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四十四         按此→回目錄

第七、明說分中,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釋文。

一、來意︰謂請儀既終.已示分齊.彰其地實。地實難明.寄顯在相.相即因分。從此已下,廣明地相.令尋相得實.故有此來。又請分生其正解.此後顯其行修,故次來也。

【又請分生其正解等】者:上一來意約法以明.此之一意就益以辨.又前約相實相對.此約解行.故二不同。

二、釋名︰演暢宣陳十地差別,故名說分。以上請分通請十地.對請辨說,理必宜通.為歡喜在初,受斯總稱.故論云「自此已後,正說初地」.既有初地說分.即知十地皆有說分。又初地中皆應名說.為分地滿,異於初住.故十願下,更與異名,名校量勝。又論家科文,但舉大格.至於血脈,殊不介懷.隨時起盡,不應執定。

釋名疏文分四︰初正釋.二【以上請分】下,通違論妨。論云「初地所攝有八分」.說分屬初.那言通十.故為此通。【又初地】下,三、通展轉難︰謂有問云.既言初受總名.何以更立校量勝分.故為此通。四【又論家】下,總相會釋。餘如品初。

三、釋文者.十地即為十段

 

第壹歡喜地.於中七門分別︰壹、來意.貳、釋名.參、斷障.肆、證理.伍、成行.陸、得果.柒、釋文。

壹、來意者︰十地之中,最初斷障證理,得聖性故。

貳、釋名者︰此論所釋,已見本分.當經有釋,備於下文.今引他部成立正義.唯識第九云「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此有三義︰一、得位.二、證理.三、成行.由此三故名極歡喜。攝大乘論第七云「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德故」.此唯依第三成行義說。十住毘婆沙云「始得法味生大歡喜故」.此唯約證理義說。瑜伽七十八引深密經云「成就大義,得未曾有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故」.此約二義.大義即是二利行成.出世間心是得聖位.此同本論本分中釋。

【此有三義︰一、得位等】者︰諸解雖眾,唯識委具.故先引之.謂既斷異生之性,便獲聖人之性,以成聖位.下二揀異二乘︰二、揀唯證生空.三、揀唯能自利。對於二空故云具證.然準攝論二利亦云初得.則以初冠下,三皆初得。

【此唯依第三成行義說】者︰於自利中亦攝初二.在文不顯.故云一義。

【出世間心即是聖位】者:亦含二空故能出世.亦以文不顯故.屬一義耳。

參、所斷障者︰唯識第九中異生性障,是此所斷.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此言異生即是凡夫.梁攝論中名凡夫性.此論本分中名凡夫我相障.此障障於初地。上來就能起煩惱是根本故,說斷二障.若具說者,亦斷惡趣諸業果等。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執著我法愚.即異生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惡趣諸業果等。此業果等雖非是愚.愚品類故。下九地中愚皆準此.斷義如前分齊中說。

所斷障等者,於中三︰初總標.二【謂二障】下,明斷障.三【上來就能起】下,明斷愚。

初、總標.可知。

二、明斷障中︰先舉唯識釋.後【此言異生】下,引梁論辨。先舉唯識釋中,意明依分別障種立異生性障。分別揀於俱生.種揀現起。分別之言,此言猶漫.而本論云凡夫我相障知是我執.故下二愚名執著我法愚.彼論釋云「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染污行。

三、釋斷二愚中三︰初以義生起.二【由斯初地】下,引論正釋.三【斷義如前】下,結示斷義。二中︰言【斷二愚】,即是現行.【及彼麁】者︰彼論釋云「顯彼二種」.次文釋云「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空說斷苦根.所斷苦根雖非現種而名麁重」.此亦應然.彼麁言例亦應釋。

肆、所證理者︰由斷前障,證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梁攝論中名為遍滿.遍滿一切有為行故.意明無有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偏證遍滿。

【所證理等】者,文中有五︰初、對前生起.以斷障證如,義相順故.由前在凡二我之執,不見二空.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故斯斷證二義相成。二【謂此真如】下,引唯識釋。三【梁攝】下,會其異名。四【意明】下,雙釋二論.謂一切法本是二空,故云遍滿等.非別有如,來遍諸法。五【此地最初偏證遍滿】者,為遮伏難︰謂有難言.下之九如豈不遍耶.豈復非是二空所顯.故為此通.意明遍行之如,是如總相.下之九如隨德別立.今當初得,得於總相,以受別名。

伍、所成行,略有四種︰一、約增勝︰修成施行.二、約所成︰起十大願.三、約修成︰謂信等十行.四、約實行︰謂十度等行無不皆修。餘所修行,釋文自顯。

【約所成】者,大願昔發.至於初地,能如願作.故稱所成.復名為行。

【信等十】者.即淨治地法.文在行校量中︰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無有疲厭.六、知諸經論.七、善解世法.八、慚愧莊嚴.九、具堅固力.十、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陸、所得果.略有四種︰一、得當地滿時調柔等四果.二、得檀行成大財果.三、依攝論通達障空,得一切障滅果.四、通論得唯識三性三無性理智及奢摩他毘鉢舍那等果。然上諸門多依行布.若約圓融.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也。

【然上諸】下,第二總相圓融.於中四義對於三四五六四門。來意一門,但明次第,不離下六。釋名通從三四五六.得果一種非正地法.故但對四。

柒、釋文分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中,若直就經文,應分為二︰第一、明地法.第二、佛子菩薩住此地多作閻浮提王下,地果。

第一、明地法中:先廣明.後佛子是名下,總結。廣明中有三︰初明入心.次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下,明住地心.後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下,明其出心.十地之文大體皆爾。故依慈氏論於十地內皆有三心.仁王上卷亦云「地地上中下三十忍,地地中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等」.理必然也。而論以出心為調柔果所以.至下當明。

釋文.文前更三︰一、依經科.二、依論科.三、對前相攝。

一、依經科亦三︰初正科.二【故慈氏】下,引證︰先引瑜伽.二、引仁王.仁王即觀如來品.文云「般若空故菩薩亦空.何以故.於十地中地地已上」.文如疏引。三【而論】下,會今論文。

今且依論判.長行中二︰先明初地說分.後、佛子菩薩住此下,校量勝分。前中︰依論總有百句.分為三分︰一、四十句明住分.二、佛子菩薩住歡喜地下,三十句釋名分.三、佛子此菩薩以大悲下,三十句安住分.肆、若通取校量勝,即為初地四分。初云住者,出世菩提心生.堅守初地,更不退失,故稱為住。即始住入心.初雖住地未得名善.更起信等地中善住.故名安住.即地中正住及後一分.並是住心。其釋名分,十地應齊.但從義顯偏釋三地,謂初及八十.餘略不論。以初地是得聖之始,八地無功用初,法雲菩薩地盡,各無數劫滿.故偏釋也。

、依論科分二︰先正科.後【初云住】下,疏釋論。其釋名分,最後釋者,義通始終故。

然十地中既三心齊證,則地地之中皆攝前之三位.此中住分攝發心住.其釋名分攝歡喜行.後之二分攝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皆文義相順.如文思之。

三、對前相攝︰

 

「經」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

一、明住分,文分為二︰(一)別顯住法.(二)菩薩住如是下,結住入位。

(一)別顯住法中四十句分四︰<一>十依何身.<二>為何義.<三>有十句以何因.<四>有十句有何相。初、謂【深種善根】為所依身.次、為得佛果,為所緣境義.上二皆發心緣。三、以大悲為發心之因.四、以過凡得聖為發心福利之相。瑜伽四十七亦有四相.論依經造.故同於此。又此四事即三種菩提心︰【深種善根】是深心.次為求菩提是直心.三即大悲心.具此三心成後入地之相。又此四段各具含三心.可以思準。

疏文有四︰初一曲科.二【初謂深種善根】下,疏釋.三【瑜伽】下,引證.彼云「菩薩發心因四行相︰一者何相發心.二者何緣發心.三者何狀自性.四者起何勝利」.即此四段也。四【又此四】下,會三菩提心.即起信意.前十住品已廣分別。言【又此四段各含三心】者,向就增勝,各配其一︰一者深心.即樂修一切善行故.配依何身,深種善根.今有【集白淨法】,即是直心.【慈悲現前】即大悲心。二、直心︰正念真如法故.配為何義.以求佛智.同念真如故.今有救一切世間等即是悲心.為淨一切佛剎即是深心。三、大悲心︰救護一切苦眾生故.故配以何因大悲為首.今有智慧增上故有直心.善巧方便所攝故有深心。四、有何相︰總則具上三心故得入位。今別說者︰生如來家是直心相.得菩薩法即大悲相.住菩薩處即深心相.餘可例知。

<一>依何身十句︰初【佛子】下,總.餘【善修諸行】下,別。

總云【若有眾生】者,是具行之人.依地持論是解行人.有如是心,則入初地.入已,此心常現在前。下諸地中初之十心,類此可知。言【深種善根】者,正是總句.論經名厚集.厚則深也.集即種也。若約圓融,則不定時數.若依行布,謂一僧祇。已積資糧,故云深種。

別有九種集︰前六護煩惱行.後三護二乘行。前六護煩惱行.即增上三學︰初戒.次定.餘四是慧。慧中.前三如次是聞思修.後一所成出世之智。後三護二乘行︰初二護二乘心︰謂大志護陜心.大解護小心。後一護二乘行。

【別有九種集】下,疏文有三︰一、別釋.二、然小乘下,隨難料揀.三、已知總別下,六相圓融。今初︰先科.後釋。

已知其意.云何九集︰一、行集︰即經【善修諸行】.善作眷屬持戒故.三聚非一故名為諸.不淨尸羅不生三昧故首明矣。二、定集︰即經【善集助道】.善作眷屬三昧故.即明得等及四靜慮.以定親資慧故名助道.皆云眷屬者,慧為主故。三、親近集︰即經【善供養諸佛】.供佛為欲集聞慧故。四、聚集︰即經【善集白淨法】.聚思慧善思量波羅蜜等諸善法故.謂依聞思彼若名若義自性差別.有上下故成煖頂位.治諸蔽漏,故云白淨。五、護集︰即為【善知識善攝】.由內修行實證,得外教授故。修行實證即如實智.亦分上下,立於忍位及世第一。上五皆同加行.下四皆已入地。六、淨心集︰即【善清淨深心】.以得出世間正智.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名為善淨.智能契理故曰深心。七、廣集︰即【立廣大志】.深心廣利故。八、信心集︰即【生廣大解】.以求一切智智故。九、現集︰即慈悲現前.謂多行慈悲無時暫捨,故云現前。

一、別釋中︰前二皆言【眷屬】者,慧為正道.戒定助道故。

【謂依聞思彼若明若義等】者︰以前之五集,明四善根.古來諸德皆云.權教似小,擬議立四.華嚴即無。然華嚴正約四十二位.文無彰灼四善根名.論無釋文.義旨含有.是約五位收攝之義。且十地皆有十句加行,起十種心.此心未滿,猶屬初地.滿成二地.二地加行十心未滿,屬於二地.滿屬三地.下七皆然。未知初地亦起十心.十心已滿,即入初地。未滿屬何.例於下九,即在地前.迴向會竟。既非迴向,當屬何人.為加行位,理極成矣。又上【深種善根】之人,地持判屬勝解行人.有如是心即入初地.明知未具是地前也。彼依四位明義.初一即勝解行人.始從十信終至地前.餘三即是見修究竟,同於唯識。又依十二住,亦以地前為第二勝解行住.三即極喜.明知加行勝解行攝。然判地位總有十門.廣如十住。今約五位,初地加行,屬加行攝.況論釋十句,前五約聞思修等、第六方名淨心集者,前為加行,文理更明。雖局初地而以地前望於地上,即為十地之加行也.故於十地總有三處總集方便.謂初地、八地及與十地。然初地方便復有二種︰一、收三賢,皆為趣地之遠方便.二者取四加行為近方便.三賢別會已廣說竟.今為加行於理無違。復有人言.此中十句唯屬初地.四加行位總屬十地.斯人不曉.唯識論文云「為入見道復修加行」.明知即是初地加行.故四加行義通於總別.勿復麁心。

言【四加行】者,唯識第九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釋曰: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揀疑品.擇揀見品。疑品擇而不決,以猶豫故.見品決而不擇非正見故.今此具二.決擇即分。論,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標也)。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釋四尋思也).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何故名義各別尋求.名義自性及與差別,即合觀察(問也)。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次論別釋四相.文云「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暖」。釋曰:明得是定.尋思是慧.故云發也.下發皆然。次論云「依明增定,發上品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次論云「依印順定,發下品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釋曰︰忍有三品.下品名印忍.印所取無故.中品名樂順.樂無能取,順修彼故.上忍名印順.印能取無,順觀彼故.故論云「印順忍時,總立名忍.印順俱定,名印順定.忍即智也」。次論云「依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下論總釋云「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立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云「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釋曰︰此偈初二句煖位.次二句頂位.次二句下忍位.第七句中忍.合前三句為上忍位.其世第一,住時促故,此偈略無.末句見位。但觀上來唯識論文.四五二集釋然自解。

【言治諸蔽漏】者︰按唯識論但是伏位.故次論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釋曰︰今約伏故,云白淨耳。又上疏言【欲集聞慧及思慧】等者,彼論次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釋曰︰上皆聞思也。又上疏云【定謂四禪】者,彼論次云「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趣厭心非殊勝故」.次論云「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釋曰︰即順攝論唯四位義也。

【六、淨心集,即善淨深心】者︰上牒名指經.從【以得出世正智】,即是論釋.從【於所緣】下,疏釋經。前加請分皆已廣明。

【七、廣集】者︰明護小乘.發意曠兼,故名廣心.起心殷重,故名為深.信解大因,求大果故,名為大心。慈悲現前,疏釋論名.謂【多行】下,即是論釋。

小乘無求佛意.故於護小心中.明自利心求一切智。小乘亦有自利三學之行.故今護行之中,但舉利他慈悲.於中慈依苦苦壞苦.以正在苦思願樂故。悲依行苦.拔彼妄樂,不知行苦之所遷故。三界不離三苦,故為慈悲之境。又明與樂即能拔苦,故慈依二苦.拔苦即與真樂,故悲依行苦。

、隨難料揀.即是後三。應有問言.何以護心雙約二利.護行唯約利他.故為此通.又約自利.多同前六故。

【於中慈依苦苦等】者︰然其慈悲略有三義︰一、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二、通︰故三地中釋慈心廣大無量云︰廣者與欲界樂.大者與色界同喜樂.無量者與不同喜樂。經文後三無量,例同於慈。更不見釋.義當同與樂也。又彼地中依苦眾生故,入慈悲無量.即慈亦拔苦。今此則二皆拔苦︰慈心麁拔二苦.悲心細拔行苦。疏中文二︰先順論總明拔苦.後【又明與樂】下,顯二通義可知。

知總別集為同相.戒等異相.略說為成.廣說為壞.如上具明。

三、六相圓融。

 

「經」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餘智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

<二>為何義者.為求佛果︰《一》別顯求果之相.《二》佛子下,總結發心。

《一》別顯求果之相十句︰初總.餘別。總云佛智︰謂無上智.知斷證修故.約無作四諦說此四別.修究竟故亦得名修。

【總云佛智等】者︰上句舉經.【謂無上智】,即論總指其體.【知斷證修故】,論別顯其相︰謂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苦是報法不可言斷.但可言知,以令生厭.集則可斷.滅是理法但可云證.道是心法可以進修。言【約無作四諦】者︰此疏釋論.揀非權小.如四諦品。言【修究竟故】者,釋妨.恐有問言.既是佛智,何得有修.通意可知。

智差別有九種業.皆悉求之︰一、力佛智︰問記為業.以十種力.隨機答故。二、無畏佛智︰破邪見業.揀異菩薩,復稱為大。三、平等佛智︰得人法無我,教授眾生證入之業。四、救佛智:以四攝法化眾生業。五、淨佛智:能為救攝因業.慈悲淨瞋恚故。六、無餘智佛智:常以佛眼觀世間眾生業.十方遍觀故云無餘。七、無染佛智:若順今經,以無障礙智嚴其依報,自然應化,令其信樂為業.論經闕於淨剎。八、覺佛智:一念知三世眾生心心數法為業。九、轉法輪佛智:解脫方便善巧業故。言善巧者,於百億閻浮提同時轉大法輪故。法輪即是能令眾生解脫方便。然上九句皆先標智體.後顯其業︰初三自利.後六利他。利他之中.四攝是利他之行.慈悲是利他之心.後四利他之智。

別中九句︰一問記業︰記即答也.二揀異菩薩者,皆窮盡故.三中.平等有其二義︰一、二無我理生佛平等.二、令眾生平等皆證。五中,救攝因者,由慈淨嗔,能用四攝廣利樂故。從第六【無餘智】下,四句經文,約五無量界.謂六即眾生界無量.七即世界.八即法界及調伏眾生界.九即調伏加行界.如文可知。六中.言【佛眼觀眾生】者.四眼九眼入於佛眼,皆名佛眼。【無餘】亦有二義︰一、遍觀眾生盡無盡故.二、以十眼委照性相心行等故。七中.言【論經闕於淨剎】者.論云「七無染佛智.一切世間無障無染.自然應化.令信作業.智心無礙.如經得一切世界無障淨智故」。釋曰︰經無淨剎.釋有淨義.即淨剎無染,心解脫故.化往無障,慧解脫故。今經亦令眾生但生信樂而無染著。八中.窮盡心行方善調故。九中.初舉論。【法輪即是】下,疏以經文會論所釋。

「經」佛子.菩薩起如是心。

《二》總結發心中,言【起如是心】者︰若直望經文,即指前十心。而論云「即是本分中願善決定者」.上求佛智即是願故。前本分中指此文云.願善決定者,如初地中發菩提心,即此本分中願者.即指此文.生心即是生菩提心。以上求佛智故.願即願於菩提.二體不殊故得互指。前指於此,即攝上之十句佛智.此指於前,即攝前文六決定義.彼是總句中指.此是總結中指.總攝別故。又但云生心者,心是總.即攝知斷證修故,不云生智.亦攝一切助道法故,不云生餘心所。已說為何義。

總結發心中,疏文有四︰一、略釋.二【而論】下,辨論釋.三【前指於此】下,辨論指文不同︰前即指此結文,欲以後攝於前.此則指前總句,欲明以前攝後.總之與結皆是總義.故結云總攝別故。四【又但云生心】者︰釋通妨難。論有二問二答.疏亦兩節︰一問云.前求佛智.何故唯云生如是心,不云生智.故今答云︰心是總故.已攝於智,知斷證修.二【亦攝】下,亦有問言.別有諸德.何故但云生如是心。答云︰心亦是總.總攝諸德.故不別舉助道等法。亦應問言.心既是總,攝於知斷證修.何故前文不求佛心.有二義故︰一、前是所求.此是能求故.二果位智強.心不可知故。

「經」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三>以何因生如是心.意云.何因求大菩提.謂以大悲為眾生故.如三地中,思惟度生不離佛智.故下總句論經云.是心以大悲為首.是心即指前求佛智心也。十句中初總.餘別。

別有九種大︰

《一》增上大︰細行苦智慧增上生故.謂若了苦苦壞苦,智非增上.論又云「智者,因果逆順染淨觀故」.此約了事名智。論云.慧者,自相同相差別觀故.此約了二諦通理為慧。復是一門別義.言自相者,因緣之有是法自體故.同相者,二空真如等一味故.念生迷此,故起悲心.同六地中大悲增上觀.其逆順等,亦如六地廣明。

《二》】等,即攝大︰四攝曲巧.隨宜攝故。

《三》【最上】下,淳至大︰淳至即最上義.謂向發大心,許盡生界無盡利益,故曰深心.緣此悲增、淳厚至到,故云最上.常以此二,持此菩薩。

《四》來力無量】者,無量大︰攝取如來無量神力,生物信故。

《五》【善觀】等,即決定大︰於上妙法決定信解,名【善觀分別】.於諸眾生,決定能度,為【勇猛力】.於所治障決能對治為【智力】.【礙智現前】,通結上句。

《六》【隨順自然智】,即隨順大︰

《七》【能受等】,即受持大︰能取大勝法授與眾生故.大包一切.勝即佛法.授與即教化.【智慧】故能授。

《八》【廣大如法界】,即最妙大︰攝受勝妙功德故。

《九》【究竟】下,住盡大︰無量愛果因,盡涅槃際故.為成十句合於此二.後之二大如本分說。但前云無常愛.此云無量者.勝用非一故。

上九大中前七悲體.次一悲德.後一悲能。七中.前三自分︰一、拔苦智.二、拔苦行.三、拔苦心.後四勝進。

【明以何因生如是心】者,此是論文.此中疏文問意梢略.應云.第三以大悲下,明以何因.次應更云.謂以何因生如是心.今以先科文便釋意耳.從【意云】下,疏釋論文.引於二經成立論意。

【十句】文下,釋文。不釋總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別成總義故.二者前生起中已顯意故.謂菩提心依於大悲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大悲因也。

【增上大】者︰疏文有八︰一、標名︰即經智慧增上智導前悲,所以先辨.二【細行苦】下,論釋名︰細智現前故名為生。三【謂若了】下,疏反釋論。四【論又釋】下,論釋智慧。別釋二字.皆先舉論.【此約】下,疏釋。五【復是一門】下,雙結智慧.以智慧名有通有別︰通謂分別名慧,決斷名智.此義雖別而通事理二。別有二義︰一、了事名智,如第十度.了理名慧,如第六度.二者如今疏文。六【自相】下,牒論解釋。七【念生】下,出經論意︰不知三界皆苦及苦性相故。八【其逆順】下,指難在下。

【善巧等】者︰等取方便所攝也.【四攝】,釋所攝.【曲巧】,釋善巧。【隨宜】釋方便。巧用四攝隨物所宜故。

【最上下】下,取深心所持。從【謂向發】下,是論自釋。然論經云︰直心、深心、淳至。故論意,以深直是別,淳至是總,故標為名。謂深則悲行深重.直則正念真如.悲智相資能盡生界,故云淳至.淳至即最上。然經深心有其二義︰一、以樂修善行為深.深即重義。二、契理為深.深即直心.故第二地初有十深心.論經名直.則知深心.已攝直心。

【無量大】下,此下四大皆明勝進.此謂雖攝佛智亦為利生。

【善觀等】者,等取下經︰具云【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論經云︰善決定眾生力智力。論云.五者決定大︰上妙決定信深智勝對治。今疏開經成三決定.復以無礙智該於上三.即展演經論。

隨順大中,有名無釋.論釋云︰隨順菩提正覺.即佛自然智.前疏頻有故略不釋。

受持大︰中.先舉論.後【大包】下,疏釋就經。

「經」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

<四>明有何相.正顯得位福利之相.文有九句︰初總.餘別。

總云【始發如是心】者,指前二段。【即得超凡夫地】者,以得出世間聖道故.超即過義。

【以得出世間聖道故】者︰聖道是福利正體.故論為總。

【入菩薩位】下,別︰有八種過.論皆先法後喻.此入聖位生如來家.如世王子生王家故.故句句皆有相似法言︰

《一》位過︰初成出世間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瑜伽住品,名入菩薩正性離生。

《二》【生如來家】者,即家過︰生家相似法.謂如世人雖受胎報.若在凡家不足為勝.要在王家方為顯勝。菩薩亦爾.若在外道法中出家不足為勝.今得佛所證法方為尊勝.梁攝論云.生法王家具足尊勝。下諸句例皆躡前揀勝。

《三》【無能】下,種性過︰予相似法,大乘行生故.謂大行成立.如得王體分.堪紹佛種.是子義也.非賤非客故。梁攝論云︰以過二乘及世間種姓故。

《四》【離世】下,道過︰以非有漏故離世間趣.如非鬼畜等王之體.成無漏故,入出世道.如要人王之體分故.梁攝論云︰永不作殺生等邪行故。

《五》【得菩薩法】,即法體過︰以同體大悲為菩薩體故.以化他事即是自事.若無大悲法身不具.如揀異殘缺。瑜伽云「設有問言︰菩薩以何為體.應答以大悲為體」。

《六》【住菩薩處】者,處過︰謂不住道是其住處.不同凡小染世捨世以滯二邊.如世王子不處鄙陋。

《七》【入三世平等】者,業過︰謂證平等真如以資慧命.揀無滋味則壽命夭促.不任紹繼故是命相似法。

《八》【於如來】下,畢定過︰佛種不斷顯因畢定.得無上道顯果畢定.如世王子雖依正精勝.志氣不立所作不成.今志氣成立.決定紹位.名成就相似法。

論云「如是示現凡夫生菩薩生不相似.有煩惱無煩惱故者」.顯與地前不相似也。

別有八種過.疏文有三︰初依總開別.二【入位過】下,隨別解釋.三【論云︰如是示現】下,總結不相似。

初、依總開別.可知。

二、隨別解釋中.前七自分.後一勝進︰一、入位過中,先舉論.後【瑜伽】下,引證︰【正性離生】,是出世義。二中:【謂如世人】下,上即論文.此下疏釋.所證即是真如.故攝論云「真如為家.契會為生」。前約入位.此約入證.下引梁論,明生家亦勝。三中【予相似法,大乘行生故】者︰上即論文.【謂大行】下,疏釋.大行即助道行也。四中:【道過】.經有二句.前一句揀異地前.下句明是地上.喻揀可知.引梁論殺生等即世間道.道即因故.論云「四者道過,世間道不攝,出世間道攝故」。異生道相似法故者.謂世間不攝是初句.出世間攝故是下句.異生道相似法者,喻.謂人道異於三惡之道。疏中喻文義已分明。五【法體過】︰初至自事皆是論文.論下云:自身體相似法.從【若無大悲】下,疏釋論意.義已明顯。六、論云「六者處過」.不捨世間.方便不染.善巧住故.處相似法.會疏可知。七【業過】︰論云「順空聖智.生命相似法故」。八【畢定過】者︰大心堅固名為畢定.論云「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會疏就經,文並可知。

三、總結不相似者.顯成過義︰先舉論.從【顯與地前】下,疏釋.然論此下更云「如是次第.家不相似.種性不相似.道不相似.體不相似.處不相似.生業不相似.成就不相似.如是說住此地中,是名為住」.如次經云「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釋曰︰此論次第別結,皆有不相似言.則知十句不似地前。從如是說下,釋於結文。乍觀此論,則似唯取第四段為住如是法.以攬前三成斯相故.故全收四.以總該別.皆有煩惱無煩惱異。

「經」菩薩住如是法.名住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二)結住入位︰【住如是法】者,指上四段。【名住歡喜地】者,是初住地義。【以不動相應故】者,釋成住義︰一證真理不復失故.二乘異道不能動故。然不動有五︰一、種子不壞名不動.即種性地已上.二、起行不退名不動.即此初地已上.地持云︰初地已上如明分月日夜增長.善法不退亦復如是。三、空有無間不動.即七地。四、無功用不動.即八地已上。五、究竟不動.即佛地也。

 

「經」佛子.菩薩住歡喜地。

二、釋名分中二︰(一)總標.(二)【成就】下,別顯。

(一)總標.可知。

釋名分︰此中論有生起云.已說住義.次說釋名︰云何多歡喜,示名歡喜(此問得名)以何歡(此問喜相為身為心).(下答具二)。此地中菩薩歡喜,復以何念(此問喜因)初說十句(此答喜相)後說二十句(此答喜因)釋曰︰上論疏已摘用.故不併舉.恐尋論者怪不見文.故此具出。

「經」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踊躍、多勇猛、多無鬥諍、多無惱害、多無瞋恨。

(二)別顯.於中分二︰<一>正明喜相<二>佛子下,出喜所因。然其喜相,對依何身.以深種善根得此位故。後喜因中,有念當得喜,對為何義.以所求果定當得故。有念現得喜,對有何相.以現離凡得聖故。其第三以何因,悲心惻愴喜,義不顯.故不對之。

<一>正明喜相中十句︰初總.餘別。

總有三喜,云多歡喜︰一、心喜︰謂入觀之心適悅.二、體喜︰出觀喜受相應.三、根喜︰由前心體歡喜內充.外及五根輕安調暢.故此喜者亦名為樂。又內及觀心即無喜之喜.不同二禪浮動之喜.故梵本他經多名極喜.喜之極故。

【總有三喜】者,論主但云.歡喜者,名為心喜、體喜、根喜.疏便開釋.但直下彰名.據其體性即是下九.此是論主攝別入總.謂下九中前六自利,喜行之體.後三化他,顯於喜能。前中初二,敬之與愛是喜行心,非正喜體.今攝入總名為心喜。次三正是喜心之體.攝之入總名為體喜.後一其喜行功能.出生之義說以為根.攝之入總名為根喜.備此三喜故名多喜。今雖直釋.至下別中結歸此三。言【三、根喜︰由前心體歡喜內充】者︰心即初一.體即第二.二皆為內。然五受明義.在五根為樂.在意地為喜。二禪心喜亦名為樂.此地身樂亦名為喜。就通義故.【輕安】之言即是善數.亦輕安樂。【調暢】之言即是受樂。所以結云【故此喜者亦名為樂】。

【又內及觀心】下,重會前三.揀異凡小︰觀心是初.內通前二.謂雙證二空離憂喜相.名為無喜.冥契寂靜,唯證能知.故云之喜。二禪喜相,三地當知。

別中九︰一、敬喜︰證三寶體得不壞信增恭敬故.二、愛喜︰樂觀真如法故。上二即喜行之心.即是心喜.次三正是喜之體相。三、調柔喜︰身心遍益皆適悅故.即諸根喜。四、慶喜︰自覺所證勝地前故.此句論當第三.前覺後悅義甚次第.五、踊躍喜︰身心遍益增上滿足故.增上過前是踊躍義。六、勇猛喜︰自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遙.故云勇猛.此一喜能。上六皆自行喜.下三化他離於喜障。七、無鬪諍喜︰自心調伏故.論義解脫時,不令自他心擾動故。八、無惱喜︰化攝眾生時,但以慈柔不惱他故。九、不瞋恨喜︰見不如說行,當時不瞋,後無恨故.此句不為他惱。

【一、敬喜】︰別九喜中,已如總中之科.下疏便結之.今初,尊敬三寶名為敬喜.由證同體,信不可壞.恭敬轉增.然總具下九,故名為多.當句言多,復有何義.遍敬三寶即是多義.餘可類取。

【上二即喜行】下,結成總中心喜。【次三即喜之體相】者,即總中體喜。

【前覺後悅甚次第】者︰論經先慶喜,但心自覺勝於地前。次【調柔喜】,離諸鑛強.是故身心悉皆適悅.後【踊躍】者,遍益逾前故名踊躍.是為三句,作初中後之次第也。

【此一喜能】者,喜行成就能攝菩提.故名為能.此與念當得喜有何異耶。答︰念當,逆念當果.此念,念之自能.故不同也。

【下三化他】,即口身意離三業障.故下論云.鬪諍於言中等.論義通於自他.問此等解釋唯約自行。又此三句︰初句自他無擾.次句不惱於他.後句不為他惱。

「經」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念清淨諸波羅蜜故生歡喜.念諸菩薩地故生歡喜.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

<二>彰喜所因中二︰《一》念當得故喜.《二》念現得故喜.各有十句︰

《一》念當得故喜者︰初總.餘別。云【念諸佛】者.論云.如佛所得,我亦當得故者.文中雖皆念他,並是以他類己.故判為念當得也.以總該別皆屬己當。別有九種︰一、念佛法.二、念佛菩薩.三、念佛行.四、念佛淨.五、念佛勝.六、念佛不壞.七、念佛教化.八、念佛利益.九、念佛入。以總該別皆名佛者,為成佛故.六相融故。若別顯義相,統收十句,不出因果人法.一佛二法,是果中人法.論云.初二念共者,佛及佛法二事,通二乘念,故名為共.則顯餘八不共二乘。後八皆因︰初一是人.謂二地已上乃至普賢之位.餘七是法.於中更有總別︰菩薩行為總.別中六句次第顯前菩薩行︰一、以何法為所顯.謂波羅蜜淨.以是行體故。二、彼之行體顯相云何.謂一地去一垢、淨一度.即菩薩地殊勝故。三、何謂此行全顯.謂第十菩薩地盡去障盡故,則行不可壞。上三自利.餘三利他.皆法雲之行︰一、能受諸佛法明,為教化法.二、能雲雨說法,則眾生得利益.三、受佛智職入大盡等,是一切智行.亦可後三通於諸地。又上十句︰初佛.次法.餘皆是僧。僧中有人有德,可知。

總云︰念諸佛】下,疏有三門︰一、總別分別.二【若別顯義相】下,義類分別.三【又上十句︰初佛】下,三寶分別。二中︰因果人法,即有四門.疏且分二︰先果.後因。

【於中更有總別】者︰此中之總,望前為別,望後為總.即亦總亦別。

【別中六句次第顯前菩薩行】,則以六句為能顯.菩薩行為所顯.以別顯總故.即顯示之義。於六句中自有能所︰初一行體為所顯.餘五句能顯.亦是別明顯相.此則顯理之教義。其次第之言,兩向用之︰初一佛.次法.後菩薩。今菩薩行等.故為次第。二於後六句︰初體.後顯,六句次第。

【餘三利他,皆法雲之行】者︰故論釋菩薩地盡竟,便云「此中餘者,約教化法故等」.則顯餘三是菩薩地盡中事也。

【亦可後三】下,然論云此中餘者,故疏配在菩薩地盡中.然無顯文.故兼顯通諸地意。

「經」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近智慧地故生歡喜、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喜、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生歡喜、遠離一切佈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

《二》念現得中二︰『一』正明所念『二』何以故下,隨難徵釋。

『一』正明所念中十句︰初總.餘別。總云【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者,轉離一切凡夫取著事故。然事有麁細︰麁則外六塵境.通是一切凡夫取著境故。細謂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亦為地前凡夫取著境故。

【轉離一切凡夫取著事故】者,此即論文.上即指經.下即疏釋。

別有九種轉離.然此九種對前有何相中總別九句,文雖不次.法體全同.以是念前福利相故.故論二段之中,皆以相似不相似揀.謂與地前不相似故。

九中︰一、入轉離.經云【親近一切佛】,以了法如,常見佛故.此顯事不相似.謂即前生如來家.以佛法為事.不似凡夫六塵事故。二、遠轉離.三、近至轉離.此二示自身不相似︰謂初即過凡夫地,識為身故.後即入菩薩位智為身故。四、斷轉離.即行不相似.謂離世間趣行,行出世淨行故。五、依止轉離.即迭相依止不相似.謂得菩薩法大悲為體.依眾生起.還與眾生為依.不同凡夫不起悲心,不為他依故。六、近見轉離.是他力不相似.謂以大乘行成種性無過.見佛得助道力.不似凡夫非器不得故。七、生轉離.即處不相似.謂不住道是佛境界.亦菩薩住處.依之起行名生其中。八、平等轉離.即生業不相似.謂證三世平等之性,以資慧命而生智業.不同凡夫雜染業也。九、捨轉離.即成就不相似.謂成就離障畢定勝位。捨︰約離障成,約得位.即前第八畢定過.成就相似法故.由離怖畏決得無上菩提。前就行位.此就斷位。言【怖畏】者︰論云「不愛疑慮憂想共心相應故」。不愛是所畏事,不活等五,令心憎惡故.疑慮憂想正是畏體.所畏不定便生疑慮.所畏決定便生憂想.由心畏故,相現在身,名毛豎等。

然此九句,與有何相.文同符契.皆已義引,不得異解。由上諸義不相似故,名為轉離.非唯離障名轉離也。

別中有三︰初通敘文意.二【九中】下,隨文別釋.三【然此九句】下,結定。

【總別九句,文雖不次】者,初即第二生如來家過.二即總句超凡夫地.三即第一入菩薩位入位過.四即第四離世間趣得道過五即第.五得菩薩法法體過.六即第三無能說其種姓過失種姓過.七即第六住菩薩處處過.八即第七入三世平等是業過.九即第八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名畢定過.餘八全同.唯第九捨轉離相,文小不同.故疏會釋.疏文分三︰初正釋捨轉離.二【即前第八】下,會通前文.此斷前行故須會釋.謂前明者,志氣成立決成菩提,於如來種中,即是行義.行斷雖殊,決成菩提,義則同矣。三【言怖畏】下,釋文︰於中先舉論.【不愛是所畏】下,疏釋。

「經」何以故?

『二』隨難徵釋︰由捨轉離,文義廣故,重徵釋之.義有四重︰謂怖畏與離各有因果.而文分五節︰【一】徵.【二】此菩薩得歡喜地已下列名總答.【三】何以故,轉徵.【四】此菩薩離我想下舉因顯相.【五】薩如是下,結酬初徵。

【一】總徵者︰徵意云.何以此中說離畏耶。

【徵意云.何以此中說離畏耶】者︰謂得初地遠離一切煩惱業苦.何以偏言離怖畏耶。 

「經」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佈畏悉得永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佈畏皆得永離。

【二】列名總答︰答意云.以五怖畏是初地障.得初地時法爾離故.又離此即是此地利益.翻畏名喜.此相最顯.故於釋名分中辨之。

答︰疏有二意︰一、以五怖偏障初地,初地盡斷,所以偏說.餘障通障諸地,初地不盡,是以不說.如十使中五見及疑盡在見位,偏說斷之.貪瞋癡慢通障見修,此中不盡。二、畏是喜障故偏說之.故於釋名分中說耳。

「經」何以故?

【三】轉徵者︰此之一徵,文含四意︰一云.何以名為不活等畏耶.二云.何因而有此五畏耶.此二是怖畏因果.故論上生起云.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三、何以名為得永離耶.四、因何令此得永離耶。此二離畏因果.若得離因自然無果.故論上云︰遠離此因無怖畏故。

【故論上云遠離此因】者︰以是經前生起之論,故云上也。論文具云︰次說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遠離此因無怖畏故。釋曰︰論中怖畏有問無答.經中離畏有答無問.故疏具出。

「經」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四】舉因顯相者︰謂正舉離因顯離果相.反顯畏因及畏果相.故通有四意酬前四徵.如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離不活因.則反顯愛身資財是不活畏因。若不畏不活即是離畏果.則反顯畏於不活是此畏果.餘四例然。又此離因即是能治.其怖畏因即是所治。

【舉因顯相】下,疏文有二︰先、釋經文意

五怖畏果,不活與死,二相何別.懼無資緣,身不存於朝夕,名不活畏。懼其因盡,正捨報時,名為死畏。大怖之極無過死故.又不活通於三業.死唯約身.故論云「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死約愛於善道,懼捨身故。惡道畏者,憎於惡道,懼得彼身故。但說五者,打縛等畏皆五攝故。

後、五怖畏下,開義別釋。不次第釋經,而取義類以釋.於-中分二︰一、總彰五畏之果.二、彰五畏之因及明離義。

一、總彰五畏之果中,但揀濫相.即為釋文.於中三︰初揀死不活.二【死約愛於善道】下,揀死惡道.此因上第三第四依身,故為此揀。上三有濫,所以揀之.惡名學易德故不釋。三【但說五者】下,通妨辨攝︰謂有問言.怖畏多種,謂打縛等豈不畏耶.何但說五.故為此通.則五無不攝.如打縛等,即不活死畏所攝等。

此怖畏因略有二種︰一、邪智妄取,想見愛著故.二、善根微少故。然此二因通五怖畏.善根少者,亦乏資財,懼不活等故。有愛著者,未能忘懷,畏大眾等故。若取相顯︰初一為前三畏因.後一為後二畏因。邪智即是分別身見.取我乖理,目之為邪.邪心決斷名之為智.由有此智,妄取於我及我所想.以成執見而起愛著.故我見為主,我所隨生。愛著於我則有死畏.見有我身懼捨命故。愛著我所有前二畏.但著財利有不活畏.著利兼名有惡名畏.但無我我所則三畏因亡。然不活因舉我況所.意但取所。後二因者,功德善少畏墮惡道.智慧善少畏於大眾.又過去善少,今畏大眾.現在善少當畏惡道。今具福智兼二世善,以為對治。故初三離因即二空智.後二離因即二莊嚴。

二、彰怖畏因及明離義.文中三︰(一)引論總明.(二)【然此二因】下,分別解釋.(三)【故初三離】下,總以結示。

(一)引論總明者︰觀下釋文.二因自顯。

(二)分別解釋中二︰先通.後別。別從相顯.通約義兼.故明通中,即別所揀。謂【善根微少】,別為後二之因.今通為前三之因。【不活等】者,等取死及惡名.邪智、愛著,別是前三之因.今通為後二之因。畏大眾等,等取惡道。

【若取相顯】下,二、別配︰於中三︰初雙標.二【邪智即是】下,釋初因.於中四︰一、牒釋論文.二【愛著於我】下,別配三因.三【無我我所】下,彰離.四【然不活】下,會釋經文。

【後二因】下,三、釋後因︰文中二︰先因.後【今具福】下,辨離。

(三)總以結示.可知。

「經」菩薩如是遠離驚佈毛豎等事。

【五】結酬初徵︰前云何以能離.今酬由上三段如是義故,所以能離.意正如此。而論云.怖畏毛豎等事,何故二處說耶,前說身怖畏,後說異身怖畏者.意謂前第十句屬念現得,故但云身.今通當報惡道等,故云異身。

結酬初徵中三︰初釋經意.二、敘論.三【意謂】下,釋論。

 

「經」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

三、安住地分中三︰(一)總明安住.(二)所謂下,別顯安住.(三)佛子菩薩以成就下,總結安住。

(一)總明安住,文有三句︰【大悲為首】,是安住因.菩薩所行皆為眾生.悲為行本,故言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是安住觀.論云「煩惱小乘不能壞此觀故」.謂契理深心為大,故煩惱不能壞.悲化兼物為廣,故小乘不能壞也。【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是安住行︰此望初句是智導悲.望第二句是行填願.此所修善,即下三十句顯示。

「經」所謂信增上故.多淨信故.解清淨故.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

(二)別顯安住.即顯前第三勤修善根。云何勤修.此有三十句顯三種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迴向成就。信為行始.次依信起行.後迴行成德.以為行修次第。

<一>信心成就十句︰初總.餘別。總云【信增上】者,隨所有事,謂下所列諦寶等境,深信決定名為增上。別中有九︰初六始起信心.後三信增成欲。初六始起信心中︰初二自利.後四利他。自利中︰一、敬信增上.謂遍信三寶名多淨信.二、淨信增上.自證真淨智解故.上二皆云清淨,是信之性。三、決定信增上.分別令他證淨智故.即利他之行。四悲.五慈.六無疲厭.此三增上,皆利他心.慈悲明心大.無厭明心常。後三信增成欲中︰七、慚愧信增上.是所成行體.謂有慚愧故治慳等蔽,不著世間成檀等度故。八、柔和信增上︰是得等侶.於同法者不惱亂故。九、敬法信增上︰於所入法益敬信故。

【所列諦寶等境】者︰「諦」即實事理.「寶」即三寶.「等」等取世出世善之功能,皆所信境。

【信增成欲】,欲即信果。

【敬信】,即於德信也。【淨信】,即於寶信也︰離疑濁故名淨.即經解清淨句。

【上二皆云清淨,是信之性】者︰上皆唯識.並如前所引。

【決定信增上】,即經信決定故.今取經為名.準論云「以信分別故.便名分別信增上.令他證淨智故」.故今疏以分別字為其釋文。

【此三增上】下,通釋︰然今經云【發起悲愍故】.論經云起悲愍心.論釋云︰起者轉復現前︰謂地前修習.入地即現.今在地中云轉復現。

【七、慚愧信增上,是所成行體】者︰故論云︰樂修何等行,波羅蜜行故.以崇重賢善為慚,故成檀等諸度.輕拒暴惡為愧,故治於慳等諸蔽。輕拒暴惡即不著世間.無惡有善故曰莊嚴.故遺教經云「以慚愧服而自莊嚴」。八【是得等侶】,亦即行緣︰論云「僧為等侶,同事安樂」。九、【敬法】者,即行所依.論云「入何法中,謂諸佛教」.則亦行所詣.是所入故。

「經」日夜修習善根無厭足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

<二>修行成就中九句︰初總.餘別。總云【無厭足】者,即無間修。別有八集.前七教行.後一證行︰前中初二攝法方便.一、親近集︰近善友意在不忘諸法故.二、樂法集︰於問答中,論義解釋心喜樂故。後五句次第修行.於.前三內觀順理之行.一、多聞集.斯即聞慧.二、正觀集.即是思慧.三、不著集.即是修慧.於三昧中無依著故。後二隨緣離著行.謂︰六、不貪集.是知足行.已得不貪故.七、不求集︰是少欲行.未得不求故.八、如寶心集.即證行圓明常現前故。又難得、無垢、勢力、莊嚴、殊勝、不改、證心同此,具六義故。上依論釋竟。

其第六七集,更有一理.謂第六心是遠離修.修對治心,離三過故.諸說法者有三種過︰一、著利養.求四事故.少欲知足則能治之.二、取名聞.為勝他故.正念定慧則能治之.三、為他屬.過愛敬事故.遠離精進則能治之。此中能治即大人覺.其第七句是觀過修.八種不淨是謂資生.一切不求見不淨故.此比論釋,通局有殊。

日夜修行中有二︰一、依論釋.二【其第六七】下,隨要別釋。

一、依論釋中︰【親近集】.又是求法方便.二、正聞法時,直咨為問.直酬為答.設難為論義.通難為解釋。

【後五句次第修行】者,五句即為次第.又先明內觀.後辨隨緣,亦是次第。

【又難得】下,舉世寶六義,顯證法六義︰一、地前所無,故云【難得】.二、已斷分別,故云【無垢】.三、能為二利,故云【勢力】.四、能嚴法身,故曰【莊嚴】.五、等同法界,故云【殊勝】.六、一得不失,故云【不改】.亦與六決定義同。

二、隨要別釋中︰言【此中能治即大人覺】者,文中具有.但遠離一種攝於二事︰一、攝寂靜.二、攝無戲論.此二俱治不遠離故。言【八覺】者︰一、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進力.五、正意(即正念是)六、正定.七、正慧.八、無戲論。

【八種不淨是謂資生】者︰即涅槃第六邪正品.經文廣列而不分數.若按善生優婆塞經具列︰一、畜田宅.二、種植根栽.三、貯聚穀粟.居店求利.四、畜奴婢人民.五、畜眷屬群畜.六、畜金銀錢寶.七、畜象牙金銀.刻鏤諸寶大床.綿褥氍氀。八、畜銅鐵釜鑊。

「經」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離諸諂誑故.如說能行故.常護實語故.不污如來家故.不捨菩薩戒故.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

<三>迴向成就︰謂【求一切智】是迴向菩提.有十二句.初總.餘別。總即所求之事名之為家.【一切智地】是求處故。別:即能求之因.有十一求.初一顯能求之觀,名為依家.於前家中分別觀察,具足十力無畏等故.餘十能求之行、并總,都有三求.於求行中,又分總別︰總名無障求.謂求諸度無著法故,能除蔽.下九句別.別治諸障故.初二對治檀中二垢︰一者離求.治於陷曲.見乞求者詐現方便.一向無心與故。二者如說能行求.治不隨先言.許而不與或許多勝與少劣故。又前是諂.後則是妄。三者護求.治戒一垢.謂不護實語.違本所受,犯已覆藏故。四者不污求.治忍一垢.謂惱亂他業是污如來利益家故。五者不捨求.治進一垢.謂菩薩戒法無量,不可具持.劫數長遠不可常持.戒法精妙難持難行,不可善持.生退轉心.今不捨菩薩戒具能持之.不捨律儀故能持難持.不捨三聚能行難行也.進策萬行而偏就戒辨者,有三義故︰一、戒為三學之首故.二、戒具三聚故.三、戒通事理難行易敗故.寄以策之。六者不動求.治禪二垢.一者亂心外攀.如山治之.二者不能調伏憶想分別.一切智心治之。下之三句治般若三垢.即三道障.謂:七者不捨成就求.治障不住道垢.謂無善巧方便一向涅槃現.不捨世間之.一向世間現.成就出世治之.異於凡小成不住道。八者集求.治障助道垢。九者常求.求治障證道垢。於上勝妙證法之中.願欲心薄故。上來迴向成就竟。

言【總即所求之事名之為家】者,論有十一句︰初總.餘別。若隨行要分別乃為三節︰一、謂求一切智地是家.二、求力無畏不共法為依家.三、餘句明無障求.故論別列十一求竟。總云.於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觀求,觀諸佛力無畏不共法故.云何求,求諸波羅蜜無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依家,無障求故。釋曰︰今疏別摘配釋.並不違論.故今總句即是家也。言【總即所求之事】者,此中正明求佛.故一切智即所求等事.故論上云︰求何等事名之為家者,即上論此三求中是家。家是三中之一.此即以事為家。從【一切智地是求處】者,疏以經釋論為家之言.處即家故。

【別即能求之因】者,從總開出.皆明求義.雖有三節.後二皆因。因中分二︰初一為觀.即論云以何觀求。名為依家者,即前論三求中依家二字。從【於前家中分別觀察】下,疏釋觀義︰其十力無畏即一切智地.依彼成觀,故名依家。

【餘十能求之行】者,即上論云.云何求.即三求中無障求也.皆治蔽障故。

【或許多勝等】者,兼上有三︰一、許不與.二、許多與少.三、與許勝與劣。

【五、不捨求】中二︰先釋文.後【勤策】下,解妨。先釋文中【戒法無量】者︰戒有三聚、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劫數長遠】者︰一、受不捨.至成佛故.戒法精妙者,防於意地起心動念即毀犯.律儀論於止作故說為持。三、聚進善利生,故云行也。後【進策】下,釋通妨難。

【難行易敗】者︰不同定慧證法之樂堅固難失。

「經」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三)總結安住者︰上三十句,廣於勤行具足。成就此勤行有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信謂忍受決定.欲謂希求趣彼行故。初十句中,前七是信.後三是欲。次十是精進,對行造修。後十是方便,行成巧求故.是名此地說分中安住.故云【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上依論辨,更有別理。上多淨信,已能永斷闡提不信障,發生悲愍,尊重教法等,亦能永斷凡夫著我障.日夜勤修無有疲倦.又能永斷聲聞畏苦障.求一切智乃至常求上上勝道,亦能永斷緣覺捨悲心障.故云淨治地法.安住地分竟。

【後三是欲】者︰故上文云.後三信增成欲.【次十是精進】者,即修行成就.【後十是方便】者,即迴向成就.能以少善成無量果.故云方便.亦不滯寂故。

【上依論辨】下,更示別理︰離四障故.亦是攝論第六斷除四處障也.而有開合.後二即彼第一離二乘作意︰初一即第二諸疑離疑.二、即彼第三離聞慧我我所執.兼第四斷除分別緣法。

四、校量勝分︰謂住此地中,勝二乘故.論主既云住此地中勝者,明知願等初住地分已有.但文不累安,故居安住之後.非是地滿方有願也。

【謂住此地】下,文前有二︰先釋總名.兼彰分齊.通一地故。

問:經云.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沙彌發心,羅漢推敬.如何至此方辨勝耶。

答︰然其勝義乃有眾多.統而收之不出三種.謂願行智。此三歷位故有眾多.略明十位︰一、初發心勝.通於一切凡夫,如沙彌等.此通三心.二、信勝.亦通三心.三、解勝.四、行勝.五、願勝.此三即三賢別歷三心.六、證入勝.齊證三心.雙證二空,是為智勝。起十大願即是願勝.備修諸行即是行勝.下辨果勝亦三心果.此中行智由願導故,所以最勝。依行布說,七地已上,智方自勝.故下經云「從初地來彼悉超過.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此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論主立願為校量勝,憑此明文.雖歷諸地戒定道品等,地地超勝,亦不出三心故。七、從第七地去,名權實自智勝。八、無功起行勝.九、上等諸佛勝.十、究竟勝.所謂諸佛三心果滿。今此正明願行勝也。

問答揀定︰先問.後答。問中,引涅槃三十八迦葉菩薩讚佛云「憐愍世間大醫王.身及智慧俱寂靜.無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禮無上尊。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為最上」。【故沙彌發心】者,即智論文.昔有阿羅漢,領一沙彌,携持衣鉢.沙彌忽發菩提心.阿羅漢心知,便取衣鉢令其前行.前行之次見諸細蟲,思眾生多難可化度,便退大心.羅漢即令衣鉢,令在後行。沙彌問師.師具答云.汝先發大心,即是阿羅漢所歸敬處,故推於前.汝後既退菩提之心,故是凡夫.不合居吾聖人之前。【如何】下,結難。

答中三︰初標心體.二【此三歷位】下,開章解釋.三【今此正明】下,結酬。二中︰【信勝】者,既於大乘決定解故,依深觀解起行願故.云具三心.如問明是智.淨行品中兼明行願。【解勝】者︰習種已去,於深法界如實解故。【行勝】者︰性種已上具依種智,一切行故。【願勝】︰迴向大願向三處故。言【此即三賢別歷三心】者,從增勝說.通亦具三.如十住品。

【下辨果勝,亦三心果】者︰調柔是行果.發趣是智果.願智通二果.攝報通三果。

【雖歷諸地戒定】下,會異說.謂遠公有十七過.十義同疏.二地淨業過.戒清淨故.三地定自在過.四地不捨眾生修道品過.五地不住道行過.六地甚深解行過.七地寂用雙行過.八地利他功用過.九地辨說行過.十地成就微細智過。兼初地中復有兩重︰一、證過︰如前.二、求勝過︰謂地滿求證無故.此有十一唯存其證.後至七地功用滿故.八地已上無功用故.故云【雖歷諸地不離三心】。於十一中.存三除八︰疏中前五後一是同.已同其九.加第九等覺.故唯十過。

︰若有十重.今但對地前辨勝便足.何用對於二乘。

答︰良以小乘是大乘所對.凡欲辨勝多皆對之.乃至佛果亦對彼耳。下經非一.法華亦云.諸佛智慧甚深難解.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分為三︰(一)願勝.謂標志遐廣.(二)修行勝.依願造修.(三)果利益勝.即位行成就。

(一)願勝.謂標志遐廣者︰二義故勝二乘.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二、與一切眾生同行故.同行即是十無盡句。釋此願勝先以五門分別︰<一>名體.<二>修證.<三>位.<四>因果.<五>立意圓融。五各二義,則有十門︰

<一>名體中:先名.後體。名中︰先總.後別。總云願者是希求義.故下論云.發諸大願者.隨心求義故。而言大者.下論云.光明善根轉勝增廣故.謂教證二光,與行願善根,轉勝地前,廣彌法界.故十願中皆云「廣大如法界」也。瑜伽四十五云「菩薩所修正願,略有五種︰一者發心願.二、受生願.三、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初求菩提.次攝生處生.三、無倒思擇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四、願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故名正願。大願即從正願所出.此復有十.全同今經。今揀異前四,故云大願.兼取所從即後二願.別別大相,至文當知。後顯別名.瑜伽三十五及諸攝論皆有明文.並如下文當願自釋.今且依梁論略列︰一、供養願.二、受持願.三、轉法輪願.四、修行二利願.五、成熟眾生願.六、承事願.七、淨土願.八、不離願.九、利益願.十、成正覺願。後體性者,剋性即以欲、勝解、信,三為自性.若取所依悲智相導,即後得智以為願體.若并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故論云「光明善根者。光明即後得智.善根即信等及行」。

<二>修證者︰先約修行︰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後一修成得果。後約證者︰地前已發.今此十願齊證。

<三>行位者︰先約於行.初二自利.次五利他︰一、以何身.謂攝法上首,而為利他轉法之身.二、以何心.謂即令他修行之心.三、何者眾生.四、眾生住處.五、自身.住何處能化眾生。上三可知。後三不定︰一、即八是自利滿.九、是利他滿.十、是二利得果.或俱自利.論云「後三顯自身故.或俱利他」.論云「此三示現如實教化眾生故」。若約通論,十皆二利.故論云「校量勝有二︰一、行無量行︰即是自利.二、與眾生同︰即是利他」。後約位者︰通則十皆初地所得.別則前七明行,已如上辨。後三明位.下論云「一、得地校量勝.初地至九地。二、得菩薩地盡校量勝.即第十地。三、得一切地盡究竟故.即如來地」。

<四>約因果者︰若就言顯,前九求.後一求果。若約具攝,七亦求果,是依果故.十是正果,餘皆是因。

<五>立意圓融者︰先立意.所以但說十者,已攝二嚴二利,因果行位,無不周故.又為表此無盡願故.故下云「一一皆攝阿僧祇願而為眷屬」。言【圓融】者.以稱性故.一願之中具一切願.即入重重.如常所辨.六相圓融正在此文。

【文分為三】下,正釋經文.所以三者,即行修始終也。

【故下論云】者︰以論先廣釋十願竟.後方以義收束。今先為義門,故言下論。凡有下論之言.皆準此知。

【而言大】下,釋此大字.有通有別。別指在文。通中有三︰初正釋.二【瑜伽】下,引證.三【今揀異】下,結示。今初︰先舉論文「光明善根」,此舉大體.【轉勝增廣】,此示大相.從【謂教證】下,疏釋論文。

【兼取所從即後二願】者︰正願但約攝受菩薩善法,異於凡小.大願即顯行相深廣.故二不同。則正通.大別。正未必大.大必是正.故兼二也。

【即以欲、勝解、信為自性】者︰欲及勝解別境中攝.信即是善.並如前釋.今希求即欲,要印持前境,方忍樂欲而心淨故。

【先約行中二】:先別明.後【若約通】下,明通二利。

【一、以何身】者︰此中五句,論有五徵.下即疏答,義屬經文。如一以何身論也︰謂【攝法】下,是疏囑經.下四皆然.而但釋前二.後三易故。四【眾生住處】者,即第六承事願.有其二義.今取土中有生,往化之義。

【後三不定】者,自有三釋︰初一是古疏意.次二即論.

【後三明位】下,從初地來,證如同聖.故至九地,不離諸菩薩會等。二、十地方得三業不空。三、如來可知。

【已攝二嚴等】者︰初一福嚴.次二智嚴.四通二嚴.五六福嚴.七八通二.九福滿.十智圓。

因果行位已如向辨。

「經」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

已知大意.次正釋文.文分為二︰<一>正顯十願彰自勤行.<二>明十盡句與眾生共。

<一>正顯十願彰自勤行分四︰《一》總標。《二》所謂下,別列。《三》佛子菩薩住歡喜地下,總結。《四》以此十願門為首下,明攝眷屬。

《一》總標者︰【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明成願之位,是歡喜地.次【能成就下,正明總願.能成就言該下三句︰一、始起要期︰云【如是大誓願】.隨心求義故。二、方便起行.云【如是大勇猛】︰謂成彼一一願中,所作方便皆勇猛故。三、願遂行成,云【如是大作用】︰謂如供佛願,便能供故.餘例此知。論云「菩薩住此地,漸次久習,起此三行.非一時故.是知此願亦即是行.稱願行故」。非如凡夫空有要期.是以總言能成就也.以總該別,十願皆有此三。

第一願︰【一、始起要期】下,釋此三句.論在後結中釋.今將來此.論經二句不同。二云大方便.三云大行。然一一句皆有三段.如初句云始起要期是疏出意.二云如是大誓願是牒經證.三隨心求義故是論釋.下二皆然。

【是知此願亦即是行】者︰論言起此三行故。

《二》別列中,十願不同.即為十段.一一願中文各有四.皆初四字總標起願.二、顯願行相.三、廣大下,彰願德能.四、一切劫數下,明願分齊。初後二段文通義局.第二行相文義俱局.第三德能文義俱通.十願無別故。

「經」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一』供養願︰準論願供養勝田、師及法主.此則通供.經從勝故,但云供佛。

文中闕於總標.以近前總如是大願故.二三兩段各有三義.通成六大.顯初供養大願之義。

行相之中,三大義者︰一、心大︰即經【生廣大清淨決定解】.謂增上敬重、深稱佛境,故云廣大。迴向菩提決定信故,名清淨決定解.清淨解言信因果故。此上論意局在初願.若以義求通餘九願.皆為菩提廣大無限無疑淨信而起願故。二【以一切供養之具】,即供具大.此是行緣。三、【恭敬】下,福田大︰於中【令無有餘】是總相.無餘有三︰一、一切佛無餘.即是行境.二、一切供養無餘.三、一切恭敬無餘。此二行體.由上二義成上敬田。上三皆云【一切】者︰佛即三身亦兼十身.供養有三︰一、衣等利養.二、香等敬養.三、戒等行供養。恭敬亦三︰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即敬順佛故。上三各三,豎論一切.若橫論一切,則佛該十方無盡等。餘二準思。

彰願德能.言三大者︰一、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一切餘善根中勝故。二、因大.即【究竟如虛空】︰無常愛果無量因故。三、時大.即【盡未來際】︰此因得涅槃常果故。

明願分齊︰十願文同所作各異.此應盡未來際行供養故。

【清淨解言信因果故】者︰因即解字.勝解即於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即唯識論深忍之義.清淨是果.若准唯識,樂欲是果.今望上因心淨即果。

【一攝功德大】者︰此下三大即初地︰初六決定中之二.初一即勝善決定中義.云一切餘善根中勝故.意取勝等,不取決定.二三即因善決定,開之為二。

「經」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二』受持願.亦名護法願.瑜伽雙云攝受防護願。行相之中,文有四句皆通二利。然若約能受等說:【受】謂受領.【攝】謂攝屬.故勝鬘云「攝受正法」.【護】謂防護.【持】即任持.故勝鬘云「護持正法」。若約所受.初教.次果.三行.四理。而受等言,文雖互舉.義實互通.亦初教.次證.三云護教而判為行者︰論經云「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論云「謂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即攝護自行,救濟於他。上約始修,願名受攝等。若約終成名四成就.故上總云成就如是大誓願也︰一者法輪不斷成就.二者證智成就.三修行成就.四入理成就。

【亦初教.次證】者︰上約教、理、行、果,以釋經文.而論經但有三句︰初句明教.次句明證.三云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故.此即用前教證以化眾生.故名為行。論下釋中,教謂修多羅等.此釋法輪。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故.此釋受字。釋次句云.攝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謂證三種佛菩提法,攝受此證法,教化轉受故.釋第三句.如今【三云護教】下,所引論文。上疏順四故為此配.若配教證亦可後二護初教法,持上證法。

【上約始修】下,明成就義︰行德相應總名成就.論亦三成就.四是義加,順四法故。論釋第三云︰三者修行乃至如實修行正覺成就故者.即修上證也。上論三種菩提者,而論自釋.即三乘菩提.此有二意︰一、明菩薩菩提包含.二、將隨宜化物。

「經」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歿、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三』轉法輪願.亦名攝法上首願.先攝後轉故。行相中四︰一、轉法處.即一切世界佛應處故.二【從兜率】下,轉法時.謂現八相時.八相之義離世間品廣釋。三【皆悉】下,攝法方便.於中初集功德方便.後【為眾上首】下,集智慧方便.以此二種助菩提法,故云方便。四【於一切】下,明轉法頓周。

以八相如離世間者.今經具列.彼各十.然亦有佛不具八者.如天王佛,白衣成道故.若以離俗為出家則亦具矣.須扇多佛無生可化.則不具轉法輪.留一化佛半劫化人.是則亦具。然論釋一切處云:順眾生見故.下料揀︰何故不處色無色界.恐眾生云.此難處來不為我成故。二云︰何故不處他化等,而生兜率.令眾生知捨彼勝樂念眾生故。三問︰何故下生人中,捨於天樂.為愍我故。四、何故處胎︰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五、問︰何故自成正覺.示非餘佛教化,顯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六、問︰何故入涅槃.為令懈怠眾生懃心修道故。此等略舉示八相中一義而已.下離世間各具十義.故疏全指

「經」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四』修行二利願︰若約成益,名心增長.論從此義.故先標云。第四大願.心得增長。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增長故。文中亦四︰第二行相中分二︰初明能增長行.後明所增長心。前中分四︰【一】明行相.論名種種.【二】行體.【三】行業.【四】行方便.以此四種教化眾生令其受行。

【一】行相者︰世出世間各有多異,故云種種。於中【廣大無量】是世間行.意明俗智之行.「廣」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八地已上。【不壞不雜】是出世行.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謂「不雜」世間有漏法故.「不壞」者,冥同真性故。若瑜伽通.論云.地前名廣.雖行一切但得名廣.一一行故,非大無量。地上名大.一一各以一切成故。不動已上乃名無量.一切行中具一切故。不壞者,於前六地各得成一.不可破壞。論主意明此地中之願,故不取地前之行.義不異前。

【二】【攝諸波羅蜜】即是行體.廣大等相但辨此故。

【三】【淨治諸地】即是行業︰以十度行淨十地蔽.助真如觀淨十障故。

【四】【總相】已下,明行方便.然有二種︰一、自行方便︰謂以六相圓融巧相集成.一具一切.仍不壞相.故名方便。六相之義廣如別章.略如前釋。二【皆如實】下,即化他方便︰不違實道而化物故。二【心得增長】者,即所增長心.化他受行,他心增長.化他成自,自心增長。

【世間出世間各有多異】者︰謂明世出世略有二義︰一、約位︰謂地前為世.地上為出。二、隨義︰教道為世.證道為出。今下【廣大無量】即是教道.故云世間。【不壞不雜】即是證道.為出世間

【論名種種下,直至八地已上】,三行疏文︰意明俗智之行是疏.餘皆論文。

【法無我】下,即是論釋︰【謂不雜】下,是疏釋論。文有三段︰一、釋經.二【若依瑜伽】下,會異釋.三【論主意明】下,會通二論.言【義不異前】者,即廣大無量不壞皆同.故瑜伽便當釋論廣大等義。

「經」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五』成熟眾生願︰成熟亦名教化.就行相中,文分二別︰初明所化眾生.後【如是等】下,彰化所為。

今初︰【願一切眾生界】為總.【有色】下,別。有六種差別︰

【一】細差別︰此明報相.下二界有色為麁.無色界為細。於有色中,有想天為.無想天為細。就無色中,非有想為細,謂第四空.非無想為,謂下三天。此經文略.論經云「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謂非無想是.餘即是細。

【二】【卵生】下,生依止差別︰謂報之所依託故.餘三可依.化生依何.依業染生故。然四生攝盡六趣,而通局有異︰化生通六趣.胎生不通地獄諸天.濕卵唯局人畜。又以六趣不攝中有化生.故寬陜有異。餘如別章。

【三】【三界所繫】名淨不淨處差別︰欲界不淨.上二界淨.就果以明,故名為處.就因以說,故名為繫。

【四】【入於六趣】是苦樂差別.受種種身故.亦名受生差別︰而說,三塗為苦.上天為樂.人及修羅兼於苦樂。

【五】【一切生處】是自業差別︰此以因釋果.由業異故生處不同.謂於一趣中有多不同.如於人中,有中有邊.貴賤家異等故。

【六】【名色所攝】是自體差別︰有體唯名,謂無色界.彼處有色,非業果故.有體唯色,謂無想天.彼所有想不可知故。有體具二.謂除前二。

後、化所為中︰初句【我皆教化】結前生後.【令入佛法】下,別明所為。所為有三︰一、為未信入者,令信入佛法.二、已信入者,令其離惡為涅槃因.世間趣者謂業惑苦.三、令修菩提道.道通因果。

【彰化所為】者,論云.何義故化。

【無想天為細】者︰色界十八天,唯除無想,皆名有想.無想天與廣果天同處.外道取為究竟涅槃.修無想定生於彼天.得五百劫無心果報.佛弟子不生彼中。

【化生依何,依業染生故】者︰論但云業生.依於因故。染字即俱舍世間品意.偈云「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濕生染香.化生染處。

【然四生攝盡六趣,則通局有異】者︰亦俱舍意.彼偈云「人傍生具四.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今疏說勢小別.義理皆同。人具四者︰卵生如毘舍佉夫人生三十二卵.卵各出一兒.般遮羅王有妃,生五百卵.卵各一子。胎生如今人是。濕生︰如頂生王從頂皰而生故。化生者唯劫初起。傍生具四.此類可知。化生︰如龍迦樓羅等。鬼通胎化二者︰如餓鬼白目連言.我夜生五百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百亦然.雖盡而無飽.即胎生也。鬼化可知.無而忽有故。

【又以六趣不攝中有化生等】,即寬狹門.故雜心論云︰為生攝趣.為趣攝生。論自釋云︰謂生攝趣.非趣攝生.何者.中陰是其化生,趣不攝故。【六名色攝】.名色之義,六地當說。

「經」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六』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恆敬事聽受故.瑜伽云「願於一切世界中示現」.意明化生。今經但云【知見】者,知生佛住處故。就行相中分二︰初明所知.後【智皆明了】下︰辨能知。

明所知中︰初句為總.【廣大】下,別。別有三種相︰【一】一切相.【二】【如帝網差別】,真實義相.【三】【十方無量】下,無量相。

【一】一切相者︰界相不同,故云一切。於中又三︰一、明分量︰謂小中大千.如次為廣、大、無量。二【】者,明體質妙.謂應報等殊.論云「細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身故.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色身故者」.謂隨能依色心細、世界者云色。三【亂住】下,安立不同︰「亂」則不依行伍.「倒」即覆剎.「正」即仰剎。【若入、若行、若去】.論無此文.文含二意︰一者成前安立.謂前三類世界道路往來.二者順後.入即攝他入已.去即為他所攝.行即往來不住.故如帝網.正喻於此。

【二】真實義相者︰土土同體不守自性.互相涉入如彼帝珠,故名真實.論云如業幻作故者,轉以喻顯.如世幻者,火處見水、大處見小等.業所作土亦同於幻.故得涉入重重無盡。

【三】量相者︰謂前二相周遍十方.又上說不盡,故結云無量。大菩薩藏經說.虛空中世界,重數多於大千所有微塵.但由業異不相障礙.一處重重尚爾.況復橫周。

後、辨其能知︰即若真實義相,唯智能知.餘一切相,可現眼見。

【瑜伽云】下,辨其異名.【今經】已下,會釋。【知生佛住處】者,知生住處,往化.知佛住處,往供事故。新經中承事之言,其義甚顯.偈云「於一毛端微塵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釋曰︰前偈即一切相、及真實義、無量相.後偈正明承事嚴剎,亦兼化生。

【一切相等】者︰一切相是土相.真實義相是土體,及性相相融,世界實爾,云真實義。然其分量約三千者.且約權實同用耳.應如世界成就品等.故下第三辨無量相。疏云者云色,義當無色界為細,下二界為。以釋廣等既約三千。細亦且就三界耳。餘義皆如初會

「經」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淨.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七』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眾生故。

於行相中,總有七淨︰

【一】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相即入。

【二】【無量佛土普皆清淨】者,即自在淨.如摩尼珠美惡斯現淨穢圓通,故云普皆清淨。

【光明眾具以為莊嚴】者,名莊嚴淨.即相淨也。

【四】【離一切煩惱】下,明受用淨︰謂受用此土離過成德故。「離一切煩惱」成斷德.「成就清淨道」成行德.如受用香飯身諸惑滅入正位等。

【五】【無量智慧】下,住處眾生淨︰謂具德人居.今略語智慧。

【六】】下,因淨。淨因有二︰一者生因.謂施戒等.如淨名說。二者依因.此復有二︰一、鏡智淨識為土所依.二、後智通慧為依.如下第十地入佛國土體性三昧,現淨土等。此二皆是諸佛境界。

【七】【隨眾生】下,果淨︰因既有二.果亦二種︰一、所生果.即前相淨。二、所示現果.即臨機示現.今依此義。

上七淨中︰前四當相明土.次一就人顯勝.後二舉因顯果。就前四中︰初二土體.第三土相.後一土用。就土體中︰初彰體同.後明體淨。故有七淨.淨土義周。

【願清淨】下,疏文有三︰一、總顯立意.二【於行相】下,釋文.三【上七淨中】下,收束。

一、總顯立意者,略具三淨,攝於淨土︰(一)清淨自土.即是相淨.如第三淨。(二)安立正法.即法門流布淨.如第七淨。(三)及修行眾生,即住處眾生淨.如第五淨。顯斯三淨即淨土意.自他受用及變化土,皆悉具矣。

【同體淨】有二意︰初明報應淨土,皆以法性土而為其體.即事理無礙。二【故令一多】下,由相即性,以性融相.令報應等及染淨土互相即入。

【即自在淨】者︰淨土略有二種.一者相淨.即第三淨。二、自在淨.即是今文。【如摩尼】下,喻自在相.隨機現故.如身子螺髻,各見不同。而言【普皆清淨】者,就佛言之,無不淨也.故淨名云「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即以自在圓通而為淨也.如第八地。

【受用香飯】下,引淨名證︰【身諸惑滅】,證離過斷德.【入正位等】,證成行德。【等】者,等於淨名餘經.前教體中已明.至法界品更顯。

【具德人居】者,亦名人寶莊嚴︰亦同淨名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等.因淨如世界品。

【所生果】者,即生因招。【臨機示現】即依因招.即後智通慧.故論結云.顯智神力等故。

「經」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常共集會不相捨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遊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八』不離願︰願於一切生處恆不離佛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故論云「第八大願,不念餘乘故」。

行相中有十二句︰初總.後結.中十.別明菩薩行。

總者︰同志一乘同修萬行故.【無有怨嫉】下,別。於中︰前五修行同.後五德用同。

前五修行同中:初二自分二嚴︰一、福善同集.二、智觀齊均。後【常共】下,三句勝進.於中︰初一攝法方便.謂聚集解說.論佛法故.後二依法起行︰初一利他.故隨意現身也.後一自利︰謂忘緣照境不由他教,云任自心.智契法身名知佛境.威力外用.智慧內明.則兼報化分齊境也。

後五德用同中︰一、明通體.如意所成無能退屈.餘四通業.於中前三如意通業︰一、本身往餘世界.二、現多異身於一切佛會.三、示同類生.名一切生處。後一法智通業。

三、修菩薩行一句總結上十。

【福善同集】者︰善根是福.【無有怨嫉】,即心同相。【智觀齊均】無二如故.同三諦故。

【隨意現身】者︰通他受用及變化也。

【不由他】下,然經云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即是證道.【威力智慧】是菩薩教道.此就能知。若約所知.威力是佛教道之用.智慧是佛證道之德。就菩薩中證知佛境.境即真如,是所知境.威力智慧是佛所有為分齊境。

「經」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九』益願︰願於一切時恆作利益眾生事,無有空過故.亦名三業不空.瑜伽云「願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

行相中二︰先總明.謂乘念不退圓滿教輪.三業皆益.又三業皆不唐捐即是不退.摧障圓德所以名輪。【若暫】下,別顯.有二不空︰

【一】作業必定不空.三業能安樂故︰謂見身行行,知佛法真實,故云必定。聞口說法能生智慧.念意實德諸惑不生。此從增勝,故說三業成益不同.實則互有。

【二】【得如大藥】下,利益不空︰二喻皆喻拔苦故。一切眾生有二種苦︰一、種種諸苦︰謂逼迫等.藥樹王身以為能治。二、貧窮苦︰如意寶身以為能拔.種種義兼身心,若細.貧窮通於世財法財。論主對前安樂,此為利益,故作此釋。實則前喻喻三業捨惡離苦.後喻喻三業進善得樂也。

【先總明】下︰然釋乘不退輪有二義.前義︰三業不空是輪之用.後義︰三業不空是輪之體。

【實則互有】者︰謂見身亦得實智及斷惑.聞聲必定斷惑.信意決定得智。

【種種苦】者︰藥王樹枝葉華果,各除病故。

【論主對前】下,即疏別意︰於中先出論意。言【對前安樂】者,即佛地論中利樂之文.總有四對.如光明覺品.此中用斷惡為利益.進善為安樂。然前之作業,就行體立名.三業所為故.取其成益乃是安樂.今此即就行益立名。從【實則】下,正顯疏意︰意云.前之三業通有利益安樂.故今二喻,各喻一能.藥能治病,故喻捨惡等.即利益也.寶滿人意,故喻進善等.即安樂也。故上所喻三業之中,影略已顯利益安樂.生信決定即是進善.永離煩惱即是除惡.釋云互通.三皆兼二。

「經」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世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十』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得無上菩提,恆作佛事故。文四同前。而論總顯願相云:第十大願起大乘行者.是果乘故。雖得佛道不捨菩薩利益,名起大行故。

就行相中分為二別︰一、成菩提體.願自運已圓。二、【不離】下,菩提作業.即運他不息。

一、成菩提體者︰菩提亦是總相。【一切世界】,即得菩提處︰謂遍於十方同類異類一切諸剎,真則稱性,應則隨機,故無不在。

二、菩提作業中有七種業︰

(一)從【不離至入涅槃】,是示正覺業︰【一切毛端】是成佛處。上來平漫遍於十方云一切世界.今明遍法界中一一毛端極小量處,皆於其中,八相成道.以彼皆有可化眾生故.故離世間品云「於一毛端量處有多眾生」.況於法界.然復不離一毛端處.而於一切毛端處示現.則不動而遍.一多自在。

(二)【得佛境界】下,說實諦業︰謂說四真諦令悟實故。初明能說,謂【智慧力】.力兼二義謂神通力.論經具之.此二力用唯是佛境。後顯力用.以神通力念念成佛.以智慧力隨樂為說。【令得寂滅】,是說之益︰謂能斷集修道,則得苦滅,證於滅理.論釋成佛云「除諸難處,彼彼勝處生者」︰以佛生處,必非五難處.亦無佛前後難.故云除諸難處。

(三)【以一三菩提】下,證教化業︰以一極無二之菩提,契差別之性淨涅槃,則不復更滅.說此證法令物生信,名教化業。

(四)【以一音】下,種種說法業︰一音稱機故。

(五)【示入大涅槃】下,不斷佛種業︰涅槃常住,動寂無二.雙林應盡增物戀情,故云示入。既非永滅.常作佛事.故佛種不斷。此亦得果不捨因也。

(六)【示大智】下,明法輪復住業︰大智慧地唯一事實,即是佛智.能生萬物終歸於此,故名為地.示物同歸.而智慧門隨機萬差,名【安立一切】。前即涅槃能建大事.此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對實施權故名復住。

(七)【以法智】下,自在業︰於中初顯自在所依。所謂三通︰【法智通】者︰觀一切法無性相故.【神足通】者︰自身現生住滅,修短隨心自在故.【幻通】者︰轉變外事,無不隨意故。此後二通,但內外為異.由法智通見理捨相,故不住世間.由後二通,有自在事用,故不住涅槃.成無住道。又依智論說有四通︰前三同前.四以聖自在種種變化通.謂十八變,三輪化等.取此則自在下,當第四通。

上來別顯十願竟。

【菩提是總相】者,此有三對︰前約自他.對論乘運故。二者體用︰故云菩提體,菩提作業。三者總別︰別依於總,總攝別故.方順經宗。言【真則稱性】者,約體用二利︰此唯是自利之體.但有此句。謂若有妄念,則身智有分,有在不在.今妄盡稱真,故無在無不在,云於一切處而得菩提。若依總別,總既含別,故有下句︰應則隨機.感而即形.故無不在.廣如出現菩提章說。

【示正覺業】者︰揀上真成.而即體之應故一多自在。此別示菩提而具八相.二三四業皆轉法輪相︰而初一說實通於諸乘.二唯說一實.三一音隨類頓具諸法.故論云種種。

【說實諦業】下,四諦之義︰如其本品.上求佛智,亦說知斷證修.故知為通不可局小。

【論經具之】者︰彼經云︰現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是也。今經神通屬下,故亦義兼

【以神通力念念成佛】,猶屬前業.此為說法所依之身.故舉之耳。

【以佛生處,必非五難】者︰必非三塗北洲長壽故.前後雖是約時.亦約必無.餘二容有非是處故。言【彼彼勝處】者,除難處竟。於三洲中唯取閻浮.閻浮為勝.堪受化故.百億非一,故云彼彼。

【以一極無二之菩提】者︰三者正也.菩提云覺也.此是能證。其一極無二,釋經一字。揀異二乘故名為一.揀異菩薩故復云極.出現品菩提章云「菩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復云︰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所以疏云【一極之菩提】。

【契差別之性淨涅槃】者︰性淨涅槃即是所證.二無我理本寂滅故,名為涅槃。言差別者,釋經【一切法界】︰謂即是差別而性淨故.經云【即涅槃相】.即相之性方為淨性.契通能所.能所契合真菩提故。言【則不復更滅】者︰暗引淨名彌勒章中,證成上義.彼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在義可知.出現品中更當廣說。上即是證。

【說此證】下,躡上釋教化義︰唯將佛所證法教化.亦同法華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即佛教證。

【四、以一音】下,此業一音頓演,故名種種.一音之義前疏已明.下復廣說。言【稱機故】者,釋經令歡喜言.稱機故喜。

【不斷佛種業】者︰化化不絕故.此業廣如出現涅槃章明。

【法輪復住業】者,疏文有三︰初正釋經.二【前即】下,雙結五六.三【對實】下,釋名。今初︰【大智慧即唯一事實】者︰法華經云「究竟至於一切地智」.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言【即是佛智】者,出體.經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能生】下,釋智地義.地有二義︰一者能生.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二者終歸.究竟至於一切智地故.開示眾生如來知見,故曰同歸.即法華方便品初「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而智慧門】下,即是法華.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又云「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即隨機無量也.廣如法華開示悟入之文。

【前即涅槃】下,第二雙結五六.意顯此經包含。

【對實】下,第三釋名︰以復住字難了故.謂教法住持名之為住.實則常住.對實施權故有復言。

【七、以法智】下,疏文有二︰先依本論釋.後依智論釋。今初︰言【顯自在所依】者,即是三通.則知經云【自在變化】下,正顯自在之用。於中先顯三通,以含自在之意。由【法智通】下,方釋自在.束其三通成無住道.可知。

【又依智論釋】,則以自在亦是一通.但有通名已含作用.十八變義法界品辨。

「經」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

《三》總結十願︰不異前標。

「經」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四》明攝眷屬︰若觀經文似此十之類有於百萬等.依論釋云「此十大願,一一願中有百千萬阿僧祇大願,以為眷屬」.則此十願攝無不盡.如成正覺願則攝藥師十二上願.如淨土願則攝彌陀四十八願等.故此經他經,所有諸願不出此十。非唯攝願.亦攝一切菩提分法.如第七地辨。

上明十願彰自勤行竟。

【藥師十二彌陀四十八】者︰並如彼經.恐繁不引。

【亦攝一切菩提分法.如第七地辨】者︰彼因說七地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解脫月便問︰唯此地滿諸地亦滿。金剛藏答︰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七地最勝。下說諸地滿相云︰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即其文也。言【彰自勤行】者,結也.故論云「」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常辨無間、無量,辨橫廣。可知。

「經」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

<二>以十盡句與眾生共.謂前十願皆為眾生.由十無盡成前大願.皆無盡也。文分為二︰《一》總標舉。《二》何等下,徵以別顯。

《一》總標舉者︰晉經名為不可盡法.下釋亦云皆不可盡。今言【十盡句】者,窮彼無盡,皆無有餘,故名為盡.斯則盡無盡之眾生等也。故下論云「盡者.示現不斷盡.非念念盡」。由此故令前之十願得大願名.故云此大誓願而得成就。

【論云︰盡者,示現不斷盡】者,不斷是無盡.統攝無盡之法,令無有餘,名為盡耳。

「經」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

《二》徵顯中︰先顯上十盡.後若眾生界下,顯前大願成就。

顯上十盡者︰先徵.後顯。顯中十句︰初句為總.十願皆是為眾生故。餘九句別.別皆集成度生義故︰一、眾生於何處住.所謂世界故。二、世界依何.謂盡虛空界故。三、說何法化.謂法界故。四、隨所化生安置何處.謂涅槃故。五、涅槃何用.謂佛出現故。六、以何方便巧化.如來智故。七、此智何知.謂知心所緣故。八、此心所緣令隨何境,謂佛智所入境故.即是真性。後三轉盡,略攝前九.義含總別。云何攝九.謂世間轉,攝前眾生界、世界、虛空界。其法轉,攝前法界、涅槃界、佛出現界。其智轉者,攝前如來智下三界。而言轉者,世法及智展轉攝前,無窮盡故。轉亦是無盡義耳。又十中前四為四種無量界.後六皆調伏方便無量界。十皆云盡者,無斷盡故。

【初句為.十願皆是為眾生故】者,此段略有三門︰一、總別分別門.二【後三轉】下、廣略分別門.略以三轉,攝前九故。三【又十中前四】下,五無量界分別門.即為三段。

一、總別略有三義︰一者語總.如十地十度等。二者法總︰諸法因體互相集成.即六相中總。三者意總︰如此中說,意為眾生故。

二、廣略分別門者︰以世界是眾生依報,虛空是世界所依,故合為世間。法界是法可知.涅槃即所證法.佛出現即教化法.如出現品以無量緣方出現故.故三皆法。其如來智是智.亦可知。心所緣者,意通能所緣。佛智所入成上能入之智.故皆智轉。

【而言轉者】,別釋轉字.以略攝廣。名【展轉】者.可知。而言【轉亦無盡】者,所攝之九,復能攝故.故轉生無盡。

三、五無量界分別門.然依瑜伽五界者︰一、即眾生界.二、世界.三、法界.四、調伏界.五、調伏加行界.無虛空界。今者虛空合後二界.是智論意。若依瑜伽既除虛空.即以心所緣界攝調伏界.餘四調伏加行即方便也.化生法者名調伏界.度生法者名調伏方便界。

「經」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顯大願成就中︰先反顯.後【而眾生界】下,順明無盡所以。十願同此十者,前之十願不出此十故.此十盡句增上力故.諸佛以此力常為眾生作利益事.我願同然。

上來願校量竟。

【先反顯】者,假設界盡願盡故。

【順明】下,正明界無盡故,成願無盡,於中二意︰一、別出同之所以二【十盡句】下,以論成前。前中︰言【前之十願不出此】者,且總相明.一一願皆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等。若別說者,眾生即第五所度.世界即第六所知,第七所淨.虛空即前第六中十方無量.此四界皆第十願中三法界.即知一切法界既為化生法.亦即第二第三願.四、涅槃界即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五、佛出現界即不離一毛端處示成正覺。六、如來智即約佛境界大智慧力,是大智慧地等。七、心所緣界即第八願平等一緣。八、佛智所入即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亦是第四二利.六相為所入故。此十句下全是論文.由生界等無有盡故,諸佛以願利益不休。

 

「經」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輭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

(二)修行勝︰即行校量.有十種行.就文分三︰<一>明行所依心.<二>成淨信下,顯所成行相.<三>佛子菩薩如是下,結十名體。

<一>明行所依心者︰由先大願熏心故,則得利益等十心,為起行依.於後十行,起作自在.然有二意︰一、以十心通為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心別對十行,以治十障。文皆次第.唯信行最初,而【不濁】居末者,以與釋文相接故也。一【利益心】者,利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治損害障.能成悲行。二、與樂柔軟即是慈心.治瞋恚獷強障。三【隨順】所求即是施心.治於身命財生顧戀障。四【寂靜】無求,方能求而無厭故,是無疲厭心.治希求報恩、貪著利養,不寂靜障。五、三學調伏是知經論心.以經詮於定、論詮於慧,經兼於律,復是調伏.治無善巧求加行障.有則調伏故。六、雖行世間,妄惑不生,故云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不寂滅障。七、高崇賢善,拒惡不增,故名謙下.是慚愧心.治於放逸之高舉障。八、能修出離,以法潤澤.即堅固莊嚴.治於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生怯弱障。九、能如說行故心不動.即供養佛行.治於大師所,猶豫疑惑障。十【不濁心】,即第一信行︰信以心淨為性,離不信濁故.此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障。由治十障故.經名淨治地法.地法通於教證.此所治障.具如瑜伽四十九說。

【十心為起行依】者︰論經但有二心.謂調順心.柔軟心。論云「調順心者.彼諸善根中.得自在勝故」.謂欲起即起,故名自在。論云「柔軟心者,得勝樂行故」.謂內證適神,心無剛強故。今十心,故對下十行治,瑜伽十障.與論小異。

<二>別顯所成行相.略啟七門︰《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得處.《四》約修分別.《五》約二利.《六》明次第.《七》釋文

《一》釋名︰先列.後釋。列者︰一、信行.二、悲.三、慈.四、施.五、無疲厭.六、知經論.七、了世法.八、慚愧莊嚴.九、堅固力.十、供養佛。釋名隨文可見。

《二》辨體.多同十藏。

【辨體︰多同十藏】者︰十行望藏,有名同者.謂信施慚愧.餘多義同。六即聞藏.標章云.聞說多知故。五同於念.九同於持.十供養中,財供同施.法供同辯。七、了世法.即多聞中義。慈悲二行亦是聞中知緣起義。既言多同.有不同者,不會無失.亦餘處經已出體竟.故取信等多同.亦不取全同也。

《三》明得處︰信位即修故.信進念等大同於此。三賢漸熟,故十藏品有信等藏.初地證得以淨治地障,故此偏明。下論云「此信等十行,盡是障地淨法」.故前將一行以對一障。

【下論云等】者,以論先釋十行.後方始收束料揀.故云下論。言【盡是障地淨法】者,下文當釋.今且略明.謂盡能治地障故.故以一行對治一障。

《四》約修分別︰十行分二.前三是行意樂,故名為心.後七加行造修,故名為行.故論云「此十種行,顯二種勝成就︰一、深心成就.謂信悲慈.二、修行成就.謂餘七故」。瑜伽地持皆同此說。

【前三是行意樂,故名為心】者︰先釋義.後引論證.亦是下論.然就通論,十皆是心.亦皆名行.故此十種名行校量。於中分別前三是行方便心,論云深心.故疏以意樂釋心。言【地持同此】者︰彼云前三名為心淨.後七名行方便淨。

《五》二利︰前七別顯二利.信及無疲是自利行.餘五利他。後三通約二利.攝護前七故.於中前二護前七.謂慚愧治障,護令離惡,能令信等成無著行.由堅固力護令住善,能令信等成不可動.後一攝前七.一、攝令成行.二、攝令得果.思之可知。

【約二利】,即就行分別。言【信及無疲是自利行等】者︰論主次第釋前七云.於中依自利行.謂︰信.能信菩薩行,及諸佛法,求必能得故.依利他行.所謂慈悲.能安隱他,與樂心故。捨者,以財攝他行故。不疲倦者.自攝法行故。知諸經論,善解世法者.攝他行故。釋曰:以論文雖顯.次第相參.故疏摘出二行以為自利.餘為利他。

【後三攝護前七】者︰問︰直爾信等,自能離過.何用慚愧護令離惡。答︰若無慚愧.終不起信,斷於不信.如是一切.故說慚愧以為能護.由離障故,七皆不著。

【後一攝前七】者︰攝有二義.如疏所辨。言【攝令成行】者,為行供養,攝令起信等故.論云「三者修行彼垢清淨依止行.供養諸佛.攝信等善根故。二、由供養得二種身,故令信等得二身果.故論云「是中有二種供養故,得二種身︰一者上妙身︰所可見者心生敬重,利益不空故。二者調柔心︰自性善根成就,樂行法故」。釋曰︰久修令熟故曰性成.即論自性善。

《六》明次第者︰先自證信因果.既自證信.愍傷妄苦.誓與真樂.為救他故,捨而無悋求法無倦.便能了知經論.籌量世法.止惡慚愧.進善堅固.能真供佛。

「經」成淨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

《七》釋文者︰十行分九.慈悲合故

『一』信行分二︰一、攝德成人.二、【能信】下,正顯信相︰有十一句.文分三別.初句總信因果.次【信成就】下,九句別明因果.後一結略顯廣。

總信因果者︰如來是果.本行是因.所入通因果.因果皆有證入義故。

別明因果中:前二句因.初句行體.後句行能餘七是果.句雖有七,攝為五勝,合初三故.并結有六.五皆佛德,故名為勝。五中,前四智德.後一斷德。智中一、對治勝.即寄對顯勝.謂十力降魔.無畏制外.不共過小.故云對治.而經云【不壞】者,為對二乘非究竟故.次三當相顯勝。二、即不思議神通力上勝.所現絕圖度故。、不雜染勝.謂證真生智,無中邊雜,是佛之境故.以即邊而中,故無有邊.二邊既無,中云何有。四、一切種智勝︰證真了俗,故云隨入.無量差別,是種智境。五、離勝︰一切煩惱習常遠離故.經但云果.而論判為斷德.以前四皆果.今復云果.明是果果.故當涅槃。

舉略顯廣者︰故總信一切因果.智地是證.說即是教.力通上二.或謂威力.亦是三輪化益。

【并結有六】者︰結文是疏科經.論主不科.但云.此菩提所攝本行入,有六種勝.是故信勝。今依疏前科,則釋中唯五.故云并結有六.所以論取結者,結中有果,同前五故。若爾.結中有因.何不對之,初立三因。答︰以被中間五果隔越故.然皆信為句首.疏以易見故不牒經。

不雜染勝】者︰論唯有標名,下便以經帖合。【謂證真】下,疏先通釋.後【以即邊】下,別釋無中邊言。遠公釋有二義︰一、約染淨事法辨.二、約有無法理辨。

一、約染淨事法辨者︰然論經云無中邊.此公云.生死此邊.涅槃彼邊.聖道為中。今觀生死本性不有,即無此邊.涅槃如故,亦無彼邊.兩邊既無.聖道亦寂.無有中間。

二、約有無法理辨云︰有為此邊.無為彼邊.非有非無說以為中.有即非有,故無此邊.無即非無,故無彼邊.兩邊盡泯,中間亦亡,故無中間。然此二釋約法小異.義旨皆同.二邊中道三法皆立以為所遣.以性空遣二邊.相待遣中道。今之所釋略有二異︰一者中邊語通.則有無染淨.一異斷常、生死涅槃,若離若合皆是二邊.中隨二邊亦有多義。二者以中遣邊.以邊遣中.待絕雙亡.故皆本無。餘如前說。

【亦是三輪化益】者︰智地、意業.說即口業.力即身業.身威力故。

「經」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如是無染.如是無量.如是廣大。

『二』雙辨慈悲二行中二︰【一】明三觀為方便.【二】菩薩見諸眾生下,明所起之行相。

【一】三觀為方便中︰三觀即為三段.「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觀.「二」而諸凡夫下,具足諸苦觀.「三」然諸眾生下,彼二顛倒觀。但失真樂已為可愍.況加妄苦.況復雙迷.反本何日。由初觀故起慈.由次起悲.由後雙起。

「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觀者︰性淨深寂名第一義.不動為樂.隨妄則離。文中︰先總標起念.後【諸佛】下,顯所離樂.於中九句.初總.餘別︰總云佛法者,唯佛教證,所能顯故.具下諸義,所以甚深。別有九種甚深.今經闕論第九難得︰一、寂靜甚深︰謂法體離於妄計實有故名寂靜.自是妄計於中正取.非本不寂.中論云「虛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此一約遮詮。二、寂滅甚深.此約表詮.論云「法義定故」.謂一心體寂故云法定.二門亦寂即是義定。次三甚深對治三障,成三脫門觀.謂.三、治妄分別障.四、治有相障.五、治取真捨妄障.六、明離雜染觀.謂真方便道.七、不可算數思量生善根觀故,即是助道.八、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觀,故云廣大.即不住道。九、論云難得甚深.三僧祇劫證智觀故.即是證道.證性淨信故。今廣大攝之.大稱體故與證義同。前二直就法體.後七約智顯深,故皆云觀。

【三觀即為三段】下,疏文有二︰先明三觀.後即為方便義。三觀即是唯識,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若本空得而不覺。三段中︰初即真樂本有.二即妄苦本空.三即不覺不知。然其初一即性淨涅槃.下釋云三祇方得者,方始契故.故宜言證.涅槃之樂,樂中精極,故云最上.殊勝無加故曰第一.有大義利故名為義。今疏下文約所證釋。二即具足生死之苦。

【但失真樂】下,明為方便.於中二︰初立理顯過.後正明所起。前中︰言【已為可愍】者,則顯後後深於前前.但失樂而可慈愍之.更諸苦故須拯拔.況復雙迷.於彼二法,迷謬顛倒.苦處計樂、樂處計苦.故增妄苦,難反真樂,云反本無期。後【由初觀故】下,別明所起.可知。先總標起念者,菩薩乘前信解佛法故,念法甚深.以甚深故,眾生失之.以失深樂,故可憐愍

【寂靜甚深】者︰然論一時列其九名.後方重釋。釋初云︰寂靜者,離妄計實有故,妄計正取故。疏離二句釋之.以初句為順釋寂靜.從【自是妄計】下,以下句反釋寂靜.下引中論證上二義.即第二卷第十三行品初.小乘有問云︰如佛經所說.虛誑妄取相.諸行妄取故.是名為虛誑。謂第一實者,即是涅槃.虛誑妄計即是虛妄之相.何得言一切皆空。故龍樹以此偈答︰上半正答︰既無所取即是空義.下半為釋前偈.佛說虛誑妄取,正是說空.若不空者不名妄取,應名真實故。今但用上半證今論中妄計正取。

【此一遮詮】,顯二是表.又第一離妄.第二顯法體.是故論云「法義定故」。

【謂一心體寂等】者︰即起信論意。彼論立義分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故今論云「法義定故」。彼論釋法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釋曰︰今疏云【一心】︰即總攝二門。言【體寂】者,正取前是心真如相,即是摩訶衍體.順經寂滅故。言【二門亦寂】者︰二門即是解釋分中.然此立義分中,向所引法,已有二門.則真如門示一心體.生滅門中總示三大.然彼論中釋云「所言義者,即體大相大用大」。今欲明於立義分中已具二門.故說二門已為義也.是總心中之所以故.故明三大,但是生滅門義.二門之義義則寬矣.三大二門前來頻引。

【治妄分別障等】者︰此三釋有多門.如下六地.遠公云︰分別即是妄想心體.相即分別所起事相.取捨即依分別取捨.順境貪求故願取.違境厭背故願捨。亦可約三性說︰分別即遍計所執.古譯為分別性故.相即依他起.取捨即取圓成之真。今治三性之執,成三無性,故為三解脫門.略無甚深之言。三云空甚深.四無相甚深.五無願甚深。

【明雜染觀】者︰下有三觀治三道障︰此治證道障.即得真證道.窮終妄想緣智,名為雜染。真智殊彼,故名為離.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名真方便.亦兼顯方便道,及後不住.即為四道。

【即不住道】者︰自利大心,不住生死.利他廣心,不住涅槃。論經但云如是無上.而論釋義,即是今疏。

「經」而諸凡夫心墮邪見.

「二」具足諸苦觀.約十二緣明之。然十二緣具業惑苦.但云苦觀者.業惑苦因故.又二流動當相即苦,動即有苦故。文分為二︰先別明緣相.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

別明緣相中分二︰{一}明前際三支{二}於三界田下,顯中後九支。故論主分前三支,一處解釋.後十及結,一處解釋。欲顯前三是因,因是倒惑,邪見義同故.識支約種是因義故.亦顯前二前三與次七次八,許異世故。約果結苦.苦義顯故。

{一}前際三支.文有十句︰初總.【無明覆翳】下,別。

【然十二緣】下,問答顯意.問意可知。從【業惑苦因】下,答有二意.一、是以因從果名苦.故六地中盡屬苦樹。二【又二流動】下,業惑是行.行是五陰.體即苦故.動即有苦.引起信證.即三細之初云「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釋曰︰今疏意云.細中之細尚當相是苦.何況者。遠公亦云.苦過重故偏舉。

別明緣相中分二】下,疏文有三︰初科為二.【故論主】下,引證為二.三【欲顯前三】下,出為二所以.曲有二意︰一、依因果分.前三為因。識有二義︰為因屬前.為果屬後.故前三竟。猶言【後十】者︰識為果故。二【亦顯】下,復是一意.亦通妨故來。謂有問言︰前三是因,因在一處.後十之中愛取有因,那與果同.故有此意,為揀唯識。唯識論云︰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前七次三.或同或異。若二三七各定同世.二即生老死.三即愛等.七即前七。今前二三屬於過去.次七及八屬於現在.即前七支,不定同世.故云許異世故。若遠公通愛等為因云︰以彼增長未來苦果故與果同.若爾.前三何不從後說為苦耶。答云︰過去已起因果定故.雖有此通.故今疏云︰非獨因果,要分為二.欲顯前七,可分二故。

【約果結苦】者︰此釋論主明其結過.與後十支同處解釋.通意可知。

總云【邪見】者︰前明正法,理本無偏.今迷彼實義,理外謬取,皆名邪見.通於業惑.非獨撥無因果.涅槃亦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

【總云邪見】下,疏文分二︰一、釋邪見.二、本在其中,云何名墮,釋心墮。

一、釋邪見中︰先正明.後【涅槃】下,引證。正明中.邪見有二︰一、粗.二、細。則撥無因果.細則理外推求。亦名別.細亦名通。通則通諸煩惱.今是通是細非.別非證者︰即三十五迦葉菩薩品.因說隨自意等三種語故.文云「善男子.如來或時為一法故,說無量法.如經中說.一切梵行因善知識,則已攝盡。如我所說.一切惡行邪見為因.一切惡行,因雖無量.若說邪見則已攝盡」。釋曰︰惡行通於一切業惑.故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

本在其中,云何言墮.此有二義︰一、約始起一分,名之為墮.二、約迷真隨妄,義說為墮,非有始也。真雖本有,迷亦無初.相依無性,故名為真。若定有真,真還成妄。若爾.真應同妄.互相依故.妄必可斷.真必可顯。斯則不同.不空之真,非由妄故.但空妄執,自見真源。

二、釋心墮言.亦通妨難。上即難辭.煩惱無始,何有初墮.若有初墮,則有未墮邪見之時。【此有二義】下,答有二義︰初義易了.謂於一身,身心澄靜,念慮瞥生,即名為墮.二【約迷真】下,正通無煩惱之難︰真是所迷.妄是能迷.既有能迷義如墮耳.故妄與真皆無始也。言【相依無性】者,雙遺真妄︰言【相依】者,依真起妄.因妄說真.若無能迷,所迷不立,安得有真。依真有妄,故妄無性.依妄說真,真豈定有.故云相依無性,則能所俱空。從【若定有真】下,反成真義.離妄說真,定性有故,事外真故。【若爾】已下,躡起難.難上相依無性之義.同妄無性.應可斷故。從【妄必可斷】下,答.上約不異,難令可斷.今約不一.答真叵斷.如波與濕雖互相依.波則可滅濕性不壞.不一不異真妄俱成.此是一意。從【不空之真】下,復是一意︰上依空之真則同於妄.不空真性非對妄論.即此空有非一非異.方為微妙之真.恐難無窮.故下結云【但空妄執,自見真源】.分別不亡皆成妄惑。謂如復禮法師有遣問云: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許妄從真生,此妄安可止.無初則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有終.長懷懵斯理.願為開祕密,析之出生死。今疏末句正示祕密.故應總酬其問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則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是常恆理.分別心未亡,何由出生死」。然疏文之中,理已具矣.但云無始而有終,於長懷懵斯理者,則法相事,而例難之。今云︰有妄即真,則同無終始。若分別說應有四句︰真理則無終無始.妄念則無始有終.真智則無終有始.瞥起妄念有終有始。若約圓融同無終始.既無終始,亦復無有無始無終.唯亡言絕想,可會斯玄。

「經」無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行諂誑稠林不能自出.心與慳嫉相應不捨,恆造諸趣受生因緣.

有九種邪見︰初五無明.次三是行.後一識支。業及識種亦名邪見者,義如前說.又邪見俱故、邪見引故。所以無明具多句者,一切煩惱謝往過去,總名無明.故今委說.又顯一切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故名無明。

初五無明中有二︰前三根本,迷法義過.【行諂誑】下,後二為末,二種邪見追求時過。

迷法義過者︰【無明覆翳】是迷法.【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是迷義.故論總云:此三依法義妄計.如是次第。斯則妄計之言通上法義.亦可妄計別對第三愛念邪見︰【無明覆翳】是蔽意邪見.此依迷法.謂無明住地迷覆法體.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名為蔽意.故此無明迷真之初,妄惑之本。次二迷義者,通四住惑.由前癡故,迷覆因緣無我之義,妄立諸法。所迷諸法有內有外.謂第二憍慢邪見。此依迷內.妄立我法自高陵物.故經云【立憍慢高幢】。三【入渴愛網中】,即愛念邪見︰此依迷外.妄謂我所及外境界而生貪愛.如渴鹿馳焰.魚為網纏.如今愛支。

追求時過者︰如今之取支.故俱舍云「遍馳求名取」︰由上內計有我,外見我所.以我對所便生三過︰初句於可得處,起諂誑邪見.諂誑屈曲虛而似實.故喻【稠林不能自出】。二、於不可得處則生忌嫉.三、於已得處則生慳悋。上二即第五慳嫉邪見︰經云【心與慳嫉相應不捨】︰由嫉他身故,生卑賤中,形貌鄙陋.由慳財故,資生不足.故云【恆造諸趣受生因緣】。

【第一中,故論總云】下,上取義總科.此下第二引論為證.然論前別列九邪見竟.重復牒釋云.是中蔽意邪見、憍慢邪見、愛念邪見。此三邪見依法義妄計,如是次第.是故疏言,論總云也。從【斯則】下,疏釋論.乃有二義︰初義意云.法上妄計故有蔽意.義上妄計故有後二.即為次第。從【亦可】下,是第二意。則以一法、二義、三妄計,而為次第。下疏偏用初意消文.故云次二迷義。

【無明覆翳是蔽意邪見等】者.疏文有五︰一、指經立名︰經云【無明覆翳】.二【此依迷法】者,即論總示其體.三【謂無明】下,疏雙釋經論之意.四【所言法者】下,引起信論釋蔽意言.以論經云「無明癡暗蔽其意識故」.五【此無明】下,結成根本無明。故諸經論皆言無明無因.老死無果.唯有無明橫從空起.不可源。六地云「不了第一義諦故名無明」.若依起信.即是根本不覺.亦是自性清淨心.因明風動有其染心也。

【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是迷義者,通四住惑】者︰一、見一切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上無明住地即當第五︰一、五通三界.二、三、四即如次辨欲、色、無色.此上總是惑體。二【由前癡故】下,釋迷義︰因緣生法離我我所.今由有我故立我所.我所即法。三【入渴愛網中,即愛念邪見】者︰未得悕欲說之為念.已得深著說之為愛。其渴鹿喻未得悕欲.其網魚喻已得之愛。而言【如今之愛支】者︰過去無明亦有如今之愛取故。

諂誑】下,疏文有二︰先總釋.二【由上內計】下,躡前生起。論經無慳.則唯二過.今加一慳.故第二中有二過.合成三過。

【行諂誑稠林不能自出】下、釋第四邪見。諂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謂諂曲者.為罔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誑謂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矯,邪命為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釋曰︰以上論文,明知此二皆虛似實.然此二惑俱以貪癡一分為體。

由嫉他身】下,釋經【恆造諸趣受生因緣】。然論經無慳.而云常懷嫉而作後身生處因緣。論釋云「妬者於身起邪行故.嫉者嫉於資財等.是故生生之處墮卑賤中.形貌鄙陋資生不足」。釋曰︰今但以慳對嫉、以嫉對妬,配屬分明。然嫉與妬有通有局.若玉篇云「忌賢曰嫉.忌色曰妬」.忌色即是身過.今嫉於財却參慳義.故案經釋。然論釋意︰此二招於別報.故經云「後身生處因緣」.今言諸趣受生因緣,言含總報。

「經」貪恚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增長.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

次三明行中︰初、【貪恚】下,集業邪見︰由前追求,增長煩惱,起業行過.此句總明由惑造業.故六地云「不正思惟起於妄行」.亦是行俱無明,正發業故。諸業非一,是為橫集.日夜增長,復顯集。然集業因由於三毒.故云【貪恚愚癡】。三毒緣於三受.故論云「受諸受時.愛憎彼二.顛倒境界故」.謂樂受生愛.苦受生瞋.癡從中容.故云彼二。顛倒之言,通於上三.皆由無違順中,妄謂有故。然愚癡無明行相何別︰愚即遲鈍,多所封著.癡者迷闇,不別是非.皆對現境,不緣三世.緣三世境而不了達.乃名無明.不見未來發現業故。通義可知。次二別明行支中︰初句明吹心識火,熾然邪見.即內心思業為煩惱風動.謂於怨恨時互相追念名為忿恨.此思之始.欲起報惡業故云【熾然不息】。此思之終.思通諸惡,而殺業在初.故偏云【忿恨】.下加害亦然。八起業邪見.即兼動身口.故云【凡所作業】.論云「於作惡時迭相加害故」。由倒造業.業不離倒.故曰【相應】。

【次三明行中】下,疏文有十︰一、此句總標.二【貪恚】下,別出三中初句,經至【積集諸業,日夜增長】.三【由前】下,躡前追求總釋三句.四【此句總明】下,別舉初句.五【故六地】下,引例釋.由惑起業.然彼但躡無明.今通貪等.通別有異.六【亦是行俱無明】者,再釋貪等。前釋舉於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今與正發業時,所有諸惑皆名無明.覆蔽於業不知過故.七【諸業非一】下,釋餘經文.八【然集業】下、牒論解釋.於中三︰初躡經文生起論意.謂經云三毒起業.而論云受諸受時者,因受生毒故.次【故論】下,正引論文.後【謂樂受】下,疏釋論意。九【然愚癡】下,揀法同異.十【次二句】下,釋別二句。

即內心思業為煩惱風動】者︰此略釋經.然經云心.通相而說.亦是舉於所依心王。今云思業別舉業體.以論經云吹罪心火,故舉思業.次【謂於怨恨】下,論釋.其中此思之始及此思之終是疏釋論.餘皆論文。

【思通諸惡】下,釋妨。

「經」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相續起心意識種子.

後一識支︰第九心意識邪見,明所引識支。以其識支通因果故.經欲具明故具顯因果.論欲分析,故先明識種。心意識三,名有通別.已如前釋.今此文中,義含通別。別謂心是識種.意識通餘四種.種子之言,揀異現行.謂五果種。誰能起此,謂善惡業.無記非因,故此不論。善業云何復生苦種.以與欲等四流相應,令施戒等皆是有漏.非無念智,無有斷期。若爾.何不名為起業種子。理實俱通.望苦樂報,業為正種.望生心體,識為正種.以就本性,一切生死,皆心起故.如芽肥瘦,由於水土.而生芽者,正在穀子.故諸經論互說二種。

上明前際三支竟。

【明所引識支等】,疏文有三︰一、標名示體.此依能所引生明之.如十藏品及六地廣說。【以其識支】下,出經論意.通因果義.次下當明.今取前三為因,故取識種。三【心意識三】下,釋文.於中四︰(一)釋心意識名︰言如前釋者,即問明品.言【意識通餘四種】者︰識即前六識,是六處種.六識必含於觸受,是觸受種.除上四外皆名色種.故云通四。(二)【誰能起】下,釋起字︰無記非因者,但招別報,不招總報故.如九地說。(三)【善業云何】下,釋用四流之義。(四)【若爾】下,解妨︰先問.後【理實】下,答︰有法有喻並如六地所明。言【諸經論】者,總指非一︰唯識論具二.以業種為增上緣.識種為親因緣。今此經中即說識.識受六道身為種.如中論云「眾生癡所覆.為後造三行.以有此行故.識受六道身」.即以業為因耳。

 

「經」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共生、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故生受.因受生愛.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生有。

{二}中後九支︰然論兼結文,總分三段︰初明自相.次、有生故下,同相。後、是中皆空下,顛倒相。

【明中後九支】者,亦可言十.義如前說.隱現行識即言九耳.下當廣明。

【然論兼結文,總分三段】者︰其結一文,即疏科經.即前具足諸苦觀初,以約十二緣明苦,故總科云.文分為二︰先別明緣相.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就前方開為二︰初明前際三支.後辨中後九支.今論乃於中後九中,籠取結文.分為三段。若直就經文,此下兼第三.彼二顛倒觀,總應分四︰一、示九支緣相.二【如是眾生】下,結成妄苦.三【是中皆】空下,明緣體空.四、取彼二顛倒經文,結成迷惑。其第四段是第三觀.今為順論,就前三段開初一為二.合後半及第二為一。以第三為一.故亦有三.就疏之中文分三段︰一、列三名.二、釋三名.三、隨文釋︰

一、列三名.可知︰

言自相者.現在名色等支.體狀別故。言同相者.釋有二義.一、未來二支亦同現在,有名色等故.二、約果相.顯緣起過患,通遍果位,故名為同。猶如色等.礙等為自相.苦等為共相.共即同也。是則現在亦有同相.未來非無自相.但隱顯耳。此釋順論.論云「二、同相.謂生老病死等過故」.後、顛倒者︰緣體是空.執有是倒。

二、釋三名︰言【同相者.釋有二義】者︰初即遠公義.【約果相】,即今疏正意.於中四︰一、正明.二【猶如】下,引例釋尋常自相共相證成.則自相全同.同相寬狹不等.此唯約因緣故狹.彼通有為故寬.然緣起過患,即是同無常等。三【是則現在】下,結成隱顯︰未來隱自相顯同相者.令厭當果絕現因故。四【此釋順論】下,引論證成。

初、自相復有三種︰一者報相.二、【不離】二字是因相.三、【此名色】下,彼果次第相。

言報相者︰即初受生異熟識體,共名色生。故論云「報相者,名色共阿賴耶識生」。此含識支一半,名色支全。故攝論云「本識有三相︰一、自相.謂本識自體.二、因相.謂種子識.三、果相.謂異熟識」。此意明為因義邊,名種子識.即前約因識支.為果義邊,名異熟識.即此報相.名色所依。若不望因果,直語自體,名為自相.今論因相,是彼中果相.立名雖殊,並通因果。經云【於三界田中】者,是所生處.下六地中約因位說.以業為田、以識為種。今約果位,故以三界為田,生前識種。【復生苦芽】者,標所生報︰前三支因,必依苦果而起.今更生苦,所以稱復.此顯展轉無窮之義。【】已下,出苦芽體相.論云「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謂名色共彼本識生也。恐人謬取名與色共.故有此言。名謂非色四蘊.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束蘆更互為緣.恆時而轉不相捨離。

三、隨文釋︰【言報相】下,別釋初相.疏文分五︰一、正釋報義.異熟是三界報體故.【共名色生】明是果報.二【故論云】下,引證異熟識是報相義.三【此含識支】下,出體.四【故攝論】下,引證三相.五【經云】下,釋文。前三可知.四中引證三相有三︰一、引論列名.二、釋彼論意.三、會釋二論。今初.即第二論所知依品第二云.論曰「如是已說阿賴耶識安立異門.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初謂依一切雜染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二、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相,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三、謂即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釋論中言「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釋曰︰初謂依一切下論自釋相.即今疏云。【此意明】下,二、釋彼論意撮略言耳.若不望因果直語自體者,識之自體雙含因果.分出因果即是二相.不分因果即是自相.故上釋論云「分析此識自相應相以為二種.因果異故」.是則自相為總.因果為別耳。【今論因相】下,三、會釋二論︰問︰因果相殊,云何此因而是彼果。答︰今以果識為名色因.非以種子為現識因.是故名殊而體一也.故此中三相,而初二皆是攝論果相.此論果相自是名色之果相耳。言【立名雖殊俱通因果】者︰明引彼三相,非證此三.但明此識通於果耳.因如前段。

所謂名色下,出苦芽體相】者,文三︰一、牒經總標.經云【所謂名色共生.二【論云】下,引論釋.三【謂名色共彼】下,疏釋論。論中彼字即賴耶故.於中三︰初總顯論意.次【名謂非色】下,出體.後【此二與識】下,顯共生義。束蘆之義六地當釋.即前所引攝論次文云: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明燈,焰炷生燒,同時更互.又如束蘆互相依持同時不倒。釋曰︰燈炷生焰.燈焰燒炷.互為因果.正是果識為名色因義。

【不離】是因相者.即顯本識為名色因.謂是名色不離彼本識.依彼本識故.既依此釋.定知此段具於二支.謂識及名色。

【不離是因相】者,牒經標名。【即顯本識為名色因】者,疏釋因言。【謂是名色】下,論釋其相。言【名色不離彼本識】者.論主釋經不離之言.非是不離名色有六處也.顯上句中共生為不離耳。言【依彼本識故】者.論主自釋因相言也。從【既依此釋】下,疏家案定.明此自相、因相中有識支及名色支.不同古釋唯取同名色支.識支在前邪見中故。今名色依起者.依彼本識因生耳。

彼果相者.是彼報相名色之果.由名色增長成餘八支,非別有體。初成六處者,名增成意處.色增成餘五.次六處增長成觸。言【於中】者,於六處中有根境故.餘因緣義,廣如六地。

【彼果相】者︰即此名色增長下經,前已科出.故此略無牒經.疏中但釋彼果.揀非報相而為果體.今取六處等是報相名色果耳。上言次第者,名色生六處,六處生觸等,次第不亂故。恐繁指後。

「經」有生故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眾生生長苦聚。

次、同相中.生及老死,正顯同相。【如是】已下,總結成苦。何處是苦.此有三重︰一、論將入同相中,則以生老死憂悲苦惱,明於苦聚,文義顯故.二、近結於果.名色共生,此明苦生.餘八苦長。三、遠結十二.前二支半為能生長.後九支半為所生長。

【同相中】,論主易故不釋.疏文亦顯.然六地中,名為苦樹.廣有其相。言【文義顯】者.文即此中有憂悲苦等.唯識云「老死位中多無樂故」.此是他文.言義顯者,生死是苦.憂悲之苦最明顯故.故為同相。

「經」是中皆空.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無作.無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像。

後、顛倒相中︰言是中者,是前十二緣中。皆空已下,明倒所以.由空謂有所以名倒。

顛倒相中二︰先總釋。

經文有四重︰第一重、緣成無性.所以言空.第二重【離我我所】,釋成空義︰離我,人空.離所,法空.第三重【無知】下,釋無我所以.第四重、以外事釋無知覺。

經文有四重下,別。

第三重中四句無知.無覺、無作.無受通外及小︰初約外道.外道雖眾,不出僧佉及與衛世︰僧佉說覺以為神相.衛世說知以為神相.今無知覺成上自體本無有我。【作、受】二句通於能所.能作能受,故是於我.所作所受即是我所.在因名作.在果名受.今但緣成故無作受。

【僧佉說覺以為神相】者︰即百論破神品第二中.外曰︰實有神.如僧佉經中說覺相是神.次論復云「優樓迦弟子誦衛世師經︰言知與神異.是故神不墮無常中.亦不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人」。注云:譬如人與牛合.人名有牛.如是神知.情塵意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故,神名有知。釋曰︰上即論立.今但云無.不說無之所以.所以廣如前後。今當略說︰論破僧佉云︰內曰︰神覺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無常故。釋論云︰譬如熱是火相.熱無常故.火亦無常.今覺實無常.相各異故.屬因緣故.本無今有故.已有還無故。外曰︰不生故常.意明神不生故。內曰︰若爾覺非神相.意云.覺無常.神常無常不應與常為相故。彼疏總釋云︰此二相違.凡有三對︰一、神常覺無常.二、神遍覺不遍.三、神一覺眾。此初段中,正就二對生過.神一覺眾。在第三重中方破就初對中有四種過︰一、以神從覺,神則無常.二、以覺從神,覺應是常.三、若不相從體即不一.四、必欲令覺是神,神則二種,常無常也.亦言覺不覺也。今結四過之中,經文有一二.是破覺不應有之.三四略無.餘如彼論。二、破衛世︰先破其喻云︰內曰︰牛相牛中住故.非有牛中。釋曰︰有牛是人.人與牛合牛不是人.神與知合知不是神.何得為相。次破其法云︰汝言神相情塵意合故知生.是知知色等.是故但知能知非神知.譬如火能燒.非有火人燒.斯則知為神相.義不成矣.今云無知。

若約小乘就五蘊說︰受蘊名覺.三蘊名知。約六根說︰身識名覺.餘五名知。五陰造業故名作者.當陰招報名為受者.今並遣之。

【若約小乘等者.受蘊名覺】,覺苦樂等。【三蘊名知】,想取於像,行有欲勝解等.皆是知義。識義更明.色非此二。

約六根說︰身識名覺等】者︰若約別明.眼見耳聞.鼻舌身三名覺.意根曰知。今取觸塵對之為覺.餘五說知。

現有知覺云何言無.隨俗故有,約真故無。又心法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實.謂隨境分別見聞覺知,名之為事.論體唯是生滅法數,故名為法.窮之空寂,說以為理.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故名為實。此四重中,說初即說知覺等名.若就後三即無知等。

【現有知覺】下,通外難.先難.【隨俗故】下,答.即中論意。

【又心法有四】下,亦答上難.於中有二︰先舉法相.後【此四中】下,結酬其問。

先舉法相中.此四即同唯識第九四種勝義︰一、世間勝義︰謂蘊界處等。二、道理勝義︰謂苦集等.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廣如玄中。今文先列名.次【謂隨境】下,釋相。

結酬其問者︰汝現見有,但是初門.今約後三,故言無也.又以第二破其初一.則事非事矣。若以第三破其前二.前二俱無。若以第四拂其空相.空亦不立.方名為實。又三以空遣有.四以實遣空.空實無礙.知即無知。然破我與法.廣如於前諸會經文。

第四重中【如草木石壁】︰以彼外事喻釋無知覺等.以諸眾生現見有於動止語言.云何說言無知覺等.故以外物動不動事,示無知覺。草木則動、石壁不動,皆無知覺.故內動止豈當有之.淨名云「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言【亦如影像】者,顯從緣有,似而非真.即雙喻二諦.若準論經,無影像喻而有如響,可喻言聲而無知覺。

【響可喻言聲】者.此喻亦是遮救無知.謂無情之物,動與不動,故無知覺.眾心安無知覺.故引響喻.因心發聲.扣谷發響.響無知覺.情發亦然。

「經」然諸眾生不覺不知。

「三」彼二顛倒觀︰妄苦本空得而不覺.真樂本有失而不知.而遠樂就苦名彼二顛倒。

上來三觀為方便竟。

【彼二顛倒等】者︰顛倒有三意︰一、迷真隨妄即是顛倒.二、由迷真故,於樂計苦.由隨妄故,於苦計樂.三、不識真故遠之.不知妄故隨之。故論經云:不覺不知而受諸苦惱.雖有三重其旨一也.故疏之中前後互出。

 

「經」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二】明所起之行相.正起慈悲︰初明興悲.謂見苦應拔。後【復作】下,興慈︰謂無樂應與.既言具苦,必知無樂故。

【既言具苦,必知無樂】者︰此遮妨難.恐有問言.慈是與樂.經中但言見生有苦,何言興慈.故通云爾.然經慈悲二觀影略.悲中覩境,無拔濟之言.慈中闕於覩境,拔濟之語.二觀同緣有苦故生慈.下重舉前境以明拔濟,成上之悲.置安樂處,生下之慈.義皆足矣。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所謂財榖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瑠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瓔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俾人民、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餘所有珍玩之具、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皆無所惜。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捨成就。

『四』行文三︰【一】總明施行.【二】【凡是所有】下,別顯施物.【三】【為求】下,總結行成。

【一】總明施行,文有五句︰一、明施所依.以見有苦無樂故.二【以深重】下,彰其施位.此地檀度得圓滿故.契理曰深.不捨悲願為重.此心住地,故能滿檀.三【於一切】下,明施體相.四【求佛大智】,顯施所為.五【修行大捨】,結施行名。

【二】別明施物者.偏顯上文一切無悋.於中︰初總.後【所謂】下,別。別顯一切略有二種︰一者外財.二者內財.謂頭目等.文顯可知。

【三】總結行成者︰初結所為.後【是名】下,正結行成。然初地中應具三施.從增勝說但舉於財.故般若論二三地中方行無畏.四地已上乃行法施。

【明施所依】者,即經「隨順如是大慈大悲」,則能拔其苦,能與其樂.若別說者,財施拔現貧苦,與現富樂.法施拔其當苦,與出世樂.無畏拔現恐怖,與安隱樂。文中就初.多明於財.而言大捨.又云凡是所有則兼具矣。

【一者外財.二者內財】者︰前諸會已廣.易故疏更不釋.論文甚廣.今當具出。論釋總句凡是所有一切能捨云。一切物者,略有二種︰一、外.二、內。次釋【所謂】下,別中︰先釋外.後釋內。外中更分總別。釋總句云.外者復有二種︰一、所用.二、貯積.如經所謂【一切財穀庫藏等】故.如是次第。釋曰︰此中財穀是所用.庫藏是貯積。經從【金銀】下,別。論釋云.於中廣有八種.從金銀乃至一切所愛之事。一切所愛之事,即今經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兼取後內以為第九。釋云.是外事捨中,初捨為總.餘九為別。依此有二種喜︰一、藏攝喜.二、利益喜。藏攝喜者,謂金銀等。利益喜者,復有八種。釋曰︰欲兼下內,共成二喜.故標云.外事有九.下釋別中第八.即是於內。然八中次第異今。今依此經之次︰一、嚴飾利益喜.謂珍寶纓絡。二者代步利益喜.謂象馬車乘。三者代苦利益喜.謂奴婢人民.論當第四。四者自在利益喜.謂城邑聚落.論當第五。五者戲樂利益喜.謂園林臺觀.論當第三。六者眷屬利益喜.謂妻妾男女內外眷屬。七者堅著利益喜.謂及餘所有珍玩之具。八者稱意利益喜.謂頭目手足等。後三同彼論次。

「經」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即得成就無疲厭心。

『五』無疲厭行中分三︰初牒前起後.二【轉更】下,正顯行相.三【即得】下,結其行成。下五行中唯除第十顯相,即是結名.餘皆具三.文處可見。

「經」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

『六』成經論智。

「經」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

『七』成世智行︰言【隨應】者,隨機所應,宜以何法。【隨力】者,隨己智力所能.隨他智力所堪。【隨其所習】者,約機現作.論釋隨宜,言如論說者,即瑜伽菩薩地菩提分品也。

【隨機所應以何法】者,經有三句︰此句是總.下二句別。云何所宜︰二、隨力宜.三、隨現習宜。現習宜者,如浣衣之子,應令修習不淨觀等。

「經」成世智已.知時知量.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

『八』明慚愧行︰【知時】已下,正顯行相。時有三種︰一者念時.如是時中宜修定等,剎那不間故。二、日夜時︰晝則存心.初中後夜皆勿廢故。三、所作得必不斷時︰此即智量.謂量力所能,亦愛亦策.勿令過分,後休廢故。以此三時,修前八科二利之行.煩惱睡蛇晝夜不雜.為慚愧服而自莊嚴。

【知時】已下,行相︰行相三句,知時知量合為一故。開時有三,第三時即知量義。言【如是時中宜修定等】,即涅槃經.上已引竟。

晝則存心等】者,即遺教經.經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悟.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併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釋曰︰但觀所引,疏文易了。

謂量力所能亦愛亦策勿令過分】者︰涅槃經.已如上引。亦如教首樓那調琴之法。言【後便休廢】者,起信論修行信心分.彼約為魔惑故.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今使勿令過分,則非卒起亦不休廢。然疏三時當相以釋,亦可此三為初中後︰初但明記.次日夜勤修.後方不斷。

「經」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成堅固力。

『九』成堅固力︰謂此即前慚愧二利行中,欲早求度應當精勤.不退自分.不轉勝進。

【此即前慚愧二利行中】者︰釋經【於此行中】.以後三行攝護前七.慚愧之中已收前七門二利之行.今之二利即前七也.而是慚愧所護行中修堅固也。【欲早求度】下,釋勤修。【出離】已下,正顯行相之文。此句總明堅固之體.即前遺教之文。【不退自分】下,別釋堅固之相。前經已引彌勒問經。

「經」得堅固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

『十』明供養行.利養正行具二供養。

【利養正行具二供養】者︰上願校量中有三供養︰一、利養供養.二、恭敬供養.三、正行供養。今以恭敬通上二,故但分財法。

「經」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慈、悲、喜、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三>結十名體用︰先結體用.【所謂】下,結名。言體用者︰此十即是淨諸地法,以治十障故.障如前說。然安住地分有三十句,亦明信慈悲等.與此何異。論云前是清淨地法.今盡是障地淨法者。前句文略.若具應云.前是清淨此地法,以局初地故.今盡是障地淨法者,謂不局初地,故云盡是.盡淨諸地障故.故經云【淨諸地法】。瑜伽亦云︰此十種法於一切地能淨修治.故下諸地中皆云信等皆轉淨等。

【結十名體用】者,疏文有二︰先釋文.後【然安住】下,揀法.亦通復重之問。文中有二︰先問.後【論云】下,引論答︰先舉論.後【前句文略】下,是疏釋論。論中無問而但有揀.具足論云︰前所說三十句,從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勝道,是清淨地法.今此十句,從信乃至供養諸佛,盡是障地淨法.是名修行校量勝。而遠公云︰前是所淨,此是能淨.意云.前地滿故能淨此法故為所淨.此中十行,若無此十,地不窮滿,故為能淨。未為得意.不順於論及瑜伽故。

(三)佛子.菩薩住此歡喜下,果利益校量勝.有四種果︰一、調柔果.二、發趣果.三、攝報果.四、願智果。釋此四果略啟四門。

<一>標列.可知。

<二>釋名︰通稱果者,地中滿足故。別言︰【調柔】者.謂調鍊柔熟︰以供養攝化等為能調練.信等十行為所調鍊.由行供等,令信等調柔.隨意堪用,故名調柔.下鍊金喻,其義甚顯。二、發謂發進.趣謂趣向︰於地滿中更求明解,為能發趣。發自此地,趣向後後,為所發趣.下商人喻義甚相似。三、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四、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

<三>明分齊︰初二是其行修方便.後二是其報行純熟。行修唯在地滿.報行該於始終。從初住地乃至地滿,所受王身說為攝報.所有作用說為願智。又初二後一,此地定有.攝報一果有無不定.容有不作,故云多作.而定能作故亦定有。又初二果亦是地法.初行次解是所修故。後之二果唯果非法.初體後用非所修故.是以經於二果之後.便有結文云略說初地法門。不得此意,則似論家謬取法門濫為果稱。

<四>辨通局︰發趣文局初地,以最在初故.義通十地通解十地故.餘三義局初地報等殊故.文通十地,地地皆有故。

 【明分齊等】者,疏文有四︰初總標分齊.即修非修分別.以修以報各為分齊。【行修唯在】下,二、約當地初後相望論其分齊.即上二義.遍不遍故。【又初二後一】下,約有無論分齊。【又初二果】下,四約法果論分齊.此意正為論主通妨.謂安國法師以見二果之後有結文故.便以前二果唯是地法.後二方是果法,即出心故.故今為通。前二通法通果.為法易見,後有結故.為果難見.故論判屬果。【不得此意】下,結彈安國。

「經」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五>釋文.四果即為四別︰今初調柔分三.謂法、喻、合。

法中分四︰《一》見佛為練行緣《二》悉以下,所練行體。《三》以前二下,別地行相。《四》是菩薩隨所下,練行成熟。

《一》見佛為練行緣中,先總明.後【所謂】下,別顯。總中︰【以大願力】是見佛因.力兼神力.故瑜伽住品有二因見佛︰一、願.二、力。論經具二.論云「以勝通力見色身佛.以正願力見法身佛」。瑜伽正願,得生受用土中常得見佛.今云法身即功德法身。顯中.云【見多百佛等】者︰論云「方便善巧示現多佛」.故此善巧有二︰一、不直云無量,而巧歷百千等數,為方便顯多。二【言多百】者,是多箇百.多千等亦然.是為一數之中已攝於多,故名善巧.理實入華藏剎海,見法界身雲也。

【今云法身即功德法身】者︰佛地一切通名法身.以約證如,十德勝故,見功德身.又約證如來窮極故.真實法身非見相故。

【理實入華藏】下,上約寄位.此下顯實.即願智果中意也。

「經」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生.以此善根皆悉迴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

《二》所練行體中,以行入行,故名為練.如金入火。然有三種入,即分為三︰一、入功德.即供佛行.去薄福垢.亦兼供僧。二【以此善】下,入無上果.即迴向行.去下劣垢.論當第三.意明通迴二行故。三【佛子此菩薩】下,入大悲心.即利生行.去懈怠垢。

【亦兼供僧】者︰已親證如.真供養故.又此行,真是修行法供養故.故略無耳。其供佛中,經文易故,疏略不釋。論云供養者,有其三種︰一、恭敬供養.謂讚歎等,顯佛功德。二、尊重供養.謂禮拜等。三、奉施供養.謂華香等.即衣服下文。其【大心深心】,即能供養心.謂為求佛,故云大心.心殷重故,名為深心。疏以同上願校量中供養願故.故皆略無。

【去下劣垢.論當第三】者︰論經亦是第二.論釋即當第三。

「經」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佈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三》地行相中,先約四攝.然四攝望前,猶是利眾生法.望後為別地行相.以因利生之便,故於此明。下二地中乃在鍊行成後.四攝雖不足,全別十地,為是化生之法,故用之耳。愛語是法施.初地檀滿故說二增.二約十度.然證相難分,寄十度等以顯差別,各說一增。若不爾者,何不二地言二度增.檀度初地先已增故.乃至九地應言九增。九地尚云.餘非不修隨力隨分,顯寄明矣。是以具論諸地所行,略有五義︰一、為別地各說一增.如今文是。二、辨勝過前︰初地檀勝.二地二度勝故.二地文云.遠離慳嫉破戒垢故.乃至十地十度皆勝.是則後後皆勝前前。三、論其實行地地具修。四、證理平等非多非一。五、約圓融一具一切。

【別地行相中】者︰初正明.二【若不爾】下,反質成立.三【是以具】下,總明義類以成前理。其五約圓融一具一切,更有三義︰一、約相資檀義攝六等.二、約相應一念具修.三、約理融稱性,一多互相攝故。

「經」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四》所鍊行成中,總收三入︰初牒供佛化生以為能鍊.信等淨法以為所鍊.後舉前迴向能鍊,令信等淨也。言【轉轉】者︰此之信等,於初地中,有三節淨.謂初住地時,證前緣修,令成真修,已是一淨.二行校量中,對除障法,復一度淨.今此地後更歷三修,故云轉轉。

【總收三入等】者︰此所練淨有始有終︰初但明練即是其始.後舉迴向能練令淨即是其終。故前主以迴向居二行之後.先明自利利他.後迴向勝進故。言【信等淨法為所練】者︰即下論云「信等善法猶如真金數數入火故」。

「經」佛子.譬如金師善巧鍊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喻中︰金師喻菩薩.金喻信等.火喻供等三行.三行非一名數數入.調柔成就喻鍊行成。金性本有.從緣始顯.信等修生云何同喻。信等有二︰一、未證真前,但約緣修為對治行.妄識為體。二、證真之後,乃知信等非是今有.即如來藏中恆沙佛法真心為體。真心為體即是理性.信等相殊說為行性。此二不二並可喻金。雖假供等緣修以成真德.德由真起.後成嚴具,亦不異金。既了於真,真非妄外.故全妄識即是真心.寄相顯真,故分能所。

【喻中】下,疏文有二︰先正釋喻.後【金性本有】下,解妨釋成.於中二︰先問.後【信等有二】下,解釋。釋開二門︰地前之信則不喻金.證如之信乃將喻金.如來藏中為惑所覆.如在鑛中地.初一淨即已出鑛地中.地滿皆是入火。

此二不二並可喻金】者︰謂真心為體,與信等相不殊,更無有二.以真心上離不信濁故名為信.二三無有違害即是慈悲。四、無慳為施.五、無懈.六、無愚.七、無不重賢.八、無不怖罪惡.九、無有危脆.十、無違佛教。故是十行但一真心而為二義.故無二體.並為本有.故可喻金。

雖假供等緣修以成真德】者︰然第二義自有兩義︰一、約所顯性德.二、約能顯緣修成德。如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今成檀德。剋實分別,則初一義可以喻火,對治行故。所顯喻金.成德如嚴具。今且融後二以喻於金.以德因真起故同所顯.故云後成嚴具亦不異金。嚴具喻於後地.廣如前說.今例皆金。

【既了於真】下,復融初義,亦不異金.以初妄識為體。今真妄交徹故.妄由真生.真該妄末.真非妄外.即妄徹真源。若爾.則無能練所練.故云寄相顯真,故分能所。

「經」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法合︰準喻可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次、發趣果中二︰《一》正明發趣果.《二》佛子.是名下,總結地相。

《一》正明發趣果中有四︰法.喻.合.結。

法中亦四︰問.知.行.到。知是名解,正能發趣.然由問故知,所以先問.知意在行.行必能到。

問中,具問諸地。初地已滿而更問者︰一、問勝進,非問自分.二者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故問所攝,容許未知。於中云【相及得果】者,相即隨諸地中所有諸障及對治相故.謂諸地能所觀相皆別十地故.得者即正證出世間智故.果者因證智力得世間出世間智故。相即方便智.得是根本.果即後得。後得緣俗故名世間.無分別故復名出世。又此三者即是三道︰初是無間與惑相翻.二是解脫正證無為.三是勝進後智進修。不說加行者,地前加行非地攝故.地上加行勝進收故。言【為欲成就此地法】者,當地法也。後云【彼地法者】,後地法也。若準論意,成就地法即是信等。

【問勝進】者︰勝進雖向二地.修在初地.亦得名為問初地也。

相及得果等】者,是所得法相.疏文有三︰一、依論釋相.二、出體.三、再顯法體。

【相即方便智】下,疏出其體.即同如來加請中三漸次也。言【能所觀相】者.相有其二義︰一、相差別故.二、能到地實故名為相.即觀漸次。觀即舉障顯治.相則能所皆相。二、得即證漸次.三、果即修行漸次。

【又此三者】下,三、再顯法體.開根本智以成二道,故不取加行。言【地上加行勝進故】者,如欲入第二,起十種心.此即加行.而是初地之勝進.意云勝進既是後得,故非方便。

【若準論意等者︰今疏意明隨地智差別地法.而論云「成就諸地法者,所謂信等故」。

「經」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

明知者︰由問故知.知不異問.經展問中相及得果,以為十句。論攝十句為五方便.言方便者,行修善巧也︰第一觀方便︰觀謂觀解,攝初二句.一【諸地障對治】者︰以能治觀解,治十種障,立十地別.本文具之.此約所斷明觀。二【地成壞】者︰攬行成位,集故名成.諸行各住,散故名壞.此約所知明觀。第二得方便︰得謂證入.攝次三句.曲有三種方便︰一【相果】者,即欲入方便.是方便智.帶相觀終,故名相果。二【得修】者︰已入方便.即根本智.顯是證修,非緣修故。三、勝進方便︰即後得智.謂信等成地之法,離障清淨故。第三增上方便︰進修後位故名增上.亦攝三句︰一【地地轉轉行】者︰依前起後地背相捨故.二、二執名非處.二空為住處.亦是相應不相應也。三、以後勝前增長善巧名【殊勝智】。第四不退轉方便.唯第九句(善知地地不退轉).前三方便無退息故。第五盡至方便.即第十句.淨治菩薩地盡.轉至佛智地故。若以相等攝五方便︰初一是相.二具於三.如次三句配相得果.第三唯果.第四總明三事不退.五通明三因窮入果。若攝十句︰初三為相.第四是得.次四是果.後二具三。

知中有三︰初略舉經意.二【論攝十句】下,論釋.三【若以相等】下,以問攝知。

二中︰言【攝十為五者】︰一二、二三、三四五一故。【行修善巧者】下︰論云「成壞善巧、增長善巧,非名能知為方便也」。此五方便地地皆具而其隨相分別︰初一在於解行位中.得在初地.增上在於二地已上.不退在於八地已上.盡至十地。第三增上方便,亦成德殊勝.故行修不頓.初中後別,故有三句.餘句可知。

三中二︰先以經問攝論之五.後【若攝十句】者,以經問攝經之知。

「經」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

行︰第四【由此】下,到.並可知。

「經」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

喻中︰初喻前問.有二方便.一、不迷方便:道中,喻行因.住止,喻得地,各有障治,故曰安危.二、資具方便︰具資糧故.不迷多約利他.資具多明自利。次、【佛子.彼大】下,喻知。次、【善以】下,喻行。後、【乃至】下,喻到.行中語略,故云【乃至】。

「經」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矌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

合中︰初合知.【然後】下,合行。【安隱】下,合到。喻中略行.此中略問.欲影顯耳。

「經」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結勸︰可知。

「經」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

《二》總結地相︰行修已竟,故於此結。前說分齊深故,說其一分.此中廣故說所不盡。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

次、攝報果.利益勝中分二︰《一》明在家果.《二》是菩薩若欲下、出家果。

《一》在家果中有二︰『一』上勝身.顯其報勝.『二』能以大施下,明上勝果.顯其行勝。

『一』上勝身︰【閻浮王】者,即鐵輪王.然瓔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輪.今在初地方作鐵輪.正明皆寄,不可定執。【常護正法】,應是行勝.如何論主將屬身勝。護法有二︰一、護國正法.則賞罰以宜。二、護佛正法,護教理等,興建擯斥。論依初義。

「經」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二』上勝果者︰依前王報起於勝行是身之果.於中二︰初行.後願。

初行中亦二︰一、大悲利他︰謂若施若攝.二【如是一切】下,不失自利。正作利他業時,即不離念佛等故.謂利他事中迴向菩提故,成大恭敬事.不生分別故,除諸妄想.順理合體,故云【不離】。所念有十一.論分為四︰一、初三是上念.三寶在已上故.不離三輪故。次一是同法念.次三功德念。一、自身他身菩薩行.二、度行自體.三、諸地轉勝故.後四求義念佛︰以力等是真實究竟義故.已所求故。

【初行.後願】者︰行亦自分.願亦勝進。

謂若施若攝】者︰布施本通二利.今從利他邊說。問︰四攝之初已有布施,何須別說。答︰有四意故︰一、布施本是自利.今菩薩行令物倣之,以捨慳貪.故是利他.攝中布施,一向利他。二、布施直論布施.四攝中施,乃是攝緣.三、布施通於三施.四攝唯約財施.法施乃屬愛語中故。四、此地正是布施位故.所以別說。經中先明遍施.後【常行】下,常施。

如是一切下,不失自利】者,文中三︰初總釋文意.二【謂利他事中】下,引論釋意.三【所念有十】下,正釋文。

初、總釋文意.可知。

二、引論釋者:論云「言不離者,示現不離自利益故.如是諸念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諸妄想」。釋曰︰以論難了,故以疏間釋.成大恭敬.即所念佛等。除諸妄想正是念義.是以前明自利之施,令物除慳。今明利他之行,不失自利.是為菩薩修行善巧。

三、釋文者︰此之十念亦即六念︰初三念同.四亦念僧,菩薩僧故.次三功德念,即是施戒。六念中略但舉其二.今文廣故備於諸度。後四求義念,即是念天.第一義天故。

「經」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後、明願.有十一句︰前七自德.後四攝化。前中︰此云殊勝,論經名大.餘名並同.首唯是總.謂大菩提位尊高故。妙等唯別。勝大亦總亦別故。首有二種︰一、勝首︰光明功德故.二、殊勝首︰獨無二故。勝亦二種︰一、妙︰智自在勝故.二、微妙︰離一切煩惱自在勝故。殊勝亦二︰一、上︰無與等故.二、無上︰無能過故。後四中︰初一約教︰謂導者︰於阿含中分別法義正說故.餘三顯證。將者,令他得證義,滅諸煩惱故.此約斷德.後二約智.前因後果。師者,教令入正道故.後句以大菩提而教化故。

【光明功德】者︰行體清淨,離垢障故。

【分別法義】者︰以慈及辯分別法義,二無礙也。

「經」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家學道。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現百菩薩以為眷屬。

《二》出家果中二︰初捨俗出家.後【既出家】下,修行剋證禪定勝業。勝業有二︰一者三昧勝︰即勝定體.二、三昧所作勝︰謂因三昧得見佛等。有十一句明其二利.分為三對︰初六句橫論二利︰初二自利.一、見百佛者︰十方各十他受用身.瑜伽住品,能於種種國土見百如來.寄位顯百.理實如前見多佛也。二、知神力︰論意取神力所加說法菩薩.於上二處修習智慧。次四利他︰初一有信機者,動剎現通.次三有悟機者,往剎、光照,正授以法。次有二句論二利︰一、自攝勝生︰瑜伽云「若欲留命能住百劫」.二、三明窮照,示物善惡。後三句一對︰明二利速疾︰一、為增長自智,思惟種種法門.二、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修行剋證禪定勝業】者︰謂依四禪及四空定,發百三昧故.故論云「一念發百三昧者,得三昧自在力故」。

論意取神力等】者︰論云「以得三昧故,於十方諸佛及佛所加諸菩薩所,修習智慧故」。釋曰︰如金剛藏菩薩為諸菩薩說十地等。

【次三有悟機】者︰一、往剎.二、光明.三、正授以法。

「經」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後、願智果︰正願久積以智內證.故其自在示現,難可窮究.則顯上來百數,彰地階差.非定爾也。今行合法界是圓融實德,故云過此。論後結云「略說諸地各有因體果相者」.以此地中相及得果,類後九地也。因即是相.體即是得.果名不殊.應知此三通於下九.所以於此結者,顯上廣說,不出此故。

【是圓融實德故,云過此】者︰釋經復過是數。是數即前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論經此中文廣。經云「菩薩願力示現過於諸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數知」。論釋云︰於中身者,是一切菩薩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見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種應知.依神通有音聲及行、莊嚴、加等。音聲者,應彼言說故.行是遍至十方故.莊嚴者,作種種應現故.加者神力加被故.信者依三昧門現神通力、隨眾生信,利益成就故。業者,依慧眼所攝陀羅尼門現說法故.略說一切諸地各有因體果相應知。釋曰︰後總結因體果相.疏已具釋.以前經論並皆易見.例前百身百三昧等,故疏不顯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若人集眾善           具足白淨法           供養天人尊           隨順慈悲道

信解極廣大           志樂亦清淨            為求佛智慧           發此無上心。

淨一切智力           及以無所畏           成就諸佛法           救攝群生眾             

為得大慈悲           及轉勝法輪           嚴淨佛國土            發此最勝心

一念知三世           而無有分別            種種時不同           以示於世間

略說求諸佛           一切勝功德           發生廣大心            量等虛空界。   

悲先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纔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志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

應頌︰四十六偈半分為二別︰初正頌前.後二結說。前中分四︰

十一偈頌初住分︰於中四︰初一頌半依何身.次四半為何義.次二頌以何因.後三頌有何相。

「經」多喜多愛樂            亦復多淨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  

遠離於鬥諍           惱害及瞋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救世吾等者           所有眾智慧。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佈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眾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以於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佈畏。

五偈頌釋名分︰初二偈半頌喜相.餘頌喜因︰於中先半偈頌念當得.後二頌念現得。

「經」常行大慈愍           恆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

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  

思惟所聞法           遠離取著行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憶念。

修行波羅蜜           遠離諂虛誑           如說而修行           安住實語中               

不汙諸佛家           不捨菩薩戒          不樂於世事            常利益世間

修善無厭足           轉求增勝道           如是好樂法           功德義相應。

 六頌.頌安住地分︰初五句頌信心成就.次七句頌修行成就.後三偈頌迴向成就。

「經」恆起大願心           願見於諸佛            護持諸佛法           攝取大仙道   

常生如是願           修行最勝行           成熟諸群生           嚴淨佛國土       

一切諸佛剎           佛子悉充滿           平等共一心           所作皆不空   

一切毛端處          一時成正覺            如是等大願            無量無邊際   

虛空與眾生          法界及涅槃           世間佛出興            佛智心境界

如來智所入           及以三轉盡           彼諸若有盡           我願方始盡

如彼無盡期            我願亦復然 。

  【恆起】下二十二偈半,頌校量勝分。於中三︰

初六頌半頌願校量。

「經」如是發大願           心柔輭調順            能信佛功德           觀察於眾生          

知從因緣起            則興慈念心           如是苦眾生           我今應救脫   

為是眾生故           而行種種施           王位及珍寶           乃至象馬車   

頭目與手足           乃至身血肉           一切皆能捨           心得無憂悔   

求種種經書           其心無厭倦           善解其義趣           能隨世所好   

慚愧自莊嚴            修行轉堅固           供養無量佛            恭敬而尊重   

次六頌行校量。

「經」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懈倦           善根轉明淨           如火鍊真金              

菩薩住於此           淨修於十地            所作無障礙            具足不斷絕。  

譬如大商主           為利諸商眾            問知道險易            安隱至大城                       

菩薩住初地           應知亦如是            勇猛無障礙            到於第十地   

住此初地中           作大功德主            以法化眾生            慈心無損害                         

統領閻浮地            化行彌不及           皆令住大捨            成就佛智慧   

欲求最勝道           捨己國王位            能於佛教中           勇猛勤修習   

則得百三昧           及見百諸佛            震動百世界            光照行亦爾  

化百土眾生           入於百法門            能知百劫事            示現於百身  

及現百菩薩            以為其眷屬     

若自在願力           過是數無量                             

後十頌果校量︰於中初二調柔果.次二發趣果.次五頌半攝報果.後半偈頌願智果。

「經」                                                           我於地義中            略述其少分           若欲廣分別           億劫不能盡                                                                                               

菩薩最勝道           利益諸群生            如是初地法           我今已說竟

結說.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四十四            按此→續45

按此→回43

按此→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