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七十六(入法界品六十八經)                                                             請按此→回目錄

「經」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安住神教.憶持菩薩不可沮壞智藏解脫.修其三昧.學其軌則.觀其遊戲.入其微妙.得其智慧.達其平等.知其無邊.測其甚深。漸次遊行.至於彼城.從東門入.佇立未久.便見日沒.心念隨順諸菩薩教.渴仰欲見彼主夜神.於善知識生如來想。復作是念.由善知識周遍眼,普能明見十方境界.由善知識得廣大解,普能了一切所緣由善知識得三昧眼,普能觀察一切法門.由善知識得智慧眼,普能明十方剎海

自下大文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位,即分十段

壹、婆珊婆演底夜神寄歡喜地迦毘羅者,此黃色,往昔黃頭仙人依處故.黃是中色,表中道故.又此是佛生之城,表初地生佛家故。婆者,此也.婆演底者,此云主當,以於春時主當苗故。謂顯初入地能生長萬行,護眾生故。地上多見夜神者,證智玄妙,離相破闇故。下九天神,準梵本皆是女神。瞿波亦女,地上證於同體慈悲,女之狀故。文中第一、依教趣求.第二、是念,明見敬問.第三、時彼稱讚授法.第四、善男子.下,謙推.第五、善男子.此下,指示後友.第六、爾時下,戀德禮辭

第一、依教趣求中︰先依前修證.後【漸次】下,趣求後友.於中先至時處。【從東門入】者開明之初.入證之始故.【見日沒】者,是夜神故,表分別見日皆已亡故。後【心念】下,生渴仰心

【婆珊婆演底夜神,寄初歡喜地】者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他,生大歡喜故。【以於春時主當等】者︰盛德如春,和暢發生故。【表分別見日,皆已亡】者︰初地斷見惑.即分別煩惱故

「經」作是念時,見彼夜神於虛空中,處寶樓閣香蓮華藏師子之座.身真金色.目髮紺青.形貌端嚴.見者歡喜.眾寶以為嚴飾身服朱衣.首戴冠.一切星宿然在體.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現化度無量無數惡道眾生,令其免離險難之像.是諸眾生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有趣向二乘菩提.或有修行一切智道又彼一一毛孔中,示現種種教化方便.或為現身.或為說法.或為示現聲聞乘道.或為示現獨覺乘道.或為示現諸菩薩行、菩薩勇猛、菩薩三昧、菩薩自在、菩薩住處、菩薩觀察、菩薩師子頻伸、菩薩解脫遊戲.如是種種成熟眾生。善財童子見聞此已.心大歡喜.以身投地禮夜神足.繞無數帀.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三菩提心.我心冀望依善知識獲諸如來功德法藏.唯願示我一切智道.我行於中至十力地。

第二、明見敬問,中二見友依正.【於空見】者,城表教道,空表證道,宗說兼如日處空故。【服朱衣】者︰證智明顯故.法門星像不離一身如體.化生作用不離毛之性。二【善財童子見聞】下,設敬問。

【宗說兼通】者前已引竟,即楞伽意故彼第三經云「佛告大慧.三如來有二種法通.謂通及自宗通說通者,謂隨眾生心之所應為說種種經是名說通自宗通者︰謂修行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異俱不俱.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離因成見相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我說是名自宗法通」。釋曰︰謂初了唯心.謂不墮下境界則滅.超度切下,能取亦無自覺聖下,正悟自心.不由他悟.離三量成.故離因成.一切外道下,對他顯勝。經結勸「是名自宗通及說通相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偈云「謂我二種通.宗通及言說.說者授童蒙.宗為修行者」。釋曰前引今復重說者前約證者能說,故先明宗.今約從教修證,故先明說通.亦前從本起後得,今從加行入根本耳,文小異故第一疏中已引前文.今復引後。古說通宗不通.如日被雲蒙.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

【法門星象】下此中法喻雙辨.一身以表如體.星象以表法門.星象不離一身.猶法不離如體下對亦然.教化表於大用,毛孔以真性。

「經」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深心敬善知識.樂聞其語修行其教.以修行故.決定當得阿三菩提。

第三、稱讚授法,中二初、稱讚.後、善男子下,授己法界。

初、稱讚.可知。

「經」善男子.我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闇法光明解脫。

後、授己法界.於中三一、標名體.二、善男子下,顯業用.三、爾時下,得法久近

一、標名體者︰【一切眾生癡暗】者,即所破二愚。【法光明】者,即是能破二無我智.又破眾生為悲.法光明是智,悲智具

其【二愚二無我等】,如地

「經」善男子.我於惡慧眾生起大慈心.於不善業眾生起大悲心.於作善業眾生起於喜心.於善惡二行眾生起二心.於雜染眾生起令生清淨心.於邪道眾生起令生正行心.於劣解眾生起令興大解心.於樂生死眾生起令轉輪心.於住二乘道眾生起令住一切智心.善男子.我以此解脫故,常與如是心共相應。善男子.我於夜人靜,鬼神盜賊諸惡眾生所遊行時.密雲重霧惡風暴雨日月星宿並皆昏蔽不見色時.見諸眾生若入於海、若行於陸、山林矌野諸險難處.或遭盜賊.或乏資糧.或迷惑方隅ˊ或忘失道路慞惶.不能自出.我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為海難者示作船師、魚王、馬王、龜王、象王、阿修羅王、及以海神.為彼眾生止惡風雨息大波浪,引其道路,示其洲岸,令免畏,悉得安隱復作是念.以此善根施眾生.願令一切諸苦。為在陸地一切眾生於夜中遭恐怖者現作日月及諸星宿、晨霞夕電種種光明.或作屋宅、或為人眾.令其得免恐怖之復作是念,以此善根施眾生.悉令除滅諸煩惱闇。一切眾生有惜壽命.有愛名聞.有貪財寶.有重官位.有著男女.有戀妻妾未稱所求多生憂.我皆救濟令其離苦。為行山險而留難者.為作善神現形親近.為作好鳥發音悅.為作靈藥舒光照耀.示其果樹.示其泉井.示正直道.示平坦地.令其免離一切。為行曠野稠林險道,藤蘿所、雲霧所而恐怖者,示其正道,令得出離.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伐見稠林,截愛羅網.出生死野.煩惱.入一切智平坦正道.到無畏處畢竟安樂。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國土而憂苦者︰我以方便令生厭離.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不著諸蘊.住一切佛薩婆若境。善男子.若有眾生樂著聚落貪愛宅舍,常處黑闇受諸苦者,我為說法令生厭離、令法滿足、令依法住.作是念言,願一切眾生悉不貪樂六處聚落,速得出離生死境界,究竟安住一切智城。善男子.若有眾生行夜中迷惑十方.於平坦路生險難想.於險難道起平坦想.以高為下.以下為高.其心迷惑.生大苦惱.我以方便舒光照及.若欲出者示其門戶.若欲行者示其道路.欲度溝恤示其橋樑.欲涉河海與其船筏.樂觀方者示其險易安危之處.欲休息者示其水樹之所.作是念言如我於此照除夜闇,令諸世事悉得宣敘.願我普於一切眾生生死長夜無明處,以智慧光普皆照了.是諸眾生有智眼,想心見倒之所覆.無常常想.無樂想.無我想.不淨想.堅固執著我人眾生蘊界處法.迷惑因果.不識善惡.殺害眾生.乃至邪見.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不知惡人.不識善人.貪著惡事,安住邪法.毀謗如來.壞正法輪.於諸菩薩呰辱傷害.輕大乘道.斷菩提心.於有恩人反加殺害.於無恩處常懷怨結.毀謗聖賢.親近惡伴盜塔寺物.作五逆罪.不久當墮三惡道處.願我速以大智光明,破彼眾生無明黑.令其疾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示普賢乘,開十力道.亦示如來法王境界.亦示諸佛一切智城,諸佛所行、諸佛自在、諸佛成就.諸佛總持.一切諸佛共同一身.一切諸佛平等之處.令其安住。善男子.一切眾生或病所纏.或老所侵.或苦貧窮或遭禍難.或犯王法,臨當被刑.無所依,生大畏.我皆救濟使得安隱復作是念.願我以法普攝眾生.令其解脫一切煩惱生老病死憂悲苦患.近善知識.常行法施.勤行善業.速得如來清淨法身.住於究竟無變易處。善男子.一切眾生入見稠林.住於邪道.於諸境界起邪分別.常行不善身語意業.種種諸邪苦行.於非正覺生正覺想.於正覺所非正覺想.為惡知識之所攝受.以起惡見將墮惡道.我以種種諸方便門而為救護.令住正見生人天中。復作是念.如我救此將墮惡道諸眾生等.願我普救一切眾生.悉令解脫一切諸苦.住波羅蜜出世聖道.於一切智得不退轉.具普賢願.近一切智.而不捨離諸菩薩行.常行教化一切眾生。

二、顯業用中.先長行.後頌。

長行中二︰先興救物之心.後【我於夜闇】下,正明對緣救攝.於中十門初一總明.【為海難】下,別顯。總明有四種一、夜等為救時.二、海等為救處.三、遭盜等為所救.四、種種方便為能救。後九門別顯中.文皆有二先救世苦令得世樂.後以向大願.令其究竟離苦得樂。九中一、救海難眾生.二【為在陸地】下,救處陸眾生.【一切眾生】下,救求不得及行山險眾生.四、救樂國土眾生.五、救著聚落眾生.六、救夜眾生.七【是諸眾生無有智】下,救惑業眾生.八【或病所纏】下,救八苦眾生.九【入見稠林】下,救惡見眾生.文並可知。

「經」爾時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為善財童子說頌言

我此解脫門         生淨法光明         能破愚癡闇         待時而演說

我昔無邊劫         勤行廣大慈         普覆諸世間         佛子應修學

寂靜大悲海         出生三世佛         能滅眾生苦         汝應入此門

能生世間樂         亦生出世樂         令我心歡喜         汝應入此門

有為患         亦遠聲聞果         淨修諸佛力         汝應入此門。

我目甚清淨         普見十方剎         亦見其中佛         菩提樹下坐 

相好莊嚴身         無量眾圍繞         一一毛孔內         種種光明出

見諸群生         死此而生彼         輪迴五趣中         常受無量苦

我耳甚清淨         聽之無不及         一切語言海         悉聞能憶持

諸佛轉法         其聲妙無比         所有諸文字         悉皆能憶持

我鼻甚清淨         於法無所礙         一切皆自在         汝應入此門

舌甚廣大         淨好能言說         隨應演妙法         汝應入此門

我身甚清淨         三世等如如         隨諸眾生心         一切悉皆現

我心淨無礙         如空含萬象         普念諸如來         而亦不分別

了知無量剎         一切諸心海          諸根及欲樂         而亦不分別。

我以大神通         震動無量剎         其身悉遍往         調彼難調眾 

福甚廣大         如空無有盡         供養諸如來         饒益一切眾

我智廣清淨         了知諸法海         除滅眾生惑         汝應入此門

我知三         及以一切法         亦了彼方便         此門遍無等

一一塵中見         三世一切剎         亦見彼諸佛         此是普門力

十方剎塵內         悉見盧舍那         菩提樹下坐         成道演妙法

頌中二十一頌分四︰初一頌法門名體.二、有四頌舉因勸修.即四無量.三、有十頌顯果令入.即六處殊勝.四、有六頌明業用大。

「經」爾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汝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乃能如是饒益眾生

三、得法久近中.先、興二問.後、還兩答

先、興二問.可知。

「經」神答言:善男子.乃往古過如須彌山微塵數劫有劫名寂靜光.世界名出生妙寶.有五億佛於中出現.世界中有四天下,名寶月燈光.有城名蓮華光.王名善法度.以法施化.成就七寶.王四天下.王有人名法慧月.夜久眠寐.時彼城東有一大林名為寂住.林中有一大菩提樹,名一切光摩尼王莊嚴身.出生一切佛神力光明.爾時有佛名一切法雷音王.於此樹下成等正覺.放無量色廣大光明.遍照出生妙寶世界。蓮華光城內有主夜神名為淨月.詣王夫人法慧月所.動身瓔絡以覺夫人而告之言:夫人當知.一切法雷音王如來,於寂住林成無上覺.及廣為說諸佛功德自在神力,普賢所有行願.令夫人發阿耨三藐三菩提意.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僧眾。善男子.時王夫人法慧月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我於彼佛所發菩提心種善根故.於須彌山微塵數劫,不生地獄惡鬼畜生諸惡趣中.亦不生於下賤之家.諸根具足無有眾苦.於天人中福德殊勝.不生惡世.恆不離佛及諸菩薩大善知識.常於其所種植善根.經八十須彌山微塵數劫常受安樂.而未滿足菩薩諸根。

後、還兩答中有二︰(一)答發心時節.(二)過此劫已,答得法久近。

(一)答發心時節有六.<一>總顯本事因緣.<二>【時彼城東】下,明初佛興世.<三>【蓮華城內】下,善友勸發.<四>【令王夫人】下,正發大心.<五>【時王夫人】下,結會古今.<六>【我於彼佛】下,發心成益。

「經」過此劫已,復過萬劫.於賢劫前,有劫名無憂遍照.世界名離垢妙光.其世界中淨穢相雜.有五百佛於中出現:其第一佛名須彌幢寂靜妙眼如來應正等覺.我為名稱長者女名妙慧光明.端正殊妙。彼淨月夜神以願力故,於離垢世界一四天下妙幢王城中生.作主夜神名清淨眼.我於一時在父母邊夜久眠息.彼清淨眼來詣我所.震動我宅.放大光明.出現其身.讚佛功德.言妙眼如來坐菩提座.始城正覺.勸喻於我及以父母并諸眷屬令速見佛.自為前導引至佛所.廣興供養。我纔見佛即得三昧,名出生見佛調伏眾生三世智光明輪.獲此三昧故,能憶念須彌山微塵數劫.亦見其中諸佛出現.於彼佛所聽聞妙法。以聞法故.即得此破一切眾生闇法光明解脫。得此解脫已.即見其身遍往佛剎微塵數世界.亦見彼世界所有諸佛.又見自身在其佛所.亦見彼世界一切眾生.解其言音.識其根性.知其往昔曾為善友之所攝受.隨其所樂而為現身令生歡喜.我時於彼所得解脫.念念增長,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百佛剎微塵數世界,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千佛剎微塵數世界,此心無間.又見自身遍往百千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念念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亦見彼世界中一切如來.亦自見身在彼佛所聽聞妙法,受持憶念觀察決了.亦知彼佛諸本事海、諸大願海.彼諸如來嚴淨佛剎,我亦嚴淨.亦見彼佛世界一切眾生,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調伏。此解脫門念念增長,如是乃至充滿法界。

(二)答得法久近中二︰初總顯得法因緣.後【我纔見佛】下,正明得法.於中三︰初得方便三昧.謂上見諸佛下化眾生.次【以聞法故】下,得此解脫.後【得此解脫】已下,廣顯業用。

「經」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破一切眾生闇法光明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邊行願.普入一切諸法界海.得諸菩薩金剛智幢自在三昧.出生大願.住持佛種.於念念中成滿一 切大功德海.嚴淨一切廣大世界.以自在智教化成熟一切眾生.以智慧日滅除一切世間闇障.以勇猛智覺悟一切眾生惛睡.以智慧月決了一切眾生疑惑.以清淨音斷除一切諸有執著.於一切法界一一塵中,示現一切自在神力.智眼明淨等見三世.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說其功德、入其境界、示其自在。

第四、謙推可知。

「經」善男子.此閻浮提摩竭提國菩提場內有主夜神名普德淨光.我本從其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常以妙法開悟於我.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五、指示後友︰云【菩提場內】者,得無誤犯,由契理故.理即菩提場。友名【普德】者︰最勝法界無德不具故。【淨光】者︰正智證入離誤犯之垢故.即前淨月,故云本從發心。

「經」爾時善財童子,向婆珊婆演底神而說頌言:     

見汝清淨身         相好超世間         如文殊師利         亦如寶山王 

汝法身清淨         三世悉平等         世界悉入中         成壞無所礙

我觀一切趣         悉見汝形象         一一毛孔中         星月各分布

汝心極廣大         如空遍十方         諸佛悉入中         清淨無分別

一一毛孔中         悉放無量光         十方諸佛所         普雨莊嚴具

一一毛孔內         各現無數身         十方諸國土         方便度眾生

一一毛孔內         示現無量剎         隨諸眾生欲         種種令清淨

若有諸眾生         聞名及見身         悉獲功德利         成就菩提道

多劫在惡趣         始得見聞汝         亦應歡喜受         以滅煩惱故

千剎微塵劫         歎汝一毛德         劫數猶可窮         功德終無盡 

第六、戀德禮辭.於中二︰

一、以偈讚表戀德之深.於中十偈分四︰初四讚身心超勝.次三明大用無涯.次二益物不虛.後一結德無盡。

「經」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頂禮其足.遶無數.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作禮辭退。

 

 

「經」爾時善財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發菩提心所生菩薩藏.所發菩薩願.所淨菩薩度.所入菩薩地.所修菩薩行.所行出離道.一切智光海.普就眾生心.普遍大悲雲.於一切佛剎盡未來際,常能出生普賢行願.漸次遊行.至普德淨光夜神所

貳、普德淨光夜神寄離垢地︰善友.義如前說.文則具六.且分為四︰第一依教趣求.第二、頂禮下,見敬咨問.第三、夜神,稱讚授法.第四、時善財下,戀德禮辭。

第一、依教趣求者︰先念前法有十一句︰初一念發心.餘十念得法。

【普德淨光主夜神寄離垢地】者︰謂具淨尸羅離於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經」頂禮其足.遶無數.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薩云何修行菩薩地.云何出生菩薩地.云何成就菩薩地。

第二、見敬咨問.可知。

「經」夜神答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今復問於菩薩地修行出生及已成就。

第三、稱讚授法.先讚.後、善男子下,授。

先、讚.可知。

「經」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能圓滿菩薩行.何者為十︰一者得清淨三昧,常見一切佛.二者得清淨眼,常觀一切佛相好莊嚴.三者知一切如來無量無邊功德大海.四者知等法界無量諸佛法光明海.五者知一切如來一一毛孔放等眾生數大光明海,利益無量一切眾生.六者見一切如來一一毛孔出一切寶色光明燄海.七者於念念中出現一切佛變化海充滿法界,究竟一切諸佛境界調伏眾生.八者得佛音聲同一切眾生言音海,轉三世一切佛法輪.九者知一切佛無邊名號海.十者知一切佛調伏眾生不思議自在力.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則能圓滿菩薩諸行。

後、授中二︰先長行.後偈頌。

先、長行中三︰一、正授法門.二、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三、善男子.去此下,指示後友。

一、正授法門中二︰(一)總答所問.(二)善男子下,別示己法。

(一)總答所問者:有標、徵、釋、結。釋中有十句:初總.餘別。別中三、是智法光明.四、放光利益.五、常光發焰.餘可知。

三、是智法光明】者︰疏但隨難解三,今當重釋略有二意︰一、作總別釋.二、約十身釋︰

一、作總別釋者︰初一總.餘九別。別中︰一、觀外相.二、念內德.三、知所證.四、放光.五、常光.六、變化.七、圓音.八、名號.九、調

二、約十身釋者︰一、菩提身.二、相好身.三、智身.四、法身.五、願身.如賢首品毛孔放光皆宿願故。六、福德身.七、化身.八、力持身.圓音持法盡未來故。九、意生身.隨意立名故。十、威勢身.結云威力故。十身並彰,內外皆具.若專念此何行不成。

「經」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寂靜禪定樂普遊步。

(二)別示己法中二︰<一>標名體.<二>普見下,廣顯業用。

<一>標名體者︰謂契理無著為寂靜,止觀雙運為禪定,正法樂住為樂,大用無涯為普遊步。

「經」普見三世一切諸佛.亦見彼佛清淨國土、道場眾會、神通名號、說法壽命、言音身相,種種不同.悉皆明覩而無取著.何以故.知諸如來非去,世趣永滅故.非來,體性無生故.非生,法身平等故.非滅.無有生相故.非實,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眾生故.非遷,超過生死故.非壞,性常不變故.一相,言語悉離故.無相,性相本空故。

<二>廣顯業用中四︰《一》攀緣如實禪,同如來清淨禪,即寂靜業用。《二》善男子.我如是了知下,現法樂住禪.即定業用。《三》增長圓滿一切智願下,明引生功德禪《四》善男子.我修此解脫下,饒益有情禪︰此二即普遊步業用。

《一》攀緣如實禪中有標、徵、釋。標以【見佛無著】故寂靜。釋云︰所以無著者,窮了如來之體性故.文有十非,大同中論八不,謂不去不來不生不滅為四,其非實非妄即是不常,非遷非壞即不斷,一相即非異,無相亦非一。

明攀緣如實禪,同如來清淨禪等】者︰楞迦第二說有四禪.經云「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有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人無我自性共相,骨瑣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性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如實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實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故偈云「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釋曰︰然古皆配位自有二師︰一云.初凡小.二、至七地.三、八地已上.四、即佛地。二、大雲言亦初凡小.二、十信至迴向.三、即加行.四、即初地至佛地。以證如故皆名如來。若修觀者,凡夫直用如來淨。今此文中即以第三同於第四.不用初二.初二是凡小.二猶未亡法無我故.即以三四因果交徹.謂見佛法界緣如義,無取無入即同如來清淨禪義。又如來禪不礙下文廣利樂故。

【文有十非,大同中論八不】者︰不全同故名為大同.而涅槃等多分全同.以其八不,攝理盡故云全同耳.初四全同.後六合為四。

言【非實非妄即是不常】者︰常有二義︰一、虛妄計度,生死有常.今云非妄即非常矣。二者出世實法名常.今云非實亦無常矣.諸法實相中無實無非實故。

【非遷非壞即是不斷】者︰斷亦有二︰一、世法遷移即有斷滅,二、滅壞煩惱成於斷德,今並非之故不斷也。又此十句標多約體,釋多約用,意明體用皆無二故.亦可總為五對體用︰初不來不去即體用自體.二、不生滅即體用相.三、非實虛即體用力.四、非遷壞即體用性.五、一相無相即體用德.如十行辨。

「經」善男子.我如是了知一切如來時.於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門,分明了達成就增長.思惟觀察.堅固莊嚴.不起一切妄想分別.大悲救護一切眾生.一心不動.修習初禪。息一切意業.攝一切眾生.智力勇猛.喜心悅豫.修第二禪。思惟一切眾生自性.厭離生死.修第三禪。悉能熄滅一切眾生眾苦熱惱.修第四禪。

《二》現法樂住禪中︰先牒前起後.後【思惟】下,正顯四禪︰

初禪中︰【思惟觀察】即是尋伺.當對治支.【堅固莊嚴】,猶是尋伺之相。次【不起一切妄想分別】,即所離障。然世禪但離欲惡不善.今一乘深妙,故離一切妄想。次【大悲救護一切眾生】,即利益支︰謂離自憂、念眾生憂,故生喜樂。後【一心】下,即所依支.謂彼二依止。

二禪中:【息一切意業】,即滅覺觀.次【攝一切眾生】,是一心.【智力勇猛】,是內淨無覺無觀。次【喜心悅豫】,是定生喜樂.修第二禪,即彼二依止.下三四禪準此。

三禪中:【思惟一切眾生自性】,即捨念二支︰謂捨離前攝生之喜.於此捨中,不失念故.【厭離生死】,即慧樂二支︰謂正知生死不可喜故.厭離即得真寂之樂。

四禪中二句,通具三支︰謂苦喜憂樂,皆是【眾苦熱惱】.於下苦中,橫生樂故.四受俱亡,故云【悉能息滅】.即捨念清淨.既無苦樂,即是中受。

【後思惟下,正顯四禪】者︰斯則以如來禪導於四禪.不同三地寄位四禪.四禪不同即為四別。然大小雖異.支林功德名數皆同。有十八支.具如三地.地論皆攝以為四類︰一、所離.二、對治支.三、利益支.四、彼二依止三昧。四中︰後三是支.初一非支.並如前說。

【離自憂】者,約五受說︰初禪已離憂受.今【大悲救護】,即憂眾生之憂。離憂合是所離.今念他憂生喜樂故為利益。

【二禪中等】者︰然二具四支,內淨喜樂定,初明滅覺觀即所離障。

【次攝一切眾生是一心】者,一心攝故︰然一心言是三地經有.故彼經云「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然其一心是釋內心義.無覺無觀即是淨義.具此二法名之內淨。又小乘內淨但是信心.大乘內淨即合二禪三支所成.謂捨、念、正知。此之三心尚為喜覆.力用未勝.但能離外尋伺,故合為內淨。今攝眾生一心攝故.已有合義。

【三禪中】下,然具五支.捨、念、喜、樂、定.餘如前說。

【四禪中】者︰四禪有四支.捨、念、中受、定。今四支俱亡是所離障.即捨念清淨為對治支.既無苦樂即是中受為利益支。然其捨受世為利益.出世望之亦是熱惱.故今疏云【於下苦中橫生樂想】,既一切息滅.則捨亦捨矣.方是真捨.餘如三地。

「經」增長圓滿一切智願.出生一切諸三昧海.入諸菩薩解脫海門.遊戲一切神通.成就一切變化.以清淨智普入法界。

《三》引生功德禪中︰【遊戲神通】,即普遊步義。上來皆約一乘,異於三地寄法故,乃至云普入法界。

「經」善男子.我修此解脫時.以種種方便成就眾生.所謂於在家放逸眾生令生不淨想、可厭想、疲勞想、逼迫想、繫縛想、羅剎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空想、無生想、不自在想、老病死想.自於五欲不生樂著.亦勸眾生不著欲樂,唯住法樂.出離於家.入於非家。若有眾生住於空閑.我為止息諸惡音聲.於靜夜時為說深法.與順行緣.開出家門.示正道路.為作光明,除其闇障.滅其怖畏.讚出家業.歎佛法僧及善知識,具足功德.亦歎親近善知識行。復次善男子.我修解脫時,令諸眾生不生非法貪.不起邪分別.不作諸罪業.若已作者皆令止息.若未生善法、未修波羅蜜行、未求一切智、未起大慈悲、未造人天業,皆令其生.若已生者令其增長.我與如是順道因緣,乃至成一切智智。

《四》饒益有情禪︰種種方便無不饒益,亦普遊步義。文中三︰初令修四念處等觀.次【若有眾生】下,明作道因緣.後【復次】下,令修四正斷。

【修四念處等觀】者:念處觀者即無常、苦、不淨、無我。等者,等取十想.與智度論第二十六十想大同故。言十想者.論云「一、無常想.二、苦想.三、無我想.四、食不淨.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想.十、盡想」。今有十三故云大同。

「經」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普賢所有行願.了達一切無邊法界.常能增長一切善根.照見一切如來智力.住於一切如來境界.恆處生死心無障礙.疾能滿足一切智願.普能往詣一切世界.悉能觀見一切諸佛.遍能聽受一切佛法.能破一切眾生癡闇.能於生死大夜之中出生一切智慧光明.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謙己推勝.可知。

「經」善男子.去此不遠.於菩提場右邊.有一夜神名喜目觀察眾生.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三、指示後友︰【此不遠】者,同寄世間故.【菩提場右】者,依理發光,義便易故.【喜目觀察】者︰忍惡視物,故云喜目.發聞持光,故云觀察。

「經」爾時普德淨光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若有信解心         盡見三世佛         彼人眼清淨         能入諸佛海 

汝觀諸佛身         清淨相莊嚴         一念神通力         法界悉充滿

盧舍那如來         道場成正覺         一切法界中         轉於淨法輪

如來知法性         寂滅無有二         清淨相嚴身         遍示諸世間

佛身不思議         法界悉充滿         普見一切剎         一切無不見

佛身常光明         一切剎塵等         種種清淨色         念念遍法界

如來一毛孔         放不思議光         普照諸群生         令其煩惱滅

如來一毛孔         出生無盡化         充遍於法界         除滅眾生苦

佛演一妙音         隨類皆令解         普雨廣大法         使發菩提意

 佛昔修諸行         已曾攝受我         故得見如來         普見一切剎。

諸佛出世間         量等眾生數         種種解脫境         非我所能知   

一切諸菩薩         入佛一毛孔         如是妙解脫         非我所能知。

此近有夜神         名喜目觀察         汝應往詣彼         問彼菩薩行    

頌︰十三偈分三︰初十偈頌正授法門.次二頌謙己推.後一頌指示後友。前中頌前十法.文小次︰初四如次頌前四法.五超頌第七.六頌第六.七頌第五.八頌第十.九頌第八.十頌第九。

「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四、禮辭.可知。

 

「經」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教.行善知識語.作如是念:善知識者難見難遇.見善知識令心不散亂.見善知識破障礙山.見善知識入大悲海救護眾生.見善知識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見善知識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見善知識普能見十方佛海.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於法輪憶持不忘。作是念已.發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令知親近善知識能生諸善根增長成熟.所謂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修助道具.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起勇猛心.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作難壞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難伏力.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入無邊方.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久遠修行.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辦無邊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行無量道.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速疾力普詣諸剎.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不離本處遍至十方。善財童子遽發是念.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能速疾出生諸大願海.由親近善知識能為一切眾生盡未來劫受無邊苦.由親近善知識能被大精進甲,於一微塵中說法聲遍法界.由親近善知識能速往詣一切方海.由親近善知識於一毛道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由親近善知識於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親近善知識能入三世一切如來自在神力諸莊嚴道.由親近善知識能常遍入諸法界門.由親近善知識常緣法界未曾動出,而能遍往十方國土。爾時善財童子發是念已.即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參、喜目觀察生夜神寄發光地.文具六段︰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咨問.第三、入大勢力下,示己法界.後三文顯可知。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初依前友教,念友成益.後【作是念】下,趣求後友,得友加持.於中四︰一、欲趣後友.二【時喜目神】下,得友加持.謂加令知近友之益。三【時善財童子遽發】下,加所成益.謂依前能加而起念故.如次以此十句對前十句。四【爾時善財】下,正明趣後。

【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寄發光地】.謂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

「經」見彼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第二、見敬咨問中,但略明見,已含敬請。

「經」入大勢力普喜幢解脫。

第三、示己法界︰謂懸為示相,義當答問.於中三︰一、標名體.二、於其身下,顯業用三、爾時善財童子下,出所因。

一、標名體者︰無不攝伏為大勢力.遍稱群機故云普喜.摧伏高顯所以名幢。

「經」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出無量變化身雲.隨其所應以妙言音而為說法.普攝無量一切眾生皆令歡喜而得利益。

、顯業用中三︰(一)顯無涯之用.(二)爾時善財見聞下,覩用獲益.(三)爾時善財得此下,慶益稱讚。

(一)顯無涯之用中,謂毛孔身雲無有盡故.於中二︰先、出通說修行身.後、復於一一諸毛孔下,出演說本行身。

先、出通說修行身中三︰初總標,亦是釋名。次、別顯十度.後,類通餘法.

初總標,可知。

「經」所謂出無量化身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於一切事皆無戀著.於一切眾生普皆施與.其心平等無有輕慢.內外悉施,難捨能捨。

出等眾生數無量化身雲充滿法界.普現一切眾生之前.說持淨戒無有缺犯.修諸苦行皆悉具足.於諸世間無有所依.於諸境界無所愛著.說在生死輪迴往返.說諸人天盛衰苦樂.說諸境界皆是不淨.說一切法皆是無常.說一切行悉苦無味.令諸世間捨離顛倒.住諸佛境.持如來戒.如是演說種種戒行.戒香普熏.令諸眾生悉得成熟。

出等眾生數種種身雲.說忍受一切眾苦.所謂割截捶楚、訶罵欺辱.其心泰然,不動不亂.於一切行不卑不高.於諸眾生不起我慢.於諸法性安住忍受.說菩提心無有窮盡.心無盡故智亦無盡.普斷一切眾生煩惱.說諸眾生卑賤醜陋不具足身,令生厭離.讚諸如來清淨妙色無上之身,令生欣樂.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說勇猛精進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精進降伏魔怨.勇猛精進發菩提心不動不退.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勇猛精進除滅一切惡道諸難.勇猛精進壞無智山.勇猛精進供養一切諸佛如來不生疲厭.勇猛精進受持一切諸佛法輪.勇猛精進壞散一切諸障礙山.勇猛精進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勇猛精進嚴淨一切諸佛國土.如是方便成熟眾生。

出種種無量身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心生歡喜.捨離惡意厭一切欲.為說慚愧令諸眾生藏護諸根.為說無上清淨梵行.為說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為現不樂世間欲樂住於法樂.隨其次第入諸禪定諸三昧樂.令思惟觀察除滅一切所有煩惱.又為演說一切菩薩諸三昧海.神力變現自在遊戲.令諸眾生歡喜適悅離諸憂怖.其心清淨諸根猛利.愛重於法修習增長。

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為說往詣十方國土.供養諸佛及以師長真善知識.受持一切諸佛法輪精勤不懈.又為演說稱讚一切諸如來海.觀察一切諸法門海.顯示一切諸法性相.開闡一切諸三昧門.開智慧境界,竭一切眾生疑海.示智慧金剛壞一切眾生見山.昇智慧日輪破一切眾生癡闇.皆令歡喜成一切智。

出等眾生界種種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隨其所應以種種言辭而為說法.或說世間神通福力.或說三界皆是可怖.令其不作世間業行.離三界處.出見稠林.或為稱讚一切智道,令其超越二乘之地.或為演說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令其不著有為無為.或為演說住於天宮乃至道場.令其欣樂發菩提意.如是方便教化眾生,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出一切世界微塵數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賢菩薩一切行願.念念中示清淨大願充滿法界.念念中示嚴淨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養一切如來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門海.念念中示入一切世界海微塵數世界海.念念中示於一切剎盡未來劫清淨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來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剎現種種神通變化.念念中示諸菩薩一切行願,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恆無休息。

出等一切眾生心數身雲.普詣一切眾生之前.說諸菩薩集一切智助道之法無邊際力.求一切智不破壞力.無窮盡力.修無上行不退轉力.無間斷力.於生死法無染著力.能破一切諸魔眾力.遠離一切煩惱垢力.能破一切業障山力.住一切劫修大悲行無疲倦力.震動一切諸佛國土,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力.能破一切諸外道力.普於世間轉法輪力.以如是等方便成熟,令諸眾生至一切智。

出等一切眾生心數無量變化色身雲.普詣十方無量世界.隨眾生心演說一切菩薩智行.所謂說入一切眾生界海智.說入一切眾生心海智.說入一切眾生根海智.說入一切眾生行海智.說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智.說出一切法界音聲智.說念念遍一切法界海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壞智.說念念知一切世界海成住莊嚴差別智.說念念自在親近供養一切如來聽受法輪智.示現如是智波羅蜜.令諸眾生皆大歡喜.調暢適悅.其心清淨生決定解.求一切智無有退轉。

次、別顯十度.如次十度,各有【又出】以為揀別.其間深旨,如理思之.

「經」如說菩薩諸波羅蜜成熟眾生.如是宣說一切菩薩種種行法而為利益。

後,類通餘法.【種種行法】者,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神通度生菩提分等】者︰以瑜伽有四菩薩行︰一、波羅蜜行.上已廣竟.故列下三。

「經」復於一一諸毛孔中出無量種眾生身雲.所謂出興色究竟天、善現天、無熱天、無煩天相似身雲.出少廣、廣果、福生、無雲天相似身雲.出遍淨、無量淨、少淨天相似身雲.出光音、無量光、少光天相似身雲.出大梵、梵輔、梵眾天相似身雲.出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須夜摩天、忉利天、及其采女諸天子眾相似身雲.出提頭賴吒乾闥婆王、乾闥婆子、乾闥婆女相似身雲.出毗樓勒叉鳩槃茶王、鳩槃子、茶鳩槃茶女相似身雲.出毗樓博叉龍王、龍子、龍女相似身雲.出毗沙門夜叉王、夜叉子、夜叉女相似身雲.出大樹緊那羅王、善慧摩喉羅伽王、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羅喉阿脩羅王、閻羅法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出諸人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雲.出聲聞獨覺及諸佛相似身雲.出地神水神火神風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乃至晝夜主方神等相似身雲.周遍充滿法界。

於彼一切眾生之前現種種聲.所謂風輪聲、水輪聲、火燄聲、海潮聲、地震聲、大山相擊聲、天城震動聲、摩尼相擊聲、天王聲、龍王聲、夜叉王聲、乾闥婆王聲、阿脩羅王聲、迦樓羅王聲、緊那羅王聲、摩喉羅伽王聲、人王聲、梵王聲、天女歌詠聲、諸天音樂聲、摩尼寶王聲。

以如是等種種音聲,說喜目觀察眾生夜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聲︰所謂承事一切諸善知識.親近諸佛修行善法.

行檀波羅蜜難捨能捨.

行尸波羅蜜棄捨王位宮殿眷屬出家學道。

行孱提波羅蜜能忍世間一切苦事及以菩薩所修苦行.所持正法皆悉堅固.其心不動.亦能忍受一切眾生於己身心惡作惡說.忍一切業皆不失壞.忍一切法生決定解.忍諸法性能諦思惟。

行精進波羅蜜,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行禪波羅蜜.其禪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習、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入三昧海門,皆悉顯示。

行般若波羅蜜.其般若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清淨、大智慧日、大智慧雲、大智慧藏、大智慧門,皆悉顯示。

行方便波羅蜜.其方便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修行、所有體性、所有理趣、所有清淨、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

行願便波羅蜜.其願波羅蜜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修習、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

行力波羅蜜.其力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因緣、所有理趣、所有演說、所有相應事,皆悉顯示。

行智波羅蜜.其智波羅蜜所有資具、所有體性、所有成就、所有清淨、所有處所、所有增長、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顯示、所有理趣、所有相應事、所有簡擇、所有行相、所有相應法、所有所攝法、所知法、所知業、所知剎、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現、所知佛、所知菩薩、所知菩薩心.菩薩位.菩薩資具.菩薩發趣.菩薩迴向.菩薩大願.菩薩法輪.菩薩簡擇法.菩薩法海.菩薩法門海、菩薩法漩流、菩薩法理趣,如是等智波羅蜜相應境界,皆悉顯示成熟眾生

又說此神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相續次第.所習善根相續次第.所修無量諸波羅蜜相續次第.死此生彼及其名號相續次第.親近善友.承事諸佛.受持正法.修菩薩行。入諸三昧.以三昧力普見諸佛.普見諸剎.普知諸劫。深入法界.觀察眾生.入法界海.知諸眾生死此生彼。得淨天耳聞一切聲.得淨天眼見一切色.得他心智知眾生心.得宿住智知前際事.得無依無作神足智通,自在遊行遍十方剎.如是所有相續次第。得菩薩解脫.入菩薩解脫海.得菩薩自在.得菩薩勇猛.得菩薩遊步.住菩薩想.入菩薩道.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續次第皆悉演說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如是說時,於念念中十方各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度脫無量惡趣眾生.令無量眾生生天人中富貴自在.令無量眾生出生死海.令無量眾生安住聲聞辟之佛地.令無量眾生住如來地。

後、出演說本行身中四︰一、出能說之身.【於彼一切眾生】下,明演法之聲.【以如是等聲】下,顯所說之法.【如是說時】下,彰說之益。前二後一知.三、所說法中二︰說本行十度行法.後【又說】下,類通所餘行法。今初忍中︰惡作屬身.惡說屬口。禪中有六句︰一、名體.二、資緣.三、造修.四、獲得.五、治障.六、起用。下之五度句雖多少.例此可知。【般若】中︰日約破闇.雲約演法.藏顯包含。【方便】中︰體性通事理.理趣謂意趣。後類通餘行中,具四菩薩行.思之。

【後類通餘行,具四菩薩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以從初發心積集功德皆助菩提是菩提分。二【入諸三昧】下,即三昧行。三【得淨天耳】下,即神通行。【得菩薩解脫】下,成熟眾生行。故後結云︰分別顯示成熟眾生。

「經」爾時善財童子見聞如上所現一切諸希有事.念念觀察、思惟解了、深入安住.承佛威力及解脫力.則得菩薩不思議大勢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脫.何以故.與喜目夜神於往昔時同修行故.如來神力所加持故.不思議善根所祐助故.得菩薩諸根故.生如來種中故.得善友力所攝受故.受諸如來所護念故.毗盧遮那如來曾所化故.彼分善根已成熟故.堪修普賢菩薩行故。

(二)覩用獲益.即證入法界.於中三︰初顯證因緣.次【則得】下,正明證入.後【何以】下,徵釋所由。

「經」爾時善財童子,得此解脫已.心生歡喜.合掌向喜目觀察眾生夜神,以偈讚曰:

無量無數劫         學佛甚深法         隨其所應化         顯現妙色身

了知諸眾生         沈迷嬰妄想         種種身皆現         隨應悉調伏

法身恆寂靜         清淨無二相         為化眾生故         示現種種形

於諸蘊界處         未曾有所著         示行及色身         調伏一切眾

不著內外法         已度生死海         而現種種身         住於諸有界     

遠離諸分別         戲論所不動         為著妄想者         恆宣十力法   

一心住三昧         無量劫不動         毛孔出化雲         供養十方佛      

得佛方便力         念念無邊際         示現種種身         普攝諸群生。

了知諸有海         種種業莊嚴         為說無礙法         令其悉清淨

色身妙無比         清淨如普賢         隨諸眾生心         示現世間相。

(三)慶益稱讚中,十偈分四︰初一偈現說之因.次一現說之意.次六現說體相,皆即寂之用.後二總結現說無礙。

「經」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白言:天神.汝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為幾時耶.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明出所因.於中︰先興二問.後具二答.於中︰先以偈答.後【善男子】下,會古今。

「經」爾時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以頌答曰:

我念過去世       過於剎塵劫          剎號摩尼光         劫名寂靜音    

百萬那由他       俱胝四天下         其王數亦爾         各各自臨馭(ˋ

中有一王都        號曰香幢寶         莊嚴最殊妙         見者皆欣悅         

中有轉輪王       其身甚微妙         三十二種相         隨好以莊嚴

蓮華中化生       金色光明身         騰空照遠近         普及閻浮界         

其王有千子        勇猛身端正         臣佐滿一億         智慧善方便

嬪御有十億           顏容狀天女         利益調柔意         慈心給侍王         

其王以法化        普及四天下         輪圍大地中         一切皆豐盛

我時為寶女       具足梵音聲         身出金色光         照及千由旬。

日光既已沒       音樂咸寂然         大王及侍御         一切皆安寢

彼時德海佛       出興於世間         現顯神通力         充滿十方界        

放大光明海        一切剎塵數         種種自在身         遍滿於十方

地震出妙音        普告佛興世         天人龍神眾         一切皆歡喜         

一一毛孔中       出佛化身海         十方皆遍滿         隨應說妙法

我時於夢中        見佛諸神變         亦聞深妙法         心生大歡喜         

一萬主夜神        共在空中住         讚歎佛興世         同時覺悟我

賢慧汝應起        佛已現汝國         劫海難值遇         見者得清淨        

我時便寐寤 ㄇㄟˋˋ清淨光        觀此從何來        見佛樹王下  

諸相莊嚴體        猶如寶山王         一切毛孔中         放大光明海。

見已心歡喜        便生此念言         願我得如佛         廣大神通力 

我時尋覺悟        大王并眷屬         令見佛光明         一切皆欣慶

我時與大王        騎從千萬億         眾生亦無量         俱行詣佛所

我於二萬歲         供養彼如來         七寶四天下         一切皆奉施         

時彼如來說         功德普雲經         普應群生心         莊嚴諸願海

夜神覺悟我        令我得利益         我願作是身         覺諸放逸者         

我從此初發        最上菩提願         往來諸有中         其心無妄失

從此後供養       十億那由佛         恆受人天樂         饒益諸群生(歡喜地)

初佛功德海         第二功德燈         第三妙寶幢         第四虛空智

第五蓮華藏         第六無礙慧         第七法月王         第八智燈輪        

第九兩足尊       寶燄山燈王         第十調御師         三世華光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然未得慧眼         入於解脫海

後具二答.於中︰先以偈答,後會古今。以偈答中,總九十一頌分二︰前七十九頌答發心久近.後十二頌答得法時節。前七十九頌答發心久近中有十復次︰

(一)寂靜音劫.正是發心之時,有三十一頌分六︰初一偈總標.二、有八偈顯其本生.三、有十偈明發心本事.四、一偈正顯發心.五、六偈明發後之德.六、有五偈轉值餘佛。【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明故。

從此次第有         一切寶光剎         其劫明天勝         五百佛興世(離垢地)

最初月光輪         第二名日燈         第三名光幢         第四寶須彌

第五名華燄         第六號燈海         第七熾然佛         第八天藏佛        

九光明王幢         十普智光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尚於諸法中         無而計為有 

(二)天勝劫中有四偈半︰【無而計為有】者︰未解即心自性故.餘之八劫偈數可知。

【未解即心自性】者︰前劫未得十住自分,此劫未得十住勝進。

從此復有劫         名曰梵光明         世界蓮華燈         莊嚴極殊妙 (發光地)

彼有無量佛         一一無量眾          我悉曾供養         尊重聽聞法  

初寶須彌佛         二功德海佛          三法界音佛         四法震雷佛        

五名法幢佛         六名地光佛          七名法力光         八名虛空覺  

第九須彌光         第十功德雲          如是等如來         我悉曾供養        

未能明了法         而入諸佛海

(三)梵光明劫中有四偈半︰【未能明了法】者︰未了十行真實行法故。

次後復有劫         名為功德月         爾時有世界         其名功德幢  (燄慧地

彼中有諸佛         八十那由他         我皆以妙供         深心而敬奉

初乾闥婆王         二名大樹王         三功德須彌         第四寶眼佛        

第五盧舍那         第六光莊嚴         第七法海佛         第八光勝佛

九名賢勝佛         第十法王佛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然未得深智         入於諸佛海

(四)功德月劫有四偈半︰未得善巧迴向深智趣佛智海故。

此後復有劫         名為寂靜慧         剎號金剛寶         莊嚴悉殊妙(難勝地)

於中有千佛         次第而出興         眾生少煩惱         眾會悉清淨

初金剛臍佛         二無礙力佛         三名法界影         四號十方燈        

第五名悲光         第六名戒海         第七忍燈輪         第八法輪光

九名光莊嚴         十名寂靜光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然未得深悟         如空清淨法         遊行一切剎         於彼修諸行。

(五)寂靜慧劫︰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淨法故。

次第復有劫         名為善出現         剎號香燈雲         淨穢所共成(現前地

億佛於中現         莊嚴剎及劫         所說種種法         我皆能憶持

初名廣稱佛         次名法海佛         三名自在王         四名功德雲        

第五法勝佛         第六天冠佛         第七智燄佛         第八虛空音

第九兩足尊         名普生殊勝         第十無上士         眉間勝光明       

如是一切佛         我悉曾供養         然猶未能淨         離諸障礙道。

(六)善出現劫︰未淨修道之障故。

次後復有劫         名集堅固王         剎號寶幢王         一切善分布 (遠行地)

有五百諸佛         於中而出現         我恭敬供養         求無礙解脫

最初功德輪         其次寂靜音         次名功德海         次名日光王         

第五功德王         第六須彌相         次名法自在         次佛功德主

第九福須彌         第十光明王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所有清淨道         普入淨無餘         然於所入門         未能成就忍。

(七)集堅固王劫︰未得六地緣生深順之忍。

【未得六地深順之忍】者︰六地得上品順忍故。

次後復有劫         名為妙勝主         剎號寂靜音          眾生煩惱薄    (不動地

於中有佛現         八十那由他         我悉曾供養         修行最勝道

初佛名華聚         次佛名海藏         次名功德生         次號天王髻        

第五摩尼藏         第六真金山         第七寶聚尊         第八法幢佛

第九名勝財         第十名智慧         此十為上首         供養無不盡。

(八)妙勝主劫︰修最勝道者,六地般若為勝道故。

【妙勝劫】下,無結說得之言︰合言未得七地.而前劫但云修行最勝道,即是已得六地耳。

次後復有劫         名曰千功德         爾時有世界         號善化幢燈 (善慧地)

六十億那由         諸佛興於世         最初寂靜幢         其次奢摩他  

第三百燈王         第四寂靜光         第五雲密陰         第六日大明        

七號法燈光         八名殊勝燄         九名天勝藏         十名大吼音

如是等諸佛         我悉常供養         未得清淨忍         深入諸法海。

(九)千功德劫︰未得八地淨無生忍故。

次後復有劫         名無著莊嚴         爾時有世界         名曰無邊光 (法雲地)

中有三十六         那由他佛現         初功德須彌         第二虛空心

第三具莊嚴         第四法雷音         第五法界聲         第六妙音雲        

第七照十方         第八法海音         第九功德海         第十功德幢

如是等諸佛         我悉曾供養

(十)無著莊嚴劫︰四頌半但言【供養】者,下明得法故.又前次第皆言未得後後,則已得前前.思之。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第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圓滿.故其劫名亦順地義.如文思之。

【故其劫名亦順地義】者︰此是疏家復為一釋.以初劫名寂靜音已得初地.二、天勝劫,天即淨義亦順離垢.三、梵光,順發光.四、功德月,順焰慧︰月有光明發光焰故。五、寂靜慧,順禪增故.六、善出現,順善現故.七、集堅固王,功用滿故.已得方便不可壞故。八、勝妙劫,順於不動無功用故.九、千功德,法師位故.十、無著莊嚴,智慧無著、二嚴滿故。

「經」次有佛出現         名為功德幢         我為月面天         供養人中主

時佛為我說         無依妙法門         我聞專念持         出生諸願海

我得清淨眼         寂滅定總持         能於念念中         悉見諸佛海 

我得大悲藏         普明方便眼         增長菩提心         成就如來力 。

時後十二頌答得法節中,即前無著劫得此法也。於中二︰前四偈得無功用之三地,謂八地無依大願,九地滅定總持,十地成如來力。

見眾生顛倒         執常樂我淨         愚痴闇所覆          妄想起煩惱 

行止見稠林         往來貪欲海         集於諸惡趣          無量種種業 

一切諸趣中         隨業而受身         生老死眾患          無量苦逼迫        

為彼眾生故         我發無上心         願得如十方          一切十力尊

緣佛及眾生         起於大願雲   從是修功德          趣入方便道 

願雲悉彌覆         普入一切道         具足波羅蜜          充滿於法界 

速入於諸地         三世方便海   一念修諸佛          一切無礙行

佛子我爾時        得入普賢道         了知十法界          一切差別門 

、下八偈,結成普賢行位。於中三︰初四偈半牒舉大心之始.次二偈半明成德之終.後一偈總結圓滿。因果圓融,初後該徹,故入普賢道。

「經」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名十方主.能紹隆佛種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童子是也.爾時夜神覺悟我者.普賢菩薩之所化耳.我於爾時為王寶女.蒙彼夜神覺悟於我.令我見佛.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自從是來經佛剎微塵數劫不墮惡趣.常生人天.於一切處常見諸佛.乃至於妙燈功德幢佛所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菩薩解脫.以此解脫如是利益一切眾生。

會古今.可知。

「經」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普詣一切諸如來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於念念中以發趣門入於一切諸大願海.於念念中以願海門盡未來劫念念出生一切諸行.一一行中出生一切剎微塵數身.一一身普入一切法界門.一一法界門、一切佛剎中隨眾生心說諸妙行.一切剎一一塵中悉見無邊諸如來海.一一如來所悉見遍法界諸佛神通.一一如來所悉見往劫修菩薩行.一一如來所受持守護所有法輪.一一如來所悉見三世一切如來諸神變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第四、謙己推勝.並可知。

「經」善男子.此眾會中有一夜神名普救眾生妙德.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入菩薩行、淨菩薩道。

第五、指示後友。同在證位,故云於此會中.起精進行為普救眾生,智焰吉祥稱為妙德。

「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六、戀德禮辭。

 

 

「經」爾時善財童子於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聞普喜幢解脫門.信解趣入.了知隨順.思惟修習.念善知識所有教誨.心無暫捨.諸根不散。一心願得見善知識.普於十方勤求匪懈.願常親近生諸功德.與善知識同一善根.得善知識巧方便行.依善知識入精進海.於無量劫常不遠離。作是願已.往詣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第七十經)

肆、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寄焰慧地.文但有五.二三合故。第一、依教趣求.第二、時彼夜神下,聞見法界.後三、文顯。

第一、依教趣求中︰先修入前法.後【一心願得】下,趣求後友。

【普救眾生妙德主夜神寄焰慧地】者:謂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經」時彼夜神為善財童子,示現菩薩調伏眾生解脫神力.以諸相好莊嚴其身.於兩眉間放大光明,名智燈普照清淨幢.無量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一切世間.照世間已.入善財頂,充滿其身。

第二、聞見法界.即合二三︰謂約善財,則是見敬.若約夜神所現,即是解脫業用.便為默授法界.若約二文開辨.則先明見敬咨問.後答因緣,方為正授法界。今依合科總分為四︰一、現光加持.二、善財爾時下,蒙光獲益.三、時善財下,三業敬讚.四、爾時善財下,問答因緣。

一、現光加持者【調伏眾生解脫】即光所依是己法門.名體可知。

「經」善財爾時即得究竟清淨輪三昧。

二、蒙光獲益者︰謂得三昧,見大用故.於中二

先得定.謂三業六根皆離障故,云究竟清淨.即淨智圓滿,摧障為輪,故所見無礙。

「經」得此三昧已.悉見二神兩處中間,所有一切地塵水塵及以火塵、金剛摩尼眾寶微塵、華香纓絡諸莊嚴具,如是一切所有微塵.

後,明見大用.於中二︰()見用所依處.(二)一下,明所見事。

)見用所依處.可知。

「經」一一塵中各見佛剎微塵數世界成壞.及見一切地水火風諸大積聚.亦見一切世界接連.皆以地輪任持而住.種種山海、種種河池、種種樹林、種種宮殿.所謂天宮殿、龍宮殿、夜叉宮殿乃至摩喉羅伽人與非人等宮殿屋宅.地獄畜生閻羅王界一切住處.諸趣輪轉生死往來.隨業受報各各差別,靡不悉見。又見一切世界差別.所謂或有世界雜穢.或有世界清淨.或有世界趣雜穢.或有世界趣清淨.或有世界雜穢清淨.或有世界清淨雜穢.或有世界一向清淨.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側住。

(二)明所見事.於中三︰<一>所化處.<二>如是下,能化益.<三>為成就下,所化意。

<一>所化處中二:一、總明處類.二【又見】下,別明塵中之剎。【趣雜穢等】者,轉變向染淨故。【雜染清淨】者,染多故。下句反此︰【一向淨】者,對上二故.初之二句,乃是總明。

「經」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趣中,悉見此普救眾生夜神,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諸眾生形貌言辭.行解差別.以方便力普現其前.隨宜化度。令地獄眾生免諸苦毒.令畜生眾生不相食噉.令餓鬼眾生無有饑渴.令諸龍等離一切佈.令欲界眾生離欲界苦.令人趣眾生離闇夜怖、毀訾怖、惡名怖、大眾怖、不活怖、死怖、惡道怖、斷善根怖、退菩提心怖、遇惡知識怖、離善知識怖、墮二乘地怖、種種生死怖、異類眾生同住怖、惡時受生怖、惡種族中受生怖、造惡業怖、業煩惱障怖、執著諸想繫縛怖.如是等怖悉令捨離。又見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普現其前常勤救護。

<二>能化益.亦二︰先總明.後【令地獄】下,別顯.於中先化五道.後【又見一切眾生】下,明化九類。

「經」為成就菩薩大願力故.深入菩薩三昧力故.堅固菩薩神通力故.出生普賢行願故.增廣菩薩大悲海故.得普覆眾生無礙大慈故.得普與眾生無量喜樂故.得普攝一切眾生智慧方便故.得菩薩廣大解脫自在神通故.嚴淨一切佛剎故.覺了一切諸法故.供養一切諸佛故.受持一切佛教故.積集一切善根修一切妙行故.入一切眾生心海而無障礙故.知一切眾生諸根教化成熟故.淨一切眾生信解除其惡障故.破一切眾生無知黑闇故.令得一切智清淨光明故。

<三>明化意中:為成諸法通能所化。

「經」時善財童子見此夜神如是神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普現調伏一切眾生菩薩解脫已.歡喜無量.頭 面作禮.一心瞻仰。

、三業敬讚.於中三︰(一)、身心敬重.(二)時彼下,顯友自在.(三)口以偈讚.

(一)身心敬重.可知。

「經」時彼夜神即捨菩薩莊嚴之相.還復本形.而不捨其自在神力。

(二)顯友自在.可知。

「經」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合掌卻住一面,以偈讚曰:

我善財得見          如是大神力         其心生歡喜         說偈而讚歎 

我見尊妙身          眾相以莊嚴         譬如空中星         一切悉嚴淨

所放殊勝光          無量剎塵數         種種微妙色         普照於十方

一一毛孔放          眾生心數光         一一光明端         皆出寶蓮華

華中出化身          能滅眾生苦         光中出妙音         普熏於眾生

復雨種種華          供養一切佛         兩眉放妙光         量與須彌等

普觸諸含識          令滅愚癡闇         口放清淨光         譬如無量日  

普照於廣大          毗盧舍那境         眼放清淨光         譬如無量月   

普照十方剎          悉滅世癡翳         現化種種身         相狀等眾生  

充滿十方界          度脫三有海         妙身遍十方         普現眾生前  

滅除水火賊          王等一切怖。

我承喜目教         今得詣尊所 

見尊眉間相          放大清淨光   普照十方海         悉滅一切闇

顯現神通力          而來入我身    我遇圓滿光         心生大歡喜  

得總持三昧          普現十方佛。  

我於所經處         悉見諸微塵   一一微塵中          各見塵數剎。

或有無量剎         一切咸濁穢         眾生受諸苦         常悲歎號泣

或有染淨剎         少樂多憂苦         示現三乘像         往彼而救度

或有淨染剎         眾生所樂見         菩薩常充滿         住持諸佛法  

一一微塵中         無量淨剎海         毗盧遮那佛         往劫所嚴淨   

佛於一切剎         悉坐菩提樹         成道轉法輪         度脫諸群生

我見普救天         於彼無量剎         一切諸佛所         普皆往供養。

(三)口以偈讚︰二十偈半分二︰初偈總.餘偈別。別中二︰初九偈半明光用無涯.後【我承】下,述前蒙光獲益.於中三︰初半偈推功歸本.次二偈半述得三昧.餘述見大用。

「經」爾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白普救眾生妙德夜神言:天神.今此解脫甚深希有.其名何等.得此解脫其已久如.修何等行而得清淨。

四、問答因緣中二︰先問.後【 夜神言】下,答。

問中有三︰一、問名︰前來標名,集經者言.故此方問。二、問得法久近.欲顯久修德遠故.三、問修因淨治.求入路故。

「經」夜神言:善男子.是處難知.諸天及人一切二乘所不能測.何以故.此是住普賢菩薩行者境界故.住大悲藏者境界故.救護一切眾生者境界故.能淨一切三惡八難者境界故.能於一切佛剎中紹隆佛種不斷者境界故.能住持一切佛法者境界故.能於一切劫修菩薩行成滿大願海者境界故.能於一切劫法界海以清淨智光滅無明闇障者境界故.能以一念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

答中二︰先、歎深難說.後、我承下,承力為說。

先、歎深難說中:深相云何.若約得時,時久遠故,非久近故.若約修因,因行廣故.若通上二,契理深故.若約名說,名如體用故.名者實賓,難窮實故.文有標、及徵、釋,可知。

「經」我承佛力,今為汝說。

後、承力為說中︰先、長行.後、偈頌。

先、長行中(一)標許.(二) 善男子.乃往古世下,正說。

(一)標許.可知。

「經」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佛剎微塵數劫.爾時有劫名圓滿清淨.世界名毗盧遮那大威德.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佛世界以一切香王摩尼寶為體.眾寶莊嚴.住無垢光明摩尼王海上.其形正圓.淨穢合成.一切嚴具帳雲而覆其上.一切莊嚴摩尼輪山千帀圍繞.有十萬億那由他四天下皆妙莊嚴.或有四天下惡業眾生於中止住.或有四天下雜業眾生於中止住.或有四天下善根眾生於中止住.或有四天下一向清淨諸大菩薩之所止住。

此界東際輪圍山側有四天下名寶燈華幢.國界清淨.飲食豐足.藉耕耘而生稻梁.宮殿樓閣悉皆奇妙.諸如意樹處處行列.種種香樹恆出香雲.種種鬘樹恆出鬘雲.種種華樹常雨妙華.種種寶樹出諸奇寶.無量色光周帀照耀.諸音樂樹出諸音樂,隨風吹動演妙音聲.日月光明摩尼寶王普照一切.晝夜受樂無時間斷。此四天下,有百萬億那由他諸王國土.一一國土有千大河周帀圍繞.一一皆以妙華覆上.隨流漂動出天樂音.一切寶數列植其岸.種種珍奇以為嚴飾.舟船來往稱情戲樂.一一河間有百萬億城.一一城有百萬億那由他聚落.如是一切城聚落,各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宮殿園林周帀圍繞。此四天下閻浮提內有一國土,名寶華燈安隱豐樂.人民盛.其中眾生具行十善。

有轉輪王於中出現.名毗盧遮那妙寶蓮華髻.於蓮華中忽然化生.三十二相以為嚴好.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恆以正法教導群生.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百萬億那由他宮人皆悉與王同種善根、同修諸行、同時誕生.端正妙.猶如天女.身真金色.常放光明.諸毛孔中恆出妙香良臣猛將.具足十億。王有正妃名圓滿面.是王女寶端正殊特.皮膚金色.目髮紺青.言同梵音.身有天香.常放光明照千由旬

其有一女名普智燄妙德眼.形體端嚴色相殊美.眾生見者情無厭足

爾時眾生壽命無量.或有不定而中夭者.種種形色、種種音聲、種種名字、種種族姓、愚智勇怯、貧富苦樂、無量品類,皆悉不同。時或有人語餘人言:我身端正汝形鄙陋。作是語已.遞相毀辱.集不善業。以是業故,壽命色力一切樂事悉皆損減。

(二) 正說.中二︰<一>通答三問.<二>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下,別答修行治淨問

<一>通答三問分三︰《一》答得法久近.《二》明發心之始.《三》結會古今。

《一》答得法久近有十段︰一、總舉劫剎佛興,已略酬其久近.二【其佛世界】下,通顯剎相.三【此界東際】下,別顯生處.四【有轉輪王】下,明本生父母.五【其有一女】下,明本生身.六【爾時眾生】下,眾生起惡為佛現因.(下)七、時彼城北下,佛興益物.八、時普賢下,明善友引導.九、時轉輪王女下,明德女修因.十、普智寶焰下,聞經得益。前六可知。

「經」時彼城北有菩提樹,名普光法雲音幢.以念念出現一切如來道場莊嚴堅固摩尼王而為其根.一切摩尼以為其榦.眾雜妙寶以為其葉.次第分布.並相稱可.四方上下.圓滿莊嚴.放寶光明.出妙音聲.說一切如來甚深境界。於彼樹前有一香池名寶華光明.演法雷音.妙寶為岸.百萬億那由他寶樹圍繞.一一樹形如菩提樹.眾寶瓔絡周帀垂下.無量樓閣皆寶所成.周遍道場以為嚴飾。彼香池內出大蓮華,名普現三世一切如來莊嚴境界雲.

七、佛興益中三

「一」明得道之場。

「經」須彌山微塵數佛於中出現。

「二」總顯佛數.

「經」其第一佛,名普智寶燄妙德幢.於此華上,最初得阿耨三藐三菩提.無量千歲演說正法成熟眾生。

「三」別明初佛.於中七:

(一)總明成道。

「經」其彼如來未成佛時,十千年前,此大蓮華放淨光明,名現諸神通成熟眾生.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心自開悟,無所不了.知十千年後,佛當出現。九千年前放淨光明,名一切眾生離垢燈.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得清淨眼,見一切色.知九千年後,佛當出現。八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一切眾生業果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悉得自知諸業果報.知八千年後,佛當出現。七千年前放大光明,名生一切善根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一切諸根悉得圓滿.知七千年後,佛當出現。六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佛不思議境界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其心廣大普得自在.知六千年後,佛當出現。五千年前放大光明,名嚴淨一切佛剎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悉見一切清淨佛土.知五千年後,佛當出現。四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一切如來境界無差別燈.若有眾生遇斯光者,悉能往覲一切諸佛.知四千年後,佛當出現。三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三世明燈.若有眾生遇斯光者,悉能現見一切如來諸本事海.知三千年後,佛當出現。二千年前放大光明,名如來離翳智慧燈.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則得普眼.見一切如來神變、一切諸佛國土、一切世界眾生.知二千年後,佛當出現。一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令一切眾生見佛集諸善根.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則得成就見佛三昧.知一千年後佛當出現。次七日前放大光明,名一切眾生歡喜音.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得普見諸佛生大歡喜.知七日後佛當出現。

)成道前相.謂放光調機.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明業用成益.以益對名,可以思準。若約表法,則前十為次第十度光.後一為圓融十度.光以此照心,則自智出現。

「經」滿七日已.一切世界悉皆震動.純淨無染.念念普現十方一切清淨佛剎.亦現彼剎種種莊嚴.若有眾生根性純熟,應見佛者咸詣道場。

)動剎集眾.

「經」爾時彼世界中,一切輪圍、一切須彌、一切諸山、一切大海、一切地、一切城、一切垣牆、一切宮殿、一切音樂、一切語言,皆出音聲讚說一切諸佛如來神力境界.又出一切香雲、一切燒香雲、一切末香雲、一切香摩尼形像雲、一切寶燄雲、一切燄藏雲、一切摩尼衣雲、一切纓落雲、一切妙華雲、一切如來光明雲、一切如來圓光雲、一切音樂雲、一切如來願聲雲、一切如來言音海雲、一切如來相好雲.顯示如來出現世間不思議相。

(四)現相顯德。

「經」善男子.此普照三世一切如來莊嚴境界大寶蓮華王,有十佛剎微塵數蓮華周圍繞.諸蓮華內,悉有摩尼寶藏師子之座.一一座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座。

(五)明成道依正.

「經」 善男子.彼普智寶燄妙德幢王如來於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於十方一切世界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始成正覺︰一成一切成故。

「經」隨眾生心悉現其前為轉法輪.於一一世界,令無量眾生離惡道苦.令無量眾生得生天中.令無量眾生住於聲聞辟支佛地.令無量眾生成就出離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勇猛幢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法光明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清淨根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平等力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入法城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遍至一切處不可壞神通力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入普門方便道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安住三昧門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成就緣一切清淨境界菩提之行.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令無量眾生住菩薩道.令無量眾生安住清淨波羅蜜道.令無量眾生住菩薩初地.令無量眾生住菩薩二地乃至十地.令無量眾生入於菩薩殊勝行願.令無量眾生安住普賢清淨行願男子.彼普智寶燄妙德幢如來.現如是不思議自在神力轉法輪時.於彼一一諸世界中隨其所應念念調伏無量眾生。

(七)轉正法輪.於中三︰初、總標轉法.次【於一一】下,顯其成益:於中初益凡夫.次益二乘.後益菩薩。益菩薩中︰先成行.後【發菩提心】下,成位.菩提心是住位.菩薩道是行位.淨波羅蜜是迴向位.以大願海淨治前度故.後二句是等覺位。三【善男子.彼普智】下,結無間斷。

【後二句是等覺】者:不言十地者,上二句文十地顯故.餘位義隱故別指耳。

「經」時普賢菩薩知寶華燈王城中眾生,自恃色貌及諸境界而生憍慢陵篾他人.

八、善友引導中六

(一)知機起惡.

「經」化現妙身.端正殊特.往詣彼城.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令彼聖王及諸妙寶日月星宿眾生身等一切光明悉皆不現.譬如日出眾景奪耀.亦如聚墨對閻浮金。

(二)現身超勝.

「經」諸眾生咸作是言:此為是誰.為天為梵.今放此光.令我等身所有光色皆不顯現.種種思惟無能解了。

(三)物機驚怪.

「經」時普賢菩薩在彼輪王寶宮殿上虛空中住.而告之言:大王當知.今汝國中有佛興世.在普光明法雲音幢菩提樹下。

(四)告語佛興.

「經」聖王女蓮華妙眼見普賢菩薩所現色身光明自在.及聞身上諸莊嚴具所出妙音.心生歡喜.作如是念︰願我所有一切善根得如是身.如是莊嚴.如是相好.如是威儀.如是自在.今此大聖能於眾生生死長夜黑闇之中放大光明.開示如來出興於世.願令於我亦得如是.為諸眾生作智光明.破彼所有無知黑闇.願我所在受生之處,常得不離此善知識。

(五)女發大心.亦是入法之因.

「經」男子.時轉輪王與其寶女千子眷屬、大臣輔佐、四種兵眾、及其城內無量人民,前後圍繞.以王神力俱升虛空.高一由旬.放大光明照四天下.普使一切咸得瞻仰.欲令眾生俱往見佛.以偈讚曰:

如來出世間         普救諸群生         汝等應速疾         往詣導師所 

無量無數劫         乃有佛興世         演說深妙法         饒益一切眾

佛觀諸世間         顛倒常疑惑         輪迴生死苦         而起大悲心  

無數億千劫         修習菩提行         為欲度眾生         斯由大悲力 

頭目手足等         一切悉能捨         為求菩提故         如是無量劫  

無量億千劫         導師難可遇         見聞若承事         一切無空過。

今當共汝等         往觀調御尊         坐於如來座         降魔成正覺

瞻仰如來身         放演無量光         種種微妙色         除滅一切闇

一一毛孔中         放光不思議         普照諸群生         咸令大歡喜  

汝等咸應發         廣大精進心         詣彼如來所         恭敬而供養。

爾時轉輪聖王說偈讚佛,開悟一切眾生已.從輪王善根出十千種大供養雲.往詣道場.向如來所.所謂一切寶蓋雲、一切華帳雲、一切寶衣雲、一切寶鈴網雲、一切香海雲、一切寶座雲、一切寶幢雲、一切宮殿雲、一切妙華雲、一切諸莊嚴具雲.於虛空中周遍嚴飾。到已.頂禮普智寶燄妙德幢王如來足.遶無量百千帀.即於佛前,坐普照十方寶蓮華座。

(六)父王詣佛.於中四︰一、身處虛空.二、以偈讚引.於中十偈︰初一總勸.次五偈釋勸.後四偈結勸.勝故應往。三【爾時轉輪聖王】下,廣興供雲.(四)【到已】下,至彼修敬。

「經」時轉輪王女普智燄妙德眼,即解身上諸莊嚴具持以散佛。莊嚴具於虛空中變成寶蓋.寶網垂下,龍王執持.一切宮殿於中間列.十種寶蓋周圍繞.形如樓閣.內外清淨.諸瓔珞雲及諸寶樹香海摩尼以為莊嚴.於此蓋中有菩提樹.枝葉榮茂.普覆法界.念念示現無量莊嚴.毗盧遮那如來坐此樹下.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前後圍繞.皆從普賢行願出生.住諸菩薩無差別住.亦見有一切世間主.亦見如來自在神力.又見一切諸劫次第、世界成壞.又亦見彼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出興次第.又亦見彼一切世界一一皆有普賢菩薩供養於佛、調伏眾生.又亦見彼一切菩薩,莫不皆在普賢身中.亦見自身在其身內.亦見其身在一切如來前、一切普賢前、一切菩薩前、一切眾生前.又亦見彼一切世界,一一各有佛剎微塵數世界,種種際畔、種種任持、種種形狀、種種體性、種種安布、種種莊嚴、種種清淨、種種莊嚴雲而覆其上、種種劫名、種種佛興、種種三世、種種方處、種種住法界、種種入法界、種種住虛空、種種如來菩提場、種種如來神通力、種種如來師子座、種種如來大眾海、種種如來眾差別、種種如來巧方便、種種如來轉法輪、種種如來妙音聲、種種如來言說海、種種如來契經雲.見是已.其心清淨生大歡喜。

九、德女修因。於中三︰一、嚴具奉佛.表修萬行向佛果故.二【時莊嚴】下,見佛現變.表因小果大故.三【既見是已】下,覩變獲益。

「經」普智寶燄妙德幢王如來,為說修多羅,名一切如來轉法輪.十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十、聞經得益中三

(一)佛為說經.從總相為名。

「經」彼女人聞此經已.則得成就十千三昧門.其心柔無有麤強.如初受胎.如始誕生.如娑羅樹初始生芽.彼三昧心亦復如是.所謂現見一切佛三昧.普照一切剎三昧.入一切三世門三昧.說一切佛法輪三昧.知一切佛願海三昧.開悟一切眾生令出生死苦三昧.常願破一切眾生闇三昧.常願滅一切眾生苦三昧.常願生一切眾生樂三昧.教化一切眾生不生疲厭三昧.一切菩薩無障礙幢三昧.普詣一切清淨剎三昧。如是等十千三昧已.復得妙定心.不動心.歡喜心.安慰心.廣大心.順善知識心.緣甚深一切智心.住廣大方便海心.捨離一切執著心.不住一切世界境界心.入如來境界心.普照一切色海心.無惱害心.無高倨心.無疲倦心.無退轉心.無懈怠心.思惟諸法自性心.安住一切法門海心.觀察一切法門海心.了知一切眾生海心.救護一切眾生海心.普照一切世界海心.普生一切佛願海心.悉破一切障礙山心.積集福德助道心.現見諸佛十力心.普照菩薩境界心.增長菩薩助道心.遍緣一切方海心。心思惟普賢大願.發一切如來十佛剎微塵數願海.願嚴淨一切佛國.願調伏一切眾生.願遍知一切法界.願普入一切法界海.願於一切佛剎盡未來際劫修菩薩行.願盡未來際劫不捨一切菩薩行.願得親近一切如來.願得承事一切善友.願得供養一切諸佛.願於念念中修菩薩行增長一切智無有間斷.發如是等十佛剎微塵數願海.成就普賢所有大願。

(二)正明聞益.於中亦三︰初得三昧益.文有總別.次【得如是等】下,得大心益.即悲智等心.後【一心思惟】下,成成願益。上之三益即調伏眾生解脫.三事皆調伏之法故。

「經」彼如來,復為其女,開示演說發心已來所集善根、所修妙行、所得大果.令其開悟,成就如來所有願海.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三)顯發昔因。

「經」善男子.復於此前過十大劫.有世界名日輪光摩尼.佛號因陀羅幢妙相.此妙眼女於彼如來遺法之中,普賢菩薩勸其修補蓮華座上故壞佛像.既修補已,而復采畫.既采畫已,復寶莊嚴.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念過去由普賢菩薩善知識故,種此善根.從是已來不墮惡趣.常於一切天王人王種族中生.端正可喜.眾相圓滿.令人樂見.常見於佛.常得親近普賢菩薩.乃至於今示導開悟成熟於我,令生歡喜。

《二》明發心之始。【於此前】者,即得法劫之前也.顯前得法非無因也。

「經」善男子.於意云何.爾時毗盧遮那藏妙寶蓮華髻轉輪聖王者,豈異人乎.今彌勒菩薩是.時王妃圓滿面者,寂靜音海夜神是.今所住處去此不遠.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於彼時身為童女.普賢菩薩勸我修補蓮華座像,以為無上菩提因緣.令我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於彼時初始發心.復引導令我得見妙德幢佛.解身瓔珞.散佛供養.見佛神力.聞佛說法.即得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於念念中見須彌山微塵數佛.亦見彼佛道場眾會清淨國土.我皆尊重恭敬供養.聽聞妙法,依教修行。

《三》結會古今.於中三︰初結會得法時身.次【我於彼時】下,結發心之始.後【次復引導】下,正結得法。此方酬其名.即前三益。

「經」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大威德世界圓滿清淨劫已.次有世界名寶輪妙莊嚴.劫名大光.有五百佛於中出現.我皆恭敬供養。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初出家時,我為夜神恭敬供養。

次有佛出,名金剛那羅延幢:我為轉輪王恭敬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一切佛出現.十佛剎微塵數脩多羅以為眷屬。      

次有佛出,名金剛無礙德.我於彼時為轉輪王恭敬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普照一切眾生根.須彌山塵數脩多羅而為眷屬.我皆受持。

次有佛出,名火燄山妙莊嚴.我於彼時為長者女.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普照三世藏.閻浮提微塵數脩多羅而為眷屬.我皆聽聞如法受持。

次有佛出,名一切法海高勝王.我為阿脩羅王恭敬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分別一切法界.五百脩多羅以為眷屬.我皆聽聞如法受持。

次有佛出,名海嶽法光明.我為龍王女,雨如意摩尼寶雲而為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增長歡喜海.百萬億脩多羅以為眷屬.我皆聽聞如法受持。

次有佛出,名寶燄山燈:我為海神雨寶蓮華雲恭敬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法界方便海光明.佛剎微塵數脩多羅而為眷屬.我皆聽聞如法受持。

次有佛出,名功德海光明輪.我於彼時為五通仙.現大神通.六萬諸仙前後圍繞.雨香華雲而為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無著法燈.六萬脩多羅而為眷屬.我皆聽聞如法受持。

次有佛出,名毗盧遮那功德藏.我於彼時為主地神,名出生平等義.與無量地神俱.與一切寶樹、一切摩尼藏、一切寶瓔珞雲而為供養.其佛為我說脩多羅,名出生一切如來智藏.無量脩多羅而為眷屬.我皆聽聞受持不忘。

善男子.如是次第其最後佛,名充滿虛空法界妙德燈.我為伎女,名為美顏.見佛入城歌舞供養.承佛神力踊出空中.以千偈頌讚歎於佛。佛為於我放眉間光,名莊嚴法界大光明.遍觸我身。我蒙光已.即得解脫門,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別答修行淨治︰前有聞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後.於中二︰先別舉大光劫.後【善男子.此世界中】下,總顯諸劫。

別舉大光劫分三:初總明.次【其最初佛】下,別顯︰其中經名說者當演。後【善男子.如是】下,顯其最後。

「經」善男子.此世界中有如是等佛剎微塵數劫.一切如來於中出現,我皆承事恭敬供養。彼諸如來所說正法我皆憶念.乃至不忘一文一句.於彼一一諸如來所稱揚讚歎一切佛法.為無量眾生廣作利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得一切智光明.現三世法界海.入一切普賢行。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於念念中見無量佛。既見佛已,先所未得、先所未見普賢諸行悉得成滿.何以故.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總顯諸劫中三:初總標.次【諸如來】下,得法修行.後【善男子.我依】下,見佛行成。

「經」爾時普救眾生夜神欲重明此解脫義,承佛神力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善財聽我說       甚深難見法       普照於三世        一切差別門

如我初發心       專求佛功德       所入諸解脫        汝今應諦聽。

偈頌四十一偈分三:初二偈舉法誡聽.次三十八偈頌前正說.後一偈舉因勸修。

初二偈舉法誡聽者,即頌前標許。

我念過去世         過剎微塵劫       次前有一劫         名圓滿清淨

是時有世界        名為遍照燈       須彌塵數佛         於中出興世       

初佛名智燄       次佛名法幢       第三法須彌         第四德師子

第五寂靜王        第六滅諸見       第七高名稱         第八大功德

第九名勝日        第十名月面       於此一佛所         最初悟法門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初名虛空處         第二名普光

三名住諸方        四名正念海       五名高勝光        六名須彌雲   

七名法燄佛      八名山勝佛       九名大悲華         十名法界華

此十出現時        第二悟法門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光幢佛         第二智慧佛

第三心義佛       第四德主佛       第五天慧佛        第六慧王佛  

第七勝智佛       第八光王佛       第九勇猛佛         第十蓮華佛

以此十佛所       第三悟法門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寶燄山         第二功德海 

第三法光明        第四蓮華藏       第五眾生眼         第六香光寶

七須彌功德        八乾闥婆王       第九摩尼藏         第十寂靜色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初佛廣大智         次佛寶光明   

第三虛空雲        第四殊勝相       第五圓滿戒         第六那羅延     

第七須彌德       第八功德輪       第九無勝幢         第十大樹山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婆羅藏         第二世主身

第三高顯光        第四金剛照       第五地威力         第六甚深法

第七法慧音        第八須彌幢       第九勝光明         第十妙寶光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梵光明         第二虛空音

第三法界身       第四光明輪       第五智慧幢         第六虛空燈

第七微妙德       第八遍照光       第九勝福光         第十大悲雲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力光慧         第二普現前

第三高顯光       第四光明身       第五法起佛         第六寶相佛

第七速疾風       第八勇猛幢         第九妙寶蓋         第十照三世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第一願海光         第二金剛身

第三須彌德      第四念幢王        第五功德慧         第六智慧燈

第七光明幢      第八廣大智         第九法界智         第十法海智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初名布施法         次名功德輪

三名勝妙雲       四名忍智燈        五名寂靜音         六名寂靜幢   

七名世間燈       八名深大願        九名無勝幢         十名智燄海

從此後次第        復有十佛出        初佛法自在         二佛無礙慧

三名音海慧      四名眾妙音        五名自在施         六名普現前

七名隨樂身      八名住勝德        第九本性佛         第十賢德佛。

須彌塵數劫        此中所有佛        普作世間燈         我悉曾供養     

佛剎微塵劫      所有佛出現        我皆曾供養         入此解脫門

次三十八偈就頌正說中,通頌得法久近及修行清淨.於中二:先三十六偈頌最初一劫.廣前長行有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覺.各以初佛為主.餘九為伴.思之。後二偈頌前總顯諸劫.亦表智滿行圓無非佛故。

我於無量劫        修行得此道           汝若能修行         不久亦當得

後ㄧ偈,舉因勸修。

「經」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集無邊行.生種種解.現種種身.具種種根.滿種種願.入種種三昧.起種種神變.能種種觀察法.入種種智慧門.得種種法光明.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第三、謙己推勝:

「經」善男子.去此不遠有主夜神名【寂靜音海】.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繞.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四、指示後友.亦以證同。又禪依進發,故云不遠.禪故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從定生.起心動念是妄非進故.餘可知。

「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數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五、戀德禮辭。

【表真精進從定生】者︰真精進者離身心故.非定無此。

 

 

「經」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了知信解.自在安住.而往寂靜音海夜神所。

伍、寂靜音海夜神寄難勝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第二、頂禮下,見敬諮問.第三、時彼夜神下,稱讚授法.後三文顯。

第一、依教趣求.

【寂靜音海主夜神寄難勝地】者︰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經」頂禮其足.遶無數.於前合掌.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我欲依善知識.學菩薩行.入菩薩行.修菩薩行.住菩薩行.唯願慈哀唯我宣說.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第二、見敬諮問.文顯可知。

「經」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依善知識求菩薩行.

第三、稱讚授法.於中︰

先、讚.

「經」善男子.我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

後、正授法界.於中二︰一、略標名體.二、善財言下,廣顯其相。

一、略標名體.準下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喜】.即福德莊嚴.二、觀佛菩薩勝用故歡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故喜亦【念念出生】。

「經」 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

二、廣顯其相.於中三(一)顯解脫業用.(二)爾時善財童子下,明解脫所因.(三)善財童子言下,彰發心久近.各有問答。

(一)顯解說業用者︰

問有四者︰一、問所起業用.二、問所行之境.三、問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問能觀之觀.成上所行。

「經」夜神言:善男子.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欲心.我發起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我發起莊嚴功德寶山不動心.我發起無住處心.我發起普現一切眾生前救護心.我發起見一切佛海無厭足心.我發起求一切菩薩清淨願力心.我發起住大智光明海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憂惱曠野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愁憂苦惱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惡緣愚癡等苦心.我發起與一切險難眾生作依怙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處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生老病死等苦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成就如來無上法樂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皆受喜樂心。

 答中即分為四︰<一>答起何方便︰以悲智雙運等心,為能起之方便.<二>發是心已下、答為何事業.正以化生為事業故.<三>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下,答作何觀察.謂觀察菩薩如來.<四>又善男子.此解脫無邊下,答行何境界.以無邊無盡甚深廣大能所不二為所行境。問中,欲顯能所別故,先問所成,後問能成。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又由能起所,故先辨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而義兼能所.故四問全別.是以晉經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

<一>答起何方便者︰能起方便中有二十心︰前十起上求大智心.後【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下十心,下化大悲心。

【答中即分為四者】下,疏文有三︰初總科.二【問中】下,料揀.三<一>答起何方便者︰能起二十心】下,釋文。料揀中︰由答與問不次第故.於中有四︰一、正通不次之妨.二【又由能起所】下,通伏難也.三【又觀察中】下,通雜亂難.四【故四問全別】下,結引證

一、正通不次之妨︰初答第三.二答第一.三答第四.四答第二.故為不次。今釋意云.問中初二是所成故.三四兩問皆是能成︰三成於初.四成於二。故今答中︰以第三能成,成第一所成,故先答第三.次答第一;以第四能成,成第二所成,故後答四二也。

、通伏難者︰難云.隔句相對,於理甚明.而其二對問中,何以先明所成.答中何以先答能成.故今釋云.由能成所,故先答能.復應問言.問中何以不先問能.故應答言.問覩所成求能成故.見果推因猶如四諦.疏不明者,意易見故。

、通雜亂難者︰謂有問言.若以觀為能成者,何故答中有所觀耶.所行之境是所成者,何以境中有能成行耶。故今答云︰觀察之中雖有所觀為成能觀.如般若中雖有實相為成智慧.所行境中若能若所皆是所行.如諸菩薩行深般若.能觀所觀皆所行矣。

四、結引證者,兼結彈古人︰古人以第一所起方便及第二事業,皆答第一事業之問.以其第三答觀察.雙答第二第四兩問.以觀察境界不相離故。以答第四行何境界,答第三起方便問.若為此釋.非但四答相不分明.抑亦答不次第雜亂.故疏釋竟。今乃結云【四問全別.是以晉經中】下,引經.正證所行境中有能行義︰謂若所知境唯是所行.若分齊境即有能行.是故疏云.非但所觀.以晉境界含能觀故。

「經」發是心已.復為說法.令其漸至一切智地。

<二>答所作事業中有︰標.所謂下,釋.善男子下,結。

標者.可知。

「經」所謂若見眾生樂著所住宮殿屋宅,我為說法,令其了達諸法自性離諸執著。若見眾生戀著父母兄弟姊妹,我為說法,令其得預諸佛菩薩清淨眾會.若見眾生戀著妻子,我為說法,令其捨離生死愛染,起大悲心於一切眾生平等無二.若見眾生住於王宮婇女侍奉,我為說法,令其得與眾聖集會入如來教.若見眾生染著境界.我為說法,令其得入如來境界若見眾生多瞋恚者.我為說法,令住如來忍波羅蜜.若見眾生其心懈怠.我為說法,令得清淨精進波羅蜜.若見眾生其心散亂.我為說法,令得如來禪波羅蜜.若見眾生入見稠林無明闇障.我為說法,令得出離稠林黑暗.若見眾生無智慧者.我為說法,令得般若波羅蜜.若見眾生染著三界,我為說法令出生死.若見眾生志意下劣,我為說法,令其圓滿佛菩提願.若見眾生住自利行,我為說法,令其發起利益一切諸眾生願.若見眾生志力微弱,我為說法,令得菩薩力波羅蜜.若見眾生愚癡闇心,我為說法,令得菩薩智波羅蜜若見眾生色相不具,我為說法,令得如來清淨色身.若見眾生形容醜陋,我為說法,令得無上清淨法身.若見眾生色相麤惡,我為說法,令得如來微妙色身.若見眾生情多憂惱,我為說法,令得如來畢竟安樂.若見眾生貧窮所苦,我為說法,令得菩薩功德寶藏.若見眾生住止園林,我為說法,令彼勤求佛法因緣.若見眾生行於道路,我為說法,令其趣向一切智道.若見眾生在聚落中,我為說法,令出三界.若見眾生住止人間,我為說法,令其超越二乘之道住如來地.若見眾生居住城郭,我為說法,令其得住法王城中.若見眾生住於四隅,我為說法,令得三世平等智慧.若見眾生住於諸方,我為說法,令得智慧見一切法若見眾生貪行多者,我為彼說不淨觀門,令其捨離生死愛染.若見眾生瞋行多者,我為彼說大慈觀門,令其得入勤加修習.若見眾生癡行多者,我為說法,令得明智觀諸法海.若見眾生等分行者,我為說法,令其得入諸乘願海.若見眾生樂生死樂,我為說法,令其厭離.若見眾生厭生死苦,應為如來所化度者,我為說法,令能方便示現色身.若見眾生愛著五蘊,我為說法,令其得住無依境界.若見眾生其心下劣,我為顯示勝莊嚴道.若見眾生心生驕慢,我為其說平等法忍.若見眾生其心諂曲,我為其說菩薩直心。

別釋者︰有三十七門分三:初十五門隨其便宜,以十度化,治其十蔽.於中初五門雙明捨戒.以捨一切著則戒淨故。後十心明餘八度.而般若及願各有二門。次【色相不具】下,有十二門,化無功德眾生,令得佛因果功德,見第一義。後【貪行多者】下十門,但以對治門破其惑障。

 

「經」善男子.我以此等無量法施攝諸眾生種種方便.教化調伏.令離惡道.受人天樂.脫三界縛.住一切智.我時便得廣大歡喜法光明海.其心怡暢安隱適悅。

、總結化意︰見物成益.故大歡喜.此即釋名中初意。

「經」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一切菩薩道場眾會.修種種願行.現種種淨身.有種種常光.放種種光明.以種種方便入一切智門.入種種三昧.現種種神變.出種種音聲海.具種種莊嚴身.入種種如來門.詣種種國土海.見種種諸佛海.得種種辯才海.照種種解脫境.得種種智光海.入種種三昧海.遊戲種種諸解脫門.以種種門趣一切智.種種莊嚴虛空法界.以種種門莊嚴雲遍覆虛空.觀察種種道場眾會.集種種世界.入種種佛剎.詣種種方海.受種種如來命.從種種如來所.與種種菩薩俱.雨種種莊嚴雲.入如來種種方便.觀如來種種法海.入種種智慧海.坐種種莊嚴座

男子.我觀察此道場眾會.知佛神力無量無邊.生大歡喜善男子.觀毗盧遮那如來,念念出現不可思議清淨色身.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觀如來於念念中,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見如來一一毛孔,念念出現無量佛剎微塵數光明海.一一光明,以無無量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一一周遍一切法界.消滅一切諸眾生苦.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善男子.我觀如來頂及兩肩,念念出現一切佛剎微塵數寶燄山雲,充滿十方一切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出一切佛剎微塵數香光明雲,充滿十方一切佛剎.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相,念念出一切佛剎微塵數諸相莊嚴如來身雲,遍往十方一切世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出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變化雲.示現如來從初發心修波羅蜜、具莊嚴道,入菩薩地.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念念出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天王身雲,及以天王自在神變,充遍十方法界.應以天王身而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既見是已,生大歡喜.如天王身雲.其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喉羅伽、人王、梵王身雲,莫不皆於一一毛孔如是出現、如是說法.見是已,於念念中生大歡喜.生大信樂.量與法界薩婆若等.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昔所未證而今始證.昔所未入而今始入.昔所未滿而今始滿.昔所未見而今始見.昔所未聞而今始聞.何以故.以能了知法界相故.知一切法唯一相故.能平等入三世道故.能說一切無邊法故.善男子.我入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光明海。

<三>作觀察問中二︰先觀菩薩境界.後【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下,觀佛勝用.於中三︰初、結前生後.【知佛神力】下,義當生後故。次【我觀毘盧】下,正顯.有其十門。後【我見是已,於念念】下,總結︰近結前之十門.亦遠結前觀菩薩境.以所觀境皆稱性故.於中先標喜成益.後【何以】下,徵釋益由.以能觀之大智,稱法界之體相.故所生信等,等一切智。

「經」又善男子.此解脫無邊,普入一切法界門故.此解脫無盡,等發一切智性心故.此解脫無際,入無際畔一切眾生心想中故.此解脫甚深,寂靜智慧所知境故.此解脫廣大,周遍一切如來境故.此解脫無壞,菩薩智眼之所知故.此解脫無底,盡於法界之源底故.此解脫者即是普門,於一事中普見一切諸神變故.此解脫者終不可取,一切法身等無二故.此解脫者終無有生,以能了知如幻法故.此解脫者猶如影像,一切智願光所生故.此解脫者猶如變化,化生菩薩諸勝行故.此解脫者猶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處故.此解脫者猶如大水,能以大悲潤一切故.此解脫者猶如大火,乾竭眾生貪愛水故.此解脫者猶如大風,令諸眾生速疾趣一切智故.此解脫者猶如大海,種種功德莊嚴一切眾生故.此解脫者如須彌山,出一切智法寶海故.此解脫者如大城郭,一切妙法所莊嚴故.此解脫者猶如虛空,普容三世佛神力故.此解脫者猶如大雲,普為眾生雨法雨故.此解脫者猶如淨日,能破眾生無知闇故.此解脫者猶如滿月,滿足廣大福德海故.此解脫者猶如真如,悉能周遍一切處故.此解脫者猶如自影,從自善業所化出故.此解脫者猶如呼響,隨其所應為說法故.此解脫者猶如影像,隨眾生心而照現故.此解脫者如大樹王,開敷一切神通華故.此解脫者猶如金剛,從本已來不可壞故.此解脫者如如意珠,出生無量自在力故.此解脫者如離垢藏摩尼寶王,示現一切三世如來諸神力故.此解脫者如喜幢摩尼寶,能平等出一切諸佛法輪聲故.善男子.我今為汝說此譬喻.汝應思惟隨順悟入。

<四>所行境界問.通二種境.如言【入法界門】,即所觀境.【發一切智性心】,即分齊境.餘可準思。文中分三︰初十門法說.次【猶如影】下,二十二門喻說.以深廣相,難可知故。後【我今為汝】下一句,總結勸修。

「經」爾時善財童子白寂靜音海夜神言:大聖.云何修行得此解脫。神言:善男子.菩薩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脫.何等為十:一、修布施廣大法藏.隨眾生心悉令滿足.二、修淨戒廣大法藏.普入一切佛功德海。三、修堪忍廣大法藏.能遍思維一切法性。  四、修精進廣大法藏.趣一切智恆不退轉。五、修禪定廣大法藏.能滅一切眾生熱惱。六、修般若廣大法藏.能遍了知一切法海。七、修方便廣大法藏.能遍成熟諸眾生海。   八、修諸願廣大法藏.遍一切佛剎一切眾生海,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九、修諸力廣大法藏.念念現於一切法界海、一切佛國土,成等正覺常不休息.十、修淨智廣大法藏.得如來智,遍知三世一切諸法無有障礙。善男子.若諸菩薩安住如是十大法藏,則能獲得如是解脫清淨增長.積集堅固安住圓滿。

(二)明得解脫因者.於中︰先問.後答。答即十度為因.可知。

「經」善財童子言:聖者.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三)明發心久近.欲顯道根深故︰先問.後、夜神言下,答。

先問、可知。

「經」夜神言:善男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過十世界海.有世界海名一切淨光寶。此世界海中有世界種.名一切如來願光明音.中有世界,名清淨光金莊嚴.一切香金剛摩尼王為體.形如樓閣.眾妙寶雲以為其際.住於一切寶瓔珞海.妙宮殿雲而覆其上.淨穢相雜。此世界中,乃往古世,有劫名普光幢.國名普滿妙藏.道場名一切寶藏妙月光明.佛名不退轉法界音.於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爾時作菩提樹神,名具足福德燈光明幢守護道場我見彼佛成等正覺示現神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此時獲得三昧,名普照如來功德海道場中,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樹威德山.我時命終.還生此中.為道場主夜神,名殊妙福智光.見彼如來轉正法輪現大神通.即得三昧名普照一切離貪境界。有如來出興於世,名一切法海音聲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生長一切善法地。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寶光明燈幢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現神通光明雲。         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功德須彌光.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照諸佛海。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雲音聲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一切法海燈。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智燈照耀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滅一切眾生苦清淨光明燈。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勇妙德幢.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三世如來光明藏。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師子勇猛法智燈.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一切世間無障礙智慧輪。  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智力山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照三世眾生諸根行。男子.清淨光金莊嚴世界普光明幢劫中,有如是等佛剎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我於彼時或為天王.或為龍王.或為夜叉王.或為乾闥婆王.或為阿脩羅王.或為迦樓羅王.或為緊那羅王.或為摩喉羅伽王.或為人王.或為梵王.或為天身.或為人身.或為男子身.或為女人身.或為童男身.或為童女身.悉以種種諸供養具,供養於彼一切如來.亦聞其佛所說諸法。

答中二:先長行.後偈頌。行中三:<一>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二>【然後命終】下,於娑婆界中修行得法.<三>【善男子】下,結酬其問。

<一>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分二︰先於第一剎塵劫修.後【從此命終】下,於第二剎塵劫修。

於第一剎塵劫修中分五:初總顯剎海.二【此世界中】下,別彰時處.三【佛名不退】下,顯於初佛發心得定.此即正酬發心之問.自此已去,皆顯修行得法.是知先問,亦含問其得法久近。【神名具足等】者,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勝故。四【此道場中,次有如來】下,略舉次前九佛。五【善男子清淨光】下,結略顯廣.此舉一劫之中剎塵數佛,皆悉供事。

「經」從此命終,還即於此世界中生.經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

於第二剎塵劫修行者:界不異前,故云【還即】.劫時有異,言歷【剎塵】.前雖數數命終.今語前劫之末.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含有剎塵數小劫.此中但明塵數小劫.略無大劫之名.二文影略.故下結云.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中修菩薩行.是則前段一如來興,義當一劫.若以普光明劫為剎塵之一。【此命終之】下,結成剎塵之劫.則闕二字.故晉經言.於彼世界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方順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塵之佛.則佛彌多矣。

【二文影略】者︰前有大劫之名,略無小劫之數.故應影取後文小劫。此中但明小劫之數,略無大劫之名.故應影取前文大劫.則共有二佛剎塵數劫。

【若以普光明劫為剎塵之一】者︰上以普光即是大劫.於中已有剎塵小劫.今為小劫之名.積普光等小劫之數經佛剎塵。言【闕二字】者︰合云「從此命終,還即於此世界中生.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故引晉經定有二字。言【佛彌多矣】者︰向以普光為大,大中有剎塵之佛.今普光為小劫,一小劫中已有剎塵.經二剎塵小劫之.故佛彌多也。

「經」然後命終.生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娑婆世界.值迦羅鳩孫馱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離一切塵垢光明。次值拘那含牟尼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普現一切諸剎海。次值迦葉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演一切眾生言音海。

<二>於娑婆世界修行得法中二︰

「ㄧ」舉此前三佛.

「經」次值毗盧遮那如來於此道場成等正覺.念念示現大神通力.我時得見,即獲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

「二」顯遇本師,得今解脫.則前所得,望此皆因.於中二︰

『ㄧ』名體.

「經」得此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立海。

明業用.此中業用非獨事業.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故.故此通包.於中二

初、標所入海數

【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者:望於菩薩解脫門故.事業但是四中之一。

「經」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

後、明海中所見展轉深細.略為四重:

{一}剎海中塵.

「經」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

{二}塵中之剎.

「經」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如來坐於道場.於念念中成等正覺.現諸神變。所現神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亦見自身在彼一切諸如來所.又亦聞其所說妙法.

{三}剎中之佛.

「經」又亦見彼一切諸佛.一一毛孔出變化海.現神通力.於一切法界海、一切世界海、一切世界種,一切世界中隨眾生心轉正法輪。

}佛毛變化.於中二︰

先、通力演法

「經」我得速疾陀羅尼力.受持思惟一切文義.以明了智普入一切清淨法藏.以自在智普遊一切甚深法海.以周遍智普知三世諸廣大義.以平等智普達諸佛無差別法.如是悟解一切法門.

後、明夜神悟入.於中有二:

(一)總顯能所悟.

「經」一一法門中悟解一切修多羅雲.一一修多羅雲中悟解一切法海.一一法海中悟解一切法品.一一法品中悟解一切法雲.一一法雲中悟解一切法流.一一法流中出生一切大喜海.一一大喜海出生一切地.一一地出生一切三昧海.一一三昧海得一切見佛海.一一見佛海得一切智光海一智光海,普照三世.遍入十方知無量如來往昔諸行海.知無量如來所有本事海.知無量如來難捨能施海.知無量如來清淨戒輪海.知無量如來清淨堪忍海.知無量如來廣大精進海.知無量如來甚深禪定海.知無量如來般若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方便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願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力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智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往昔超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住菩薩地.無量劫海現神通力.知無量如來往昔入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修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治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觀菩薩地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常見諸佛.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盡見佛海劫海同住.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以無量身遍生剎海.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周遍法界修廣大行.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示現種種諸方便門調伏成熟一切眾生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剎海.知無量如來現大神力普現一切諸眾生前.知無量如來廣大智地.知無量如來轉正法輪.知無量如來示現相海.知無量如來示現身海.知無量如來廣大力海彼諸如來從初發心乃至法滅.我於念念悉得知見。

(二)明重重微細.於中二︰先總顯十重.後【一一】下,別顯智光之用。

總顯十重者:有十重一切.顯無盡法門。十中:前五約所悟:一、法門者,如般若一門中有多契經.二、隨一契經詮多深廣之法.謂含諸度等。三、隨一深法有多品類.四、隨一類中有多事法.其一一法含旨如雲。五、隨一根本法雲.流出眾多支派。後五約能悟.可知。

別顯智光之用者是第十一重.但廣最後一重功用無邊則類前重重不可盡也.於中初句總該橫後【知無量如來】下,別顯橫竪之中所知.於中五︰一、知如來因地之行.二【知往昔超菩薩地】下,知佛因地之位.三【知為菩薩時常見】下,知因地作用。上三知因。四【知無量如來放大光】下,知果用.五【彼諸如來】下,總知因果。

【三、隨一深法有多品類】者︰如一施度有九門等。

【四、一一類中有多事法】者︰如一外施有多財寶等。

【五】、如一施食有多支派。

「經」善男子.汝問我言.汝發心來其已久如.善男子.我於往昔過二佛剎微塵數劫.如上所說於清淨光金莊嚴世界中為菩提樹神.聞不退轉法界音如來說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中修菩薩行.然後乃生此娑婆世界賢劫之中.從迦羅鳩孫馱佛至釋迦牟尼佛.及此劫中未來所有一切諸佛.我皆如是親近供養.如於此世界賢劫之中供養未來一切諸佛,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未來一切諸佛悉亦如是親近供養.善男子.彼清淨光金莊嚴世界今猶現在.諸佛出現相續不斷.汝當一心修此菩薩大勇猛門。

<二>結酬其問中三︰初結此前.次【及此劫中】下,類顯未來及於餘界.後【善男子】下,結勸修學。

「經」 爾時寂靜音海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曰:

善財聽我說           清淨解脫門          聞已生歡喜          勤修令究竟     

我昔於劫海          生大信樂心          清淨如虛空          常觀一切智  

我於三世佛          皆生信樂心          并及其眾會          悉願常清淨     

我昔曾見佛          為眾生供養          得聞清淨法          其心大歡喜

常尊重父母          恭敬而供養          如是無休懈          入此解脫門     

老病貧窮人          諸根不具足          一切皆愍濟          令其得安隱            

水火及王賊          海中諸恐怖          我昔修諸行          為救彼眾生     

煩惱恆熾然          業障所纏覆          墮於諸險道          我救彼眾生

一切諸惡趣          無量楚毒苦          生老病死等          我當悉除滅。     

願盡未來劫          普為諸群生          滅除生死苦          得佛究竟樂     

偈頌有十偈分三:初一誡聽勸修.次八正明昔行︰於中前四智行上供.後四悲心下救。後一結行分齊。

「經」善男子.我惟知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深入一切法界海.悉知一切諸劫數.普見一切剎成壞.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第四、謙己推勝.可知。

「經」善男子.此菩提場如來會中有主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五、指示後友︰般若為得佛之所、持言菩提場。般若若現則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威力。

「經」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寂靜音主海夜神身而說頌曰:

我因善友教          來詣夜神所          見神處寶座          身量無有邊          

非是著色相          計有於諸法          劣智淺識人          能知尊境界

世間天及人          無量劫觀察          亦不能測度         色相無邊故。     

遠離於五蘊          亦不住於處          永斷世間疑          顯現自在力          

不取內外法          無動無所礙          清淨智慧眼          見佛神通力     

身為正法藏          心是無礙智          既得智光照          復照諸群生

心集無邊業          莊嚴諸世間          了世皆是心          現身等眾生     

知世悉如夢          一切佛如影          諸法皆如響          令眾無所著    

為三世眾生          念念示現身          而心無所住          十方遍說法。

無邊諸剎海          佛海眾生海          悉在一塵中          此尊解脫力

時善財童子,說此偈已.頂禮其足.遶無數匝.辭退而去。

第六、戀德禮辭中︰初以心觀.次以偈讚.後以身禮。偈中十偈分四︰初一明因友得見.次二寄對顯勝.次六當相顯勝.後一總結圓融。

 

「經」爾時善財童子隨順寂靜音海夜神教,思惟觀察所說法門.一一文句皆無忘失.於無量深心、無量法性.一切方便神通智慧.憶念思擇.相續不斷.其心廣大.證入安住.行詣守護一切城夜神所。

陸、守護一切城夜神,寄現前地。文亦有六: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彼下,見敬諮問.第三、時彼下,稱讚授法.後三文顯。

【守護一切城夜神,寄現前地】者: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經」見彼夜神坐一切寶光明摩尼王獅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圍繞.現一切眾生色相身.現普對一切眾生身.現不染一切世間身.現一切眾生身數身.現超過一切世間身.現成熟一切眾生身.現速往一切十方身.現遍攝一切十方身.現究竟如來體性身.現究竟調伏眾生身。善財見已.歡喜踊躍頂禮其足.遶無量帀.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修菩薩行時.云何饒益眾生.云何以無上攝而攝眾生.云何順諸佛教.云何近法王位.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第二、見敬諮問.可知。

「經」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汝為救護一切眾生故.汝為嚴淨一切佛剎故.汝為供養一切如來故.汝欲住一切劫救眾生故.汝欲守護一切佛種性故.汝欲普入十方修諸行故.汝欲普入一切法門海故.汝欲以平等心遍一切故.汝欲普受一切佛法輪故.汝欲普隨一切眾生心之所樂雨法雨故.問諸菩薩所修行門。

第三、稱讚授法︰先讚發心之相.

「經」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後、正授法界.於中三︰一、標名體.二、為大下,顯業用.三、時善財下,辨法根深。

一、標名體者︰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礙蘊攝妙辯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普應群機是為【妙音】。

「經」為大法師,無所罣礙,善能開示諸佛法藏故.具大誓願大慈悲力,令一切眾生住菩提心故.能作一切利眾生事,積集善根無有休息故.為一切眾生調御之師,令一切眾生住薩婆若道故.為一切世間清淨法日,普照世間令生善根故.於一切世間其心平等,普令眾生增長善法故.於諸境界其心清淨,除滅一切諸不善業故.誓願利益一切眾生,身恆普現一切國土故.示現一切本事因緣,令諸眾生安住善行故.恆事一切諸善知識,為令眾生安住佛教故。子.我以此等法施眾生,令生白法,求一切智.其心堅固.猶若金剛那羅延藏.善能觀察佛力魔力.常得親近諸善知識.摧破一切業惑障山.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心恆不捨一切智地。

二、顯其業用中三︰初、總明.次、善男子下,別顯.後、善男子下,結益。

初、總明中二︰先十句彰法施之德.後【佛子.我以此等】下,顯法施之意。

「經」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饒益一切眾生集善根助道法時,作十種觀察法界.何者為十︰所謂我知法界無量,獲得廣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無邊,見一切佛所知見故.我知法界無限,普入一切諸佛國土恭敬供養諸如來故.我知法界無畔,普於一切法界海中示現修行菩薩行故.我知法界無斷,入於如來不斷智故.我知法界一性,如來一音,一切眾生無不了故.我知法界性淨,了如來願普度一切諸眾生故.我知法界遍眾生,普賢妙行悉周遍故.我知法界一莊嚴,普賢妙行善莊嚴故.我知法界不可壞,一切智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故。男子.我作此十種觀察法界,集諸善根,辦助道法.了知諸佛廣大威德.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次、別顯業用中三︰(首)釋甚深.(次)又善男子下,釋自在.(後)善男子下,釋妙音。

(首)釋甚深中三︰初總標.次【何者】下,徵列.列法界中十種別義.約十種行顯之.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謂︰一、無分量.二、無邊際.三、無齊限.四、無涯畔.五、豎無斷絕.餘可知。後【善男子】下,結前觀益。

「經」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得如來十種大威德陀羅尼輪.何者為十︰所謂普入一切法陀羅尼輪.普持一切法陀羅尼輪.普說一切法陀羅尼輪.普念十方一切佛陀羅尼輪.普說一切佛名號陀羅尼輪.普入三世諸佛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諸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眾生業海陀羅尼輪.疾轉一切業陀羅尼輪.疾生一切智陀羅尼輪。善男子.此十陀羅尼輪以十千陀羅尼輪而為眷屬.恆為眾生演說妙法。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得如來十種大威德陀羅尼輪.何者為十︰所謂普入一切法陀羅尼輪.普持一切法陀羅尼輪.普說一切法陀羅尼輪.普念十方一切佛陀羅尼輪.普說一切佛名號陀羅尼輪.普入三世諸佛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諸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眾生業海陀羅尼輪.疾轉一切業陀羅尼輪.疾生一切智陀羅尼輪。善男子.此十陀羅尼輪以十千陀羅尼輪而為眷屬.恆為眾生演說妙法。

(次)釋自在義者︰謂總持權實故.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經」善男子.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或為眾生說修慧法.或為眾生說一有法.或為眾生說一切有法.或為說一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世界海法.或為說一切世界海法.或為說一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切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切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切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切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乘出離法.或為說一切乘出離法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後)釋妙音義.中二︰先、別明.後、總結。別明有二十三初三約三慧.後二十句為十對.約廣略辨。略言一者.通理通事。理一有者,二十五有,理無二故。事一有者,同一有為故。餘可思準。後【善男子】下,總結。

【二十五有,理無二故】者:「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空并四禪」.義如前釋。

「經」善男子.我入如來無差別法界門海.說無上法普攝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於念念中增長一切諸解脫門.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後、結益中二︰先別結甚深益︰由入無差別故住劫而不疲.後【我成就】下,通結妙音自在.總持故增長解脫.妙音故充滿法界。

「經」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奇哉天神.此解脫門如是希有.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三、辨法根深︰先問.後答。

「經」夜神言: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有劫名離垢光明.有世界名法界功德雲.以現一切眾生業摩尼王海為體.形如蓮華.住四天下微塵數香摩尼須彌山網中.以出一切如來本願音蓮華而為莊嚴.須彌山微塵數蓮華而為眷屬.須彌山微塵數香摩尼以為間錯.有須彌山微塵數四天下.一一四天下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城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為妙幢.中有王都,名普寶華光.去此不遠,有菩提場,名普顯現法王宮殿.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清淨日光明面.於其佛所受持一切法海漩脩多羅。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法欲滅時有千部異眾、千種說法.近於末劫業惑障重.諸惡比丘多有鬥諍.樂著境界,不求功德.樂說王論、賊論、女論、國論、海論及以一切世間之論。時王比丘而語之言:奇哉苦哉.佛於無量諸大劫海集此法炬.云何汝等而共毀滅。作是說已.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身出無量諸色燄雲.放種種色大光明網.令無量眾生除煩惱熱.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以是因緣彼如來教.復於六萬五千歲中而得興盛.時有比丘尼,名法輪化光.是此王女.百千比丘尼而為眷屬.聞父王語及見神力.發菩提心.永不退轉.得三昧名一切佛教燈.又得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得已.身心柔輭.即得現見法海雷音光明王如來一切神力。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隨於如來轉正法輪.佛涅槃後興隆末法者,豈異人乎.今普賢菩薩是.其法輪化光比丘尼即我身是.我於彼時守護佛法.令十萬比丘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又令得現見一切佛三昧.又令得一切佛法輪金剛光明陀羅尼.又令得普入一切法門海般若波羅蜜。有佛興名【離垢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日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法海妙音王】.次有佛興名【法日智慧燈】.次有佛興名【法華幢雲】.次有佛興名【法燄山幢王】.次有佛興名【甚深法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智普光藏】.次有佛興名【開示普智藏】.次有佛興名【功德藏山王】.次有佛興名【普門須彌賢】.次有佛興名【一切法精進幢】.次有佛興名【法寶華功德雲】.次有佛興名【寂靜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光明慈悲月】.次有佛興名【功德燄海】.次有佛興名【智日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賢圓滿智】.次有佛興名【神通智光王】.次有佛興名【福德華光燈】.次有佛興名【智師子幢王】.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王】.次有佛興名【須彌寶莊嚴相】.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次有佛興名【法王功德月】.次有佛興名【開敷蓮華妙音雲】.次有佛興名【日光明相】.次有佛興名【普光明妙法音】.次有佛興名【師子金剛那羅延無畏】.次有佛興名【普智勇猛幢】.次有佛興名【普開法蓮華身】.次有佛興名【功德妙華海】。次有佛興名【道場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炬熾然月】.次有佛興名【普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幢燈】.次有佛興名【金剛海幢雲】.次有佛興名【名稱山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栴檀妙月】.次有佛興名【普妙光明華】.次有佛興名【照一切眾生光明王】.次有佛興名【功德蓮華藏】.次有佛興名【香燄光明王】.次有佛興名【波頭摩華因】.次有佛興名【眾相山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名稱幢】.次有佛興名【須彌普門光】.次有佛興名【功德法城光】.次有佛興名【大樹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德光明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吉祥相】.次有佛興名【勇猛法力幢】.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音】.次有佛興名【功德山智慧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妙法月】.次有佛興名【法蓮華淨光幢】.次有佛興名【寶蓮華光明藏】.次有佛興名【光燄雲山燈】.次有佛興名【普覺華】.次有佛興名【種種功德燄須彌藏】.次有佛興名【圓滿光山王】.次有佛興名【福德雲莊嚴】.次有佛興名【法山雲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法日雲燈王】.次有佛興名【法雲名稱王】.次有佛興名【法輪雲】.次有佛興名【開悟菩提智光幢】.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月】.次有佛興名【寶山威德賢】.次有佛興名【賢德廣大光】.次有佛興名【普智雲】.次有佛興名【法力功德山】.次有佛興名【功德香燄王】.次有佛興名【金色摩尼山妙音聲】.次有佛興名【頂髻出一切法光明雲】.次有佛興名【法輪熾盛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功德山】.次有佛興名【精進炬光明雲】.次有佛興名【三昧印廣大光明冠】.次有佛興名【寶光明功德王】.次有佛興名【法炬寶蓋音】.次有佛興名【普照虛空界無畏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月相莊嚴幢】.次有佛興名【光明燄山雲】.次有佛興名【照無障礙法虛空】.次有佛興名【開顯智光身】.次有佛興名【世主德光明音】.次有佛興名【一切法三昧光明音】.次有佛興名【法音功德藏】.次有佛興名【熾然燄法海雲】.次有佛興名【普照三世相大光明】.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山】.次有佛興名【法界師子光】.次有佛興名【須彌華光明】.次有佛興名【一切三昧海師子燄】.次有佛興名【普智光明燈】.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其最後佛名【法界城智慧燈】.並於離垢光明劫中出興於世.我皆尊重親近供養.聽聞受持所說妙法.亦於彼一切諸如來所出家學道.護持法教.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種種方便教化成熟無量眾生。

從是已來於佛剎微塵數劫,所有諸佛出興於世,我皆供養修行其法。善男子.我從是來於生死夜無明昏寐諸眾生中而獨覺悟.令諸眾生守護心城.捨三界城.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後【從是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

辨初劫修行分二:

初總舉剎劫:言【世界】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末為塵故.亦猶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等.若取迴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後【善男子.彼世】下,別彰遇佛.於中四︰初總舉佛數興處.二【其最初】下,別明於初佛得法.三【次有佛興】下,略舉次前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下,略顯廣。

二中【別明於初佛得法】分六︰一、標佛現.二【彼佛出時】下,父王出家.三【法欲滅】下,惡世過興.四【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闡.五【時有比丘尼】下,王女見聞發心得法.即正答得法久近也。六【於汝意云何】下,結會古今成益。

三、略舉.四、結廣及類顯成益.文並可知。

「經」善男子.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令諸世間離戲論語.不作二語.常真實語.恆清淨語.如諸菩薩摩訶薩能知一切語言自性.於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眾生.入一切眾生言音海.於一切言辭悉皆辨了.明見一切諸法門海.於普攝一切法陀羅尼已得自在.隨諸眾生心之所疑而為說法.究竟調伏一切眾生.能普受一切眾生.巧修菩薩諸無上業.深入菩薩諸微細智.能善觀察諸菩薩藏.能自在說諸菩薩法.何以故.已得成就一切法輪陀羅尼故.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第四、謙己推勝中︰先顯己知一.略顯四種業用.若約妙音釋,則不綺、不離間、不妄、不惡口如次配之。若約甚深釋者,不與理合皆名戲論.理外發言即是二語.既與理乖則非真非淨。反此可知。後【如諸】下,推勝知多。

「經」善男子.此佛會中有主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一切智.云何安立一切眾生住一切智。

第五、指示後友分三︰一、指後位.二【爾時】下,頌前法.三【爾時】下,善財得益。

一、指後位者.【開敷樹華】者,約事在香樹閣內故.約位七地是有行有開發無相住故。

「經」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菩薩解脫甚難見         虛空如如平等相        普見無邊法界內        一切三世諸如來

出生無量勝功德        證入難思真法性        增長一切自在智        開通三世解脫道。

過於剎轉微塵劫        爾時有劫名淨光        世界名為法燄雲       其城號曰寶華光

其中諸佛興於世         無量須彌塵數等         有佛名為法海音        於此劫中先出現

乃至其中最後佛        名為法界燄燈王         如是一切諸如來        我皆供養聽受法

我見法海雷音佛        其身普作真金色        諸相莊嚴如寶山              發心願得成如來    

我暫見彼如來身         即發菩提廣大心        誓願勤求一切智        性與法界虛空等

由斯普見三世佛        及已一切菩薩眾         亦見國土眾生海        而普攀緣起大悲

隨諸眾生心所樂        示現種種無量身         普遍十方諸國土        動地舒光悟含識  

見第二佛而親近        亦見十方剎海佛        乃至最後佛出興         如是須彌塵數等  

於諸剎轉微塵劫        所有如來照世燈        我皆親近而瞻奉        令此解脫得清淨

二、頌中︰頌前法者,臨去慇懃.屬令修學故。十一偈分二︰初二偈頌前體用.餘頌顯法根深︰於中亦二︰初頌初劫.後一偈頌類顯多劫。前中三︰初三通頌初後.次四別頌於初佛得法.後一頌中間百佛.及後結文。

「經」爾時善財童子得入此菩薩自在妙音解脫故.入無邊三昧海.入廣大總持海.得菩薩大神通.獲菩薩大辯才.心大歡喜.觀察守護一切城主夜神以偈讚曰: 

已行廣大妙慧海         已度無邊諸有海         長壽無患智藏身         威德光明住此眾

了達法性如虛空         普入三世皆無礙         念念攀緣一切境         心心永斷諸分別

了達眾生無有性         而於眾生起大悲         深入如來解脫門         廣度群迷無量眾

觀察思唯一切法         了知證入諸法性         如是修行佛智慧         普化眾生令解脫

天是眾生調御師         開示如來智慧道        普為法界諸含識         說離世間眾怖行

已住如來諸願道         已受菩提廣大教         已修一切遍行力         已見十方佛自在

天神心淨如虛空         普離一切諸煩惱         了知三世無量剎         諸佛菩薩及眾生

天神一念悉了知         晝夜日夜年劫海         亦知一切眾生類         種種名相各差別

十方眾生生死處         有色無色想無想         隨順世俗悉了知         引導使入菩提路

已生如來誓願家         已入諸佛功德海         法身清淨心無礙         隨眾生樂現眾色

三、善財得益︰雖通由前文.亦近由此.於中︰先長行敘益.後【觀察】下,偈頌慶讚.十偈分四︰初一讚福智超絕。次四歎悲智甚深︰【念念攀緣一切境】,不礙分別事故.【心心永斷諸分別】,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即止觀雙運.了達無性.成無分別.而起大悲,成上攀緣。攀緣即分別耳.不唯屬妄。次四總顯德圓離障攝益。後一成行入位

「經」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禮夜神足.遶無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第六、禮辭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第七十六                           請按此→續卷77

                                                                                                         請按此→回卷75

請按此→回目錄