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來意者︰前說緣既具.此下正陳所說.總明果相.別答法界安立海問.故此品來。
【來意者】,疏文有二︰一、總明分來︰二【總明果相】下,別明品來。
二、別明品來者︰此句對下華藏為別,別明本師之所嚴淨.故指此品以為總明諸佛果相.是古德意下句指前答安立問.二問不同.故二品別答.後品自答世界海問。此是疏意.然答問雖異.總別無違,故雙存二義。
貳、釋名者︰【世】謂三世,墮去來今故.【界】謂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謂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為可破壞世,即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即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是故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成就】者,即能成之緣,謂十緣等.能所合目。若以世界之成就,即依主釋也.準梵本中云「世界海成就」。下文辨海.譯人略也.意云︰佛果依正聞修方起.眾生業報本自有之.故但標世界耳。
釋名文有四︰一、釋世界.二、釋成就.三、會六釋.四、會梵文。
一、釋世界者有二︰一、以破壞釋世.二、以隱覆釋世。若唯前解,令華藏剎是可破壞.今為此釋,令華藏剎從無為起,同於真極,不可破壞。【是故感娑婆】下,雙出不離隱覆之義。
【成就】下,釋成就字︰能成之緣通因及果.起具因緣是因.體性依住等事皆是果故.總具十門世界成立。
【準梵本】下,會梵文.疏唯會一海字。若具,梵云「嚕迦馱都(世界).三慕達羅(海).濕第奢(演說).匿縛怛囊(觀察).三牟陀(十方).儉摩(合集).娜[女亡](名).鉢里勿多(品) 」。若依迴文,總云觀察十方世界海演說合集名品。今經譯家存略太甚.餘言可略.海字切要.故疏會取。【意云︰佛果】下,出下無海字所以。剎海莊嚴是佛修起.直語世界眾生業成,無始有故,但云世界.雖為譯家出理.實則海言切要。
參、宗趣者︰標列無邊勝德.廣釋所知世界海為宗.然其意趣乃有多種︰一、令諸菩薩發大信解悟入為趣.謂令知佛及菩薩大悲行海,廣覆無邊盡眾生界,倣而行故.世界無邊悉嚴淨故.眾生無邊悉化度故.剎由心異,當淨自心及他心故.世界重重無盡無盡.以大行願悉充滿故.佛界生界非一非異,能正了知成大智故.未能了者熏成種故.皆意趣也.亦為顯此深意.故此品來。故下頌云「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此法生欣悅」。若不聞此無邊無盡無二之境,滯於權小.普賢行願何由可成.故普賢自說為令眾生等文.皆是此品之意趣也。
宗趣者︰先宗.後趣。趣中有六︰一、總明.二【一、令諸菩薩】下,別顯︰於中總有七意.唯初有【一】字.餘皆略無次第.但以【故】字而為揀別。三【亦為】下,結成來意.四【故下頌】下,引文證成.雙成來意宗趣。五【若不聞】下,反以成立.六【故普賢】下,引普賢結.經文具之。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遍觀察一切世界海.一切眾生海.一切諸佛海.一切法界海.一切眾生業海.一切眾生根欲海.一切諸佛法輪海.一切三世海.一切如來願力海.一切如來神變海。
肆、釋文者︰三品正陳法海.於中分二︰第一、初二品明果.第二、一品辨因。然有二意︰一、約兼明︰則前二品通答前三十句果問.後一品答前十句因問。說因為欲成果.從多而說,分明舉果。二、將前二品望前品末三問,通答依正.若望下廣文,正明於依,傍顯於正.留其正報,後分廣故。
第一、初二品明果中有二︰一、初品通辨諸佛及諸眾生所有剎海.二、後品別明本師之所嚴淨.又此品明成剎之緣.後品別辨果相.故此品答安立之問.其中雖明形等亦是緣故。
【又此品明成剎之緣等】者︰前釋對二種來意中前義.此釋對後義.此品成剎之緣,具果具因故.後品唯果。
一、初品通辨諸佛及諸眾生所有剎海分二︰(一)總標綱要.即為本分.(二)正陳本義,即是說分。
(一)總標綱要即為本分中亦二︰<一>承力遍觀.<二>牒問許說。
<一>承力遍觀︰上入三昧,內契其源.今云遍觀,外審其相。十海之義已如問釋.但小不次耳.但觀於十.已含餘三十.佛海之中具身等故.大願之中含因等故。
【但觀於十】下,通難.難云︰問有四十.何唯觀十。故答意云.十海為總.已含所餘三十別問。言【佛海之中具身等】者,是佛必有六根三業為體相顯著之十.必有德用圓備,謂佛地等.故具二十.大願海中已攝因中發趣等十.故四十無遺。
「經」如是觀察已.普告一切道場海諸菩薩言:
<二>牒問許說.於中分四︰《一》牒問略歎.《二》許說分齊.《三》說所成益.《四》讚勝誡聽。
『一』結前生後.可知。
「經」佛子.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議.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不可思議.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議.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議.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不可思議.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不可思議.轉法輪智不可思議.建立演說海不可思議。
【一】十句牒上世界海等十問︰觀乃觀海,歎乃歎智者。智之與海反覆相成.謂前自智觀海微細難知.知唯佛智方能究盡.海難思故佛智難思.佛智難思故海為深廣。若爾,何不說智,而但說海.智離海境安知其相.又表唯所證知,故但說海。
此釋妨難.即心口相違難。此難因前而生.於中四︰一、問。二【智之與海】下,答.三【若爾】下,重難.即歎說不同難.此難望後說分而生。四【智離海境】下,辨答。答中二︰(一)約教相.謂智之異相,因所知故。(二)【又表以】下,約證相.海是所證故。
十智望海與問開合小異.名或小差。謂一中前問及觀但云世界海.今加成壞.望前與智中亦有成壞之言.此乃廣略之異耳。
言【清淨智】者︰離所知障決斷分明.故初句貫下置清淨言.餘皆略也。然皆以多故、廣故、深故、細故,重疊難知.逈超言念.皆云不思議也。
【知眾生業海智】者︰眾生即報類差別.業即善惡等殊.從此別義觀中開為二句.而因果雖殊,同是所化眾生.故此及問并與智中,並合為一。
【知法界安立海智】者︰即世界都稱.或化眾生法.謂安立施設方便軌則等也。
【入一切欲解根海智】︰即所化根欲差別難知.而問中合在後之五海.五海皆須知根欲故。
【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即所應之時.前就所觀但云三世.今就佛智故云一念能知.其問及與智皆云佛解脫海者,以一念普知三世,是佛不思議解脫故。
【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稱性大願為現身說法遍化之因.故前問是名號海及壽量海.與智之中名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智.皆由願力故也。
【轉法輪智】︰轉稱性大法輪海。若據問中攝法輪海在演說中.若約向觀攝演說海在法輪中.今此開二.演說第十。
【建立演說海】︰謂隨方施設言音差別及法輪隨機.故與智中亦開名佛音聲智。
總中︰十海之名總有五節.已如前品.今對三文并此即為四。四言望海者即前所觀.言與問者即第六經.此唯對二。下別釋中兼對與智.即是前品意加之中。
別釋者︰鉤鎖相連.令義無遺.今當具出問中十海、與智中十智、觀海中十海、歎智中十智︰
問中十海︰一、世界海.二、眾生海.三、法界安立海.四、諸佛海.五、佛波羅蜜海.六、佛解脫海.七、佛變化海.八、佛演說海.九、佛名號海.十、佛壽量海。
與智中十智︰一、能入一切智性力智.二、入法界無邊量智.三、成就一切佛境智.四、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智.五、知一切眾生界廣大智.六、住諸佛甚深解脫無差別諸三昧智.七、入一切菩薩諸根海智.八、知一切眾生語言海轉法輪辭辯智.九、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十、得一切佛音聲智。
觀海中十海︰一、一切世界海.二、一切眾生海.三、一切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眾生業海.六、一切眾生根欲海.七、一切諸佛法輪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來願力海.十一切如來神變海。
歎智中十智︰一、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智.二、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三、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四、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五、入一切欲解根海智.六、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七、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八、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九、轉法輪智.十、建立演說海智。
其所為中十法.亦是十海.已如上會.文無海言,今略不出.今對會四文,即分為四︰
第一、以歎智對觀海辨次第者︰第一智觀第一海.第二智觀第二海及第五海.第三觀第四.第四觀第三.第五觀第六.第六觀第八.第七觀第九.第八觀第十.第九第十並觀第七.但看前列次第可知.疏中所會正是此對。
第二、若將歎智對與智次第者︰所歎第一即與智第四世界成壞.二即是五業海智也.三即是二入法界無量.四即是三.五即是七.六即是六.七即是九.八即是六.九即是八.十即彼十。彼有總句.故彼六中,含此六八。
第三、若將歎智對問十海︰多同第一對觀海辨。若具說者,前四如次對四海.第五通遍後五.六即彼六.七即九十.八即第七.此九與十皆是彼八。
第四、若將十種觀海對問十海者︰此觀第一即問第一.二即彼二.三即彼四.四即彼三.五亦彼二.六遍後五.亦可是二.七即彼八.八即彼六.九即彼九及與第十。此第十海即彼第七海也。
復應將觀海對問十海,如前問中以對.更應將與智對問十海,前與智中已對。若更將十海對加所為中十法,已如前品所為中明.故今略出四門而已.餘義疏中具會.細尋易了。
「經」清淨佛身不可思議.無邊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議.相及隨好皆清淨不可思議.無邊色相光明輪海具足清淨不可思議.種種色相光明雲海不可思議.殊勝寶燄海不可思議.成就言音海不可思議.示現三種自在海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勇猛調伏諸眾生海無空過者不可思議。
【二】九句牒上六根三業十問︰向十約智明不思議.此下直就法體為不思議。又望前問,開合影略,顯無盡故.以總收別,但廣身光等。一、應機之身修短難測.二、現金銀等色類無邊.三、十蓮華藏剎塵數相,好過於此.四、圓光大小隨機無盡.五、隨緣放光色類非一.六、常光如焰.具眾寶色.七、圓音無盡深廣難測.八、三輪攝化.謂神足等.九、調令成益,得果不空。然其調伏曲有三種︰一者始終軟語.應將攝者而將攝故。二者始終麁語.應折伏者而折伏故。三者有時軟語、有時麁語.應成熟者而成熟故.由具此三,故無空過。
【以總收別,但廣身光等】者︰以三業之總攝六根之別。言但廣身光等者,等取前光明及音聲智慧。二光為身.音聲屬口.智慧是意.今文並具,故致等言.即開三業而為十耳。
「經」安住佛地不可思議.入如來境界不可思議.威力護持不可思議.觀察一切佛智所行不可思議.諸力圓滿無能摧伏不可思議.無畏功德無能過者不可思議.住無差別三昧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清淨自在智不可思議.一切佛法無能毀壞不可思議。
【三】十句牒上最初德用圓備十問︰前問中略無變化及自在二句.以攝在無能攝取句中,義如前會.亦以前文十海有故.神變屬身.自在屬智.餘並可知。
「經」如是等一切法.我當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具足宣說。
《二》許說分齊︰謂具足說故。【承佛力】者,當會佛也。若言具者.何以下文唯說安立及世界海耶.經來不盡故。又雖說二世界海,亦已通具三十句問︰謂界必有生而依住故.有佛現故.安立異故.行業感故。餘可意求。
【若言具說,何以下文唯說安立及世界海耶】︰此下問答料揀。
一、經來未盡約顯現答.遮那品末無有結束故。若經具來應更答餘三十八問。
二、【又雖說二】下,答二兼餘︰於中先標.後【謂界必有生】下,出所兼相.略出三海︰謂一、眾生.二、佛.三、行業.及能兼二.已有五海。言【餘可意求】者,即餘五海等︰謂有生必有根欲為一.有佛必由願力為二.必有神變普周為三.必轉法益生為四.有作用解脫為五.則具十海矣。具海既爾.具餘例然.此依別答四十問說。若約十海為總.此但答二.下別答八.已如現相品明.則十海之中兼餘三十。
「經」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為令一切世界海,一切佛自在所莊嚴故.為令一切劫海中,如來種性恆不斷故○為令於一切世界海中,顯示諸法真實性故.為令隨一切眾生無量解海而演說故○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方便令生諸佛法故.為令隨一切眾生樂欲海,摧破一切障礙山故○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令淨修治出要道故.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三》說所成益.十句攝為五對︰一、證智成福對.二、嚴剎紹種對.亦即時處對.三、顯義演教對.四、生善滅惡對.五、淨業普願對。文並可知。此亦通為一經教起之所因也.此十亦對前十海十智.恐繁不會。
【此十亦對前十海十智】者︰初一為令即具十智.故云【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餘九即十海︰一即佛海及神變海.二即世界海.三即三世海.四即法界海.五即轉法輪海.六即眾生根海.七八皆眾生海.九即願海。十海備矣。對海既爾.對智可知.如對海故。
「經」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令一切法增長愛樂故.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令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賢願海故○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令增長普照一切世間藏大慧海故○令生陀羅尼力持一切法輪故.令於一切道場中盡佛境界悉開示故○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令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即說頌言。
『一』長行辨意有十一句︰初一總標.謂令聞法必生喜故.餘十別顯喜義.亦為五對.初二樂法生信對.二、證性立願對.三、了真入俗對.四、持法示佛對.五、開法增智對.如文並顯。
「經」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現十方無量國.隨諸眾生所應見.光明遍照轉法輪
十方剎海叵思議.佛無量劫皆嚴淨.為化眾生使成熟.出興一切諸國土。
佛境甚深難可思.普示眾生令得入.其心樂小著諸有.不能通達佛所悟
若有淨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此法生欣悅
安住普賢諸願地.修行菩薩清淨道.觀察法界如虛空.此乃能知佛行處
此諸菩薩獲善利.見佛一切神通力.修餘道者莫能知.普賢行人方得悟。
眾生廣大無有邊.如來一切皆護念.轉正法輪靡不至.毗盧遮那境界力
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
普賢行願無邊際.我已修行得具足.普眼境界廣大身.是佛所行應諦聽。
『二』正頌中,十頌分二︰初八讚.後二勸。讚中亦二︰初二明佛出現意.後六辨定法器︰於中初一揀非器.次四示法器.後一結歸佛力。後二勸.可知。
然通此十偈,亦是牒問以讚︰前長行總顯難思.此下略示難思之相.而三十句間列不次,含義並足.欲委配釋,恐厭繁文。
【然通此十偈】下,重釋偈文.結云【欲委配釋,恐厭繁文】.今當配之︰
初偈即牒智慧地及無畏功德,兼含體相顯著等十句.以言普現十方光明遍照等故.第二偈即世界海及出現也.第三偈牒佛境.第四偈牒佛加持.第五偈即業海及樂欲海并調伏海.第六偈前半波羅蜜海亦兼佛地.次句法界海.末句所行。第七偈即神變海.第八偈前半眾生海.後半演說海.第九偈即佛解脫海及三自在.第十偈即大願海.餘皆兼含.可以意得.非益觀智,疏略不言.明欲委釋尋文.故鈔重出。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大眾言:
(二)廣陳本義分中,分二︰<一>結集生起.<二>諸佛子下,普賢顯說。
<一>結集生起.可知。
「經」諸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現說當說。
<二>普賢顯說者.於三十句果問中,廣釋世界安立海問.餘並攝之。文分為二︰《一》標舉章門.《二》依章別釋。
《一》標舉章門分三。『一』立數顯同.『二』徵數列異.『三』結略顯廣。
『一』立數顯同︰先告佛子者,使時情注其耳目也.世界廣深目之為海.謂積剎成種,積種成海.海無別體,世界都名.然事類廣多,略舉其十,以表無盡.三世同說彰其要勝.又顯說決定無改易也。
「經」何者為十︰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世界海所依住.世界海形狀.世界海體性.世界海莊嚴.世界海清淨.世界海佛出興.世界海劫住.世界海劫轉變差別.世界海無差別門。
『二』徵數列異中︰一、明攬緣成立.二、成已依住.三、外狀區分.四、內體差別.五、寶等莊校.六、垢穢不生.七、佛出差殊。八、劫住修短.九、隨業改變.十、包容必均。此十亦攝十八圓滿.後品當會。
「經」諸佛子.略說世界海有此十事.若廣說者,與世界海微塵數等.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現說當說。
『三』結略顯廣︰言世界海塵者︰智猶難測,言豈具陳.非證法雲安受茲說。
【智猶難測】下,分三︰一、總難.二、料揀.三、釋文。
一、總難.可知。
然上十事於一一剎多少不定.具緣一種、或一、或二、或三、或多.或成四句.謂一成一、一成一切等。清淨一種、或一或多.或亦無之.以有純穢剎故。其次七事各各唯一.謂依空住者,非依光等故。餘準思之。其無差別,一切皆具.以約體性平等,佛力融攝,故說無差.所以染淨皆具也。★有云︰一切世界相望互同名無差者.★則違下經文.經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無差別故」.★若依相望互同,則無有差別之事。▲若將此十望剎種者.具緣一種,多少不定,不得云一.以其種中含有多類剎故.清淨一事不得定言有無.以其種中必含淨穢故.其無差別多少亦均.佛出劫住.隨業轉變不得云一.依形體嚴不得云多.以其剎種別有體等故。▲若以此十獨望剎海.形體依住莊嚴等四,許其唯一.餘必兼多.故經云「一一世界海有種種形故」。
二、料揀中三︰(一)以十對剎.(二)以十對種.(三)以十對海。
(一)以十對剎中四︰一、正對.二【有云】下,敘昔.即刊定意.三【則違】下,辨違.四【若依】下,結過︰謂盡世界海皆作無差別.故剎海中無差別事。餘可知。
今言【有世界海塵數】者,約融攝無盡之說也。▲有云.約一一剎海中所有諸剎,各各一因等,故有剎海塵數者.孟浪之甚。▲何者.且如剎海中剎雖多.豈如剎海盡抹為塵之多.若欲相同.即一塵一緣方得相似.何得以一剎一緣,充一剎多塵之數.況積具緣等十有剎海之塵.其一具緣自有剎海塵數.是則通有剎海微塵數箇剎海微塵數矣.一剎一緣、一依一體,安得充耶.▲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說.以下依住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所依住故。
三、釋文中四︰(一)正釋經意.(二)【有云】下,牒昔總非.(三)【何者】下,彰非所以.(四)【亦不】下,逆遮昔救。
(一)正釋經意.可知。
(二)牒昔總非:云【孟浪之甚】者︰浪謂流浪.孟亦猛也.莊子齊物篇云「瞿鵲子問於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遊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釋曰︰今不取其事.但取孟浪所出耳。孟浪者,率略之言也.明其無當。向秀云︰瀾漫無所趣捨之謂.二字要連用。
(三)彰非所以.尋意可知.而猶恐難見,請以喻明.如一槃中盛於十楪.十楪之中各盛十彈子.一槃如剎海.一楪如剎種.彈子如一剎︰若言一槃之中有一槃彈子,塵數無差.豈得以一槃之內,彈子無差,以充其數.一槃彈子但有一百.一彈子之塵已難知數.況一百彈子。盡抹為塵則數不可量.便將一百之數以充一槃彈子之塵數.故為孟浪也。得斯喻意.尋疏易了。
(四)【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說】者,逆遮昔救.恐有救云︰一剎海中剎不充一剎海之塵.今取一切剎海中剎,以充一剎海中塵數.豈不得耶.亦如一槃彈子之多,不充一槃之塵.若多槃彈子,豈不充一槃之塵耶。故今遮云︰若依此義,義則粗通.奈何違下文.下文云「一世界海中即有世界海塵數」。不可言一切世界海,共為一世界海塵數.豈得將此而為救耶.亦猶一槃彈子,即有一槃彈子塵數.不言多槃有一槃之塵也。
「經」諸佛子.略說以十種因緣故,一切世界海已成現成當成。
《二》依章別釋者︰十事不同則為十段.一一皆有長行與偈.長行中各三︰謂標、釋、結。
第一段,起具因緣︰長行與偈
長行中各三者︰謂一、標、二、釋、三、結。
「經」何者為十.所謂【如來神力故.法應如是故.一切眾生行業故】.【一切菩薩成一切智所得故.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同集善根故.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一切菩薩清淨勝解自在故.一切如來善根所流及一切諸佛成道時自在勢力故.普賢菩薩自在願力故】。
二、釋︰然佛土之義雖有多種.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土。若開受用,有自有他,則成四土。統為二種.謂淨及穢、或性及相。融而為一.有異餘宗。
一、辨類者︰(一)總說三土.(二)【若開】下,開三為四.(三)【統為】下,合四為二.(四)【融而】下,融二為一。前二即唯識第十意。然︰
(一)總說三土者,依三身故︰
(二)報有自他故為四身.四身還依四土.論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性相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釋曰︰此義前品已引.為下文用之.故重委引.論云「自受用身還依自受用土.謂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淨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言遍一切處」。釋曰︰功德隨所依身.智慧隨所證如.餘並可知。論云「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大或小.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釋曰︰上皆論文,文並易了.下疏用之,須知所在。
(三)【統唯二種.謂淨與穢、性與相】者︰攝四為二也.諸經論中皆有於此二種之二︰先攝上四為淨穢者,乃有多義︰一、前三皆淨.四中有淨有穢.則三類半為淨,半類為穢。二、前三為淨︰以他受用、斷分別障、已證真如,故名為淨.變化皆穢.設有七珍,穢眾生住,故亦非淨。三、後二皆穢︰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而生公說有形皆穢,無形為淨.則唯法性為淨.若爾自受用土豈稱穢耶。此以冥同真性,不可說其形量大小.則同淨攝。二攝前四為性相者略有二門︰一、法性為性.餘三皆相。二、自受用土冥同真性.亦可名性。餘二唯相。
(四)融二為一.則淨穢性相.三土四土無不圓融.即此經意.故云有異餘宗。
又此淨土,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源則冥.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礙。
二、融攝︰因上第四義故,略為此融.然東安莊公,本有三句.無有質不成.今加此句以成二對︰謂淨穢域絕,不可言一.理唯一味,不可言異.冥同性空,不可言有.隨緣成立,不可言無.然一為遣異、無相遣有。然其釋中,一亦約理.實則一義.有其二種︰一、約理一.二、約事一.如自受用,十方如來同有淨土.不可言無,而得稱一.故疏成四句.二對不同。又上略舉四句,一向遮過.實則即異即同、即有即無.若互相形奪,則一異兩亡、有無雙寂.若圓融無礙則即一即多.即有即無.有是無家之有.無是有家之無.多是即一之多.一是即多之一。有無即事理無礙.一多兼事事無礙.由此重重,故華藏剎,一一塵中皆見法界。餘如玄中。
土既不等,因緣亦殊.今文十中︰初三通顯.次四別明.後三則融攝轉變。
三、釋文.於中四︰(一)躡前生起.(二)正釋經文.(三)料揀解妨.(四)次第鉤鎖。
(一)躡前生起.可知。
言初三通顯者︰
第一句【如來神力】者︰謂一切淨穢等土,皆是如來通慧力成.為物而取擬將普應.佛應統之.皆稱佛土.故蓮華藏海.佛所嚴淨.而內含淨穢.然就佛言之.故無國而不淨也.既即穢而淨,故不思議。
第二句【法如是】者︰梵云達磨多.此云法爾.或曰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恆頓變起外諸器界。若云法爾者.謂有問言.何以諸佛眾生起於剎土。答云︰法應如是,不可致詰.若會此二,謂法應如是藏識變起。
第三句【眾生業力】者︰業有善惡.國有淨穢.故淨名以萬行為因.又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謂法性雖一.隨業成異.佛隨異類,取土攝生.涅槃微善,觀經三心等,其類非一。以上三句︰初因.二緣.三因。
(二)正釋經文︰釋第一句.文有二︰<一>正釋.<二>解妨。
<一>正釋︰言【一切淨穢】者,此通三土.唯除法性.以言通慧力所成故.此即偈文「智慧神通力如是也」。言【為物而取擬將普應】者,除自受用皆為物故。
<二>【佛應統之】下,解妨.此有二妨︰一、皆名佛土妨︰謂土有淨穢,穢豈佛土.故今答云︰穢亦佛土.三界朽宅屬于一人.娑婆雜惡居華藏內.是我佛土。二【然就佛言之,故無國而不淨】者,通於穢土稱為淨妨.此由淨名經中,寶積願聞得佛國土清淨.而佛答云︰眾生之類.是則不揀淨穢.穢亦淨土.故生疑云.穢名佛土,就佛統之.穢名淨土,復據何理.故有此答。然佛土皆淨.所以身子見丘陵坑坎。佛言.我此土淨而汝不見。言【既即穢而淨,故不思議】者,即以上義,會下偈文.偈云「世尊境界不思議故」。
釋第二句.文有二︰<一>正釋.<二>解妨。
<一>正釋︰【若是法性即本識等】者︰約如來藏隨緣成立淨穢諸土.如三昧品引楞伽說。此從通相.不局眾生.亦不局佛。
<二>解妨︰【若云法爾】者,即法爾道理.如十地說。故疏會二文.於理可見。
釋第三句.文有三︰<一>【業有善惡】下,總釋.<二>【故淨名】下,引證.<三>【謂法性】下,雙釋。
<一>總釋.可知。
<二>引證中.引三經四文:引淨名有二.皆佛國品︰一、【以萬行為因】者︰經云「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次列六度等.故云萬行為因。二、【又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等】者,亦是此文。
<三>雙釋上二.疏文有三︰《一》隨業成異,釋上萬行為因.此是土因.《二》【佛隨異類取土攝生】,釋上文.又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此是土緣。《三》【涅槃】下,別引他經,成其初義。
《一》釋上萬行為因是土因.可知。
《二》土因中亦具引文.即佛國品.寶積獻蓋.佛為現變.見淨土相.便求其因.故初問云「願聞得佛國土清淨(舉果).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徵因).佛答云︰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標).所以者何(徵釋文).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釋曰︰上二句總明取土一向為物.經云「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釋曰︰此明土異之由.下經徵釋云「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釋經意云︰菩薩修因取土皆緣眾生.若無眾生取土何用.此皆他受用土,及變化土緣故。唯識中二土皆以利他行成,明為物取故。彼經舉喻.欲造宮室須依空地.若於虛空終不能成.欲修淨土必緣眾生.若無眾生無修土處。
《三》別引他經,成其初義者︰即二十一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琉璃光菩薩從不動世界而來.無畏菩薩問佛.此土眾生當造何業.而得生彼不動世界。佛以偈答.廣列十善,一一皆生。言【微善】者︰彼有偈云「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獻一華則生不動國.若為怖畏故,利養及福德,書是經一偈,則生不動國.又云造像若佛塔,猶如大拇指,常生歡喜心,即生不動國是也」。
【觀經三心】者,有三種三心︰第一佛為韋提希現淨土竟.韋提希願生求因.佛言「欲生彼國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釋曰︰若具此三何淨不致.然以生就佛,總名為生.如上引直心是菩薩佛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第二「上品上生」文中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足三心者,必生彼國。第三云「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釋曰︰第三三心,多同初三句.而合初二.開其後一。此上諸心非但得生彼國而為生因.亦能成彼淨國得為修因.故觀經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故」.今引為佛國因也。
【上三︰一因.二緣.三因】者︰然因略有二.一、變化因.即第一如來通慧.二、感淨剎因.即是第三。緣亦有二︰一、約境利物眾生為緣.二、攝境從心,皆自識變。此中第二義,而是真心隨緣變耳。
次四別明者.有因有緣。一切菩薩嚴淨國土願力故.一切菩薩成就不退行願故】
【同集善根】是變化土因︰謂眾生菩薩共構一緣,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同居。
【嚴淨國土願力、成就不退行願】二種是他受用土因︰【嚴淨國土願力】即初地以上.如十大願中,修淨土願是也。【成就不退行願】即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淨土分。
【次四別明.有因有緣】者︰如鏡智所成是緣.變化土因,通因通緣.佛以生為緣.生以佛為緣。
【眾生菩薩共搆一緣】者︰上已總明.即是直心是菩薩淨土等.若菩薩自修直心.眾生諂曲,何由得生.是故勸物同修直心。故菩薩以直心之因,取直心之土,以應直心眾生.為同搆一緣,來生其國.萬行皆然.故云隨其行業。言【凡聖同居】者,即變化土.若他受用,唯聖所居。變化之土凡聖同居.有二意︰一、就機化故.二、於凡身中初證聖果.尚亦為居之。
【二種是他受用土因】者,略如上引唯識論文.唯識一向就佛說因.今通菩薩.謂佛因中修此二因成他受用.即是佛因.二住地菩薩修此二因得他受用.約菩薩因.初地八地,地經廣說。
後三融攝者.通於因緣︰
【清淨勝解自在】即八地已上.攪大海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以染為淨、以淨為染,自在攝生.故十自在中有剎自在。窮其因者,【清淨勝解】.勝解印持,隨心變故。
【自在勢力】,謂成正覺時.其身充滿十方世界,微塵剎土、念劫圓融,一時成立。由二種因︰一【善根所流】語因中也.二【成道勢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變化相融也.即如經初即摩竭陀地堅固等。
【普賢菩薩自在願力】.無問成與不成常能融攝.又前是妙覺.此是等覺。
【勝解印持,隨心轉變】者︰勝解以於境印持為性.印持萬境,隨心轉變。
其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窮其因者,有正有助︰謂法爾為其正因.以一切智及總以諸因而為緣因.故其後三,亦融前土.非有別體。
(三)料揀妨難︰問︰上之十句含於四土.何以特明三土因耶.故為此釋。次復問云︰四土之外別說圓融.應有五土。故今答云.故其後三,但融他四,即是我宗.非別有體.其圓融之因亦如上說。又說淨土總有二義︰一、行淨業為因,感淨相果.二、以德業為因,感自在淨果。行業始自凡夫終至十地.德業始起不動,終至如來。故第二別明是行業淨.第三融攝是自在淨.第一總明,具斯二淨.故疏為三。
又此十事展轉生起︰謂諸佛土總由佛力.何以由之.法如是故。法爾云何而有異耶.業不同故。眾生由業,佛復由何.成一切智之所變故。生佛有異,何以凡聖同居.同構一緣故。何以復有純菩薩國.菩薩願行力故。既由行業何可轉變.勝解自在故。云何復得融攝重重.佛及普賢自在力故。
(四)生起鉤鎖。
「經」諸佛子.是為略說以十種因緣.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三、結略顯廣.如前已釋。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所說無邊眾剎海.毗盧遮那悉嚴淨.世尊境界不思議.智慧神通力如是。
第一偈頌佛神力︰據此無邊剎海皆遮那嚴淨.則下嚴華藏猶是分明.理實而言,願周法界。
「經」菩薩修行諸願海.普隨眾生心所欲.眾生心行廣無邊.菩薩國土遍十方
「經」菩薩趣於一切智.勤修種種自在力.無量願海普出生.廣大剎土皆成就
第三偈頌第四成一切智自受用土因︰前半因.後半果.成唯識云「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配經可見。
【大圓鏡智相應淨識】,即果位第八.此是依因,依此頓變故。【由昔所修】下,此是行因.【從初成佛】下,辨其果相︰初明豎長.後【周圓】下,明其橫廣。
「經」修諸行海無有邊.入佛境界亦無量.為淨十方諸國土.一一土經無量劫。
第四偈頌第六嚴淨願力,及第七不退行願。【修諸行海無有邊】者,論云「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變」。上經雖云願力,非無有行.為分功用有無,長行成其二句.皆他受用.故偈為一。前之半偈︰初句頌第六.次句頌第七.以八地已上念念入法流,心心趣佛境故.後之半偈通其二文。
【謂平等性智等】者,上已具引︰先智後行俱是緣因.亦以行為因,以智為緣,故云因緣。亦上二皆因,隨十地菩薩為緣.如上隨所化眾生等變化為淨土.即是果相.初地見剎等百三千,故名為小.二地即千.三地萬等.後後大於前前.前前即劣.後後漸勝。下所引地義,並如本品。
「經」眾生煩惱所擾濁.分別欲樂非一相.隨心造業不思議.一切剎海斯成立。
第五偈卻頌第三眾生行業.加造業因.煩惱所擾,造於穢剎.欲樂非一,感土有殊。前與菩薩同修必多善業.故此明於煩惱。
「經」佛子剎海莊嚴藏.離垢光明寶所成.斯由廣大信解心.十方所住咸如是。
第六偈頌菩薩勝解。
「經」菩薩能修普賢行.遊行法界微塵道.塵中悉現無量剎.清淨廣大如虛空。
第七偈頌超頌普賢願力.以普賢有三︰一、位前普賢.但發普賢心即是.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賢︰即等覺位故.此居佛前。三、位後普賢︰謂得果不捨因行.故長行居後。
「經」等虛空界現神通.悉詣道場諸佛所.蓮華座上示眾相.一一身包一切剎
一念普現於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毗盧所嚴淨
八、有二偈,卻頌如來自在︰前偈頌果用.後偈頌善流.略不頌法爾.法爾即是法性,通故略之。
▲又第七偈依中有依.第八偈正中有依.第九偈融於三世.故三共顯融攝無礙。▲然其無礙通有十種︰★諸教說土,或謂但是無常.或云心變.理事懸隔、多一不融.故今經宗,要辨無礙︰
★(一)理事無礙︰謂全同真性,而剎相宛然.經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莊嚴悉清淨故」。
(三)廣陜無礙︰不壞相而普周故.經云「體相如本無差別.無量國土悉周遍等」。
(四)相入無礙︰下文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及此文云「身包一切等」.其文非一.亦是一多無礙。
(八)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剎.剎內塵中見剎亦然.重重無盡如帝網故。
(九)主伴無礙︰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為眷屬.下經云「毘盧遮那昔所行.種種剎海皆清淨」.種種剎即眷屬也。
(十)時處無礙︰謂或於一剎現三世劫.或於一念現無量剎.如今第九偈文.又下文云「三世所有諸莊嚴,摩尼果中皆顯現」。
【又第七偈依中有依】下,以義料揀.成無礙行門。此即賢首華藏觀意,彼有五門︰一、成立因緣︰正當此門起具因緣.二、相狀布列︰即華藏品風輪香海等.三、具德圓滿.四、依正融攝.五、攝成觀智。
一、牒經略明.即彼第四。
二、具德圓滿有四:(一)【然其無礙,通有十種】下,總摽.(二)【諸教說土】下,立意。(三)【事理無礙】下,開門別釋。(四)【此十無礙】下,結釋六相。
(一)總摽者,即彼第三.但解此二,自成觀智.略無第五。然彼具德,指一香樹,亦明十義︰一、此香樹即佛智身德.二、即轉法輪.三、事理無礙.四、悲智德.五、難思德.六、體用無礙.七、定亂無礙.八、微細德.九、佛境界德.十、緣起無礙德。而內外相參以成十門.亦不引證。今為順經加減廢立皆引文證.而具事理事事無礙.疏中有四。
(二)立意者.【或是無常】者,通大小乘.【或云心變】,唯是大乘.【理事懸隔】,明非實教。
(三)開門別釋者︰一中.引經.即第十經偈末句云「安住於虛空」.今但取莊嚴為事.法界為理.無差別言,即是無礙。二成壞中,不引文者,義易了故.亦是此偈故.云「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所現雖敗惡.其處常堅固」。【三中︰經云.體相如本等】者,即第八經釋剎種章偈.及後【四、相入】中所引,即前偈前半.具云「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普周遍」。【五、相即無礙】,證文即第十七經。【六、清淨珠王等】,即第八香水河偈.具云「清淨珠王布若雲.一切香河悉彌覆.其珠等佛眉間相.炳然顯現諸佛影」.今但取初後二句是顯微細之義。【七、隱顯】中,略不引經.以義多故.即此中偈「隨心造業不思議.一切剎土斯成立」.即其義也。以同處異見故不可思議.又形狀偈云「一切塵中所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隨其心樂種種殊.於虛空中悉能作」。釋曰︰既一塵隨樂,種種皆作.則隱顯自在也。然疏文中略出二種隱顯︰一、染淨隱顯.如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則淨隱染顯。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則染隱淨顯.故摩竭提國其地金剛等。二、明異類隱顯︰如須彌山形世界一類顯時,江河等形即皆隱也。長剎顯時,短剎則隱.餘可例知。【八、重現無礙】,亦不引文.以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已頻引故。若更引者,依住偈云「或有國土周法界.清淨離垢從心現.如影如幻廣無邊.如因陀羅各差別」等。【九】所引即第八經,釋小海中偈。十中【又下文云】,即第八經,河間樹林偈。
(四)結釋六相之義.略如前說.廣如十地別章。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或依虛空住.或依一切寶光明住.或依一切佛光明住.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或依一切佛音聲住.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剛手住.或依一切世主身住.或依一切菩薩身住.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長行,釋中十事.文並可知。然【依】異者,由於心樂有差別故。謂第一句【依莊嚴住】者.樂飾好故.第二句樂無礙故.第三句樂即質光故.第四句怖眾苦故.第五句愛離質光故.光作寶色非寶發光.第六句奉聖教故.第七句求神護故.第八句求天護故.第九句菩薩願力所任持故.第十句普安眾生故。
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有二︰(一)宿因力︰頌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即世主菩薩神力,任持攝屬己故。
二、由無漏體事,大小無礙.得相依住故。
【如何廣大】下,隨難別釋︰釋第八九,有二義釋︰前通諸教.後【由無漏】下,即事事無礙宗.故上普賢云「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等」。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遍滿十方虛空界.所有一切諸國土.如來神力之所加.處處現前皆可見。
頌有二十二.文分兩別︰第一偈總顯.後二十一偈,別頌前文。
第一偈總顯者︰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故梵本云「一切依佛神通現」。長行不列者,若列則餘九非佛神通.故偈以此文該於前十,皆佛神力。
「經」或有種種諸國土.無非離垢寶所成.清淨摩尼最殊妙.熾然普現光明海。
「經」或有光明清淨剎.依止虛空界而住。
「經」或在摩尼寶海中.復有安住光明藏。
三、半偈頌依寶光明。
「經」如來處此眾會海.演說法輪皆巧妙.諸佛境界廣無邊.眾生見者心歡喜。
四、一偈頌佛光.稟佛教光成世界故。
「經」有以摩尼作嚴飾.狀如華燈廣分布.香燄光雲色熾燃.覆以妙寶光明網。
五、一偈頌寶色光明住.以嚴及覆,影顯依住。
「經」或有剎土無邊際.安住蓮華深大海.廣博清淨與世殊.諸佛妙善莊嚴故
或有剎海隨輪轉.以佛威神得安住.諸菩薩眾遍在中.常見無央廣大寶。
六、二偈頌佛音聲︰謂妙善所感音聲,有威神故。
「經」或有住於金剛手.或復有住天主身.毗盧遮那無上尊.當於此處轉法輪。
七、一偈頌七八二住.兼顯說法。
「經」或依寶樹平均住.香燄雲中亦復然.或有依諸大水中.有住堅固金剛海
或有依止金剛幢.或有住於華海中.廣大神變無不周.毗盧遮那此能現
或脩或短無量種.其相旋環亦非一.妙莊嚴藏與世界.清淨修治乃能見
如是種種各差別.一切皆依願海住.或有國土常在空.諸佛如雲悉充遍
或有在空懸覆住.或時而有或無有.或有國土極清淨.住於菩薩寶冠中
十方諸佛大神通.一切皆於此中見.諸佛音聲咸遍滿.斯由業力之所化
八、有六偈頌依菩薩身住︰若樹若水皆菩薩身.菩薩現故。長行但云菩薩.此中兼依佛身。此中雖有願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賢願。
「經」或有國土周法界.清淨離垢從心起.如影如幻廣無邊.如因陀網各差別
或現種種莊嚴藏.依止虛空而建立.諸業境界不思議.佛力顯示皆令見
一一國土微塵內.念念示現諸佛剎.數皆無量等眾生.普賢所作恆如是
為欲成熟眾生故.是中修行經劫海.廣大神變靡不興.法界之中悉周遍
法界國土一一塵.諸大剎海住其中.佛雲平等悉彌覆.於一切處咸充滿
如一塵中自在用.一切塵內亦復然.諸佛菩薩大神通.毗盧遮那悉能現
一切廣大諸剎土.如影如幻亦如燄.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
滅壞生成互循復.於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淨願.廣大業力之所持
九、餘八頌皆頌普賢願所生住.於中三︰
初二偈明廣大國土.周法界故︰前偈明淨識所生,心外無體,故如影像.後偈難思業起,起不離空。
次四偈明微細國土.調生自在︰然佛力現此.亦普賢願收.故二段文,皆兼佛力。
末後二偈彰剎體性.結歸有在︰初偈明剎依性有,有即非有.次半成壞更起,猶若尋環.後半結歸普願,兼顯廣業。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無量差別.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燄形.或如樹形.或如華形.或如宮殿形.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第三段形相.亦通染淨。
長行釋中【非圓方】者︰三維八隅皆非圓方.故云無量差別。【山焰形】者︰如山似焰,皆取上尖,對上方圓等故。餘並可知。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國土海種種別.種種莊嚴種種住.殊形共美遍十方.汝等咸應共觀察。
頌中︰十偈分二︰一、總讚勸觀.二、正頌前義。
一、初偈總讚勸觀。
「經」其狀或圓或有方.或復三維及八隅.摩尼輪狀蓮華等.一切皆由業令異 。
或有清淨燄莊嚴.真金間錯多殊好.門闥競開無壅滯.斯由業廣意無雜。
二、正頌前義.兼舉因顯果分二︰(一)初二頌前十段.(二)後七頌前無量差別。
(一)二偈頌前十段.【摩尼輪】者,即水旋之類。【淨焰莊嚴】,頌上山焰。【門闥競開】,義兼宮殿。
「經」剎海無邊差別藏.譬如雲布在虛空.寶輪布地妙莊嚴.諸佛光明照耀中。
一切國土心分別.種種光明而照現.佛於如是剎海中.各各示現神通力。
或有雜染或清淨.受苦受樂各差別.斯由業海不思議.諸流轉法恆如是。
前三彰剎由因異.
「經」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宣妙法 。
於一塵中大小剎.種種差別如塵數.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詣轉法輪。
一切塵中所現剎.皆是本願神通力.隨其心樂種種殊.於虛空中悉能作。
一切國土所有塵.一一塵中佛皆入.普為眾生起神變.毗盧遮那法如是。
後四明自在由佛︰【一毛孔內難思剎】者,更有一理︰謂修行者居自報土,各各不同.佛攝眾生,所現國土似彼報故.重重而現.不離一毛。
【所現國土似彼報故.重重而現.不離一毛】者︰如千盞燈共照一毛.則一毛之上有千重光也.準喻思法。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種種體:所謂或以一切寶莊嚴為體.或以一寶種種莊嚴為體.或以一切寶光明為體.或以種種色光明寶為體.或以一切莊嚴光明為體.或以不可壞金剛為體.或以佛力持為體.或以妙寶相為體.或以佛變化為體.或以日摩尼輪為體.或以極微細寶為體.或以一切寶燄為體.或以種種香為體.或以一切寶華冠為體.或以一切寶影像為體.或以一切莊嚴所示現為體.或以一念心普示現境界為體.或以菩薩形寶為體.或以寶華蕊為體.或以佛言音為體。
長行略辨二十種體.然其剎體諸教不同.或以八微為體.或以唯心為體.或法性為體.或一切法為體。今皆具之.謂眾寶等即是八微.加之佛音聲即九微也。【一念心現】,是唯識頓變。【佛變化】者,或通果色、或一切法,令三世間亙相作故.又融上諸說為無礙剎體。言【日摩尼輪】,即日輪也。【香】通質氣。【佛言為體】者,無礙體事故.又依如來說力起故。
一、則別配︰八微是小乘.唯心是始教.法性是終頓二教.或一切法是圓教。
二、則通明︰圓教具於四義.頓教唯法性.小乘唯八微.始終二教通於前三。若三各別,即二是始教.若三無礙,性相圓融,即是終教。故法相宗出體之別︰一、法性土︰以真如為體.二、實報土︰力無畏等,一切功德,無漏五蘊以為體性.若攝相歸性,亦真如為體。三、色相土︰攝境從心,自利後得智為體.故佛地論云「最極自在淨識為相」.相即體相.若約相別,即四塵為體。四、他受用土︰攝境從心利他後得智為體.攝相歸性亦以真如為體.若約相別亦是四塵。五、變化土︰同前他受用體。是知始教具用三法.圓教則以性融相,相無礙故,通一切法.則事事無礙而為其體.是故疏云【今皆具之】。次引經具收.後融無礙。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或有諸剎海.妙寶所合成.堅固不可拔.安住寶蓮華
或是淨光明.出生不可知.一切光莊嚴.依止虛空住
或淨光為體.復依光明住.光雲作嚴飾.菩薩共遊處
或有諸剎海.從於願力生.猶如影像住.取說不可得
或以摩尼成.普放日藏光.珠輪以嚴地.菩薩悉充滿
有剎寶燄成.燄雲覆其上.眾寶光殊妙.皆由業所得
或從妙相生.眾相莊嚴地.如冠共持戴.斯由佛化起
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
或以佛光明.摩尼光為體.諸佛於中現.各起神通力
或普賢菩薩.化現諸剎海.願力所莊嚴.一切皆舒妙。
頌中十偈︰
第三偈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
第四偈頌二種體︰【願力生】者,頌佛力持.【如影像現】,頌妙寶相.若兼二事,頌佛變化。
第七偈頌寶冠︰寶冠亦佛變化.非正頌佛化也。
第八偈頌一念普現境界。
第九偈頌一切寶莊嚴示現.及頌後三體︰【摩尼光】者,頌菩薩形寶及寶華蘂.【佛光明】者,頌佛音聲.聲光成剎故。
第十偈結歸普賢。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種種莊嚴︰所謂或以一切莊嚴具中出上妙雲莊嚴.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或以說一切眾生業報莊嚴.或以示現一切菩薩願海莊嚴.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莊嚴.或以一念頃示現無邊劫神通境界莊嚴.或以出現一切佛身莊嚴.或以出現一切寶香雲莊嚴.或以示現一切道場中諸珍妙物光明照耀莊嚴.或以示現一切普賢行願莊嚴.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第五段剎莊嚴中,唯明淨剎.其中或寶為嚴.或人或法.或說法修行示現.融攝皆為嚴剎.以人法為寶故。又由說法因等得莊嚴果.以果名因為莊嚴也。
莊嚴有三,即名三淨︰一、處所淨.即眾寶為嚴.二、住處眾生淨.即人寶為嚴.三、法門流布淨.即以法為嚴。對文可知。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廣大剎海無有邊.皆由清淨業所成.種種莊嚴種種住.一切十方皆遍滿。
「經」無邊色相寶燄雲.廣大莊嚴非一種.十方剎海常出現.普演妙音而說法
菩薩無邊功德海.種種大願所莊嚴.此土俱時出妙音.普震十方諸剎海
眾生業海廣無量.隨其感報各不同.於一切處莊嚴中.皆由諸佛能演說
三世所有諸如來.神通普現諸剎海.一一事中一切佛.如是嚴淨汝應觀
過去未來現在劫.十方一切諸國土.於彼所有大莊嚴.一一皆於剎中見
一切事中無量佛.數等眾生遍世間.為令調伏起神通.於此莊嚴國土海
一切莊嚴吐妙雲.種種華雲香燄雲.摩尼寶雲常出現.剎海以此為嚴飾
十方所有成道處.種種莊嚴皆具足.流光布迥若彩雲.於此剎海皆令見
普賢願行諸佛子.等眾生劫勤修習.無邊國土悉莊嚴.一切處中皆顯現
後九別頌上文︰於中初一偈,頌初妙雲.次一偈,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偈,卻頌說眾生業報.後六偈,如次頌後六事。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方便海。
第六段明剎清淨︰【方便】者,唯約淨也.若約隨宜攝物佛應統之,則淨穢皆稱佛土.若就行致唯淨非穢。
剎清淨疏文有四︰一、總摽大意.二、別顯其相.三、對教揀定.四、對文揀濫。
一、總摽大意︰言【唯約淨】者,以言清淨故.不同形等通於染淨。言【行致】者,即生公意.彼淨名注云「行致淨土,非造之也.造於土者,眾生之類矣」.十四科中釋致義云「問︰云何致而非得耶。答︰夫稱致者︰體為物假雖獲非己」。釋曰︰謂因他而得故名為致.謂佛修萬行直趣真極.不取色相他受用等.因他眾生遂以大悲為物取土,故云行致.既因萬行而致於土必招淨也。
然淨有二種︰
一、世間淨︰離欲穢故.以六行為方便.上二界為淨土。
二、出世間淨︰此復二種︰一者出世︰所謂二乘.以緣諦為方便.權教說之,無別淨土。約實言者,出三界外,別有淨土,二乘所居.智論有文。二者出世間上上淨︰此謂菩薩.即以萬行而為方便.以實報七珍無量莊嚴而為其土。今此正明菩薩兼顯二乘。然出世上上淨中,復有二種︰一者真極︰佛自受用相累兼亡.而為方便。二者未極︰等覺已還.故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未極之中復有二種︰一、八地已上一向清淨︰以永絕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故其淨土色相難名。二、七地已還,未出三界,無漏觀智,有間斷故.非一向淨。
二、別顯其相︰展轉開之.乃成四重.皆以方便為因.清淨為果。
第一對:言【以六行為方便】者︰謂厭下苦麁障,欣上淨妙離.故以色無色界而為淨土。
第三對:【然出世上上淨中】下是。言【仁王經等】者,即菩薩行品波斯匿王讚佛.此前一偈半云「正覺無相遍法界.三十生盡智圓明.寂照無為真解脫.大悲應現無與等。湛然不動常安隱.光明遍照無所照.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在文易知。若瓔珞經亦云「佛子.有土名一切賢聖所居之處.是故一切眾生、一切賢聖.各有自居果報之土.若凡夫眾生住五陰中為正報之土.山林大地名為依報之土。初地聖人亦有二土︰一、實智土︰前智住、後智為土.二、變化淨穢︰經劫數量應現之土.乃至無垢地土亦如是。一切眾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土住果報故.唯佛獨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我昔在普光堂.廣為一切眾生說淨土門」.以上二經,唯佛為淨。
第四對︰即【未極之中】下也。言【永絕色累】者,即生公十四科淨土義云【夫未免形累者,八地已前在生空觀,即淨土.出即居穢土。八地已上長在生空.即長在淨土.故須託土以自居之。八地已上永絕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土復何為】。意云︰八地淨無生忍得色自在,捨於分段,故云永絕色累.一切世間出世間心悉不現前,故云照體獨立.稱性普周故云神無方所.神即心神。易云「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故神無方而易無體.既無色累,故其土相,難以名目。
【七地已還等者,未出三界】者︰依直往者,未捨分段故.【無漏觀智有間斷】者,即六地已下.若至七地觀無有間.依十地經六地已下為染.八地已上為淨.七地亦名中間.亦可名染.亦得名淨,或非染非淨。今取染義,故非純淨。
若依瑜伽,入初地去,方為淨土.三賢所居皆穢非淨.此分受用變化別故。約此經宗,十信菩薩即有淨土.故今此文,始自近友,終成佛力,皆淨方便,故通萬行。
三、對教揀定,可知。
然淨方便即是淨因.長行亦可為等流果.如云久近善友,得生有善友之剎中.故即十事皆淨相也。然望莊嚴有同.約門別故.望具因緣,當知亦爾。又起具因緣,通於染淨.此則唯淨.莊嚴多約其果.清淨多約其因。又前多修善.此多治惡.故於世界,此如洗滌.彼如粉繪。
四、對文揀濫.於中有二︰
(一)對此文︰上來四對,皆約清淨為果,方便為因.今以義通,方便亦果.親近善友,即是方便。今得人寶為嚴,則兼於果故.極樂等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等流果也。
(二)【然望莊嚴】下,對前文揀︰如莊嚴中云「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與此增長廣大功德雲遍法界故文同.又彼偈中多舉因顯果.與此長行同。此云慈悲廣大遍眾生.以此莊嚴諸剎海.與莊嚴同。起具因緣、諸淨剎因,與此長行修淨因同.故為此揀.疏文有二︰
<一>明門別︰謂所用雖一,用處不同.猶如說法在布施門名為法施.在智慧門名為方便等。
<二>【又起具】下,更以別理揀於二門︰則具緣是通.此處則局.故前疏云.唯約淨也。對於莊嚴則多少不同.如多藥和合從疆得名。定中有慧,但資於定.慧中有定,但名般若等.故云彼多約果.此多約因。從前多修善者亦從多少。前則以因對果.論其多少.此則唯就因中自有多少。前云「菩薩無邊功德海及普賢行願.諸佛子等眾生劫勤修習」.此多修善也。今乃文云「淨修廣大諸勝解.成就方便清淨力」.即治惡多。文顯可知。
「經」所謂諸菩薩親近一切善知識同善根故.增長廣大功德雲遍法界故.淨修廣大諸勝解故.觀察一切菩薩境界而安住故.修治一切諸波羅蜜悉圓滿故.觀察一切菩薩諸地而入住故.出生一切淨願海故.修習一切出要行故.入於一切莊嚴海故.成就清淨方便力故。
第一句中【近善友同善根】者,如善財夜神處廣說。
第二句智導慈雲大彌法界。
第四句即初地證遍行如,故云【觀察一切境界】.生如來家故云【安住】。
第五句【修治等】者,見道之後修道位故.餘雖未滿一切皆修.若約圓融亦得稱滿。
第七句初地發願順行.至第八地一切皆成.故名【出生一切願海】。而言淨者,純無漏故。
第八句即九地.二乘出要唯止與觀.菩薩出要唯無礙辯.令眾出故。
十中前三變化淨因.後七受用淨因。上欲總收諸土,故依次豎配.若約橫修,初心即可圓具其十。
【如善財夜神處說】.即七十三經,大願精進力夜神.善財初見.起於善知識同已等十心.便得佛剎微塵數行.所謂同念心︰常憶念十方三世佛故.同慧心︰分別決定一切法故等.廣如彼說。此下數段皆如十地經文。
「經」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剎海諸莊嚴.無數方便願力生.一切剎海常光曜.無量清淨業力起。
頌中九偈分二︰
【前半方便.後半清淨】者︰以各下句有方便清淨言故。【皆上句果.下句因】者︰從多分說,則方便為因,清淨為果.若從通說,俱通因果︰方便約因,善巧出生於土.方便約果,依正業用是淨土相.清淨約因,離諸障蓋.清淨約果,無有三惡八難等故。
「經」久遠親近善知識.同修善業皆清淨.慈悲廣大遍眾生.於此莊嚴諸剎海
一切法門三昧等.禪定解脫方便地.於諸佛所悉淨治.以此出生諸剎海
發生無量決定解.能解如來等無異.忍海方便已修治.故能嚴淨無邊剎
為利眾生修勝行.福德廣大常增長.譬如雲布等虛空.一切剎海皆成就
後八別頌前文.於中︰
初四如次頌上四淨︰初地慈悲為首,故云為生.修行遍滿真如,故云廣大。
「經」諸度無量等剎塵.悉已修行令具足.願波羅蜜無有盡.清淨剎海從此生
第五偈頌修治淨及超頌第七願淨.以願通初地八地.此據初地故超頌也。
「經」盡修無等一切法.生起無邊出要行.種種方便化群生.如是莊嚴國土海
第六偈頌前第八出要。
「經」修習莊嚴方便地.入佛功德法門海.普使眾生竭苦源.廣大淨剎皆成就
第七偈頌第九及卻頌觀菩薩地.地義通前後故。
「經」力海廣大無與等.普使眾生種善根.供養一切諸如來.國土無邊悉清淨
第八偈頌方便力︰上來且配長行.其間亦兼餘義。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出現差別.所謂【或現小身、或現大身.或現短壽、或現長壽】.【或唯嚴淨一佛國土、或有嚴淨無量佛土】.【或唯顯示一乘法輪.或有顯示不可思議諸乘法輪】.【或現調伏少分眾生.或示調伏無邊眾生】.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第七段佛出現差別者.十事五對.於海及種有此差別。五中︰初二隨彼類故.三、緣廣陜故.四、隨機宜故.五、熟未熟故。
【初二隨彼類】者︰如佛出娑婆,但可丈六.若生極樂無量由旬.不可以無量由旬之如來,以化三尺身眾生.丈六之佛化萬丈之人.壽亦然矣。居於此剎不滿百年.彌陀人民壽皆無量.然此一對亦通化機多少。
次一【緣廣狹】者︰緣廣則剎廣,如文殊普見之邦.緣狹則剎狹,如迦葉光德之國。
五、根熟者化多,如釋迦之化.未熟則化少,如須扇多如來.亦是因中緣廣狹故。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佛種種方便門.出興一切諸剎海.皆隨眾生心所樂.此是如來善權力
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能為眾生現眾相.隨其心樂悉令見
或為眾生現短壽.或現住壽無量劫.法身十方普現前.隨宜出現於世間
或有嚴淨不思議.十方所有諸剎海.或唯嚴淨一國土.於一示現悉無餘
或隨眾生心所樂.示現難思種種乘.或有唯宣一乘法.一中方便現無量
或有自然成正覺.令少眾生住於道.或有能於一念中.開悟群迷無有數
或有毛孔出化雲.示現無量無邊佛.一切世間皆現覩.種種方便度群生
或有言音普周遍.隨其心樂而說法.不可思議大劫中.調伏無量眾生海
或有無量莊嚴國.眾會清淨儼然坐.佛如雲布在其中.十方剎海靡不充
諸佛方便不思議.隨眾生心悉現前.普住種種莊嚴剎.一切國土皆周遍
十頌分三︰初一頌總標.次五偈別釋︰如次頌前五對.後四頌總結︰既隨心總遍故.剎海塵數未足為多。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劫住︰所謂或有阿僧祇劫住.或有無量劫住.或有無邊劫住.或有無等劫住.或有不可數劫住.或有不可稱劫住.或有不可思劫住.或有不可量劫住.或有不可說劫住.或有不可說不可說劫住。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長行略列有十大.數更有多少不同.如標結中及頌所顯.並通諸剎.不謂淨長.如大地獄其壽更長.人趣却促.故極惡極善受時即多.更約異門亦不可定也。十中唯九者,欠不可說不可說也.並如阿僧祇品。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世界海中種種劫.廣大方便所莊嚴.十方國土咸觀見.數量差別悉明了。
我見十方世界海.劫數無量等眾生.或長或短或無邊.以佛音聲今演說。
偈中十頌︰然劫但時分,無別義理.故此偈文轉勢頌之.略分為三︰
初二總標許說.頌上標也。
「經」我見十方諸剎海.或住國土微塵劫.或有一劫或無數. 以願種種各不同。
「經」或有純淨或純染.或復染淨二俱雜.願海安立種種殊.住於眾生心想中
往昔修行剎塵劫.獲大清淨世界海.諸佛境界具莊嚴.永住無邊廣大劫
有名種種寶光明.或名等音燄眼藏.離塵光明及賢劫.此清淨劫攝一切
有清淨劫一佛興.或一劫中無量現.無盡方便大願力.入於一切種種劫
或無量劫入一劫.或復一劫入多劫.一切劫海種種門.十方國土皆明現
或一切劫莊嚴事.於一劫中皆現覩.或一劫內所莊嚴.普入一切無邊劫
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淨
餘七頌總結.偈各一義︰第一偈明修短通於染淨.結以心想。第二偈淨劫住久.釋以因深。第三偈列諸劫名.染淨相攝。第四偈佛興願異故.入劫不同。第五偈一多互融.齊攝雙現。第六偈時法相攝.普入無邊。第七偈結由想心.示以方便.【一方便皆清淨】者︰即了唯心也︰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不壞於相則劫海無邊。
【一念與劫】下,釋唯心方便之義.然一念與劫並由想心.此有二意︰一者由有想念即有剎那.積此剎那終竟成劫.心想若滅生死長絕.此順經文。二者一切境界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此順經意.成唯心觀.是故疏云「心想不生長短安在.無長無短即心體清淨」.是以經言「以一方便皆清淨」也.此約真性故。第三句是不壞相義.相性無礙剎海義也。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
第九段劫轉變故差別者.此有二種︰一、但約感成住壞劫,皆名轉變.二、唯約住劫之中,居人善惡,令染淨轉變。
【唯約住劫之中,居人善惡】︰復有二義。一、約眾生引因所得.二、約菩薩居中作用,心純善故.染淨交徹耳。
「經」所謂法如是故.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
釋中具二︰
初一即是前義.故云無量成壞劫轉變。言法爾者.法爾隨業轉也.若爾.何異起具因緣。因緣意在於因.轉變意彰於果.又因緣通有唯成不壞.如自受用因是也。
「經」染污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轉變。
餘九釋後義︰
【遇惡緣故,淨變為染】,即是經中染污眾生住故.七十二經云「往昔此城邑.大王未出時.一切不可樂.猶如饑鬼處.眾生相殺害.竊盜縱婬佚.兩舌不實語.無義麁惡言.貪愛他財物.瞋恚懷毒心.邪見不善行.命終墮惡道.以是諸眾生.愚癡所覆蔽.住於顛倒見(上惡緣也).天旱不降澤.以無時雨故.百穀悉不生.草木皆枯槁.泉流亦乾竭.大王未興世.河池悉枯涸.園苑多骸骨.望之如曠野.(即劫變也)」。
「經」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二、修人天大福.令世界多染少淨.故先云染.如下文云【粳米自然生等】。
【粳米自然生等】,即是上經.次文云「大王昇寶位.廣濟諸群生.油雲被八方.普雨皆充洽」.乃翻十惡成十善也。其中翻偷盜云「往昔諸眾生.貧窮少衣服.以草自遮蔽.饑羸如餓鬼.大王既興世.粳米自然生.樹中生妙衣.男女皆嚴飾」.即其事也。
「經」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三、即地前.以未斷障,故非純淨.以淨多故,故先云淨。經多云染淨.與前何別.或譯人之失.或傳寫之誤。
【即地前】者︰信解是地前通稱.亦名勝解行住.未證真如,但依解力而修行故。
「經」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淨劫轉變.
「經」諸菩薩各各遊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邊莊嚴劫轉變。
五【各各遊諸世界】者︰即二地至十地諸菩薩遊戲神通.以多莊嚴而嚴一剎.或以一嚴而嚴多剎.所至染剎則能莊嚴也。
【以多莊嚴而嚴一剎】者,如第五迴向.即「願普攝十方三世所有佛剎一切莊嚴,而嚴一一剎.一切亦然」.至登地竟能如願成.如八地十地中說。
【或以一嚴而嚴多剎】者,第二迴向云「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法生分別.如是開悟諸眾生.一切無性無所觀」。
「經」十方一切世界海諸菩薩雲集故.世界海無量大莊嚴劫轉變。
【如上口光召眾】者,即第六經.「其諸菩薩既至會中.現自在用.如是坐已.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寶種種色光明.一一光中現十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此諸菩薩悉能遍往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彼一一塵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廣大剎.一一剎中皆有三世諸佛世尊.此諸菩薩悉能遍往親近供養等」.即嚴微塵中剎也。
「經」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
七【莊嚴滅劫】者,此明失善緣而惡現.謂如來示滅,能事隨滅.佛滅百年乳不及水.況今之世.況於減極.稗為上味.鐵為上嚴。
【佛滅度百年乳不及水】者.育王經說:育王常供養諸聖僧.上座食乳稍多。育王白言︰乳若多食恐生疾患。上座云︰此乳有何力.不及世尊在世時水.今佛滅度一切精淳皆沈地下。育王願見佛在時水.上座展手地下取水.育王甞之實過於乳.明知福人滅矣,能事隨滅。百年上爾況今去聖將二千年,尤更淡薄.況於減極。【鐵為上嚴.稗為上味】.如起世等經說。
「經」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淨劫轉變。
八、如彌勒來也。
【如彌勒來】者,即彌勒下生經說「佛告舍利弗云︰四大海水以漸減少三千由旬.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人壽八萬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隱快樂.有一大城名翅頭末底.長十二由旬.廣七由旬.其城七寶上有樓閣.戶牖軒窗,皆是眾寶.真珠網覆.街廣十二里.巷陌處處.皆有明珠之柱.處處皆有金銀之聚.便利不淨.地裂受之.受已還合.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事.園林池沼、八功德水、眾華異香,皆悉盈滿.不生草穢.一種七穫味甚香美.增色力身等」.廣如彼說。
「經」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淨劫轉變。
【淨名足指按地】者︰即佛國品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言「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道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即答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時世尊即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眾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等是也」。
【法華三變淨土】者,即寶塔品.大樂說請開塔戶.佛言須集分身.大樂說請集分身佛.世尊放光遠召.為欲受分身佛故「一、變娑婆.二、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皆令清淨.坐佛不足.第三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皆令清淨.故云三變」。
上之十事,初總.餘別.不出業故。又初二屬凡.次四菩薩.後三屬佛.又約佛菩薩,即染令淨.約於凡夫,即淨成染。
「經」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諸國土.皆隨業力生.汝等應觀察.轉變相如是
染汚諸眾生.業惑纏可怖.彼心令剎海.一切成染汚
若有清淨心.修諸福德行.彼心令剎海.雜染及清淨
信解諸菩薩.於彼劫中生.隨其心所有.雜染清淨見
無量諸眾生.悉發菩提心.彼心令剎海.住劫恆清淨
無量億菩薩.往詣於十方.莊嚴無有殊.劫中差別見
一一微塵內.佛剎如塵數.菩薩共雲集.國土皆清淨
世尊入涅槃.彼土莊嚴滅.眾生無法器.世界成雜染
若有佛興世.一切悉珍好.隨其心清淨.莊嚴皆具足
諸佛神通力.示現不思億.是時諸剎海.一切普清淨
十頌如次頌前可知。
「經」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所謂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場遍十方法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遍法界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變化名號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音聲普遍世界海無邊劫住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法輪方便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塵無差別.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塵一切三世諸佛世尊廣大境界皆於中現無差別。諸佛子.世界海無差別,略說如是.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
第十段無差別者︰謂前九辨諸世界,約相不同,隨業染淨,由於眾生有差別故。今云無差,性無二故.故偈云業性起也。又約權設,則種種差別.今約實說,則一切無差.如教法中,或說三乘,即是差別.說華嚴時,一切無差。又皆是諸佛之所用故.一一融攝,等無異故。故前九差別,是此無差之差.今此無差,即是前九差之無差也.故法華云「眾生見燒淨土不毀」.二皆相即。由依此義,說淨土中十八圓滿.一一稱真,皆周遍故。
釋中十事︰一、海中包數同︰則盡海之塵,一塵一剎,已是含攝之義。二、佛示威力同.三、道場同︰同真性故.四、眾會同︰常隨眾故.五、光明.六、名號.七、音聲.八、法輪方便︰上七皆約不動一而普遍無差。九、塵含剎海.十、塵容佛境︰此二約不壞相而廣容無差。
【謂前九辨諸世界約相不同至皆周遍故】,皆釋標名.於中有三︰
三【又皆是諸佛之所用故】下,收差與無差皆歸果用︰前之二對,性相權實,二不相即。今則融即.言【無差之差】者,是圓融上之行布也.【差之無差】者,是行布上之圓融也.若離圓融則無可差別也.若離差別無可圓融.如攬別成總.非離別外而有此總.引法華經但明二不相離。【由依此義】下,顯十八圓滿由此而成。
【盡海之塵,一塵一剎,已是含攝之義】者︰以經云「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無差別」︰謂一箇世界海,還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則義當一塵是一世界竟.唯就此一句已顯融攝.釋無差別.義善成矣。若界界相望,論無差者︰無差全少。今十句中句句各有世界海塵.則一海之中已有十世界海塵數無差.故須融攝思之。
「經」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微塵中多剎海.處所各別悉嚴淨.如是無量入一中.一一區分無雜越
一一塵內難思佛.隨眾生心普現前.一切剎海靡不周.如是方便無差別
一一塵中諸樹王.種種莊嚴悉垂布.十方國土皆同現.如是一切無差別
一一塵內微塵眾.悉共圍遶人中主.出過一切遍世間.亦不迫隘相雜亂
一一塵中無量光.普遍十方諸國土.悉現諸佛菩提行.一切剎海無差別
一一塵中無量身.變化如雲普周遍.以佛神通導群品.十方國土亦無別
一一塵中說眾法.其法清淨如輪轉.種種方便自在門.一切皆演無差別
一塵普演諸佛音.充滿法器諸眾生.遍往剎海無央劫.如是音聲亦無異
剎海無量妙莊嚴.於一塵中無不入.如是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業性起
一一塵中三世佛.隨其所樂悉令見.體性無來亦無去.以願力故遍世間
頌中,十頌如次頌上十義.但第六約身,與前名體異耳。而前但約平漫無差.今顯塵內重疊融攝無差之義。若云約共同事者.何以不言染同業苦同.豈世界海中都無此耶。
【而前但約平漫無差】者,即長行云「一一世界海中所有佛威力無差別」.今乃皆云「一一塵中無量光等」.即是重疊無差別也。
【若云約共同事】下,結彈古人.謂經舉十事皆約融攝.若依昔義,何以不言一一世界海中,染淨無差別.一一世界海,由眾生受苦無差別.以世界海中皆有染有苦故.故疏結云「豈世界海中都無此耶」。今經不言.明知約融攝無差別耳。
世界成就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