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一
按此→回目錄
第七遠行地
所以來者.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瑜伽云「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令滿故,次有此來.又前功用未滿,今令滿故」。
一、來意有二︰一、正釋︰約慧寄位雙辨.二【瑜伽】下,引證約慧︰於中,先舉六地為入因.後【為令】下,正辨此來。
言【遠行】者,通有四義︰成唯識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此有三義,同於本分,已如前釋。解深密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故名遠行」.此有二義︰初義即三中無相.揀異前地云無間缺。後義由隣後地,即能遠去故.故下經云「二界中間,此能過故」.亦是前行後遠。攝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後邊者」.但是一義。世親釋云「雖一切相不能動搖.而於無相猶名有行者」.此解功用之言.謂起功用,住無相故。金光明經同深密初義.莊嚴論中同深密後義。雖有四義.然通有二義,立遠行名︰一、從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遠去後位.故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仁王名遠達地者,亦通二義。
二、釋名為三︰謂標、【成唯識】下,釋.於【雖有四義】下,結。
標者.可知。
釋者︰總舉五釋.意符唯識以包含故。言【此有三義】者︰一、善修無相到無相邊故名遠行.二、功用至極故名遠行.三、望前超過故名遠行.及釋善修並如前說。二引深密即第四經.【亦是前行後遠】者,指上二義為前後耳。三引攝論兼釋即第七論。四引金光明即當第三。五引莊嚴論,即第十三偈云「離道隣一道,遠去名遠行」.論釋云「菩薩於七地中近一乘道故名為遠去」。問誰遠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遠能去,故名遠行。
結者︰結歸二義︰十住論即第一卷.即當後義.仁王即當下卷奉持品.既言遠達則亦通從前來,達向後位。
然其能遠去行,正是無相.故所離障,離細相現行障.謂六地執生滅細相現行故.此生滅相,即是二愚︰一、細相現行愚︰謂執有緣生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細還滅相故.以純作意於無相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至此地中方能斷之。
三、離障︰先躡前起後.後【故所離】下,正明.亦唯識論.具云「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釋曰︰今疏便以釋言解之.義已委具。由執還滅故求無相.又相有二種︰一有、二無.無者為細。
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故。
四、證如中二︰先舉能治,治於前障.後【故能】下,正辨所證。唯識云「七地法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彼疏釋云「謂雖諸教法依如建立,如無異故.又於教中立種種名,法界實相,而如無異」.今疏中云【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者.謂雖諸教法隨機種種,不失平等一味之相.故中邊論云「第七地中,所證法界,名種種法無差別」.由通達此,知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故。
以能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二行雙行。
五、成行.可知。
乃至亦得無相之果.故知以純無相不礙起行為此地別義。
六、得果︰欲顯七門,義理相順,故云【乃至】。【得果】者,中邊論云「通達種種法無別法界.得一切法無相果故」.【故知以】下,結成總意。
「經」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淨者
了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著
為利群生演深行
次、正釋文︰亦有三分︰壹、讚請分.貳、正說分.參、重頌分。
壹、讚請分中有十二頌︰前十讚.後二請。
第一、二頌天眾讚說主。
「經」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
第二、一頌天主光雲供佛.表智契法身故。
「經」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讚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
第三、有一頌天眾慶聞。
「經」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
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
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 不生於我佛國想
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己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著
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癡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
第四、有六頌天女樂音讚佛.於中︰初一顯聲因緣.餘五正顯讚辭.於中.初四讚寂用無礙.後一明起用所由.即悲智無礙.將說雙行故承力讚此。
「經」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讚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
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淨
第七地中諸行相
為願佛子為宣說
後請.可知。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位行中有五種相差別︰第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第二、彼障對治差別.第三、雙行勝差別.第四、前上地勝差別.第五、彼果差別。五中︰初一是趣地方便.即當入心.餘四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一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說雖在後,義該始終.後一地滿。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著為能對治。二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故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三垢障既盡,故止觀雙行。四明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上即後也。五由地滿故,說雙行果。
【位行中有五種相】下,文三︰初列名.二【五中】下,對三心料揀.三【初言】下,釋其名相。
第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有四︰一、結前標後.二、何等下,徵顯其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四、入已下,彰其分齊。
一、結前標後者︰【具足六地行已】,即是結前.義含所治無相行故.以般若無相行滿.於此生著,非增上行故。次【欲入】下,明其標後.【十種方便】即是能治。謂前樂無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勝道.今以十種不捨眾生法無我智以為能治,治前樂心,名方便慧.便能攝取增上行故,名【起殊勝道】。是則即有修空,故不住空,是空中方便慧.即空涉有,故不住有,是有中殊勝道.道即行也.所行殊勝,故名增上。於何增上︰謂前所寄世出世中,即空故勝於世間.即能涉有故勝出世間。前六地中雖亦修悲,不住於無.而在寂不能,出空方作.故不得方便殊勝之名。雖行空行有,而多著空,但名樂無作治。
【具足六地】下,疏文有六︰一、略屬經文︰言【義含所治】者,正意結前故.二【謂前樂無作】下,別釋方便慧殊勝道之所以.由樂無作不能涉有故非方便.不起勝行豈為勝道.【今以十種】下,顯得名所由。三【是則】下,釋其二名。四【於何增上】下,明其所勝。五【前六地】下,解相濫難.難云.前六地亦有即空涉有,何不得名方便勝道.答意可知。六【雖行空行有】下,通所治名局難.亦躡前起難云.前地既許雙遊空有,何以偏名樂無作行。釋意可知。復應問云︰前地何以偏樂無作。答︰治前五地取有慢故。
「經」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燄,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燄.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燄、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
二、徵顯中,所以勝行得增上無勝者,由下十義故.義各二句,皆上句觀空.下句涉有。上句得下句,即成空中方便慧.下句得上句,即成有中殊勝行.不滯空有,並致雖言。
前三各一者:一、初句即護惡行因事︰菩薩惡行有其二種.(一)不樂利樂.(二)起愛見.今由上句故無愛見.由下句故能利樂.若二中互闕皆有惡行.今由二句護之,為無愛見之悲因事。二、即財及身勝因事︰由供佛故,獲財及身.由得平等故,二事皆勝.勝財則隨物所須.勝身隨意取其何類。三、護善根因事︰善根即勤集福德為菩提資糧.今以即空智而集.是得彼勝因增上.令所集功德法皆成增上波羅蜜行.名之為護.雖有慈悲但是增上意樂.故三皆自利。
【論主攝十為四種】下,別釋.四中.前三自利.後一利他。
前三自利中︰論當第一,今當第二.第二是第一。今順經次︰一、是離過.後二成德。成德中︰前成福報.後成內德。
【初句即護惡行因事】者︰於中先舉惡行.後【今由上句】下,明護︰上句護下句無愛見惡行.下句護上句無棄利樂惡行。
【即財及身勝因事】者,成勝報也︰下句是身財,得上句故,身財俱勝.上句得下句故不滯寂.一同初句。【勝財則隨物】下,辨二勝相.此二若勝能集助道。
【護善根因事】下,於中有二︰先正釋。言【是得彼勝因增上】者︰勝因增上即觀空智.後【雖有】下,通妨結成︰謂第一句雖有慈悲但是意樂.未正利他.【故三自利】。然疏釋文皆先釋下句涉有勝行.後釋上句以導下句.二皆互資.例如初門。
後七同是利他.合為第四攝眾生因事.即為七種︰初一隨物受生.次二化令離障.後四攝令住善。初中願力受生︰為作眾生上首,故須莊嚴三界.但是願生非由業惑,故云遠離。二、說對治故︰謂示起煩惱,欲令治斷而知性寂.方為第一義治.令見常自寂故。三、為滅智障故︰障有四種.如五地隨世智中說.令隨眾生心作書論等無量事業,而為能治。四、於大法眾會集故,為物起嚴土行.此明依報.下三明正報.三輪益物。五、即身業︰無身現身者,令生五福.謂見聞、親近、供養、修行故.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下二亦然。六、即口業︰轉法輪故。七、即意業︰於無長短中隨問善釋,記三世事起三世行故。
【障有四種.如五地隨世智中說】者︰前論云.是中書等有四種障對治.治四種障者︰一、所用事中妄障.二、邪見軟智障.三、所取物中不守護障.四、取與生疑障。以書治初障.因聲二論治第二障.印治第三障.算數治第四障。今文書是第一治.論是第二.等即等取印算數等,無量事業.總以結之,而為能治.通上四也。
【於大法眾會集故,為物起嚴土行】者︰此上明望益修因.淨土之中聖賢集會.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與諸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令物修因當獲淨土,人寶為嚴而集會故。
【令生五福等】者︰見唯約眼.聞但約耳.親近約身.供養捨財.修行通三業。言【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者︰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今菩薩亦無身現身.登地已上,分證法身,同佛身故。
【下二亦然】者︰即總例口意同身,皆即體起用,無言現言、無知而知.並如經文。
【於無長短中,隨問善釋】者︰三世是長.一念是短。今明三世即一念.是實是空.則無長短.不礙能知種種時節長短劫事。
「經」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
三、總結勝能中,論釋云︰此十種發起殊勝行,共對攝取,對治攝取者.皆上下二句相對,名為共對.由此上下各能對治.皆上句治凡.下句治小.隨治不同.義如前說.由二攝取,名殊勝行,對治前障。
總結勝能者,具此十行.入七地故。
【論釋云︰此十】下,所以釋者︰由上釋十句,但明其中所起勝行,未顯方便殊勝之由.今總釋之.先舉論.後【皆上下二句】下,疏釋。於中有三︰初解共對.次【由此上下各能】下,釋對治。【上句治凡】者,觀空.【下句治小】者,起行故。後【由二攝取】下,通釋兩箇攝取。以上共對亦有攝取.對治亦有攝取.此二攝取,大旨則同︰上句攝取下句,則不滯小.下句攝取上句,則不滯凡.此是共對攝取,成殊勝行。上句治凡,不攝下句,非真實治.下句治小,不攝上句,亦非實治.二互相攝,皆成勝行。又若別說,上句攝下,即空中方便慧.下句攝上,為有中殊勝行.二既和合,通得名為十種方便.亦得名為十種勝行.故論但云.此十種發起殊勝行.既空有無滯,故能對治六地之中樂無作行也。
「經」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四、彰分齊者,明無相無間故.無相地名,從此而立.此亦即攝前不退住.不同前六。前六得住地已,捨入地心.以修解入,非以行入.此以行入故,常行不捨名不退住。
言【此以行入故,常行不捨】者︰七地功用行滿,方便涉有,故得行入之名。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二)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三)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四)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五)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
第二、彼障對治.即攝無著行.有量功用皆不著故。言對治者,有二種相︰一、修行無量種,治前有量障.二、此菩薩作是念下,修行無功用行.治前有功用障。
一、修行無量種者.有二十句,攝成十對.一一對中,皆上句明境界無量,為所知所化.後句明佛德業無量,為能知能化.菩薩入彼佛化以用化生.要則攝十為五.即五無量界︰
初一對,眾生無量.論云「隨所化何等眾生」.此對為總.十對皆為利眾生故。言何等者,類非一故,釋經【無量】之言。隨所者,隨多類宜,而以無量化眾生業而化故。
三有二對,以何等智慧化︰初對橫窮諸法智.後對竪窮三世智.皆是種智.二對約其所知,皆是法界無量。
四有三對,明調伏界無量︰初二對明以何等心.於中初對.隨眾生信樂種種天身、菩薩以名色身化故.謂心隨其樂同修天行得天身故.口隨其信,以名句身說彼行故。第二對︰知昔根欲不同,以隨類音稱根說故。次一對以何等行.謂知現在心行不同,以遍趣行說對治故。
五有三對,明調伏方便界︰論云「置何等乘.謂置三乘故」。初對為聲聞說智道,令證滅故.次對為緣覺說深智,令知因緣故.後對為菩薩說地度集成事,稱彼方便涉有故。
【為所知所化】者︰所知即智境.所化即悲境。
【要則攝十為五】者︰所以更為此攝者,以此說無量,要治於有量.要唯有五故為此攝.如前頻釋.一、即眾生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然此五界唯佛窮證.能化德業周於五界.菩薩修入能化德業,趣入五界。又此五中︰初一所化.次二化處.後二化法。正化即前三是所後二是能.望能化能知,五界皆所。將此十對能化所化,望於菩薩,皆是所入.則入皆修入證入,亦了達也。
「經」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
加行趣求者︰先牒前無量為所趣求.【我悉】下,要期以無功無相攝取彼境.【無分別】者︰謂不取性相,忘緣等照,即無相觀也.加以無功無相尤勝。然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八地方證.今要心住彼故云【應以】.由功用行此已滿故。此則修行無功,非如八地任運無功也。
正顯修行中︰初牒前觀智.次【常勤修】下,是修行相.【方便】已下,是所修法.即前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既以無功無相智修,能治功用有相之障。後【安住不動】,顯觀成相.此即行成不動.非如八地相用不動。
【先牒前無量】下,疏文有四︰一、略釋經.二【然任放】下,示無功用相.三【由功用行,此已滿故】者,出無功用因.四【此則修行】下,結成揀異。
「經」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葢障相應。
第三、辨雙行勝︰文分四別︰一、二行雙無間.二、常不捨下,信勝.三、此菩薩於念念下,能作大義.四、佛子.此十下,菩提分差別。四中︰前三別顯.後一總該。三中︰前一自分.後二勝進。
一、二行雙無間者︰【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者,正顯雙行無間之義.謂不捨前不動之止,觀察之觀.為止觀二行雙行.一念不休即無間義。次【行住】下,顯無間時.謂四儀睡寤。舉睡夢者,以昧況審。
雙行中文二︰初總敘名意.後方釋文。初中二︰初列章.二、料揀。今初︰下文中疏皆具釋.今當總釋︰一、內證行︰止觀並起為二行雙行.常現相續名為無間。二、始起勝進,於上決定,名為信勝。三、依信起行,行有義利,故名為義.勝故名大.修起名作。四、行成覺因名菩提分。分具多義稱為差別。
【四中︰前三】下、二、料揀︰然四含多義故曰總該.亦勝進攝。
【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者︰全捨為休.暫廢為息。
【以味況審】者︰睡眠皆以昧略為性.略揀寤時.昧揀定中。定中雖略而不味故.今為對審但舉昧耳。
「經」常不捨於如是想念。
二、信勝者︰論云「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者」.專念忍可,即是信義.常信前十無量二嚴佛境,故名為勝。
「經」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孱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利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願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
三、作大義者︰一念頓具十度之行,義利廣故.念念修起故名為作。文中二︰先總明.後【何以故】下、徵釋。徵云.十度行異,一念寧圓。釋文分二︰先明能具所以.由悲智雙運故.後【所有】下,顯所具之相。檀通悲智.忍唯約悲.餘皆約智。然此中十相,意令一念十相不同.故三檀等中,隨取其一,可以意得.理實無所不具.故下菩提分中云一切皆滿.前六可知.但釋後四。方便涉事云無量智.以是智故,又能出生施等行願,以攝眾生,故名方便。願中︰由此願智能求八地已上,上上大波羅蜜,攝取彼勝行故。次力中,以是智故,遠離布施等障故不為彼動。智中︰以是智故,布施等一切種差別,如實了知,為化眾生故。此四相皆從用立名.通成前六.亦有別成前六等.並如初會中辨。一念具十,念念皆然.初心欲修,至此方得。
【故三檀等中,隨取其一】者,遠公云︰施中但有法施.戒中但有律儀.律儀中有三離︰一、因離.二、對治離.三、果行離.今唯有因離,滅煩惱故。【尸羅】此云清涼.忍唯辨他不饒益.精進唯明攝善禪.定唯明引生功德.般若唯明第一義慧。然按經文,義類易求,故云可知。後之四度是論自釋。
【一念具十】下,明得分齊︰初心圓觀亦即修此.今此證得,七地特明。
「經」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四、菩提分差別中,有四種相.前二攝善.後二離過︰一、依大乘行︰謂十度自利.此即大義結文.為顯十度通二義故,論將屬後.巧用經文。二、【四攝】者︰即依教化眾生.三【四持等】︰即依煩惱障增上淨故.謂依四持為所住處,以三解脫為所依門,修行三十七品則得煩惱障淨.任持自分故名為持.亦名四家所住處故。四者︰一、般若家,此是能照.二者諦家,即是所照.三、捨煩惱家.四、苦清淨家。由初二勝業離此惑苦。若約別說︰初一見道前.次三即見修無學。四【略說】下,依智障清淨.以無所不具,故離塵沙無明。
【為顯十度通二義】者︰一、成義利,即前利他.二、求菩提,即今自利。結文是一,而義兩成,故云巧用。
【四持等】者︰等取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疏文有七︰一、標別所治,揀後所知.二【謂依四持】下,顯淨惑要.由此三法方能淨故。三【任持】下,釋總名.揀非勝進.云持自分。四【亦名四家】下,出異名。【所住處故】者,釋成家義.亦可得名四種住處.謂智住處等.亦名成位處。五【四者︰一、般若家等者】下,釋四體相.即就家釋。六【由初二】下,結成四義︰由般若照諦名初二業.得惑滅苦淨.故有四也。七【若約別說】下,約位分別.則初亦名智位.二、見實位.三、斷惑位.四、證滅位。然其此四,通於諸位.故云若約別說,以配四位耳。
「經」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
第四、前上地勝差別中二︰一、明勝前六地.二、何以故菩薩從初下,明勝後三地。勝即增上義。
一、明勝前六地中有二︰先問.問意云.若先已具,此何獨言.若先未具,何得成此。
【先問︰意云等】者︰從前一切菩提分法,念念皆悉圓滿中生.問意可知。
「經」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垢心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
答中三︰初標.次徵.後釋。釋中二︰一、別顯此地勝相︰【功用行滿】,即自分滿足.【得入】下,勝進趣後.由此二義,故能勝前。【智慧】即八地證智.【自在】即五通大用十自在等。二、【佛子】下,通示諸地滿相︰即遠釋十地皆滿足言.近釋七地功用滿語.故論徵云「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滿足.方便即功用也.具十方便故」.論自釋云「彼餘世間出世間中更起殊勝行,是故此七地中起一切佛法故者.謂前三世間.次三出世」。此則更互各一殊勝行.今一切中具起所以名滿︰初地願中具.二地戒中具.三地聞中具,而云願增長者,欲依如來智慧利眾生故.餘可知。七地一切者,瑜伽論中說佛功德,七地皆得.八地成就.九地具足.十地圓滿.有少餘障未名清淨.離已即是清淨菩提。
【得入下,勝進趣後】者︰經中但云得入智慧自在行故.論經云得入智慧神通行故.論釋云︰通者五神通.智者如前說。釋曰︰如前十方便智,上七地修此十智至於八地無功而成.似於此地.故得指之。然論神通即今自在.疏全二經,故以自在指十自在.十自在亦神通故。
【通示諸地滿相等】者,疏文有三︰一、總示文意.二【故論】下,舉論徵釋.以成前義。三【初地願中滿】下,正釋經文.欲依如來智即求願義。
【有少餘章未名清淨】者,即果累無常,微細習氣故。
「經」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二、明勝後三地.文中四︰(一)法.(二)喻.(三)合.(四)因論生論。
(一)法者︰先徵.後釋。徵意云.何以前六各一.至七方具一切。釋云︰從初積集,至此成故.此酬前徵.由此便能令後三地勝行成就.斯乃勝後。勝前但約能入八地.勝後令後地無功行成.乃至十地.要由積功以至無功之功故。
【要由積功,以至無功之功】者,結成勝後地義.後地無功用.因於此地功用成,故名之為勝.非行體勝。
「經」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二)【譬如有二世界】,喻.可知。
(三)合中︰【有雜染行】,合雜染世界.然有二義︰一、即前六.二、通前七。【有清淨行】,合純淨界.即後三地。【中間難過】,亦有二義︰一、若六地為雜,則七地為中間.若七地皆雜,則從七至八即曰中間。【難過】者,猶娑婆之於極樂,淨穢域絕.前六後三,難過亦爾.要得此地大願方便,方能越之。淨由此到.染由此過.故此一地最為勝要。
【若六地為雜染】下,通論染淨.乃有四門︰一云︰外凡人位,說為純染.善趣已上,乃至解行,名為染淨.初地已上乃名純淨。二、善趣亦染,種姓已上為染淨.純淨同前。三者地前皆染.初地至七地,亦名染淨.八地已上乃名純淨。四、染義如前.十地皆染淨.佛為純淨.今是第三門耳。
「經」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四)因論生論中︰先問.後答。問意云.前後可知.但言中間,為何所屬。
「經」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迴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捨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遊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答意明非染非淨,亦得名為亦染亦淨,故名中間.於中二︰<一>通將七地對後彰劣.攝此第七通於染淨.則成前七地皆是染淨相雜,非純染行.故論云「從初地來.離一切煩惱.示現如是此地名為染淨.非染行故」。<二>佛子此第七下,別將此地對前彰勝.顯此第七雙非染淨故.成前第七是中間義。
<一>通將七地對後彰劣中︰有法、喻、合。法中︰初標離惑業.顯是淨故.次【以迴向】下,釋上淨義.以二因故.後【然未】下,即由上二顯同前染,非報行故。喻中︰輪王喻七地.隨分捨功用道故.梵王喻於八地.報得初禪游千界故。然法中對問,但明前七.喻中舉勝顯劣,故兼明上地。合文準此可知。
【如是此地名為染淨,非染行故】者︰謂約行非染.約位在染中。
【以二因故】者.二因即經中「一、以迴向菩提故.二、分得平等道故」.後【然未】下,即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疏今釋云.由上二因故非超也.上用二因得名清淨成於行淨.今以二因却同染者,既因迴向及分平等而得淨名,明非淨位,故同於染.不同八地報行淨也。
【喻中︰輪王喻七地.隨分捨功用道】者︰略舉其要.此是行淨義.揀異梵王報得淨耳。然準合中,二喻各有五節.至下當知。然云【梵王遊千界】者,即千四天下.準俱舍論︰二禪量等小千.三禪等中千.四禪等大千。婆沙有義︰初禪之量即等小千.故生梵世得遊千界.可知。
「經」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二>別明此地雙非染淨︰初總明.【盡超過多貪等】者,盡超故勝︰前求佛之心為貪、厭世為瞋、取空著有為癡.至此盡超。又初地超貪,檀度滿故.二三地超瞋,尸忍滿故.三地亦超癡,得聞持故.四地超慢,道品離我相故.五地超疑,了諸諦故.六地超見,入般若故.此地總超隨惑等,常在觀故,故云盡超。而云多者,顯非報行故.則細者未超。次【住此】下,正明形前望後,以顯雙非。後【何以】下,釋雙非義︰常在觀故,惑不現行,即過前也.有功用行名求未滿,即劣後也.功用即是煩惱,以有起動故。
別明此地,雙非染淨,於中二︰先明超過.後辨雙非。
超過中有二︰一、總釋.二【前求佛之心】下,示其所超.此有二類︰一、約所求道中辨貪瞋癡.即是所知障中智即障義.前六地有.七地都超。二【又初地】下,正超煩惱︰前之六地,於俱生中,分分別超.此都超盡.故云諸煩惱眾。眾即多也.故唯識云「能永伏盡,如阿羅漢」。
【而云多】下,上明總超,即是非染.此下明其細者未超,即是非淨.由此生下雙非之義.故論先云「住是第七菩薩地,過多貪欲等諸煩惱眾者,未至報地故」。即云.是故此地不名離者.明知躡前明雙非也。
「經」佛子.菩薩住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餘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第五、彼果分中,論主此中,名雙行果.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於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文分四果︰一、業清淨.二、得勝三昧.三、得過地.四、得勝行。遠公云「初即彼障對治果.二即雙行果.三即前上地勝果.勝行轉增故.四即樂無作行對治果」.以彼方便及起勝行,滿足在此故。又初一即自他二行雙行.二即定慧雙行.三即悲智等雙行.四即寂用雙行。
一、業清淨果中,復分四種︰一、戒清淨.於中初約性戒明戒,但三業淨.後【所有】已下,約制聽明戒,則惡止善行。二【世間所有】下,世間智淨.此辨行用。三【此菩薩】下,明得自身勝︰此明行體.論云「心行二平等,無與等者.謂深心及妙行為二」.深心即證行,猶是前十方便.妙行即教行,亦是前起勝行.此二齊起故云平等.不同前地有無間生。四、【諸禪】下,明得勝力︰謂得禪等現前勝功德力故。上三自分.此一勝進。文中二︰初明離定障.禪等已見品初.論云「寂滅樂行故」.此釋三昧,是現法樂住禪.次云.滅定三摩跋提者.以三摩鉢底有其五種︰一、四無色.二、八勝處.三、十遍處.四、滅盡定.五、無想定.前四菩薩多入,為化眾生.後一不入,非聖法故。今於五中,正意在於滅定.故論別明下解脫月亦因此言.問何位中能入滅定也。後【此地】下,離智障.可知。
【論主此中至雙行果等】者,疏文有五︰一、釋總名.二【文分】下,開章.三【遠公】下,辨所從.四【又初一】下,辨雙行相.五【一、業清淨果中】下,釋文。
三中︰然疏意欲通,故引遠公局配.於中有四︰一、由於離障故至此中,三業皆淨.二、由前雙行、一念不捨、止觀雙行,三昧轉增,故名為勝.三、勝行轉增故得過地.四、由前有方便智起殊勝行.今此行成.名得勝行.
四中︰雙辨行相。
五中︰【業清淨中,復分為四】者︰一、戒清淨.二、世間智淨.三、得自身勝.四、得勝力。又此四中︰初三自分.後一勝進。前中︰初一離過.後二成善。善中二︰前行用.後行體.然疏皆具揀令易見耳。
【初明離定障】者︰二即智障.由上對治故離二障.然禪等雖前已釋.今略要知︰禪即四禪.三昧即三三昧.三摩鉢底如疏有五.論三摩跋提即三摩鉢底之古譯耳.神通謂五神通.解脫謂八解脫。經中先彰所成.後【然是】下,對後揀劣.論中先略指云︰四得勝力禪等現前勝.如經等.次重分別云.是中依禪起三昧三摩跋提.神通解脫為教化眾生故.寂滅樂行故.滅定三摩跋提.如是次第。釋曰︰此中論主明得勝力,具足三禪四禪為能起︰一、一得三昧等.即引生功德禪。二、為教化眾生故,即出引生之意.是饒益眾生禪。三【寂滅樂行】下,即現法樂住禪。然九次第定皆是現法樂住.今從最勝舉其滅定,正是此地之所安住.故疏云【正意在此】。下約於此以辨勝行,定散自在,故云勝行耳。
【後此地下離智障】者︰據此業清淨果.即前雙行果也。前雙行有四︰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此二三昧為果。三、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即業清淨為果。
「經」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千三昧淨治此地。
二、明得三昧勝,分二︰(一)別舉十名.(二)【入如是】下,總結多類。
(一)別舉十名者︰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又前五起解.後五成行。又前五現法樂住.後五利益眾生。
前五中︰初二知理.次二知教義.後一知事。云【善觀擇】者︰依未觀義,伏心令觀。【善擇義】者︰依已觀義,重更思審.故論經云「善思義三昧」。【最勝慧】者︰依一名說無量義故云最勝。【分別義藏】者︰依一義說無量名,故云分別.義含於名故稱為藏。【如實分別義】者︰依通一切五明處如事實故。
後五中︰【善住堅固根】者︰依煩惱障淨,真如觀堅固根故.般若云「不動法界故.真如觀為堅」.起信云「真如三昧為諸定之本」.故此云根.此一顯行深.後四依智障淨,以顯行廣,為治四障故.經即能治,障在文外。四中︰初一助道.次二證道.後一不住道。初【智慧神通門】者,治勝功德障︰智通即是勝德。下三倣此。以智與通,化利鈍二類,令入一實,故名為門.二治無礙智障.雙照事理,二、法界為業故.三、治於深上佛法怯弱障.大悲勝利安住涅槃能建大事,是佛深上故。四、治不住行障︰【種種義藏】者,種種善根故.此善能生不住,故名為藏.修有為善根故,不住涅槃.修無為善根故,不住生死.種種善根,即無住之門。
(二)總結多類.可知。
【依一名說無量義】,即知教旨.一義多名,是知教詮。論經三名益意三昧者,義能澄心故。
「經」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淨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三、明得過地.於中三︰(一)行修善巧過.(二)作業廣大過.(三)修行勝入過。
(一)行修善巧過.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
「經」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
(二)作業廣大過︰於中二︰先正顯過.後【解脫月】下,彰過分齊。
正顯過中︰先對下彰出過︰言【無相】者,即前樂無作對治.【無量】者,即前無量對治。入定離相,二乘容有,而非無量.故此無量顯異二乘。【善淨】之言,顯過下地.謂修方便行滿足故。後【得無生法忍光明】,對上彰入過.是彼八地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故.下地未得故。
彰過分齊中二︰先難.即執前同後難.後答.即揀後異前答.有法、喻、合。
法中︰【非自力】者,障現行故。
喻中︰【王家】即如來家.【王后】即得真法喜.修二利故,名為王相。
合中︰【大法】即法中佛果法.【自所行】者,即殊勝行.【智慧力】者,即方便智.於此二中,常不出觀故.是自力能過。此約寄位.廣如初地中辨.餘文可知。
【此約寄位】者︰前六寄凡小故未過也。
「經」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捨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三)明行修勝入過︰謂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論云.神力亦無量者.神即難測義也。文中:言【甚深】者,即遠入無底故.【遠離】者,彼前障滅故.【無行】者,無相之行,無所行故.彼前六地不能行故.【常行】者,此無間故。得此三業即當體深入過.【勤求】下,即趣後勝入。二乘亦有離彼相業,而得少為足,不能上求菩提.求故過也。【是故】已下,結雙行過。
「經」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金剛藏菩薩言︰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四、明得勝行.於中二︰(一)得寂滅勝行.在定不住故.即方便智也。(二)佛子.此菩薩下,得發起勝.即起殊勝行。
(一)得寂滅勝行中︰先問.後答。答中︰先明得法分齊,六地入深緣起之實際,未念念入者,有出觀故.後【今住】下,辨勝過劣.於中有法、喻、合。法中︰先正明得而不證.後【此菩薩】下,出不證所以︰以得方便,即寂起用.故成不思議三業.故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喻云【善巧力】者︰知行船法,知水相故.準大品經,未善巧前亦有其喻.方便未成,入水便敗故。合云【波羅蜜船】,即般若等也。【以願力】者,是方便不捨有因。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即淨名第一身子章.前已引竟.然十通品第十通云「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不捨大慈大悲心.修習波羅蜜未甞休息」,即動寂無二也。
【準大品經.未善巧前亦有其喻】者︰經云「譬如有人不曉船法.乘船入海.沒溺而死.菩薩亦爾.未得方便波羅蜜,入實際海,則證實際」.次云「譬如有人善知船法,雖入大海而不沒溺.菩薩亦爾.得方便波羅蜜.雖入實際而不作證」。
「經」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捨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捨離樂法之心。
(二)明發起勝行中,亦是上來已攝無著行.此下攝平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且依發起勝行。文分為二︰初牒前標後.由得滅定三昧,不作證智,故成後大方便也。後【雖示】下,正顯勝行.經有十句.論為八種共對治攝.謂後三為一故.能治所治,二行共俱,互相攝故.如示生死為所治、以恆住涅槃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則不為生死所染.亦得以涅槃為所治、示現生死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而不證於涅槃。他皆倣此。
八中︰初一句為總.故云生死涅槃.論云「一起功德行.謂入生死為福業事」.故淨名云「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不入生死海,不得無價寶珠,何有功德」。第二句、上首攝餘行.謂既示生死,必為上首,攝眷屬故。第三句、願取有行︰非業所拘,故處而不染。第四句、家不斷行︰謂雖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名家不斷.【雖然不燒】者,示有常修梵行故.唯此一句,具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上下皆應倣此.從略故無。第五句者入行︰謂非獨化凡.亦轉二乘入佛慧故。第六句、資生行︰謂雖知五欲即道,含攝佛法.而飲食資身、睡夢資神,皆順五欲十軍,是魔境界。第七句、退行︰謂示老病死衰退,即四魔等法.不行其因名超魔道。第八句,轉行︰謂初四化凡.次一化小.次二化魔。今由自行不染,故轉凡之惑,今絕其因.此有三種︰一、見貪轉.外道著諸見故.如佛示學二仙,令彼轉捨諸見著故。二、障礙轉︰如佛示學書算等。三【所有】下,貪轉︰如佛處於王宮不生染著。
【家不斷行中,雖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即空中方便慧.是觀於空不礙有故。【雖然不燒】,即有中殊勝行.涉有不迷於空故。唯此經文具斯二言。上下應有而不具者,皆用二句互相攝導.已具二故.如雖示生死得下而住涅槃,即有中殊勝行.下住涅槃得上示生死即空中方便慧.故義已盡.但文不具耳。
【皆順五欲十軍是魔境界】者︰約五欲境即是魔王所緣之境.若將資神及益身等即分齊境。十軍已見初會。
【即四魔等法】者︰老病衰退總是蘊魔.死即死魔.老病之時亦有惑俱,即煩惱魔。而言等者,兼有十魔。不求有生即不行其因.生必老死故。
【此有三】者,無數煩惱不出此三︰謂見愛無明.又見愛即利鈍二使.無明兼縛所知.則二障皆縛。【如佛示學二仙】者,如本行集︰一、阿羅羅仙人.二、鬱頭藍弗仙人。
「經」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讚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利益眾生.法忍清淨.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餘莊嚴具所不能及。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數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後、位果有三︰第一、調柔果.第二【菩薩】下,攝報果.第三【若以菩薩殊勝】下,願智果︰
調柔果.文有四︰一、調柔行.二【佛子.譬如日光】下,教智淨.三【此菩薩十波羅蜜中】下,別地行相.四【佛子.是名略說菩】下,結說地名︰
一、調柔行體中亦有法、喻、合。法中亦三︰初緣.次【於彼】下,能練行.言【護持正法】者︰由方便行滿,守護於他.故得於三界為大師,所以能護。三【利益眾生】下,明所練淨.論云「此地釋名應知」者,即以經文為釋名,謂利益眾生,是有中殊勝行.法忍清淨,即空中方便智.此二是行。【善根轉更增勝】者,明功用究竟.即是遠義。喻中︰金喻證智信等善根.【眾寶間錯】者,即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滿足故,令前善根轉勝。
二、教智淨者︰先喻.後合。喻中︰光義如前地.而此日光盛故.勝彼月光.以月光清涼如般若故.日光用廣如方便故.餘並可知。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意,而說頌曰:
第一義智三昧道 六地修行心滿足 即時成就方便慧
菩薩以此入七地
雖明三脫起慈悲 雖等如來勤供佛
雖觀於空集福德
菩薩以此昇七地
遠離三界而莊嚴
滅除惑火而起燄
知法無二勤作業 了剎皆空樂嚴土
解身不動具諸相
達聲性離善開演
入於一念事各別 智者以此昇七地。
觀察此法得明了
廣為群迷興利益
入眾生界無有邊 佛教化業亦無量
國土諸法與劫數
解欲心行悉能入
說三乘法亦無限
如是教化諸群生。
菩薩勤求最勝道 動息不捨方便慧
一一迴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羅蜜
發心迴向是佈施
滅惑為戒不害忍 求善無厭斯進策 於道不動即修禪
忍受無生名般若
迴向方便希求願 無能摧力善了智 如是一切皆成滿。
初地攀緣功德滿
二地離垢三諍息 四地入道五順行 第六無生智光照
七住菩提功德滿 種種大願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咸清淨
此地難過智乃超
譬如世界二中間
亦如聖王無染著
然未名為總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 爾乃踰於心境界
如梵觀世超人位 如蓮處水無染著
此地雖超諸惑眾 不名有惑非無惑
以無煩惱於中行 而求佛智心未足。
世間所有眾技藝
經書辭論普明了
禪定三昧及神通
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薩修成七住道
超過一切二乘行
初地願成此由智 譬如王子力具足
成就甚深乃進道
心心寂滅不取證
譬如乘船入海中 在水不為水所溺
方便慧行功德具
一切世間無能了。
供養多佛心益明
如以妙寶莊嚴金 此地菩薩智最明
如日舒光竭愛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 化導群生修正智
若以勇猛精勤力
獲多三昧見多佛
百千億數那由他
願力自在復過是。
此是菩薩遠行地 方便智慧清淨道 一切世間天及人
聲聞獨覺無能知
參、重頌︰二十一頌分三︰初十七頌半頌位行.次二頌半頌位果.後一頌歎勝結說。
初十七頌半頌位行中分五︰初四頌樂無作行對治.次二頌彼障對治中無量.略不頌無功用行。三有三頌頌雙行無間.四有五頌頌前上地勝分。言【三諍息】者,約忍度故.又得法光明故無有諍。五有三頌半頌雙行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