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四十三           按此→回目錄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淨信故,而說頌曰:

三、許說分齊︰謂所說不過義說二大,是地分齊.於中二︰先敘說意.後正顯偈辭。

許說分齊,疏文分二︰先顯意總科。

敘說意者︰【觀察十方】,是敘說儀.論云「示無我慢,無偏心故.觀十方佛將欲承力,故無我慢」.觀十方機擬將普被,故無偏心。故上下文皆云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也.亦可普觀物機,不慢旁人.普觀諸佛,不偏一佛。

依文正釋中二︰初釋說儀.後釋說意。初釋說儀中二︰先舉論釋經.後【觀十方佛】下,疏釋論.自有二意︰一、以無慢對佛.不偏對機.佛請不說便是自高.今承力說安敢慢乎。二【亦可】下,意欲顯通.無慢對機.不偏對佛。

【欲令大眾增淨信】者,是敘說意.謂眾先有信深渴所聞.今更示說正地二大,增益聞者堪受正義,不如言取,名增淨信。

釋說意,疏文有四︰

一、依經釋︰然疏示說正地該通二大.遠公以示說為說大.正地為義大.乃成穿鑿。

若準論經,更有增喜.彼經云「欲令大眾重增踊悅生正信故」︰以踊悅即是淨信,故今略無.故論云「踊悅者,心清不濁故」.由信以心淨為性,則稱理而悅。

二、引論釋。

以前說主違請中,已令眾喜.故今云增。

三、疏釋論經中重增之言。

如何得此踊悅.論云「踊悅有二種︰一、義大踊悅.為得義故。二、說大踊悅.因此說大,能得義故」。

四、顯喜意.於中四︰

(一)徵以總釋。

義名所以.深廣稱大.即是當法受名.說名詮表.因於此說得彼義故.依所得義故名為大.大之說故,依他受稱。

(二)釋二大名。

聞於二大皆踊悅者︰因詮得旨淨無疑.法喜內充故增踊悅.大意如此。

(三)結成踊悅。

然二大體相,古說不同。

(四)彰其體性.於中二︰

先、總標。

遠公云︰此地經中,宗要有四︰一、是言教.二、是所說教道之行.三、是所顯證道之行.四、是證道所表地法。就此四中.初二為說大.以行依言成,言依行發,故合為說.後二合為義大︰以證依法成,法由證顯,故合為義。

、別顯二師。

遠公云:證道所表即是地法者,證道約人契會.地法本自有之.猶十二緣以法就人三世流轉.廢人論法性相常定。

賢首釋云.此經宗要有六︰一、所依果海,如太虛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畫之處.三、根本智能證法界,如能依畫相.四、諸地後得,隨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諸地加行所起行解,為趣地方便.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如第二地中十善為正,三地禪支等。於此六中.前三合為義大.後三合為說大。

賢首師文三︰

一者正明二大。

然其後解不取能詮者.意云︰如偈中七偈,亦明義大.豈無能詮.正應用所以甚深,故名之為義.可寄言說,故稱為說.且依後解。

二者對前揀異。

古德因此復辯可說不可說義.然下論自明因果二分說不說義.非無眉目.故今敘之。

者明可說不可說.於中二︰前總.後別。

總中︰言【然下論自明】者,論意云.因分為可說.果分不可說。舉論此文,即奪古德。從【非無眉目】下,縱成古義.妙理無方故。

於中先就義大.次約說大.後辨雙融。

別釋中三︰<一>標章.<二>別顯.<三>通。

<一>標章.可知。

義中有三︰一、約果海.可以總標舉,令人知有,名為可說.不可指斥示人,名不可說。二、約證處︰既此所離相離名.還云此法不可說聞.以此遣言之言,當彼法故,名為可說.有言斯遣,名不可說。三、約本智︰謂以遮詮易解故名可說.直詮不逮故不可說.攝論云「無分別智離五相故.謂睡眠昏醉等」.以直詮不到.故約遮詮,以示彼法

<二>別顯.言【可以標舉,令人知有】者,總顯三意為義大.皆可標舉.如前七偈即其事也。【不可指斥】者,文云言說不能及是也。

二、約證處等】者,如鳥足所履之處,以喻所證.而言此處非有非無即為可說.為跡之處不可顯示,名不可說。

【三、約本智】等︰謂以空中鳥跡喻於證智.說有空中之跡即是可說.不可示其長短大小即不可說。

【攝論云,無分別智,離五相】者︰雙證說不說義.即無性攝論第八、增上慧品第九.論曰「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應知是無分別智」。釋論曰︰依智自性說離五相.由遮詮門說智體相.以表詮門不可說故。遣分別門.無分別智其相可了.若異此智應有分別。何有分別.謂後廣說無作意等。若無作意是無分別智者,睡眠醉等無所作意,應成無分別智.然不應許.由離功用應得無煩惱故。若二是者,第二靜慮已上應成無分別智.若三是者,此智體相,難可成立.以彼離心無有心法故.若四是者,應不成智.如四大所造故.若五是者,此智不成.是無分別性.有分別故。論頌云.諸菩薩自性遠離五種相,是無分別智,不異計於真。釋論云「前三句遮五.第四句正說自性」。已上引論。今疏中言睡眠醉等,略舉五相之一︰等字二義.一者等取餘四.皆為證成第三約智耳.二者等於無想定及無想報.以五位無心略舉二故.第五滅定,第三相中自揀竟故。從【以直詮不到】下,即釋論意。具如上引.上句即不可說.下句即可說義。又上三義,且從別義配果海等.而實三義俱通果海.理智等三,皆可標舉,不可指示。寄言遣言,約遮約表,思之。又上三義明說不說.更有二義︰一、約自體真法互相顯現名為可說.如經云「智起佛境界等」︰謂以如顯智,以智顯如,名為可說.不可以此性相別取名不可說。二者情實相對︰以情望實,情外有真,可以談說.據真就情,真外無情,用何起說。

約說大中亦三︰一、約後得智︰隨事行相,可以言辭分別,是則可說.是出世間,故不可說。二、約加行智︰謂是意言觀故,是則可說.觀中行相,言不至故,名不可說.又諸法自相皆不可說.諸法共相皆是可說.此通一切法。三、約所寄法︰可以寄此表示,令人解十地,故名為可說.不可以此即為十地,名不可說。

【是出世間,故不可說】者︰以後得智必由證真,故是出世,如何【可說觀中行相,言不至故】者,以修中觀,必稱性修.性出名言,故不可說.故彌勒云「種性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能知」。

【又諸法自相皆不可說.諸法共相皆是可說】者︰此依因明論.謂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如第十唯識疏說。然就說大中約加行智傍出此義.以其加行觀法廣故.通意言觀故傍出也。

約雙融中,此上六中,各說即是無說、無說即說.無二俱融.準思可知。又果海離緣,故不可說.所證就緣,是則可說。二、所證非修故不可說.能證修起是則可說。三、正證離相故不可說.後得帶相是則可說。四、後得無分別,故不可說.加行有意言,是則可說。五、加行觀無分別。故不可說.寄法表地,是則可說。

【又果海離緣】下,上說不說通其六重.此下六重相望,則初後唯一,中間具二。

此上不可說,皆各不異於可說.以真理普遍故.可說不異不可說,以緣修無性故。是故下文雖說一分,義亦不少.故論云「如實滿足攝取故」.意在於此。涅槃亦生等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故說不說不可局執.餘至下明。

上來敘意竟。

<三>融通中二︰先正融通.次引證。今初,【以真理普遍故】者,真理不可說.普遍於事是故可說。言【以緣修無性故】者︰緣修即可說.無性故便同真理不可說也。次【是故】下,引證︰先引當經.即末偈「我今說少分」.後【涅槃亦云】下,引他經︰即涅槃北本二十一高貴德王菩薩品,說十功德中第一智慧功德.因辨修行大般涅槃.聞所未聞.璃光菩薩從東方不動世界滿月佛所而來問佛.便明至不至義.世尊以生不生等釋成至不至義.略有六句.四句是複︰一、不生生不可說.二、生生不可說.三、生不生不可說.四、不生不生不可說。二句單云︰五、生亦不可說.六、不生亦不可說。今略釋之︰第一句未生之法名為不生.有可生性名之為生.既不生為他所生.故不可作不生說也。第二句謂生相能生可生之法,名為生生.今生相不能自生.既不自生,何故生他.故不可作生生說。第三句謂生相能生未生之法,名生不生.今由不生無漏,故不可作生不生說。第四句謂未生時無有生事,名不生不生.如虛空未生之時,無有生事,不能令生有漏之法.既未生時無有生事,若有緣會,則能生耶.故不可作不生不生說也。五、生相是生,不能自生,故不可說。六、未生是不生,緣會便生,故不可說。言【有因緣故,亦不得說】者︰經云有十因緣則可得說.遠公二釋︰一、以十二緣生前十,共為生支之因.二者即地持等十因︰謂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釋曰︰後義為善.廣如唯識等.然彼經中廣解不生等相.今但略引證說默之旨.故不廣具。

「經」如來大仙道       微妙難可知       非念離諸念       求見不可得

無生亦無滅          性淨恆寂然          離垢聰慧人          彼智所行處。

正顯偈辭.有十二偈,大分為二︰(一)七顯義大.(二)五明說大。

(一)七偈顯義大分四︰<一>四偈總顯地智微妙.<二>一偈類地行微.<三>頌寄對彰微.<四>一頌喻顯地微。

<一>四偈總顯地智微妙分二︰《一》前二頌總顯地微.《二》後二頌別顯微相。

《一》前二頌總顯地微者,正顯地智微妙之相.故論云「此偈依何義說.依智地故」.依者據也。云何知依智地.上來本分請分皆依智地.後說分中亦說智地.即今此中第六偈云.智起佛境界.亦依智地.明知此顯地智微妙.非別明佛果。

【正顯地智微妙之相】下,疏文有三︰一、定所顯之法.二、於中論經下,略會論經.三、言微妙者下,牒文解釋。

一、定所顯之法,以遠公意,明初三偈半顯佛法微妙.後有三偈舉彼佛法顯地出言.故今揀之。明初三偈半亦是顯於地智微妙,非說佛果.於中三︰(一)總標是地智.(二)【故論云】下、引證.(三)【明知此顯】下︰結彈。引證文中五︰一、問.二【依智地故】,論答.三【依者據也】,疏釋.四【云何知】下,論重徵.五【上來】下,論自釋。然論但云上來所說皆依智地.後復所說亦依智地.第六偈言智起佛境界故。釋曰︰論無本分請分等言.今疏義耳。此論引三節文︰謂一上來.二者後說.三、即今偈。本分即前標舉地體相是。請分謂解脫月、大眾、如來,皆請說十地。解脫月請︰經云「何故說地名,而不為解釋.諸地妙義趣,是眾皆欲聞」。大眾請︰經云「辯才分別義,說此最勝地」。如來請︰經云「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說」.如是等文皆是十地之智地耳.非佛果也。

【後說分中等】者,即論後復所說.意云.酬請既說十地法門.明知許說分齊,亦說十地之深義耳。

【即今此中等】者︰此經第六偈即論經第四.指語全同.意云.智從佛境界起.所起之智即是十地.故下釋云.智者是地智.起者以何觀,以何同行,能起此智。此下釋佛境界言︰次前論云.此偈示現思慧及報生識智,是則可說.此智非彼境界以不同故。偈言智起佛境界故.意云︰此智地唯佛窮盡.故辨所知,亦只智地。又境界即如.如為佛境。今此智地由於加行觀佛境起.明皆說十地智耳.不爾.豈有請說皆明十地,今乃示果之分齊耶。

於中論經但有六句︰初二句即此初偈.彼云微難知聖道,非分別離念。

二、別會論經。

言【微妙】者︰二偈總相.即前地智超言念故.餘皆是別。別中初句是微體.餘皆是微所以。於中【難可知】,總顯所以.下六句別顯所以。論云「云何微.偈言難知聖道故」.此即雙指.謂聖道是體.難知故微也.故淨名云「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三、牒文解釋。【此即雙指】下,疏釋論。言【聖道是體,難知故微】者︰聖之一字即今經【如來大仙】,即聖人之道,名為聖道.以人取法意在於道.道即地智,故云是體。言【難知故微】者︰難知是微所以.亦是微相.該於說證.故下開二義。言【故淨名云】者,即菩薩品彌勒章中文也。

云何【難可知】,總顯所以,此有二義︰一、說時難知.口欲辯而辭喪故。二、證時難知.心將緣而慮息故。上【大仙道】是所證說.大仙是佛故言微妙.道者是因.修行證智之因,得大仙果故。

【云何難知】下,開章別釋︰【口欲辯而辭喪】者,言語道斷故.【心將緣而慮息】者,心行處滅故.前來頻釋。

問︰既云說時.云何難知。

答︰有心不能說故.故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則言而無言矣」。

【上大仙道是所證說】者︰牒經第一句為其地體.即論經聖道二字.上直就法體以論微妙.今以人顯法.以是佛因,何不微妙。

非念離諸念】等六句,別顯微所以,於中︰初句即說時難知.言【非念】者,非有念慮分別心者之境界故.何以非是念慮境耶.以此地智自體無念故.故云離諸念也。由上二義,如是聖道名為甚微。

【初句即說時難知】者,次第釋上二章也.非念離念,語則非念似南宗義.無念離念似北宗義。釋乃非念同北宗,修得非念故.離念同南宗,本性離故。若二宗相.由本無念,要須離念方知。今此云何以非念者,由本離念故。言【自體無念】者,以無緣故。然體無念復有二意︰一、性淨無念.以心體離念故。今非此義.以此通一切凡小故。二、契理無緣︰都無所得名為無念.即今所用。若依此義.亦異偏就南宗.故南北圓融方成離念。【由上二】下,結即非念離念二義。

下之五句,明證時甚微︰於中復有總別.初句為總︰求欲證見難證得故.以無見無得方能證故。

【求欲證見難證得故】者,以論經但云難得.今經云「求見不可得」.得之與見俱約證說.故云【求欲證見難可得故】。次【以無見無得方能證故】,雙證二經。言「無見」者︰上經精進慧菩薩云「有見則為垢.此則未為見.遠離於諸見.如是乃見佛」.又善慧菩薩云「無見說為見.無生說眾生.若見若眾生.了知無體性」.又功德慧菩薩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無得」者︰智慧菩薩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真實慧菩薩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又云「一切法無住.定處不可得.諸佛住於此.究竟不動搖」.般若宗中「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心無罣礙.諸佛則得菩提」.淨名天女云「若有得有證.於佛法中為增上慢」.故無無得方能證得.得與無得俱絕名言.非離有得而證無得.方為真無得也.亡言亡言。

下四句別.有四甚微︰*

【下四句別等】者,以總明難得,其相猶隱.故別顯之。然疏文有四︰一、總標.二、列名.三、釋經.四、料揀。

一、總標.可知。

*第一觀行.第二依止.第三清淨.第四功德。

、列名依論︰次下釋順經。論經云「難得無垢濁.智者所行處.自性常寂滅.不滅亦不生」.故為此次。

無生亦無滅】,即功德甚微。不生者,契理出世故.不滅者,非一往滅,不捨利益眾生事故.即無住涅槃,寂用無礙功德。

三、釋經︰

此釋第四功德微。無生者用而常寂.無滅者寂而常用.故云不一往滅。一往滅者,即同二乘。上來釋經。【即無住涅槃,寂用無礙功德】者,結成論名。

性淨恆寂然】,即清淨甚微:性離煩惱.非先有染,後時離故,名為性淨。如此則無不離時,故恆寂然.即性淨涅槃。

此釋第三清淨微︰上功德微即是自在我義.此微既約性淨,即是常義.悟實本淨無染可除.先染後淨即是無常。

離垢聰慧人】︰言離垢者,即觀行甚微︰謂觀智中離無明垢故.不同世間八禪為無明雜故。

此釋第一觀行微.即是淨義.先順釋。論云【智中無無明故.不同世間】下,反釋。故論云有無明雜智是名為濁.以論經云無垢濁故。世間八禪是不動業.必雜無明。

【聰慧人】下,即依止甚微。聰慧人者,登地已上有智之者。彼人之智能行地智。何智能行︰若就總就實,唯一實智.見一實諦故。若就別兼權,則通三智︰一、加行智︰增上善勝解故。二、根本智︰增上善寂滅故.謂滅諸惑證寂理故。三、後得智︰隨聞明了故。云何行處︰此之地智是彼證智自證知故.依彼地智說證智生,故說為行.非正證時有能所行也。

此釋第二依止微.即顯樂德。言依止者,為行依故.先釋能行之人。此聰慧人即論經智者二字。

【彼人之智】下,二釋彼智所行處.於中三︰先總釋.二、徵以別顯.三、正釋行相。

【何智能行】下,二、徵以別顯。然有二對︰一、總別.二、權實.今疏合明。然論云「智者所行處者,自證知故。自證知者,依彼生故.於中智者見實諦義故.復增上善解法故.增上善寂滅故.復有世間智,隨聞明了知故」。釋曰︰今疏意明此中論有總別︰先總.後於中下,別。總中二句皆是實智.別中有實有權.故合之.就總就實唯一實智。然總別就文.權實約義。

【云何行處】,三、正釋行處。二智可見.故唯約證智。能行即是論中總意︰初云︰【此之地智是彼證智自證知故】者,即論云「智者所行處者,自證知故」。次云︰【依彼地智說證智生】者,即釋論第二句.云自證知者依彼生故.是則地智約本有之.證智約人就法.亦由遠公上云.三、證智.四、所表地法。思之。

上四微中功德異小.觀行異凡.依止清淨,揀異外道自尊之者.以智斷異故。前清淨微是斷德.不同彼有見惑及滅心想.為清淨故。依止即是智德.不同彼以六行而伏惑故。上依增勝.若通說者,並異凡小。

四、料揀。於中二︰先依論從勝以配.後【上依增勝】下,疏意明通。通相云何.如功德異小,無住功德,凡外豈有。觀行異凡,小乘外道皆有無明。明彼亦無依止清淨,揀異外道,凡小寧有.以並非聰慧,雙證二空,契性淨為恆寂然.故知論主從勝略配耳。

「經」自性本空寂       無二亦無盡同相解脫於諸趣       涅槃平等住  

非初非中後       非言辭所說        出過於三世       其相如虛空 (後六句不同相

《二》二頌別顯微相.故論云「此甚微智,復有何相」.此徵體相也。是智有二相︰初二句明同相.智體空寂故。後六句不同相.智位差別故。

同相中.【自性本空寂】,總也.【無二亦無盡】也︰

總中此是誰相.彼智相故.故言自體。此智自體以何為相.謂本空寂.何以言同。此即性淨涅槃.上同諸佛.下同眾生.一切眾生皆有此故.橫同諸法.諸法如故.此如即是自體空故。一切皆以空為自性.智性色性本無差故.一切皆有安樂性故。

【此徵體相也】者,疏釋論.體相有三︰一者標相.如見煙知火、見鶴知池等。二者形相.如長短方圓等。三者體相.如火熱相等.今揀前二故云體相。體相復二︰一者事體.如向所引.二者理體.如空寂等。今是理體.約不同相,雖義兼於事.皆事理相即為深義之體也。

【智體空寂】,名為同相等者,其猶世間色等空寂名為同相。色相差別為不同相.不同猶於自性也。

【總中此是誰相】下,釋總句有二︰先釋經經中兩重假徵,以經配答,可知。但體性有同有異。異者︰相據於外.性主於內。體者︰性相之通稱.則狹不同。今此所明即性為體.故經云自性.論經云自體。

【何以言同】下,第二釋論同相之言︰先出體.後釋名。【此即性淨涅槃】者,出體也.則下言不同,是方便淨涅槃。同相有二︰一、對因彰果,本隱今顯.二、對用彰體,涅槃體淨故。不揀修生.修顯功德彰體,齊稱性淨。若依初義︰無始法性名之為體.昔為妄覆.今障息德顯,故名為淨。若依後義,則涅槃法體名之為性.涅槃體淨名為性淨。下方便淨亦有二義.次下當辯。

【上同諸佛】下,後釋名也︰以體釋名由體同故.略舉三同.顯橫皆同︰上下即.橫同諸法標也。【諸法如故】下,展轉釋成。文中自有五重徵釋︰

一云.云何知皆同諸法。釋云︰諸法皆如故.智體即如,故云同也。

二徵云︰經云性空何干於如.故釋云.如即空故。

三又徵云.何以得知如即是空故。釋云︰一切皆以空為自性故.自性即是空如。

四又徵云︰豈不言總意別.別在於智.何言諸法。故釋云︰色性智性本無二故.即起信文.故以法取性,性隨法別.是則智空,非說餘空.若以法就性,性無不同。

五又徵云︰縱言性同,何以得知是涅槃性.故引涅槃經證.一切諸法中皆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涅槃性故.即涅槃第三.四十二問中一問也。

別中︰於中論經加一有字.云「有不二不盡」。釋云︰此智空寂.其相云何.謂離三種空攝.是真空相。三種空者,即地前空亂意菩薩︰一、疑空滅色,取斷滅空.此失空如來藏.則損減也.二、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為有。今云有者,即初離謗攝.不謂斷滅如兔角故。言不二者,即離異攝.不謂異此空智更有異空。言不盡者,離盡滅攝.不謂有彼此自體,彼此轉滅故。此明非滅有體之智,成有體之空.亦非空有物可轉滅也.離此三空即見自性本空,空如來藏。今闕有字如何會通.此有二意︰一、以不盡攝之︰謂有體故不盡無,則異於斷滅.若無可盡滅,則非有物.義如前說。二者西域之經自有二本.故論云有二種頌︰一、有不二不盡.二、定不二不盡.此頌雖異,同明實有.若非實有不得言定。此云何定.定能滅除諸煩惱故.意云︰定即是有,故能滅惑.今經亦無定字.義同定本.謂定是有無不二法故.離前二空.謂無二中兼得空與有不二.故非斷滅。三種空義,如寶性論第四所明。

中疏文有六︰初會論經.二【釋云】下,引論標釋.三【三種空】者,【即地前】下,引他論證成.四【今云有者】下,引論別釋.五【今經有】下,會通經文.六【三種空義】下,結廣有在

初二可知。

三、引他論證成中,即寶性論第四云「若散亂心,失空眾生者,謂初發心菩薩,離空如來藏義.以失變壞物修行,名為空解脫門」。此明何義.初發心菩薩起如是心,實有法可滅,後時得涅槃.如是菩薩失空如來藏修行。又有人以空為有物.我應得空.又生如是心,離色等法,別更有空.我應修行.彼人不知空。今疏二當第三、三當第二,為順論中三種謗故.又取意引,對文可知。然般若經中四句,正遣此三空疑︰一、疑空滅色︰故以色即是空遣之.二、疑空異色︰故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遣之.三、疑空是物︰今明空即是色,故非別有空也。

四、引論別釋者︰然論先列三病.即返問辨非.後列三名治之.即順問彰是。今初︰論云「自體空者,可如是取,如兔角耶.不也。可如是取,異此空智更有異空耶.不也。可如是取,有彼此自體、彼此轉滅耶.不也」。後順問彰是云「云何取此自體空.有不二不盡,如是取」.此句顯離三種空攝︰一、離謗攝.二、離異攝.三、離盡滅攝。釋曰︰上論先舉所揀以經對治.今疏乃分其能治所治,兼經五字,一一對釋.於義易了。如云【今云有者】,牒經.言【即初離謗攝】者,即舉論立名.言【不謂斷滅】下,明離前過.【如兔角】者,即前可如是取如兔角耶.其【不謂】兩字,即前不也二字.【斷滅】兩字,即取三空亂意中第一亂意,會同論文。下之二攝例此可知。但觀上所引論文,自分主客︰二即疑空異色.三即疑空是物.謂空為有。

三中︰言【此明非滅有體之智以成有體之空】者,此有兩釋︰今是第一釋.由論云彼此自體故.以空為此,智為彼.既離盡滅,故非滅有體之智等。

【亦非空有物可轉滅】者,即第二釋︰前釋雙就智空上論盡滅.今就空上論盡滅.正順上第三︰謂空為有謗.不要約智論有也。

【離此三空】下,結成正義︰然正義尚難.初二是有,後義非有.自互相違,何成正義.故說正義,智相是有,智性說空。今此智空,由有三德,離上三謗︰一、相作義故.離初謗攝︰謂若無智則無有空.若無真空智不成立故.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故論經云有,能離謗攝.既空能成有,豈待滅智方成空耶。二、不相礙義,是故不異︰異即有礙於空,定性有故.空礙於有,定性無故.既不相礙,故非色外別更有空,故離異攝。三、相違義︰以體非有故無可盡.安謂空為有耶.故初則廢他成己,故有空.後則廢己成他,故非有空.由初有故不無.由後無故非有.非有非無是中道義.故此空有豈得異耶。由空義故與智非一.由前二義與智非異.非一非異是中道故。故此真空是智之體。體相無二為智之相.是同相也。同相即是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即性淨涅槃.其揆一耳。

五、會通經文者.此句徵也。【此有二意】下,釋初意,以不盡字攝有字︰前明不盡是無,故無可盡,則離謂空為有過.今明有體故不盡,則離斷滅過。【二】下,第二意.即以無盡二字攝有字.以是有無不二,故離斷滅。於中先出論文.次【意云】下,釋論.後【今經亦無定字】下,會釋今經。言【離前二空】者︰一、謂有無不二故離於異攝.二即異故.義如前說。二者有無既其不二,豈滅有明無,故離斷滅.雖有二意.後意最親。

 

六句明不同相者,即方便淨涅槃︰斷惑平等,不同凡小.而能斷故,不同外境但是所證.有異相故,不同於空。涅槃是果,此云何是。約分證故.又是所依果海,如下十山十德不離海故.此當義大不可說故。今明地智,應是菩提.那言涅槃。若分相門.則所證為涅槃.今顯相融.即智之性為性淨涅槃.智出惑障為方便淨涅槃.二而不二.難說甚深.良在於此。

不同相,疏有三︰一、總彰大意.二、隨文解釋.三、總結會通。

一、總彰大意中有三︰(一)出體.(二)【斷惑平等】下,釋名.(三)【涅槃是果】下,解妨。

(一)出體.即方便淨涅槃,對前性淨。方便有二︰一、對因彰果︰從因方便而修得故。二、對體起用︰作用差別,故名方便.方便即寂,故稱涅槃。

(二)釋名︰釋此不同對於前同。前同有三.今亦有三而少開合︰一、對下同眾生︰言【斷惑平等】者,斷惑,故異凡夫.平等,故異小乘。小乘不斷法執,故非平等.又謂有惑可斷.不解無斷而斷.今皆反此故云平等。二【而能斷故,不同外境但是所證】,即對前橫同諸法.然諸法中含其有無,故開為二。今對有境.質礙之境不能斷惑,但是所證故。三【有異,故不同空】者,即前諸法中含此無法.又加此空者,前約性淨,同空義多.今方便淨,同空義少.故云不同於空。不云不同諸佛者,此多同佛故。

(三)通妨難.文有二妨︰一、以果違因妨︰先問.後【約分證】下,答.答有三義.可知。【今明地智】下,二、所證違智妨︰亦先問.後【若分相】下,答.大意可知。然約相融,凡是一法,即攝一切.若以涅槃為門,涅槃門中攝一切法.若以菩提為門,菩提攝一切法.若法身為門,法身攝一切法。今約地智,地智門中攝一切法.智相即同菩提.智性即同涅槃.今取即相之性,故同與不同皆名涅槃。【二而不二】者,性與相殊,而復相即故。【難說甚】者,欲言菩提即同涅槃.欲言涅槃即說為智.互融雙絕.難以一事當之.故理圓言偏,理與言絕,為難說耳。

文中 【解脫】是總.【涅槃平等住下五句皆是別︰

總謂淨相解脫.故異前也.寶性論第四云.清淨有二種︰一、自性清淨︰謂性解脫.即前同相。二、離垢清淨︰謂得解脫.即此淨相解脫。

二、隨文解釋︰先解總句.次釋別句.

解總句中︰言【異前】者,異前同相也。【寶性論】下,引論成立︰此論前有偈云「佛身不捨離.清淨真妙法.如虛空日月.智離染不二」。論云「此偈明何義.向說轉身實體清淨。又清淨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自性清淨者,謂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自性清淨心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以彼本來不相應故。離垢解脫者,謂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如水不離諸塵垢等,而言清淨.以自性清淨心遠離諸煩惱垢更無餘故。又依彼果離垢清淨故(云云)」。若無上依經第一,亦明四德.各有二義。淨有二者︰一、自性清淨是其通相.二、無垢清淨是其別相。我有二者︰一、遠離外道邪執我.二、離二乘無我。樂有二種︰一、斷苦集.二、斷意生身諸陰滅。常有二種︰一、離無常斷見.二、離涅槃是常見故。上皆取意引經耳。廣如涅槃章

別中,以別顯總.別有二種︰『一』何處得解脫︰『二』云何解脫︰

『一』何處得解脫.即經於諸趣也。此顯所脫.謂煩惱為趣緣.業為趣因.生為趣果.故三雜染皆諸趣攝.若脫因緣則無生果。

釋別句中有二︰

(一)釋於諸趣言。

『二』云何解脫.即下五句.此明解脫之體。五句即顯五種解脫之相︰【一】等二際是觀智相.【二】斷煩惱是離礙相.【三】後三體德圓備,即是涅槃之相(三、明般若是觀行相.四、明法身是轉依相.五、明解脫是無礙相)

【一】等二際是觀智相者︰言【涅槃平等住】者︰謂世間涅槃平等攝取.非如聲聞一向背世間故.以世間之性即涅槃故.中觀云「世間之實際,即是涅槃際.無毫末差別故」。

(二)釋餘五句.【五句即顯五種解脫之相】者,標也.下唯列三.後三合故.若具.應云三、明般若是觀行相.四、明法身是轉依相.五、明解脫是無礙相。今以後三合為涅槃.前之二義亦三德開出.般若約決理邊即名觀智、約契合邊即名觀行.無間道斷即斷惑相.解脫道證即無礙相.故雖五句但是三德。

【言平等】者,即牒經解釋也.此即一等二際是觀智相者,即經【涅槃平等住】。【謂世間涅槃】下,皆論文。從【以世間之性】下,疏釋平等之義.然論云【平等攝取】,約人說平等.非如聲聞不得平等.得與不得並約於人.而疏以性釋者,由二乘不了性等,故背生死向涅槃。菩薩了性本平等,生死即涅槃,故不捨生死而取涅槃.不離不在納法在心.故云平等攝取。

【中觀云】下,引證釋成.即涅槃品偈云「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之二際.無毫釐差別」。今但義引三句,意已具矣.若更廣說應有四句︰一、全涅槃故無毫釐差︰以世間實性說為涅槃.涅槃之相說為世間.以性收相,無相非性,故唯涅槃,亦無有差。二、全世間故無毫釐差︰以相收性,無性非相故。三、全世間之涅槃與全涅槃之世間無毫釐差.以雖互收,不壞二相故。四、全世間之涅槃非涅槃也.全涅槃之世間非世間也.非世間與非涅槃無毫釐差.以性相互奪異不可得故。義句雖四,法唯一事.所謂無事.故非四也.是故順情而取四句俱非.順法而言四句俱是也。此般若智於外能照諸法皆空.內照之體廓然即空.空四絕故。四絕中間即空之神照.朗無相之虛宗.是般若法也.此即非中之中也。由不礙事之理,故全涅槃入生死,全生死入涅槃.由不礙理之事,故差別宛然也。由二俱無礙,故入不入俱成也。由二無礙,又不二故.入即不入.不入即入.如是方為究竟平等。

【二】【斷惑相】者.謂三時無斷,方說斷故.故云【非初非中後】。

此一句,疏文有三︰(一)總明大意.(二)開章別釋.(三)結示圓融。

(一)總明大意者︰謂三時相因俱無定性,故三時無斷.由無定性方能斷惑,故云【方說斷耳】。【故云非初】下,指經文.然雜集第七亦云「從何而說煩惱斷耶.不從過去,已滅無故.不從未來,以未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此即三時無斷義也.中觀論廣說,即以三時門明無斷義。無斷即是性空義.以有性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故成斷義.下當廣明。

釋此有二義︰「一」約相翻釋.「二」約相續釋︰

「一」翻釋者︰謂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生耶.為同時耶。此三惑智各有兩失.故不成斷︰謂智先起,智有自成無漏過,不能滅惑過.煩惱先滅,煩惱有自滅過,不障聖道過.智後同時,各具四過.如燈不破闇,可以喻此.又涅槃云「毘鉢舍那,不破煩惱」。若爾.云何說斷。若依唯識第九,明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者。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餘緣集斷義。若望此宗則有所遺.謂秤衡是一,低昂無妨.解惑不爾,豈得俱時.明闇之喻,雖則相傾.到與不到,俱不破闇.同時則相乖,異時不相預故。若此宗斷結,要性相無礙。上明非先後俱,為顯無性.無性緣成則說斷結。由能斷無性,方為能斷.所斷本空,方成所斷。若定有者則墮於常,不可斷故.若定無者則墮於斷,失聖智故。

(二)開章廣釋︰於中【相翻】,疏文有四︰一、定斷處以開三關.二【此三惑智】下,依關立過.三【若爾】下,假問徵起.四【若依唯識】下,正彰斷義。

依關立過中︰【謂智先起有四過】者︰一、本因斷惑得無漏智.今智先起,則不斷惑,自成無漏.二、智既先起,惑猶在故,不能斷惑。煩惱二過者︰一、智已先起,煩惱猶在.故後滅時,是自滅耳.二、惑在不礙智起,故不障聖道。惑智各二,故有其四。

【智後同時,各具四過】者,併出二關︰言【智後】者,即前為惑先滅,智後生耶。言【四過】者,初明二惑︰一、惑自先滅過︰由智未生而惑滅故.二、不障聖道過︰惑先已滅不礙智故.此惑二過。智二過者︰一、智有自成無過︰惑已先滅,智不斷惑故.二、不能滅惑過︰惑已先滅無可滅故。言【同時】者,即惑智同時.亦有四過︰智二過者︰既與惑俱,惑不干智.故自成無漏,亦不斷惑。惑二過者︰既與智俱故不障聖道.與智俱時惑猶在故.後若斷時亦自滅耳。

【如燈不破闇】下,約喻以明通經及論.【又涅槃】下,引經法說.成上法喻.並如下明。

正顯斷義中三︰一、正顯唯識.二【此但舉法相】下,明順違.三【若此宗】下,顯當宗。

正顯唯識中:言【二真見道】者,彼疏不釋.有云.謂真見道及相見道.此釋非理.言二真故.斷惑正在真見道故。有云.人法二空.此亦難依.二空所證.今說能斷故。有云.無間解脫為二.此二應非.斷惑正在無間道故。若爾.何者指南.應是大小乘為二故。次前論云「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種即二障.所斷廣狹小異.大小俱是真見道斷故。然彼論意,為異薩婆多宗.彼宗所立.見道之前,斷異生性.無間道起與惑得俱.說言斷耳.故為伏難云.若異生性,見道前捨.無漏果起.無有凡聖俱成就失。今既依於見斷種立.即無間道有惑種俱.異生未斷.如何凡聖無俱成失.故唯識論云「見道起時彼種不成,猶如明生不與闇並」.故凡聖二性無俱成失.若無間道與惑得俱.有凡聖俱成之失.雜集第七亦明此義。

辨違順者︰先縱成.後【若望】下,辨有違。先破秤喻.後破明闇。明闇同喻,極似於法.理則無違,故先印許。後【到與不到】下,但就無性理破.三論廣說。中論三相品中,小乘被破,大生小生,二互相生.彼便救云.本生生時能生生故。引喻云.如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生法亦如是,自生亦生彼。論主破云「燈中自無闇.住處亦無闇.破闇乃名照.無闇則無照」︰意云.明中無闇.闇中無明.明既無闇.為何所破.彼便救云.具足之燈無闇可破.初生之燈明體未全.則有闇破.故復破云.云何燈生時而能破於闇,此燈初生時不能及於闇。意云.初生名半生半未生.未生之半,此半無明,亦不能破.已生之半,此半無闇,亦無所破。彼便救云.何用及闇但使能破.故復破云.燈若不及闇而能破闇者,燈在於此間,應破一切闇.又反並云.若燈能自照,亦能照於彼,闇亦能自闇,亦能闇於彼。釋曰︰今闇不能闇於彼.明知是燈不能破闇.由依此義.故上疏云【雖則相傾】。意云.而明闇理別.明能破闇.闇不破明.故涅槃第二十九亦同於此。以燈不破闇,喻上毘鉢舍那不破煩惱。

辨此宗大意者.如前總中及下相續中明.文略有四︰一、總標.二【上明非先後】下,顯正義.三【由能斷無性】下,雙明能所,即空而斷.四【若定有】下,以邪顯正。

「二」續釋者.不約惑智相對.但就一智自有三時.論依此釋。就此三時,復有二種︰一、約初心究竟,通分三時.二、約無間道中,剎那三時。經論並通此二。論云「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中後故」。此上順釋偈文.兼定三時,唯約智說.故言是智斷惑。若爾三時無斷.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舉喻釋成.謂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經文正顯證智.唯據甚深緣性不可說義.論主兼明斷義,故性相雙辨。非初中後辨因緣無性.是斷之不斷.前中後取即不懷緣相.是不斷之斷.故大品云「菩薩非初心得菩提.亦不離初心.後心亦爾.而得菩提.譬如然燈.非初焰燋炷.亦不離初焰.後焰亦爾.而炷實焦」.故龍樹判云.佛以甚深因緣答.涅槃二十九亦云「眾生五陰雖念念滅而有修道.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上諸經論皆顯性相無礙,無斷之斷.又今經論反覆相成.謂若定斷者,一念便足,何假三心.既並取方成,明知無性、無初中後。無初中後是無性故,方得成於初中後斷.此則因緣故無性.無性故因緣也。若云初念則能斷,後念方究竟斷者.不異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若云初念獨不能斷,積至中後方能斷者.不異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勿失宗旨。

釋第二章.疏文分四︰一、總彰體相.二【就此三時】下,辨三時不同.三【論云.此智盡漏】下,依論正釋.四【若云初念】下彈古義。

總彰體相者︰但就一智,自有二種三時。

辨三時不同者︰二種三時,前三時長.如下大品之文.發心為初.修行為.將成佛為後。後三時為短.謂唯無間道.然無間之言通於諸位.今且取見道為初.金剛為後.各有三時。

依論正釋者︰文中分三︰一、順釋無斷義.二【若爾.三時無斷】下,明不斷斷義.三【上諸經論皆顯性相無礙,無斷之斷】下,結成正義。

順釋無斷義者︰先引論.後【此上】下,疏釋。

不斷斷義中二︰先舉論文.後【此舉喻釋成】下,疏解經論。此中亦有古義,至下結彈中明。今但直就性相無礙.以解正義.於二︰先釋論.後【故大品云】下,引證。釋論者︰言【經文正顯證智】者.此中義大是不可說故,唯顯甚深.論主若不性相雙明,豈知是斷惑義。引證者︰證成論主如燈焰義.然大品經具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為用初心得菩提、為用後心得菩提.初心不在後心.後心不在初心.心法不俱.云何善根增益能得菩提。佛反問言:譬如然燈為用初焰焦炷、為用後焰焦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非初焰焦炷.亦非離初焰.後焰亦爾。佛問須菩提.炷為焦不。須菩提白佛言.實焦。佛合喻云.菩薩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離初心.後心亦爾.從初發意行般若具十地得菩提」。經已分明.況論釋云.佛以甚深因緣法答.所謂不但初心得,亦不離初心得.所以者何.若但初心得不以後心者.菩薩初發心便應是佛.若無初心.云何有第二心第三心.以初心為根本因緣.亦不但後心,亦不離後心者.是後心亦不離初心.若無初心則無後心.初心集種種無量功德.後心即具足.故能斷煩惱習,得無上菩提。合喻準法。此中燈喻菩薩道.炷喻無明等煩惱.焰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焦喻無明等煩惱焦.亦非初心智焰.亦非後心智焰.而無明等焦,成無上道。彼既云.非初不離初等.則非唯但取相續之義故.故論云「甚深因緣」。又彼經中法喻影略.法說得菩提.喻說斷煩惱.二義相成.同故引證。

【涅槃二十九等】者︰然涅槃云「念念滅者即是空義」.由念念滅是無性故.不同小乘.何以得知.彼經初師子吼問云「眾生五陰空無所有.誰有受教修集道者」.佛便以此經答云「雖念念滅而有修道」.明知念念滅即是空故.義符今論性相雙明。

結成正義中,此上疏文結前.【又今經論】下,重結正義.謂非唯無礙.而又相成。前則事不礙理,理不礙事,性相雙存。今則依理成事,事能顯理,亦含雙奪

【因緣故無性等】者︰即中論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即緣生故空義也。次云「無性故因緣」者,即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即無性故有義也。

結彈古義.即遠公解︰前解經云.治必階漸,非定始終.故云非初,亦非中後.正論其果,斷在窮終.不得說言非初中後。今乃據果反談昔因.因時不頓,是故說言非初中後。下釋論言非初智斷亦非中後云.非初智獨斷.中後亦然.通取三時方能盡結。次釋論.若爾云何斷,如燈焰非初中後,前中後取.不異毘曇一念有燒,始終方盡,治結同然。若依成實一念不燒.相續方然.治結亦爾。若依大乘,慧心明勝,一念能斷.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故經說言「念念具足一切助道.於一念中尚能具足一切道品.何有不能斷除煩惱.但相續始終方盡究竟.是故今說前中後取.如義正知名之為取」。釋曰︰此公雖明大乘慧勝.要明具足三時始終方斷.故疏不依.但依前為正義.約性相無礙。釋云︰今依其義開為兩關難.令同彼毘曇成實。謂應問言︰為初念即斷,後念方究竟耶︰為初念不斷積至後念方能斷耶.依初則同毘曇.依後則同成實.一念具足道品何所證耶.又但成於斷惑之義.不知斷而不斷.不斷煩惱入涅槃義.故結彈云莫失宗旨。

上猶通實教.若依圓宗,所斷之惑,一迷一切迷故,一斷一切斷.無斷無不斷。若具顯諸宗差別,如別行章。

(三)結示圓融︰如常可了.於中二︰先正結圓融.後【若具顯】下,指廣從略。廣如五教義分齊中.即是別章.上已略辨︰謂結彈同毘曇成實,即小乘斷結義.引唯識文及具三時即初教義.正約性相無礙即實教義.第三結成圓融中正顯圓教義.於無斷無不斷中兼頓教義.謂若無斷者,一切契理故.無不斷者,一斷一切斷故即圓教義.若云尚無有斷,何有無斷.性本寂寥,言亡慮絕,說為斷者.即頓教義。

【非言辭所說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三句,明三德︰

初句即般若,是觀行相.謂無分別觀,體絕名言,真智內發.不同聲聞依聲而悟。前云觀智,約其決了.此云觀行,約行契極。

三句,明三德】者,即前體德圓備是涅槃之相。若別說者.法身是體.般若解脫是德。若通相說,三皆稱德,合為涅槃之體.故云三德涅槃.即對前解脫於諸趣。諸趣有三雜染︰般若對煩惱.解脫對業繫.法身對生苦.翻三雜染成三德涅槃。釋此三德.疏文有三︰一、觀行相.二、轉依相.三、解脫相。非言辭所說即般若】者︰指經辨德.即非言辭所及也。言【是觀行相】者,依論立名.然論無觀行之言.依下結中云如是觀故,立其名耳。

【謂無分別觀】下,取論意釋.而論具云「如是解脫,可同他音聲觀耶。不也。云何觀.偈言:非言辭所說.離語言故」。此論有三節︰初反問辨非.二、云何觀下,順問彰是.三、離語言故者,釋是異非。今疏文有二︰先取意正釋.於中先辨是.後【不同】下,揀非︰後【前云觀智】下,揀濫。前即涅槃平等住.前云一等二際是觀智相.謂以智決了生死涅槃二平等理。今即三德中般若,以行契實.餘如前會。

次句即法身.是轉依相.謂轉無常依,云【出過三世】.故此微智依常法身.論云「非如無常意識智,依止無常因緣者」.此揀未轉依時.今為所轉依也。無常意識智是彼能依.無常因緣即是所依.持種本識是無常因.所持染淨諸種子等是無常緣.依此因緣起無常意識。今轉無常識成妙觀察智.轉無常意成平等性智.以為能依。依彼本識如來藏性.真如法身.以為所依.論云「如修多羅中決定說者.是了義故」.涅槃經說,轉無常識獲常識故.諸大乘經其文非一。問︰所依本有,可得是常.能依修起寧無生滅。(解釋)依唯識,所依常故,能依亦說為常.非自性常.是有為故。若起信等,始覺同本亦皆是常.勝鬘經云「一切法常住故」。

【法身,轉依相等】者︰法身是舉德.異前般若.是轉依相.依論立名。轉是迴轉.先是無常.今皆常故。轉亦離義.離於無常惑業等故。

【謂轉無常依】下,以論意釋.然唯識中轉依有四︰(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謂伏二障隨眠勢力,不令引起二障現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釋曰︰六行伏惑是曰有漏.加行漸伏.根本後得能頓伏故。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釋曰︰二道除有漏.三智除加行.論釋除有漏有二義故.一、有漏曾習相執所引.二、未泯相故。論釋除加行云「加行趣求所證所引,未成辦故」。釋曰︰取根本者,根本正能斷惑故.取後得者,後得雖不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二)所轉依.此亦有二︰一、持種依︰謂即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依他起雖亦是依而不持種.故此不說。二、迷悟依︰謂即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三)所轉捨.此復有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捨。彼種斷故不復現行妄執我法.所執我法不對妄情亦說為捨.由此名捨遍計所執。釋曰︰實我實自性本無.但對妄情妄似於有。今妄情斷無境對心.假說此境亦名為斷.由此道理名捨所執.諸有處言斷遍計者,義在於此。二、所棄捨︰謂除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淨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捨。彼種捨已.現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捨.由此名捨生死劣法。釋曰︰餘有漏者,即二障餘有漏善法.劣無漏種者,即十地中所生現行。圓謂圓滿.明謂行相分明,異於菩薩未圓明故.此淨八識非餘有漏劣無漏依.故皆棄捨.此則總釋。下有二師義︰一云︰此之有漏及劣無漏,與二障種一時而捨.由二障種有此二故。第二師云︰無間道中,斷二障種.解脫道中方捨此二.由無間道尚是菩薩.猶有生死,有所熏識.未即是佛.是故皆用解脫道捨。(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雖此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塵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二、所生得︰謂大菩提。然論釋涅槃有其四種︰一、自性清淨.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四、無住處。論釋菩提亦有四種︰即是四智.至出現品.當廣會釋。

上所引論文已略具.今當會疏.然本論釋此文有四段︰、反問辨非︰論云「可如世間智依世間耶.不也」。二、順問彰是︰論云「云何依.偈言出過於三世」。三、釋是異非︰論云「轉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無常意識智,依止無常因緣法。四、引經證成︰論云「如修多羅中決定說」。

具引論.科釋已竟。疏文之中亦有四節,而有開合︰合初二為一.開三為二三。

(一)︰合論前二段,取意略釋.故云【謂轉無常依,云出過三世】。

(二)從【故此微智依常法身】,即論釋是。

(三)【論云︰非如】下,即論異非▲。上二開論釋是異非為二。

(四)釋論引證。

▲即論異非中︰異非,非即因中.於中二︰先牒論.後【此揀未轉依時】下,疏釋論.於中二︰先總標.後【無常意識】下,解釋︰先釋【未轉依時】.後釋今為所轉依。

今初︰【持種本識是無常因】者,即唯識所轉依中持種依也.以此能持而為因者,親是所熏,成名言種。二【所持染淨種子等是無常緣】者,染淨即漏善惡業種等故。言【依此因緣起無常意識】者,依種起現行也.此即第八種現俱為所依.前七轉識等皆為能依.唯識約能持種,但取第八為所依.種子等並為能依耳。

【今轉無常識】下,釋今為所轉依.即唯識論云「聖道轉令捨染得淨」.謂在因中雙持染淨.今得聖道捨染得淨.即名轉依.故此轉者亦是捨義。疏中先釋能依智.後釋所依。今初︰然四智之義,已見第一經初,而此唯二者.成唯識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二執故方得初起。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已得法空無漏智故。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金剛喻定無間道得.有義,至解脫道乃得初起.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頓捨,與無間道不相違故.非障有漏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定相違故.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無漏不增應成佛故」。釋曰︰此意正明捨異熟識,方始轉名大圓鏡智故.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修道位中,後得引故,亦得初起。釋曰︰謂第六意識後得引故.於淨土中起五識故。論,有義,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發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有異.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無漏根方容現起.而數間斷作意起故。釋曰︰言不共者,即不共眼根.根唯為眼識等依故。言必俱者,是俱有依.根識同時故。言同境者,即同境依.根識共同緣一境故。此三名異俱是五根.皆三依中俱有依攝.所依眼等既是有漏,故不能發無漏識智。言此二於境有明昧者.二即是漏及與無漏。無漏即明.有漏識即昧.十地五識既是有漏,故至佛果方成所依。俱有依義,廣如問明品引。今疏意取成佛時得,故此不言

【依彼本識如來藏性,真如法身,以為所依】者,二、釋所依︰言真如者,即前唯識為迷悟依.聖道轉令捨染得淨.然其真如即唯識性.故彼論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今即於本識之中依真如性。又法性宗識相識性互交徹故。然於一識有二種門︰一、真如門.二、生滅門。於真如門中,法身即是真如門攝.故經云真如平等無相身。若生滅門中,法身即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即是本覺.故起信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然真妄和合名阿賴耶.凡夫但從妄識熏種.聖智去妄.雖則本識未捨異熟.而其二智,唯依真如法身常理.故論云「轉依止,依止常身故」。

四、釋論引證︰【論云如修多羅】下,於中二︰一、牒論.二【是了義故】下,疏釋。於中亦二︰此句出意.由是了義故經定說。

【涅槃經】下,引經文.於中又二︰先正引.二、通妨。正引即南經第三十五憍陳如品「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識」.彼經次說「苦空不淨亦復如是」.故說「如來五蘊常樂我淨」。言【其文非一】者,即涅槃經第二,開宗顯德,即說常住.如玄談中,已廣分別。此經上下,其文非一。

【問︰所依本有】下、二、解妨。先問.後【若依唯識】下,解釋。於中又二︰先依法相宗︰言非自性常者,自性則凝然常,此約法身.報身名相續常.即上能依亦說名常.三者化身名不斷常,應用不斷故。

【若起信】下,二、依法性宗︰先引論.謂本覺是法身.始覺是報身.既云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名究竟覺.則二常無別。生公亦云︰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既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等.並如前說。勝鬘經云「一切法常住者.若別說三身,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則說化身.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即歎報身.一切法常住即歎法身.是故我歸依」.總歎三身.既云一切法常住.則上二身豈非常住.亦同法華世間相常住.世間尚猶常住,三身豈得無常。

後句【其相如虛空】,即解脫相。不同聲聞猶有智障.二障雙亡.故如空無礙。

【其相如虛空,即解脫相】者︰先舉經立名.二【從不同聲聞】下,釋顯其相.亦取論意耳。論亦有三︰一、反問辨非云.可同聲聞緣覺智有障解脫耶.不也。二、順問彰是云.云何解脫.偈言其相如虛空。三、釋是異非云.無一切煩惱障礙故。釋曰︰煩惱即法華云.離諸苦縛名得解脫。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未脫所知有三餘故。今脫二障故不同彼。

三德之義,已見上文.然圓滿在佛.圓教十住即許開發。此中約因,即言分得.所依果海,等佛無差。轉依亦爾.從因門中是見修轉.就果辨者,究竟廣大轉也。

總結三德中二︰一、總結三德.二【轉依亦爾】下,別說轉依。

總結三德中,總指【見上文】者,即問明品.然下出現品復當廣明也。

【然圓滿在佛】下,約位分別.即天台智者意。約圓教六即以明︰一、理即三德︰謂一切眾生平等共有.即三雜染.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苦報即法身.迷成三雜染.體即三德。二、名字三德︰謂於圓理若因若果,解了分明。三、觀行三德︰三德圓修.障無不寂.理無不照.寂照雙流.徹見心性。又一空一切空即是般若.一假一切假即是解脫.一中一切中即是法身。四、相似三德︰謂六根清淨.身如瑠璃.照法實相.業繫不覊五、分真三德︰如初發心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說法智慧.所作自在。六、究竟三德︰即是如來.今此即當分真三德.今云【圓滿在佛】即究竟三德.十住開發即是分真。此中約因即言分得,亦分真也.從十住初心直至十地皆名分真故.所依果海即等究竟。

別會轉依者.即唯識第十釋四轉依之前︰先云「如是菩薩於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種勝行.斷十種障.證十真如.於二轉依.便能證得(二轉依果.即菩提涅槃)。轉依位別略有六種︰

<一損勢益能轉︰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淨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為轉。

<二>通達︰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二障麁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

<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麁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攝大乘中,說通達轉在真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除麁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釋曰︰通達真俗者,以有相觀通俗,無相觀達真。言令真非真現不現者,入無相觀,真現,非真不現.出觀,真不現,入有相故,非真現。言後四地多令非真不顯現者,常在無相觀,故多不現。由雜煩惱未名清淨,則非真猶現.故有多言。

<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麁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五>下劣轉︰謂二乘位.專求自利︰一、厭苦欣寂.二、唯能通達生空真如.三、斷煩惱種.四、證真擇滅.五、無勝堪能.六、名下劣轉」。釋曰︰上有六義故稱下劣。

<六>廣大轉︰謂大乘位.為利生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俱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

此中意說廣大轉依捨二麁重而證得故。

問曰︰何以不取果圓滿轉?

釋云︰對菩薩說是以不取.意明上皆約位,不出後二大乘小乘.小乘不取故唯取第六.今疏文中但不取小乘,及損力益能.益能但是資糧加行.今辯地故。

此不同相,由得前同,成斯不同.能顯前同,令離障清淨無別不同.如融金成像.像非金外。論中結後五句云「如是觀智.如是斷煩惱.如是觀如觀如.如是依止依止.如是解脫得解脫」。後三皆重言者,皆上牒前.下是結成.謂如是觀而觀等也。偏此後三有重牒者,以前文後三對妄顯真.故須牒真,就以結之。

三、總結會通.於中二︰先結會同義.後【論中】下,但結不同。

結會同義者︰應有問云.若解脫如空,則本來無礙,何異同相.故為此會.同約體空。此約契空.悟本無縛,名真解脫.故云【由得前同,成斯不同】.彼能成斯.斯能顯彼.能所不一也。

但結不同中,但結五句者:解脫是總.於諸趣是脫處.故不結之。言【謂如是觀而觀等】者.謂應如是契實而觀,莫作餘不契之觀。而云等者,等取依止解脫.謂應如是依止於常,莫依無常.應如是雙離二障解脫,莫同聲聞。言【後三對妄顯真】者︰一、般若.云不同聲聞依聲而悟.二、法身.云非如無常意識智,依止無常因緣.三、解脫.云不同聲聞猶有智障。故牒於真,以結此三.令依於真,不依於妄故.亦可後三即涅槃故.前二不離三故.已如上說。論中此後會六相云「如是說已.於中自體空是總.三種智空是別」.釋曰︰此會同相。論又云「解脫是總.五種解脫是別」.釋曰︰此會同不同相也.但會總別.同異成壞略可知故。

「經」寂滅佛所行       言說莫能及       地行亦如是       難說難可受  

<二>一偈,類地行微︰於中上半牒前地智離言,以為能類.下半正舉地行,以為所類。

上半能類者︰謂彼前地智顯二涅槃,皆言不及。【寂】即同相.性淨涅槃,自性寂故.【滅】即不同相.方便淨涅槃,要智緣滅,非約性滅故.此二涅槃.是【佛所行】.故言不及。行者證也。言不及者,說聽皆難也。何不直說無言,而云言所不及.若一向無言,何由悟解.令尋言求理,而知理圓言偏.故但云不及。

下半所類者︰謂非唯證智如是深玄.而令智眷屬行,亦難說受.論云「地者,境界觀.行者,智眷屬.智眷屬者,謂同行.同行者,謂檀等諸波羅蜜」。言境界觀者,如為境界.照達名觀.此即加行。設地是地體.意在舉地取行.故云【地行】。將此地智,修行檀等,故名同行.同彼事而行故.斯即後得為證智眷屬也。

【類地行微等】者︰然遠公復云「後之三偈以佛果法類顯地實」.意云.前二涅槃是佛所行,故難言說.類於地實亦難說聞。雖有此理.前之四偈曾不說於佛果之相.但指涅槃.菩薩得者是佛所行之涅槃故。故今疏云:以上地智類顯地行為甚微妙.故論釋行云謂是檀等.非地實故。疏中二.先總科。後【上半能類者】下,牒釋︰釋上半中三︰初出偈意.次【寂即同相】下,別釋.三【何不直說】下,徵釋.可知。釋下半所類中五︰一、正釋.二、舉論.三【言境界觀】下,疏釋.四、設地是體者,揀濫.五【將此地智】下,重釋論。四中︰正揀遠公所類是其地實.以前論言地者,境界觀.疏作加行觀釋.故今縱之云︰設令地是地實.境界觀非是加行,是地實者。意取地實所起之行,非取地實.故論云「行謂同行」.以其地實即是證智,同彼檀等差別行故.明知取行耳。

「經」智起佛境界       非念離心道       非蘊界處門       智知意不及。

<三>一偈寄對彰微者,對聞思等以顯微故:

初句舉法體︰【智】是所起地智.即前五偈所明根本之智.【起】者即加行後得.二皆觀如.如即佛境,並為能起.故論云「以何觀.以何同行.能起此智」。此即前偈.何觀者,前境界觀.何同行者,前檀等行。皆言何者,隨何觀行,是非一之言.以加行隨地不同,後得緣境各別故。

次二句,明難說.於中初句非心數故難說︰【非念】者,非思慧境故.【離心道】者,非報生識智境故。報生識者,如上違請中辨。後句明不同三科有色心根境,故不可說.論經云︰非陰界入說.論釋非說云︰離文字故.今經略無說字.門即是說.故法華中以說為智門。

末句明不可聞︰【智知】者,唯證智知故。【意不及】者,如聞取故.即依智不依識也。

【寄對彰微】者,文中二︰先總顯意.取對即聞思慧,等取報生識也。後【初句】下,隨文牒釋。四句三節,中二合故。初句有三︰一、取意正釋︰言【起即加行後得】者,此二為能起.其智一字即是所起.二皆觀如.如亦能起.故云並為能起。二【故論云】下,以論釋前加行後得之言.何觀是加行.何同行是後得。三【此即前】下,疏釋論文︰然論但牒問云何觀等,而無別答.今疏即指偈之論,釋觀及同行。從【皆言何】下,正示答相.即隨地加行等,起證智故。其論此智字,前疏已釋。

後句明不同三科】下,釋第三句;言【故法華中以說為門】者,彼釋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為證甚深.釋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為阿含甚深。阿含即教法.生公云:夫知智在說,說則為門.非唯智不可解,門亦難了.了門則達三非.三非難解.如何皆以說為門也。

「經」如空中鳥跡       難說難可示       如是十地義       心意不能了。

<四>一偈喻顯地微︰上半喻.下半合。此中喻者.不唯取空.餘處虛空不為喻故。不唯取迹.砂土上迹不為喻故。正取空中鳥迹

喻者,疏文有四︰(一)揀喻體.(二)論云下,隨文解釋.(三)結歎勝能.(四)對前揀異。

(一)揀喻體︰一同前文風畫之喻。

論云︰鳥行空中,迹處不可說,相亦不可見者.總顯喻相也。處即迹之空.相即空處之迹.不可示其長短大小令見.不可說為有無等。

(二)隨文解釋.於中二︰先釋喻相.後釋合相。

釋喻相中二︰先舉論.後【總顯喻】下,疏釋.此下更有論云「何以故.虛空處鳥跡相,不可分別故.非無虛空行跡」.今疏但義合.影在合中。

此中迹處之空,以喻證智.空處之迹以喻阿含.故論合云。如是鳥迹住處,名句字身住處也。何以不可說.論云「虛空處鳥迹相,不可分別故」.意云.鳥足履沙則有迹及處.由履空故處迹分.名句字身亦爾.菩薩證智所攝故不可說聞.若說若聽心意不能了也.故以證攝教如空攝迹.令名句等非如聲性也.以是證智之名等故。上明麁相非有,順喻不可說聞.後明細相不無以喻可證.論云「非無虛空行迹故」.謂迹處之空異於餘空.喻非無地智.空處之迹異於無迹.喻非無名句字身.以有鳥行必有迹故.故論云「非無地智名句字身」.即雙合也。謂有諸聖親證如故.證尚不無.況於言教。又以空攝迹迹可示.以迹攝空空亦非無.喻以證攝教,教不可示.以教攝證,證可寄言.喻意正爾。

釋合相中二︰<一>依論正釋.<二>若欲開鳥下,取意展合。

<一>依論正釋中三︰一、總合空跡。二【何以不可說】下,合上不可說其長短大小等.三【上明麁相】下,合上非無.於中二︰(一)正合非無.(二)【又以空攝跡】下,空跡互顯非有非無。

若欲開鳥異迹,則鳥喻言詮.迹喻差別地相.則有三事.而迹處中.以迹隨於鳥,迹相非無.以迹隨於空,迹相非有.喻以差別隨於詮,差別非無.地相隨於證.差別非有。若更開迹處之空,異太空者.則迹空喻證智,太空喻果海。迹空隨於迹地智可說.迹空隨太空,則地智離言.雖通此義,在論無文。若以迹喻證智.如前風畫中辨。

<二>取意展合中三︰一、展成三事.加於鳥故。二【若更開】下,展為四事.開空為二故。三【若以跡喻證智】下,例前以釋.亦有四義.然向四者︰(一)太空喻果海.(二)跡處之空喻證智十如.(三)空處之跡喻地相.(四)鳥喻言教.而跡不喻證智.今例風畫,跡喻證智.則應云︰(一)太空喻果海.(二)跡處空喻十如.(三)空處跡喻證智.(四)鳥喻言教.地相皆教道故。言【如風畫中辨】者,以上空中風畫例同今跡故.然彼處本論但以風畫喻阿含.所依之空喻證智.然其阿含約言教說。次下疏云︰若將二喻喻所詮者,仍有兩重︰一、以風畫喻地相.所依空喻證智。二、以風畫喻地智.所依空喻果海。今正例第二意。然其風畫三遍用之方成四事︰一、喻言教.二、喻地相.三、喻證智.兼所依空喻所證十如。四、太空喻果為四。然其風畫離於空中風畫,無別風畫.如鳥異跡故.風畫處空之畫以喻地相.畫喻能詮也。

以斯鳥迹之喻,映下十地之文.則寄位淺深之言,施戒禪支之類,一文一句莫不深玄.豈謂地前為深,地上為淺.故論總結云︰此中深故.示義大踊悅。

(三)結歎勝能。

此中鳥迹亦雙喻教證難說難聞.何異請中,風畫之喻.故論云「云何復說」.論答云「汝等不應如聲取義」。此意云.上喻及法,是顯默不說之意.此中喻及難說,誡眾捨著,許為宣說.意不同也。若以著心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一、不正信.以隨言解不稱實故.二、退勇猛.不能忘相趣實理故.三者誑他.以己謬解為人說故.四者謗佛.指己謬解是佛說故.五者輕法.以淺近解,解深旨故.謂法如言不殷重故。意令大眾自知,無此五過.所以明難說聞。今人以地上為淺者,並陷斯五失.故歎難說聞,則翻斯五失,以成五德。已說深義令生正信。

(四)對前揀異︰於中三.初引論徵起.二【論云】下,舉論正答.三【此意云】下,疏釋論文.於中二︰先釋二喻別意.後【若以著心】下,引論釋取著之過.於中四︰(一)正出五失︰論主但有五名.疏中一句舉名.如云一不正信.即是論文.一句釋論.如云以隨言解不稱實故.下四例然。於中通有三節︰前二違行.次二違人.後一違法。(二)【意令】下,總顯文意。(三)【今人】下,結彈異釋。今人者,對古人.但謂如今有人耳。(四)【故歎難說】下,出體︰舉五失之損翻成五德故。言五德者︰一者正信.二者勇猛.三者正說.四者順佛.五者重法。

「經」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

(二)五偈顯說大,令生正信。五偈分三︰<一>一偈半正顯說大三成就義.<二>有三偈彰己無過誡眾除失.<三>有半偈示說分齊.但是說因。

<一>言三成就義者︰《一》因成就大.謂慈悲願力為起行本.故名為因。《二》漸成就大.謂聞思慧等為出世智因.起之不頓故名為漸。《三》教說修成就大.謂即修慧.真修契實,如於正證.可寄言詮故名教說。教說二字正揀義大.非如果分不可說故。前二不似正證.體非玄妙.不假言揀.但為出世智因,故並稱因.當分獲得三皆成就。

【言三成就義】者,疏文二︰先彰名意.後方釋文。

彰名意中四︰一、釋名.二、辨位.三、就文辨定.四【前二不似正證】下,解妨難。

一、釋名亦二︰先釋名.後解妨。今初︰若麁相分別即聞思修慧為三.若細辨相修慧有二.真修為第三.緣修屬第二。解妨難中.兼釋通名︰謂有問言.三種成就並非義大.何以第三獨揀義耶。答意.可知。從【當分】下,重復通難。謂有難云.若皆是因何名成就.釋云.當分說成.非對因說以為成就。以獲得釋成就者,俱舍云「得謂獲成就」.故即以此文便釋通名,名三成就。

此三地位,為在何所.此有二意︰一、約初地︰則前二容在地前,地加行故.後一唯居地上。二、約通說︰地地之中,加行修等慈悲願力,即是因成.聞思慧等即為因漸.正證後得皆教說修。

二、辨位︰遠公名為約處以定.疏意云.十地皆有三種成就︰初地三成,前二在地前.餘皆地上.故云初二容在地前。若遠公意總有二意︰一、假寄處︰此有三義.(一)寄種性︰種性,種子成立.因成就大,相順彼故。(二)寄解行︰解行起修,趣入出道.因漸成就,相順彼故。(三)寄地上︰地上德成.教說修者,相順彼故。二、約實行處說︰大同疏意.以後義要當,但為後解。

問︰慈等聞等說十地中,在文易了.正證之相何處是耶?

答︰此有二意︰一、地體玄妙,不可直彰.寄法顯示,即是其相.謂如十善禪支道品諸諦等。二、因滿入處即是正證.如初地云「名住菩薩歡喜地,不動相應故」.八地云「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成就此忍,名入不動地等」.即其文也。以真實正證不可說示.故此二類皆是說修。

三、就文辨意︰慈等,等取悲願力.聞等,等取思及修。

爾.上三漸次,何以諸佛教說證耶。彼從所表義大,故名為證.今從可說,但得云說.故上論云「因此說大,能得彼義故」。

四、解妨中三︰初躡跡為問.二【彼從所表】下,正為會通.三【故上論云】下,引論證成.在文易了。然此解妨,即是遠公對前辨異同.其問意云.此三成就,何異三漸次.釋云︰初因成就是三漸次因.二、其因漸成就是三漸次體.即前三中觀漸次也.皆是聞思修故。三、其教說修成就所有觀修,是前三中證漸次.此說證智為觀修故.其滿足修是前三中修行漸次.漸說彼中真修所有教行為滿足故。今之疏意並不用此.其因成就及因漸成就皆觀漸次.以通諸地皆悉有三因成就.即是地加行故。三種成就望於後地皆是加行.望於前地即是後得.故滿足觀修亦後得攝.其證漸次但是深義。前七偈明為不可說.故此說分無證漸次故。今對前以通妨難。然其此義不合旁敘.恐後人不知疏意,故對辨之。

已知大意.次正釋文。

後釋文中二︰先結前生後.後正釋文。

《一》因成就大,即初二句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慈悲】是利他.【願】通二利.【力】通上三.以二利熏修不同二乘,故名為力。下句即二利之功.【出生地行】.正是因義。

正釋【慈悲及願力】,可知。

《二》因漸成就大,即【次第二字.論云「說聞思慧等次第.乃至能成出世間智因故」。此云等者,通有二義︰一者等上.以其修慧是第三大,故不等之。二者等修︰修有二種.一者緣修.屬此門攝。二者真修.屬第三攝。由等義有含,故但云等.不爾.何不但言聞思修.而以等替修。

言【聞思等次第】者,釋漸字︰從聞生思,從思生修,故云次第.從【乃至能成就出世間智因故】者,即釋因字.前因成就是聞思修因.今云因者是出世智因。

《三》【圓滿】下,明教說修成就大︰有二種︰一、滿足修︰即初八字圓滿心.智行非慮境.二者觀修.即後兩句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 。真修位極,世慮都寂,能滿地智,名滿足修。真智內發,寂照分明,名為觀修。初即稱性寂然.後即寂而能照.猶瑩明鏡,垢無不淨,如滿足修.鑒無不徹,如彼觀修。此二種修望於真證.猶彼等妙.等覺等於妙覺,而但是因圓.妙覺捨行方稱果滿.此亦然也。二、修如於出世,但是因分之終.正證捨修方名果分。諸有智者,請鑒斯旨。

文中【慮】即聞思.【智】即真修之智.心即真修心體︰謂若無聞思緣慮之心,方名真修之心圓滿.故唯真修之智所能行耳。若準論經,心是所如出世之心.故論經云「非心境,智滿如淨心」.論釋云「滿足修者,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聞思慧等心境界處,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間智.而此不能滿彼出世間智者。此明聞思是心境,不能滿地智.翻顯真修非心境,方能滿地智故。次便引偈云.偈言智滿如淨心故.次牒釋云.如淨心者,如出世間清淨心,能滿彼地智故。此明函蓋相稱.謂欲滿地智非餘心能.要真修慮寂之心,一如出世智心方能滿也.其所如出世之心,即是正證地智.此言真直。次觀修中【是境界】者,即真修之境難見者,非聞思能見。【可知】者,唯真修自心寂照方知。知即見也.故論經云︰難說自心知.釋云︰自心清淨可見。既難可見亦難可說.而隨修以顯,說大中收.不同果分但是深義

釋第三成就,疏文有六︰一、標名總科.二【真修位極】下,釋二修相.三【初即稱性寂然】下,總結示.四【猶瑩】下,假喻明.五【此二種修】下,引例釋.六【文中慮即】下,正解文。

初一標名總科者.可知。

二、釋二修之相者.疏意可知。遠公云.滿足修者,即真實教道.真心之體,隨順集起法界行德.故云滿足修。下釋論中云︰真德之中教行滿也。觀修者,即真實證道.真心之體,本隨妄隱。今隨對治,離妄漸淨.始淨之心,內照法界.名為觀修。下釋論中云︰真德之中.證心明也。此公意以教為滿足,以證為觀修。今疏小異.滿足則是教道之修.觀修亦屬教道.教中似證故稱為觀.則以能顯為滿足,所顯為觀修.以未息修不得名證。

三、總結示

四、喻顯者︰然亦分喻.對前稱性寂然,即是全喻.對滿足教道,猶是分喻.但取二修同時,似正證義耳。

五、例釋者.於中三︰初舉能例.【二修如於】下,次明所例.則二修如等覺.正證如妙覺.亦如七地修無功用未名無功.八地報行方得斯稱。後【諸有智】下,結勸。

六、釋文者.於中二︰先依今經釋.後依論經釋。前中:言【心即真修心體】者.謂所證心體.恆沙性德.唯是真智方能行故。

【若准論經】下,第二依論經釋.於中五︰初總出論意.二【故論經】下,引論.三【此明聞思】下,釋論.四【次便引偈】下,重牒論.五【此明函蓋】下,結示。

【次觀修者】下,即經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也.疏中有二︰先正牒釋.後【既難可見】下,通妨.妨云︰既難見聞.何不義大中收.後而隨修下會釋。

「經」佛力故開演       汝等應敬受                              

如是智入行      億劫說不盡      我今但略說       真實義無餘      

一心恭敬待       我承佛力說      勝法為妙音       譬喻字相應  

無量佛神力       咸來入我身

<二>三偈彰己無過,誡眾除失者.於中二︰初半偈總明.後二頌半別顯。

總明者︰由說聽者各有二過,不能得證,故並彰離。說二過者︰一、佛不隨喜說︰今云【佛力開演】,則知佛已隨喜.二、不平等說︰今云【汝等應受】,則情無彼此。聽二過者︰一、見諍過︰言我法是,彼法非.如是執著種種諸見。二、於說法者不生恭敬.今令敬受,雙離二過.謂敬法故無見諍過.以敬人故無第二過。

【佛不隨喜】者,亦名違法慢心.謂若自說,不承佛力,言多乖理,不順聖心.故佛不隨喜。

別顯中:上雖離四過.事但有三:一、承力.二、開演.三、受。今三段廣之︰《一》初偈廣開演.《二》一偈顯敬受.《三》半偈顯承力。

《一》廣開演者︰上但云開演,未知廣略.今顯略而非廣.上半顯智入之行深玄,廣說不盡。言【智入行】者,地法為所入.證智為能入.行此智行,則入地法.又智入是證智.行是事行。下半今雖略說,攝廣無遺。【真實】者,即智入行也。【無餘】者,若事若理無不具故。

【地法為所入】者,即當經文【如是】二字.【證智為能入】者,論云「此所說地法,眾生以智入」。

【若事若理無不具】者︰以所入如來藏中恆沙佛法,此知理也.事者即因分之行解也。

《二》顯敬受者.即示恭敬相︰初句正明.三句出因。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待︰如威儀住堪受說法故.二、心正恭敬待︰如心決定堪能憶持故。心敬則身必恭,故偈但云心也。

下釋恭敬所因.謂由善說故,令物敬待︰初句對人彰己善說。說之一字,論經名善說。善說者,對於當機,無諂無憍慢故。【承佛力】者,示己無增上慢.不言齊佛故。次二句對法彰己善說︰【勝法】二字即是所詮.次六字為妙音譬喻字是能詮。

其【相應】二字通能所詮.文雖三節,義乃四重︰一、今之所詮示現何事.所謂勝上地法.故云【勝法】。二、復徵云.所詮是地.能詮多種,或以色香威儀進止皆為能詮.為用何法為能詮耶.故論云「以何事.答云.我用八種梵響微妙音聲以為能詮」.不用香等.故經云【微妙音】。三、復徵云︰用此音聲復有多種.為直爾用.為喻類顯.故論云「云何事。答云.非直爾顯,寄喻類明」.故云譬喻。然喻有二種︰一、是譬事為喻.如下節節引金莊嚴具大海珠寶等.二、借法相事,況出於理.曉喻時聽.亦名為喻.今通此二。四、復徵云︰雖知喻顯.喻亦多種.為依世間不善文字而為喻耶.為依出世善字喻耶.故論云「依止何事。答云.依於善字」。經闕善言.論經具有。

云何相應通能所詮︰一、以妙音聲與喻相應,是約能詮.二、約善字與理相應,是通所詮。故論云「善字有二種︰一、隨方言音善隨順故.二、字句圓滿,不增不減與理相應故.又與能詮三事相應,則與理相應也」。

【身正恭敬待等】者︰若別釋者,形虔曰恭.心重為敬.然實恭敬通於身心.是故疏云心敬則身必恭.論云身正恭敬等。恭謂恭謹.敬謂敬重.由心恭敬則身恭敬。尚書云︰恭者恪也.敬者恭也.故二大同。有釋云︰貌多心少曰恭.心多貌少曰敬.故從多分配於身心.實即通也。心正恭者,敬善法故。若於邪法雖復恭敬而非正也。由恭敬故便決定求,即此求心,亦名敬相。待有二義︰一者停待.待我當說故.二者當待.當者對也.將恭敬心當對我說。

【無諂無憍慢】者︰謂勝我者則諂,其心必下.劣我者憍慢,其心必高.心無高下故不諂慢。易云︰上交不諂.下交不黷.辨必然之理,不改其志操.亦斯義也。

【次二句對法彰已善說等】者︰疏文有三︰初科經.二【文雖三節】下,解義.三【云何相應】下,隨難別解。二中︰然論一時總徵云︰一、示現何事.二、以何事.三、云何事.四、依止何事。次重牒其問以對經文.更無別釋。今疏取意,便牒便釋。四重釋中︰初重有二︰先問.【所謂】下,答︰即果分地法為所顯示,故云勝上地法。下之三段文皆有四︰一、義釋問意.二【故論云以何事】,即引論證.三【答云】下,義釋答意.四【故經云微妙音】者,引經證成︰斯則經答伏難.論假問起.疏先釋義.後方引文.此釋第二.下三句例知。

【為依出世善字】者(四)︰妙音是聲.善字是名句文.文即是字.為名句依.故但云字.則四法備矣.故上風畫喻中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聽者以此二事聽。

【一、隨方言音等】者︰隨諸方土,梵漢等異。【二字句】等,即教.與理相應。

【又與能詮等】者︰上明說人與教相應,復與理相應.理即所詮.今明但稱能詮,居然合理.若乖能詮即違理故.三事即聲字譬。

《三》廣承力者︰論云.前言承佛神力.未說云何力.故說此也。【無量佛】者,略有三類︰一、是主佛.二、是十方金剛藏佛.三、是十方一切佛也。

「經」此處難宣示         我今說少分。

<三>半偈示說分齊.但是說因耳

示說分齊下,疏文分四︰

一、標大意。

半偈之中︰下句論經,乃在說大。五偈之初.云我但說一分.正是分齊.或是譯者迴文.或是梵本有異.義旨不殊.前後何妨。

、對經會論。

中上句牒前所請,兼結上來義說二大為【此處】也.【難宣示】義,廣如上辨。下句許說少。論上解云.前言十地如是,不可得說聞.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為一分故。

三、牒經解釋。

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釋.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論.有可通者,正而用之。

四、釋因果義.於中二︰(一)總辨順違.(二)直望論意下,申正義。

(一)總辨順違者:前言【古有多釋】者.有云.十地有二義︰一者約教所安立十地法門,在聞者識上,以義顯現.名為因分.因此表離言之義故。二者正詮十地,證入十地正行,離諸言教所安立相.說名果分.由此因分言所表故.是故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釋曰︰此釋理似可通.而因分義成.果義不顯.又似影像教則可說.本質教則不可說。有云.於一證智,不壞相邊,可言說故,名為因分.相即無相,言教不及邊,名為果分.故此二分.非一非異。釋曰︰此解則似下文不說無相.又唯約一證,論說不說.教行不言故。又說與不說縱許得成.因果不顯.故疏並略之。

直望論意,即指義大為果分,故不可說.說大為因分,是則可說。

(二)申正義中二︰

<一>總彰大旨。

更以義取,略有二種︰

《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證智為果分.方便寄法等,並為因分。此復二義︰一、以修證相對,則方便造修為因分.息修契實為果分。二、以詮表相對.則以寄法顯地差別為因分.真實證智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間.次三寄二乘及禪支道品等.令眾因此表解地義為因.所表證智是此因之果.斯皆證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說.如彼鳥迹同於虛空.方便寄法可以言顯,故云可說.如空中鳥迹約鳥說異.是以一迹通有二分.即可說不可說也。

<二>開章別明.於中二︰《一》唯約十地.《二》通佛因果。

《一》唯約十地中,有總有別。別中,詮表相對,文有四節︰一、正釋義.二【如初三地】下,指文.三【令眾因此】下,釋因果名.四【斯皆證智】下,明說不說門。

《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即此證智冥同究竟果海為果分.如迹處之空不異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賢因.以廣說則有無量差別事.殊勝願力.復過於此故。是則迹處之空,隨於空處之迹,亦有說義.地智亦可寄言標舉故。

《二》通佛因果中三︰『一』正明.『二』解妨.『三』拂跡顯玄。

『一』正明中亦三︰一、總指.二【謂即此】下,顯相.三【是則跡處】下,辨可說不可說.果海絕言.易故不明。

問︰上論云.是地所攝有二.如何說為究竟果耶。

答︰豈不向言冥同果海.故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議佛法.又地影像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山得名.菩薩十地亦爾.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彼因果相順故.是知論主亦用究竟之果為十地攝。有云.彼說十山依海.不說大海即山者.大海十德豈離海耶.寶珠十義豈離珠耶.明知為此難者,不見地智之旨。

『二』解妨。先問.即刊定記主難師.後【豈不】下,答。答中.即今疏扶昔大義.於中二︰一、總呵︰既冥同果海,豈非地攝.有能所同,因果非一.既曰冥同,則因果非異.非一非異為真地智。二【故上論云】下、引證.略引三文︰(一)即示說分齊中,釋成寂滅佛所行偈.(二)【又上加分】,即加所為中自利總句.經云「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論釋云︰不思議諸佛法者,是出世間道品.明知地智即是佛果法。(三)引地影像經證中,曲分為五︰初、正引.二【是知論主】下,結示.三【有云】下,刊定重難.四【大海十德】下,疏引喻反質.五【明知】下,結破。

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陳等,云不可說及與可說。若有因緣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亦叵說.故云說少分也.不可局執。

『三』拂跡入玄︰如前二大。說分齊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四十三           按此→回目錄

按此→續44卷

按此→回4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