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二(第三十八經)
按此→回目錄
第八不動地
所以來者.瑜伽云「雖於無相作意無缺無間,多修習住.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修習得滿」.故次來也。又約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顯一乘故。莊嚴論釋第七地云「近一乘故」.梁論亦說八地已上以為一乘.是知從前差別進入一乘.故次來也。
言【不動】者,總有三義故︰成唯識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謂任運故,功用不能動.相續故,相不能動.總由上二,煩惱不動.與本分大同。而金光明云「無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但有二義,由相於前已不動故行即功用。攝論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此則略無煩惱。無性釋意云「第七地行動相不動.此中行相俱不動」.世親同此。解深密云「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法中不為現前煩惱所動」.此但約煩惱不動上二。十住論云「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此即約人不能動.人亦是相。仁王名等觀地者,上皆對他立名.此約當體受稱.即無相觀.下經自有釋名.至彼當知。若不動名,諸論雖異,並不出前三。
二、釋名.總引八釋.兼無性世親釋論則有十釋.下結不出三義.而唯識最具︰
(二)【與本分大同】者,即本論云「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報行純熟即是功用不動.前地所修,今此位成名為報熟.空有常行名為無間.不為空有間故.常在無相觀故。
(三)【而金光明】者,即第三經︰先舉經.【但有二義】下,疏釋。不言不為相動,故但二義。【由相於前】下,疏出經意。前常在無相觀相已不動.此經無相正思唯修是常無相故.煩惱不動.得自在故功用不動。
(四)攝論︰先舉論.【此則略無煩惱】,是疏釋論。而言【略無】者,非全無也.或以相用即煩惱故。【無性】下,引彼釋論.當其第一.彼文繁廣故言意云。無性具云︰言不動者,謂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動彼心故。第七地中雖一切相所不能動,相不現行故.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加行故.第八地中任運而轉,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地差別.次云【世親同此】者.亦七論云.由此地所有諸相及一切行.皆不能動.無分別智任運流行。
(五)【深密】者,即第四經.亦以相行即煩惱也。
(六)十住論亦是第一論.【此即約人】下,疏釋。
(七)【仁王】者,即下卷經。後【上皆】下,疏釋︰即常在無相觀故名等觀。
(八)【下經】.可知。
故所離障,亦離無相中作加行障.由有加行,未能任運現相及土.此地能斷.說斷二愚︰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
三、所離障,亦唯識論.今當具出論文.論云「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無相作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已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釋曰︰求無相故.名曰加行.令無相觀不任運故。五地觀心劣故,無相觀少.六地觀染淨平等故,無相觀多.七地作加行故。然準護法,於無相中,有加行智.體非是障.以善性故.只由所知障,令作加行.故說名為加行障也。由此第七有加行故,雖現金等諸相及土,非任運現.故以為障。生空智者,謂生空智所引後得智及滅盡定也。金光明中名二愚云︰一、無相法,多用功力無明.二、執相自在,難可得度無明.餘二可知.疏但撮要大旨.義已略周.餘如前說。
其所證如,名不增減,以住無相,不隨淨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證此真如,現相現土,皆自在故。
所證如亦唯識文.具云「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在故。以論對疏.廣略可知。此名即攝論名.世親釋云「謂於此中雜染減時,而無有減.清淨增時,而無有增」。無性釋云「法外無用,所以不增.諸法不壞,所以不減」。無性復釋一同世親中邊論云「由通達此圓滿證得無生法忍.於諸清淨雜染法中,不見一法有增有減」.上釋不增減。又世親釋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云「於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隨其所欲,即能現前故.於所現土,而得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寶,隨意成故」。釋曰︰相約現身.土約器界.故下文中,於三世間,而辨自在。
故所成行,亦名無生法忍相土自在。
成行略有二.故莊嚴論第八云「雖淨佛土而無起作無功用」.即自在義。
及所得果,即定自在等.皆由無相無功用故。
【言定自在等】者,即梁論云「通達無增減法界,定自在等,得法身果意」。云等者,等九自在。金光明經,八地發心,得證三昧。
「經」是時天王及天眾 聞此勝行皆歡喜
為欲供養於如來
及以無央大菩薩
雨妙華旛及幢葢
香鬘纓絡與寶衣
無量無邊千萬種
悉以摩尼作嚴飾
天女同時奏天樂
普發種種妙音聲 供養於佛并佛子 共作是言而讚歎
一切見者兩足尊
哀愍眾生現神力
令此種種諸天樂 普發妙音咸得聞
於一毛端百千億
那由他國微塵數
如是無量諸如來
於中安住說妙法
一毛孔內無量剎 各有四州及大海 須彌鐵圍亦復然
悉見在中無迫隘
一毛端處有六趣 三種惡道及人天 諸龍神眾阿脩羅
各隨自業受果報
於彼一切剎土中
悉有如來演妙音
隨順一切眾生心 為轉最上淨法輪
剎中種種眾生身
身中復有種種剎
人天諸趣各各異 佛悉知已為說法
大剎隨念變為小
小剎隨念亦變大
如是神通無有量
世間共說不能盡
普發此等妙音聲
稱讚如來功德已
眾會歡喜默然住 一心瞻仰欲聽說
時解脫月復請言
今此眾會皆寂靜 願說隨次之所入
第八地中諸行相
正釋文亦有三分︰壹、讚請分.貳、正說分.參、重頌分。
壹、讚請分︰於中有十二頌分二︰前十讚.後二請。前中二︰初二天王天眾供讚.後八天女樂讚︰於中二︰初二標讚所依.餘六正顯讚德。總讚如來身土自在.將說身土自在地故。於中毛端約剎論處.毛孔約身。六中︰前四依正互在.五、依正重重.六、轉變自在兼結無盡。後二請.可知。
「經」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
貳、正說分︰於中二︰先地行.後地果。
地行中有七種差別︰第一、總明方便集作地分.第二、入一切法本來無生下,得淨忍分.第三、佛子菩薩成就此忍下,得勝行分.第四、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下,淨佛國土分。第五、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下,得自在分.第六、此菩薩如是入已下,大勝分。第七、佛子此菩薩智地下,釋名分。七中︰初二是趣地方便︰第一是遠方便.總前七地集作此地方便故.第二是近方便.前地得忍光明,此修熟令淨故。第三是初住地行︰謂依前淨忍發起勝修故。次二即安住地行︰謂第四是正住之始.依前勝行更起修淨佛土之行。第五、即正住之終.由淨土行成德無礙。第六是地滿行︰此地望前通皆是勝.今復地滿勝中之勝,故云大勝。第七即辨德彰號.通於始終。又前二分即是入心.餘是住心。
正說分有二︰先依論科.後【七中】下,料揀︰先以論對經料揀。後【又前二】下,約三心料揀。七名廣義,至文當知.略已釋竟。
第一、總明方便集作地分︰分二︰一、標集德處.二、正顯所集︰
一、標集德處︰謂總前七地,非獨第七.第七雖亦有下十法而非次第.以是功用行滿,無功用際,故總集之.即四節中當第三也。
標集德處中:先揀濫正釋.故論云「七地總相」.後【以是功用】下,出總所以︰四節之總初地已釋.謂一、入位.二、入地.三、入無功用.四、菩薩地盡。
「經」善修習方便慧.善清淨諸道.善集助道法.
二、正顯所集.有十一句.分二︰(一)三句同相,諸地通行故.(二)八句別相,諸地異修故。
(一)同相中三句︰一、二種無我,上上證故.此即證道︰地地轉勝,名上上證.巧證不著,經云【方便】。二【善淨諸道】者,不住道清淨故.悲智雙運故名為諸。三【善集助道】者,彼方便智行所攝,滿足助菩提分法故.方便是前證道、行即不住道.悲智等行故。菩提分即是彼二所攝之助.助彼二故。
【前三同相】者,此是體相.非標相也。
【二種無我,上上證故】者︰即論文.此下疏釋.十地同證二無我理。下二句皆有三段︰一、舉經.二、舉論釋.三、疏釋論。二中︰【不住道清淨故】,是論。三中︰【彼方便智行所攝滿足助菩提分法故】,是論。餘皆疏釋疏。
「經」大願力所攝.如來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善清淨深心思覺.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入無量智道.
(二)別相中攝八為七︰一、初地【大願攝持】,能至此故.二、二地攝善戒中【如來力加】故.彼經「為證十力四無所畏等故,是故我今等行十善等」.即上承佛力。三、三地中因修自證禪定神通,名【自善力所持】。四【常念】下,論云「四地中所說法分別智,教化智障淨勝,念通達佛法者」.謂前十法明門是智.分別即前觀察.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次教化智,即彼經清淨分中,以十種智,成就法故,生如來家。障淨勝者,即彼論釋.謂滅三地智障,攝四地勝智故.上之二段皆,念通達佛法.故與此同。五、五地中有十種平等深淨心.故云【善淨深心】.此心即是思覺。六【能成】下,六地中三種大悲,故云【成就福德】.三皆觀因緣集,即【成就智慧】。七中二句,以近此地故︰初空中方便智有中殊勝行,皆是【大慈大悲不捨眾生行】.次句即前以無量眾生界故【入無量智道】。
【四、常念下】,即經「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次牒論文.後疏釋。牒論中.論有二節︰一、先牒前文.二【念通達佛法】,即以前釋此。就牒前文中,牒兩處文︰一【所說法分別智】,即牒前因分中義.後【教化智障淨勝】,牒前清淨分中義。
【謂前十法】下,疏釋論.依前二段釋之︰先釋牒前因分中義.故云【謂前十法明門是智】.故前疏云.明為能入之門、法為所入之法。此上疏指前經.從【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即彼論釋。彼論具云「得證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來所說法中」。釋曰︰得證地智,即四地證智.其光明,即前三地得此四地證智前相.此兩處智,俱欲通達佛法.佛法是三地求多聞所得,即十法明門中所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等。
【次教化智】者,即釋論牒第二段經︰先標牒經.具云「以十種智成就法故,得彼內法,生如來家」。言【障淨勝者】,即論牒前論釋.【謂滅三地】下,疏取意釋論.若具.論文言「云何於如來家,轉有勢力.依止多聞,智障究竟故.除滅智障攝勝故」.今疏已釋。
【上之二段】下,釋論【念通達佛法】.即以前釋此也。二處皆念通達佛法,佛法即力無畏等。
【五地中等】者,即經「善清淨深心思覺」。
【三種大悲】者,即「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因緣生滅」。
【七中二句】者︰「一、大慈大悲不捨眾生.二、入無量智道」。疏云【以無量眾生界故入無量智道】者,全是論文︰入無量眾生界是彼初句.無量智道是彼第十六句。以與此相應故.應具二十句十對。第二句云入無量諸佛化眾生業.三、入無量世界網.四、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餘廣如彼。
「經」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
第二、淨忍分.有十五句分三︰一、十句正明無生忍.二、四句明無生忍淨.三、一句結得忍名。然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即正明中意。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猶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即淨忍中意。前一猶通諸地.未得於後,不稱淨忍。
淨忍分有二︰先總科.後【然無生】下,就類明忍.成前三段之中前二段也。
一、正明無生忍中,言【一切法】者,總該萬有理事之法.【入】即證達。以歷事難窮,略陳其十。十中相從,為四無生︰(一)前七為一,名事無生.後三各一.(二)自性無生.(三)數差別無生.(四)作業無生。四中︰事無生是破相.自性無生是破性.數差別無生是因泯.作業無生是果離。即前二破相入如.後二證實捨相。若寄位︰事無生是加行.自性無生是正體.作業無生是後得.數差別無生是通始終。又四中︰約法性收,不出真妄.妄法本空稱曰無生.真法離相亦曰無生。依佛性等論,說三性無生.如初會說。
【正明無生忍】下,疏文有七︰一、釋初總句入一切法言.二【以歷事】下,總科.三【四中】下,顯功能.四【若寄位】下,約位.五【又四中】下,出體.六【依佛性論】下,指廣.七、事無生下,隨文解釋。
(一)(二)︰可知。
(三)顯功能中︰然相實名事.泯事入理,名事無生.良以無生緣起成事.是故泯事即是無生.故能破相.即遣有相也。【自性無生是破性】者,破遣有性也︰法體名性.以一切法各有性故.泯性入如,名性無生.良以無生緣起成性.是故泯性即是無生。【數差別無生是因泯】者,即離因相︰因有始終,三世分異,名數差別.證實返望,本無此數.名數差別無生.故地持云「不知無言自性事故,三世差別.以知無言自性事故,三世中一切平等」。【作業無生是果離】者,即離果相︰果位業用,名為作業.證實以望,無業可得名業無生.是故結云【前二破相入如.後二證實捨相】.一破有相.二破無相.二俱破相.二俱入如.三四皆證實並捨相。如文思之。
(四)約位中︰捨相入實,故是加行.性相雙遣,故為根本.用是後得,於理必然.三通始終三世別故。
(五)出體中,大同第六三性.但合為真妄耳.則妄通依他遍計.真唯圓成。
(六)指廣者,即三性分別。言【佛性論】者,即彼三性品.論云「由有三性故,說不了義經.達三性者,自然顯了,名了義經」.如經中說.若人得無生法忍則不退墮。問云︰此言云何成立。答曰︰由三性故,則得成立.如來約分別性故,說本來無生忍.約依他性故,說自性無生忍.約真實性故,說惑垢苦本性無生忍。釋曰︰若取文顯︰初一似約遍計,以云本來無生故.第二同約依他,以論云自性無生故.後二約圓成。以第三約位,有垢淨故.第四約佛,明所證故。細而尋之︰初一修成有依他故.本有即圓成故.約位亦從緣故.佛所入處緣起遍故.又本來無生,該下文故.故疏更不廣釋.但指前文第二經疏。
(一)事無生中︰前四不增,正顯無生.後三不減,亦即無滅.法本不生,今則無滅.以初攝後,皆曰無生。
別言七者,為治七種實故。實者,隨相執定故。先明前四︰一、淨分法中本有實︰謂計自性住性為事物有.今為治此,故云【本來無生】.本性離故.先若有生,後應滅故。二、新新生實︰計習所成性為實.治此云【無起】.從緣起故。三、相實︰即計前二性所生行相.治此云【無相】.前二能生無故。四、後際實︰謂計於佛果,後際出纏.治此云【無成】.真如出纏,非新成故.菩薩成佛時,煩惱作菩提故。上四初一自性住佛性.次二引出.後一至得果性.又此四展轉釋疑可知。五、先際實︰謂對佛果後際.眾生煩惱為先.治此云無壞.煩惱即空無可壞故.菩薩未成佛時菩提作煩惱故.染淨和合以為眾生。前遣淨分.此遣染分。又前即不空藏,此即空藏,皆不可得。六、論云.盡實諸眾生者︰謂執眾生念念盡故.揀上煩惱故.特云諸眾生.故上經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歸盡」.治此云無盡.其性如虛空故。七、論云.雜染實淨分中者︰謂修行位中轉染向淨.治此云無轉.若定有實不可轉故.論經云不行.謂能轉之行不可得故。
(七)正釋經文中二︰先總.後【別言七者】下,別。
總中︰言【後三不減,亦即無滅】者,略有二意︰一者是無生中別義.故次云以初攝後,皆曰無生。二者亦應名無滅忍.即如前疏中說.今亦從總但云無生.然此無生滅即不增減真如.別是此地之所證故。
別釋者︰隨相執實,即是所治.欲顯無生,反立七實.然文含二義︰一者此之七實,通於凡聖.故疏但按文釋。二者,約位分別.於中有二︰先明前四為遣初地已上.後三為遣外凡解行。前中又二︰先別明.後結束。
前四中︰【淨分法中本有實】者,是論.【謂計自性】下,疏釋︰先舉所治.【今為治此】下,引經為能治.下七皆然。此初多約初地.【自性住性】,即第一義空.以初證故.若謂有物在於心中,為事物有,故為所治.故今治之.【本來無生】.無生豈是事物有耶。言【本性離故】者,疏釋經文無生之義。【若先有生】下,反以成立.即淨名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新新生實】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修道漸增說為新新.能治中言【從緣起故】者,以從緣起,起即無起。
【相實】者︰即第八地至十地.無功用相是上二相.智無功用是集起相.無生理現是本有相。
【後際實】者︰佛果究竟為後.果即菩提涅槃。能治中︰【真如出纏】,釋無涅槃實.【菩薩成佛】下,顯無菩提實。
【上四】下,後結束.有兩重︰初重約三佛性.三佛性義至十地更明.大旨可知。後【又此四】下,展轉收束︰謂何以知無本有實,新熏無成故.何以知無成,二相不可得故.何以知不可得,菩提涅槃亦離相故。
釋後三句.遣地前執︰初即煩惱。二、即生體.是有為故。三、通上二亦即是業。
初句治中云【煩惱無可壞】者,是性空門.【菩提作煩惱】,約妙有稱實門。【染淨和合以為眾生】者,此中染即煩惱.淨即如來藏.即以不生不滅和合,名為眾生。上明不生不生.今辨生滅不生也。【又前即不空藏】者,以佛性妙有故.【此即空藏】者,不與煩惱相應故.今二藏雙遣云皆不可得。
【上經云】下,即須彌頂上偈讚品善慧菩薩偈.以上半為所治.下半其性如虛空,故說無有盡為能治。餘並可知。所以先遣地上者,正此所證故.從細至麁故。又後舉地前以麁況細.麁未證性此應合有.今不可得.況於地上佛性之性。
「經」無性為性︰
(二)【無性為性】者,即自性無生.此則顯詮.論經云非有有性者,明非有彼定執自性.此則遮詮.遮顯雖殊,義旨不異。無性即是法無我理.此理既以無性為其自性.則自體無性.非是先有今無.亦非全無真體.故云為性.以前觀事無生,正忍此理故.故論云.彼觀事故是此忍.不得言無。斯則非有非無,以顯中道.此二亦不二.又此理亦非所觀事外.故論云「所有觀法無我理,無二相故」.斯則非即非離無二為中道義。
【無性為性】,此自性無生中有三︰一、會二經.二【無性即是】下,釋文.三【斯則非有非無】下,會中道。
一、會二經者︰非有即是無性.有性即是為性.故云【義旨不殊】。
二、釋文者,先釋無性︰執法有性,名之為我.如地堅性、水濕性等.以無我故,名性無生。言【非先有今無】者,揀斷滅無.中論云「先有而今無,是則為斷滅故」。【亦非全無真體】下,釋為性字.於中二︰先反立.次【以前觀事】下,順成妙有.【故論云】下,引證。言【觀事】者,此無我理,是四地乃至七地所觀事故,明知是有.又是所忍法故.若無所忍則無如可證。
三、會歸中道者,有二中道.而文三節︰(一)正立二種中道.(二)【故論】下,引論證.(三)【斯則】下,結成。
(一)正立二種中道者︰一、非有非無為中道︰無性則非有.為性則非無.既即以無性為性,故云此二不二.即以性無體有,為真諦中道。二【又此理】下,不即不離為中道︰即事顯理為二諦中道.七實皆事.不之一字即是於理.斯即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今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也。
(二)引論證者︰上疏家立二中道,皆因論主無二相言.由無二故,法無我理,得為諸法自性無生。遠公破古人言,觀心與法無我理,心境不二,非也者.實如所破。
「經」初中後際,皆悉平等。
(三)數差別無生︰於三時中,染淨法不增減故.謂先際非染增淨減.後際非淨增染減.中際亦非半增半減.以知三際皆空,無自性故。然準瑜伽︰前三句約三世.此中約位以明三際.故論就染淨明之。
數差別無生者,疏文有二︰先正明.後【然準瑜伽】下,揀濫。
正明者︰即正證無增無減真如.若隨相說,前際染增淨減.後際淨增染減.中際半增半減.今約理性空,故並非之。
揀濫者,濫前三句故︰前三句者,即第四後際實.第五先際.第六盡實.正約眾生當中際故.故今釋云.此明三世,約時辨異.今此約位以明三際.前際即七地已前.後際即九地已後.中際即當八地.雖約位有殊,而體無增減。又前三先際唯染.後際唯淨.中自約生。今之三際皆通染淨.又不同也.故疏結云。論就染淨明之。
「經」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
(四)作業差別無生︰果位作用,名業差別.【如智】貫之,則無差別.無差別即是無生。下【如】是理如.上【如】是智如.智如於真理,故無分別.此智是佛究竟【入處】。今菩薩證如,同佛入處.故論云「於真如中,淨無分別佛智故」。
作業差別無生,疏文有二︰先正明.後【如是四種】下,總結。
正明者︰引論正證同佛入處.以論經云.真如無分別.入一切智智故.故今疏用佛智釋之。若直就今文,但是八地自無分別智耳.要無分別真智方入,非是俗智能入無生。
總結者︰以論云如是無生法忍觀示現故.今迴其文.論意云「此中廣說無生理」者,成於此地無生觀故。
「經」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
二、明無生忍淨︰【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離障.【無所取著等三句】,顯治。
離障者︰論云.示現行遠離.謂契實捨妄,名行遠離.揀非心體離也。所離一切,略有二種︰一、離心者︰離報心憶想分別.謂第八異熟識.轉現遍行亦不行故。二、離意識者,離方便心憶想分別.論云「離攝受分別性想故」.謂六七識及中心所等亦不行故.是則心行處滅名離一切想。
顯治者︰上但明所治非有.今明能治不無.故論云「想者.遠離障法想.非無治法想者」.治即無分別智。所以明此,有二義故︰一、揀異斷滅外道無想,二乘滅盡故.二、揀異如來,尚是照寂,非寂照故。故云.此想於下地有三種勝︰一、無功自然行︰故云【無所取著】.謂無取果心.任性自進故.此顯治妙。二、遍一切法想︰故云【猶如虛空】.此顯治廣。三、入真如不動自然行︰故云【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此顯治深。此則入於起信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故云【入一切法如虛空性】.然論云「不動自然行者,任性趣故」.非謂有彼自然行心.故上離即止.此治即觀.無功雙運.唯證相應.勿滯言也。
忍淨中文二︰一、離障、二【無所取著】下,顯治
一、離障者:謂【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總為離障.疏文中︰先釋離字.後釋所離之中,心意識三,別為兩類分別想字,通其二處故先牒之。
(一)離心者,牒經︰謂【離報心憶想分別】,此即以論釋經心字.然論具云「報分別境界想.攝受分別境界想」.其報分別境界想,正釋心字。【謂第八異熟識】下,疏釋論︰異熟識是報心故.彼七地中修無漏因,感此變易異熟果體,即是報心。言【轉現遍行亦不行故】者︰轉現二字,即起信論,以第八賴耶有其三細,謂業轉現。業相最細菩薩地盡方能離之.今得此忍轉現不行.即見相二分亦不行也。言遍行者,即唯識等論,第八賴耶與心所俱,唯有遍行五耳.謂觸、作意、受、想、思。今與此忍相應斯亦不行.故疏總云轉現遍行亦不行故.而云亦者如入滅定前七不行,第八持身。今八二分亦復不行,顯轉深也.即是經中離心分別想。
(二)離意識者,牒經二字。【離方便心憶想分別】者,是疏取論意釋經︰意為第七.識即前六.此之意識是異熟生但名方便。【論云】下,以論證上方便之義。言【攝受分別性想】者.第七內攝受.六識外分別.此等王所居然不行。【謂六七】下,疏釋論意及與經意。謂六七識即是心王及中心所者,六七二識所攝心所,一切不行.故結云.心行處滅.不同七地猶有觀求之心也。
二、釋能治中,疏文有三︰(一)結前生後.(二)【所以明此】下,彰立所以.(三)【故云】下,別釋文相。
(一)結前生後者︰先正明.【故論云】下,以論為證.此之論文,亦是揀濫︰上云滅一切心意識分別想,但是滅障法想。障法想者,即有分別觀解之想.有治想者,即無分別智.是則別境五中,慧所不泯,但無分別,上言不行耳。
(二)彰立有治想所以者︰一、揀凡小︰此是揀劣.【外道無想】,無有此慧.【二乘滅定】,亦無此慧.想受盡滅故.故此比於滅定,彼所行者,此亦不行,如前一切心等。彼所無者,此中則有,謂無分別智。二、揀如來.即揀勝.未亡無分別智故.故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八地無生.亦照寂故.若得寂照,即同佛故.是故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含如正慧.依此地中有其三義︰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有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今此未盡故說非無。
(三)別釋文相者︰然總將此論釋有治義.下釋三勝︰【一、無功自然行故】者,即是論文。【謂無取果心】者,疏釋經文。【任性自進】,是疏釋論︰觀心純熟,不假作意,任運趣果.名任性自進.無取自進故名為妙。二、空遍一切,故名治廣.顯無生智無不遍矣。三者【入如】而行,故深。
【此則入於】下,以起信意總收上義︰起信所入,即是本覺故.論云「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釋曰︰今入虛空,即入法身本覺也。下引論會釋.結成無生法忍之止觀耳。
「經」是名得無生法忍。
三、結得忍名.可知。
「經」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
第三、得勝行分中二︰一、明深行勝,對前彰出。二、佛子.此地菩薩下,發起勝.對後彰入。
一、深行勝中亦是攝童真住.文中二︰(一)結前生後︰(二)【為深行菩薩】下︰正顯深行。
(一)結前生後者︰以入第八地,是結前入位.生後深行,為所依故。
(二)正顯深行者︰<一>法.<二>喻。
<一>法中八句︰【為深行菩薩】總相.位行玄奧故。餘七別相︰一【難可知】者,即難入深.正是對下彰出。二【無差別】者,同行深.與諸無漏淨地菩薩同故.如麥在麥聚.故難知差別。三【離一切】下,境界深.分齊殊絕故.由所取相離,能取相不現前故。復言【離一切執著】者,護此地一切所治障想故。四【無量無邊】,即修行深.自利無分量.利他無邊故。五【一切】等,明不退深.二乘不能壞其勝故.前句當相辨大.此句寄對以明。六【離諸諠諍】,即離障深.謂離功用障故。七【寂滅現前】,即對治現前深.以證真如為能治故.一切寂滅。上七別中,相從束為三分.能離前地四種惱患︰謂初三明此地境分殊絕.離第四微細想行過.謂求如來智猶未息等。次二明正行廣大.離前第三化生勤方便過.謂十無量等猶有勤故.後二明離障寂滅.離前二過︰一、離第二淨地勤方便過.即前修無功用,日夜常修及行住坐臥皆起道等。二、離第一有行有間發過。此之四過如地持說.瑜伽名四災患.義次亦同。
【餘七別相】下,疏文有二︰一、隨文釋.二【上七別中】下,總收束治障。
一、隨文釋者︰七中︰一明七地不知.故云【正是對下彰出】。二即就勝彰等.等於得八地人。三正示勝相.故云分齊殊絕.即分齊境也.故下總束三句.為境分殊絕。【護此地一切所治障想】者︰護防也.捨也.此是論主別釋此句.揀於上二。恐有問言︰但離相想,於義已足.何須更離一切執著.故今通云.以上相想言通善惡.今明除所治障想.謂貪求佛法故。論經云.離一切貪著.非除能治無分別智想.以此治想,為能護故.如上淨忍分中,無所取著也。四即二利行體.五即寄對顯勝.不可形奪退其勝相.云不退也.故合上二句為正行廣大。六離功用之動.七有報行之治.故合以為離障寂靜。今經但言寂滅現前.論經云「一切寂靜而現前故.真如一切寂靜現前故」。釋曰︰上句教道寂靜.下句證道寂靜.故疏云「以證真如為能治故,一切寂靜」。其一切言即含教也。
二、總收束治障者︰束七為三︰初有三句,二三皆二句故。言【四種惱患】者︰第一有行有間發過.第二淨地勤方便過.第三化生勤方便過.第四微細想行過.此之四過從細至麁.經中說治從麁至細,故下喻中從細至麁︰
【離第四微細想行過】者,此最麁也︰【求如來智慧】既未休息,即是惱患.今相想斯絕,故無此患。
【三、化生過】:言【十無量等】者,既求十對化眾生業,名勤方便.今自無分量、利他無邊,離於有無二邊,故無此過。
【後二離障寂滅.離前二過】者,此第三節︰一離第二過,疏引上二文皆是勤方便︰一、即前彼障對治中修無功用行。無功用行即牒前科文.日夜常修即是牒前論經。若今經云「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智慧」。釋曰︰常勤修習即日夜常修。二、及行住坐臥皆起道等,即引第三雙行勝中,二行雙無間文.言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釋曰︰既修無功即是淨地勤方便.未能任運無功,故成其過.一念止觀雙行亦未息行心,故皆成過。
【二、離第一有行有間發過】者︰此第三節復離此過.若遠公云「謂七地中十方便慧發起勝行無功用心,名為有行有間發」。釋曰︰發即發起.若以十方便為有行,此行最麁.又無功用心即淨地勤方便,則似義重。今治即前信勝及作大義,皆有行發起。而言有間者,約修無功用,未得任運無功用.則有功用之間耳。又上通說第三二句通離二過.亦得離障離有行有間發過.寂靜離淨地勤方便過.以離過寂靜返覆相成故合為一.雙治二過。
「經」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
<二>喻中,文有三喻.《一》滅定喻.《二》夢寤喻.《三》生梵天喻。從後次第喻前三段.為順治障,從細至麁故.法中顯深故,從麁至細。三中各有喻合︰
《一》滅定喻.喻前離障寂滅︰
喻中︰那含羅漢,心解脫人,多能入之.九次第定,當其第九.故云乃至。【動心息】者,謂所依六七心王已滅.能依心所憶想自亡。
滅定之義,前地已說.法界品更明。言【能依心所憶想自亡】者,以論云無彼依止,故為此釋。
合中︰住不動地,合入滅定.【即捨】已下,合動心止息.【即捨一切功用行】者,過所治故.【得無功用法】者,明得彼治法故.【身口等息】者,以得無功用法自然行故.即同前無所取著。離第一有行有間發過。【住於報行】者,文含二意︰一、亦成上示現得有功用行相違法.謂得無功用地故.此約教道.同前無所取著。二者謂善住阿賴耶識真如法中故.此約證道.同前入一切法如虛空性.即離第二淨地勤方便過.不同前地修無功用故云報行。報行者,前地所修報熟現前故。住真如者,以本識有二分︰一、妄染分,凡夫所住.二、真淨分,此地所住.由住真如,故捨黎耶之名.又佛地單住真如,不云黎耶真如.今為有變易報在,是故雙舉.則黎耶言約異熟識.如來但名無垢識故。
合文分三︰一、正合經文.二【離第一】下,結成離過.三【住於報行】下,別釋。
一、正合經文中︰【捨一切功用行】者,牒經.【過所治故】者,即論釋。謂所治者,即七地中功用之心.【得無功用法】者,牒經.【得彼對治法】者,論釋.以有八地無功用無分別智為能治故。【身口意等息】者,牒經.【以得無功用法自然行】者,論釋.以自然行不作意,故云身口等息.非謂不行行故.云自然行也.如船乘風入海,但見不施功,非船不進.故疏引淨忍分中【無所取著】以為證成.故前論云「非無治法」。
二、結成離過者︰即結上合意。
三、別釋能治︰此牒經.下疏釋前意。明【教道】者,無功無分別智,可寄言故。後約證道,正證真如故。證道有五︰一、舉論.二【此約】下,引例案定.三【即離】下,明所離過.四【報行者】下,釋經報行.五【住真如】下,重釋論文.而有二意︰一、雖舉賴耶,但取真如.以第八地捨賴耶名故.故唯識云阿羅漢位捨。釋曰︰大乘第八地同於羅漢.以捨分段出三界故。二【又佛地】下,存其賴耶.則顯譯論不善用名.以第八識有其多名故.賴耶但是局凡位故.異熟直至菩薩地盡.雖同第八.不應存賴耶名耳。第八名別,已見上文。
「經」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
《二》夢寤喻.喻前正行廣大。論云【示此行護彼過想者.離彼化生勤方便過故.有正智想者.非無此地無功智故】。如從夢寤,雖無夢想,非無寤想.但此行寂滅,故云所作皆息。合中勇猛約心.精進約行.合上方便.並是功用.【二行】已下,出所息障.依內證清淨,生死涅槃,二心不行,名二行不現.如彼寤時,此彼岸無.依外緣境界受用念想不行,故云相行不現.即離化生聖道等想,如彼寤時人船俱無。合中見人墮河.喻中身自墮者,眾生病即菩薩病故。
夢寤喻中文五︰一、舉前所喻.二【論云】下,顯喻意.三【如從夢】下,釋喻相.四、【合中勇猛】下,釋合.五【合中見人】下,會通喻合。
一、舉前所喻者.可知。
二、顯喻意者.意明護過.所護過異.大意是同.謂【護彼過想】,同前捨一切功用行.【有正智想】,同前得無功用法。
三、釋顯喻相者.即喻前意︰【雖無夢想】,喻護彼過想.【非無寤想】,喻有正智想。從【但此行寂滅,故云所作皆息】者,通妨︰妨云.若有正智,何以文云【所作皆息】.答意可知。
四、釋合者︰但顯護過化生勤方便不行耳.以內證釋二行不行,如覺無二岸.以外緣釋相行不行,如覺無人船。船即化生聖道。餘略不合者,具即以菩薩合前有人,謂七地菩薩.至不動地合覺寤也。
五、會通喻合者︰可知。
「經」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三》生梵天喻.喻境分殊絕。合中︰初正合.下地心意識不現,合欲界心不現行也。所以不行者,得報行故。此離微細想行過.故論云「此說遠離勝也」。後【此菩薩】下,舉勝況劣︰謂佛等不順行世間,一分心等尚不行.況順行世間一分心耶。佛心等者,即七地求如來智心也.此中但況世間.亦應以大況小.大尚不行況小乘耶.則若世若出世、若人若法、若因若果、若智若斷,皆不行也。
生梵天喻中分五︰一、舉所喻.略不釋喻。二【合中】下,釋合文.即經住不動下文。三【所以不行】下,論釋不行所以.明有治故.經文略無。四【此離】下,明離過患。五【後此菩薩】下,別釋。此菩薩下,舉勝下經︰【謂佛等不順行者】,以論云「此中順行不順行二分心等,佛等不行故」.謂一心中分染淨二分,以淨況染。從【則若世】下,疏束成對.略有四對.兼於大小則有五對︰【若世】者,即經「況復起於世間之心」.【若出世】者,佛等心也.【若人】即佛菩薩.【若法】即菩提涅槃.【若因】即菩薩.【若果】即佛.【若智】即菩提.【若斷】即涅槃。小雖經無.對菩薩有.論文具之.論云「佛等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別故.大乘小乘中眾生法差別故.眾生是人.無學學差別.佛等涅槃差別.應知︰是中順行者,順行分中心等不行故.如經一切心意識不行故。是中不順行者,不順行分中佛等不行故.如經佛心乃至涅槃心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別︰大乘中差別者,佛菩薩涅槃差別故。小乘中差別者,聲聞涅槃阿羅漢等差別故。大乘中眾生差別者,佛菩薩差別故。法差別者,菩提涅槃差別故。小乘中無學學眾差別︰是中法差別者,涅槃差別.無學差別者,阿羅漢差別.有學差別者,阿那含等差別。如是等皆悉不行故」。釋曰︰恐欲知論,故復委出.亦不出於上之五對.然論差別之言,一一事中皆有差別.如有學中有三果四向等,菩提有多種菩提等,非全所要,故疏略之。就出世中遍多舉者,出世易著,今無著故。
「經」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二、明發起勝行︰此下亦是攝尊重行.因勸起行,皆尊重故.勝亦尊重之義。文中四︰(一)說主總敘.(二)作如是下,正顯勸辭。(三)佛子.諸佛世尊下,顯勸所為。(四)佛子.若諸佛下,彰勸之益。
(一)說主總敘者︰願即勸因.如第三勸中.論云本願力住故者,迴文未盡.應言住本願力故。【諸佛世尊】下,總顯勸相︰諸佛所以與智勸者,轉彼深行樂足之心,令入法流門故。【法流】者,決彼無生止水,令起無功用行河,任運趣佛智海.即以能趣為門。又法流者即是行海。言【與智】者,有二意故︰一、現與覺念,猶彼意加.二、令起修取,故名為與。下之七勸皆佛智攝.故但云與智.前地未淨此忍故此方與.以得此忍攝德本故.一與之後不復欲沈。
【迴文未盡.應言住本願力】者︰謂安住本願,利眾生故,得諸佛勸.遠公按論釋云︰本願住三門分別︰一、解本願︰從前七地來,同求此地無生忍故,亦為本願.二、釋住義.三、說住之意。
二、釋住義中︰得已心息,更無去意,故名為住。然住不住,略有四種︰一、觀入分別︰始時不住.終則樂住.從前地來,求趣無生,以未得故,所以不住.今此得之,樂著故住。二、起用分別︰始得樂住.終則不住.今此始得,樂寂故住.以佛勸起,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別︰始終常住.謂佛菩薩隨所證入無暫捨故。四、就用分別︰諸佛菩薩一切不住.常就世間利眾生故。今言住者約前二門。
三、說住之意有二︰一、顯此地所得深寂難捨故.二、明諸佛勸說所以。
釋曰︰上遠公之意,順論解釋,非不有由.今以此經本願力故,明其本願是勸之由。以此釋論,應言住本願也.住忍須勸,是下勸益中辨.又由經住故,勸意則有.故疏釋云︰決彼無生止水,令起無功用行.無生止水即住忍義。若將本願力住為住忍者,非經論意。
【下之七勸】下,通妨難.乃有四重︰一、有妨云︰下之七勸,義相不同.何以此中但云與智.故此通云.七不出智。二【前地未淨】下,問云.佛慈平等,何以偏與此地菩薩.通意可知。三【以得此】下,復有問言.何以要得此忍即與智明.答意可知。四【一與】下,復應問言︰九十已得何不與耶.得已不失.故不重與。
「經」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
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捨於此忍門。
(二)正顯勸辭中有二︰<一>讚︰<二>【然善男子】下,勸︰
<一>讚者︰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二>勸者.於中有七︰《一》勸修如來善調御智.《二》勸悲愍眾生.《三》勸成其本願.《四》勸求無礙智.《五》勸成佛外報.《六》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七》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遠公攝七為二︰前六舉多未作,轉其住心.後一明其少作能成,增其去心。經無此文.論似有意.於理無違。今攝為三︰前三勸其下化︰初一化法.次一正化.後一化願。次三勸其上求︰初一折其所得非勝.後二引其求佛勝果,若外若內。最後一勸,總結多門.以所作無邊,別說難盡故。然七皆含轉住增去。
《一》勸修如來善調御智有三︰一、明多未作:以未得修十力等教授眾生法故.二【汝應】下,勸令修習.三【勿復】下,莫捨忍門。然捨有二義︰一、若以放捨身心住此忍門,斯則不應.故云勿復。是以論云︰若不捨此忍行,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此令捨著。二、全棄捨則所不應.故論云︰依彼有力能作故.故云勿復放捨.此令依之。
勸中有七者,如文.亦有總名︰一、自德未成勸.二、生願未滿勸.三、本願未充勸.四、自德未勝勸.五、化業廣大勸.六、自己所得法門未窮勸.七、少作能成增進眾德勸。疏文有四︰一、列七名.二【遠公】下,敘古釋.三【經無】下,辨違順.四【今攝】下,申正釋。【然七皆含轉住增去】者,正揀遠公︰前六轉住,後一增去.如初願中,勿復放捨,即是轉住.令勤精進.豈非增去.餘可思準。遠公亦攝前六為三對二利.初對︰一、自利未滿.二、所化未出.第二對。三、所化未滿.四、自德未勝.第三對。五、化業未勝.六、己德未窮。亦是一理。初勸可知。
「經」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二》勸悲愍眾生中三︰初明自所得忍.二【然諸】下,明他無忍起過︰在家多有煩惱.出家多起覺觀,皆是眾生無利益事。三【汝當】下,勸起悲心︰悲心依上而轉。
【出家多起覺觀等】者,皆是論意.意云︰出家斷除煩惱,不與之俱.為斷此故,未善方便,故多覺觀.或起惡覺.乃至不忘善覺.故言悲心。【悲心依上而轉】者,釋論.以論初云「依彼眾生無大利益事,現起煩惱.使彼在家出家分中,深著煩惱眾生轉故」.故是大悲依彼轉也。
「經」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三》勸成其本願中.願有二種︰一、依廣心.下化眾生。二【皆令得】下,依大心.然有二義︰一、令他得.二、令自得。自得佛智,依此智行,能廣利故。
「經」又善男子.此諸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
《四》勸求無礙智中有三︰初法性真常,定其所尚.次【諸佛】下,奪其異佛,勸其上求.以有深無礙智,大用無涯,方不共二乘故。後【一切】下,抑同二乘令不住忍.三獸渡河同涉理故.功行疲倦.趣寂為垢.故應勿住。
初言【定其所尚】者︰所尚即無生法忍.所忍即諸法實性.故三地中,名八地為一切法如實覺。【法性】即實相真如.理無廢興.故云「出世不出不異」。言【以有深無礙智】者,即下偈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意云甚深無礙智為世尊耳.對下同於二乘.故此不共。言【抑同二乘】者,此一乘旨二乘絕分,非是共理.約寄位中勸其莫作,故抑令同。下三獸度河亦是抑耳.河即是通理.如身子自領解云「我等同入法性故」。【功行疲倦】者,此下是論意.斯則三乘皆功行疲.欲趣於寂是菩薩垢.故論云「依不共義功行疲倦,彼垢轉故.謂依轉進」。
「經」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
《五》勸成佛外報中,舉身相等六,皆是化生事業.若成就此法,則有力化生.故勸修成就。
「經」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應修行成就此法。
《六》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中有三︰初明其所得未廣.次【善男子】下,示佛無量勝行。【無量入】者,所入法門差別故。【作】是法門業用.【轉】是業用上上不斷。後【汝應】下,結勸。
「經」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
《七》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中二︰先舉三種無量.即淨土中三自在行。後【悉應】下,結勸︰明少作在。既言悉應通達,明少分觀察.即能成就.去佛非遙.此同德生勸於善財,勿以少行而生知足.故云無量。
【三自在行】者,即三世間自在耳。
「經」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
(三)顯勸所為,令起智業故。
「經」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四)彰勸益中,亦是所為.為是故勸.於中二︰<一>明不勸之損.故不得不勸。<二>以諸佛下,彰勸之益.是故須勸。
<一>明不勸之損.故不得不勸有二︰一、自損︰既【不與智】,即入涅槃.故應須與.故論云「即入涅槃者,與智慧示現」。二者損他.不利生故。問︰始行之流,尚修無住.豈深智地,取滅須勸.頗有一人,佛不與智,便取滅不。答︰有四義故,是以須勸︰一、為引斥定性二乘.明菩薩此地大寂滅處,猶有勸起.況彼所得,寧為究竟。二、為警覺漸悟菩薩樂寂之習。三、為發起始行無厭上求。四、為顯此地甚深玄奧難捨.所以須勸。但有此深奧法流之處.必有諸佛作七勸橋.故無一人便取永寂。又設佛不勸亦無趣寂.為顯勸益,假以為言。
【問︰始行之流】下,此下問答,通對不勸之失,勸益為問.先興二問.下具二答︰先以四義答須勸.答初問可知。後【但有此深奧】下,答第二有無問.今此答云.定有佛勸,無有無勸。此自有三︰一、正明無有無勸而趣寂者.二【又設】下,假設以明.三【為顯】下,結上不勸之損言耳。
「經」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
法中三︰
《一》牒前與智,彰益之因.故論云「彼行中攝功德因勝故」.云何勝.諸佛同作教授說故。
【論云.彼行中攝功德因勝】者︰彼行即無生忍行.由有忍行故佛與智.此二皆因.此因皆勝.故能攝德.正以與智而能攝德故.疏論但以與智為因.轉推得智之因,復由得忍。
「經」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出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譬喻分、優婆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二》起行速疾。
「經」何以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
《三》釋疾所由:謂先唯一身,故長時劣此一念.此地身等無量,故一念頓超.有十一句︰前十別明.後【住無量身語意業】下,總結。十中︰初六依教化眾生.次二依自集助道.後二依障清淨。十中︰一、多身隨現︰所以多者.論云「一切菩薩身,信解如自一身故」。謂智契同體,故能即一為多。此實報能為,不同前諸地變化.此對前一身.餘音聲等,對前起行,類亦無量。二、圓音隨說.三、隨所知智.四、隨取何類生.五、隨應以何國.六、隨其教化何類眾生.七、隨供養集福德助道.八、隨入何法門,集智慧助道.九、隨神通障淨.十、隨智慧障淨,故能處無量眾會,隨機說法。皆言隨者,隨宜非一,釋無量言.故隨時之義,其大矣哉。後、結釋中,先結.謂起行眾多不離三業.後【以不動法故】者,釋由無相無功,無有間斷.故相用不動任運集成。
【十中一多身隨現】下,上通相料揀.此下隨句別釋。釋此初句,疏文有四︰一、標舉︰即是經中今住此地,得無量身。二【所以多】下,舉論釋多所以︰信解即是勝解.勝解印持一切菩薩,即是我身.故有多身。三【謂智契】下,釋上信解為一所以︰前來諸地雖有信解,未與理冥.今與理冥故成多身耳。四【此實報】下,釋通妨難.難云︰前之初地百身.二地千身.如是漸增乃至七地,有百千億那由他身.何得言一。故今答云︰彼前多身皆云示現.即變化為.非實報得.以前七地功用分別未捨離故,不能合法.凡所為作名心自在.非法自在.是故不得就法說多.此地功用分別心息契合法界.凡所為作名法自在.以法門無量,隨法論身,身亦無量.舉身既爾.餘可例知。
「經」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
喻中︰船喻彼行速疾。論云應知因勝示現者。釋疾所由.船由入海故疾.行入無生故疾。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合中︰初合未至海,即前七地.次【到菩薩】下,合若至海,即第八地.無生之智亦是行故,名為【行海】。又頓能遍起,即深而廣,亦得名海.【無功用智】以合上風.【一切智境】,明其趣果。前喻所無.以無生智同佛智海,故喻不分。【本有】已下,合前校量。
第四、淨佛國土分者︰
問︰經中但云.大方便智,一切觀察皆如實知.廣說化生應形作用.瑜伽論中,十自在前,起智門後,但云得分身智.何以論主判為淨土分耶。
答︰淨土有二︰一、是能淨之因.二、是所淨之果.此有二對︰一、相淨果,謂寶嚴等.以行業為因,謂直心等。二、自在淨果,謂三世間圓融等.以德業為因,謂淨土三昧等。今約後對.然淨土行業,始起在凡,滿在十地.淨土德業,始起不動.終在如來。
淨土分中,先問答顯意︰初問.後答。答中二︰先開二門。後【今約】下,揀定.既約位釋成,始起於此.故偏有淨土分也。
「經」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謂觀世界成.觀世間壞。
文分三別︰一、器世間自在行.二、眾生世間自在行.三、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初是化處.次是所化.後是能化.具後二淨方名淨土。然初一多約能淨.後二多約所淨.文影略耳。
一、器世間自在行分二︰(一)總標舉.(二)【所謂】下,別顯其相︰
(一)總標舉者︰無功用智為能觀智.智所行境為所觀.方便善巧即無功用因.在於七地修無功用,今得自在。
(二)別顯其相者,有五種自在︰<一>隨心欲.<二>隨何欲.<三>隨時欲.<四>隨廣陜欲.<五>隨心幾許欲。
<一>隨心欲者,【觀世間成壞】.論云.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故者.謂約能淨論隨.隨自心欲知即能知故.約所淨論隨.隨眾生心樂,欲見者,則現成現壞.不欲見者,則不現故。經云觀知,則唯約因.論主欲顯義兼於果,故云隨現.即轉變自在。下之四段,隨現準知。
【智所行境】者,即世界成壞.能觀智即下如實知.此總科。【方便善巧】下,別牒釋。言【即無功用因】者,由於七地得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修此無功故。
「經」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
<二>明隨何欲︰謂隨物欲知何業成壞,皆能現故。
「經」 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
<三>明隨時欲︰謂隨時長短即能現故.若約能淨即隨時智.如此世界,成二十劫.初劫成器.餘成眾生。壞亦二十.先壞眾生.後一壞器.並稱事稱理.名如實知。
「經」又知地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水火風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微塵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隨何世界中所有微塵聚,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隨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風界各若干微塵、所有寶物若干微塵、眾生身若干微塵、國土身若干微塵,皆如實知。知眾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塵成.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脩羅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塵成.得如是知微塵差別智。
<四>隨廣陜欲.彼能現故。文中三︰初知四大差別.即是廣相。次【知微塵】下,是知陜相.後【隨何世界所有地水】下,知能所成.即雙明廣陜相。
初、知廣相中︰【小相】者,非定地報識境界.【大相】者,定地境界.乃至四禪緣三千故。【無量】者,如來境界。上三是事分齊.皆以境界智知。【差別相】者,是法分齊故,以相智知.知其自相同相差別故.後類餘易了。
次、知塵中︰細者透金塵故.論經次云麁相者,隙塵故。差別同前。【無量差別】者︰一塵之中,含多法故.塵之麁細,俱通定散,故不云小大。
後、知能所成中二︰先總知內外.二【知地獄】下,別明六道.斯即楞伽責所不問,意顯窮幽,又云無性故。
【初知四大差別,即是廣相】者︰謂知大分齊。
【小相者】下,散心所知,少故名小.定心所知,廣故名大.初禪量等四洲.二禪量等小千.三等中千.四等大千,故云乃至.量既遍等,故能遍緣。【無量相】者︰佛智稱事理之實,故無分量。【差別相者,是法分齊】者,若言大小即是分齊.知地堅相,水濕相等,名知自相.同無常等名知共相.二相皆是法分齊也。
【細者透金塵故】者︰俱舍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後後增七倍」。隙塵乃塵中最麁.無一極微獨處而住,故不說初.而七極微為一微塵,此亦最細,而名是通,故取第三透金之塵以為細也。言【一塵之中含多法】者,能造所造一聚而現.必具堅濕煖動色香味觸.故云多法。
【斯即楞伽責所不問】者︰謂大慧菩薩發一百八問云︰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咨尊中上。下問云︰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念增長等.列問竟。佛讚善。牒問竟.然後責其所問不盡云︰諸須彌山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旬由旬.乃至云︰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釋曰︰此即責所不問也。
「經」又知欲界色界無色界成.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壞.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得如是觀三界差別智。
<五>明隨心幾許欲.即能現故。文中二︰《一》約智知自在.《二》佛子下.約通明自在:
《一》約智知自在者:上即三界互望論大小.今即一界之中,自分大小.欲界中,人境為小、天境為大.色中,覺觀為小、無覺觀為大.無色界中.論云︰佛法中凡境為小、聲聞菩薩為大者,為揀外道妄取為涅槃故.特云佛法。如來所知一切三界,皆名無量相。
【佛法中凡境為小】者︰問.無色無色,無有分量,何有大小。答︰大乘之中許有色故.離世間品,明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香故.此有二意︰一、無麁有細.二、無其相色,有通果色故。
「經」佛子.此菩薩復起智明教化眾生.所謂善知眾生身差別.善分別眾生身.善觀察所生處.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成熟○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以智光明普現受生.如是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普於其中示現受生○此菩薩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剎眾會之中悉現其身。
《二》約通明自在.隨物現化.文中三︰一、隨機現化︰於中.初標能化智.次【所謂】下,明所知機.有三句︰(一)知身類不同故.(二)知隨身宜用方便異故.(三)生何等界能利生故。後【隨其】下,正明隨化。雖言現身,意在生處,故屬器界。二【此菩薩於一三千】下,明化分齊。三【此菩薩】下,明現自在.謂不動而遍猶月入百川。
「經」佛子.此菩薩隨諸眾生身信解,種種差別.於彼佛國眾會之中,而現其身.所謂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婆羅門眾中示婆羅門形.剎利眾中示剎利形.如是毗舍眾、首陀眾、居士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魔眾、梵眾、乃至阿迦尼吒天眾中,各隨其類而為現形。又應以聲聞身得度者,現聲聞形.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現辟支佛形.應以菩薩身得度者,現菩薩形.應以如來身得度者,現如來形。佛子.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隨諸眾生信樂差別.如是如是而為現身。
二、明眾生世間自在行.謂隨感能應調伏眾生自在故.於中三︰一、總明感應.二【所謂】下,別顯感應.於中顯化生行有二自在︰(一)化同物身︰沙門中現沙門形等故.即身自同事。(二)【又應】下,化應物心︰以身不必同其所化,即心自同事.故論云「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三【佛子】下,總結感應︰【如是如是】者,現類眾多故.若身若心無偏頓應.故論結云「自身心等分示現也」。
【以身不必同其所化】者︰如有居士欲見佛身,為現佛身.佛身不同居士,而隨其心樂名心同事。
「經」佛子.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
三、明智正覺世間自在行︰遠公云.若就行境,應名二諦自在行.今就行體,名智正覺.智於二諦正覺無礙,故名自在。今更一釋.以所知十身,皆是毘盧遮那正覺之體,亦得從境名智正覺.能令相作亦自在故。文中二︰(一)明第一義智.(二)此菩薩下,明世諦智。
(一)明第一義智者︰【遠離一切身想分別】離妄.【住於平等】住實。由自身他身不分別故住於平等。不分別言,非唯照同一性.亦乃能所照亡.論云:此不同二乘,第一義智示現者.以彼不得法空,不能即俗而真,非一異故。
【今就行體】者,以智正覺一切法故。
「經」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二)明俗諦智中有三︰<一>總知十身。<二>此菩薩下,令十身相作顯通自在。<三>此菩薩知眾生身下,別顯知相彰智自在。
<一>總知十身者,論攝為三︰初三染分.次六淨分.後一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大緣起法界分為十故.即染分依他、淨分依他,同依一實故。
染中三者︰初是眾生世間.次國土世間.業報身者,彼二生因,謂業煩惱.經略煩惱,故論具之。而云報者,業能招報,從果立名.若是所招寧異上二。然國土身合通於淨.且從一類以判為染。
次六淨分者︰總以三乘為淨分.於中前四是人︰菩薩及佛,但因果之異.次一法身是能證智.後一虛空身是所證法.故論云︰此三乘隨何智、隨何法,彼淨顯示.謂因法智殊顯三乘別.後虛空身是不二分者,通為二依,非染淨故。觀下別顯,多約事空,義兼於理。
【經略煩惱故論具之】者︰論云「是中眾生世間器世間,彼二生因業煩惱是染分故」。
【謂因法智殊顯三乘別】者︰智法有殊故三乘異.亦以三乘明法智故.二皆是淨。言【義兼理空】者︰無量周遍等皆兼於理.亦由此故為二所依。
「經」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
<二>諸身相作.皆先明相作所由.由隨機故。文中二︰一、別顯相作.略有四翻:云何法智虛空得為自身.入法智中,自然應現自己身故,令於虛空忽見自身,故名為作.作餘亦爾。二【隨諸眾生】下,總結例餘:上但舉四翻.理應具十成一百身.然自身即是菩薩.若將自望菩薩,別則有百一十身.故云則如是現。所以相作得無礙者,廣如懸談.今文略有三意︰一者由證即事第一義故︰事無理外之事.事隨理而融通.故此章初,先明勝義.二者緣起相由故.三者業用自在故.晉經偈云「菩薩於因緣和合中自在,乃至能隨意,為現於佛身」.今經略無此偈.論主但釋相作之意云.彼自在中所作攝取行種種示現者.謂彼正覺自在中作攝取眾生行.故隨心樂種種示現。
【云何法智虛空得為自身】者,此假問也︰法中理法,理法無形.智體虛空,皆無形質.不可作身,云何言作。答意云︰智證於法,自然應現.即是作義.亦猶體理成智,理寂無相,而成有知故。【令於虛空】下,通虛空作自。此三作自既爾.自作此三亦然.冥同理智及虛空故。
【所以相作】下,出其所因︰以經文中但云「隨眾生心之所樂故」.則唯是業用門,而無德相.故具出所以.例前可知。則經文中但有第二義.第一義略無。第二引晉經文證者,第二因緣和合是緣起故。上顯相作之因.論主但明相作之意.然隨眾生樂通因通意.意欲攝生故是意也.就隨意能作.即業用因。
「經」此菩薩知諸眾生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
<三>別顯知相中,十身為八.以三身合故.然其類例,應各具十.文或闕略.且從顯說︰
《一》眾生身有五相︰初三業生煩惱妄想染差別,此約總明三界.後二約上二界,即就報開別.若總開三界五趣則具十矣。
【若總開三界五趣則具十】者︰色身兼欲色二界.加無色為三界.集業煩惱為二.報身即五趣報.故為十也。
「經」又知國土身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
《二》國土身具有十相:前八一切相.後二真實義相。前中︰初三分齊相.即小中大千.次二染淨差別︰次【廣】,即寬陜差別,此略無陜.次二依住差別。真實中︰一重頓入名為【普入】.十方交絡,故云【方網】.又重重現故.多同初地。
【又重重現】下,雙釋普入及方網言︰塵能受剎.剎以塵成,亦能受剎.重重皆入.名為普入。既交絡入.九方入東.東入西時,帶餘九入西.入南時帶東,諸方而入於南.故成重重.即初地中如帝網差別故,為真實義故。
「經」知業報身假名差別.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假名差別。
《三、四》二段共有四身.皆云【假名差別】者,但有自相同相差別.假名分別,實無我人.餘亦假名。偏語此四者.業因尚假,苦果可知。聖人尚假,況於凡類。又三乘聖人,方能知假.佛德超絕,不得云假。
「經」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
《五》知佛身自有十相.餘之九身既是佛身.一一有此.則已成百.若更相作,則重重無盡。【菩提身】者,示成正覺故。【願身】者,願生兜率故.【化身】者,所有佛應化故.揀異猨猴鹿馬等化,故云應化.即王宮生身。【力持身】者,自身舍利住持故.上四於三身中皆化身攝。【相好莊嚴身】者,所有實報身無邊相海等.揀三十二等,故云實報.即三中報身。【威勢身】者,所有光明攝伏眾生故云威勢.即通報化。【意生身】者︰論云「所有同異世間出世間心,得自在解脫故者」︰同謂同類.異謂異類.世即地前.出世地上.謂若凡若聖若同若異,由得自在解脫故,隨意俱生.即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也.此通變化及他受用。【福德】者︰所有不共二乘之福,能作廣大利益因故.故種少善根必之佛果。【法身】者︰所有如來無漏界故.斯即所證法體故.離世間品十佛中名法界佛.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生義.含無邊德,生世出世諸樂事故。【智身】者︰所有無障礙智.謂大圓鏡智已出障垢證平等性故.次云此智能作一切事者即成所作智.彼事差別皆悉能知者即妙觀察智。此通四身。但兩重十身一一圓融,故異諸教。
【自身舍利住持故】者︰舍利梵言,此翻名身.若云舍利羅,此云身骨.論經名受神力身.此身是佛攝受眾生,留化神力.故出現品中醫王延壽喻,正喻力持身也。
【所有光明攝伏等眾生】者︰論經名「光明身」.故遠公云「善軟眾生慈光攝取.剛強眾生威光伏取」.故云攝伏。
【法身者︰所有如來無漏界故】者,即是論文.同於唯識轉依之果︰論云「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稀有大功德法.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釋曰︰此即釋其初句,今疏所用。諸漏永盡者,此即離彼相應縛義.非漏隨增者,此即顯離所緣縛義.性淨,揀異二乘無學有所知障,不名淨故.圓明,揀彼十地菩薩未圓滿故.具此諸義名無漏界。餘義可知。釋第二句,論云.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非諸世間喻所喻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此又是常.無盡期故.清淨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釋第三句云.此又安樂.無逼惱故.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是遠離煩惱障種.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靜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故得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釋曰:今此疏中,正用初句.義則包含.正取所證.能證四智,智身攝故.彼處通說.菩提涅槃二種果故.四智之義,頻見上文。言【此通四身】者︰智冥於理同法性身.大圓鏡智相應淨識能頓現於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現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起變化身.是則智身通於四也.又妙觀察智亦通四身.通觀四故。
【但兩重】下,通非圓宗難可知。
「經」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實抉擇相、果行所攝相、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
《六》知智身.有十一相,攝為三類︰初二【善思量相、如實抉擇相】約體分別︰初通聞思.二即修慧.俱通理教。次【果行相】,即因果分別︰行即是因,通於三慧.果唯證入,相離前三。餘有八智,皆約位分別.於中:初一是總.世間俗智名之為世.三乘聖智名為出世.又道前名世.見道已去名出世。五【三乘】者,於出世中大小分別︰小乘十智等.中乘七十七智等.大乘權實無量。六、七二相於大乘中麁妙分別︰甚深般若,不共二乘.相似般若,是則名共。八九二相,通就三乘縛解分別.於新熏性習未習故。後二【學相、無學相】通於三乘修成分別。
【智身中︰果唯證入,相離前三】者︰此明智身了於法界,有達證二義不同.今就果說故唯證知。言【相離前三】者,離聞思修相.如初地示說分齊中說。然此通約因果而說。若分三乘︰小乘四果為果,趣四果因為行.中乘無學為果,有學為行.無數出入故無四果。大乘之中佛果為果,餘皆為行。
【小乘十智等】者︰即法類四諦,他心世俗及盡無生.前已曾解。【中乘七十七】者,廣如六地鈔中。共不共義前已頻釋。【後二通於三乘修成分別】者,即學無學︰前行果中,中乘雖約學無學明,意在行果.小乘學中亦有果故.大乘位位容有果故。故疏上來但約總說。又此學等略有三門︰一、約理︰三乘同學.未證名學.證竟無學.凡夫非學非無學。二、以小望大︰二乘於大,亦非學非無學。三、就修成之德.義同初門.今就智明,疏云︰修成分別耳。
「經」 知法身平等相、不壞相、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佛法聖僧法差別相.
《七》知法身:前能知智,此所知法,並通一切智法.不同前佛法智,唯局如來。文有五相︰
【平等相】,即是理法.論云︰無量法門明,等一法身故者.謂法門雖殊,同詮平等法身,生佛無二故.揀理異事,皆世諦門攝。
【不壞相】,即是行法︰論云︰如聞取故.謂稱理起行,名如聞取.行符乎理,則冥之菩提,名不可壞。
【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即教法︰隨所化眾生根性相應時,說差別故.理本無言,假言顯理.若權若實,皆是隨俗假名。
【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即重顯理法所遍之境︰此通染淨.平等法身遍情非情故。
【佛法聖僧法差別相】,即果法,唯約於淨.故論云︰第一相差別.三乘同證第一義故.隨智有異,三種不同.故所顯理,亦說深淺。若約功德等異,如常所辨。
知法身中文二︰先通揀濫︰謂第六智身及此法身.對上如來身.上十身中智身法身以料揀耳。後【文有五】下,別釋︰
【法身】者︰前佛中取法.此法中取佛.為門各異也。【揀理異事】下,遮難.難云:若是平等法身,應名第一義智所知。故為此答︰第一義智無分別故.亦猶相見道中觀非安立諦,而是後得智攝。
【即重顯理法所遍之境】者︰即經云「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論但云「有根無根差別相」.故有根即眾生.有根身故.無根即非情。今以四法,收法無遺.謂教、理、行、果︰理是所詮,乃通事理.初句明理.此句即事.理外無事.故言所遍之境。此通染淨等,皆悉平等.則顯前之法身,是淨法法身.故前釋云:法門雖殊同詮平等。
【論云第一相】者,有二義︰疏是一義.更云三寶最勝故。言【隨智有異,三種不同】者,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大品云「由平等故,分別須菩提等」.故所顯理,亦說淺深者,小乘人空如兔之足.中乘修習如馬之足.大乘二空深徹底故。【若約功德等異】者,小乘三生.緣覺百劫.菩薩三祇.乃至三學萬行.差別非一.皆以一相統之.則四法一揆。
「經」知虛空身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
【無形相】,不可見故.今世人見者,但見空一顯色.想心謂見故.涅槃經中,廣破見空.又此含無為空故,亦不可見。
【無異相】者,無障礙故︰謂不同色法,彼此相異,有障礙故。
【顯現色身相】,能通受色相,持所持故.故下經云「譬如虛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既因色分別彼是虛空,則知因空顯彼為色。
【不可見】者,釋無形相。【世人見者,但見空一顯色】者,雜集第一云「云何建立色蘊,謂諸所有色.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色者謂眼等五根,色聲香味觸所攝一分,及法處所攝色」。次釋色云「色者,謂四大種所造眼根所了義.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麁細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煙雲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此復三種︰謂妙不妙俱相違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種因:謂相故.安立故.損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莊嚴故。如其次第.四、十、八、一。一逈色者,謂離餘礙觸方所可得.空一顯色者,謂上所見青等顯色」。釋曰︰若智論說.上空謂作青白彯色見故.又依小乘毘曇宗,空有二種︰一是有為,除色為空.二是無為,本來常無有為可見,故今世人同共見之。無為不可見,故今說言不可見相。成實論中虛空唯一.不可眼見.世人見者,但見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無實物.作虛空解.便謂見空.其實不見。涅槃經中同成實說.廣破虛空有為可見。今此經疏,符不可見。
【能通受色相】,此即論文釋經顯現色身相.疏文可知.而論經云.顯色身別異相。意云.能顯於色而與色異.上言無異自約空體耳。若遠公云「謂因色像,空有差別.謂屋內空、屋外空等」.此乃以色顯空.不順今經,空能顯色。
「經」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第五、得自在分中分二︰一、牒前為因.二、得命下,顯自在果︰
一、牒前為因︰修行三種世間自在行,故得十自在.此但約智通說.若依攝論,以六度為因.如下別明。
二、顯自在果者︰【命自在】者,不可說不可說劫命住持故.【心】則無量阿僧祇三昧入智故.【財】謂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示現故.上三以施為因.如次,以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施故。【業】則如現生後時,業報住持示現故.【生】則一切世界生示現故.上二戒為因.戒調身語成勝業故.復由戒淨隨欲生故。【願】則隨心所欲佛國土時,示成三菩提故.此則由進策勤無懈廢故。【解】則一切世界中,佛滿示現故.論經名信解、攝論名勝解,皆一義耳.用忍為因.以修忍時隨眾生意故.得一切皆隨心轉.謂變地為金等。【如意】,則一切佛國中如意作變事示現故.以定為因。【智】則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法】則無中無邊法門明示現故.
一、自在分.釋曰.通有四門︰一、辨相.二、治障.三、出因.四、得位.文皆已具。
【此但約智通說】者,對下六度,但明一智為通。遠公別配.修前器世間自在行故,得財自在.一切世界莊嚴之事,悉能示現。修前眾生世間自在行,故得生自在.隨化眾生,處處現生。修前智正覺世間自在行故,得六自在︰一、得命自在.證第一義成法身故.欲久近住隨意悉能。二、得心自在.知二諦故.能入無量三昧法門。三、得業自在.於報身中得自在故.一切業報隨意示現。四、得信解自在︰知如來身及知聲聞緣覺菩薩,故信生信解。五、得法自在.知法身故。六、得智自在.知智身故。通修前三故得二自在︰一、得願自在︰一切所欲隨心皆得.二、得如意自在︰於三種中隨意轉故。釋曰︰雖有此釋乃成穿鑿.故疏但云約智通說.別配依下取於攝論六度為因。
二、顯自在果中︰【得命】下,疏文有三︰一、別釋經文.即辨相及因.經但標名.今依論經一一具釋.經有難見,即以論釋.兼以攝論六度之因次第配釋。二【於此十中】下,通釋自在。三【論以】下,明其所治.於中先舉論.次【此十亦即】下,會五怖畏.後【約因此地】下,會通行位.可知。
「經」得此十自在故.則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
此菩薩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得畢竟無過失身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善起大願.佛力所護.常勤修利益眾生智.普住無邊差別世界。佛子.舉要言之.菩薩住此不動地.身語意業諸有所作,皆能積集一切佛法。
佛子.菩薩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得善住勝心力,不離於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捨利益眾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護一切世間故.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辯才力,善觀察分別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無邊世界故.得善住大願力,不捨一切菩薩所作故.得善住波羅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來護念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此菩薩得如是智力.能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世中無有過咎。
第六、明大勝分.於中三︰一、智大︰智解殊勝故.二、業大︰行業寬廣故.三、彼二所住功德大︰智業所成故。
一、智大.文有五句︰初句牒前為因.【則為】下,正顯。顯有四智︰初一為總.謂不住世間涅槃,寂用難測,名【不思議】.此不思議有三︰一、修行盡至不思議.謂證涅槃無分量故。二、所知不思議.廣照世境故。三、除障不思議.謂令真如出所知障,天魔外道不能壞故。
二、業大有三︰初二句牒前為因︰一、入自在.二、成就智。次【得畢竟下,至佛力所護】有十二句,正顯業大。三【佛子】下,總結多門。
正顯中︰初三句明三業淨.當相辨業.後九約修辨業.攝為四相︰初一句明起.論云「起能起同時」.謂身語意是所起.智慧為能起.此三業起必與能起同時.故經云隨行.智為導首故。二【般若】下四句,智攝不染,作利眾生行等︰謂由般若攝彼大悲,故不染愛見,能起方便利眾生行。三【善起】下二句,因攝︰謂內由大願.為自行他行之因.又外蒙佛攝.得成二因。四、後二句作業所持︰初句利益眾生.後句淨佛國土。
總結︰可知。
三、彼二所住功德大中三︰一、標所住分齊.二【得善】下,顯所住德.三【此菩薩】下,結成功德。
顯所住德中十句,依七種功德︰謂︰初四為一善住道功德︰此是德體.以二利行為菩薩道故︰初二自利︰先契理離障名為深心.後對治堅固名為勝心。後二慈悲利他。後六各一,約修辨德︰初三三輪化益,修上利他︰後三願行相符,外招佛護.修上自利。
結成功德中.近結此段.遠結前三︰【得如是智】,結前智大︰以智證理得無憎愛故.次【能現】下,結作業大.平等作故。後【於諸】下結所住功德大.得七功德無過咎故。
二、業大中【一、入自在】者,即經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經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為不思議智者等。
【故經云隨行,智為導首故】者︰經文但有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論經云︰智慧為首,智隨順轉故。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先導釋其隨行.初智導起起已不失於智,即是隨行故。
三【顯所住德中十句,依七種功德】︰謂依此七種功德,宣說彼所住功德法故,此段名所住功德大也。【後二慈悲利他】者︰餘處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今悲不捨眾生,慈卻救護世間.以慈悲皆通與樂拔苦故。言【後三願行相符等】者,願即第八.行即第九.佛護即第十。
「經」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名為不退轉地,智慧無退故.名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
第七、釋名分.亦攝真如相迴向.稱如不動等故。釋名分二︰一、地釋名.即約法明位。二、智者釋名.即約人彰德。
一、地釋名約法明位十句,論攝為六.遠公復攝六無二︰初二自分.後四勝進。勝進中復三︰初一發修離過.次二因修成德︰一、成教道德.二、成證道德.後一依德成位.亦有斯理。言為六者︰
(一)初二句名染對治︰一、治下地功用行、小乘願、諸魔業.故名不動地。二、治煩惱習行.故名不轉.上二即相用煩惱不能動也。
(二)次一句得甚深故,可知。
(三)有二句發行清淨︰上句發淨︰謂得真無漏、三業無失、不破觀心、能發趣行。然其八地應對八住.合名童真.而論經名王子,似不順文。下句行淨︰正行之時離障自在故。
(四)次二句名世間出世間有作淨勝︰上句悲故隨世有作,自無所作.下句出世有作.以智善分別故、智障淨故.皆決定義。
(五)有一句彼二無作淨勝︰謂於世出世名為彼二.願力變化而不滯寂,故云無作.即無住涅槃。
(六)有二句菩薩地勝︰即分位過前.上句勝六地.以六地觀空為他有動.今念念發起殊勝行故。下句勝七地.上依論釋。
今更指文,別為一解.謂此諸名,對前經立︰
初二從淨忍分受名︰得無生忍入不動故.此句為總.此智現前故無退壞。
次二約得勝行分受名︰一、得為深行菩薩不可知故.二、離一切相等諸過失故。
次三約淨土分受名︰生地︰謂器世間自在.隨樂生故。成地:眾生世間自在.隨物成身自無作故。究竟地︰智正覺世間.決二諦故。
次一約自在分︰隨願成就方名自在。
次一約大勝分︰得深心等十種力持故。
後無功用︰通該始終.依此釋者.似若論家闕指明據。
釋名分二︰一、地釋名.即約法明位。二、智者釋名.
一、地釋名,約法明位者︰廣明此地有不動德故。【約人】者,廣明住此地菩薩有不動德故。法即本有此德,如於菩提.人由得地故成勝德,猶如覺者。【今初十句論攝為六】者︰初三四六皆攝二故。疏文有三︰(一)總科.(二)依論釋.(三)順經釋。
(一)總科者︰初二自分.前一離過畢竟.後一所證深玄。餘句可知。
(二)依論釋︰初染治中,功用、小願、魔業,皆是業染.第七地功用之心名功用行.第六地中樂空之心名小乘願.前五地中著有之心名諸魔業。亦可七地中所起行修.名功用行.二乘之心名小乘願.凡夫之心名諸魔業。今離功用治功用行.遠離有無間隔過故,治小願魔業.故名不動。此一為總.故諸經論皆立此名。【三、有二句發行清淨】者︰即勝進中發修離過.前句發修之時離功用過名為發淨.後句修行之時離不成過名為行淨.隨意成故。【論經名王子】者,經云「名為王子地」.離家過故。遠公釋云「如世王子生在王家.無有營農等過。菩薩如是生在佛家.無有修行功用之過」。釋曰︰觀經之意但取離過。【四、次二句】下,兼第五門,即勝進中因修成德。德義不同有其二種︰一者有作.即教道功德.本無今有方便修起,故名有作,即第四門。二者無作.即證道功德,本有今顯,非從修起名為無作.即第五門。與加分中有作善法淨無作法淨相似.今明第四中功德名世間.智慧名出世間。前中︰隨世有作釋經名為成地.自無所作,釋經更無所作.故下句中以智慧善分別故,即是論經。智障淨故是論釋上善分別言.皆決定義,疏將彼經及論,皆就今經決定之言。【五、有一句】下,即證道也.即經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今經但有其用.論經云名為涅槃地,善起大願故。遠公云「涅槃地者即無作體.體寂滅故。善起大願故者,即無作之用.以用顯體,非小涅槃」.故疏釋云:化不滯寂成無住涅槃。【六、有二句分位過前】者,即遠公依德成位︰上句可知.下句勝七地有功用.此地報熟名無功用。言【先已成就】者︰論經云善起先道故.遠公就諸地中分別有三︰一、不起先道︰謂前六地.當地別習.不兼前行。二、起而不善︰謂七地.念念修起一切佛法.前六地中所有諸行至此皆起.而功用心起不名為善。三、亦起亦善︰謂此八地.前七地中所修諸行是其先道.至此地中報熟現前名起先道.報熟現前非功用生故名善起。疏意順經先已成就,即是七地之中修無功用,為先已成就.故今無功。此意是總.易故不釋。
(三)順經釋︰但是指文.義不異論.故疏云則似論家闕指明據。
「經」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常為如來之所護念.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恆不捨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佛子.菩薩如是入大乘會.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入無礙法界.知世界差別.示現一切諸大功德隨意自在.善能通達前際後際.普伏一切邪魔之道.深入如來所行境界。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
二、智者釋名中三︰(一)牒前為因.由得智地故.(二)【入佛】下,正就人顯.(三)【於無量】下,總結所住。
(一)牒前為因.由得智地故.可知。
(二)就人顯中,以何義故,菩薩名為得不動地.有二義故︰一、一向不動︰謂行修上順故.二、一體不動︰謂與諸菩薩行體同故。文中︰先總明.後【常為】下,別顯。
總明中,文有四句,皆含二義.論總釋云.佛性隨順因故︰佛性即初句.以梵云馱都,譯通界性.致譯論經云「得入佛性.即是法身果性故」。論云「佛性者,界滿足勝故」.究竟見性,故云滿足。此即分齊境界.菩薩由得地智,能上入之。隨順因者,即下三句.由三為因,故能隨順佛境︰一、攝功德︰【佛功德照】者,善清淨義故.謂以無垢慧,善照佛德,即是攝義。二者行︰謂正行.威儀順同佛故。三者近.即【佛境現前】,近如可覩故。
別明中:<一>【常為】下,明一向不動.<二>【佛子…入大乘會】下,明一體不動︰
<一>明一向不動.論經十句.今經闕一︰初一總顯佛加︰解參玄極,上德被己故.既常為佛加,故名一向不動。餘句別依五種功德,以顯不動︰一、供養功德︰即梵釋四王.論經王下有奉迎之言。二、守護功德︰謂金剛等現形衛故。三、依止功德︰【恆不捨三昧】故。四、國土清淨功德︰即【能現諸身差別】.若器若眾生皆能隨現,故云【無量】。五【於一一】下,教化眾生功德︰此復五種︰前三自分.後二勝進︰一、願取諸有.多為主導,故云【有大勢力】.二、根心使智力︰即【報得神通】.窮三際中眾生根欲等故。三、無量法力︰【三昧自在】,轉法輪故。四、受力︰彼經云能受無量記故.今經闕此。五、說力︰即隨有可化,示成正覺,真能說故。論經此後,更有一句,結云︰是菩薩如是通達.論云.一向不動故。
<二>明一體不動︰文有十句︰初總.餘別。
總云【入大乘會】者︰謂入同類大乘眾數故.入數者,不破壞義.和合如一故。
別有九種.具此九種,堪入眾數︰一、智不壞.獲法智通故。二、說不壞.謂放教智光故。三、解脫不壞.謂不住行,證入空有等無礙法界,業用無礙故。四、佛國清淨不壞.知世界自在故。五、入大乘不壞.智能示現大功德故。六、神通不壞.隨意自在故。七【善能】下,能解釋義不壞.稱三際說故。八【普伏】下,坐道場不壞︰萬行及菩提樹下伏魔邪故。九、正覺不壞.入如來境同佛覺故。
(三)總結所住中,行無障礙、不斷不轉,念不退故。
二、智者釋名中︰【一向不動】,是勝進行也。【一體不動】,是自分行。先明勝進者,舉彼勝求,顯於自分,從上滿也。
【總明中,文有四句,皆含二義】者,謂一向一體.以遠公將此總屬於一向不動.則此四句,明一向義.後十方明不動.故疏按定云.皆含二義。謂由入佛境故,一向上順,亦與菩薩同一體性。下三句準之。以論先釋四句竟,方云,是中一向不動者.如經日夜常為善加、諸佛加故等.故疏將此四句為總。三者近者,由其前二,故近佛也。
別明中︰【謂金剛等現形衛故】者,此前七地亦有,但冥衛耳.如來常有八金剛神列其八面.此地菩薩隨分得之。【前三自分】者,即三輪也.謂身口意。
【論云︰一向不動故】者︰論釋結文如是通達.如是通達故,一向不動義耳。
明一體不動中︰【一、智不壞】者︰論經云「善思量大乘道故」.即是證智︰【法智通】者,以論會經,既云智大.經云獲大神通,明是法智通也.即十通第九.於六通中漏盡開出.故亦證智。二、教智.三、不住。上三自利.下六利他。初句淨土行.後五化法益物。於中前三自分.即意、身、口。【稱三際說】者︰先際生死.後際涅槃.中際聖賢也。後二勝進。【坐道場】,稱佛方便。【成正覺】者,成佛度人。前中︰泛明坐道場,略有三說︰一、就法門︰即萬行道場.二、就實成︰約金剛三昧,一念成佛。三、約化相︰菩提樹下。今正約後。然經但言普伏一切魔邪之道.而論云坐道場.坐道場即降魔故。伏魔亦三︰一、約法門︰一切生死涅槃皆是魔道.修一切智則伏其道矣。二、約實說︰無明習氣以為魔道.金剛喻定方能摧之。三、約化相︰菩薩樹下降於天魔。今亦據後。【九、正覺不壞】者︰上入佛境同佛覺故,即是一切法如實覺故.同無障礙智.餘如初地中說。
「經」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現見無量諸佛.恆不捨離承事供養.此菩薩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於諸佛所得於如來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譬如真金,治作寶冠.置閻浮提主,聖王頂上.一切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滅眾生煩惱黑闇.善能開闡智慧門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千世界。此地菩薩亦復如是.能放光明,照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眾生滅煩惱火而得清涼。此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是名略說諸菩薩摩訶薩第八不動地.若廣說者,經無量劫不可窮盡。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勝自在.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若有問難世界差別,無能退屈.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已發起大精進力,於一念頃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位果有三︰第一調柔果︰第二攝報果︰第三【若以菩薩殊勝願力】下,願智果︰
第一調柔果中︰先調柔行,法說中︰【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者︰等取眾生智正覺故.論名彼因相故者,以所受法為自在因故。喻中︰【真金作閻浮主冠】者,喻得清淨地身心勝故.以此地中報行純熟.三世間自在故.特加於王。無與等者.喻善根光明轉更明淨。三【佛子譬如】下,教智淨︰【梵王普放光明】者︰勝前日光.一、多故.二、淨故.三、廣故。
「經」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意,而說頌曰:
七地修治方便慧
善集助道大願力
復得人尊所攝持
為求勝智登八地。
功德成就恆慈愍
智慧廣大等虛空
參、重頌分︰於中二十二頌分三︰第一、十八偈半頌位行.第二、次二偈半頌位果.第三、後一結說分齊。
第一、十八偈半頌位行︰頌上七分即為七段。
一、一偈半頌集作地分。
「經」聞法能生決定力
是則寂滅無生忍
知法無生無起相
無成無壞無盡轉
離有平等絕分別
超諸心行如空住。
二、一偈半頌淨忍分。
「經」成就是忍超戲論
甚深不動恆寂滅
一切世間無能知
心想取著悉皆離。
住於此地不分別
譬如比丘入滅定
如夢渡河覺則無
如生梵天絕下欲。
三、有七偈頌得勝行分︰於中二︰
初二頌深行勝。
「經」以本願力蒙勸導
歎其忍勝與灌頂
語言我等眾佛法
汝今未獲當勤進
汝雖已滅煩惱火
世間惑燄猶熾然
當念本願度眾生
悉使修因趣解脫
法性真常離心念
二乘於此亦能得
不以此故為世尊
但以甚深無礙智
如是人天所應供
與此智慧令觀察
無邊佛法悉得成
一念超過曩眾行
菩薩住茲妙智地
則獲廣大神通力
一念分身遍十方
如船入海因風濟
後五頌發起勝︰於中云【但以甚深無礙智】者,長行所無.故知唯念法性,則同二乘.事理事事皆無障礙是菩薩學故。晉經全有一偈云「但以得無礙.甚深微妙智.通達三世故.乃得名為佛」。又此一句亦可總頌餘勸。
「經」心無功用任智力
悉知國土成壞住
諸界種種各殊異
大小無量皆能了
三千世界四大種
六趣眾生身各別
及以眾寶微塵數
以智觀察悉無餘
菩薩能知一切身
為化眾生同彼形
國土無量種種別
悉為現形無不遍
譬如日月住虛空
一切水中皆現影
住於法界無所動
隨心現影亦復然
隨其心樂各不同
一切眾中皆現身
聲聞獨覺與菩薩
及以佛身靡不現
眾生國土業報身
種種聖人智法身
虛空身相皆平等
普為眾生而示作
四、有六偈頌淨佛國土分.於中三︰初二器世間.次三眾生世間.後一智正覺世間。
「經」十種聖智普觀察
復順慈悲作眾業
五、有半偈頌十自在.故晉經云︰能得於十種.妙大自在智。
「經」所有佛法皆成就
持戒不動如須彌
十力成就不動搖
一切魔眾無能轉
六、一偈頌大勝分。
「經」諸佛護念天王禮
密跡金剛恆侍衛
此地功德無邊際
千萬億劫說不盡
七、一偈頌釋名分︰【密迹】者,.古譯為力士.餘文可知也。
「經」復以供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莊嚴具
菩薩住此第八地
多作梵王千界主
演說三乘無有窮
慈光普照除眾惑
一念所獲諸三昧
百萬世界微塵等
諸所作事悉亦然
願力示現復過是
「經」菩薩第八不動地
我為汝等已略說 若欲次第廣分別 經於億劫不能盡
第三、結說分齊。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五十二
按此→續5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