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六十八
請按此→回目錄
第六段:十觀察下五十一門,答上因圓果滿.若剋實而論,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明果滿.前皆因圓.以八相前五猶屬因故。為明八相皆示現故,通入果中.即分為二︰第一、前三十二門明因圓究竟.即等覺位。第二、十種住兜率下一十九門明現果圓滿行.即妙覺位。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觀察.何等為十︰所謂知諸業觀察,微細悉見故.知諸趣觀察,不取眾生故.知諸根觀察,了達無根故.知諸法觀察,不壞法界故.見佛法觀察,勤修佛眼故.得智慧觀察,如理說法故.無生忍觀察,決了佛法故.不退地觀察,滅一切煩惱,超出三界二乘地故.灌頂地觀察,於一切佛法自在不動故.善覺智三昧觀察,於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觀察智。
第一、等覺位分三︰一、一十四門,明因行體性.二、十種義下八門,明方便造修.三、十種魔下十門,明因行除障。
一、一十四門明因行體性中二︰(一)初四門起行方便.(二)十種施下十度行體。
(一)起行方便中三︰<一>二門意業觀察.<二>一門身業自在.<三>一門語業宣暢。
<一>二門意業觀察中:初門觀察.次門普觀察。
初門觀察者,解方便故.達通塞故.於中初三觀所化.次四觀能化法︰謂理果教行.後三觀位︰一、超劣.二、得位.三、同果用。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觀察.何等為十︰所謂普觀一切諸來求者,以無違心滿其意故.普觀一切犯戒眾生,安置如來淨戒中故.普觀一切害心眾生,安置如來忍力中故.普觀一切懈怠眾生,勸令精勤不捨荷負大乘擔故.普觀一切亂心眾生,令住如來一切智地無散動故.普觀一切惡慧眾生,令除疑惑破有見故.普觀一切平等善友,順其教命住佛法故.普觀一切所聞之法,疾得證見最上義故.普觀一切無邊眾生,常不捨離大悲力故.普觀一切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普觀察。
次門普觀察者,審慮周遍故︰前六以六度治六蔽眾生.後四雙明二利.謂順人證法、下化上成。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奮迅.何等為十.所謂:
牛王奮迅︰映蔽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諸大眾故。
象王奮迅︰心善調柔荷負一切諸眾生故。
龍王奮迅︰興大法密雲、耀解脫電光、震如實義雷,降諸根力覺分禪定解脫三昧甘露雨故。
大金翅鳥王奮迅︰竭貪愛水、破愚癡殼、博撮煩惱諸惡毒龍,令出生死大苦海故。
大師子王奮迅︰安住無畏平等大智以為器仗,摧伏眾魔及外道故。
勇健奮迅︰能於生死大戰陣中,摧滅一切煩惱怨故。
大智奮迅︰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自在開示一切法故。
陀羅尼奮迅︰以念慧力持法不忘,隨眾生根為宣說故。
辯才奮迅︰無礙迅疾分別一切,咸令受益心歡喜故。
如來奮迅︰一切智智助道之法皆悉成滿,以一念相應慧,所應得者一切皆得、所應悟者一切皆悟、坐師子座降魔怨敵,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於一切法無上自在奮迅。
<二>身業自在中,謂實德內充,威德外溢,如師子王奮迅威勢.更有異釋如法界品辨.於中前五寄喻.次四約法.上皆自分.後一勝進。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師子吼.何等為十.所謂唱言:
我當必定成正等覺,是菩提心大師子吼。
我當令一切眾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是大悲大師子吼。
我當令佛法僧種無有斷絕,是報如來恩大師子吼。
我當嚴淨一切佛剎,是究竟堅誓大師子吼。
我當除滅一切惡道及諸難處,是自持淨戒大師子吼。
我當滿足一切諸佛身語及意相好莊嚴,是求福無厭大師子吼。
我當成滿一切諸佛所有智慧,是求智無厭大師子吼。
我當除滅一切眾魔及諸魔業,是修正行斷諸煩惱大師子吼。
我當了知一切諸法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補伽羅、空無相無願,淨如虛空,是無生忍大師子吼。
最後生菩薩震動一切諸佛國土悉令嚴淨.是時一切釋梵四王咸來讚請,唯願菩薩以無生法而受現生.菩薩則以無礙慧眼,普觀世間一切眾生無如我者.即於王宮示現誕生、自行七步大師子吼,我於世間最勝第一.我當永盡生死邊際,是如說而作大師子吼。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師子吼。
<三>師子吼者既勇健無畏,則能決定宣唱。二中:令物度苦脫集,安道證滅故,餘可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施.何等為十︰所謂平等施,不檢眾生故.隨意施,滿其所願故.不亂施,令得利益故.隨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報故.開捨施,心不戀著故.一切施,究竟清淨故.迴向菩提施,遠離有為無為故.教化眾生施,乃至道場不捨故.三論清淨施,於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觀察如虛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清淨廣大施。(五十八經)
(二)十種施下十門,明其行體:於中先明六度.後顯四等。十度之義已如前釋.皆言【清淨】者,離蔽障故.不同世間施戒等故.然皆寄十表圓,各為一義.與九三施等,開合不同.若具會釋,恐厭繁文.故隨顯直釋。
<一>十施者:一、無向背施.即清淨施中別義.二、遂求施.三、二世樂施︰梵本中名應時及濟難.不失益故。餘七皆一切施︰四、即觀其可不、有損不宜等,極貧下者應先施等.五、不希異熟.亦清淨施.六、亦難行施︰所愛重物,無戀著故.七、內外財等無不捨故.八九與十皆巧慧施.此迴向巧,治二過故︰(一)觀諸行性不堅牢.治於當果有為見勝功德.(二)由具大悲治於二乘趣證無為故.行不住道而向菩提。九、益生施︰常以財法施之,故名不捨.十、忘相成度。然其十度皆有三輪.而義有小異.如瑜伽說。此上十施皆通三施。
【與三施九施等】者︰三施即財、法、無畏.九施即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一切門.五、善士.六、一切種.七、遂求.八、二世樂.九、清淨.乃至六度四攝皆有此九.十行之初已廣說竟。
【故隨顯直釋】者︰財施若顯即名財等難行等.不更廣引九中別義、三中別義。
【十施等】者︰言【一、無向背.即清淨中別義】者︰清淨有十.今但有無向背之一耳.彼當第八。【二、遂求施】者,遂求皆八.今但有一。
【三、二世樂】者︰二世樂有九.今亦唯二.所以引梵本者.不亂之言不順二世樂.以應時濟難.順二世樂故。
【餘七皆一切施】者︰一切即是三施.然亦九中之一。然一切有二︰一、內外之二.二、有其三,即財法無畏.故下結中十皆通三.今前三有其別相.後七無餘施別相.故云即一切耳。五雖兼清淨之義不求異熟,即十中第二也。
【六、亦難行】者︰以兼一切施故云亦耳.難行皆三即三中第二。
【七、內外財等】者︰內外即一切中初義也.財等通一切中三也。
八九下通釋後三︰先總標.此迴向巧即別釋第八.治第一過,即經中遠離有為.治第二過即遠離無為。上解釋句。行不住道下結成標句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戒.何等為十︰所謂身清淨戒,護身三惡故.語清淨戒,離語四過故.心清淨戒,永離貪瞋邪見故.不破一切學處清淨戒,於一切人天中作尊主故.守護菩提心清淨戒,不樂小乘故.守護如來所制清淨戒,乃至微細罪生大怖畏故.隱密護持清淨戒,善拔犯戒眾生故.不作一切惡清淨戒,誓修一切善法故.遠離一切有見清淨戒,於戒無著故.守護一切眾生清淨戒,發起大悲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無過失清淨戒。
(二)十戒者:前三律儀.七、十攝生.餘皆攝善。又四、即廣博戒.五、迴向戒.上二皆一切種戒。六、持微細故,即難行戒.七、令他悔除,即善士戒.八、軌則具足所攝受戒.一切惡止善行故。九、永出離戒。上二即清淨戒。十、令他得二世樂戒。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忍.何等為十︰所謂安受呰辱清淨忍,護諸眾生故.安受刀仗清淨忍,善護自他故.不生恚害清淨忍,其心不動故.不責卑賤清淨忍,為上能寬故.有歸咸救清淨忍,捨自身命故.遠離我慢清淨忍,不輕未學故.殘毀不瞋清淨忍,觀察如幻故.有犯無報清淨忍,不見自他故.不隨煩惱清淨忍,離諸境界故.隨順菩薩真實智,知一切法無生清淨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不由他悟無上法忍。
(三)十忍者︰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業惱害故。次三安受苦忍︰初後忍不稱情.中一忍身苦以濟物.後二諦察法忍.七八通三忍。又四難行忍.於下能忍恕不逮故。五、亡身濟難.六、忍己順他.皆遂求忍。餘如前判。
【又四、難行忍】下,上約三忍.今約九忍。難行有三.今是其一。於下能忍是一難行.對於上流生忍則易.童僕子息生忍則難.彼合敬順,我合責罰故。言【恕不逮】者,即晉書中意︰晉衛洗馬凡所發言皆為實錄.時有一人非理相忤.後有僕使所為非理.於此二人並無慍色.人問其故.彼對之曰.非理相忤可以理遣.人之不逮可以情恕.故云恕不逮故.以釋經中為上能寬。此亦外典謂居上能寬、為下能敬,君子之行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精進.何等為十.所謂:
一、身清淨精進︰承事供養諸佛菩薩,及諸師長尊重福田不退轉故。
二、語清淨精進︰隨所聞法廣為他說,讚佛功德無疲厭故。
三、意清淨精進︰善能入出慈悲喜捨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無休息故。
四、正直心清淨精進︰無誑無諂無曲無偽,一切勤修無退轉故。
五、增勝心清淨精進︰志常趣求上上智慧,願具一切白淨法故。
六、不唐捐清淨精進︰攝取佈施戒忍多聞及不放逸乃至菩提無中息故。
七、摧伏一切魔清淨精進︰悉能除滅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一切煩惱諸纏蓋故。
八、成滿智慧光清淨精進︰有所施為悉善觀察咸使究竟不令後悔,得一切佛不共法故。
九、無來無去清淨精進︰得如實智入法界門,身語及心皆悉平等,了相非相無所著故。
十、成就法光清淨精進︰超過諸地得佛灌頂,以無漏身而示歿生、出家成道、說法滅度,具足如是普賢事故。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清淨精進。
(四)十精進中︰二與第十是饒益有情.五是被甲.餘皆攝善。又初三三業即精進自體.四、離染法.五、引白法。上二一切門精進。六、無所棄捨及無所退減.七、無下劣.八、無顛倒及勤勇加行。上三即善士精進。九、平等相應.即一切種精進。上皆自分。十即勝進迴向菩提清淨精進。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禪.何等為十︰所謂常樂出家清淨禪,捨一切所有故.得真善友清淨禪,示教正道故.住阿蘭若忍風雨等清淨禪,離我我所故.離憒鬧眾生清淨禪,常樂寂靜故.心業調柔清淨禪,守護諸根故.心智寂滅清淨禪,一切音聲諸禪定刺不能亂故.覺道方便清淨禪,觀察一切皆現證故.離於味著清淨禪,不捨欲界故.發起通明清淨禪,知一切眾生根性故.自在遊戲清淨禪,入佛三昧知無我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清淨禪。
(五)十禪中︰初五方便.次一正定堅成.次二發慧斷惑.上八現法樂住禪.九、利益眾生禪.十、引生功德禪。又五六奢摩他品.七、毘鉢舍那品.上三一切種禪。八、無愛味及慈悲俱行故不捨欲界.並善士禪。九、雖發通明而利眾生.十、能速入佛境皆難行禪。
「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慧.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因清淨慧,不壞果報故.知一切緣清淨慧,不違和合故.知不斷不常清淨慧,了達緣起皆如實故.拔一切見清淨慧,於眾生相無取捨故.觀一切眾生心行清淨慧,了知如幻故.廣大辯才清淨慧,分別諸法問答無礙故.一切諸魔外道聲聞獨覺所不能知清淨慧,深入一切如來智故.見一切佛微妙法身、見一切眾生本性清淨、見一切法皆悉寂滅、見一切剎同於虛空清淨慧,知一切相皆無礙故.一切總持辯才方便波羅蜜清淨慧,令得一切最勝智故.一念相應金剛智了一切法平等清淨慧,得一切法最尊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障礙大智慧。
(六)十慧︰初三解法.即加行慧。次四攝生.即後得慧。後三證理.即正體慧。又前五於所知,如實通達慧.六於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七、知能引義利慧.謂同佛差別智.故非凡小所知。上皆一切慧。八、難行慧︰達深無我於境無礙故.九、具教具行慧.十、具證智慧.上二即善士慧.餘義如十行品所引。
【又前五於所知等】者︰上約攝論三慧以明.今此下文即瑜伽論說三相以釋五六七。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慈.何等為十︰所謂等心清淨慈,普攝眾生無所撿擇故.饒益清淨慈,隨有所作皆令歡喜故.攝物同己清淨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不捨世間清淨慈,心常緣念集善根故.能至解脫清淨慈,普使眾生除滅一切煩惱故.出生菩提清淨慈,普使眾生發求一切智心故.世間無礙清淨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充滿虛空清淨慈,救護眾生無處不至故.法緣清淨慈,證於如如真實法故.無緣清淨慈,入於菩薩離生性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淨慈。
四門明四等者︰六度多明自利.四等多約利他.然四等於境有別.已見十地.今文從通.但約與樂等以為顯別。
《一》明慈.前八眾生緣.九十文顯.然瑜伽四十四,三緣之中︰初共外道.次共二乘.後方不共。此中三緣皆不共凡小.如文思之。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悲.何等為十:所謂無儔伴清淨悲,獨發其心故.無疲厭清淨悲,代一切眾生受苦不以為勞故.難處受生清淨悲,為度眾生故.善趣受生清淨悲,示現無常故.為邪定眾生清淨悲,歷劫不捨弘誓故.不著己樂清淨悲,普與眾生快樂故.不求恩報清淨悲,修潔其心故.能除顛倒清淨悲,說如實法故。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本性清淨,無染著無熱惱,以客塵煩惱故而受眾苦.如是知已.於諸眾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淨.為說無垢清淨光明法故。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如空中鳥跡,眾生癡翳不能照了觀察.於彼起大悲心名真實智,為其開示涅槃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淨悲。
《二》有十悲︰前七眾生緣.次一法緣.後二無緣。於中初傷其真隱故為顯.後念彼不知故令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喜.何等為十︰所謂發菩提心清淨喜.悉捨所有清淨喜.不嫌棄破戒眾生而教化成就清淨喜.能忍受造惡眾生誓願救度清淨喜.捨身求法不生悔心清淨喜.自捨欲樂常樂法樂清淨喜.令一切眾生捨資生樂,常樂法樂清淨喜.見一切佛恭敬供養無有厭足,法界平等清淨喜.令一切眾生愛樂禪定解脫三昧遊戲入出清淨喜.心樂具行順菩薩道一切苦行,證得牟尼寂靜不動無上定慧清淨喜.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淨喜。
《三》十喜︰初四眾生緣.次三法緣.後三無緣。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捨.何等為十︰所謂一切眾生恭敬供養不生愛著清淨捨.一切眾生輕慢毀辱不生瞋恚清淨捨.常行世間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清淨捨.於法器眾生待時而化,於無法器亦不生嫌清淨捨.不求二乘學無學法清淨捨.心常遠離一切欲樂順煩惱法清淨捨.不歎二乘厭離生死清淨捨.遠離一切世間語,非涅槃語,非離欲語,不順理語,惱亂他語,聲聞獨覺語,略說乃至一切障菩薩道語,皆悉遠離清淨捨.或有眾生根已成熟發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時方化清淨捨.或有眾生菩薩往昔已曾教化,至於佛地方可調伏,彼亦待時清淨捨.菩薩摩訶薩於彼二人無高無下無取無捨,遠離一切種種分別,恆住正定入如實法,心得堪忍清淨捨。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淨捨。
《四》有十捨︰文列十一.晉本初二.但合為一。於中初四眾生緣.次六法緣.後一無緣。
上明十度行體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義.何等為十︰所謂多聞義,堅固修法故.法義,善巧思擇故.空義,第一義空故.寂靜義,離諸眾生諠憒故.不可說義,不著一切語言故.如實義,了達三世平等故.法界義,一切諸法一味故.真如義,一切如來順入故.實際義,了知究竟如實故.大般涅槃義,滅一切苦而修菩薩諸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義。
二、十義下八門,明造修方便行︰於中前五門明自分行.後三門明勝進行。
前五門自分行中:(一)初二明法義.(二)次二說福智.(三)後一顯圓足。
(一)初二明法義者︰以彼法義成行故.若以能詮為法,則以所詮為義.今此不取能詮為法。然法約自體.義是所以.法總義別.餘如九地.四無礙中辨。
<一>十種義者︰一、以修行為多聞之義.意在於修,不在聞故.淨名亦云「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二、思為法家之義。餘倣此知。法即事法.餘八理法.理法所以,在於證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真實法,如說修行故.離取法,能取所取悉離故.無諍法,無有一切惑諍故.寂滅法,滅除一切熱惱故.離欲法,一切貪欲皆斷故.無分別法,攀緣分別永息故.無生法,猶如虛空不動故.無為法,離生住滅諸相故.本性法,自性無染清淨故.捨一切烏波提涅槃法,能生一切菩薩行修習不斷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法。
<二>十法︰法有二義.一、持自性.二、軌生物解。今此前七通二.八九唯自性.後一唯軌生。【烏波提】者,此云有苦.即二乘涅槃.佛性論第二說.二乘無餘,尚有三餘︰一、無明住地惑.二、無漏業.三、變易苦.故非真無餘。今以涅槃為安樂義.略舉有苦.故應捨之.軌令眾生不應修此。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福德助道具.何等為十.所謂:勸眾生起菩提心是菩薩福德助道具,不斷三寶故。隨順十種迴向是菩薩福德助道具,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故。智慧誘誨是菩薩福德助道具,超過三界福德故。心無疲倦是菩薩福德助道具,究竟度脫一切眾生故。悉捨內外一切所有是菩薩福德助道具,於一切物無所著故.為滿足相好精進不退是菩薩福德助道具,開門大施無所限故.上中下三品善根悉以迴向無上菩提,心無所輕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善巧方便相應故。於邪定下劣不善眾生皆生大悲,不懷輕賤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常起大人弘誓心故.恭敬供養一切如來,於一切菩薩起如來想,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守本志願極堅牢故.菩薩摩訶薩於阿僧祇劫積集善根,自欲取證無上菩提如在掌中,然悉捨與一切眾生,心無憂惱亦無悔恨,其心廣大等虛空界,此是菩薩福德助道具,起大智慧正大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具足如來無上廣大福德聚。
(二)二門明福智者︰福智即道.成福智緣名助道具.如云【三寶不斷】是福.【勸眾生】發為緣等。又具二莊嚴方為正道,偏語皆助,斯則福智即助道具。又以正道福智相絕故.故文中說法布施皆即是福,非福緣故。
<一>福德中︰二、順迴向因.七、不雜小善,迴向於果.餘可知。
明福智者疏文有二︰一、總標二門.二【福智即道】下,釋二助道具言,乃有三義︰一、單福是道.單智亦然。二、合二為道.三、雙絕為正道。助道具亦三.可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慧助道具.何等為十.所謂:
親近多聞真善知識,恭敬供養、尊重禮拜、種種隨順,不違其教.是為一.一切正直無虛矯故。【外近善緣】
永離憍慢,常行謙敬.身語意業,無有粗獷.柔和善順,不偽不曲.是為二.其身堪作佛法器故。【內調法器】
念慧隨覺未曾散亂.慚愧柔和,心安不動.常憶六念.常行六敬.常隨順住六堅固法.是為三.與十種智為方便故。【念慧安處】
樂法樂義,以法為樂.常樂聽聞,無有厭足.捨離世論及世言說.專心聽受出世間語.遠離小乘,入大乘慧.是為四.一心憶念無散動故。【法樂怡神】
六波羅蜜心專荷負.四種梵住行已成熟.隨順明法悉善修行.聰敏智人皆勤請問.遠離惡趣歸向善道.心常愛樂正念觀察.調伏已情守護他意.是為五.堅固修行真實行故。【真實修行】
常樂出離不著三有.恆覺自心曾無惡念.三覺已絕.三業皆善.決定了知心之自性.是為六.能令自他心清淨故。【自他雙淨】
觀察五蘊皆如幻事.界如毒蛇.處如空聚.一切諸法如幻如燄如水中月.如夢如影.如響如像.如空中畫.如旋火輪.如虹蜺色.如日月光.無相無形.非常非斷.不來不去.亦無所住.如是觀察知一切法無生無滅.是為七.知一切法性空寂故。【遍觀法性】
菩薩摩訶薩聞一切法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補伽羅.無心無境、無貪瞋癡、無身無物、無主無待、無著無行.如是一切皆無所有,悉歸寂滅.聞已深信不疑不謗.是為八.以能成就圓滿解故。【深解二空】
菩薩摩訶薩善調諸根.如理修行.恆住止觀.心意寂靜.一切動念皆悉不生.無我無人.無作無行.無計我想.無計我業.無有瘡疣.無有瘢痕.亦無於此所得之忍.身語意業無來無去.無有精進,亦無勇猛.觀一切眾生、一切諸法,心皆平等而無所住.非此岸.非彼岸.此彼性離.無所從來,無所至去.常以智慧如是思維.是為九.到分別相彼岸處故。【止觀雙遊】
菩薩摩訶薩見緣起法故見法清淨.見法清淨故見國土清淨.見國土清淨故見虛空清淨.見虛空清淨故見法界清淨.見法界清淨故見智慧清淨.是為十.修行集積一切智故。【修集種智】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智慧助道具.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一切法無障礙清淨微妙智慧聚。
<二>智慧具中:
一、外近善緣.可知。
二、內調法器.可知。
三、念慧安處︰六念自持、六和眾法,並見上文.六堅順位,本業上卷,以三賢十聖等妙二覺為六,謂信堅、法堅、修堅、德堅、頂堅、覺堅.亦名六忍,謂信、法、修、正、無垢、一切智。復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復名六觀,謂住、行、向、地、無相、一切種智。即亦六性,謂習種性等.一切諸佛無不入此,故常隨順。【十種智】者,謂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若開如實異前,則有十一智.今以如實貫上故但說十.如智論二十六辨.由念成智故為方便。
四、法樂怡神.可知。
五、真實修行.可知。
六、自他雙淨。言【三覺】者,欲恚害也。
七、遍觀法性︰【界如毒蛇】者︰淨名涅槃皆以四大為毒蛇,性違害故.今居蘊入之中,義當十八界.以四大即內界故.俱舍云.大種謂四界.今取總中別義.亦可十八界皆不可執取。【處如空聚】者,中無人故.並如涅槃二十三說。
八、深解二空︰【無心】已下,明其法空。
九、止觀雙遊︰於中先總修止觀.後【心意】下,雙釋二門︰先釋止.欲取我相為我想.正計為我業.正損法身為瘡疣.餘過未滅為瘢痕.能所忍寂故無來去。後【觀一切】下,釋觀︰說雖先後運在一時。
十、修集種智︰謂見法從緣,則知國由心現.國由心現故,有而即空.空為法性,萬法由生.見法性源,是真智慧.皆離妄垢,並云清淨.五重積集,一切智圓。
【六堅順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廣引瓔珞明竟。【十智】,即智論二十六。
【俱舍云.大種謂四界】者,次句即地水火風即是界品.具云「大種謂四界即地水火風,能成持等業,堅濕煖動性」.釋云︰初句標三義稱大︰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等。三、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等.一義釋種與所造色為所依故.大即是種.能持自性.故名為界。次句辨業.地能成持.等取水能成攝.火能成熟.風能成長。後句出體可知。今但要初句以證界為毒蛇耳。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足.何等為十︰所謂善分別諸法明足.不取著諸法明足.離顛倒見明足.智慧光照諸根明足.巧發起正精進明足.能深入真諦智明足.滅煩惱業成就盡智無生智明足.天眼智普觀察明足.宿住念知前際清淨明足.漏盡神通智斷眾生諸漏明足.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於一切佛法無上大光明。
(三)明足者,總顯圓足︰惑闇斯亡.智解斯顯.故稱為明。足有二義︰一、智圓備故.二、有進趣故.其猶脚足。斯即十號明行足義.果稱圓足.因為脚足。又準涅槃十八以明為果,所謂菩提.以行為足,謂戒定等.廣如彼說。此居等覺義通二足.望脚足義,此門亦得名為勝進。十中︰前七約行.後三別舉三明。
自分行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求法.何等為十︰所謂直心求法,無有諂誑故.精進求法,遠離懈慢故.一向求法,不惜身命故.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求法,不為名利恭敬故.為饒益自他一切眾生求法,不但自利故.為入智慧求法,不樂文字故.為出生死求法,不貪世樂故.為度眾生求法,發菩提心故.為斷一切眾生疑求法,令無猶豫故.為滿足佛法求法,不樂餘乘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不由他教一切佛法大智慧。
後三門明勝進行︰(一)更求法要。(二)得已明了。(三)如說修行。
(一)更求法要者,依此成行故︰一、始心唯直.二、中後無懈.三、內不顧身.四、外亡名利.五、雙圓二利.六、得意亡言.七、果不近求.八、因酬所為.九、普決疑惑.十、唯滿佛乘。離此十求皆邪求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了法.何等為十︰所謂隨順世俗生長善根是童蒙凡夫明了法.得無礙不壞信覺法自性是隨信人明了法.勤修習法隨順法住是隨法行人明了法.遠離八邪向八正道是第八人明了法.除滅眾結斷生死漏見真實諦,是須陀洹人明了法.觀味是患知無往來是斯陀含人明了法.不樂三界求盡有漏,於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愛著是阿那含人明了法.獲六神通得八解脫、九定、四辯悉皆成就,是阿羅漢人明了法.性樂觀察一味緣起心常寂靜、知足少事、解因自得、悟不由他,成就種種神通智慧是辟之佛人明了法.智慧廣大、諸根明利、常樂度脫一切眾生、勤修福智助道之法、如來所有十力無畏,一切功德具足圓滿,是菩薩人明了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明了法。
(二)明了法者,得不照達,求之何用.總以普賢勝智了知三乘凡聖差別︰
第一句是凡夫︰若童稚蒙昧未能出世,故隨世俗長四善根。
第二句謂鈍根︰隨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隨信行。
第三句是利根︰由自披閱契經等法而行道故,名隨法行。然今既云覺法自性等,則知十中前九亦兼含大.是以智論明有三乘共十地法。此上二人約根分異。
第四句【第八人】者,即初果向.又俱舍賢聖品中疏云「第八人者.謂苦法忍」.八忍之中從後數之為第八故。又智論中有八人地.若約超斷容具二三果向.謂具修道惑及斷一至五皆初果向.斷次三向二.斷九乃至八地惑盡至苦法忍.即為第三向也。
第五句、初果法︰斷眾結者,謂三正三隨.已如十地.亦可見所斷惑八十八使名為眾結.由見諦理斷無明漏.無明是生死根本.名生死漏。
第六句、一來果︰觀欲味過患已斷六品.雖三品惑能潤一生,故一往來.而知無往來也。
第七句、不還果︰斷九品盡故.不還欲界.乃至八地惑皆斷故.總云不樂三界。
第八句、無學果︰【八解脫】者︰一、內有色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初二如次依初二禪.三依四禪.次四無色為四解脫.八即滅受想解脫.餘義已見上文.廣如諸論。
第九句、第十句、可知。
【明了法者】下,疏文有三︰一、來意.二【總以普賢】下,顯能了智.則是圓智了法,無法非圓.今但約相,則所了通小耳。三【第一句是凡夫】下,隨文解釋︰以【稚】釋經之童.以【昧】釋經之蒙.易蒙卦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注云「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釋曰︰今正取蒙昧未知所適義耳。言【長四善根】.即煖、頂、忍、世第一法.初地已廣。
【第二句.謂隨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隨信行等】者︰俱舍賢聖品論云.且於十五心位建立眾聖有差別者.頌云「名隨信法行.由根利鈍別」。釋曰︰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利鈍別立此二.謂鈍者名隨信行.彼於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此二若至修道.初名為信解.後名見至.疏已具用。
【第三句.然今既云】下,揀實異權︰先正明︰小乘但知我空,尚謂法有,安覺自性。而云【等】者︰見真實諦是須陀洹.知無往來是斯陀含.阿那含人不念受生法.阿羅漢人成就四法.辟支佛人一味緣起言,義皆通大.故有等言。【是以智論】下,引證成前通大之義.天台引此立於通教.通大通小、通淺通深。今先列名.後當釋義。
列名者︰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性地。大品云︰菩薩從初乾慧地至菩薩地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云通三乘法也。
解釋者︰
一、乾慧地者︰三乘初心通名乾慧.即是大乘三賢之位.小乘即是五停心等.謂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觀.三、總相念觀︰總觀無生四真諦理,故名乾慧.意云.未得定水故。
二、性地者︰若用總相念,成三十七品.初發有漏善.入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成內凡故。
三、八人地︰謂信行法行二人.體見假以發真斷見惑.在無間道.即八人地。
四、見地︰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諦之理.同斷八十八使盡也。
五、薄地者︰發六無礙.斷欲界六品惑.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故。
六、離欲地︰謂斷欲界五順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釋曰︰五順下分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四、欲貪.五、嗔恚故。俱舍頌云「由二不超欲.即四五也.由三復還下.即上三也」。
七、已辦地者︰即發真無漏.斷五順上分結.八十八品.修惑盡斷.三界事究竟.故言已辦。釋曰︰五順上分結者︰一、色愛.二、無色愛.三、上二界掉舉.四、二界慢.五、二界無明也。貪過重故,二界別明.餘三過微,二界合說.有此五結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
八、辟支佛地者︰緣覺功德力大故.能侵餘習氣故。
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斷習氣色心等無明.得界外法界道種智.遊戲神通.學佛十力等故。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於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氣究竟盡也。故智論云「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在.緣覺智力強.如大火燒木.木燃炭盡餘有灰在.諸佛智力大如劫火炭灰俱盡.亦如兔馬等喻」。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言通。答︰名字雖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名同義.究竟俱同也.廣如天台四教。
【此上二】下,結第二三.即上所引俱舍意也。
俱舍二十三賢聖品,釋住果極七返偈.先問云︰此預流名為何義.若初得道名為預流,則預流名,應目第八.若初得果名為預流,則倍離欲.全離欲者,至道類智,應名預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為預流.以超斷者,不定初得故。
俱舍大疏,寶公但云︰若預流名,目初得道.即初見道第八人應名預流.亦不釋於第八,所以離欲等言。
小疏釋云.其苦法忍,即是第八人.於八忍中,從後數之,為第八故。
若義林法師大疏鈔云︰八人地,謂預流向也.四向四果.從後數之為第八故。
婆沙三十六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為第八故。
澤州遠公引古婆沙論,名須陀洹向以為第八.而對見道前七方便,故名第八.故彼論中問言.云何為第八人.所謂信堅及法堅.鈍根之人見道名信堅.利根之人名法堅。
釋曰︰此上全同林公引文.而取義逆順為別.俱未見文。以義取人遠公理長.第八之名所以順故.遠公又云︰外國相傳云.更有八人者.初發心人而未有行.二、有相行人.憎厭生死樂修善法。三、無相行人.學觀空理破離欣厭.見人行惡心無忿怒.見人修善亦不欣慶。四、方便行人.雖見法空而常隨有起諸善行。此四在於善趣地中。五者習種.六者性種.七者解行.八者聖種。初依地前未同聖種.故非第八。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彰異於前云不名凡夫.揀異初依名為菩薩。當相以論.不名為佛.別異於後。
釋曰︰遠公所解,前順今文.後非今意.彼釋四依故可用之.因便引來以彰異轍。今疏正意取初果向.而俱舍小疏亦是初向.而局苦忍,義成大局.亦彰異轍.非用指南.下引智論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約超斷.容餘果向。故【智論中有八人地】者︰證前文是初果向.案前十地第三八人在於見道無間道故。五十九云「八人地者.所謂見諦道中︰信行一.法行二.須陀洹極六七世生三.有須陀洹今世煩惱盡得阿羅漢四.有家家須陀洹三世生已入涅槃五.有中間須陀洹六.除第三餘中間入涅槃七.住六無礙五解脫中者八.皆是須陀洹向」。釋曰︰此則初果向中有八種人,故名八人地.非獨第八.然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第八.二義俱成.謂亦名第八.亦名八人地也.故疏引來證成初向.望後第五既是初果.此為初向.次第分明。若唯取於苦法忍者.餘之七忍何以揀之.又十四心何以不取.又十五心皆未得果.論主何獨將苦法忍而為難辭.林公成立為初果向.理則無違.而從勝進數.亦無所以.正義如前。
【若約超斷等】者,此下揀濫︰正取初果之向.不取二三果向.以超斷人不定初得.故經略無.以義合有,故復出耳.即俱舍云「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斷次三向二.離八地三向。至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至.亦由利鈍別」。釋曰︰今疏取意,展彼頌文以成長行.理皆已具耳。上智論文名家家,亦俱舍義.頌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釋曰︰初兩句明家家.下兩句明向果.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由斷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德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界三二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者.預流果後進斷修惑.諸無漏根理必合有.義準已成.故頌不說。
言斷三四品受三二生者︰若斷三品名受三生.若斷四品名受二生.謂九品惑能潤七生.且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上三品能潤四生.故斷上三品,四生便損名受三生。既言中上亦潤一生.故斷中上品惑、復損一生.兼上損四都損五生.受二生也。
答︰必無有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中間死生.無有斷五品不斷六品而有死生.謂由聖者得初果已.斷欲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三品名一大品也),有死生故.故斷一品二品必斷三品也.斷第五品不斷第六品者.謂第六品證一來果.以無一品能障得果.故斷五品必斷第六。餘如彼說。所以引此文者.即下一來不還,斷惑多少皆要此故。
【第五句、初果等】者,即前共十地中見地也.然俱舍等以第十六心先已見理不明見道.見道要須未見今見故.今道已先見乃重慮修行故名修道.智度論意至第十六是解脫道.斷惑方終.見諦始圓.故名見地。疏釋眾結斷乃有二意︰先總.後別。總有【三正三隨】者︰三正即涅槃經.謂身見、戒取、疑.俱舍說斷其六.故加三隨.邊見隨身見.執斷常者必依身故.見取隨戒取.非因計因必計勝故。邪見隨疑.疑無之心斷善根故。【亦可】下,二、別明八十八使︰前俱舍中共引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故欲苦有十集滅各七為十四.道下有八成.三十二.上二界四諦各除一嗔.故兩界各二十八.故成八十八.此見所斷。若語修道欲界斷四.謂六根本除見及疑.但有貪嗔癡慢.上二界各唯除嗔.二界各三故有六.合欲之四共成十使.即三果已後斷之.復合前名九十八使.更加十纏為一百八煩惱。【由見諦斷無明漏】者︰無明漏.亦名無明流.四流之一。
【第六句、一來果】者︰更一往天上.一來生欲界故。【而知無往來】者,即般若意.金剛十八住處中,第五勝中無慢住處.經從「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下,是意明小乘四果尚得離慢.豈況菩薩求大菩提,於初迴向不離慢哉.故判此文是十迴向初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言離慢者,是離我慢。文中四果皆有三段.此初果中,上即如來反問。(二)「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此即答也.意明無念。(三)解所以者.經云「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釋曰︰意云.須陀洹,梵語.此云入流.入聖流故.謂至第十六道類智心.即入聖流。所以入聖流者,由了第一義諦無所入故.則不起心念言我入流.若有念慮言我入流,不契諦理,則不入聖流.而此無念無入即無漏聖智.故不入於六塵之境.故上疏云.由見諦理斷無明名生無漏。
二、一來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問也)。須菩提言.不也由尊(答也).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釋曰︰斷六品惑解脫道中契於諦理,更不生於一往來念.若有心念即有我慢,豈得聖果.故今疏云知無往來。
三、不還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釋曰︰大意同前亦無心念.斷五順下分結.名為不還。
【乃至八地惑皆斷】者,非但斷欲修惑.更進斷四禪三空.并前欲界故云八地。當處不還以非想惑皆斷盡者成阿羅漢.故八地則已該於三界.故云不樂三界。上之二界猶不愛樂.故云而實無來。
四、無學果︰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釋曰︰阿羅漢斷五上分結.總說所斷之惑有八十九種.若見所斷總有八品即上下八諦.若修所斷三界九地,地地有九成八十一品.亦證八十九品無為.為應果體。言應果者,應受人天一切供養.若有心念不契無為,即是我慢著我人等,由無心念故名應果.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今經略無無念之義。
【第八句、無學】下,辨羅漢法︰六通等義前後已具.今取前後曾未說者,即八解脫.略示名相.俱舍頌云「解脫有八種︰前三無貪性、二二一一定、四無色定善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三、境欲可見.四、境類品道,自上苦集滅,非擇滅虛空」。釋曰︰初句總標.次兩句別明前三解脫.第四句別明次四解脫。第二行頌明第八解脫.後一頌總明所緣。
言解脫有八種者︰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有色想貪.為除此貪,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故名解脫。
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謂於內身無色想貪.雖已除貪.為堅牢故,觀外不淨青瘀等色,令貪不起名為解脫。
第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觀淨色令貪不起名淨解脫。觀淨色者顯觀轉勝。此淨解脫身中證得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名具足住。
後第八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棄背受等名為解脫。
依婆沙論此言解脫者.謂棄背義。前三無貪性者.初三解脫無貪為體.近治貪故。三中初二不淨相轉.作青瘀等諸行相故。第三解脫清淨相轉.作光鮮行相轉故。此三助伴皆五蘊為性。二二一一定者.上二即初二解脫.下二即初二禪.以初二解脫,依初二禪起.故云二二。一一定者.上一謂第三解脫,唯依第四禪起.云一一定也。以第四禪離八災患.慧心澄淨.故有淨解脫。四無色定善者.四無色定解脫以善定為體.非無記染、非解脫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無色散善者,如命終心也.滅受想解脫,微微無間生者.滅受想解脫也。有解厭背受想.有解厭背一切有所緣心。有云︰解脫定障故名解脫.微微心後,此定現前。
入滅定心總有三種︰一者想心.二者微細心.三者微微心.對前心已名微細.此更微細故名微微.從微微心入滅盡定。由自地淨心及下無漏出者.明出滅定心也。出滅定心.或起有頂淨心.或起下無所有處無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從有漏無漏心出。三境欲可見者︰初三解脫.唯以欲界色處為境.有差別者.初二境可憎.第三境可愛。四境類品道自上苦集滅者.四無色解脫各緣自地上地苦集滅諦,及緣九地類智品道為所緣境。非擇滅虛空者.無色解脫亦緣自地上地苦諦集諦上非擇滅,及緣九地類智品上非擇滅,及虛空為所緣境。
問︰第三靜慮寧無解脫。
答︰第三定中無眼識所引欲色貪故.自地妙樂所動亂故.故無解脫。
答︰為欲令忻故修淨解脫。前不淨觀令心沈慼.今修淨觀策發令忻.或為審知自堪能故.謂前所修不淨解脫為成不成.若觀淨相煩惱不起,彼方成故。
問︰何故經中第三第八解脫得身證名.非餘六耶。
答︰以八中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得身證名。第三解脫唯取淨相,令惑不起名為殊勝.第八解脫以無心故為殊勝.第三解脫在色界邊.第八解脫在無色邊.疏文對會可知。
言【餘義已見上文】者,謂六通即三地及十通品說.九定即此品滅定,亦如六七地辨.廣如九地.諸論即瑜伽智論唯識等說.然薩遮尼揵子經第五亦廣說六通等。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修行法.何等為十︰所謂恭敬尊重諸善知識修行法.常為諸天之所覺悟修行法.於諸佛所常懷慚愧修行法.哀愍眾生,不捨生死修行法.事必究竟,心無變動修行法.專念隨逐發大乘心,諸菩薩眾精勤修學修行法.遠離邪見,勤求正道修行法.摧破眾魔及煩惱業修行法.知諸眾生根性勝劣而為說法,令住佛地修行法.安住無邊廣大法界,除滅煩惱,令身清淨修行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修行法。
(三)修行法者,如說修行,方得佛法故。【常為諸天】者,為字去聲.故晉經云.覺悟諸天.餘並可知。
上來造修行竟。
第三、十種魔下十門,明離障行.分二︰前五門明離障成行.後五門明離障加持。
離障成行中分三︰一、初二門明所離障體.二、次一門明離障方便。三、後二門顯見佛成行。
一、初二門明所離障體中:(一)顯魔體.(二)十種魔業下,辨魔因。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恆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恆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
(一)顯魔體者︰十魔能障道故︰
【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與四不同。若欲攝者.除三同外.皆煩惱攝。法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餘文自顯。
十魔分三︰一、總釋為魔之義.二【然四魔】下,對四辨異.三【若欲】下,與四相攝。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業.何等為十.所謂: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惡心佈施.瞋心持戒.捨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是為魔業。
於甚深法心生慳吝.有堪化者而不為說.若得財利恭敬供養,雖非法器而強為說是為魔業。
不樂聽聞諸波羅蜜,假使聞說而不修行.雖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狹劣.不求無上大菩提法.是為魔業。
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樂求二乘,不樂受生.志尚涅槃,離欲寂靜.是為魔業。
於菩薩所起瞋恚心惡眼視之.求其罪釁,說其過惡,斷彼所有財利供養.是為魔業。
誹謗正法,不樂聽聞.假使得聞便生毀呰.見人說法不生尊重.言自說是,餘說悉非.是為魔業。
樂學世論,巧述文辭.開闡二乘,隱覆深法.或以妙義授非其人,遠離菩提,住於邪道.是為魔業。
已得解脫已安穩者,常樂親近而供養之.未得解脫未安穩者,不肯親近亦不教化是為魔業。
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
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速遠離,勤求佛業。
(二)十魔業者,行此十事皆能訛善.亦招天魔.故為其業。十中︰
第二句、於蔽度不平等故.於中初二蔽俱行度.後四嫌棄有蔽之人.文影略耳。夫真道者,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嫌他不忍,忍度豈成.他皆倣此。又悲化惡故.況惡為善資.不愛其資,是大迷也。
餘八易知。然觀此文難免魔業.願諸後學審此省躬。
【十魔】下,分二︰先總釋業相.二【十中】下,釋文。【第二句、於蔽度】下,釋第二句分二︰一、總釋文意.二【夫真道者】下,立理.於中有二︰先約智說.則蔽度兩亡.後【又悲化惡故】下,約大悲說︰先正明.後【況惡為善資】下,即借老子意釋成上義.即道經無轍跡章結文.彼章具云「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釋曰︰意云.無心於此五.何有轍跡等耶。次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釋曰︰心無所係無可無不可.何所棄哉。次云「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是為要妙」。釋曰︰此有二意︰一、約密意︰謂雖師法善人,資取惡人.而不貴不愛,師資兩亡以為玄德.凡俗雖知而大迷於道.謂之要妙。二、約顯意︰善者所法,惡是我資,而不貴愛.則雖知善惡乃是大迷.善惡皆善是謂要妙.則順上文無棄人物.今疏用此故令化惡也.密用曰襲。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捨離魔業.何等為十︰所謂近善知識恭敬供養捨離魔業.不自尊舉、不自讚歎,捨離魔業.於佛深法信解不謗捨離魔業.未曾忘失一切智心捨離魔業.勤修妙行恆不放逸捨離魔業.常求一切菩薩藏法捨離魔業.恆演說法心無疲倦捨離魔業.歸依十方一切諸佛起救護想捨離魔業.信受憶念一切諸佛神力加持捨離魔業.與一切菩薩同種善根平等無二捨離魔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出離一切魔道。
二、離障方便︰捨魔業即對障修治.故云捨離。然此十句敵對反前.但略而不次耳︰一反第五.二反第二.三反第七.四反第一.五反第四.六反第八.七反第三.八反第九;救護彼故.九反第十﹔若得佛加蔽惡息故.十反第六;同一善根豈求惡故。然復欲顯隨其一善,總反前十.或以多善共反前一.令不定執.故不次耳。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見佛.何等為十︰所謂於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受見。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常得見無上如來。
三、二門顯見佛成行︰由障離故,果現行成.於中︰先見佛.後成行。
見佛即是果現.此中所見即前十佛,亦是八地十身,十身與此名小不同,已如前會。然此中明見皆稱彼佛而見.如云無著自屬正覺.非謂菩薩於彼不著。若菩薩於此不著,下九豈當著耶.是知皆就所見明見,亦不得半就所見,半約能見。
第一句【無著】者︰安住世間故不著涅槃.成正覺故不著生死.乘無住道示成正覺,故名無著.稱此而見是見正覺.他皆準此。又無邪慧而不離故云無著.無正德而不圓故云正覺.則佛見影略.此即總句.下九皆此別義。
第二句,乘願出生故︰上文云.佛願力故無不現.又乘此願,能生一切德故。
第三句、報即相好莊嚴身.業即萬行之因.而深信為首.云深信見.故下善財云「一切諸佛從信心起」.亦能令見者信故。
第四句、隨順眾生住持舍利等故.又隨順眾生,以圓音周遍三世持佛法故。
第五句、涅槃即是化身.化身示滅故名涅槃。深入見者,深入涅槃故能示滅.深入生死故示滅非真。
第六句、法身充滿於法界故.法界為佛體故。
第七句、湛然安住真唯識性是佛心故。
第八句、寂然無依,心言路絕,即三昧義.觸類皆然,故三昧無量。
第九句、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本覺真性,性本了故。
第十句、隨自他意,無身不受故。
依上十見則真見佛.既知十佛總別六相圓融.則亦十見無有障礙。又此十種攝為五對︰一、所出能出對.二、正報任持對.三、真常普遍對.四、內住外寂對.五、體深用廣對。如文思之。上十佛十身.類此成對。又此十見各有十種.並如不思議法等品。
【見佛即是果現】下,疏文有六︰一、會同前文.二【然此中】下,釋見義.三【一、無著者】下,隨文釋.四【依上十見】下,總結圓融.五【又此】下,攝之成對.六【又此】下,總顯包含。
一、會同前文中︰【此中所見即前十佛】者,即十信末五十三經.然探玄記引法集經菩薩入十種法能知諸佛.何等為十「所謂習氣佛.果報佛.三昧佛.願佛.心佛.實佛.同佛.化佛.供養佛.形像佛」.乃至廣說。若欲會者︰習氣即義當隨樂佛.其本集而欲見故.果報即業報佛.次三全同.實佛義當法界.同佛即本性,本性同故.化即涅槃.供養即正覺.形像即住持。
二、釋見佛義中亦三︰初正明.二【若菩薩】下,反顯.三【亦不得】下,遮救.恐有救云︰半就能見,如無著佛等.半就所見,如出生等.豈不通耶。故今遮云.不得半就能所.令人致惑,取解無由故.十種見義成雜亂故。
三、釋文︰
釋第一句【正覺佛,無著見】.疏文有三︰一、正釋正覺.標其所見.【無著】即正覺之相。二【又無邪慧】下,則正覺無著.二義不同.所見能見各須具二.今所見有正覺德圓,略無邪慧而不離.能見則有無邪智而不離,略無正德而不圓.故令佛中影取無著。能見之中影取正覺.是故疏云佛見影略。三【此即】下,結成總別。
第二句中:【乘願出生中,文云】下,引證.即華藏品︰言【又乘此願】下,上約生身.此約生德。
第三句中:【故下善財等】者,引證.即七十七經,善財修觀.此約真身。又云「一切化佛從敬心起」.明知敬屬於機能見化身.信屬於佛因信成果。【亦能令見者信】者︰上約真身信自屬佛.今就真身信亦屬機.以相好莊嚴顯由因成故令物信。
第四句中:【隨順眾生等】者,即論中意.又【隨順眾生以圓音】下,即海東意.談玄之中已顯.不違正理.故雙出之。
第五句中:【深入涅槃,故能示滅】者,得無住涅槃能建大事。言【深入生死.故示滅非真】者,悟生死性即性淨涅槃.故知示滅非真滅也.稱性常在故。
第六句中:【法身】者,初以如智契合具德法身,故云滿於法界.法界是所滿故.下約法性身.云為佛體。
第八句中:【寂然無依】,釋見一義.次以無依釋三昧佛.後【觸類】下,釋無量義。
第九句中:【平等】下、亦二義釋︰先能所合明。後【本覺】下,唯就理說。
第十句中:【隨自他意】下,即意生身.然有三義︰一、如意速疾.二、隨自意成.三、隨他意樂。今用後二,釋隨樂言.隨自所樂普受法身.隨他所樂欲受何類。
四、六相圓融︰「總」即一佛.「別」分為十.「同」帶於佛.「異」則正覺相好等差.「成」則攬十共成真佛之義.「壞」則十身各住自性。
五、束之成對.可知。
六、結成包含者,即海東意.海東順於晉經,名有數異.故今取義,亦有小殊.今直就此經相應引證︰
(一)【正覺佛,無著見】者.有十無著.即此品云「所謂於一切世間無著.於一切眾生無著.於一切法無著.於一切所作無著.於一切善根無著.於一切生處無著.於一切願無著.於一切行無著.於一切菩薩無著.於一切佛無著」。此十雖因徹於果位一切無著.而不思議品十種離果清淨亦果無著。
(二)【願佛,出生見】.亦有十種出生.不思議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念念出生智.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從天來下.二、菩薩受生.三、出家學道.四、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五、轉妙法輪.六、教化眾生供養諸佛.七、不可言說種種佛身.八、種種莊嚴無數莊嚴如來自在一切智藏.九、無量無數清淨眾生.十、三世諸佛種種根性種種精進種種行解.於三世中成等正覺」。釋曰︰其一二等數經文所無.句句皆如初句有一切諸佛至世界之言.即是從後得智願生八相等。
(三)【業報佛,深信見】︰若約莊嚴應如不思議品十種最勝無上莊嚴.今取因行,則不思議品果中所無.即如十藏品云。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釋曰︰以此為因成果也.亦可如十地中十種信。
(四)【住持佛,隨順見】者︰若約隨順眾生住持佛法.即十種為眾生作佛事.不思議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何等為十︰一者所謂一切諸佛示現色身為眾生作佛事.二、出妙音聲.三、有所受.四、無所受.五、以地水火風.六、神力自在示現一切所緣境界.七、種種名號.八、以佛剎境界.九、嚴淨佛剎.十、寂寞無言」。釋曰︰句上皆有「一切諸佛」,句下皆有「作佛事」言,一如初句。寂寞無言即自身舍利住持自在.若約圓音住持即如下文「如來應正等覺轉法輪時.以十事故於眾生心中種白淨法無空過者.即隨順義.何等為十︰所謂過去願力故.大悲所持故.不捨眾生故.智慧自在故.隨其所樂為說法故.必應其時未曾失故.隨其所宜無妄說故.其身最勝無與等故.言辭自在無能治故.智慧自在隨所發言悉開悟故.是為十」。
(五)【涅槃佛,深入見】者︰即出現品云「欲知如來大涅槃者.當應了知根本自性」。釋曰︰了知即是深入義也.經云「如真如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二、實際.三、法界.四、虛空.五、法性.六、離欲際.七、無相際.八、我性際.九、一切法性際.十、真如際」。釋曰︰具足皆如初句.如是了知名為深入。
(六)【法界佛,普至見】者︰若直約法界說.如至一切處迴向云「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語言音聲」。然今但有九.有為無為應分為二︰若就佛上明遍至者.即不思議法品云「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遍法界.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無染著.二、無障礙眼於一切法悉能明見.三、無礙耳悉能解了一切音聲.四、鼻能到諸佛自在彼岸.五、有廣長舌出妙音聲周遍法界.六、身應眾生心咸令得見.七、意住於無礙平等法身.八、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九、清淨世界隨眾生樂現眾佛土種種莊嚴,而於其中不生染著.十、菩薩行願得圓滿智遊戲自在悉能通達一切佛法」。釋曰︰十句之中皆如初句有「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言.舌中有廣長故關無邊際語。
(七)【心佛,安住見】者︰不思議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住.所謂常住大悲.住種種身作諸佛事.住平等意轉淨法輪.住四辯才說無量法.住不思議一切佛法.住清淨音遍無量土.住不可說甚深法界.住現一切最勝神通.住能開示無有障礙究竟之法」。釋曰︰此是佛心之所住也.經唯九句應開淨音遍無量土為二。
(八)【三昧佛,無量無依見】者.不思議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恆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為眾生廣說妙法.二、普為眾生說無我際.三、普入三世.四、普入十方廣大佛剎.五、普現無量種種佛身.六、隨諸眾生種種心解現身語意.七、說一切法離欲真際.八、演說一切緣起自性.九、示現無量世出世間廣大莊嚴,令諸眾生常得見佛.十、令諸眾生悉得通達一切佛法,無量解脫究竟到於無上彼岸」。釋曰︰具足皆如初句,有「一切諸佛恆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之言.雖有此無量,而心無所依。
(九)【本性佛,明了見】者︰明了即是智身.故四十七云「諸佛世尊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何等為十︰所謂一、知過去一切法盡無有餘.二、知未來一切法.三、知現在一切法.四、知一切語言法.五、知一切眾生心.六、知一切菩薩善根上中下種種分位.七、知一切佛圓滿智及諸善根不增不減.八、知一切法皆從緣起.九、知一切世界種.十、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諸差別事」。釋曰︰十句皆有「盡無有餘」之言。
(十)【隨樂佛,普受見者】,普能受領隨樂現故.即四十六「諸佛世尊於一切世界一切時有十種佛事.何等為十︰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二者若有眾生心不調順則為說法.三者若有眾生能生淨信必令獲得無量善根.四者若有眾生能入法位悉能現證無不了知.五者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六者遊諸佛剎往來無礙.七者大悲不捨一切眾生.八者現變化身恆不斷絕.九者神通自在未曾休息.十者安住法界能遍觀察.是為十」。釋曰︰斯則普隨眾生之所受也。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業.何等為十.所謂:隨時開導是佛業.令正修行故。 夢中令見是佛業,覺惜善根故。 為他演說所未聞經是佛業,令生智斷疑故。為悔纏所纏者說出離法是佛業,令離疑心故。若有眾生起慳吝心乃至惡慧心、二乘心、損害心、疑惑心、散動心、憍慢心.為現如來眾相莊嚴身是佛業,生長過去善根故。於正法難遇時廣為說法,令其聞已得陀羅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無量眾生是佛業,勝解清淨故。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現虛空界等聲,說不損惱他法以為對治,令其開悟,眾魔聞已威光歇滅是佛業,志樂殊勝威德大故。其心無間常自守護,不令正入二乘正位,若有眾生根性未熟,終不為說解脫境界是佛業,本願所作故。生死結漏一切皆離修菩薩行相續不斷,以大悲心攝起眾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脫是佛業,不斷修行菩薩行故。菩薩摩訶薩了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不驚不怖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雖知一切法無有造作而亦不捨諸法自相,雖於諸境界永離貪欲而常樂瞻奉諸佛色身,雖知不由他悟入於法而種種方便求一切智,雖知諸國土皆如虛空而常樂莊嚴一切佛剎,雖恆觀察無人無我而教化眾生無有疲厭,雖於法界本來不動而以神通智力現眾變化,雖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薩行無有休息,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轉淨法輪令眾生喜,雖能示現諸佛神力而不厭捨菩薩之身,雖現入於大涅槃而一切處示現受身,能作入是權實雙行法是佛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不由他教無上無師廣大業。
成行者︰前見佛體,今辨佛因.又行順佛行故名佛業,佛以利生為事業故。十中︰初總,餘別.又總別合為五對︰
《一》覺導夢化對︰
《二》開纏淨戒對︰犯戒疑悔故為彼纏.令其懺除故名出離。戒有多種,出離亦多.總相言之,不過二種︰一事.二理。事隨輕重篇聚悔除.理觀性空是真奉律.若具二者罪無不離。又如瑜伽九十九有五惡作即是悔纏︰一、謂作是思惟.後定自責。二、諸天呵責.三、大師同行責.四、惡名流布.五、死墮惡趣。亦有五相能除此惡作.謂佛許還淨故.由無知等,我已滅故.當來無犯意,我已生故.已於同梵行悔故.佛說悔除為善哉.惡作相續以為蓋故。餘如淨名第一及隨好品辨。
《三》現相說法對︰於現相中,由如來相從六度生故除六蔽.見此殊勝,不希二乘,覩慈善根決知尊勝.住心佛境自失威光故無害等。
《四》降魔護小對。
《五》悲攝雙行對︰雙行中有十一句︰初一總明無作四諦.【不驚怖】者,妄惑本無今有故應驚.妄苦逼害身心故應怖.今皆了本寂即同滅理故不驚怖.雖了本寂而修福智為能治道。餘十一句別中︰初一約苦.次一約集.次八約道.後一約滅.文並可知。
【又如瑜伽九十】下,重釋淨戒︰先舉所治.後【亦有五相】下,舉其能治。此五亦可對前五.唯三四不次︰一、由佛許還淨故不自責.二、由滅無知不懼天所訶.三、已生無犯之意不懼惡名.四、於同行悔不懼同行之責.五、佛許悔除故不懼惡道.而其實義,此五通能治於前五。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慢業.何等為十.所謂:
於師僧父母沙門婆羅門住於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是慢業。
或有法師獲最勝法,乘於大乘知出要道得陀羅尼,演說契經廣大之法無有休息.而於其所起高慢心,及於所說法不生恭敬.是慢業。
於眾會中聞說妙法,不肯歎美令人信受是慢業。
好起過慢自高陵物.不見己失,不知自短.是慢業。
好起過過慢.見有德人應讚不讚.見他讚歎不生歡喜.是慢業。
見有法師為人說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實、是佛語.為嫌其人亦嫌其法.自起誹謗亦令他謗.是慢業。
自求高座自稱法師應受供給,不應執事.見有耆舊久修行人不起逢迎、不肯承事.是慢業。
見有德人頻蹙不喜.言辭麤獷伺其過失.是慢業。
見有聰慧知法之人,不肯親近恭敬供養.不肯諮問何等為善,何等不善,何等應作,何等不應作.作何等業,於長夜中而得種種利益安樂.愚癡頑狠,我慢所吞.終不能見出要之道.是慢業。
復有眾生慢心所覆.諸佛出世不能親近恭敬供養.新善不起,舊善消滅.不應說而說.不應諍而諍.未來必墮險難深坑.於百千劫尚不值佛,何況聞法.但以曾發菩提心故,終自醒悟.是慢業。
是為十。
十慢下五門,明離障加持行,於中二︰初二門內成離障行.後三門外得加持行。
初二門內成離障行中︰初門舉障.後門顯治。
(一)舉障中︰慢業者,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然經論中,說多差別.且明七慢。俱舍論十九云「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今文開十.四五與九具有其名.餘七但有其義。前三即慢.但約有高心故.故彼論云︰一、慢者︰謂於他劣謂己勝,於他等謂己等.雖能稱境以心高舉,說名為慢.初一輕人,次二慢法。
第四句中:【自高陵物】,是於他等謂己勝,即當過慢,過前慢故。
第五句即慢過慢︰今言【過過】者,過前慢故.有德應讚.即於他勝見讚不喜,是謂己勝.應合讚我故。
第六句即邪慢︰謂於無德謂己有德,故名邪慢.成就惡行名為無德.恃惡高舉名之為慢.【自起誹謗】即惡行故。
第七句即卑慢︰耆舊有德,即是彼多分勝.不應執事即謂己小劣.何得事他。
第八句、亦邪慢起惡行故.
其但以曾發下,準梵本應迴安於百千劫前,深坑之下.彼梵本從消滅下云.不應說而說.言多鬪諍.發起怨嫌.數行此法應墮大坑.然以曾集菩提心力,得受豪貴自在之力.於百千劫尚不見佛,何況聞法。晉及度世大意皆同梵本。若但依今釋,當墮深坑,語其慢過。終自醒悟,明非長沒。
若約八慢︰前三皆是憍慢,亦名傲慢.皆於尊境不肯禮敬故。餘如別說。
【俱舍十九云一慢等】者︰然文具有.疏引彼論以釋今經.恐不知主客.今重具引.俱舍云慢七九從三.皆通見修斷.瑜伽雜集大同俱舍.今依俱舍。疏中三︰一、依俱舍列名.二【今文】下,對文開合.三【前三即慢】下,釋文︰先別釋初三.於中二意︰初標.次【故彼論】下,全引論文正釋慢義。
【初一輕人】下,別釋三句。
【第四句中,自高】下,釋過慢。從【是於他】下,全是論文。
第五句中︰先指同會釋.二【有德】下,將經就論文.具云「於他勝謂己勝名慢過慢」.慢他過故。
六、邪慢︰論具云「於實無德中謂己有德名邪慢」。上皆論文.下即論釋。從【自起誹謗】下,疏牒今經會通論文。
第七句【卑慢中】,疏以經就論.即自求高座下是.論具足云「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為卑慢」.餘皆疏釋。
第八句【亦邪慢】者,即見有德人下是也。【嚬慼麁獷】,即是惡行.此即將前論中成就惡行收之。
第九句、言【我慢所吞故】者,以經釋成.知是我慢.若論具云「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恃我起故」。釋曰︰疏以易故不引論釋。
第十句【即增上慢】下,疏中先以經會論.後【其但以】下,隨難重釋。前中︰具足論云「未得謂得名增上慢」。瑜伽云「己無實德謂己有德」。雜集云「謂於未得上勝證法.計己已得上勝證法」.疏會釋論文易可知。
上論偈云「慢七九從三者」.即是九慢.從前七慢三慢而生。言九慢者.發智論云「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九、無劣我慢類」。言從三者「一、慢.二、過慢.三、卑慢」。初三中︰一我勝慢類,從前過慢出.二、我等慢類從前慢出.三、我劣慢類從卑慢出.四五六三如次從卑慢及慢并過慢出.七八九三如次從慢過慢卑慢中出。釋曰︰然上九慢既從三生,則成三三,皆有別相.論更不釋.細詳可見.但有難云︰問︰於多分勝謂己劣.卑慢可成.有高處故.無劣我慢,高處是何。答︰謂自愛樂勝有情聚,反顧己身雖知極劣而自尊重.得成無劣我慢類也。言皆通見修斷者,七九同故云皆通也。緣見所斷起者名見所斷.緣事起者名修所斷。
【若約八慢等】者,即刊定意.涅槃成實皆有八慢.天台智者引文殊問經,釋法華八鳥,明八慢「謂一、盛壯慢如鵄.二、性慢如梟.三、富慢如鵰.四、自在慢如鷲.五、壽命慢如烏.六、聰明慢如鵲.七、行善慢如鳩.九色慢如鴿」
「經」若諸菩薩離此慢業則得十種智業.何等為十.所謂信解業報不壞因果是智業。不捨菩提心常念諸佛是智業。近善知識恭敬供養,其心尊重終無厭怠是智業。樂法樂義無有厭足,遠離邪念勤修正念是智業。於一切眾生離於我慢,於諸菩薩起如來想,愛重正法如惜己身,尊奉如來如護己命,於修行者生諸佛想是智業。身語意業無諸不善,讚美賢聖,隨順菩提是智業。不壞緣起離諸邪見,破闇得明照一切法是智業。十種回向隨順修行,於諸波羅蜜起慈母想,於善巧方便起慈父想,以深淨心入菩提舍是智業。施戒多聞、止觀福慧,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積集無有厭倦是智業。若有一業為佛所讚,能破眾魔煩惱鬥諍,能離一切障蓋纏縛,能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能隨順智慧攝取正法,能嚴淨佛剎,能發起通明,皆勤修習無有懈退是智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一切善巧方便無上大智業。
(二)顯對治行︰謂既識障惑不令增長.制情從理,敬重法行,故名智業。文中︰初結前生後.文通兩段。後【何等】下,正顯.並是智之作用,故名為業。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懈怠心魔所攝持.志樂狹劣魔所攝持.於少行生足魔所攝持.受一非餘魔所攝持.不發大願魔所攝持.樂處寂滅斷除煩惱魔所攝持.永斷生死魔所攝持.捨菩薩行魔所攝持.不化眾生魔所攝持.疑謗正法魔所攝持.是為十。
魔攝持下三門,辨外加持行分二︰此門所離障.後二門能治行。
此門所離障,即怨障加持:由內行乖理外魔得便名為攝持.又行乖理即是魔攝。初二心怠志陜.次二行少解滯.次二捨願趣斷.次二成小捨大.後二捨悲謗法。
「經」若諸菩薩能棄捨此魔所攝持,則得十種佛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初始能發菩提之心佛所攝持.於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攝持.覺諸魔事悉能遠離佛所攝持.聞諸波羅蜜如說修行佛所攝持.知生死苦而不厭惡佛所攝持.觀甚深法得無量果佛所攝持.為諸眾生說二乘法,而不證取彼乘解脫,佛所攝持.樂觀無為法而不住其中,於有為無為不生二想,佛所攝持.至無生處而現受生佛所攝持.雖證得一切智,而起菩薩行不斷菩薩種,佛所攝持。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諸佛無上攝持力。
佛所攝下二門,明能治行︰由離於邪自然合正。於中︰先佛.後法。
佛所攝持者︰先結前生後.後【何等】下,正說.文顯可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行無常法所攝持.知一切行苦法所攝持.知一切行無我法所攝持.知一切法寂滅涅槃法所攝持.知諸法從緣起,無緣則不起,法所攝持.知不正思惟故起於無明,無明起故乃至老死起,不正思維滅故無明滅,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滅,法所攝持.知三解脫門出生聲聞乘,證無諍法出生獨覺乘,法所攝持.知六波羅蜜四攝法出生大乘,法所攝持.知一切剎、一切法、一切眾生、一切世,是佛境界,法所攝持.知斷一切念、捨一切取、離前後際、隨順涅槃,法所攝持。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所攝持。
法所攝持中︰前四即四法印.次二總別緣生.次二大小.後二智斷。
上辨因圓究竟訖。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六十八
請按此→續卷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