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
按此→回目錄
「經」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
五、三道不斷門︰(一、相諦差別觀.二、大悲隨順觀.三、一切相智觀。)
依論相諦中,六觀之內,名攝過觀︰謂以三道攝十二支,則顯有支但攝於苦,因果過患,業惑是因,苦即是果,亦有順逆。順觀中文含二義︰
(一)約三世︰則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名為煩惱.雖同煩惱.過去迷於本際與無明名.現在牽生後果,由於愛取。從其本末隱顯互彰.【行有是業】者,宿業名行.現業名有.雖同是業.過去已定,當相名行.未來未有,業能有之。功能立稱.現在五果、未來二果,同皆是苦.現報已定,當相受名.未來來起,從過患立。
【攝過觀等】者,即唯識論惑苦相攝門。
【過去迷於本際】下,約強弱分別︰一、過迷本際,建立生死力強.愛取引果強。二【從其本末】下,是本末分別︰無明是本,過去說之.愛取是末,現在說之.前則約用.此則約體.此亦俱舍以略攝廣中云。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苦,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釋曰︰上二句正以惑業苦攝十二.下二句解妨。謂有問云「一種是惑.何以前際唯一無明,中際分成愛取。一種是苦.何以後際唯二,中具五耶。故為此通.後際二是略果.前際一是略因.由中之五,比知後二.由中之二,比前之一.若更廣說便為無用.但出略廣,不出略之所以.唯識則有。
(二)若約二世︰前十同世.則煩惱有二.能發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潤.於發業位無明力增.潤業受生、愛取力勝.各偏受名。以無重發唯一無明.數數溉灌故分愛取。
此是唯識論.即釋能生後問答分別.故彼論中前有問言「何緣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答曰.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廣如經說。於潤業位,愛取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二愛取.無熏發義,立一無明」。釋曰︰上皆論文.以論對疏,廣略可知。然彼論問乃有二意︰一、問立名不同︰一種是惑,前立無明.後立愛取等。二、問廣略有異.故問云.總立無明.別立愛取.故下答中,具有二門︰先答立名不同.約勝劣門。後【要數溉灌】下,答第二問.發業潤業熏不熏故.斯則出於廣略所以。言「十一殊勝事」者,緣起經說︰一、所緣殊勝.遍緣染淨故.二、行相殊勝.隱真顯妄故.三、因緣殊勝.惑業生本故.四、等起殊勝.等能發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緣起法故。五、轉異殊勝︰隨眠、纏縛、相應、不共.四轉異故。六、邪行殊勝︰依諦起增益損減行故。七、相狀殊勝︰微細自相遍愛非愛共相轉故。八、作業殊勝︰作流轉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礙殊勝︰障礙殊勝法故。十、隨轉殊勝︰乃至有頂猶有轉故。十一、對治殊勝︰二種妙智所對治故。故不說餘,亦名發業支。言且依初後者,謂愛初取後.分愛取二.以愛為初,取為後故.其實有多現行潤也。
業亦有二︰未潤已潤.未潤名行,初造作故.已潤名有,近生當有故。若總取識等種為所潤,則亦苦攝.故唯識云「有支一分是業所攝」。就苦七中,五約種說.二約現行。種位難知,依當果位,別顯為五.果位易了,故唯立二.並如前說。
此亦唯識論.如初章說。
三道皆言【不斷】者︰謂從三煩惱,生於二業.從彼二業,復生七苦.七復生三.故如輪轉.如淨意菩薩十二因緣論廣明。
此亦是釋於始終之難.顯無始終︰先正釋.後引證。
正釋中.【從三煩惱,生於二業】者︰從一無明,生一行業.從愛取二,生一有業。【二業生七苦】者︰從一行業,生識等五.從一有業,生生老死故。【七復生三】者︰識等五苦,生愛取二.生死二苦,生無明故。上云不了知故生死流轉。【如淨意菩薩】者︰彼論與此相應.偈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從三故生二.從二故生七.從七復生三.是故如輪轉。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若準俱舍亦為通難.故論問云「若緣起支唯十二者.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終.不說無明因,生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起支.餘復有餘.成無窮失。答云.不應更立.然無前過」。此中世尊由義已顯.云何已顯.頌曰「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釋曰︰初句有二︰一、從惑生惑︰謂從愛生取.二、從惑生業者︰謂取生有、無明生行。次句有一義︰謂從行生識及從有生生,皆從業生事。第三句有二義︰一、從事生事︰謂識生名色乃至觸生受及生生老死.二、從事生惑︰謂受生愛.義亦應有老死生無明。上一事字即是能生.下事惑字即二所生.從生二字兩遍用之。第四句結釋酬難︰謂諸有支唯此十二,道理足矣。上所引論,文則小異.義意大同。
「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逆觀分二:初明對治斷:謂斷前際無明行,及後際愛取有.則七苦不生。後【如是三道】下,明自性斷︰故淨意云「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是則生滅因果,如二束蘆,互相依立,不能獨成.則知無性,二我俱空。
【如二束蘆】者︰謂因果互依,初門已有.但約識與名色互依.今通十二因緣。然要云束蘆者,又取中空。十二因緣,相有名生、虛無名滅.生滅假集,亦如束蘆。
約大悲觀中,即當破異道求中苦行因計︰謂以業惑而為苦因,欲求脫苦,當斷業惑.反修苦行,是起妄業。計苦行心,即是煩惱.如是妄想,寧是解脫樂因。
【計苦行心,即是煩惱】者,正是邪見.亦見戒取.亦是愚癡。上業此惑,皆集諦故.故是苦因,非解脫因。此亦即是宿作因外道.並如前說。
一切相智觀中,即第五入諦觀.三道苦集諦故.謂業惑皆集故.瑜伽云「生老死現法為苦.識等五當來為苦者.五約種說故」.唯識云「十二皆苦諦攝.取蘊性故.五亦集諦.業煩惱性故」.此則業惑通於二諦.約其逆觀即滅道諦.滅分別心亦即道故。又體三道即性淨三德、涅槃佛性一實諦故。
此觀疏有二釋︰前正論意.二【又體三道】下,即天台意。下都結中,當更分別。
六、三際輪迴門。
約相諦差別觀.名護過觀.謂說三際,護三過故。三際不同,諸教三說︰
(一)依唯識︰合能所引,開能所生.故前十現在,後二未來.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等三,或同或異。謂生報定同,後報便異.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此則但以二世具十二支.不許三世兩重因果.若爾.云何三際。今之二果,乃是前際十因之果。
(二)依智論俱舍,生引俱開︰初二過去、次八現在、後二未來,故成三世。現八之中︰前五是果,酬於過去.後三是因,復招未來。則二重因果各具三道,可得抗行。
(三)依此經意,明三世故︰開能所引為前中際.為遮前七定同世故.復示眾明迷本際故。二屬過去.合能所生,總為後際.為遮愛等但是潤故.示因招果,令厭因故,以因從果.五屬未來。則能所引生及所發潤,皆容互有。經無生死者,同許為果,略不明之論經具也.明文昭然.何為唯取二世,不受三耶。
相諦觀中分三︰一、總標觀名.二【三際不同】下,釋三際.三、釋經文。
一、總標觀名︰可知。
二、釋三際者︰(一)依唯識論釋.(二)依智論俱舍釋.(三)依此經意釋。
(一)然唯識分四︰一、敘意︰【合能所引】者︰初二能引.次五所引.要一世故。二、【十因】下,正立.直至【及離斷常】,皆是論文.其生報定同,後報便異,是義釋耳。三、【此則但以】下,結成論意.故彼論次云「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釋曰︰言無窮者,若愚前際,說過二因.更有愚於前前際者,二因猶少,應更說多.若謂愚於後際,說二果者,亦有愚於後後際者,二果猶少,應更說多。四、【若爾】下,會通彼論,成三際義。
(二)依智論俱舍釋者:言【生引俱開】者,然俱舍中不說生引.今約大乘,又對唯識合能所引,故云俱開.是故結云【三道抗行】︰謂無明行即是能生.非要愛等潤竟方能。
(三)依此經意釋者:此即是大乘有三世義.唯識判三為小乘者,特違至教。言【為遮前七定同世】者︰即上唯識。言【為遮愛等但是潤故】者︰所遮亦是唯識論意。今明愛等同無明行具發潤等。
【示因招果令生厭】者︰正說以因從果,所以示果過患由愛等因.應厭因故.亦通妨難。謂有問言︰前之二世當世以明.何得未來,以因從果。答意可知。
【則能所引生】下,結示本義︰謂能引之二,許有能生.能生愛等中,必有能引.所引之五,通其所生。而言容有者,以大乘中雖說三世.而於五果通種及現.約為種邊但為所引.約現行邊即是所生.未潤之二但名能引.已潤之二即名能生.發業愛等但名能引.已潤愛等即名能生.故皆容互有。
【明文昭然】者︰結彈唯識。非不許其立二世義.取二非三,故為非耳。
「經」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文有順逆。順中有二︰先明一往三世.後【於是以後】下,明流轉三世。
明一往三世者︰云【無明緣行是觀過去】者︰觀有二義︰一、觀現在生,是過去二因所作.二、則知識等是彼過去當來之果。因果相屬,反覆相成.如是方名見過去因義.能防三過。言【識乃至受是觀現在】者,亦有二義︰一、觀現在識等由過業得.二、復知識等能得未來果報.以不得對治,依起愛等故.現在目覩,故分兩向,明其二義。言【愛乃至有是觀未來】者︰此未來因,決得來果,一往定故。
明流轉三世者:謂不得對治,復有後世.於後世上,轉生後世.後後無窮。
三、釋經文︰
【如是方名見過去因.能防三過】者,亦是遮難.恐有難言.經但說二支在於過去.論主何為反覆相屬。故今答云︰要知過去因能招現果.現果必從過去二因生.方能護於先業等過.如下當釋。
【現在目覩,故分兩向,明其二義】者,此亦通難.謂有問言.前說無明行之二因,唯對現在,反覆相成.今明現在五法,亦應反覆.何因兩向。故今答云.前來二因,因謝過去.故須對現以說彼因.現果已成.方知彼因招果不失。今之現在,非獨酬於過去之因.復能依現在招未來果.故兩向明之.若更相成不異前二。復應難言.前說無明,已說現果,酬於過去之因.今何重說是過去果。此應答云︰前酬過去,為成過去.今說過招,為成現在.故非重也.所以二法兩向明之。
【此未來因,決得來果,一往定故】者︰上句釋成.亦是通難.謂有難言︰現在愛等從果名未.過去無明等,何不從果而名現耶。故今答云︰來果未至從果名未.知其決得令其生厭.過因已謝,何得名現。復應問言︰現在愛等從果名未.現在識等應從因名過,亦如向答.未因決得故從果名未.現在已得何要名過。復應問言︰釋前過現反覆兩向.今辨未來何以但將因對果耶。答︰前二經文直說過現.不說相成.故論相成.今此經文,經自將現對於未來.故論不釋。言【一往定】者,結成上義︰謂說一分三世名為一往.理數如是稱之為定.對下展轉故云一往,是一向理故。
已知三際,云何護過.謂外與內因緣之法,立三種過︰一者.一切身一時生過.何以故.無異因故.此過從前自因而生.謂既無自在等而為異因.唯無明行為識等因.行有多種.何以不得六道齊生。二者.自業無受報過.何以故.無作者故.此過從於無作緣生.作者即我。三者.失業過︰何以故.未受果報業已謝故.此過從於無常緣生。
明護過中二︰先過.後護。
過中︰一一過內文皆有三︰初標名.二、徵釋.三、辨所從。所從是疏.標釋皆論。前之二過以前望後.後之一過以後望前。由無明行在報前故.未受果報業已謝失.果在於後,望前之業以成過故。
此上辨過.云何護耶?若見三際則能護之。然過去業有三種義.故不得報︰一、未作.二、作已未潤.三、得對治。今無明緣行,則顯已作.現識等五,則顯已潤已受.愛取有三,則知未得對治。於已作業,既有潤未潤殊.斯為異因。已潤則受生報.未潤則受後報.潤未潤殊,豈得六道一時齊受.此為異因,何用自在.既自造異因,自招二報,非他身受.何言自業無受報耶.假者自造,何用我耶.若已作業不得對治.潤則便生.知業不失.因雖先滅勢力續故.現見得報不可言失.三過度矣。
此明護.於中有四︰一、結前徵後.二【若見】下,總標護義.三【然過去業】下,出過所以.四【已潤則受生報】下,舉經正護。
三、出過所以中二︰先泛明不受報業.後【今無明緣行】下,舉今經文明受報業。
泛明不受報業中.言【一、未作】者.此言難解.謂若未作,則未名業故.今依瑜伽,其未作業名為不作.論第九云「不作業者.謂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釋曰︰據此不作即任運所起,非故意思.設爾有思.又無思已.不起身口.故不受報.故九地釋表無表業,云作無作。作即身口、無作即意.如殺盜等,心雖欲作不形身口,故不受報。若全不作,名不受報,何要待言.又何得論云業有三種不受報耶.不作即無業故。【二、未潤】︰可知.而論但云作已未得報.其未潤言是疏義加。三【得對治者】,即瑜伽中名不增長業.不增長業總有十種︰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此十名不增長業.除此十種所餘諸業名為增長。
舉今經明得報義者,於中二︰先正明.後【於已作業,既有潤未潤殊者】下,結酬外難︰
正明者︰對前三不得報.【今無明緣行,則顯已作】者,此揀第一未作業也.既為無明所發之行.此行要是能感當報,故非向來不思之業。
【現識等五,則顯已潤已受】者︰則前無明行等已得潤竟,故今受果.此則過去二因已含發潤。
【愛取有三,則知未得對治】者︰謂若得對治,不應依現更起愛等.此後更有論反釋云︰若斷愛取,雖有作業,則無明行不能生有。釋曰︰則顯現在,亦有無明與行,是所潤等.觀此論意,則過去二因,具於發潤.但舉發業之名.現在愛等,亦有發潤.但顯潤名.故上疏云.皆容互有.思之。亦可現在愛取,不潤過去後報之業.故不能生有。
結酬外難者︰上立三過,語雖影略.總相皆由無異因故。異因即我.今明不要我為異因.即已造已潤.不得對治而為異因。此語是前說過後論.論出三過竟。云此三種過,以見過去世等異因答故.受生報等差別故。釋曰︰上論總出其過,總明答之.今出過所以竟,方用結酬。
四、正明護過者︰三過即為三別.今初:雖一身中具六道業.潤者先受.那得一時.此即已潤為異因.二【既自造異因】下,護第二過︰二報即是生報後報.此即已造為異因。三【若已作業不得對治】下,護第三過︰即不得對治為異因。言【勢力續故】者,小乘則是後後連持.大乘則是已熏成種,後能得果,故云勢力.【三過度矣】者︰結也。
「經」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
逆觀:即得對治義.此滅則彼滅是觀待斷.又因觀能滅,揀自性滅,故云觀待。然十二緣,三世並備.但隨化迹,隱顯分三,令知過去因,招今苦器.今斷愛等,當果不生.則愚癡絕命於慧刃、愛水焦乾於智火、高羅四開於六趣、無生超逸於八極矣。
逆觀中二︰先釋文.後【然十二緣,三世並備】下,第二結示︰謂過去二因,即含有愛等,能潤業等,必依過去識等上,起始生終死等過.具十二矣.現七果上,起發潤等,現亦具矣。然七事中,五即生死,而總別分,故說具七。當雖說二,同現亦具.二必有五,及起因故。是以上言皆容互有.並如前說.故言【但隨化跡,隱顯分三】。從【令知過因】下,出隱顯意.義如前說。【則愚癡絕命】下,是逆觀意.以智慧劍破發業惑.以智慧火,乾於現在潤業愛取.則七苦不生。能所引生,即四面網.此即史記書言。湯出.遇畋捕者祝云「自天而下.從地而出.四方來者.皆入吾網中」.湯見之歇三面網。祝云「可上者上.可下者下.可東者東.可西者西.可南者南.可北者北.負吾命者,入吾網中」.顯法令寬也。今亦不留一面,故曰四開.皆證無生.若鳥出網,以適八方。
約大悲隨順觀︰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示三際因果.既先際二,是中際五因.中際之三,是後際二因.若無如是等事,眾生亦無.斯因有矣.何得言無。
大悲隨順觀等者,文中三︰初順顯有因.次【若無】下,反質明有.後【斯因】下,結示。
約一切相智中,當力無力信入依觀︰論云「先中後際化勝故」。謂此三際,為因義邊,皆名有力.為果義邊名為無力.若約三世︰前際於現五有力,於當二無力.中際愛等於當二有力,於現無力。以斯三際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化中之勝。如是窮究為種智境。
【當力無力】下,文中三︰初標牒.二【謂此三際】下,疏釋論.三【如是窮究】下,結觀。
二、疏釋論中三︰(一)釋力無力.(二)【以斯三際】下,釋信入依義.(三)【化中】下,釋化勝。言籠取三際,方顯化勝.亦是瑜伽緣起差別.故瑜伽云「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等,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等.亦即俱舍云「說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故彼論云「契經何故唯說有情」.故有上偈釋云「世尊為遣三際愚惑.故說緣起.唯約有情。問︰如何有情前際愚惑︰謂於前際生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釋曰︰此有三疑︰初疑我有無.二、疑我體性︰為即蘊我、離蘊我耶.三、疑我差別︰為當常我、無常我耶。問︰如何有情後際愚惑。答︰謂於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世為當有非有.何等我當有.云何我當有。釋曰︰三疑如前.但曾當有異耳。問︰如何有情中際愚惑。答︰謂於中際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誰所有.我當有誰。釋曰︰此有四疑何等是我者,疑我自性也.此我云何者,疑我差別也.我誰所有者,疑我因也︰謂此現在我,過去誰因所有也.我當有誰疑我果也︰謂我當有誰果也。為除如是三際愚惑,故經唯說有情緣起.以契經說.苾芻諦聽。若有苾芻於諸緣起已生諸法,能以如實正慧觀見,彼必不於三際愚惑︰謂我過去為曾有非有等。釋曰︰大小論殊其旨皆一.今三際無我斯惑自亡.故以三際化彼凡夫.除其我愚.信入無我.修無我行.為化之勝。
七、三苦聚集門︰
約相諦差別觀.即當六觀之中第五不厭厭觀.論云「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苦故」.此約微細行苦.又云「及厭種種麁苦故」.此約壞及苦苦.皆凡夫不厭,菩薩厭故.又初微苦二乘不厭,菩薩亦厭。二乘雖知捨受行苦,不窮委細,有無量相及變易苦.故云不知。
【第五不厭厭觀等】者︰先釋觀.後、文中下,釋經。
釋觀中︰先正釋.後【二乘雖知】下,通妨。恐有問言.四禪已上皆唯行苦.二乘已超.何言不厭。故有此通.此有二意︰一、約界內無︰即涅槃十二云「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二、及變易苦︰謂為出三界.究竟無餘故。
「經」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
文中︰亦有順逆。
順中︰從相增說以配三苦︰前五遷流相顯名為行苦.觸受二支,觸對生苦,故云苦苦.餘但壞樂故名壞苦.老死壞生亦名壞苦。若準瑜伽唯識,十二支全分皆行苦攝.有漏法故.十二支少分苦苦攝.十二支中各容有苦故.十一少分壞苦所攝.以老死位中多無樂受,依樂立壞,所以言無。若約壞生如今經說.若依捨受以立行苦.則除老死.老死位中無容捨故。以此三苦從三受生.謂苦受生苦苦.樂受生壞苦.捨受生行苦故。二苦皆言少分者.十二支中具三苦性.若是二苦必是行苦.故言全分.有是行苦而非二苦.又是二苦各不攝二,故云少分。
順中自有三門︰一、隨相增減門.二、實理遍通門.三、三受分別門。前二即唯識三苦分別門.第三即三受分別門.引論廣釋。
今初即隨相增減門︰言【觸對生苦】者,因於苦緣,生於苦心,「故云苦苦」.然其觸受既通三受,偏言苦苦者,就增說故.亦訶責故。言【老死壞生】者,此遮外難.恐有難言︰老死無樂,何名壞苦.故為此釋.則壞苦有二︰一者壞樂.二是壞業.正能壞生,即是壞業,得名壞苦。
【若準瑜伽唯識】下,第二引論廣釋.於中二︰一、正舉論.即約實理遍通門.正唯識文,瑜伽同此。二【若約壞生】下,以疏會釋.於中有四︰一、會壞苦.可知.二【若依捨受】下,釋上壞苦十一之言.除老死故。三【以此三苦從三受生】下,釋成老死無捨受言.即三受分別門也。四【二苦皆言少分】下,釋少分全分.【若是二苦,必是行苦】者,諸有漏法,剎那性故。【有是】已下,釋二少分而有二義︰一、二苦不遍捨受.故名少分。二【又是二苦】下,壞及苦苦,各不相攝.兼無捨受.故各不攝二.以壞苦中無有苦受,苦苦之中無樂受故。
「經」無明滅則行滅者,是三苦斷。
逆觀︰可知。
約大悲隨順觀︰此下四段,當第四求異解脫.謂不識真解脫.求三界苦等為解脫故,名之求異。真解脫者有四種相︰一、離一切苦相.二、無為相.三、遠離染相.四、出世間相。此四即涅槃樂常淨我.故涅槃云「於世間法自在遠離,名為我故」。故下四段經,明其但有四妄而無四德。今此明其有苦無樂.故論云「彼行苦事隨逐,乃至無色有縛.彼計無色為涅槃者,豈非妄苦耶」。
此觀疏文有四︰一、總釋觀名.二【真解脫者】下,舉正折邪.於中二︰先舉論文.後【此四即涅槃】下,疏釋上論.如次配其樂常德等.【故涅槃云】下,唯證第四.我相隱故。三【故下四段】下,顯妄舉正。四【今此明其】下,別釋此門。
約一切相智︰此當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不如實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為信入。
【不如實知微苦我慢】者,此即論文.從此【即增上慢】下,疏釋上論.然論標名有增上慢.釋中即無.故疏指論我慢即增上慢.從本說故。從【若知】下,釋非增上慢言。又【不如實知】者,涅槃云「聲聞有苦有諦而無真實故」。
八、因緣生滅門.亦名從緣無性.初約一切智觀.此下三門皆明深觀.謂四句求緣,皆無有生.無生而生,故曰深觀。▲此門明不自生.不他生.第九門明不共生.第十門明不無因生。▲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顯理。理外妄計曰邪.邪亡則理顯.理顯則惑亡.反覆相順.然自他等四是計是依.不之一字是藥是理。窮生之理不出自等.自等若無生將安寄.故以不不之,則惑亡理顯。▲然其所計,略有三類︰一者外道︰謂冥性為自.梵天為他.微塵和合為共.自然為無因。又此四計亦是僧佉、衛世、若提子、勒沙婆也。二、小乘︰同類因為自.異熟因為他.俱有因為共.計無明支託虛而起,亦曰無因。上計亦通大乘執相之者。三、約大乘︰果法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賴耶自種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法從真起為自.從妄起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所計雖眾.但顯正理.諸計自亡。
此門疏初觀文前有三︰一、釋觀名.二【此門明不自生】下,指經.三【釋此四句】下,廣辨義相。
一、釋觀名者︰二義名深.一、無生故.二、生與無生無障礙故。
二、指經者︰可知。
三、廣辨義相.於中三︰一、雙標二章.二【理外妄計】下,總釋二章︰言【是計是依】者︰計是破邪之所.依是顯理之所。【是藥】者,是破邪之能.【是理】者,是顯理之能.若望顯理,理為所顯.今用不為理,令於自等而見於理。見理因不,故以不為能顯。後【窮生】下,彰破顯之功。三【然其所計】下,別釋二章:(一)破邪.(二)顯理。
(一)破邪中有二︰先計.後【所計雖眾】下,破。計有三類:一、凡小如前夜摩偈說.二、小乘︰言【同類因】者,因果相似.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言【異熟因】者︰唯諸不善及有漏善相望故也。言【俱有因】者︰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三、約大乘︰自有三義︰前二通法相及無相宗.後一是法性宗.皆執法成病.故俱為所破.至顯理中當知其相。破者.但指顯理而為能破.同一不故。
顯理復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
(二)顯理︰先標.後釋︰標.可知。
(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中,略為二解︰初約展轉釋.後約因緣形奪釋︰
約展轉釋者︰法從緣故不自生.既無有自,對誰說他.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既無有他,故不他生.自他不立,合誰為共.有因尚不生,無因何得生。
釋中︰【法從緣生故不自生】者,即對前果法為自,眾緣為他.義說通於二論︰一、通中論︰青目釋不自生云「萬物無有從自體生.必待眾因緣.復次若從自體生,則一法有二體︰一謂生.二謂生者。若離餘因,從自體生者,則無因無緣.又生更有生.生則無窮」.釋曰︰據此,即以果體為自也。二、通對法︰先明三句無生.後辨不礙三作.初云「不從自生者,謂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釋曰︰此釋同青目意。論云「不他生者,謂彼諸緣非作者故.不共生者,即由於二種因故」.釋曰︰二種因者,即指上二句.自他二句各既不生.合亦不生。後辨三作云「然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故甚深」.此意以三作釋不無因.故云緣望於果,有功能故.因望於果亦然.合上為三作故。既從三作,故非無因.然觀三作,則自亦是因。今疏中釋不自他等,即中論偈意.偈釋自生,即是下文因緣形奪中用.故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此即以他破自。次云「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此即以自破他。憑公云「以自破他,凡有三種︰一、總.二、即.三、相待」.今疏即全有此三︰初云【既無有自,對誰為他】.即第三相待破.無自可待對故.如無長故無短。次云【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即第一總義.萬法皆自.如百人一處,皆用己為自,則他亦是自.今破一自,則他亦破矣。次云【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者,即第二即義.謂如兩人二互相望.此言是自,指彼為他.他亦自言我即是自,指此為他.故其兩人皆有於自.破此人自,他人之自亦已亡故。從【自他不立】下,即雙用自他,破共生義.如二盲人,離不見色,合豈見耶。從【有因尚不生】者,即以三作破無因耳.此中非謂非是無因而立有因.舉況以釋.因緣和合,合是生義,尚不得生.豈用無因而立生義.故四句求生,生不可得.無生之理顯然可覩.正理既顯,計何由生。
約因緣形奪釋者︰故對法云「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論解同此。若爾.自種有故,則是自生,豈曰無生.此乃假自破他,非立於自。次句假他遣自.故中論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也」.下二句例然.惟審詳之。
約因緣形奪者,即就前計,以因為自、以緣為他,而顯理也。然對法初散釋.亦以破自為先.故云「又有差別.謂待眾緣,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等」.一如今疏。釋曰︰初句以自破他.如於外法以穀子為自,水等為他.內法識種為自,業種增上緣為他.若無種子決不生果.故不他生。次句以他破自.故云【待眾緣故非自作】.次【無作用故不共生】,即以和合無性破共.次【有功能故非無因】者,以共破無因。言【論解同此】者︰今取論解同對法也.如下釋文中辨.彼論結云「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若爾】下,釋妨揀濫︰古人多以非無因是從因生.故為此問答.引中論證.唯證假他破自.以自破他等.已如前說故。此論難見.意云︰汝立自性而能生者.不合更假其餘因緣.若有自性而復假緣.則此自性應在緣中.今水土緣中無穀自性.明不自生。
【下二句例然】者,即以無作用破共,非立無作用生.以共破無因非立共也.此別顯無生義.故令審詳使物莫濫.若顯甚深,次下當說。
(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緣望於果,若全有力.則因全無力.故云.因不生,緣生故,云不自生。二、因望果全有力亦然.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故不他生。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不俱,故不無因。
此門更分為二︰先明事理無礙︰無力故無生.有力故不礙生.則生不礙無生.無生不礙生.亦取前對法偈明之,而用意有別.亦同初門不自生,非不自作等。則上三句顯不生.第四句不礙三作。
此復二義︰一、約用.則力用交徹,有相入義.謂有力攝無力故.故十忍品云「菩薩善知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二、據體︰有空不空,有相即義.謂非但因力歸緣,亦乃因體由緣而顯.全攝同緣因如虛空.故上文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力無力必俱,故常相即入.是為無盡大緣起甚深之觀。
依此力無力,成於事事無礙法門.謂成相入及相即義.如前玄中。
「經」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
文中:亦有順逆。初順觀中︰經云【無明緣行者】,牒也.【無明因緣能生諸行者】,釋也.論云「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此以不他生釋經因字.謂如行支,唯從無明,故云自因.即上自因觀也。二者非自作,緣生故.此以不自生釋經緣字.謂行支但假無明為緣.非有行自體在無明中,從自而生.即他因觀.但取揀餘不親生故名因.顯前非後,疏故名緣.非謂四緣之因緣也。餘並可知。
釋文中︰【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釋論。論言【有分】者,分即支也。從【二者非自作緣生故】者,亦是論文.餘皆疏釋。言【非謂四緣之因緣也】者,此句揀濫.以古德釋云︰無明望行無因緣義。而言因緣者有二義︰一、自種為因.無明為緣.此二合說故云因緣.然隱此親種顯彼勝緣,故云無明因緣也。二、但彼增上緣望自增上果,還是親因.故說無明為行因緣.此解失意.故今揀之。若取有力增上,揀無力增上為親因者,於理則可.然亦非因緣.故為失意也。疏後例餘者.謂其餘支及與逆觀︰謂順觀尚即自他不生.逆觀豈有自他可滅。
約大悲隨順觀者︰即異求中,計非想等以為涅槃.又計妙行為解脫者.非是常德.但是生滅.故可悲之。
言【又計妙行】者,以六行伏惑為解脫者,解脫因故.既有欣厭心,亦生滅耳。
約一切相智觀者︰此及後門名無始觀.此有二意︰一、若約俗說.因緣為生滅之本.生死無際,故因緣無始。二、約真說︰見法緣集,無有本性可依,故名無始,即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顯染可除,但云無始.餘如別說。論云「中際因緣生,故後際生」.即舉此第八門.隨順縛故.即第九門.謂但一念從緣生,即是不生.故無始也。不言初際生者,意顯無初故.今不起妄即不生故。
言【此有二意】者︰約俗說是賢首意.約真說是遠公意。一、若約俗說中.言【生死無際】者,即中論本際品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釋曰︰據此,則上二偈︰前是俗諦無始.後偈便入真諦.而俗諦無終者,約多人說故.今直就事明.但有無始。後意,若約真諦,俱無始終.何以但言無始.今謂無明從空而起,故但云無始.下引淨名雙證二義.無住之本即是真諦.立一切法即是俗諦。俗依真立,真既無始,俗亦無始。而論但名為無始,致令二德各見不同.今疏以理而通,二德並皆全取。
【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者,結示通妨︰染之與淨,即上俗諦.皆依無住,故無始終。言依無住者,非依無住展轉生來.既無住即是實相異名,故無一法不同實相.真性即上約真諦說,理無始終。【顯染可除】下,通妨︰妨云「何以但言無始」.故為此通。
【餘如別說】者︰然初地中,已略顯示.今更略明.謂或說真性無始無終,性無生滅.故恆沙性德,依體說相,亦無始終.證淨菩提,有始無終.創修成故,說之有始.冥同真性,故無有終。生死妄法,無始有終.未曾離念,故無有始.妄可斷故,本有今無,故說有終。若約以因招果說者,無明為始,老死為終,有始有終.約智符理,理無始終,智亦無始.不爾.真智不同真故。妄法有二,亦無始終︰一、則從緣舉體空故,無可始終.二、即妄同真,故無始終.如波即濕.同性無終.隨順觀俗,即真諦故.若有始終,不即真故.故疏結云「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
【論云】下,引論牒釋︰即合即二門為一無始,故雙牒釋。
【不言初際生】下,通上中際因緣生言.意顯無初故者,約俗諦門,無明無始故。從【今不起妄】下,反釋論意,故云不生。今即中際不起愛取,何有後際生老死耶。
「經」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繫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繫縛。餘亦如是。
一切智觀中,明不共生.文中三︰初、順觀.次【無明】下,逆觀︰後【餘亦】下,類餘。
順觀者:經中但明無明為緣縛行,令行繫屬無明.斯則緣生.而為不共者.論云「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意謂但行順無明緣,不得不生,互無知者,故非二作。若爾.但隨順生,即是共生,何要知者。故末句云「既從緣生.則念念不住.誰為共耶」.此同對法無作用故。又中論云「和合即無性.云何和合生」。
逆觀者︰謂滅但滅於繫縛.既無共生安有共滅.言有生滅皆是繫縛。
類餘者.可知。
【亦名似有若無】者,【生滅繫縛】,但順經文.【似有若無】,即是經意.故論云不共生也。文中順觀之內有三︰一、牒經文,徵起共義。二【論云】下,舉論解釋.【非二作】,是標.【但隨順】下,論有三釋,明不共義。三【意謂】下,疏釋論文.即就論三義展轉相承.疏有二節︰先合釋前二.後【若爾】下,別釋第三︰
合釋前二者︰一【但行順無明,不得不生】.是第一意。既言隨順,故明緣會不得不生,即無生矣。二、云何以隨順即得無生.行與無明二互相依無知者故。由上二義故非自作。
別釋第三義者︰以不住釋上無知.如河中水湍流奔逝.故無相知。從【此同對法】下,以論證成.對法即如前文.【又中論云】,即是過意.據文即因果品云「若因眾因緣,而有和合法.和合自不生,云何能生果」.如來品云「陰合為如來.則無有自性等」.皆其義也。
【無明滅】下,逆觀下,釋逆觀.但釋不共滅義生滅之相,類前可知。
約大悲觀者︰謂彼外道異求非想天等為解脫者,菩薩觀之,但是染縛.非是涅槃真淨之德。
約一切相智觀者︰明無始觀中,隨順縛故而生,非有本也。
「經」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十、無所有盡觀.亦名泯同平等.三觀之中︰
一切智觀者︰.即深觀中顯非無因.經亦三節︰初順觀中︰由行從無明緣生,緣生即無性.故云【隨順無所有】。次逆觀中,滅亦緣滅.緣滅無滅,方順盡滅之理。然論經順觀云.是隨順有者.顯無性緣生,故不能不有。二經雖殊,同明緣生.故非無因。無因何失.若無因生,生應常生,非不生也.何以故.無定因故.此即縱破。亦可恆不生.何以故.無因生故.此即奪其生義.故無因生,非佛法所樂.以無因能生大邪見故。
【然論經】下,二會二經.今經兩段,皆【隨順無所有】.若論經順觀中,經論皆隨順有.逆觀方云隨順無所有盡.疏家但含順觀之中,順有順無.逆觀義同,所以不會。今經取緣生無性.論經即無性緣生.二義相成.故同遣無因。從【無因何失】下,是論結無因之過。無定因者,若有定因,因會則生,不會不生.今無定因,故應常生.【故無因】下,結無因過.中論云「無因乃成大過.謂布施持戒應墮地獄.殺生偷盜則應生天.諸修妙行無涅槃等」。
約大悲隨順觀者︰即求異解脫中外道計非想無所有處等為涅槃.以順有故.非是出世故.無我德而妄計解脫.故可悲之。
約一切相智觀者︰當第九種種觀.此即世諦觀︰由隨順有故,有欲色無色愛等之殊,故云種種.即真順有,未失順無。
上來別釋十門竟。
【此即世諦觀】者︰以論經云「隨順有故」。從【即真順有】下,會論經同今經.謂雖順有,虛相都盡,唯第一義諦.故云未失順無。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繫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總結疏文有三︰一、釋逆順.二、釋總名.三、以義收束。
(一)直釋經者︰言【二門闕逆】者,即一心所攝及自業助成門也.所以無者.但是略故.若出所以者.其一心所攝之中,本末依持,即是順觀.初第一義心,是攝末歸本,義當逆觀.故略無耳。其自業助成順觀之中,二業相顯.逆觀應言「無明若不迷於所緣.則不與行作生起因」.則似無明無用有體.故略無耳。若欲著者.應言「若無無明迷於所緣.則不與行作生起因」.亦可著在.故云略無。一心中應云「若不迷一心,則不起因緣」.亦是逆義.故下偈云「心若滅者生死盡」.以此疏文但云略無。
然此逆順,若對法第四,名為染淨。染淨中各有逆順.論云「雜染逆順故.清淨逆順故」.染中順者,無明緣行等故.逆者,謂誰老死集乃至無明.故緣起經云「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初句推因.後句審因。清淨逆順者,無明滅則行滅.順也。由誰滅無故,老死滅無.逆也。今文略無.但約染淨為逆順耳。
(二)引文會釋︰先引論有二逆順.今經但一。次引緣起經,釋於對法誰老死言.此有七十七智.謂十二因緣,除無明支,餘十一支各有七故。【由誰有故】,即是推因.推此老死從何因生.知從於生.【如是老死,復由何緣】,即是審因.謂審此老死定由何緣,定知因生。三世各二,故有其六.七即法住智.謂觀前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謂遍知三世緣起教法,名前不攝,以為第七。前六真實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一切異生及諸聖者,俱有此智。入見道位,方有四十四智.近四諦故.住教等法,是聞慧故,名法住智.如實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實智.此約染明逆。若清淨逆,但改誰有為誰滅耳.然此逆順,約支體說.經以染淨為逆順者,約順生死逆生死說.然上鈔云四十四智︰謂逆觀老死以至於行,各作四諦觀說。
言諸緣起者︰十二非一曰諸.前前為緣令後後起.又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亦云緣生。生即起義.亦約果說。
二、釋總名︰或名緣起.自有二義︰一、通約十二緣.二、以因對果說。次【亦云緣生】,亦有二說︰一、生即是起.二、亦約果說者,即生起義殊.是俱舍意。論云「如世尊說.吾今為汝說緣起法.緣已生法.此二何異」.問也。答有二義「一云.且本論文,此二無別」.釋曰︰即前疏文生即起義.後義即是論主正釋.偈云「此中意正說.因起果已生」.釋曰︰世親明此契經中意.十二有支為因義邊.即名緣起.因起果故.為果義邊皆名緣生,從緣生故。故其十二所望不同,二義皆成。
餘如瑜伽第九、第十、三十一、九十三.唯識第八.上來多依此諸論解.十名可知。
引文會釋,結示根本.瑜伽總上四卷皆明緣起.釋名正當第十.總有五釋。論云「問︰何故說為緣起。答云︰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此依字釋名.謂依緣字起字二字別故.而緣非起.即是今疏第二釋也。二云「復次依託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起,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三云「復次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四云「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起義。釋曰︰此上三釋皆是今疏第一義,前前為緣令後後起.前前為緣故不捨離,即第三義.前若不滅復何由起,即含第四.前後不同必有剎那即第二義.故其三意大同小異.疏合為一。五云「復次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釋曰︰瑜伽五義初一,緣非是起.以因為緣.以果為起。二、緣即是起.剎那剎那,從緣而起.此揀大乘部,十二因緣是無為法.亦揀正量部。三、即無間因果︰前因為緣而後緣起。四、無始因果︰前已謝滅,後更起因,招果不斷.然通因果.即緣即起。五、緣是所覺起是教法.依悟說教故名緣起。此是自釋五相不同.非餘師義.對會疏文已如向說.然五義並依起即生義。唯俱舍意分二不同.又指唯識第八,彼中廣釋.如上具引。下以諸門分別有十七門.義亦略具。言十七門者︰(一)假實分別門︰謂十二支,九實三假︰一、已潤六支合為有故.二、生.三、老死.三相位別故。(二)一非一事門︰五是一事,謂無明、識、觸、受、與愛.餘非一事。上之二門攝在第一有支相續門。(三)染與不染門︰無明愛取,三唯是染.煩惱性故。七苦不染,異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善染.故瑜伽第十,假通二。業有通二.有兼無記.此即第五三道不斷門。(四)獨雜分別門︰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共餘支相交雜故.餘是雜相。(五)色非色門︰六唯無色.謂無明、識、觸、受、愛、取.餘通二種。(六)有漏無漏門︰皆是有漏,唯有為攝.無漏無為非有支故。
上三亦如初門。(七)有為無為門︰有漏無漏門中已具.在今第八因緣生滅及第九生滅繫縛門中已具。(八)三性門︰無明愛取唯通不善,有覆無記.行唯善惡.有通善惡無覆無記.六支合為有故.餘七唯是無覆無記。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瑜伽第十說七通二性。此一亦如初門。(九)三界分別門︰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欲界則全.二界無染,六處不具.無色唯名.故此門略無。(十)能治所治門︰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麁等苦六種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此門略無。(十一)學等分別門︰一切皆唯非學無學聖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於後苦果不迷求故。恐有問言︰若爾.雜修五淨居業應非行支.若是行支聖便造業.若非行支如何生彼,感總報耶。故論答云:雜修淨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於理無違。意云︰不還果等,以有漏無漏前後雜修第四淨慮,資無雲等三天故業,生淨居等.於理無違.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時已造,生第四禪下三天業.一地繫故.後由無漏資此故業,生淨居天.非是聖者新造業也。此義亦在初門.略具已如上指。(十二)二斷分別門︰有義︰無明唯見所斷.要迷諦理能發行故.聖必不造後有業故.故非修斷。愛取二支唯修所斷.貪求當有而潤生故.九種命終心俱生愛故.餘九皆通見修二斷。有義︰一切皆通見修二斷.大論第十「說預流果已斷一切一分有支,無全斷者故.若無明支唯見所斷,寧說預流無全斷者.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已斷一切支一分」。釋曰︰皆斷一分者,則明無明支非惟見斷.猶有一分無明在故。愛取二支非唯修斷.入見道時斷一分故。此門經疏略無.含在初門逆觀之內。(十三)三受門︰十樂捨俱.愛不與受共相應故.老死位中多分無樂及容捨故.十一苦俱.唯除於受.非受俱故。此門含在第七三苦集成門。(十四)三苦門︰全同第七。(十五)四諦門︰即當第五三道不斷門中,故有入諦之觀。(十六)四緣門︰全同第三自業助成門。(十七)惑苦相攝門︰亦如三道不斷門攝。釋曰︰上十七門,全分同者,已如上指.故散在諸門,從多分指.恐厭繁博,故疏略耳。
【十名可知】者,前已廣釋︰疏順聲律小有加減及與迴互.大旨無違。
然各攝三觀,體勢星羅.今重以十門本意收攝︰初門,明染淨因起.二、明緣起本源.三、因果有空.四、相成無作.五、陳其諦理.六、力用交參.七、窮苦慢除.八、形奪無始.九、有無無本.十、真俗無違。復收十門不出五意︰初門迷理成事.次門理事依持.次六成事義門.第九事理雙泯.後一事理無礙。故唯四門不出事理。若從事理無礙交徹,則涉入重重.若依事理逆順雙融,則真門寂寂。故法性緣起甚深甚深.即此因緣名因佛性.觀緣之智即因因性.因因至果成菩提性.因性至果成涅槃性.因果無礙是緣起性.惟虛己而思之。
三、以義總收.恐難領會十門義故.於中四︰一、總出十門之意.二【復收十門】下,收十為五.三【故唯四門不出事理】下,收五為二.四【若從事理無礙】下、總相融通。
初中︰於上三觀相參而用謂三觀小異,論取不同.就其經文故可為一︰
一【染淨因起】者︰相諦觀中,明成答相.答於外難,成無我義.無我即淨。故大悲觀名愚癡顛倒.以著我故則生為染.無我則得無生為淨。一切相智名染淨分別.染淨正是第三觀名。今此中義,通於三觀.因起之字,定通三處。
二【緣起本源】者.直就經說故︰初觀名第一義諦,是一心本.世諦一心,依本起末。第二觀中,阿陀那識迷執為我,即染淨本.悟即是解脫根本.故一切相智名依止觀.故為本源。
三【因果有空】者︰相諦觀中,名他因觀.由無明故,方得有行.斯則有矣.既從緣有,斯則空矣。大悲觀中,破於冥性.斯有因緣。一切相智觀,名方便觀.以各二業為後方便.亦即有即空義耳。
四【相成無作】者,即不相捨離︰相諦觀中,名自因觀.謂離前支無後支,故云相成.相成故無作。大悲觀中破於自在.故須因緣相成,無別作者。一切相智觀名因緣相.有支無作故。
五【陳其諦理】者,即三道不斷︰相諦名攝過觀.但攝苦集故。大悲名破苦行因.亦由唯苦集故。一切相智名為入諦.兼取逆觀.即滅道故。
六【力用交參】者,即三際輪迴︰初名護過觀.三際因果,為因有力.為果無力.能護失業等三過故。大悲觀中,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因有力故。一切相智觀,力無力信入.並是力用交參。
七【窮苦慢除】,即三苦聚集︰初名不厭厭觀.令厭微苦.即窮苦義。大悲觀中,名破求異中,謂三界有涅槃,但是苦故.今能窮之。一切相智中名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亦窮微苦.非增上慢矣。
八【形奪無始】者,即因緣生滅︰初即深觀,名不自不他.以他奪自.以自奪他。大悲觀中名無常德.以形奪故。一切相智觀名無始觀.因緣無初故。
九【有無無本】者,即生滅繫縛︰初即深觀中明不共生.明非二作,互無知者,故有無本.無作用故不能生,則無亦無本。二、大悲觀既無有淨德,安有本耶。一切相智觀既明無始.始即是本.二諦無始故有無無本。
十【真俗無違】者,即無所有盡︰初深觀中顯非無因、真不違俗.無所有盡,俗不違真。大悲觀中以順有故,無有我德。一切相智種種觀故,亦不違俗.故其三觀取文小異.大旨多同.故以本意收為一致。
二、收十為五.可知。
三、收五為二︰言【四門】者.謂上雖五意.但有四門︰一、事.二、理.三、事理雙泯.四、事理無礙故。前三意但是事理.三四二門不出事理,故為二也。
四、總相融通,即成事事無礙及泯絕無寄︰先正融通.後【即此因緣】下,會通佛性.如前已說。
第三、佛子.下.明彼果勝︰亦前攝正心住,故知緣生.此下攝善現行,故三空等現前。
彼果勝中文有三︰
一、攝位。
依論云︰果者有五種相︰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二、得修行勝.三、得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五、得自在力勝。各有佛子以為揀別.唯第二段有二佛子。
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分二︰(一)明對治勝.(二)菩薩如是下,明離障勝。
二、總科。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
(一)明對治勝,即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三昧即當體受名.解脫依他受稱.此三能通涅槃解脫,故名為門。文中二︰初、牒前.後、正顯。
牒前者,意通五果.由前十觀得此三空等果故.謂以三空觀緣,得第一第三果.三悲觀緣得第二第四果.三望於初,初是能治.三是所成.四望於二,二是能修,四是堅固.第五通從二觀而生。亦可展轉而生.由有治故離障.離障故行勝.有治故三昧勝.三昧勝故心不壞.心不壞故得自在也。
三、正釋︰【牒前】者︰正舉經中牒前之意。
【意通五果】者︰意明十門通成五果故.遮於古人別配屬故。謂遠公云︰一、對治及離障勝,是勝慢對治果.前修十種法平等觀而為對治.此地滿中,更以甚深三脫為治.名對治勝。前治五地染淨慢障.今此文更除微細我心及有無等,名滅障勝。二、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勝果.依前不住更起勝修,名修行勝。三、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也︰前修三脫而為對治.彼治轉增名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者,望前滅障以說其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壞名不壞心。五、自在力勝︰望前修行以說果.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曰︰此上意明前之二果從前文生.後之三果從前二果生。今疏乃有二意︰一、總釋.二【亦可】下,展轉釋。今初︰但明總是不住道行勝果.不住道行勝。初、總標心境有三悲三智.經云「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釋曰︰觀世間生滅即智.對上三悲以成三智.斯則五果不出於二。於中三節︰初二悲智修治.次二悲智所成堅固.後一雙明二果自在.此即隔句相對。
「經」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
<一>空門中,別顯有三:初三句,明眾生空.次【自性空】,明法空。此上二句,明二我體空。三【無作受】,顯二我作用空︰由體空故,並不能作因受果。結云【現前】者,智與境冥故。
【顯二我作用空】者︰意明人法俱有能作之義,故皆名作者.非約人我獨為其空。
「經」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
<二>無相門中亦三︰一者滅障︰即觀諸有支皆自性滅.謂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空相,則事已辦.若見法先有,後說為空及取空相,非真知空,故名為障。故修無相,了自性滅,則不取空障。二、所以不取者,得對治故︰謂知空亦復空.名畢竟解脫。三、既有能治.治於所治.則念想不行.故云無有少法相生.能所斯寂,則無相現前。
滅障中,疏文有四︰初一總釋.二【謂若入空門】下,舉正顯非.智論云「是三解脫,摩訶衍中但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門.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門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如城三門,一人之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已辦故.不須二門」。三【若見法先有】下,舉非顯修︰智論云「若取諸法空相,生憍慢言.我知實相.應學無相門以滅空相」。四【故修無相】下,結成修意.為滅障故.遠公云「三中︰一、滅障,即取性心亡.二、得對治,即得理為治.三、念想不行,即取相心滅」。亦初一異凡夫.後二異二乘。
「經」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
<三>無願門.亦有三種相︰一、依止︰謂依前入空無相,方得無願故.二、體︰即無有願求.不求三界等故.三、勝︰即大悲化生,勝二乘故。
【依止】者︰智論云「若於無相中,生戲論分別,有所作.應修無作門.今無戲論分別,即能修無願.故為依止」。
又上三空,通緣諸法實相.觀於世間即涅槃相.故亦不同二乘.餘如智論二十二說。
此揀教︰智論云「阿毘曇空門,緣苦諦,攝五蘊。無相門,緣數緣盡。無作,緣三諦,攝五蘊。摩訶衍三門,通緣一切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釋曰︰對文可知。言【餘如智論】者:論云.經說涅槃一門.今言三者.法雖是一,而義有三.復次應度三種障.謂愛多、見多、愛見等者。見多者,說空門.愛多者,說無作門.愛見等者,說無相門。謂無男女等相故斷愛.無一異等相斷見.皆是彼中餘義。
「經」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二)明離障勝中,先牒前修.由修得離故︰初離三想,是空門所離.次【離有無想】,是無相門所離.亦無願門所離.不見有可求故。已知離障.云何為勝.經中三句,次第勝五四地及此地方便故.謂於五地中,以十平等深淨心,遠離四地身淨我慢.此用深空滅離二我.故此勝也。二、四地中,以道品治三地中正受出沒等慢.此用空觀以離作受.故勝。三、此地方便,但用十平等破顯有無.今此地滿,用深無相破遣有無,一切蕩盡.故此勝也。
【離三想】者︰離彼我想為一.離作者想為二.離受者想為三。離有無想,雖通二門.無願一門,多約離有。
【此用深空滅離二我】者︰即離彼我想,通於人法二我無也。云何為深.五地唯約淨法說十平等.今直說深空.又前是加行觀察.今已住空,般若現前故。二、四地道品有身受等故.三、此地初用十平等,十相未泯故。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
二、修行勝中二︰(一)總明修心.(二)別顯。
(一)總明修心者:【悲增】心中修故.是利他心。【為未滿菩提】下,兼於自利,亦修所為。言【悲增】者,前觀十平等,已起三悲.今十門觀緣,彌悲眾生纏於妄法。
「經」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
(二)別顯中二:<一>明修行.<二>而恆下,明修勝。
<一>明修行又二︰《一》發勇猛修行.謂勵志始修故。《二》佛子下,明丈夫志修行.果決終成故.又初則悲智勇修.後則窮證性相。
智中︰先知.後【我如是】下,厭。知中;上二句明緣有合離.謂業惑相資有為方生.如無明緣行等。後二句明緣有具闕。集即是具.謂業惑隨闕必不轉生.如雖有行無愛潤等。厭中︰既知有為苦過,必斷和合集因。
悲中,修悲益物不盡有為。
「經」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惡.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二》丈夫志修中︰初、厭相︰見彼有為多過,是對礙法,故厭之。後【無有】下,證性︰由了有為自性同相,本無生滅.便能滅於對礙,而與理冥。
【初、厭相】者︰前勇猛修中,先知後厭.今丈夫志修.先厭後證.明漸勝也。
「經」而恆起大悲、不捨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二>修勝者,謂不住勝相現前故.有三種勝︰一【而恆起大悲、不捨眾生】,明般若因勝︰以是不住所以.躡前大智而起悲故。二【即得】下,般若體現勝︰般若是通名.無障礙智是別稱.無礙佛智雖未成就.今般若能照此智.此智前相名曰光明.光明即門也。三【成就如是】下,明般若用勝,亦是不住之相︰謂上二句,涉事不失理,故【不住有為】.後二句,見理不壞事,故不住無為.即有為涅槃,平等證故。【以菩提】下,不住所為.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又俱未滿,故俱不住。廣如淨名下卷.大品中亦云「菩薩念言.今是行時,非證時故」.即此所為,亦是所以。
【又俱未滿,故俱不住.廣如淨名】者︰即淨名第三菩薩行品.眾香菩薩欲歸本國.白佛求法云「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乃至云.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乃至云.觀諸法虛妄無我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不盡有為」。釋曰︰然淨名意但揀二乘.謂二乘盡有住無.有為三相,故名為盡.無為無相,故名為住.若盡若住,即是有礙.不盡不住,為無礙法。然是一法,就事相分,故為二別。盡有,即無起行修德之地.住無,即絕慈悲化道之能.是故大士並不為也。而彼經文先正釋不住不盡.後又具福德下,釋不住不盡所以。謂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具智慧故,不盡有為者,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為,則智慧不具.故大悲不盡。然彼文廣,故指其文。若望此經,但是不住無為之義耳.闕於不住有為之義.今疏向云【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即全同淨名文意。言【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者,則側用淨名.彼具智慧不盡有為,以盡有為不成廣智,故不盡矣.今以住有為不成深智,故不住矣.則是具智慧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義耳。言【又俱未滿故俱不住】者︰謂應反上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謂若住無為不成種智.是為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若住有為自淪生死,安能成就諸佛功德.亦是具大智故,不住涅槃.具大悲故,不住生死。謂若住涅槃,非是亡緣之智.若住生死,非無愛見之悲.餘義至下當釋。
【大品中】下,亦成上義︰若是證時住無為也.故七地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即此所為,亦是所以】者︰所為,成智慧不住有為等.所以者,以有智慧故,不住有為也。餘可例知。
「經」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皆悉現前。
三、明三昧勝中二︰(一)明空定.(二)【如是十無相】下,例顯餘二。
(一)明空定中復二:先舉十上首.後【此菩薩】下,總結多門。
舉十上首中,論分為四︰<一>除第四,前五名觀.<二>以第四名不放逸.<三>以第七名得增上.<四>以餘三名為因事。
<一>除第四,前五名觀者︰觀是觀解.前三就相觀空︰一、入空者,是人空.亦是總句.二、即法空.三、即取前二空為【第一義】,觀之亦空。後二就實觀空.謂四觀本識空如來藏,包含無外,故云【大空】.五、觀七轉識不離如來藏和合而起,皆無自體,故云【合空】.楞伽云「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又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也」。
<二>不放逸者︰依解起行,行修究竟.故名第一。論云「分別善修行故.自分第一也.修行無厭足故.勝進第一也」。
<三>得增上者︰因修成德,功德起故。
<四>因事者︰依德起用故.有三種用︰初一自利.名智障淨因事.謂分別是智障.今得如實空,能淨分別。後二利他︰一、教化眾生因事.依空起悲.故不捨離。二、願取有因事.由得空故故離染.隨順有故不離諸有。
上依論解已為深妙.
又此十空與涅槃經十一空多同少異.更依釋之︰前八證實空.後二起用空。【入空】即彼內空外空.內外十二入故。【自性】即性空.非今始無故。【第一義空】,名義全同。【第一空】者,彼名空空.謂前空但空第一義.今明若有若無本來自空.故彼經云「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謂是非亦當體空故.如是空空乃是二乘所迷沒處.十地菩薩通達少分,故名第一。今亦約少分也.大空名同.彼名般若波羅蜜.【合】即內外空也.合無合故。【起】即有為空。【如實不分別空三昧】,即無為空.如實即無為故.不捨等二,名義俱別.若欲會者。【不捨離空三昧】,即無始空.無始不離生死而即空故.【離不離空三昧】.即無所有空.謂離與不離,皆無所有故。餘結等可知。
【如來藏包含無外,故云大】者︰遠公云︰大者寬廣.廣謂真識體中統含法界.恆沙佛法同體平等相應而起.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是故名空。隨順法界無門不在.故名大空。
【觀七轉識等】者︰即真識之用,用而常寂,故說為空.故疏云【皆無自體】.即是空義。
【楞伽云】下,問明已引.十忍更明。
【依解起行,行修究竟】者,此有二意︰一、釋論中不放逸言.所作究竟離放逸過故.二、即復由此修究竟故,經稱第一.下引論釋可知。
【因事】者︰依德起用是釋因義.德是用因。【分別為智障】者,即分別因緣相也。
【又此十與涅槃十一空多同等】者,經當第十六.南經十五.疏當第六.為答修捨果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佛言.善男子.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彼疏釋云.前十相空.後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義名為相空.就真識中以辨空義名曰真空。亦得說言前十境空.後一智空.真智空矣。於妄分齊,情外有法,破之顯寂,故於十種就境明空。據實以求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即真心.真心體寂.故後一種就智說空.故地論云.一切法如。說自體空.名智自空。就前十中︰初八以無破有為空.第九第一義以有遣無為空.第十空空,以其非有非無雙持有無名為空.與地論十平等同。就前八中︰前七明其眾生及法無性故空.後一明其眾生及法無相故空。因緣假中而明無性名無性空.畢竟空中無因緣相名無相空。就前七中︰初六明其眾生無性即是生空.後一明其諸法無性即是法空。復前六中︰初五就其現在觀空.後一就其過去觀空。現中︰初三就內外事以觀空理.後二就其有為無為法相觀空。就前三中︰眾生名內.非情為外.就內法中,觀無神主眾生壽命名為內空。外空法體.觀彼外法非我我所故名外空等。其無始空,經云「菩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者.常樂我淨.皆悉空寂.無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及無為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第一空者.彼名空空】者︰此當第十.遠公云「是有是無就詮辨理」︰是有︰牒前第一義空.以有破無故言是有。是無︰牒前八空.以前八空中以無破有,故曰是無.就此有無以說空義,故曰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者,破詮顯理︰前句雖復就詮辨理,非留彼詮.故復破云.是向有是、向無是、兩俱非是,方名空空。非留有無說為空空。是義云何.已如上辨。因緣諸法有無同體.故說無為有、說有為無。無為有故,有即非有.有即無故,無即非無.非有非無故曰空空。【十地菩薩】下,就人顯勝.如是下寄對顯異。毘曇論中︰說聲聞人先觀五陰非我我所,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復非是我及我所,故曰空空。成實論中︰先觀生法空無自性,空無自性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空無性故曰空空.今此所論,離有無相.故曰不同。上來十空與地論十法平等互出,其義相似。彼中︰初一總相明空.餘九是別。別中初七以無破有,同此初八.彼中第八以有破無,同此第九.彼中後一以雙非破有無同此空空也。釋曰︰上皆遠公之意.以十一空會十平等。今將十一空以會十空,義則全別.然此十空由前平等加行而成.故二處多同,互證皆得.然遠公釋義,於理無乖.消於經文乃成曲巧.又有為無為唯屬生空.義成太局。又總取前有無釋於空空.亦經無我攝。今疏釋空空而文中五︰初牒名對經。二【謂前空】下,略釋。三【故彼經】下,引經。四【謂是非】下,釋經。亦當體空者,釋經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義︰謂非但有無.是非亦爾。謂空有兩亡為是.計是即是,故名是是.即上空字。而不礙雙存.故此是是即非是是.即下空字.故言空空。斯則是即非故非是.非即是故非非.故疏云是非亦當體空耳。五【如是空空】下,歎勝︰上即科疏.下即釋也.然經有二句.今疏經前略釋.是經上句意。經云【是有是無是名空空】者︰意云.即空是有、即有是無,故云是有是無.無既是有則無非無矣.故云空空。既即有是空則空亦非空.故云空空.正同十平等中有無不二故平等也。由不二故雙存.由非不二故雙奪。故今疏云.若有若無本來自空。以有即無故有空矣.空即有故是空空矣。是以遣空總有二義︰一、以重空遣空︰如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二、以有遣空︰謂空即是有故非空也.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空非空也.是則不異有之空則空非空.不異空之有則有非有。今正取空非空義.由空非空即是有非有義.又空故非有,重言空故非空.又空故不礙空,重言空故不礙有.非空非有、能空能有.雙融互泯自在無礙.是故十地通達少分.豈是二乘之所能知.故言第一。
【今亦約少分】者,通妨。妨云︰既言十地通其少分.今此六地云何證得.故云亦約少分耳。餘文可思。
「經」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四、不壞心果︰此下二段亦即攝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此為進善.後起大行。今初【不壞心】者︰由障滅行成,若智若悲皆不退壞。文有十句︰初總.餘別。別有九種不壞︰【決定心】、信理決定.【純善心】、行堪調柔.【甚深心】、不怖甚深.【不退轉心】、自乘不退.【不休息心】、勝進無息.【廣大心】、泯絕自他.【無邊心】、利生無邊.【求智心】、上求地智.九、巧化眾生。亦可對前十三昧心以明不壞.恐厭繁文.九並堅固皆云不壞.十、皆具足名悉圓滿。
【今初不壞心】者︰言由離障滅即第一果.行成是第二果.若智即第三第一.若悲即第二也。
【亦可對前十三昧心】者︰遠公云「此九別句,即十空三昧」.以法空第一義空合故.故九攝十。九中亦四︰初四就前觀以說不壞.次一就前不放逸以說不壞.次一就前得增上以說不壞.後三就前因事以說不壞。今初疏云︰一【信理決定】者.論云「一、信觀不壞」,即就前入空三昧以明不壞.以論經前云.信空三昧故。二、疏云【行堪調柔】者,即論堪受不壞︰此就前法空及第一義空三昧以說不壞.取有心息,能入法空第一義空故.論云堪受.於空不著.經云純善.不著於空,即第一義空。疏加行字,即前觀二空之行。三即論云「於密處不驚不怖不壞」︰就前大空以說不壞.阿賴耶識微密難測名為密處。經云甚深.於密能入,故稱不怖。四即論自乘不動不壞︰就前合空以明不壞.行合如來藏故自乘不退。五即論發精進不壞︰就前不放逸第一義空三昧以明不壞.能起行修故云精進.故疏云勝進無息。六即論離慳嫉破戒垢不壞︰就前得增上起空三昧以明不壞.前就行德.今就斷德.前約利他.今約自利。然論經云淨心.故約斷釋.今經云廣大心.廣即悲心、大即智心,是二利心.二心相導,故泯絕自他。下三不壞,就前三種因事以明不壞.但七八前却.以第六總明悲智.今七八別明悲智.前後俱通故。七即論廣利益眾生不壞︰於前教化眾生因事不捨離空三昧明不壞。八即論上求勝解脫不壞︰就前智障淨因事,如實不分別空三昧明不壞.義如前說。九即論化眾生行不壞︰就前願取有因事離不離空三昧明不壞.帶空涉有故云方便相應。然疏雖恐繁文不具配屬.釋文之中皆已含具。
「經」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聖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捨。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五、自在力勝中二︰初顯其相.後【佛子】下,結其分齊。
顯其相中十句︰初總.【不懼】下,別。總云【此心】者,此前十心.【順佛菩提】者.能深入趣向故.論云「得般若波羅蜜行力勝,能深入故」.則知此前十心,皆是般若現前心也。別中九句,依上十不壞心而得自在趣向︰一【不懼異論】,即能伏他力.二、上入智地,名斷疑力.得法空故。三、自乘不動力.以離小故。四、密處決信力.趣鏡智故。此與前二前却者.此二相成故。五、諸魔不壞力.以精進故。六、治惑堅固力.住智明故。七、遍治力.具三空故.處有不染故。八、化生力.即前第九方便相應。九、智障淨力.即前上求智地.前智居中導二悲故.此智居後顯悲智相異故。
結其分齊中︰由般若現前,故順忍明利。言【第三】者︰三品忍中為最上故。
【順佛菩提者.能深入趣向故】者︰以論經云「隨順成就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故為此釋。此隨順言亦是順忍.順向無生忍故.以經約究竟故直順菩提。
【即能伏他力】者︰是論釋義.對前總句不可壞心及決定心.下諸力名皆是論文。二云【得法空故】者,對純善心.以前純善對法空三昧故。然初句全牒經.第二句義牒經.下七句不牒經.直舉論文。三對前第四不退轉心。四對前第三甚深心.故疏云【此與前二前却】.以不動故入甚深.入甚深故不動.故云相成。五對不休息.六對廣大.七對無邊.八對第九.九對第八。會其前後如疏其之。
「經」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捨.又得諸佛甚深法藏。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譬如真金,以毗瑠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淨.轉復寂滅.無能映蔽。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
位果中︰三果同前。
第一調柔果︰於中分四︰一、調柔行.二【譬如月】下,教智淨.三【此地菩薩】下,別地行相.四【佛子】下,結說地名。
法中三︰初鍊行緣.次【悉以】下,能鍊行︰於中【聞已受持】下,是得義持.【三昧慧光】,是所持義.【隨順修行】,此句示現得義持因.因何事耶.謂因依前三昧勝故.得如實奢摩他等。【憶持不捨】,正顯能持。【又得】已下,亦是所持。後【經於】下,明所鍊淨︰【轉更明淨】者,解脫彼障故.又由前證得彼佛法藏義故。.
喻中︰【真金】喻證.亦喻信等.【瑠璃】喻方便智.由方便智數磨.令出世證智、發教智光,轉勝前也。
合中︰【方便慧】即上不住道,合前瑠璃.【隨逐觀察】,合數磨瑩。【轉更明淨】者,般若現前故。【轉復寂滅】者︰證智脫彼障故。
二、教智淨︰明以月光寬大勝於前地.但取月輪為喻也。【四種風輪】者,出現品有能持等四種風輪.非今四輪.以彼不是壞散風故.有散壞風復無四種.未見經論不可定斷。且就義釋.即四時之風︰春曰和風.喻煩惱魔順愛心故.夏曰炎風.喻於蘊魔多熱惱故.秋曰凉風.亦曰金風.喻於死魔果熟收殺故.冬曰寒風.喻於天魔敗藏人善故.行四魔行即是魔道。餘文可知。
三、別地行相︰可知。
四、結說地名︰可知。
【出現品有能持等四種風輪】者,即初總明︰出現中「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四名莊嚴,莊嚴分布成善巧故」。釋曰︰既持既嚴,故非散壞.【有散壞風復無四種】者,意業中第九相云「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等皆成碎末」.即散壞風唯一無四也。
「經」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入百千億數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經」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第三願智果。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意而說頌曰:
菩薩圓滿五地已
觀法無相亦無性 無生無成本清淨 無有戲論無取捨
體相寂滅如幻等 有無不二離分別 隨順法性如是觀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順忍智具足。
參、重頌分︰二十二頌分三︰初十七偈頌位行.次四頌位果.後一結說。
第一、十七偈頌位行中三︰
一、二頌一句,頌勝慢對治。
「經」觀察世間生滅相
二、有十偈三句,頌不住道行勝。於中有三︰
「經」以癡闇力世間生
若滅癡闇世無有 觀諸因緣實義空 不壞假名和合用
無作無受無思念 諸行如雲遍興起 不知真諦名無明 所作思業愚癡果
識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眾苦聚
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滅者生死盡
無明所作有二種 緣中不了為行因 如是乃至老終歿 從此苦生無有盡
無明為緣不可斷 彼緣若盡悉皆滅
愚癡愛取煩惱支 行有是業餘皆苦
癡至六處是行苦 觸受增長是苦苦 所餘有支是壞苦 若見無我三苦滅
無明與行為過去 識至於受現在轉 愛取有生未來苦 觀待若斷邊際盡
無明為緣是生縛 於緣得離縛乃盡
從因生果離則斷 觀察於此知性空
隨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隨順諸有斷
此有彼有無亦然
【了達三界】下,一偈頌攝歸一心︰既云心滅則生死盡.故知不可唯約真心.以真妄和合是說依心.即真之妄既滅,即妄之真不無.故起信云「但心相滅非心體滅」。
【愚癡愛取】下,半偈頌不相捨離。
【癡至六處】下,一偈越頌第七三苦聚集。
【癡至六處】下,一偈却頌第六三際輪環。
【從因生果】︰半偈却頌因緣生滅。
【隨順無明】︰三句頌無所有盡觀。
【故起信云︰但心相滅非心體滅】者︰論有問云.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即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即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體滅。釋曰︰現文可知。楞伽亦云「若心體滅則本識滅」。本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經」十種思惟心離著
有支相續一心攝
自業不離及三道 三際三苦因緣生
繫縛起滅順無盡
(三)五句頌總結十名。
「經」如是普觀緣起行
無作無受無真實 如幻如夢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陽燄
如是觀察入於空 知緣性離得無相 了其虛妄無所願
唯除慈愍為眾生
大士修行解脫門 轉益大悲求佛法 知諸有為和合作 志樂決定勤行道
空三昧門具百千 無相無願亦復然
般若順忍皆增上
解脫智慧得成滿
三、四偈頌彼果勝︰初二頌對治勝.次一頌修行勝.次半偈頌三昧勝.後二句通頌後二勝.以義通故。
「經」復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習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瑠璃所磨瑩
如月清涼被眾物 四風來觸無能壞 此地菩薩超魔道 亦息群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導眾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勝聲聞道
此地菩薩勤精進 獲諸三昧百千億 亦見若干無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經」甚深微妙難見知 聲聞獨覺無能了
如是菩薩第六地 我為佛子已宣說 。
第三、結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 按此→續5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