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來意者︰先辨會來.前信,此解,義次第故.又答十住問,總有二段︰前信是住之方便,此明正位,故次來也。後辨品來︰前品說信究竟,此品趣後說住,故次來也。
【信前,此解】者,即疏本意,疏以前信會答第二會初所脫信問故.次住有二段即古德意。
貳、釋名.亦先辨會名︰約處名忉利天會,約人名法慧菩薩會,約法名十住會,皆依主釋。
後辨品名︰【須彌】正云蘇迷盧,此云妙高,如來以自在力不起覺樹,應機現彼,故云升也。表位漸增不處人間,顯位清淨故居天也。若天表淨,何獨妙高︰
妙有十義如於法故︰一者體妙,謂四寶所成.二者相妙,謂八方四級.三者色妙,謂四正色,北金,東銀.南吠瑠璃.西頗胝迦.一切草木鳥獸等物.隨所至處則同其色,自常不變。四者德妙,謂八方猛風不能令動。五、眷屬妙,謂七金山七重圍繞及七香海海印旋流。六、依持妙,唯天依住,得通者居。七、作業妙,不離本處而鎮四洲,映蔽日月而成晝夜。八、生果妙,謂波利質多能益天眾。九、為首妙,於四洲地最在先成。十、堅固妙,於輪圍中最在後壞。
高者: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爾.下據金剛,上隣空界.頂上縱廣,量亦如之.獨出九山故稱高也。十住之行亦復如是,聞思修解而為妙體,四德八聖以為妙相,四辯為色令物解同.雖同眾音自智不變,八法不動而為妙德.七支奉戒.金山圍繞.七識流轉而為海印.第一義天依持而住.可以神會,非情能升,不離本處遍應十方.映蔽佛口及菩薩月,而成涅槃生死晝夜,生教行果而為妙樹。世界初成菩薩先出,為眾生現種種資具.世界將壞菩薩後沒,為說上定令免三災。高者具成八萬四千諸度法門.自在障外.為眾生故入生死海.亦具八萬四千諸度法門.據金剛性.隣勝義空。又智入佛慧必窮其底,德超方便逈出群峯。為顯十住功德妙高,是故須升妙高山頂.四王處半旁而非正,表住不退,異信輕毛.故越彼天,居妙高頂。善財童子於妙峯山頂見德雲者,亦表斯位彌顯有由。然上所釋皆圓教意,故下發心品云「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與三世佛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纔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共所稱歎」.不可同於方便教說。
若約觀心︰妙高者,謂三昧須彌寂然不動,無思無心,不收不攝,任性而定.稱本心地,入佛智海湛然不遷是妙法樂.觸境自在合本性淨,是四德寶而自莊嚴。斯則本覺如來升法須彌之頂。
【品名︰須彌】下,疏文有二︰一、正釋.二【表位】下,約表法釋.於中四︰
一、正釋.可知︰
二、約表法釋者.於中四︰(一)正約表法.(二)【若天表淨】下,假問徵起。(三)【妙有十義】下,通釋上問.(四)【若約觀心】下,約觀心釋。
(一)(二).可知。
(三)通釋上問中分四︰<一>約能表.<二>【十住之行下】,合所表.<三>【顯十住功德】下,結所釋.<四>【然上疏所釋】下,揀權實。
<一>約能表中二︰先釋妙.後釋高。釋妙中︰【謂七金山七重圍繞】者︰俱舍世間品偈云「蘇迷盧處中(蘇即妙也.迷盧,高也).次踰健達羅(此云持雙.以山頂有二道脊.山能持此.故以為名),伊沙馱羅山(此云持軸.山峯上聳.猶如車軸.山頂持故).竭地洛迦山(俱舍疏云︰此即西方樹名大.疏但依狀翻.不出其名頌疏云︰此方亦有.名檐木山。山上寶樹.形似彼故).蘇達梨舍那(此云善見,見者稱善).頞濕縛竭拏(此云馬耳.山形似彼故).毘那怛迦山(此云象鼻.山形似故).尼民達羅山(俱舍疏云.魚名。其魚觜尖.山形似故︰華嚴音義釋此云︰云持邊山也).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成.蘇迷盧四寶.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餘八半半減.廣皆等高量」。釋曰︰上來所引,正證七金.餘因便來,下疏方要。
【及七香海海印旋流】者,俱舍頌云「山間有八海、前七名為內、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狹、第八名為外、三洛叉二萬、二千踰善那」。釋曰︰前七名為內,七金內故.第八名為外,七金外故.外在鐵圍之內,亦名山間.最初八萬,即持雙之內海也.七金內海皆八功德水.故云香水旋流.外海鐵圍.因便故來耳。
【唯天依住】者︰俱舍頌云「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手及持鬘.恆憍天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釋曰︰謂始從水際,盡第一層,相去十千.傍出十六千.上三層級向上相去數同.傍出漸減一半。第二層八千.三即四千.四即二千.向上漸狹。此四層級.直上方盡妙高.下半四萬踰善那。第一級有藥叉神.名為堅首.乃至第四,是四天王.餘皆四王管.故云【唯天依住】。妙高頂八方,復三十三天居.故皆天住。
【波利質多羅能益天眾】者︰「波利」此云遍也.亦曰周匝.「質多羅」,此云間錯莊嚴︰言此樹眾雜色華周匝莊嚴.或云圓妙莊嚴.即俱舍園生樹也.故俱舍云「東北園生樹.西南善法堂」.論釋云「其園生樹,槃根深廣五十踰(足+善)那.聳幹上升枝條旁布.高廣量等百踰(足+善)那.挺葉開華妙香芬馥.順風熏滿百踰(足+善)那.若逆風熏猶遍五十.是諸天眾遊樂之所」。餘文可知。
<二>合所表者.易知。
<三>總結釋者.於中三︰初、正結釋.次【四王處半】下,通伏難.謂有難言︰若以妙高為表.四王亦處妙高.復為次第.何不處此.故為此通。後【善財童子】下,引例為證。
參、宗趣者︰先約會,以十住行德為宗,攝位德果為趣。二、品以嚴處請佛赴感為宗,根緣契合說法為趣。
「經」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恆對於佛。
肆、釋文者︰此會六品分為二分︰初二品方便發起,後四品當會正說。初二品方便發起中,初之一品唯是由致.偈讚一品義有兩兼︰一、是方便︰謂前品化主赴機,後品助化讚佛,主伴圓備方演法故。二、是所依︰謂三天說法各有偈讚.欲顯三賢皆依佛智有差別故.離如來智無自體故.獨為方便甚抑讚辭.行向二會同此科判。今初一品.長分十段︰第一、本會齊現.第二.不離齊升.第三.各見佛來.第四、各嚴殿座.第五、皆來請佛.第六、俱時入殿.第七、樂音並止.第八、各念昔因.第九、同讚如來.第十、殿皆廣博嚴淨也。
第一、本會齊現中.言【爾時】者,即前二會時主伴齊遍,演前二會之法也。今此明遍即十重說處中第一重也。何須舉此,欲明前會不散成後會故.後必帶前合成法界無礙會故.一一諸會無休息故.後後諸會皆同時故,若散前會即無後故。所以唯約覺樹會者,此為本故得佛處故.理實第二亦同此遍.若同時遍何有九會前後.若有前後,何名同時.應云即用之體同時頓遍,即體之用不壞前後,猶如印文。
【偈讚一品義有兩兼】者︰前是古意,後是新意.可知。十段科中皆有俱齊等言者,以約結通周法界故。
【今此明遍即十重說處中第一重也】︰即第一疏說經緣中,初此閻浮是也.疏文分三︰一、總釋文意.二【何須舉此】下,釋舉二會所以.三【所以唯約覺樹】下,通妨難.此通二難︰一、有難云︰既不散前應舉二會,何以唯言不起覺樹。故此通云初會為本.又第二會近初會故。二【若同時】下,復通一妨.文中先舉難,後【應云即用】下,通釋可知。
「經」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壂。
第二、不離齊升︰明不離覺樹各升釋天。問︰動靜相違,去住懸隔,既云不離,何得言升。
【動靜相違,去住懸隔】下,疏文有五︰一、假問徵起.二、序昔順違.三、申今正解.四、會通古義.五、問答會違。
一、假問徵起.可知
古有多釋︰一云.本釋迦身不起道樹,別起應化以升天上。一云.不起是報,升天是化。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並非文意.以此文中俱是毘盧遮那十身雲故。
二、序昔順違︰昔有五義,而文三節︰(一)併序三師.(二)序第四.(三)序第五。
(一)併序三師者,並約三身,義類大同.欲併破故.先序於昔,可知。後【並非文意】下,辨違.通有二違︰一、違現文︰去住皆是遮那佛故.二、違經宗︰十身非三身故(彼即是後二會.此即今文也)
一云.以去即非去,故名不起.非去即去是以升天,如不來相而來等。若爾.但是升相離故,非是樹下別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
(二)序第四師︰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論性相故.即是事理無礙宗中之意,不違大體,不順今文。於中︰<一>序昔.<二>【若爾但是】下,辨違。
<一>序昔中,先正釋.後【如不來相而來等】,即是古人引例證成.此是淨名經問疾品中淨名之言.經云「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今但引淨名之言.餘略不引。叡公釋云︰文殊心棲實相,形貫法身.內外冥寂,都無來相.都無來相,能以之來.此明心冥至理,體絕去來.應物隨緣不壞來去。而下文殊答者,即得意相領,印成其言.則以三時門領其不來相而來.以合不合門成其不見相而見。前中、三時略舉其一.以相顯故。言三時者,即中論去來品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去時亦無去」.翻此則云「已來無有來.未來亦無來.來時亦無來」︰謂已來已滅,不可言來.未來未有,何得言來.來時不住,已未分之,故亦無來.無去亦然.故下經云【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而淨名所見文殊自菴園而來.菴園眾會謂文殊為去.故文殊言「非唯居士見我不來而來.從菴園見我為去.我亦不去而去也.所以者何下,文殊自徵釋上義」︰謂若先有法從彼而來.既非先有,緣會而來.故於三時無有來矣.無去亦然。來必有從.去必有至.故三句釋別。又有來去,不出三時.今三時無來.故來無所從.三時無去.故去無所至。言所可見者,更不可見者.即以合不合門.成上不見相而見.謂見必有三.謂能見所見及以見者.方成於見。所見因於二成.故無所見。所見無故.餘二寧有.故中論云「見及所見者,是三各異方.如是三法異.終無有合時.異法不可合,非異無可合」.又論云「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若已破於見.則為破見者」.故正見時,即無見矣.因他所引略示綱宗。
<二>辨違者︰但是升即非升.似去即非去.何有樹下不動之身。若菴園有文殊,毘耶更見妙德,可以證此.彼此義異何得援引。
有云︰此佛神通同體業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體遍,去是用應,應是體應.雖升後而不離前.體是應體,雖不離前而升後。若爾.何殊第三師不起是法。又以住釋於不起,而言住是體遍,何得獨住菩提樹耶.升天何得非體遍耶,菩提樹下寧非用耶。
(三)別序第五師.即刊定記主.<一>序昔.<二>辨順違。
<一>序昔中︰以體遍為不動.以用應而猶升。
<二>【若爾何殊第三師不起是法】者,辨違.此有二破︰一、指同前義破.前義不立.此義自破。二【又以住釋於不起】下,直就所立破︰唯住覺樹.非有體遍.遍於去處.何得去非體遍。然覺樹亦用,獨言是體.升天有體,但言是用.故有所違.非責本立同體業用.故下正義亦是即體業用。
今顯正義︰然佛得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然以自在即體之應,應隨體遍,緣感前後,有住有升。閻浮有感見在道樹,天宮有感見升天上,非移覺樹之佛而升天宮,故云不離覺樹而升釋殿.法慧偈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此不離也。「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此而升也.文理有據。更以喻顯.譬猶朗月流影遍應,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其去.諸有識者曉斯旨焉。
古德釋此,略有十義︰一、約處相入門︰以一處中有一切處故.是故此天宮等本在樹下,故不須起.然是用彼故說升也。二、亦約相入門︰以一處入一切處故.樹遍天中亦不須起,欲用天宮表法升進故云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樹下。四、由一即一切︰樹在天上,不起等準前。五、約佛身︰謂此樹下身即滿法界,遍一切處.則本來在彼不待起也.機熟令見故云升也,是故如來以法界身常在此即是在彼。六、約佛自在不思議解脫︰謂坐即是行住等.在此即在彼,皆非下位測量故也。七、約緣起相由門.八、約法性融通門.九、約表示顯法門.十、約成法界大會門。
四、會取古釋,於中二︰(一)正序.(二)會通。
(一)正序.可知。
然此十解︰前五玄門,次四所以,後一總意。欲成十義相參而立,雖似雜亂不違經宗,並可用也。
(二)為其會通.於中又二︰<一>總會.<二>別會通。
<一>總會者︰意明古德所立.文則雜亂.義則無違。
然此中相望有四對法相即無礙︰一、此處彼處.二、此身彼身.三、若去若住.四、若一若多。約處︰此處彼處相即無礙,應如十中前四。約身相即無礙,應如五六及前正顯.又十中後四通於身處。約處唯有此彼.約身更加去住.謂此身即是彼身,去身即是住身,若身若處俱通一多。上來諸法同在一時無前後也。一多相望應成四句︰一、不離一切樹下升一天宮,即如今文.二、不離一樹升一切天.三、不離一切樹而升一切天.經云十方世界悉如是故.四、不離一樹下而升一天。經中欲顯一多相即故舉初句。升釋天既爾,升餘天亦然,如後二會升天既爾,往餘處亦然。復應樹樹相望而成二句︰謂不離一樹下常在一切樹.不離一切樹而常在一樹.復應以不起餘處,類不起樹下,展轉相望皆悉周遍.不壞前後自在難思。又既一處有一切處亦有微細義。所用不同有隱顯義.若加前時後時有十世義,唯見說住,及於餘法有純雜義.後後帶於前前有帝網義。此天望餘成主伴義.十玄具矣。
<二>【然此中相望有四對法】下,別會通。於中又二︰《一》通明義類.《二》【一多相望應成四句】下,別釋前法類中一多之義.於中三︰『一』正說四句.『二』【升釋天】下,類釋餘會.『三』【復應】下,例釋餘義。
『一』正說四句者:【經中欲顯一多相即故等】者,顯經中不盡之由.若云不離一樹而升一天,難思之相不顯.若言不起一樹而升一切忉利天者,則不能顯本會圓遍.若言不離一切樹而升一切天,則無一多無礙之相.故唯出初句。下法慧例云︰十方悉亦然.方有升一切句.即俱多句。
『二』類釋餘會.可知。
『三』類釋餘義者,於中二︰先例經.後【又既一處有一切處】下,例釋十玄.以古德玄文,與意相參.但有四玄︰前五但二九為託事.十為同時.故今加六,十玄具矣。
答︰顯異義故︰謂初二會相隣接故,不假帶前.此三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賢位,六已入證不假帶前.第七即位中普賢居然不假.第八頓彰五位體用已融.第九唯明證入.體用一味故並皆不假。
五、問答會通.可知。
「經」時天帝釋在妙勝殿前遙見佛來。
第三、明各見佛來︰約佛則用從體起,約機境從心現.隣而未即故云遙見。
「經」即以神力莊嚴此壂︰置普光明藏師子之座.其座悉以妙寶所成.十千層級迥極莊嚴.十千金網彌覆其上.十千種帳、十千種葢周廻間烈.十千繒綺以為垂帶.十千珠纓周遍交絡.十千衣服敷布座上.十千天子、十千梵王,前後圍遶.十千光明而為照耀。
第四、各嚴殿座︰表嚴根欲之殿為法器故。【置師子座】,表十住之法門故.文有十句︰初總.餘別。
總云【普光明藏】者︰此是解位,智照法空含眾德故,從信始入故有置言。
別中︰初句約體,餘並顯嚴。皆云【十千】者,萬行因感故。言【層級】者,萬行熏成故。金網防護,慈悲帳蓋以育以覆,四攝繒綺以為周垂,圓融行願交絡萬善,柔忍慚愧以覆法空第一義天,清淨梵行繞斯法體,一一智照故曰光明.於生死中遣長夜闇,舉斯果德令物行因。下行向中約位漸增,表法無異。
「經」爾時帝釋奉為如來敷置座已,曲躬合掌.恭敬向佛,而作是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
第五、請佛居殿︰於中三業崇敬以為請儀。言【善來】者,應機來故,不來相而來故,帶法界會來故。三稱【善者】,喜之至故。舉三號者,略歎德故。【願哀處】者︰希仗勝,田生大福故。
「經」爾時世尊即受其請入妙勝殿.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第六、俱時入殿︰謂根緣契合成益不虛.十方如是,通上六段.入殿事訖,故一結通。下四段文,殿中之事。
「經」爾時帝釋以佛神力,諸宮殿中所有樂音自然止息。
「經」即自憶念過去佛所種諸善根.而說頌言:
第八、各念昔因,獲智益也。散緣既止,勝德現前.寂然無思,發宿住智。【種善根】者,即下十佛曾入此殿,聞法供養故.亦表見自心性,同昔佛故。
「經」迦葉如來具大悲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拘那牟尼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駄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尸棄如來離分別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尸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辯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波頭摩佛淨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燈如來大光明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壂 是故此處最吉祥
第九、同讚如來︰然三世諸佛皆於此處說十住法。獨讚十者,表說十住及無盡故。所以讚者義乃有四︰一、十佛曾處,則殿勝可居.二、互舉一德例讚本師.三、敘昔善根慶遇堪受.四、昔佛同說表法常恆。文中︰先明此界,後辨結通。
先、明此界者,十頌各上半標名讚德︰上句別,下句通,下半以人結處。唯初一句諸佛不同,然佛別名多因德立,讚者取德以釋上名。
【迦葉】者,此云飲光︰若從姓立示生彼族.若就佛德︰一者身光︰蔽餘光故.二者悲光︰飲蔽邪光故。
【拘那牟尼】,舊曰金仙.亦云金寂︰寂故無礙.金故明見。
【迦羅鳩馱】者,具云迦羅鳩村馱.此云所應斷已斷.如金已淨.如山不動.亦可見無礙者,是此佛德。如金山者是前佛德。
【毘舍浮】者,亦云毘濕婆部。毘濕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者︰自在也.亦云遍勝.無三垢故.無不自在而超勝也。三垢者,現種及習。
【尸棄】︰亦云式棄那.此云持髻.亦云有髻。無分別智最為尊上.處心頂也.又髻中明珠即無分別也。
【毘婆尸】者︰此翻有四︰謂淨觀、勝觀、勝見、遍見。如月圓智滿是遍見也.魄盡惑亡是淨觀也.既圓且淨是勝觀勝見也。
【弗沙】︰亦云勃沙.此云增盛︰明達勝義是增盛也。
【提舍】︰亦云底沙.西域訓字,底邏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說也︰謂說法度人.或但云說。辯才無礙者即能說也。
【波頭摩】者︰此云赤蓮華.身心如蓮華淨無塵垢。
【然燈】者︰智論云「此佛從初現生乃至成佛.舉身常光如然燈故」.身智光明普周稱大。
然十中.後七乃過去劫佛,如何賢劫曾入殿耶。古釋有二︰一、約時劫相即入故.二、約其處有麤細故︰粗隨劫壞.細者常存.如法華天人見燒,我土不毀.又梵王見淨,身子見穢。今此天帝是大菩薩,同梵王見.亦佛加故。
此中以別德釋其別名.於中數名,狀若疏家.以文就義.觀下二會.義更昭然。
「經」如此世界中忉利天王,以如來神力故,偈讚十佛所有功德.十方世界諸釋天王,悉亦如是讚佛功德。
後、結通十方。
「經」爾時世尊入妙勝殿結跏趺坐.此壂忽然廣博寬容.如其天眾諸所住處.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第十、殿皆廣博︰即示如意相.廣殿同處以遣局情.亦表廓大慈悲等眾生界.又如來入殿即覺智現前.【忽然廣博】則身心無際。【十方】已下,結通無盡.唯結後四.前已結故。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壹、來意者︰既明化主赴感,今辨助化讚揚,將演住門先陳體性.性即佛智先讚如來,故品來也。
【先陳體性】者,即第二來意如前品明。
貳、釋名者︰須彌約處,讚稱佛德.依處有讚故立此名,亦頂上之讚,揀餘處也。
參、宗趣者︰以集眾放光偈讚為宗,為成正說為趣.又顯佛德為宗,令知住體為趣。
「經」爾時佛神力故.
肆、釋文︰總為三分︰第一集眾分.第二放光分.第三偈讚分。
第一、集眾分者,文有十同,義兼三異,謂五六七︰
一、集因同︰皆佛力故.亦同會前時。
「經」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二、主首同。
「經」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俱.
三、眷屬數同。
「經」從百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
「經」其名曰︰法慧菩薩.一切慧菩薩.勝慧菩薩.功德慧菩薩.精進慧菩薩.善慧菩薩.智慧菩薩.真實慧菩薩.無上慧菩薩.堅固慧菩薩。
五、表法名同︰慧即十解,能見法故.菩薩名異,至偈釋之。
「經」所從來土︰所謂因陀羅華世界.波頭摩華世界.寶華世界.優鉢羅華世界.金剛華世界.妙香華世界.悅意華世界.阿盧那華世界.那羅陀華世界.虛空華世界。
六、世界名同︰同名華者,位相創開,無著感果故。別即次第配於十住︰一、發心,主導世間故.二、淨治心地,如蓮開故.三、修行圓淨故.四、水生之貴故.五、方便堅誓故.六、正心無相,如香氣故.七、不退意悅故.八【阿盧那】者.此云日出時,紅赤之相,童真明淨故。九【那羅陀】者,此云人持,以華香妙人皆佩故.王子佩持,法王軌度故。十、智遍如空故。亦可別明十住勝進十法.思之可知。
【別即次第配於十住等】者,下之所釋.闇引經文.如以主導世間,釋因陀羅者︰因陀羅此云帝也.主也.即下發心住勸學十法中云「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乃至為苦眾生作歸依處」.皆為主義。從二已下,但取名上之義,不引經文。
【亦可別明十住勝進十法思之】者︰初之一住已引經文.餘九思者。二、以治地勝進云「習誦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了達於義等」.皆如蓮華開敷義故.三、謂觀察眾生法界等為智寶故.四、謂了知三世佛法等為最勝故.五、知眾生無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等,為大乘如金剛誓願心故.六、學一切法無相無體不可修等,如香氣故.七、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等,可悅意故.八、知剎持剎、觀剎詣剎.領受佛法為明淨故。九、善學法王、善巧軌度等,為可持故.十、學十種智,如空遍故。
「經」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殊特月佛.無盡月佛.不動月佛.風月佛.水月佛.解脫月佛.無上月佛.星宿月佛.清淨月佛.明了月佛。
七、所事佛同︰同名月者,表位中佛果,智明闇息.恩益清涼.應器周故。別名即十住自分十法之果︰一、以十難得法,可謂殊特。二、發十大心,不可窮盡。三、觀於空等,不可傾動。四、了知業行、生死涅槃如風不住。五、饒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水普潤。六、聞十種法,心定不動故得解脫。七、聞十不退,可謂無上。八、三業無失,如星明淨.隨意受生,燦然滿空.神足自在,若依空運轉。九、善知煩惱現起習氣,故得清淨。十、觀察無數眾生根欲、智慧心境,餘不能知,唯自明了。以此十因成茲十佛。上且隨要相屬以為此釋.委明其相如十住文。
【智明闇息、恩益清涼,應器周故】者︰月有四德.合佛三法.明是智德.闇息斷德.清涼是恩德.應器周故,亦是恩德.又具上三德故能遍應。
【別名即十住自分之果】者︰前剎配勝進故.此配自分,具如下文。
【以此十因】下,結成︰上且隨下,令其尋本。
「經」是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
八、申禮敬同。
「經」隨所來方.各化作毗盧遮那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九、威儀住同。
「經」如此世界中,須彌頂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彼諸菩薩所有名字、世界佛號悉等無別。
十、結十方同︰又上十方,從東次第,如名號品。
問︰準此結通,即於十方盡空世界,皆有菩薩而來集會者.且如東方過百剎塵土外,亦有眾集未知彼因陀羅華世界為在何處.餘界亦爾。
答︰如名號品。
【如名號品】者︰不欲繁文,故令尋彼.但遠近小異.義理全同.若剎若人皆遍法界.重重無盡。
「經」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須彌頂上帝釋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第二、如來放光分.文義有六︰一、時.二、主.三、處.四、數.五、相.六、業。處謂兩足指︰足指拒地得住有力,成位不退而行有恆.數位過前加於千也。相表解顯故云妙色.普照十方.顯佛眾會.一光照於一切.則一切亦爾.重疊無礙.無不互見.為一法界圓明大會。
「經」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神.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佛放淨光明.普見世導師.須彌山王頂.妙勝殿中住。
一切釋天王.請佛入宮殿.悉以十妙頌.稱讚諸如來。
彼諸大會中.所有菩薩眾.皆從十方至.化座而安坐
彼會諸菩薩. 皆同我等名.所從諸世界.名字亦如是
本國諸世尊.名號悉亦同.各於其佛所.淨修無上行。
第三、偈讚分中,十菩薩說,即為十段︰初一是總,餘九為別,以法慧是說法主故,總敘此會本末事義,總顯佛德。餘九歎佛差別之德.總別共顯如來無礙之會。此十菩薩名亦表十住.其所說法表位勝進。勝進有二︰一、趣後位.二、趣佛果.今約佛果。
一、東方法慧菩薩.總了佛法故.勝進中云「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文中,觀佛現用及與往修皆周遍故。十頌分三︰
(一)五偈敘因佛光,見多盛事︰初一敘此品放光.次一敘前品請讚.餘三重敘此品。
「經」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
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
(二)二偈勸觀佛力.更發勝心.即前品不起而升。
【勸觀佛力.更發勝心】者,前品成於四句,亦從此生︰謂前一偈半即指上文.是不起一切處而升一處。後【十方悉亦然】,單取十方須彌頂亦然.即是不離一切處而升一切處.取上一閻浮提對此.則是不離一處而升一切處.取上一閻浮對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即不離一處而升一處。如來自在力,通於四句。
「經」一一世界中.發心求佛道.依於如是願.修習菩提行
佛以種種身.遊行遍世間.法界無所礙.無能測量者
慧光恆普照.世闇悉除滅.一切無等倫.云何可測之。
(三)三偈舉因結果︰初一舉因.後二結果。由因中行願剎剎齊修,故果位身智遍應遍斷。
「經」爾時一切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
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
二、南方一切慧者︰了一切法真實之性,淨心地故。頌意為顯於諸眾生增長大悲,以稱實而觀救世者故。十頌分六︰(一)初二頌違理觀佛非見佛.(二)四頌了法真性真見佛.(三)一偈迷性取法不見佛.(四)一偈佛即同法為真佛.(五)一偈引已了法為見佛.(六)一偈推功有本了真佛。
(一)初二頌違理觀佛非見佛中︰前偈出其妄觀.假設長時以況暫見。後偈明其有損.由上不依真實,則取相乖真.但長集網,繫於苦獄.盲無慧眼,冥然不見佛之法身。然此遮取相故,假設長時.無有多劫全不了義.以見如來增智慧故。
【了一切法真實之性】者,約偈文釋。言【淨心地】者,約表治地住釋。
【頌意為顯於諸眾生增長大悲】者,約彼住中勝進行釋.【以稱實而觀救世者故】,約當偈釋。
「經」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 .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者。
(二)四偈了法真性真見佛者.於中二︰<一>二偈真觀.<二>二偈真止。
<一>二偈真觀中︰初二句空觀.緣生無性故。次二句假觀.隨俗假名故。次二句中觀.由前生滅一切諸法即無性故.相體即是不生滅也。後二句觀益.諸法如即是佛。如無生滅,佛體本常.觀稱於如則佛常現.況三觀一心則佛之體用,無不現矣。
【初二句空觀,緣生無性故等】者,約三觀釋.皆初牒經標觀.後句取經意釋成.中觀疏釋成中,有二義釋次二句中道觀︰一云【由觀前生滅一切諸法即無性故】者︰一切法故非無.即無性故非有.由前但觀無性是空.但觀假名是假.今二相即.故非空非假是中道義.此約即緣生法以明中道。二云【相體即是不生滅也】者,約三性義以辨中道。然無生多義,略有二種︰一、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二、理無生︰圓成實體本不生故。今既經言該一切法,不揀相性.則相體皆無生矣.則遍計無生是空觀.緣生假有是假觀.緣生無生及圓成無生皆中道觀.則性相二宗三觀皆具。然此二偈,亦可但為性空觀︰則初二句正辨性空.故言【自性無所有】。次假觀二句,通妨.謂有難言.現見生滅.那言無生.故釋云.隨世假說耳。次二句中觀,正示不生之理.依此釋者極順常解三論中意.而未得於龍樹玄旨.故疏取論三觀釋之。
<二>二偈真止中,以觀觀法能所紛動故須寂之︰初句牒前法性.次句泯其能所.法性本空,非觀之使空,故無所取,何有能見。次二句心冥性佛,故止絕思求。
【法性本空.非觀之使空.故無所取】者︰此以性空門顯無所取。次云【何有能見】者,即以相待門遣其能見。此中語略.合云「若有所取則有能取.既無所取故無能取」.能因於所而得立故.亦曰相因門.然取與見皆通能所。今所取之中,則存於所取,略無能取.於能見中,略無所見.所見即所取故。
又上來空以遣有,假以遣空.如則雙遣空假,形奪兩亡。
別為一釋︰不分止觀.四偈相躡.總為遣病.則四偈中︰初二句以空遣有.次二句以假遣空.次二句以如不生滅雙遣空假.次二句且結觀益.第三偈即遣雙非。
若謂雙非還成戲論,故辨起心皆妄.絕念方真.念本自無.斯絕亦滅.故中論云「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用斯文也。
此正釋第三偈.以上來疏重舉前文,生此偈故.故此正釋.於中︰初舉所破.次【故辨起心皆妄】下,以偈正破。【起心皆妄絕念方真】,釋其上半。【念本自無,斯絕亦滅】,釋其下半.以性空無念,亦不可思故。
【故中論云】下,引證.即如來品.初廣破有如來竟.末後結云「若於一異中.如來不可得.五種求亦無.云何受中有。又所受五陰.不從自性有.若無有自性.云何有他性。以如是義故.受空受者空.云何當以空.而說空如來」。次破於空.四句皆拂.頌云「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何以故.寂滅相中,無常等四.寂滅相中,無邊等四」。次問云︰若如是破應無如來。次偈答云「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次總拂偈云「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戲論破慧眼.是皆不見佛」.長行釋云「戲論名憶念.分別有此彼」.又云「此如來品,初中後思惟如來定性不可得」.是故偈說「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此上諸偈文義相連.疏家但引同今經偈。言【用斯此文】者︰明是龍樹取此經意而為論偈。
後一顯觀益︰心冥體性惑何由生,亦含三止意也。又亦通結止觀.稱上而觀見惑性空即同佛性,何能染哉。
【亦含三止意】者︰上云心冥性佛即停止止.心安正理故。止絕思求即止息止。今偈疏文即心冥體性,停止止也.惑何由生止息止也。直就經文體性皆如.即是對不止止也。謂法性非止非不止.而名法性為止.故云對不止止。
【又亦通結止觀】者︰即以第四偈,結上三偈也。而止已先明.故此疏文但結上觀。
「經」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
(三)一偈迷性不見佛中︰上半取法.次句迷性.末句結過。
「經」牟尼離三世.諸相悉具足.住於無所住.普遍而不動。
(四)一偈佛即同法如︰謂同空法故離三世.同假法故相具足.同雙遣故無住無著.同如體故遍不動搖。
「經」我觀一切法.皆悉得明了.今見於如來.決定無有疑。
「經」法慧先以說.如來真實性.我從彼了知.菩提難思議。
(六)一偈推功有本了真佛者,非師心也.亦謙己推人異乎凡情.令法鉤鎖.殊塗同致。下八準之。
此偈有四意︰一、明義意相承有本.二【亦謙己】下,揀異凡情.三【令法】下,辨法相承.四【殊途】下,彰法體連合.次八菩薩,例有此四。
「經」爾時勝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大智慧.希有無等倫.一切諸世間.思惟莫能及。
三、西方勝慧︰以解佛勝智,隨空心淨故以為名。頌意為顯欲令菩薩智慧明了,即大智了如及佛性故。十頌分四︰(一)讚智為迷悟本.(二)四偈正顯迷悟.(三)四偈喻前得失.(四)一偈推功有在。
(一)讚智為迷悟本者︰由難思故迷.難則容有思者故有悟。
【解佛勝智】,約此偈明.【隨空心淨】,即表位中義.故彼文云「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等」.故云隨空心靜。下七菩薩初釋名中皆有二意,細尋準此。
「經」凡夫妄觀察.取相不如理.佛離一切相.非彼所能見。
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
(二)四偈正顯迷悟中︰<一>二偈迷.<二>二偈悟。
<一>二偈迷中︰初一偈心外取境,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後偈取蘊內相,不了蘊性,故不見心佛.亦是愚法小乘,故名無知者。
「經」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 。
因前五蘊故.後蘊相續起.於此性了知.見佛難思議。
<二>二偈悟中︰前明倒想,內外俱妄.今有了因,內外皆悟。
《一》初偈翻前外取.謂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稱於法性無內外也。
【謂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者︰【即心自性】,此是表詮.由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言【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詮.即上真性以無性為性也。即心自性如圓成性.性亦非性,如勝義無自性性.以偈但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故.故復遣性。
《二》後偈翻前內取.了蘊性相則見自心之佛與盧舍那非一非異,故難思議。
此文有二︰一、總釋文意.二、顯義包含。
一、總釋文意.可知。
然此一偈文含多意︰『一』但是蘊縛,無有我人則破前凡夫取我相也。
二、顯義包含.略為二解︰
(一)辨人空︰【但是蘊縛】.即涅槃二十九師子吼難云「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應無縛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眾生亦爾.云何縛解」.下佛牒以為答「引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喻意云︰生時諸根有具不具.具者見色則生於貪.生於貪故則名為愛.狂故生貪是名無明.貪愛無明二因緣故.所見境界皆悉顛倒.無常見常.無我見我.無樂見樂.無淨見淨.以四倒故作善惡行.煩惱作業.業作煩惱.是名繫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此中意云.雖復生滅不妨繫縛.故今用云.但是蘊縛無有我人。
『二』前後因依,相續無性則破凡小取法相也。
(二)明法空︰於中又二︰
<一>正明法空。
此性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佛性。
<二>會通佛性︰然按顯文,但辨二空.理已玄矣.觀其法喻.包涅槃經佛性深義.故復顯之.此中文勢連環:
《一》總示佛性.即師子品初.如前玄中已廣引竟。
又上性無所有,正因性也.前解,此了,皆了因性。
《二》別示諸因.『一』指經以明。『二』唯約此偈以顯二因
『一』指經以明︰【性無所有】者,即前偈自性無所有.內外雖異皆是第一義空.故指前偈.亦即此偈於此性也。既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故性無所有即正因也。
【前解,此了,皆了因性】者︰前偈云「如是解法性」,故云前解。此偈云「於此性了知」,故云此了,並是了因。明知一切眾生雖有第一義空智慧之性,若無般若等為了因者終不成佛。上通二偈以出正了。
此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能生佛果故曰生因.眾生佛性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謂諸眾生,是故五陰即正因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非蘊相生名緣因也。今以了因了彼正因,故曰於此性了知。了即般若亦緣因也。
『二』【此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者,唯約此偈以顯二因.此雙標也。
【言正因者】下,即雙釋也。然欲解諸因,先須知彼經文.二十八云「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燈能照物名為了因.煩惱諸結是名生因.眾生父母名為了因.穀子名生.水土名了.六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生因.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了因。復有了因,謂六波羅蜜佛性.復有生因,謂首楞嚴三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了因,謂八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生因,謂信心六度」.又云「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緣因者如酵暖等」.又云「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又云「正因者謂諸眾生.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者名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中亦有佛性.十二因緣常.佛性亦常.是故我說僧有佛性」.故下疏云。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已引經文.次當釋
【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者,總示其體.故二十七云「佛性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
【謂現在陰滅】下,出中道相.即今因前五陰.故偈是中道義。其下所用涅槃經文即前二十九答師子吼陰縛難文。上引難文則具.引答則略.今當具引佛答之文.經云「善男子.諦聽諦聽.我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如人捨命受大苦時.宗親圍繞號哭懊惱.其人惶怖莫知依救.雖有五情無所覺知.肢節戰動不能自持.身體虛冷暖氣欲盡.見先所修善惡報相。善男子.如日垂沒山陵塠阜.影現東移.理無西逝。眾生業報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是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釋曰︰此上具引.今疏用經便以義間.但觀經文自分主客.然百論唯識皆說因緣相生.續故不斷.滅故不常.不斷約果續.不常約因滅。今疏以中論中義,於因果中各有斷常.現陰為因。先明滅故不常.後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下,以有功能明現陰不斷。
【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下,約後陰明非斷常。先明非無因常.以中論明無因則墮常過.如外道立時方微塵等故。後既能續前下,明續故不斷。
【能生佛果,故曰生因道】︰上釋正因.今釋生因也。前有六對.生了二因︰前三對以因為生因,緣為了因,皆就能生.後三對以因望果,以論生了.今是前意.如乳是生因.酵等為了因.故乳等即喻眾生.望於佛果而為因也。
【眾生佛性有二種因】者,引文證成.如上已引。
【今以了因了彼正因】下,結示經文.可知
「經」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醫.不見淨妙色.如是不淨心.不見諸佛法
又如明淨日.瞽者莫能見.無有智慧心.終不見諸佛。
若能除眼翳.捨離於色想.不見於諸法.則得見如來。
(三)四偈喻前得失者︰前三喻失,第四偈喻得。前三喻失中二︰初二喻內取失.於中︰第一偈顯無緣了不見正因︰【闇中寶】者,正因性也。圓滿可貴所以稱寶,居於無明五陰室內如在闇中,燈喻緣了之因。下半法合︰【無人說】者,闕於緣因,雖慧莫了.義含二意︰一、慧即正因,合上寶也,闕於緣因故不能了.二、佛法即寶.以闕緣因,雖內有慧,不成了因.不見真性。
【初一顯無緣了.不見正因】下,此釋第一偈.疏文有二︰先正釋文.後引難成立。
一、正釋經中,先釋上半喻可知.後【下半法合】下,釋合.然有二解.解雖慧莫能了。前義但有二法成見︰謂寶與燈以成正因緣因.後義則三法成見.應須加眼以喻於慧。此中法喻,應各四句︰謂一、有眼無燈不見.二、無眼有燈不見.三、無眼無燈不見.四、有眼有燈則見。則眼為因.燈為緣.因緣合故.方得見寶.因緣隨缺.則皆不成見.以喻善友為緣如燈.有慧為因如眼。因緣具故方見真性,亦有四句︰一者有慧無友不見.二、無慧遇友不見.三、無慧無友不見.四、有慧有友則見。其第四句則是約人因緣和合.亦成了因.今喻前失故無此句。三句失中唯合初一.其無眼有燈,影在後喻.瞽者不見明淨日中.則明因緣互缺不見,況全缺耶.故不明於無眼無燈。
然則緣因即是了因.了因未必是於緣因.有親疎故。善友是於緣因,而必是了.佛性名為了因,未必是緣.此約智慧性故。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而非了因.但為了因所了,而非生因所生。若以智慧為佛性者,即是了因.若以五蘊為佛性者,名為正因.亦名生因。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
二、揀定二因.於中有二︰先標.二別。【因有親疎】者,總示別義︰疎者是了,亦是緣因.親者是了,非是緣因。
【善友是緣因,而必是了】下,出其二相︰善友是疎,亦緣亦了.如酵暖等.是酪了因亦是緣因。
【佛性名為了因,未必是緣.此約智慧性故】者,顯上了因未必是緣.以是親因故。言【智慧性故】者,亦是了相.以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本有真實識知.遍照法界義故.當體名了.又約行性,居然是了。又上所引生了二因中云「六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生因.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了因」。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故為菩提了因.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
【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異智慧性也︰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若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牆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云何非性.故下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偏一切處。明體本均.今分性相故分二義。
【若以智慧為佛性者,即是了因】者︰結成上義。生下五蘊是正是生,不得名了。五蘊名生者.能生諸法,故名生因.今因五蘊能得菩提,豈非生因.如乳生酪.如穀生芽,皆生因故。
【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者,以疏參用,為順今經.依涅槃明義有二對.並如上引。
今燈一喻,雙喻緣了.闇中之寶,雙喻正了.義意包含.具如涅槃二十六七所辨。
三、結示喻旨︰兼指理源.即涅槃二十六七者.此是南經.北經即當二十八九。
又上燈喻既是正義.何以涅槃師子吼立,佛不許耶.故師子吼言「一切眾生有佛性性.如乳中酪.以有性故,要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譬如闇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故佛難言「若使乳中定有酪性,即是了因.若是了因復何須了.又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須修習無量功德.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結正義云「乳有酪者,以定得故.佛性亦爾.眾生有者,以當見故」。
後、引難成立.亦二十八.疏文有二︰一、引經立難.二、決擇經意。
一、引經立難中二︰先師子吼立.後如來難。然疏引文隨要略引.若經具云「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一切眾生有佛性.性如乳中酪性.若乳無酪性.云何佛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緣因者︰一酵二暖.虛空無性故無緣因。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性者,何須緣因。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以有性故,故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暗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土中有缾,故須人工水輪繩杖等而為了因.如尼拘陀子,須地水糞而作了因.乳中酵暖亦復如是.須作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即是了因.若是了因,復何須了.善男子.若是了因,性自了者,常應自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若言了因有二種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義不然.何以故.了因一法,云何有二.若有二者,乳亦應二.若使乳中無有二相者,云何了因而獨有二。師子吼言︰世尊.如世人言,我共八人.了因亦爾.自了了他。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則非了因.何以故.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無了相.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自他.是故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又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修習無量功德.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我見世人本無禁戒禪定智慧.從師受已漸漸增益.若言師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若是了因,應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了因無者,云何得名有乳有酪。善男子.世間答難凡有三種︰一者轉答.如先所說.何故名戒.以不悔故.乃至為得大涅槃故。二者默然答.如有梵志來問我言.我是常耶.我時默然。三者疑答︰如此經中.若了因有二.乳中何故不得有二。善男子.我今轉答.如世人言乳有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乳有酪性。佛性亦爾.有眾生有佛性以當見故」。釋曰︰此上所引,對今疏文,則知廣略.但要何須了義。然澤州釋云「自下第五,師子吼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如來對破.佛破有三︰一、就喻.二、就法.三、雙就法喻。初就喻中云︰若使乳中定有酪性,即是了因者.乳中既得有其酪性.性由了有.明知乳中即有性了。破性了中,文別有四︰一、若是了因,復何須了者.以內徵外。二、乳中先自有其了因.何須乳外酵暖為了因.此即是以外破內。今疏云【又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下.即彼就法破。言已同酪壞者,難破須了」。師子吼立意,性體雖有,須修了因,了之令現.故舉破之。前破喻中,若有酪性,應有性了.若有性了,何須外緣以為了因.破此同彼名同酪壞.喻既已破法全同喻何得不破。
【結正義云】下,指彼最後結文.並如上引.但觀上來所引經疏.則此中疏居然可了
然上諸義總有二意︰一、燈了於寶為正義者,約因性故.師子吼立,佛不許者,約果性故。二者燈喻正者,約其體性與有不異.佛不許者,約其現惑與無不殊.故知若言定有名為執著.若言定無是則妄語.應言眾生佛性亦有亦無。
二、決擇經意︰然有二意.前義即澤州意.後意即疏正意。所以更加後意者,若但用前意,猶招來難.次下當明。故於後意.疏文有三︰(一)正釋義.(二)遮外救.(三)結示正宗。
(一)正釋義中︰【約其體性,與有不異】者,如鑛有金性.波有濕性。【約其現惑與無不殊】者,不得其用.如水成氷.無水之軟。【若言定有名為執著】者,暗引經證.即涅槃三十五云「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執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三十六又云「善男子.若有人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善男子.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無記,盡名佛性.如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是名如來隨自意語。隨自意語故,名為如來.如來隨自意語故,名阿羅訶.隨自意語,名三藐三佛陀」。
然眾生智慧是佛性因,菩提涅槃是佛性果,然則佛性非因非果。
(二)遮於外救.即前意家救。然疏雖雙存二義,以後意為正.故假以前師設難救前.救云︰汝意加後者,豈不以前義為未造玄.因果二性皆有明文.若有明文,如何不許.故經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謂大菩提.果果者謂大涅槃」。既有四種.前二本有.後二當有.文理昭然。如何不信因果二性,更別說理.故為此通。欲通此義,先應反難前師云。向引四性是一處.復有處說.是因非果名為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此復云何.設爾通云︰是因非果是初性,是果非因是第四性.是因是果為第三者,理亦可通。非因非果名為佛性,如何可通.明知直語佛性之體,體非因果.因中取之名為因性.果中取之名為果性.非是佛性分成因果.如缾取空是缾中空.世界取空是界中空.空豈有異.故言眾生智性是佛性因,菩提涅槃是佛性果.非是佛性分成因果.故結正云.然則佛性非因非果。
今此經宗,宗於法性,故以法性而為佛性,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沈。佛性要義不可不知.廣如別章及涅槃師子吼品等說。
(三)結示正宗.於中有二︰<一>結正義.<二>【佛性要義】下,結廣勸信。
<一>結正義中︰言【宗於法性】者︰以無障礙法界為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而煙翳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云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沈。
<二>結廣勸信.可知。
第二偈【目有翳】者︰此喻了因與惑俱故見不清淨.以不淨故不見佛法.佛法即是佛性.故涅槃云「佛性二種︰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諸佛菩薩.非色者一切眾生.色者名為眼見.非色者名為聞見.佛性者非內非外.雖非內外.然非失壞.故名眾生悉有佛性」。
【此喻了因惑俱】者︰翳喻於惑.眼喻了因.但見有垢非全不見.然見空華,無而謂有.不見於無,即不見法。
【涅槃云︰佛性二種】下,引證.即二十八經.但初云【善男子.佛性復有二種】.從【一者是色】下,疏全是經.直至【然非失壞】,一段終畢.然有二意︰一、以非內非外,然不失壞.證強說升沈。二、證可見︰謂佛菩薩見之了了.如眼見色。言【非色】者,以未證如,聞他說故.故云聞見。若涅槃二十七經云「善男子.佛性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及歷相非相,常非常等」。下釋云︰色者金剛身故.非色者,十八不共等故.非色非非色者,無定相故。釋曰︰此約佛性之體名色非色.以如來身智等,皆果性故.非今所用。
第三偈,喻上外取之失。【瞽】謂全無於目,如鼓皮故則全不見。佛無垢障為【明淨日】.取相是識,非智慧眼故不見也。第四偈喻得︰喻前悟中抉去取相之翳,捨於空華之像,絕見契如則見如佛。
「經」一切慧先說.諸佛菩提法.我從於彼聞.得見盧舍那。
(四)此偈推功有在,準上可知。
「經」爾時功德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迴生死獄。
言辭所說法.小智妄分別.是故生障礙.不了於自心「辨迷執」
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明過失」
不見諸法空.恆受生死苦.斯人未能有.清淨法眼故。
四、北方功德慧者,生在佛家善解佛德故。此頌意顯於三世中心得平等,了知自心窮法空故。十頌分四︰(一)四偈明凡小妄覺.(二)四偈示其真覺.(三)一偈佛覺雙圓.(四)一偈推功有本。
(一)四偈明凡小妄覺分二︰第一偈說凡︰迷緣起之無性,執著相而輪迴。後三頌通凡小︰初一辨迷執︰隨言作解可謂【小智】.心外取法為【妄分別】。餘二偈明過失︰初二句曲徑趣寂迷一直道,次半有常等倒長世間惡,有無常等長無明惡。次半不見二空受二死苦,後半無實諦觀何有法眼.三乘縱有亦不名諦。
【初二句曲徑趣寂迷一直道】者︰迷一直道凡小俱迷.曲徑趣寂唯是小乘.若超卓大方,不歷二乘,速成正覺名為直道。若先證二乘,後方入大名為曲徑。曲徑謂其迂迴.趣寂明其沈滯.入無餘依.權教不迴。若實教中終竟發意.但動經八萬耽三昧酒故。
【次半有常等倒長世間惡】者︰以上言通凡小故.此說凡惡.下說小乘之惡。
【三乘縱有亦不名諦】者︰二乘不見法空,居然不淨.權教大乘謂事理不融.亦未為淨。
「經」我昔受眾苦.由我不見佛.故當淨法眼.觀其所應見。
若得見於佛.其心無所取.此人則能見.如佛所知法
若見佛真法.則名大智者.斯人有淨眼.能觀察世間
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
第一偈引己之損,勸物成益。
第二偈教其真見︰謂見佛無取即是見如,如即佛所知也。
第三偈教其了俗︰上半躡前證真,下半方能了俗。
後偈拂前二見以成真見︰謂上半取真俗之見忘,方見真俗之正理。下半反釋︰謂有真俗之可見,不能見真俗之真源.故智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下半意也。「若不見般若是則得解脫」,上半意也。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即第六七偈意也。若不見般若是則為被縛,即第四偈意也。唯忘言者可究斯旨。
【後偈拂前二見以成真見】者,疏文有三︰初總明偈意.次【謂上半】下,別釋偈文.文並可知.後【智論云】下,引論通釋.謂第二十論.彼論偈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脫之與縛,俱通見不見。今疏隨經之次,便以論偈隨義解釋。初言【下半意】者︰謂下半真俗之見不忘.此是取著之見,故被縛也。言【上半意】者,是論第三句.是忘見之見.同無分別智.故得解脫。
【即第六七偈】者︰以第六偈見佛無取,即無取而見,是見般若.得解脫義。第七偈證真了俗,亦真見般若.故皆解脫。
【即第四偈】者︰第四不見諸法空,是無真見.故不見般若.豈不縛耶。
【唯忘言者,可究斯旨】者︰見與不見俱通縛解.豈得隨於見不見言.須領見等下意。若言見而被縛,即知是取著之見.若言見得解脫,即須知是無分別見.故什公云︰唯忘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可與聖同矣。
「經」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三)一偈顯佛二覺雙圓︰不可覺中而自覺故是曰奇哉.知無眾生而能覺他大導師也。
「經」勝慧先已說.如來所悟法.我等從彼聞.能知佛真性。
(四)一偈推功有本.可知。
「經」爾時精進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若住於分別.則壞清淨眼.愚癡邪見增.永不見諸佛【觀法】(無相觀)
若能了邪法.如實不顛倒.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
有見則為垢.此則未為見.遠離於諸見.如是乃見佛。
世間言語法.眾生妄分別.知世皆無生.乃是見世間「緣起無生觀」
若見見世間.見則世間相.如實等無異.此名真見者
若見等無異.於物不分別.是見離諸惑.無漏得自在。
諸佛所開示.一切分別法.是悉不可得.彼性清淨故 「圓成無性觀」
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一切無能說.智者如是觀
遠離於諸法.不樂一切法.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
如德慧所說.此名見佛者.所有一切行.體性皆寂滅 【推功】
五、東北方精進慧︰以勤觀真理集無量善,俱無住故。頌意為顯欲令其心轉復精進無所染著。文中由離分別,如實見故。十頌分二︰(一)前九頌觀法.(二)後一頌推功。
(一)前九觀法中分三︰初三頌所執無相觀.次三頌明緣起無生觀︰後三頌明圓成無性觀︰
所執無相觀中︰第一偈舉分別過.後二偈顯無相觀︰第二偈離所取︰上半知於情有,下半知於理無,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鬼.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為見木。第三偈離能取,以所取空故︰上半舉失,如若見鬼即不見木.下半顯得,離於鬼見方為見木。
緣起無生觀者︰第四偈遣所緣︰然依他二義.一者幻有從分別生,即是上半。二者無性即是下半。第五偈泯能緣︰上半牒前生過有無生見同世非實.下半見等無生名真見者。第六偈辨觀益,明圓成無性觀者。第七偈牒前二無謂能所分別.皆不可得者即圓成性淨故。第八偈正顯真性︰初句體有,次句相無.此二融即故無能說。第九偈觀成利益。
(二)後一頌推功.即第十偈.可知。
【初三所執無相觀】者︰然此中明於三性上修三無性觀。言三性者︰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三無性者︰一、相無自性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三性之義.已見上文.今疏科文名中一一含二。今言【所執無相觀】者︰「所執」,即遍計所執.「無相」,即相無自性性觀。【次三緣起無生】者︰緣起即依他起性.古經論中,亦名緣起性.今疏文從簡故云緣起。言「無生」者,即生無自性性觀.【後三圓成無性】者︰「圓成」,即圓成實性.言「無性」者,即勝義無自性性。偏言無性者,向真性上說無性故.亦是古名.並從簡耳。又皆雙明者,以其三性即三無性故.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說彼三無性︰初則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故二種三性不相去離」。然法相宗,三性即有性.三無性則無性.有無義殊.故彼偈云「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意云.既言密意說三無性,則不礙於三有性也。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無無礙.互奪雙亡.皆悉自在。
【第一偈舉分別過】者︰分別即遍計所執也.古謂為分別性.今疏從簡.亦欲辨起心動念皆成分別,故並成過.故云「以心分別,一切法邪.不以心分別,一切法正」.故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不憎愛,洞然明白」。
【離所取】者︰謂二偈中初一偈所取,即遍計所執也。【上半知於情有】者,即遍計中二義.謂情有、理無.今知情有即是理無.則知此性即無相也。
【如迷木見鬼等】者,舉喻以明.如人夜行.雲月朦朧.見一杌木.以無月光,情懷怖畏而生鬼想。眾生亦爾.行生死夜.妄想浮雲,蔽於慧月.覩緣生法.不了性空.謂有定性.如生鬼想。鬼喻遍計.木喻依圓。若了知鬼是因迷有.則知所執定性之法,皆由妄情.是人名為妄識所執。故名悟人.如實知鬼。此釋上半。
【知鬼本無,舉體是木】者︰釋下半也。約法云︰知妄所執,理本是無,但是依圓,為舉體是木.則見依圓故名見木.故知妄本自真,則鬼是木.見佛則清淨,名為見木。
【如若見鬼則不見木】者,有妄執之見.如若見鬼.故則為垢。不見依圓.名不見木。執有定性,不見依圓之實,名未為見木。
【下半顯得,離於鬼見,方成見木】者︰謂離於定性執見,則見圓成之實.方為見木。
【依他二義者】,三性各二義。依他二者︰一、幻有.二、無性。從分別生釋依他義.依他因緣而得有故.分別即他故.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今言【世間語言】法,即所起之法.【眾生妄分別】,即是能生.且順三性義釋.亦可諸世間法,各無定性.但是眾生妄心分別.謂有實耳。
【二者無性,即是下半】者︰知世皆無生.無生即無性也。
【有無生見,同世非實】者︰由上云【知世皆無生】.今牒此言云【若見見世間】,謂見世無生.既有此見,見即是生.故同世間.非真實也.故古人云.無生終不住,萬象徒流布.若作無生解,還被無生顧.即其義也。
【下半見等無生名真見】者︰以經文言「若見等無異」.謂見等所見,同無生故.能所兩忘名真見者。
【初句體有】者,圓成有二義︰一、體有.二、相無。「法性本清淨」故是體有.「如空無相」,故是相無。體有即是相無.相無即是體有.本自相融,何能說之.欲言其有即相無故.欲言其無即性有故。
「經」爾時善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悉有大勇健.無量諸如來.離垢心解脫.自度能度彼
我見世間燈.如實不顛倒.如於無量劫.積智者所見。
六、東南方善慧菩薩︰成就般若,慧鑑不動,可謂善矣。此頌為顯欲令其心轉復增進,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文中:【離垢解脫】,無體性故。十頌分四︰(一)初二偈見佛.(二)三偈見法.(三)三偈觀成利益.(四)二偈推見有依。
(一)初二偈見佛者︰前偈讚所見︰上半標讚.下半釋成.智離所知,心脫煩惱,兼二利故。二障難除,眾生難度,自強不息.為【希有勇健】。後偈中,能見︰謂我如實見.如大菩薩見。
【智離所知,心脫煩惱等】者,下半初句明離二障。言離垢者,離所知障.是慧解脫.故言【智離所知】。言心解脫者,是離煩惱障.是心解脫.故云【心脫煩惱】.解脫之義通二解脫。言【兼二利】者,即第四句「自度能度彼」.以自度二障,亦令他人脫二障故.則俱度苦海也。
【二障難除】下,總舉下半釋成初句︰二障難除.則難斷能斷.眾生難度,今難度能度.為自強不息.是希有勇健義也。然自強不息,即周易乾卦大象.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謂乾者,剛健之象.君子當法天剛健.故自強進德不休息也.今借用之,明佛勇猛,自勵策修.練磨其心,得成正覺.為勇健耳。
【如大菩薩見】者︰大菩薩即於無量劫積智之者。
「經」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
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自性無盡故.得有難思盡
所說無盡中.無眾生可得.知眾生性爾.則見大名稱。
(二)三偈見法中,約眾生說︰初偈正顯︰盡即有為.諸行無常速起滅故。有為之性湛若虛空.便是無為.體常遍故。次二偈拂迹入玄︰前二句拂前無為.謂既如虛空.何有無為之相。次四句拂前有為.謂既約自性論無盡.則不壞於盡.故曰難思.盡即無盡故無眾生也。後二句觀成利益.見法身也。
【盡即有為】者︰淨名第三香積世界諸菩薩欲還本土.以求少法.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法門.汝等當學。何謂有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等。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諸行無常,速起滅故】者,釋成盡是有為之義.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速起滅者,剎那不住故。
【有為之性湛若虛空,便是無為,體常遍故】者,釋「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其性即上有為性故。其性之言,略有二義︰
一、但約無性之性︰以有為法緣生性空.緣生性空即同無為.竪窮三際曰常.橫無不周曰遍.故是無為.則上淨名但明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二相猶別.未能顯為即無為矣.今明即性之相是名有為.即相之性便是無為.故是玄矣。
二、其性如虛空,即如來藏性.體離斷常,故如虛空.故勝鬘云「邊見者,凡夫於五受陰我見妄想計著生二見.是名邊見.所謂常見斷見︰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又云死者諸根壞.生者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如來藏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釋曰︰據上經文,以盡即無盡.是故雙非常無常見.故次文云︰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
【既如虛空,何有無為之相】者︰我言無盡者,體無可盡,故如虛空.非謂有於一物,若高山之出雲,用之無盡也.故云智者說無盡.此亦無所說。由盡即無盡,即非盡非無常矣。無盡既如虛空,則非無盡非是常矣.是為雙非常無常.雙離盡不盡.亦雙非為無為。故中論云「若有有為法,則有無為法.既無有為法,何得有無為」。
【則不壞於盡】者,此有二意︰一者拂上有為.二者上來雙遣.今則雙存。自性無盡則有無盡.有難思盡則有盡矣.以泯不礙存.故存亡無二.方曰難思。而向言拂上有為者︰謂盡即無盡.故非盡矣。上來盡即無盡,意雖暗拂.而以其性如空別示無為.故今方說拂有為耳。
「經」無見說為見.無生說眾生.若見若眾生.了知無體性(顯法空)
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於真法.此人了知佛(顯我空)
若人了知佛.及佛所說法.則能照世間.如佛盧舍那。
(三)三偈觀成利益中︰初偈顯法空︰由下半了能所見,緣成無性.故上半能所之見自亡。次偈︰二句顯我空︰能所之法尚空,誰為能見之者.後二句顯實︰但除上病,不除真法.二空之體及所顯圓成.即真佛也。後一偈雙結︰知佛法益.文顯可知。
【但除上病】者,即側用淨名第二.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二空之體】者,以法性宗二空即真如.【及所顯圓成】者,以法相宗二空非真如.二空所顯為真如故.真如即是圓成。然空有無礙故,雙存兩宗。
「經」正覺善開示.一法清淨道.精進慧大士.演說無量法
若有若無有.彼想皆除滅.如是能見佛.安住於實際
(四)有二偈推見有依者︰謂佛說一道清淨.故能遣有.進慧演無量門,復能遣無.想滅理現,方知如來乃住無有無之際也.又智論云「法性為實.證實為際.凡夫有實.未能證也」。
「經」爾時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我聞最勝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見一切佛。
七、西南方智慧者︰決斷不動,所以名智.頌意為顯於一切法皆能出離.文中生死涅槃皆善離故。十頌分二︰(一)引己勵眾.(二)九偈希眾同己。
(一)引己勵眾.可知。
「經」此中無少物.但有假名字.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
(二)九偈希眾同己中亦二︰<一>前六偈示迷.<二>後三偈啟悟。
<一>前六偈示迷中亦二︰《一》人執.《二》餘五皆法執。
《一》人執︰理實無人.橫計成險。
「經」諸取著凡夫.計身為實有.如來非所取.彼終不得見、
此人無慧眼.不能得見佛.於無量劫中.流轉生死海。
《二》餘五皆法執中︰初二執世法.後三雙執世出世。
初二執世法中︰初二句明執︰謂計蘊為實,不能觀身實相。餘皆明過︰初二句執實乖理不見佛.次二句無慧不見佛.後二句但益流轉
「經」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實.不知聖妙道。
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勝.顛導非實義.不能見正覺。
執法中亦二︰一、立理.二、起執︰
一、立理,即第一偈.上半假立︰謂待前流轉生死以立涅槃.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故.故生死者有漏為體.無彼煩惱故稱涅槃。下半雙非︰謂生死涅槃俱因煩惱,假立其名,何有真實.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奪故皆寂。
二、起執,即第二偈︰上半執.下半損。
後一執佛中,亦上半執.下半損。執有三義︰一、佛佛相望.二、三身等相望。三、心佛相望。
【煩惱名諍.觸動善品】者︰即俱舍界品頌云「有漏名取蘊.亦說為有諍.及苦集世間.見處三有等」.今用第二句。從【煩惱名諍下,至有彼諍故】.全是彼文。從【故生死者有漏為體】,即是前段後義。彼疏後云「猶如前說有彼漏故.名為有漏」。釋曰︰此證成有彼諍故。下又結云「如是等類是有漏法差別眾名」.故今結云【故生死者有漏為體】.所以論初,名為有漏無漏法也。
【又二互相待故俱空等】者︰謂上約因緣,因他立稱.故無真實,不融二體。今明雙融.此有三意︰一、相待.二、相即.三、相奪。今初相待俱空.即相待門︰謂因涅槃方說生死.要因生死方說涅槃.若高下相形.若無有高則無有下.若離涅槃則生死不存.若離生死則涅槃不立.故俱空也。次言【二互相奪故皆寂】者,此有二意︰一者相即門︰生死實性即是涅槃.則涅槃之相假說生死.如波與水舉一全收.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二、由相即故便互相奪︰生死即涅槃即無生死.涅槃即生死則無涅槃.故涅槃非寂靜.生死亦非喧.故皆寂也。
【佛佛相望】者︰如云.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能攝眾生.餘則不能.禮於此佛,滅罪則多.禮於餘佛滅罪即少.不知諸佛行願功德無不平等.隨根隨緣說有優劣.故為顛倒。二【三身等相望】者︰謂念佛化身功德則少.乃至法身功德則勝等。而言三身等者,等取四身五身十身無量身故.以不知三身體融.十身無礙.謂有優劣.故為顛倒。三【心佛相望】者︰謂佛已成道功德難思.我心妄惑則名為劣.雖無叨濫.不了真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為顛倒耳。
「經」能知此實體.寂滅真如相.則見正覺尊.超出語言道
言語說諸法.不能顯實相.平等乃能見.如法佛亦然。
正覺過去世.未來及現在.永斷分別根.是故說名佛
<二>後三啟悟中亦二︰初二順理之得.後一舉佛釋成。
初二順理之得中亦二︰半偈明順理而知.餘一偈半顯順知之益,亦二︰半偈標.一偈釋。云何超言︰若取知能知寂,未免於言,有所緣故.知自知知,亦非無緣.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故無知之知,不同木石.故云能見。
【若取知能知寂】者︰此即用於禪宗知識之偈.偈中具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作於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謂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謂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木石」.斯為禪宗之妙.故今用之.而復小異.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源.故云【故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於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
後一偈舉佛釋者︰上云佛然.佛云何然。釋云︰覺於三世,離分別故.種習斯亡.為斷根也。又亦無心捨於分別,名為斷根。
「經」爾時真實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八、西北方真實慧菩薩︰心不顛倒是真實慧。頌意為顯欲令增進於一切法皆得善巧.文言於法不顛倒,如實覺了,是善巧義。十頌分二︰(一)前二明依實立名.名能益物.(二)後八顯名下之實.辨益所由。
(一)明依實立名者︰前頌明損益.受苦聞名速解脫故.受樂不聞反沈淪故。後頌敘昔.以成今說。
【後偈序昔.以成今說】者︰偈中但是序昔.偈意乃成今說.既執我受苦.明昔說無我為正說也。
「經」於法不顛倒.如實而現證.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
現在非和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
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益.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
(二)後八顯名中分三︰<一>三偈覺妄證實是覺察義.<二>一偈雙覺二諦是覺照義.<三>四偈非覺而覺是妙覺義。
<一>三偈覺妄證實者︰初偈證實立名.初句揀似比量.無常計常、常計無常等是顛倒法,名似比量。次句證真現量.如眼見故。次句揀似現量,顯真現量.謂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一合相相不可得故,故名為離.非唯所覺離合.亦無如外之智與如合也。下句結名。次偈例去來。後偈成現觀。
【三偈覺妄證實是覺察義】者,三段顯其三覺也︰
一、覺察者︰如睡夢覺.亦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妄即賊也。
二、覺照者︰即照理事也.亦如蓮華開.照見自心一真法界,恆沙性德.如其勝義,覺諸法故。
三、妙覺者︰即上二覺,離覺所覺,故為妙耳.非更別覺.故楞伽云「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故為妙覺.故起信云【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此明非覺而覺也。
【初句揀似比量】者︰然準因明總有八義.今此有四.故彼論云「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謂能立、能破、現量、比量.此之四義,各有真似.故成八耳。言八義者︰一、對敵申量,三分圓明,開曉於賓,故名能立.二、斥量非圓.彈支有謬,示悟於主,故名能破.三、對敵申量,三支缺謬,非曉於敵,故名似立.四、妄斥非圓,彈支有謬,不悟於主,故名似破.五、於色等義有正智生,自相處轉,故名現量.六、謂籍眾相而觀於義,相應智起,故名比量.七、有分別智於義異轉,了缾衣等,名似現量.八、以似因智,於似所比,相違解起,名似比量.廣如彼說。今疏云無常計常,即是第八.如色是無常.知從緣生剎那滅故.故是無常.此籍因緣相應智起是真比量.今以相續覆故,即似因智起.計之為常,即相違解起.名似比量.故為顛倒.今云於法不顛倒,故是揀似比量。
【男女天地等,見一合相,名似現量】者,此即第七。「一合相」者,眾緣和合故.如攬眾微以成於色,合五陰等以成於人,名一合相.如是見者是有分別智,於義異轉.故名似現。言【一合相相不可得故,故名為離】下,顯真現量。不可得者,即金剛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從緣合即無性故.無性之性是所證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處轉.名真現量。上來離於所覺和合之相.已為現量.【非唯】已下,又拂能所證跡.為真現量︰謂若有如外之智與如合者.猶有所得非真實證.能所兩亡方為真現.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故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是方為真現量也.是故經云「離諸和合相」。
【後偈成現觀】者.即前真現量也。現觀有六.十地當釋.今通前三。
「經」於實見真實.非實見不實.如是究竟解.是故名為佛
<二>一偈雙覺二諦是覺照義者︰真諦名實,無和合故.俗諦非實,假和合故.互融無雜,名【究竟解】。夫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見非實者,知其即實.故中論云「一切法真實.一切法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夫見實】者,即淨名經入不二法門品.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此明實者真實之理.非實者緣生假合.今尚不得所證之如.豈況如外假有之法。
【見非實者,知其即實】者,即諸經意云︰若見非實即真,名見非實。下引中論即是法品.前光明覺品已廣引竟.然實有二意︰且就一相,理實為實,事相非實.即真俗二諦.俗則一切皆俗.佛亦隨俗立名.真則一切皆真.知妄本自真故.雙照為俱存.互奪即雙寂。
「經」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
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
無能作所作.唯從業想生.云何知如是.異此無有故 。
一切法無住.定處不可得.諸佛住於此.究竟不動搖。
<三>四偈非覺而覺是妙覺義者︰
初偈正顯︰如智相離名【不可覺】.寂無遺照故名【了此】.要不可得方是真修。
次二偈展轉釋成︰第二偈釋無一之義︰上半相待而有,通同異體.下半緣生故空.則一多相盡矣。第三偈上半釋前偈下半︰【無能所作】故無所依.【從業想生】故是和合。下半釋成上半︰云何知無能所.異業想外無我所故。
第四偈結成妙義︰上半所住.下半能住︰由無住故無所不住︰謂不住有以即空故.故能住有,契有實故.亦不住無,無即有故。不住俱有無,無二體故.不住雙非,不壞二相故。能住例知。既以無住為住,則心絕動搖.方契本覺,湛然常住。
【由無住故無所不住】者︰即般若中意.彼前更反釋云「若有所住,則有所不住」。從謂不住有下,疏釋上文.由無住故無不住義。
【能住例知】者︰上辨四句︰唯住有句具住不住義。下三皆略。若具住無,應云「亦不住無,無即有故.故能住無,契無實故」.俱句云「故能住有無契二實故」.俱非句云「故能住非有無,契非有無實故」。
【既以無住為住】下,釋第四究竟不動搖句︰即大般若曼殊室利分.亦前已引。從方契已下,是疏釋義.結歸諸佛住於此義。
「經」爾時無上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無上摩訶薩.遠離眾生想.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
九、下方無上慧菩薩.名如初頌.又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名無上。頌意為顯欲令增進心無障礙。文云無著無念,不住法故。十頌分三︰(一)初偈釋已名義.(二)八偈顯佛勝德.(三)後一偈推功結益。
(一)初偈釋已名義.可知。
「經」諸佛所得處.無作無分別.麤者無所有.微細亦復然
(二)八偈顯佛勝德中分二︰<一>前六內證德.<二>後二外化德。
<一>前六內證德中亦二︰《一》前偈正明證入.《二》後五偈照境顯理。
《一》正明證入者,即菩提涅槃.以無所得得菩提故。處即涅槃.本覺自然,故非造作.悟亦冥符則智【無分別】。三細已盡.六麁居然。又不可以識識,故無麁者.不可以智知,故無細者。又有能所證名之為麁.無能所證目之為細.皆言語道斷.故並無之.菩提涅槃絕心行故。
【以無所得得菩提故】者,前文已釋。
【本覺自然,故無造作】者,即將第二句無作字釋初句處字.從【悟亦冥符】下,將第二句無分別字囑初句所得字。【三細】已下,釋三四二句.即起信論「然由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麁」.故彼論云「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本覺相應不離.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麁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不覺起念相續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虛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釋曰︰據此則六麁遠亦從無明生.然就顯著說,說境界耳.故楞伽中云「境界風所動」.起信亦云「因無明風動」。
【又不可以識識等】者,即取淨名見阿閦佛品之經釋此麁細。
【又有能所】下,此中三重釋此麁細.此當第三︰初約迷真起妄說.後二約反本還源說.而二約識智對覺論.三者理智對辨。
「經」諸佛所行境.於中無有數.正覺遠離數.此是佛真法
《二》後五偈照境顯理中︰一偈正明照境.四偈遣相顯理︰
正明照境者︰境即俗境,有能所故.即俗而真故云無數.心同無為故云遠離.是佛真法雙結能所。
「經」如來光普照.滅除眾闇冥.是光非有照.亦復非無照
於法無所著.無念亦無染.無住無處所.不壞於法性
此中無有二.亦復無有一.大智善見者.如理巧安住
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
初偈雙非顯中︰照理滅障.菩提涅槃.離有無故。
次二偈釋前雙非︰一偈半釋非照義︰初句是總.次句能照無著.故云無念.亦不染此無念。次句所照無著.以無處所為所住故。次句不壞能所.次二句雙遣性相.次二句釋非無照.稱理照故。
後偈拂前無二之迹︰言【無二】者,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若存無二之見則還成二.以無二必對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故云【三界一切空】。空謂第一義空.諸佛同見。
【次二句雙遣性相】者︰二即是相,相差別故.一即是性,性不並真故.今云無二即遣相也.亦復無一即遣性也。
【後偈拂前無二之迹】者,即【無中無有】二偈︰初句牒前無二之跡.次句遣之。言無二者,牒初句也.【非謂有無二】下,正釋第二句.而是反釋︰若謂有無二,即執藥成病.【若存無二】下,出謂有無二之過。從【遣之又遣之】下,拂迹︰若不得意,千重遣之,未免於二.何者.謂有人聞無二亦無.復謂無無二為是.亦有所著.故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諸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以楔出楔、以賊逐賊,無有已時.心無所著、當法即絕故.故至於無遣。若以無遣為是,亦有著矣。此亦借老子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之言。
「經」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
非身而說身.非起而現起.無身亦無見.是佛無上身。
<二>二偈外化德中︰前偈正顯.令住無住之覺。後偈釋成︰身即非身故無可悟.悟身見起,此見如身.身見兩亡真法身也.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故就佛結。
【悟身見起,此見如身】者︰前釋非身而說身.此釋非起而現起.由悟非身又生非身之見.此見若有,執復隨生.身既非身,見亦非見.故云此見如身。從【身見兩亡】下,釋下半.身見兩亡.則法界一相為真法身也。【觀身實相】下,通妨.妨云︰向來觀身是菩薩觀.解觀其自身.那言是佛無上身耶。通意可知.即淨名觀阿閦佛品.前亦已引
「經」如是實慧說.諸佛妙法性.若聞此法者.當得清淨眼
(三)推功.可知。
「經」爾時堅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偉哉大光明.勇健無上士.為利群迷故.而興於世間。
佛以大悲心.普觀諸眾生.見在三有中.輪迴受眾苦
唯除正等覺.具德尊導師.一切諸天人.無能救護者
若佛菩薩等.不出於世間.無有一眾生.而能得安樂
如來等正覺.及諸賢聖眾.出現於世間.
能與眾生樂。
若見如來者.為得大善利.聞佛名生信.則是世間塔
我等見世尊.為得大利益.聞如是妙法.悉當成佛道
諸菩薩過去.以佛威神力.得清淨慧眼.了諸佛境界
今見盧舍那.重增清淨信。
佛智無邊際.演說不可盡.勝慧等菩薩.及我堅固慧
無數億劫中.說亦不能盡。
十、上方堅固慧者︰智力成就不可壞故。頌意為顯欲令增長一切種智.文云得淨慧眼了佛境故。十頌分四︰
初偈總歎︰為物興世.智光遍照.大悲勇健。
次四偈別示悲相︰初偈觀機.次二偈反以釋成.後一偈正明,兼顯僧寶。
次三頌半見聞利益︰
後一頌半結德無盡。
此為終極故總舉前十。
【智力成就,不可壞故】者︰智力成就,即十住中第十住。智慧增故.得佛十種智.故不可壞.即成今文堅固之名。【頌意已】下,即彼勝進經文.【文云】已下,即今偈意。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二十五 按此回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