有能覺所覺如來放身光照事法界,令菩薩覺知見事無礙文殊演智光雙照事理,令眾覺悟法之性相。由前可知開正有三重︰一、二光.二、二覺.三、能所。能所中義分為二︰一、上二光能所.二、下二覺能所。義含四對之相︰謂分二光各屬文殊及佛.二覺別配身智二光。而二光中各有兩重能所︰一、如來放身光能照也,照事法界即所照也.令菩薩覺知即能覺也,見事無礙是所覺也,所覺即照所成益.以上是屬長行中事.二、文殊以智光即能照也,雙照事理即所照也,令眾覺悟即能覺也,此即是偈頌中意。

二、合者有六一、合二境︰良以事理俱融唯一無礙境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此即前所照,若事理不融餘皆不合故.又即前所覺,見事無礙等。、合二光︰身智無二唯一無礙光故光明即智慧,則知二光不別三、合二覺︰知悟不殊唯一平等覺悟心之知無事非理故.謂前身光照文殊等,覺知如來光照我剎.然文殊等知是無知之知故名悟心之知知事即理二覺合也.不同凡小取事理相。四、合能所︰又此二光不異覺境.二種能所一時雙合,則能照所照、能覺所覺皆性融故,舉一全收。五、總融上三,此三圓融唯無礙之法界故,上雖四對體唯有三謂能覺之光、所照之境、所成之覺。以上所合四對義有五重.以上三對六法舉一全收為一法界.故上五重合竟。六、雖平等絕相不壞光明之覺品中辨此故以為名。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此是結成品名。上開多約相,合多約性,即開即合不壞性相,故為光明覺也。

參、宗趣者︰以身智二光無礙覺悟為宗令物生信為趣.又釋名並是品宗來意盡為意趣。以佛光照一切剎中菩薩為宗,覺悟彼諸菩薩令來此為趣也。

、釋文︰下講次至文再解


………………………………………………………………………………………………………………

第386講次︰續解華嚴經光明覺品之伍、釋文︰

釋文大分為二︰第一、如來放光.第二、光至分齊︰

第一、如來放光︰

「經」爾時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

【釋】如來放足下放者謂足下輪相中也.其表信四義︰一、自下而上時行萬行信最初故為表說信故此放光也.二、最卑微故,謂信望後住最為至劣,足下於身獨為至卑,表說劣門故此放也.三、為行本故.表為本所依之義,謂身能步涉依足下為本,將詣菩提信為根本故。四、顯信該果海,已滿足故。此足放光是第二最卑微故。輪義亦然圓無缺故。言百億光者,顯光數也,以所照世界雖無邊限,以遍法界所照之剎皆百億故。然彼悉與娑婆世界及密訓等,是得類剎皆有百億四天下等為所照境,是故光明亦放百億。


第二、光至分齊︰

「經」照此三千大千世界:

【釋】光至分齊,明所照之境此中光處照所大數約文有二十六節︰前九別名,後十七同辨,即為十段。若據實義應有等法界無盡之節。節節有偈,中上本經必應廣說。然非二十六度放光,亦非一度放光,次第照於多節。唯一放光同時頓照盡空世界,但為言不並彰說有前後.隨機心現節節各見,則如來光明節節而照,金色文殊節節而至,乃至法界各見亦爾.在佛文殊節節皆遍,如月普照百川各見.若法界機頓見前來諸類所見。信會既爾,住行等會同遍亦然。

十段中,文各有二.皆長行佛以身光照現事境令眾目覩。偈頌文殊智光讚述事理令眾悟入。十段依答文三︰五答菩提.一答威徳.四答法性。長行中二︰一、照本界染淨.二、現自法會普遍之相。

一、照本界染淨.於中三︰()總標分齊.()別顯所照.() 類結明顯。

()總標分齊者︰【三千大千】者︰謂四大洲日月,即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梵世謂即初禪故云同一成壞,以三度積故曰三千.略去小中,舉其末後,故云大千。亦有云︰三千世界三災所壞,謂火災壞初禪,水災壞二禪,風災壞三禪,故知初禪小千,二禪中千,三禪大千。亦有明直至非想皆云百億,意在遍諸天故。此經文中但至色頂唯至第四靜慮,約無色無處故。今依經文約有處所但至色頂,約該地法遍於四空.四空無處隨處得果,如在欲界得無色定,即於欲界而受果報,故無別處攝在二界,然皆通於二十八天。

(二)別顯所照.(三) 類結明顯。下此再續。

………………………………………………………………………………………………………………

第387講次︰續解長行中照本界染淨之.(二)別顯所照。

()別顯所照分二︰<一> 現人中.<二>現八相.< 三>現諸天。

<一> 現人中

「經」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鬱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

【釋】此有三︰一、四州.二、大海.三、輪圍。四州謂【閻浮提】者,贍部州也.【東弗婆提】者東勝神洲。【西衢耶尼】西牛貨洲。【北欝單越】北俱盧洲。【大海】者︰即外鹹海也。輪圍者︰一四天下一小鐵圍故.中者有千.大者唯一。經文皆云【百億】者︰此方黃帝算法數有三等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等百百變之上等倍倍變之。今此三千若以小數計有萬億今約中數從千已上百百變之則有百億故唐三藏譯為百億俱胝。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由此三千以俱胝數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至百千。唐三藏譯是千萬也故至百數。又依俱舍譯洛叉為億.此譯俱胝為億.故下光照一億十億等。梵本皆云俱胝總由俱胝之數不同故也。阿僧祇品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則俱胝義當於兆良以俱胝有三等故.則俱舍洛叉云億,當十萬云億下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則當千萬云億也。


【二】現八相

「經」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槃。

【釋】八相中文有五相︰受生含三.佛成道後始放光明卻現初生及後涅槃者,約微細門融三世故.一中頓具一切諸法炳然齊現故一相之中具餘七相如在母胎即具餘七今在成正覺相中具餘七相也.亦非能照是報所照是化,以放光身在摩竭故。此經報化融故,大菩薩等化處見報下位之機報處見化二不並故,謂見化不見報非謂報化並現故也.能照所照唯是一佛,顯佛自在超思議故。

【三】現諸天

「經」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遍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

【釋】現諸天中︰舉須彌者,二天所依故。

「經」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三>類結明顯。



二、現自法會普遍之相.中二︰()現自本會.()現新集眾。

(一)現自本會

「經」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

【釋】現自本會:此是一會遍一切處,非是多處各別有會,如於一室懸百面鏡中有十人共為一會,則百鏡中有百會也。乃至法界亦如是遍此圓融法非思之境。


(二)現新集眾

「經」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功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世界、薝蔔華色世界、優鉢羅華色世界、金色世界、寶色世界、金剛色世界、玻黎色世界、平等色世界。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不動智佛、無礙智佛、解脫智佛、威儀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勝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觀察智佛。

【釋】言【佛神力】者,亦即是前各隨其類現神通也,文有四段謂總顯列名剎號佛名皆同名號品中但增百億為異耳。【以下九重經文皆同】。


………………………………………………………………………………………………………………

第388講次︰續解第一重偈之第一、五答菩提。

偈文分二︰一彰說人.二、正顯偈辭。

彰說人.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釋】言【一切處文殊】者,略申三義︰一約當節如初節中百億佛前有百億文殊為一切也各各皆說當節之偈,故文皆云各於佛所.此有四句︰一、一切處文殊同說一偈,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節說偈,是一即一切.三、各於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諸處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一文殊從一處東來即從一切處東來至一法會即至一切法會故雖東來而即一切處以是法界即體之用身故,此如溪之月千江百川之月全入溪也。所以爾者,一切處月不離本月故,本月落溪則千處俱落也。約表法通於觀照及實相︰文殊乃是不動智之妙用觸境斯了,六根三業盡是文殊實相體周萬像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殊哉。此明文殊主般若門若約觀照般若,智了萬境無非般若若白日麗天無物不照矣。若實相般若,無法非實相體故.無非般若猶水全遍波無波非水也。下九節中皆有二段倣此可知。


二、正顯偈辭。第一、五答菩提分為五︰第一重總顯菩提超情.第二重通顯菩提因果.第三重顯八相菩提.第四重顯菩提體性.第五重顯菩提之因。

第一重總顯菩提超情.

「經」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

【釋】釋此偈有通有別︰通者此明菩提超情,別謂顯前光中所見之事.於中又二︰一、約境︰謂融前所照顯理法故.二、約觀︰謂令大眾泯絕諸見,於所照事不生執取.然觀資理成,理由觀顯,故通而釋之.即明菩提超情,大分為二︰初偈反顯,餘九順釋。

初偈反顯者︰反顯違理之失,不染著世即離染得解脫也︰謂菩提體德超絕一切,佛地論明佛非漏非無漏,亦應於世非著非無著.今乃見佛內離諸漏外不著世,則有漏可離、有世不著,取捨未亡,此見違理故非道眼,證道眼者無分別故。然此偈若約境顯理為法超情表,若約心為令泯絕諸見,頌於放光,佛令離見也。故此偈反顯,明違理起見為過失生。


餘九順釋者,順顯見理之益也.皆上三句觀相,下句觀益。於中九偈各是一義.且分為四︰一、六偈觀佛.二、一偈趣求.三、一偈觀生.四、一偈了法。

六偈觀佛︰約境顯會事歸理也。約心即頌於放光,佛令離見。

「經」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此人疾作佛。

【釋】首偈正顯佛菩提性本來自空,稱此而知則無上失.【體】謂真性.【相】謂德相。並性無所有竟何所離,本無有著誰為無著,如是知者名為正解,修習明了斯為正行。下句觀益︰言【疾作佛】者,約文殊門,情盡理現即名作佛.約普賢門信終圓收.約行布說則不見此理,成佛未期.他皆倣此。此偈約境為會事歸理︰情盡理現即事理無礙門.約普賢門正是華嚴即事事無礙門.約行布說為千里之初步也。約心為頌於放光,佛令離見。

「經」能見此世界.其心不搖動.於佛身亦然.當成勝智者。

【釋】次偈依正等觀佛菩提性依正無二故亦顯光所照處以明離見謂上半於前所見世界令離妄動知真法界不應動故破見顯理故次句例前八相佛身亦同平等不動而了故成勝智。

「經」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

【釋】第三偈即佛及所說平等也。佛法等觀了同體故二念豈生一亦不存得難思果。

「經」若見佛及身.平等而安住.無住無所入.當成難遇者。

【釋】第四偈生佛等觀見佛及自身位平等。言身即眾生佛及我故,我即行人之身稱理普周云平等住平等則無能所故曰無住。我即法性更不證入法性無性復何所入.此是釋無能證智無住法性.如是知者曠世難逢.故若知我性即知無法若知無法即無境界若無境界即無所依若無所依即無所住也又本會即住無所住新集則入無所入。謂平等即無能所,性空故無能所入,故無證與不證也有疑,若皆平等,云何分別有三寶耶?謂平等即是三寶平等即法寶法寶即是佛以未得法不名佛故.得平等法,分別有須菩提等

「經」色受無有數.想行識亦然.若能如是知.當作大牟尼。

【釋】第五偈知五蘊即無為.會通平等謂上來主伴依正不離五蘊五蘊性空即是平等.有相差別總名為數即同無為故不墮數法離數超世成寂靜果。

「經」世及出世見.一切皆超越.而能善知法.當成大光耀。

【釋】第六偈拂上出世︰謂遠離世出世。真出世者超越入出不礙照知故成光耀知彼二性平等故。又上第三偈佛即是法第四偈法即是眾第五偈明是三寶皆無為相此偈與虛空等。收上四偈成一不二法門.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六偈觀佛竟.

………………………………………………………………………………………………………………

第389講次︰續解上講次九偈之後三偈文︰一偈趣求.一偈觀生.一偈了法。

「經」若於一切智.發生迴向心.見心無所生.當獲大名稱。

【釋】此偈趣求︰於迴向菩提能所心平等。以上雖離見而知猶恐帶寂故上半勸求次句又觀性離謂了迴向心本自不生是離相迴向也離相求佛得名稱果。

「經」眾生無有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智.當成無上道。

【釋】此觀生會前所照眾生,出眾生生與我平等。所見眾生亦皆稱真故無生壞知無眾生是無上道.故經云無上摩訶薩遠離眾生想。

「經」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

【釋】此偈知法,解了一多平等。謂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無一不成,無一不成來多無多,亦無一多,彼一多相由生盡故.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即成前法會周遍所由顯理離見︰上半標門即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也次一句釋所由,即十種所由中緣起相由門也.並如義分齊中,謂一與多互相生起且一依多起則一是所起而無力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以多有力能攝一以一無力入於多是故此一恆在多中.多依一起準上知之是則此多恆在一中也.以俱有力及俱無力各不並故,無彼不相在也.以一有力一無力不相違故,有此恆相在也.此明凡所知所起即無有力若能知能起即是有力.謂一有定性不由於多多有定性不由於一。由一無定性假多而起多無定性由一而生故由無性平等之義方成緣起。若有一可一此是自性一.若有多可多,此是定性多.若是定性多,多不因於一.若是定性一,一不因於多。由多故一,此一不自一.今由一故多,此多不自多。多不自多,此多則無力.此一不自一,此一則無力。無力隨有力,一多互相收.隨一佛會即一切佛會法界一切會即是一法會故.此一法會不動而常遍,不分而常多.前後互相成.緣起法界理數常爾稱斯而見何所畏哉。由此緣起成前平等由前平等成此緣起,故非事事無礙此會差別歸平等性,理事無礙,非事事無礙

九偈竟。

第一重竟:

………………………………………………………………………………………………………………

第390講次︰續第二重,亦分長行與偈頌五答菩提之顯菩提因果:

先長行

「經」爾時光明過此世界遍照東方十佛國土等【此下九重經文皆同第一重】

【釋】光照十方︰各十佛土者,是娑婆隣次之十剎也。


後偈頌︰頌五答菩提之第二重通顯菩提因果,分三︰第一、一偈菩提之因.第二、五偈菩提果用.第三、四偈令物思齊。

第一、一偈菩提之因.明佛苦因為物求菩提。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眾生無智慧.愛刺所傷毒.為彼求菩提.諸佛法如是】。

【釋】答菩提之因者︰上半所為,謂無明造業.愛能潤業故生死無窮,如泥中刺不覺其傷,如瘡中刺為其所毒。下半能為即從癡有愛,菩薩悲生,非大菩提莫之能拔,無此悲智非佛法故。


第二、五偈菩提果用.

「經」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道成永不退.轉此無等輪。

初偈總答悲智雙滿欲佛為物轉不退正見法輪,謂今生求一切法,當離斷常二邊之見。謂智見諸法悲以轉授故普見通於性相故離二邊,唯見相者即是有邊,唯見性者即墮無邊,性相無礙、空有相即,故離二邊。此有四對︰一、真故無有,俗故無無.二、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三、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雖無而有則不滯於無.四、不滯於無則斷滅見息不存於有則常著冰消俱不俱等何由而有,諸邊都寂故云皆離。頌亦即釋前頌中第三句,謂與眾生說此法,即是為物自求菩提。

此略申四義︰一、妄空真有.二、妄有真空.三、俱空.四、俱有。此經文正當第二俗有真空義而有四︰

定有無所在我約真諦上說空是無性空,不同無物空也.我就俗諦明其有,此是緣有非定性之有也。如此雙離有無成空觀又此無彼斷滅之無故是妙有義。此謂離有無,雙離二過。

彰有無體相是不壞有之無,不礙無之有故成中道。雖有而無、雖無而有,不壞有無假觀。亦為亦有亦無義。是離非有非無也。

彰有無之德.若是定性之有,此有則唯是有,不得即無.若是定性之無,此無則唯是無,不得即有.今二互相即故不偏滯。如此二諦相即故不偏滯有無故不為有邊所動,無邊所寂,成中道觀。此即離亦有亦無

彰有無離過︰滯空則斷,累有則常.既不滯不累故無斷常。離過則成具德四句也.總明離過故.

結上四義故正離斷常,不偏滯故,不壞二故,離於雙非故。又若有二可得名俱,此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此無即有故,則無外無有可與無俱,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定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此有即無,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寂。既無有無,亦無一異斷常來去,靡不皆如,故云都寂.是以經言二邊皆捨離。如此一切二邊非局有無,性自離故.不取著故.了真性故.非有諸邊可捨離也。

「經」不可思議劫.精進修諸行.為度諸眾生.此是大仙力

偈︰美往因行。

「經」導師降眾魔.勇健無能勝.光中演妙義.慈悲故如是。

偈︰慈力降魔。此即波旬兵眾滿三十六由旬圍菩提樹欲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八萬四千八部大眾皆發大菩提心

「經」以彼智慧心.破諸煩惱障.一念見一切.此是佛神力。

偈︰大智智斷致用唯在一念。初句次句斷.此即精義入神故能一念頓現一切是致用也。

「經」擊於正法鼓.覺悟十方剎.咸令向菩提.自在力能爾。

偈︰法鼓警機.文相並顯。


第三、四偈令物思齊︰斯即佛因,能如是行得諸佛道,四偈顯四種行︰

「經」不壞無邊境.而遊諸億剎.於有無所著.彼自在如佛。

偈游剎無著︰謂不壞其相故能普游了剎性空故於有無著。謂於化眾生時,不壞無邊,亦不著者不取,不壞者不捨。以此遊剎是自在也。

「經」諸佛如虛空.究竟常清淨.憶念生歡喜.彼諸願具足。

偈念佛生喜︰上半所念佛德廣如空,障盡常淨。謂法身顯故如空永常解脫累亡如空清淨。下半能念憶持明記故喜生願足。

「經」一一地獄中.經於無量劫.為度眾生故.而能忍是苦。

偈亡苦濟物。上半為物受苦之時處,下半為物受苦之心。謂若自業自受雖多時多處之苦未足為難也。

「經」不惜於身命.常護諸佛法.無我心調柔.能得如來道。

偈護法輕身.護法捨命,於中︰上半正無我所時不礙捨命護法,下半正捨命護法時了了見無我。

第二重竟:


………………………………………………………………………………………………………………

第391講次︰第三段,亦分長行與偈頌第三重:

先長行︰第三重光照十方百界。

「經」爾時光明過十世界遍照東方百世界等【此經文皆同第一重】


十偈頌佛八相菩提︰二︰初偈標內德充滿.九偈別廣調生。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佛了法如幻.通達無障礙.心淨離眾著.調伏諸群生

初偈標內德充滿者︰初二句了俗如幻達真無礙.次句於真心淨於俗無著亦可俱淨俱無著.句所調可知。謂了俗即真故如幻本虛真不礙俗故達諸法相性相無礙是真通達無二礙著則轉依心淨大悲同體故調伏眾生則三德備矣故能攝化。所謂通達無礙有二義︰一、所達之法性相無礙.二、能了之智無有二礙。二礙即二障,了相故無智障,了性故無惑障.故轉無常雜染之依,唯以功德依常法身。又通達是智,無礙是斷,調生是恩,三德備矣。


九偈外化普周別廣調生中即悲願自在調伏普周.雖數越塵沙略論其九。皆言【或見】者,然有多義︰一、或多機異處各感見一.二、或同處各見.三、或異時別見.四、或同時異見.五、或同時異處見.六、或同處異時見.七、或異時異處見.八、或同時同處見.九、或一人於同異交互時處,見多人所見.十、或一人於同異俱時處,見一切人所見.以是普眼機故.然佛不分身無思普現也,即頓應前十也。


「經」或有見初生.妙色如金山.住是最後身.永作人中月。

一、初生時.頌生時如闇夜月現。身如夜月皎鏡可觀智猶滿月清涼照物故云永作。

「經」或見經行時.具無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師子步。

行七步時顯其具德丈夫。

「經」或見紺青目.觀察於十方.有時現戲笑.為順眾生故。

顧眄時觀方現笑。

「經」或見師子吼.殊勝無比身.示現最後身.所說無非實。

師子吼時說我獨尊等。

「經」或有見出家.解脫一切縛.修治諸佛行.常樂觀寂滅。

五、出家時示行三事一、脫俗繫縛。二、脩古佛行。三、捨喧觀寂。謂出家時解縛修寂。

「經」或見坐道場.覺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癡闇煩惱盡。

坐道場時障盡德圓。

「經」或見勝丈夫.具足大悲心.轉於妙法輪.度無量眾生。

轉法輪時因悲度生。

「經」或見師子吼.威光最殊特.超一切世間.神通力無等。

顯現神通時調彼難調。

「經」或見心寂靜.如世燈永滅.種種現神通.十力能如是

示入涅槃不妨神用示滅常在.又下二句亦總結前九皆是神通並有深意如第八會。

第三重竟︰

……………………………………………

第392講次︰第四段亦分長行與偈頌第四重:

長行︰第四重光照千世界。

「經」爾時光明過百世界遍照東方千世界等【此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頌︰第四重顯菩提體性︰十頌分三︰第一、初偈雙具悲智為菩提體.第二、四偈三德內圓.第三、五偈即體悲用。

第一、雙具悲智為菩提體者︰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於甚深法.通達無與等.眾生不能了.次第為開示

【釋】初偈,上半智深,下半悲濟。


四偈三德內圓中.即智德、恩德、斷德︰

「經」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云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

歎菩提永絕二我德.如來身非有而有,有即不有。此即智德配於法身,法身故常謂二我之見必因於身.今觀於身若我即陰我即生滅若我異陰以何相知故但妄情曾未暫有.既無有我誰是我所我我所空身從何有無身之身顯法身德。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若了二我本自空寂則見法身堪然常住一中一切中即是法身


「經」解脫明行者.無數無等倫.世間諸因量.求過不可得。

顯解脫般若德︰此即斷德,煩惱即般若故,亦顯無過故樂。此中有︰(一)解脫()無礙解脫德.()無數無等倫等。

()解脫心善解脫與慧善解脫.謂離三界貪故心得解脫,離於無明故慧得解脫親。貪瞋癡心永斷滅為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為慧善解脫。故心善解脫能於諸行遍了知,於彼相應煩惱斷德作證,煩惱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心善解脫即滅定障,慧善解脫即脫智障,二障既除翛然無繫也。又一假一切假即是解脫一空一切空即是般若

()無礙解脫德︰謂於一塵中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興世等十種解脫,偈中初句言【明行】者即般若德.若作明行足釋即禪慧德.明謂三明︰一、菩薩明.二、佛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畢竟空.然皆般若因果理智異耳。足有二義︰一、脚足義約因.二、圓足義約果。此文略無。此則據果尋因釋.以明為果以行為足.行即是足,脚足義也.今經文無足故取行釋,行足不分是今經意也。

()無數無等倫,此有三句,顯其離過︰一、無數相得無為德謂佛所有六根三業及一切德不墮諸數非待對法事即理故。非有為故無數超下位故無等豈是因明能求其過。二、世間諸因量︰因明立量,依世俗分別定有定無故曰世間.今體絕有無故彼莫能過也,世間相違求過不得也如說佛聲非定有故不同外道立常從法性生離造作故不同菩薩所立無常.三科皆爾豈將佛德判屬無常。【諸因量】者,謂諸因諸量,及自他共等三種比量。諸因即生因了因.諸量現量比量及聖言量.比量雖有三支五分因是量主故曰因量。 三、求過不可得者,可知。


「經」佛非世間蘊.界處生死法.數法不能成.故號人師子

歎佛超絕三科德︰一切境界非是有為三科所攝。此是恩德,救度眾生之恩也,數不能成故自在稱我.【蘊】者聚義謂是有為生死果相。【界】者種族義謂是愛著生死因相,即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法生本。【處】者生門義謂諸識內外緣相然不離色心.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長門處。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蘊等有二謂愚有三︰一、愚心所為我.二、愚色.三、雙愚心色.如次配三一者有漏是世數法佛非此成二是無漏則佛非無.因滅無常色等,獲常色等故.如來妙色常安隱故。言根有三者︰謂上根聞略得悟故說五蘊中根聞中說十二處下根聞廣方了說十八界。言樂三者謂樂略說蘊樂中說處樂廣說界


「經」其性本空寂.內外俱解脫.離一切妄念.無等法如是。

歎佛超離根境德︰以心境本寂,本寂即是解脫。初句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次句根塵兩亡內外解脫,此即上句釋下句,由契性空故亡根塵,心所知法一切皆空故亡塵也,能知之心亦不可得故亡根也,由內亡故根不能繫,由外亡故境豈能牽,真解脫也,解脫故淨.斯乃解脫惑障。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此智障解脫也。謂寂照無二,空亦不存,空為所契尚不當心,妄念空華豈當佛意。

第三、五偈即體悲用,下講次在述。

……………………………………………

第393講次︰續上講次第四重之五偈:

第三、五偈即體悲用中︰

「經」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

不動普應德歎佛寂而常用。上半不動,下半普應。二我永亡稱性不動,智周法界何有去來。

「經」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二、動寂無二德︰三句入寂,一句起用。【一相】是表所謂無相.【無二】是遮體不可分.又無二者非對有說無也觀無始終故心不增減.三輪之化云【無量神力】。

「經」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

三、無染了機。

「經」種種諸眾生流轉於十方如來不分別度脫無邊類。

四、度心平等。

「經」諸佛真金色非有遍諸有隨眾生心樂為說寂滅法。

五、無生現生︰智契非有,悲心遍生隨機引之,令歸常寂。

第四重

……………………………………………

第394講次︰解華嚴經光明覺品釋文之第五重,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五重︰光照十方十千世界。

「經」爾時光明過千世界遍照東方十千世界等【接此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顯第五重菩提之因行︰文有十行,教諸行者盡十種行,皆三句辨相,一句勸修。雖皆作業而展轉深細.略分為五︰第一、救業.第二、四偈修智上攀業.第三、內照業.第四、等觀業.第五、後三偈大用業.如下: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

救業大悲行︰中四盡大心正救物令出離,不求自利故云永出人天.結勤令修。


「經」意常信樂佛.其心不退轉.親近諸如來.如是業應作。

志樂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如是業應作。

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暫斷.如是業應作。

觀無邊三世學彼佛功德.常無厭倦心.如是業應作。

四偈修智上攀業︰一、信佛行謂信堅親近,此是長時修,常信不轉故。二樂佛德行謂於佛功德希望不息由此明非相應之慧.偈殷重修,志樂不退故.【清涼慧】者,無惑熱故。三、念學念佛行謂於四威儀晝夜常念此無間修不暫斷故。四、學觀三世佛行謂三世諸佛得修行海常觀脩學心無厭倦此偈無餘修無厭足脩,常遍學故。以上四偈皆有二意︰前意各別一行後意通修諸行.文雖局一,義乃兼通.如長時修謂長時信、長時樂、長時念、長時學。下三亦然。若約所信念等,皆佛功德。


「經」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離我無我著如是業應作。

內照業者,學如實相觀行︰觀身實相者,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謂觀我無我,二俱不著。所以者何,觀彼二性,平等寂滅故。然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即上半也。又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即下半也。故知實相雙非深寂體圓智契實相也。若約性顯實相者,該通性相也,即以實是性,非實是相故。經文顯心絕動搖,言亡四句,謂理圓言偏,理與言絕故.以欲言其有無狀無形,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故口欲辯而辭喪.心以取相為行,實相無相故絕心行之處.是則心將緣而慮息,以起心動念不會理而故。體無生,既法本不生,今何有滅,無生無滅即是寂滅.故實相離我無我著,實相無我不可著我,亦無無我,亦不著無我,若著二無我理,未免於著。又寂滅如涅槃者,舉喻以顯.然實相之體即性淨涅槃.而人知涅槃寂滅不生,不知實相寂滅,故以涅槃為喻.若了實相即是涅槃,涅槃之相亦叵得也。

直就體明離我者超凡夫離無我者超二乘故能悲濟。然我無我通有四句︰一、唯有我.二、唯無我.三雙辨即生死無我涅槃有我四、雙非上二互形奪故。此是對人以顯不著無我則不趣證故能悲濟。


「經」等觀眾生心不起諸分別入於真實境如是業應作。

、學觀眾生平等行,等觀業者,大悲同體所以等觀見真息妄不起分別妄盡契如名入真實。謂於一切種種眾生等心觀察皆歸一性所謂無性。


三偈大用業︰初偈神足通,後二法智通。

「經」悉舉無邊界普飲一切海神通大智力如是業應作

初偈神足通,謂擎持一切剎,飲盡一切海。

「經」思惟諸國土色與非色相一切悉能知如是業應作

此偈知土,即知諸佛國土行︰法性土為非色,餘皆為色.謂觀諸佛土所有色形體性覆際等相,即得法性故。此色與非色一切悉知,或佛土中十八圓滿內有色非色者故,或佛國土有根化法性等殊故,云色非色相也。此二融即皆悉委知

「經」十方國土塵一塵為一佛悉能知其數如是業應作

此偈知佛學知數多行,文易可知。

結︰又十展轉者︰初悲欲救生當云何救信樂近佛樂其何法樂佛功德佛以功德成其身故。空樂何益當念念修學.學他不如自觀自觀不及物我齊致.入真滯寂當起大用用何所為當擬窮十方界入諸佛海。

第一、五答菩提竟。

……………………………………………

395講次︰此第六重屬十段答文三答威徳.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六重︰光照百千世界︰

「經」爾時光明過十千世界遍照東方百千世界等【以下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頌︰第二、答佛威德問,威德約身故︰一、五偈法身.二、五偈智身︰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一、五偈法身.於中分二︰首偈揀迷、後四偈示悟。

「經」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

揀迷者︰謂以威德則自在熾盛,色相則端嚴吉祥,種族則名稱尊貴。雖是薄伽而見從外來,取相乖於最勝故為倒見.猶眼有病故見外空華.執內為外謂空為有。自在者永不繫屬諸煩惱故熾盛者猛焰智光所燒煉故。端嚴者,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吉祥者,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歎故,即以端嚴吉祥為色相也。以名稱尊貴釋種族字,謂名稱者,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尊貴者,具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間,安樂一切,無懈廢故,此上二德前是功德,後是大悲悲智功德為佛種族.即佛以功德為種性,以大悲為根本故,為出生故,即內種族故,能悲現剎帝利種。以上之六義號為薄伽,依此而取未免顛倒,見從外來即不了唯心.設取心佛亦為取相,不了真佛無相相,亦如空華也。此歎佛難取,若以相等取佛則乖真,見倒也.故當離威德取、離色相取、離雜種勝取,即真見也。


後四偈示悟,顯最勝法︰

「經」如來色形諸相等.一切世間莫能測.億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轉無邊。

偈明如來色相無邊故起情莫測謂色相雖應物莫測其量。無邊有二︰一、深故,隨一一相稱真無邊.二、廣故,謂具十蓮華藏塵數之相。


「經」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

偈釋上二義︰前半釋深,相即無相故。後半釋廣無相之相故。廣復有二︰一、無限因成,十度波羅蜜滿也,於中種無量善,大願大智大悲行,行滿障淨.入佛果中。二、應機普現︰謂色無定色,若金剛之合朱紫.形無定形,猶光影之任修短.相無定相,似明鏡之對妍媸故隨樂皆見。上半以即應而寂不可威德色強取也。下半以即寂而應,故乃身相具足隨皆見。


「經」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

第三偈明所證超情以成前義︰前半正顯後半重釋正顯是明難可量則心行處滅,寂滅諸相即言說莫及則言語道斷謂欲言其有體相寂滅欲言其無色相無邊故止言顯妙唯智方契故心慮叵量理圓言偏故言說莫及。謂佛所有法超相故,是則心不能量口莫能說也。後半重釋即應而寂,即寂而應故,謂應緣非不合,住體非和合.此是寄三身說,法身遍應,無相寂滅即是住體,隨樂皆見即是遍應,其住體遍應猶如虛空,隨其竅隙方圓大小故。又緣起修成非不合,契真相盡非和合,此約報身修成契實說也又緣即非緣故非和合,非緣即緣故非不合.合相離故無諸相,非合亦離體寂滅也。約化身應緣說,猶如影像有而即虛,亦二相奪不可得說也

「經」佛身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聚差別法.得自在力決定見.所行無畏離言道。

明能證超絕結歸佛身六根三業得無為性,故不可蘊界攝。上來體性寂滅遣有,身相具足遣無,非合不合遣俱有無而復謂佛是非有非無還成戲論戲論有二種︰一、四句中戲論謗,謂非非有非非無句.二、言念戲論,謂於離言念法而以言念稱量,皆墮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故次遣之謂妄惑不生故非蘊聚起心則生便成戲論決定見者不隨境相名自在力有無不能累其神故無畏也非言行處為絕言道。

偈頌.二、五偈智身︰下講次再釋。

……………………………………………

396講次︰續釋第六重偈頌答威徳二、五偈︰

二、五偈智身分二︰先初偈,後四偈︰

「經」身心悉平等內外皆解脫永劫住正念無著無所繫。

初偈︰知解脫智,明身心即應而寂︰謂外身非業繫,內心無取著,外身內心皆為解脫謂得身平等故外解脫,得心平等故內解脫。又常契等理故云正念,得身心平等故永住正念或由正念得平等也。又內脫二障,外用無羇,此明自住,謂內解脫故無著,外解脫故無繫,或通無失.內心無取著即為能證契上平等名為正念.以上皆離障作用解脫也。

四偈大用自在,展轉相釋。三頌半即寂而應後半明心用而寂。

「經」意淨光明者所行無染著智眼靡不周廣大利眾生

一、以寂照智利生,顯心寂而應,謂他心智無照而照,說法利物。【意淨】,寂也.【光明】,照也。淨故無著,明故智周,故能大作佛事。

「經」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

二、云何利生,明身寂而應.謂變化智自在︰上半一多無礙,下半隨器普現。此是隨應現形一多互為。

「經」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集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

三、明一多所從,亦明身寂而應,以無生智隨物而感,即無依之身隨染業行,見色種種也。謂一身多身但由眾生分別心起,故無積無從.其猶並安千器,數步而千月不同.一道澄江萬里而一月孤映.情隔則法身成異,心通而玄旨必均.云云自他於佛何預。

「經」心分別世間是心無所有如來知此法如是見佛身。

四、復拂前迹,即明心用而寂前半謂無分別智本無分別而分別故,即前分別之器亦無所有妄見之身豈當可得此法是佛所知當依此理見佛。此後二句兼通結上。知上聖者即為見佛。如此知如來法即知如來自性也。

第六重竟︰

十段答文三之第二、一答威徳竟.


……………………………………………

第397講次︰續第七重,十段依答文之第三、四答法性。

第三、答法性問者,佛以功德為法性故.即分為四︰一、總顯內外包攝德.即此第七重。二、方便幹能德,即第八重.三、大悲救攝德即第九重.四、因果圓遍德,即第十重。

一、總顯內外包攝德.即此第七重,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七重︰光照十方百萬世界。

「經」爾時光明過百千世界遍照東方百萬世界等【此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中前五偈歎佛法難思,後五偈示入方便。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五偈歎佛法難思分三︰三偈直就佛明.一偈對機以辨.一偈約法以明。

「經」如來最自在.超世無所依.具一切功德.度脫於諸有

無染無所著.無想無依止.體性不可量.見者咸稱歎

光明遍清淨.塵累悉蠲滌.不動離二邊.此是如來智。

三偈直就佛明者︰

一、【如來最自在】所緣及一切種智清淨.於所緣所知中,無礙智自在轉故。謂經略具四種一切種清淨︰(一)一切種所依清淨︰謂煩惱粗重并諸習氣於自所依無餘永滅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二)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故。(三)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說,一切心粗重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四)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所說,一切無明品粗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知無障礙智自在轉故。

二、【超世無所依】所依清淨煩惱習氣永無餘故。

【具一切功德一切種心清淨一切善根皆積集故。

【度脫於諸有具大悲故

【無染無所著無憂喜之雜染安住捨故,故無所著。是三念住︰謂一不一心聽法不憂.二一心聽法不喜.三常住捨心。謂有憂喜即染不住捨即著.今無染無著故具三念住。

【無想無依止惡想都絕,不依止名聞利養故。是三不護。三不護者︰一、惡想都絕.二、不依止名聞.三、不依止利養。今無想成初一無依止成後二。

七八【體性不可量.見者咸稱歎二句體雖叵量,具相好故稱歎。

【光明遍清淨智光遍覺離倒名淨,即一切種妙智,身光可知。

【塵累悉蠲滌永害習氣故。

十一【不動離二邊住正念故離邊常明記故不動,即無忘失法故常明記。亦是成上智光所觀故結云佛智。

【光明遍清淨.塵累悉蠲滌.不動離二邊.此是如來智】一偈即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出障道無畏.四、出苦道無畏。至【光明】即正覺.【清淨】即出苦.【滌累】漏盡及與障道無畏.【不動】即無畏之義外難不能傾故不墮勝負二邊故是無畏智。

「經」若有見如來.身心離分別.則於一切法.永出諸疑滯。

一偈明佛身業離妄,於中顯身與前智俱非分別所得。若對機以辨,【身心離分別】者含於二意︰一、約佛︰以三業隨智慧行等故.二、約機︰即知上功德,而能身心無分別者,則得無疑無滯益。

「經」一切世間中.處處轉法輪.無性無所轉.導師方便說。

一偈約法以顯︰雖法界遍轉,無性寂滅故無所轉假以言宣云方便說其能轉智即十力智。此即轉稱性之法輪,於中有四轉法輪處稱性體稱性用巧應機宜故云方便說。

後五偈下次再講。

……………………………………………

第398講次︰續上講次第七重之四答法性餘之後五偈。

後五偈示入方便者︰上來說佛不離功德菩提,上所說法不離教義次第令入。

「經」於法無疑惑.永絕諸戲論.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

初偈令念菩提︰初句善決性相,次二句契理絕想,以生分別想即戲論故,具斯深信諸法,離戲論分別,方是念佛菩提。故經云︰覺法自性離諸分別,同菩提故.又心絕動搖言亡戲論,戲論有六種故名為諸。六種戲論者︰一、顛倒戲論.二、唐捐戲論.三、諍競戲論.四、於他分別勝劣戲論.五、分別工巧養命戲論.六、耽著世間財食戲論。


「經」了知差別法.不著於言說.無有一與多.是名隨佛教

二、隨教︰上二句了法亡言,次句得旨,方名隨順。了達差別相即無差別.謂一多差別唯在心言,法本離言故,不可以一多而說,此會相歸性也。


「經」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

三、入佛功德︰辨無差別之所由。無一無多二句雙存, 一多相別故.次句雙泯,相形奪故。一因於多有,多中應有一.多因於一有,一中應有多。今多中無一,一無從矣.一中無多,多無從矣,故二俱捨也。二俱捨者,會相歸性,由此普入佛功德也。而性相融通,入一即是入多名【普入】也然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一、相成義︰則一多俱立,以互相持,有力俱存也,即初二句。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各無性也,即二俱捨是。三、互存義︰以此持彼不壞彼而在此,彼持此亦爾,故上文云【一中解無量等是】。四、互泯義︰以此持彼,彼相盡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盡而唯彼.故下文云【知一即多,多復即一】是也。諸文各據一義,故不相違矣。復總收之以為十義︰()孤標獨立.()雙現同時.()兩相俱亡.()自在無礙.()去來不動.()無力相持.()彼此無知.()力用交徹.()自性非有.()究竟離言。融成十門

融成十門者︰

()孤標獨立者︰即經【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法互無,故得獨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

()雙現同時者︰即下經云「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二雙現,更無前後如牛二角。

()兩相俱者︰即經【二俱捨】也。

()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準之.常一常多、常即常離故云自在。

()去來不動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

()無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無力而持多。

()彼此無知者︰二互相依皆無體用,故不相知.故覺首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力用交徹者︰即前「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自性非有者,互為因起.舉體性空。

()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不即不入互交徹故。口欲辯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唯證方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染淨等法無不皆然。

「經」眾生及國土.一切皆寂滅.無依無分別.能入佛菩提

四、入佛菩提︰依正皆寂故無所依,智契於斯故無分別。顯依正歸空以國土寂滅故曰無依,以眾生寂滅故無妄分別。

「經」眾生及國土.一異不可得.如是善觀察.名知佛法義。

五、知法義︰前明生土皆寂不可言異,依正兩殊不可云一。此眾生及國土俱空,一異不可得也。

第七重竟︰


……………………………………………………………

第399講次︰續華嚴經光明覺品第八重,四答法性問之二、方便幹能德。

二、方便幹能德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八重︰光照一億界。前云百萬,今十倍於前,即千萬為一億也。

「經」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等【續此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頌︰方便幹能德,皆讚佛權實雙行善巧方便。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十偈歎佛權實雙行,方便幹能。然方便之言略有三意︰一、以因中十種加行方便之力,修成佛果自在之德.二、但是差別之用皆名方便.其無礙慧無若干故.三、即實之權起用自在故名方便。今文十偈皆具此三,皆三句辨相,取其相顯,一句結名。

「經」智慧無等法無邊.超諸有海到彼岸.壽量光明悉無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初偈歎無相示相方便即體起用為方便但了差別即是方便。謂佛功德海平等一相,不礙應機有多勝劣。然有六義︰一、智超下位,能知智無等故。二、證法無邊.三、超解脫有海.四、到涅槃岸.五.壽兼真應.六、身光無涯.下句結善巧皆佛功德。約其因修,總是加行方便之力。

「經」所有佛法皆明了.常觀三世無厭倦.雖緣境界不分別.此難思者方便力。

歎寂照方便雖常明三世境界而不分別︰初句橫照次句竪窮次句即寂照而無思故難思也。

「經」樂觀眾生無生想.普見諸趣無趣想.恆住禪寂不繫心.此無礙慧方便力。

歎佛事理無礙方便初二句有無無礙,無即是理.有即是事。次一句定散無礙.恆住禪寂定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繫心不礙散地,即涉事也。雖勸生趣住無生定而亦不為定心所繫

「經」善巧通達一切法.正念勤修涅槃道.樂於解脫離不平.此寂滅人方便力。

歎佛修無修方便,即權實修︰初句善窮性相差別用也.次句無念勤修樂於解脫釋修涅槃謂雖善通達一切諸法,而常脩習涅業平等,解脫即涅槃異名。離不平者,釋前正念以不見生死為雜染涅槃為清淨此二無差為真寂滅,為即實之權也。

「經」有能勸向佛菩提.趣如法界一切智.善化眾生入於諦.此住佛心方便力。

歎迴向方便︰初二句【趣如法界】是迴向實際餘皆迴向菩提,初句及一切智皆迴向菩提。次句迴向眾生住如化物故為方便。中雖勸眾生向大菩提趣一切智,而化生證真無智無得,如稱順也,諦實性也。

「經」佛所說法皆隨入.廣大智慧無所礙.一切處行悉已臻.此自在修方便力。

證知方便︰初句隨順證入次句知而無障次句知遍趣行即利生法即知即證為自在修也。中隨說證語礙,隨語所及即隨證會以證智至所言及處故,第三句為說法證雙行也。

「經」恆住涅槃如虛空.隨心化現靡不周.此依無相而為相.到難到者方便力。

寂用方便︰初句寂次句用次句寂用無礙.為無住涅槃。謂雖住涅槃而化周遍為寂用雙行,凡小難到。

「經」晝夜日月及年劫.世界始終成壞相.如是憶念悉了知.此時數智方便力。

時數方便︰以佛真實智,了知假時數時,數雖不實不礙於佛真智現,此真假雙行也。

「經」一切眾生有生滅.色與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悉了知.此住難思方便力。

難思方便︰初句了生滅剎那一期皆悉了知。次十一字了相,即眾生體不出三界九地下二界是色無色界非色.二界八地皆名為想無想天為非想有頂非想非非想。【悉了知】者能了兼了其性即是無生此是無邊之境故難思也。

「經」過去現在未來世.所有言說皆能了.而知三世悉平等.此無比解方便力。

無比方便︰初二句知相︰上句竪窮下句橫攝。次句知性.此二不二故無比即為方便也。雖分明照了三世言說差別之相,而知彼相平等一味。此言無言雙行也。

第八重竟︰


……………………………………………………………

第400講次︰續華嚴經光明覺品第九重,四答法性問之三、大悲救攝德.

三、大悲救攝德.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九重︰光照十億界.

「經」爾時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東方十億世界等【經文皆同第一重】


偈頌︰歎佛大悲救生德,亦是歎佛因果度生行。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十偈多以第四句為結,於中分三︰初偈總標行海已圓而能普化,次八別顯化類不同,後一總結悲智周遍。


「經」廣大苦行皆修習.日月精勤無厭怠.已度難度師子吼.普化眾生是其行。

初偈總標行海已圓而能普化中︰初句無餘修,極難苦行也。【廣】謂遍受【大】謂極苦。次句長時無間次句功行已圓,極惡難度已能度故.云何能度謂師子吼。師子吼者名決定說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度一闡提定說無我度諸外道定說欲苦不淨以度波旬定說如來常樂我淨度諸聲聞定說大悲以度緣覺定說如來無礙大智以度菩薩故云普化眾生。


次八偈別顯化類不同中云何普化︰

「經」眾生流轉愛欲海.無明網覆大憂迫.至仁勇猛悉斷除.誓亦當然是其行。

初偈誓斷物化癡愛眾生︰前二句所救如人墮海五事難出︰一、水深,即愛欲海.二、波迅即流轉.三、迷闇,即無明.四、蟲執,即網覆,義兼蟲執羅不得出.五、憂迫失力,即大憂迫,眾生欲海流轉亦爾此中愛有二義︰一、已得無厭深廣如海.二、於未得處無足如流。癡亦二義︰一、迷不見過.二、妄見有德,結網自纏。五由前癡愛招大憂苦。第三句舉古佛已行亡身為物故曰【至仁】謂佛直入生死海中。後句立誓當作。

「經」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度著欲眾生︰前二句所救.誓度放逸眾生行【放逸】者,著欲緣也.【著五欲】,欲事也.【不實分別】,欲因也.【受眾苦】,欲果也。未得已失皆受大苦正得亦苦,橫生樂想況當受三塗故云眾苦。第三句受教自修後句立誓轉化。

「經」眾生著我入生死.求其邊際不可得.普事如來獲妙法.為彼宣說是其行。

誓為眾坐說法行,救著我眾生︰前二句所救著我為因受生死果未證無我浩無邊際。第三句救方說二無我唯佛有之。

「經」眾生無怙病所纏.常淪惡趣起三毒.大火猛燄恆燒熱.淨心度彼是其行。

救惡趣眾生︰三句所救.謂無善可恃顯唯惡業及惑病因招三惡趣展轉復起三毒之過因果俱燒。末句救方︰但淨其心,因亡果喪。

「經」眾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徑入闇宅.為彼大燃正法燈.永作照明是其行。

五、誓燃法燈照迷行,救邪見眾生︰前半所救,上句明因,迷四真諦,惑現境故。次句起見,邪見翳理即為闇宅。後半能救之方。

「經」眾生漂溺諸有海.憂難無涯不可處.為彼興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

、誓造法船救著有眾生︰前半所救三有深廣,總喻於海.漂至人天還溺惡趣.未遇如來,成難處.希求不已故名為憂.未有對治故無涯畔.具上諸失故不可處。後半能救,可知。

「經」眾生無知不見本.迷惑癡狂險難中.佛哀愍彼建法橋.正念令昇是其行。

、誓建法橋救無明眾生︰前半所救由本住無明故不見無住之本.迷理惑事狂走於生死之中。後半能救佛既授法,正念即升也。

「經」見諸眾生在險道.老病死苦常逼迫.修諸方便無限量.誓當悉度是其行。

、誓救險道眾生︰前半所救人天報危臨墮惡趣名為險道後半能救。

「經」聞法信解無疑惑.了性空寂不驚佈.隨行六道遍十方.普教群迷是其行。

後一偈信解法性度生行總結悲智周遍︰前半結有教證之智能導無緣之悲次句結有同體之悲能遍十方六道後句結於所救不越群迷。

第九重竟︰

……………………………………………………………

第401講次︰續第十重,四答法性問之四、因果圓遍德。亦分長行與偈頌︰

長行︰第十重︰光照十方,總結無盡世界。

「經」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那由他億世界.百那由他億世界.千那由他億世界.百千那由他億世界.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等【餘經文皆同第一重】

【釋】長行分二︰先明世界數量,略有十七漸窮法界.後明彼諸世界所有皆現。

偈頌︰

「經」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釋】十頌明因果圓遍德︰於中分二︰前四示佛因果遍說後六勸物順行。

前四示佛因果遍說︰

「經」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因圓果滿彰有說因︰初三句三達因圓後句十力果滿。三達即達三世於中︰初句了相︰無量劫言通過及未。次句了性過去心不可得,故云無去未未心不可得故云無未來.現在心不可得故云無住.現在是住亦生即滅故云無住。第三句結知︰佛如是知云何如是非唯知無去等亦知其相.又性相無礙又一念能知為如是了。

「經」十方無比善名稱.永離諸難常歡喜.普詣一切國土中.廣為宣揚如是法。

大用外彰.正明說法周遍.前二明等流果後二明同類因。

「經」為利眾生供養佛.如其意獲相似果.於一切法悉順知.遍十方中現神力。

對因辨果,此明遍因︰初句為因,三句皆果。前因感前果,後因感後果,謂由前因意業,順觀諸法性相,神力利物,獲十力智,見劫平等,而不礙三世之事歷然,故云獲相似果也。法供養佛故於法順知,普為眾生故能遍用.斯即等流名相似果.謂正心供養是法供養也。

「經」從初供佛意柔忍.入深禪定觀法性.普勸眾生發道心.以此速成無上果。

對因辨果。偈深因,因意業柔忍禪觀法性,證業教物故,獲常歡喜普遍宣揚等流果,故能速證也。初二句六度自利謂供佛是檀意柔兼戒從初至末是進策也次句利他兼方便等勸物涉有故是方便勸生發心即是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故即修習力為智斷決.二行既圓則佛果朝夕故云速成。此有二意︰一、明果速.匪朝即夕故一念相應,功圓曠劫此為正意結云速成。二、朝夕是海.謂此是佛果大海以深廣故與此相應亦得速成。


後六勸物順行︰佛昔如是行,今得說法果.令物行之,亦得斯果︰

「經」十方求法情無異.為修功德令滿足.有無二相悉滅除.此人於佛為真見。

五、求法行︰初句離過.勝他名利名為異情。謂求法為具眾福除二見,更無別意,故云情無異。次二句顯正所求德︰一句滿福.一句圓智。末句明順求見佛,於一切法都無所求.若此之求則見真法身也。

「經」普往十方諸國土.廣說妙法興義利.住於實際不動搖.此人功德同於佛。

說法行︰前半說法益物,次句顯正宣說時心不離實際,末句順事理故得見佛也。【義利】者,令眾生得離惡攝善故此世他世益故世出世益故福德智慧益故.上四對皆先義後利後半若無說無示同佛說也。

「經」如來所轉妙法輪.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聞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見佛。

聽法行,聞菩提分而悟真,兼顯法輪之體︰初句教法次句即教成行,二句聞菩提分無有一文一法非菩提因豈止三十七品。次句悟揀去隨文後句悟理故常見佛果也。

「經」不見十力空如幻.雖見非見如盲覩.分別取相不見佛.畢竟離著乃能見。

八、正明破相行,此是會上求說聞等三見佛義,若見佛如幻,此即離著真見.若取相分別見,如盲見非見。故初三句取相不亡故不見。後句離執故見,正顯法性超乎視聽,唯可虛己而求。

「經」眾生隨業種種別.十方內外難盡見.佛身無礙遍十方.不可盡見亦如是

九、明用應無盡。上半轉釋云何不見,此以妄喻真,顯舉眾生隨業受身無盡,眾生妄惑尚不可窮。下半法合明佛身隨器應現無窮,諸佛契真如何見盡。

「經」譬如空中無量剎.無來無去遍十方.生成滅壞無所依.佛遍虛空亦如是

、明體真普遍。上三句喻顯,末句法合,佛體湛然遍而無易。其轉釋云︰雖遍十方不可定取如剎遍空有其四義︰一、多剎滿空.二、體無來去.三、不妨成壞.四、無別所依。佛身遍空亦具四義︰一、頓遍多剎.二、恆不去來.三、應有出沒.四、體用無依.是故佛身亦不可以遍空而取耳。

光明覺品

上來三品答初十句所依果問竟。 

                             

請按此→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